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9:18:25

供应链金融论文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1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且可以为我国的中小企业提供理财等相应的金融服务,其通过融资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而实现了银行、企业以及商品之间的共赢。供应链融资在实现资金分配均衡的基础上,提高了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金融的特点:首先,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其次,突破了传统金融融资的局限,从而使中小企业突破自身弱点限制,获得银行的融资;最后,供应链金融的参与方式与传统融资参与方式相比,更加多样化。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1.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供应链金融融资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和融通仓融资模式。以下对此三种模式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了分析。

(1)相似之处

供应链金融融资的三种模式都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与特点表现出来,即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这不仅使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运转,还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此外也使银行业从中受益。从三种融资模式的整体作用出发,其都使银行业扩大了服务范围,进而就使中小企业突破了自身弱点所带来的融资局限。当前,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其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方式由传统的企业财务数据评估转变成了供应链交易风险评估。这样的融资方式有效地拓展了银行业的业务范围,也丰富了银行业的信贷文化。

(2)不同之处

在整个供应链中,企业运作过程是各生产活动混合而成的,因此,企业既是债权方,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所以,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与保兑仓融资模式中,企业可以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融通仓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的抵押物分别为存货、应收款和预付款。企业在使用供应链融资这一模式时,要结合自身的所处位置、交易关系和自身的优势等来选择适合自身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以真正实现融资的目的,即解决短期资金周转不开的问题,进而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

2.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所具备的优势

供应链金融融资的主要优势表现在:拓展银行服务范围以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金融融资服务、提升银行信息的对称性。在拓展银行业务以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金融融资方面,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银行也就不再将风险评估方式局限于企业本身,进而实现了企业、商品以及银行三者的共赢。在提升银行信息对称性方面,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银行收集信息的成本降低。

三、供应链金融融资的风险控制对策

1.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对风险有效控制的基本。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与传统金融融资方式的不同,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且要确保此体系具备独立性,从而在实现该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础上,实现对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基于评估方式的不同,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引入新风险评估体系。

2.引进专业人才

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需要引进专业人才的方式来强化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运用,进而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因此,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金融融资方法与模式,还要具备供应链金融融资的经验与技能,从而才能实现对风险有效的分析与管理。

四、总结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金融供应链风险管理

Abstract:Asthenewresearchareainsupplychainmanagement,financialsupplychainfocusesthatcashflowshouldcorrespondwithinformationandlogistic.Duetothegoal,thispaperestablishestheguardingriskmechanisminfinancialsupplychain.ItishopedthatwhattheauthorpresentedinthispaperwillstimulatethedevelopmentofsupplychainmanagementinChina.

Keywords:SupplyChainManagement;FinancialSupplyChain;RiskManagement

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带来规模效益,供应链这一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应运而生。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连成一个功能性网络,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与整合,供应链上企业联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产品库存和商业交易时间的最小化。实践证明,加强供应链管理是其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与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供应链管理侧重于对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机制的设计和优化,通过整合物流与信息流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效率,而较少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伴随物流、信息流的资金流之中。

强调资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协调的供应链即金融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资金流的循环与增值是由现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终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整合,可以保证供应链运营的顺畅以及资金的增值。与单个企业资金流的管理相比,金融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更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复杂,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要实施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应将金融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结合考虑。

一、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界定

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是指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并且更强调引起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供应链风险则是指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而带来的影响,使得资金流与物流的协调性下降,供应链金融成本上升,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供应链延滞或者中断的风险。

按照金融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类: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

外生风险主要是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影响供应链资金流与物流协调顺畅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汇率变动而导致的供应链上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或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法律修订等因素导致产品需求中断、供应链增值难于实现,由此引起资金循环迟缓甚至中断的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不完全协作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信用风险、贸易信用风险以及信息风险,如由于企业的违约而导致银行终止贷款,顾客信用等级评价失实而导致应收账款难以回笼,以及有关资金信息传递扭曲等问题。

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认识有助于全面防范和控制风险。强化对不可抗性较小的内生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对外生风险感应的灵敏度,是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任务所在。为此,必须增强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的协调性、提升供应链的协作效应。

二、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1、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思路

如上所述,金融供应链突出了资金流在供应链中的“血液”功能,强调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如何实现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供应链在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增强灵活性,防止资金循环的迟缓或中断,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是构建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目标。

所以,增强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必将以提高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由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掌握核心制造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构成的供应链网络中,仓储、运输及配送等物流服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此外,它还将在供应链网络中起到信息中枢等重要作用,而其他企业则集中精力做好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在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制造与销售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在提供仓储、运输和配送服务的同时及时获取原材料、产品的供需信息。即以联结消费者的零售商为起点,将有关产品需求的信息以及库存信息及时反馈于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以便制造企业适时调整生产以及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实时、可靠的产品需求及库存信息,能够有效较低贸易信用风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这种物流与信息流的集成交互状态,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在此基础上,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他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通仓服务,将金融业务与物流业务实施整合。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为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贸易,代办销售、采购合同的签订和收付款项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对有关资金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在分析财务状况的基础上识别风险,并分析风险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及时反馈于其他链上企业;此外,根据对供应链上企业金融信用等级评价的状况,建立供应链综合金融信用体系,为其他企业提供委托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这样既可避免链上企业单独建立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必要重复和较高的金融物流成本,又能够克服单个企业在与银行的金融服务谈判中只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全局意识的弊端。这种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的集成式管理,以为供应、制造、销售架设的物流、信息流桥梁为纽带,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对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和金融信用风险、信息风险,并提高供应链对外生风险的敏感度大有裨益。

2、实现风险防范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在上述风险防范机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着“物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信息提供者”等多重重要角色,这对于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些业务的实施状况也将直接决定供应链运营的成败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奏效。

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性。信息流的传输覆盖了供应链运营的各个环节,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个信息中心汇集,经过分析、加工与整理,再反馈给各链上企业。若包含了资金状况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而带来“牛鞭效应”,不仅不能防范风险,还会形成更多损失。由此,信息传

输的及时准确是风险防范机制实施的前提。

收益的公平分配。供应链是企业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但并不排斥个体利益的实现,否则就会出现因缺乏激励而带来个别企业的“败德行为”,甚至供应链的解体。链上企业公平分配收益,是实现共赢的最直观表现,也是确保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通过谈判确定收益分配原则并在运营中合理调整收益分配方案是实现收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径。

三、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

防范金融供应链风险、形成供应链上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赢格局,链上企业应当保持高度信任的状态,这可以通过订立契约,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等措施加以保障。

1、通过订立各项契约保证信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契约,它将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保证各方提供完全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组建之初,就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合作性谈判等形式订立各项契约。而在运营过程中,供应链上企业应严格遵照契约,保证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协调性。为此,在核心企业选择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应将信用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拟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

一、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

1.风险的概念。对风险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用不确定性来描述风险,并将风险视为结果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以可度量的不确定性来定义风险,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度量。Merton和Bodie指出,不确定性是风险的必要条件,但是是非充分条件,即风险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也会有不确定性。莫顿第一次提出风险在客观性之外还有主观性,主体的主观偏好会使得不同主体在认识风险时产生差异。一种观点用可能性来描述风险。Rennie(1961)认为风险是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SEC(theU.S.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风险定义为损失的可能性。高鹏(2008)认为,风险是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何湘玲(2009)将风险定义为一项事件可能的结果与期望的结果产生差异的可能性,风险的大小可以用事件的结果产生影响的大小和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共同来衡量。根据风险的内容,有学者认为风险仅指事件发生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即纯粹风险。COSO(2004)认为,事项是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源于组织内外的事件或者事故。事项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两种兼而有之。而风险是事项带来的负面影响,即一个事项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风险的对立面是机会。随着风险管理研究内容的扩大,对风险内涵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FASB将风险定义为企业未来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这一结果包括利得和损失两方面。2016年,COSO了ERM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将风险重新定义为影响组织战目标实现的事项的发生的可能性。新版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将风险是负面影响扩展为双向影响,即风险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带来正面影响。综上所述,“不确定性”是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性”是风险发生的概率,随着风险管理内容的扩大,对风险的理解也从仅指事项带来的负面影响变为风险可能带来双向影响。2.风险管理的概念。学者们对风险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风险管理是一种方法;一类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看,Williams和Hans认为,风险管理作为一套科学的方法,以组织目标为依托,利用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实现以最低的成本控制风险损失最小的目的。从动态看,Merton和Bodie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权衡收益和风险,实现风险降低的一种方案,以及设定计划、制定决策、采取行动的过程。主体对风险的主观偏好会影响企业的决策,进而影响风险管理活动的进行过程。旧版ERM框架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过程,即这一过程的实施者包括组织的各级人员,其目的为识别潜在事项,将组织面临的风险控制在其风险容量之下,从而使组织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可以有合理的风险保障,战略制定包含这一过程,并且,从战略制定开始,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组织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囊括了全部风险。近年来,风险管理的内容不断扩展,风险管理从管理过程扩展到风险管理文化、价值创造等。新版ERM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即全面风险管理,是组织在创造、实现与维护价值的过程中,和战略执行紧密结合、风险管理活动所依靠的能力、实践和文化。在这一定义中,风险管理的内涵被扩展,风险管理从管理过程,扩展到包括风险管理能力和文化;风险管理不仅要保障组织价值,还要为组织创造价值。综上所述,从静态看,风险管理是一种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控制风险损失最小的管理方法;从动态看,风险管理的参与者包括组织内各个层级的人员,利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目的在于把组织风险控制在合理保障之内的一个过程。随着理论的发展,风险管理的理论内涵不断被丰富,还囊括了风险管理能力和文化;除了要保障组织价值,风险管理还要为组织创造价值。

二、风险管理理论演进过程研究

风险管理的实践和理论都发端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得风险管理思想在美国萌芽,通过何种方法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风险,从而降低经济损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最初,防范风险的主要工具是保险。部分学者根据促使风险管理思想发展的关键事件,将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分为传统风险管理(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现代风险管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和全面风险管理(21世纪至今)三个阶段(严复海等,2007;王农跃,2008;张维功等,2008)。也有学者按照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把风险管理发展分为基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和基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两个阶段(张琴等,2008;曹元坤,2011)。本文认为,三阶段的划分法并不能对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反映。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的风险管理思想都强调要从整体角度,对风险管理进行综合把握,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本文把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分为传统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传统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商企业开始使用风险管理这种管理手段,风险管理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在50年代,一些美国的大公司发生了重大损失事件,使得企业高层开始意识到进行风险控制对企业至关重要,风险管理开始兴起。起初,风险管理以保险行业为代表。随着概率论、统计等技术和方法开始应用到风险控制中,以主观经验为依据的风险管理活动开始依靠科学技术,风险管理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风险管理系统性的研究始于《企业风险管理》(梅尔,赫尔奇斯,1963)和《风险管理与保险》(威廉姆斯,汉斯,1964)。同一时期,美国主要大学都开设了有关风险管理的课程。在此期间,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提出“资产组合理论”,首次将回报与风险联系起来。马科维茨发现,与单一证券相比,投资组合可以减小方差,即分散风险。他认为,在投资过程中,风险是重心,而不是传统的以回报为重心。马科维茨用统计学中的均值和方差衡量风险,为研究金融风险开辟了一条新思路。1964年,在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夏普(Sharpe)等人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CAPM),表明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由两部分组成———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所承担风险的补偿)。风险溢价的大小由该证券的系统风险(Beta系数)决定,该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减小。罗斯(Ross)在CAPM基础上,提出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不仅与市场证券组合的收益率存在线性关系,而且与其他多种因素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拓展了CAPM,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1973年,美国学者布莱克(Black)和斯科尔斯(Scholes)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为期权定价理论带来了突破。传统风险管理阶段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风险管理理论从美国发端,逐渐传播到欧洲等国。其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再次,风险的内涵主要被认为是纯粹风险;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为防范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管理工具主要为保险(王东,2011)。最后,在这一阶段产生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为现代金融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金融风险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一时期的风险管理方法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局限在企业局部或某些单一的方面。企业中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实践也是相互割裂,独立成型的。并且,只有在决策者认为风险存在时才会对风险进行管理,属于事后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只作为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而存在,还没有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2.全面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风险管理的全球性运动逐渐兴起,这是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三里岛核电站爆炸事故、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的农药厂的毒气泄漏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等一系列严重事故使各国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催化和推动了风险管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风险管理和策略管理以及经营管理共同成为了企业三大管理活动(严复海等,2007)。20世纪90年代初,JP摩根银行提出了以损失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方法,即VaR(ValueatRisk)法。VaR法实现了风险的量化和标准化,逐渐被全球金融机构广泛使用。科技的进步,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变,企业开始面临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20世纪末,部分国家的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和动荡,以及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LTCM)等个体金融机构的倒闭,为金融界敲响了警钟。金融界在进步一思考风险管理问题后,认识到金融风险不是以单一形式,而是以符合形式存在的,单独的金融风险间往往相互会有联系,过去对单个风险进行零星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风险管理需求,风险管理需要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管理。基于此,整体风险管理理念开始萌芽。1992年,Miller从组织和控制的角度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IntegratedRiskManagement,IRM)理念,强调风险的研究范围要扩大,企业要根据自身风险状况,在关注单个风险的同时,要对企业整体风险进行整合。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形成了整体风险管理思想(TotalRiskManagement,TRM)。TRM理论认为,价格、偏好和概率是风险管理活动三个必要因素,价格代表进行各种风险管理活动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偏好表示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概率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将价格、偏好和概率三者综合看待,才能实现系统、全面的金融风险控制。从银行等金融的机构的风险管理实践中,学者提出了综合风险管理(GlobalRiskManagement,GRM)。GRM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要对金融机构面临的全部风险进行度量,做到及时、一致和准确;其次是通过程序分析各种经营活动和资产组合中风险的分布,根据对各类风险的定价配置资源;并且,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专业的部门来进行风险管理活动。21世纪,以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破产、2002年世界通信会计丑闻等为标志,企业越来越认识到风险是复杂而多元的,需要采取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手段,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被广泛接受。2004年,COSO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RiskMane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ERM以1992的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结合《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萨班斯法案)的要求,对风险、风险管理的定义、对风险管理目标、要素等内容的描述,构成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全面风险管理阶段有如下特点。首先,企业开始从系统的、全局性角度考虑综合的风险管理问题。其次,风险管理的对象从纯粹风险扩展到双向风险,即风险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带来正面影响;风险管理的内容也从防范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扩展到防范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风险管理工具也从保险扩展到衍生品以及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最后,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强调对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管理。

三、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1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由供应链中特定的金融组织为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上、下游提供的信贷产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特定的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企业经营的贸易行为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根据核心企业与相关贸对象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担保、融资、风险规避、结算等金融产品与服务。

2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2.1政策风险

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尽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市场与相关领域不断广阔,因此这些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领域其法律法规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商业银行一旦遇到法律纠纷,通过相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权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动产浮动抵押面临主要抵押财产不特定性,容易产生担保物债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内容撰写缺乏规范性的要求,而这些将导致商业银行在相应债权到期后无法顺利实现自身权利。

2.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作违约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在合同到期时未能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面临的难题与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信贷业务是对单个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而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传导,实现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第三方监管和银行多方位、多主体全面参与的有效运营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风险源的多元化、复杂化,而这些风险突出的表现为资金引发的风险与质押货物引发的风险。在资金引发的风险方面,一旦核心企业资金链条无法正常运转,这样风险会迅速波及当前供应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或者融资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等问题,无法归还信贷资金与利息都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在质押物引发风险的方面,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质押物的管理较传统信贷业务有所创新,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只过于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如果监管公司对质押物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2.3市场风险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动及不确定性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变动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首先,价格风险是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商品流通产生的现金流是融资企业归还商业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所以平稳的市场价格是融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旦质押物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收回信贷资金及利息产生风险。其次,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长期市值和净收益下降的风险,供应链中,如果相关的供应链主体涉及国际结算,汇率则会对融资企业及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最后,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在定价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信贷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如果国家对当前利率进行调整,而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利率及时调整其战略计划,那么银行只能承担此期间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风险。

2.4操作风险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来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因素有信贷流程不完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贷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较一般信贷业务流程主体众多且流程复杂,且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配套的业务规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信贷经办人员无据可依,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引发操作风险;其次,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在业务调查、授信审批以及贷后监管过程中,由于其经验、技能不足或者人为主观原因产生渎职、欺诈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风险一旦涉及供应链融资中的相关主体或者是质押物,都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直接或者间接给银行带来风险。

3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3.1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2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3.3加强供应链金融现金流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必须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并以贸易项下利润的实现与结算的控制去引导现金回流至银行的通道,进而保证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还款来源。因此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体现了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资企业还款来源的核心技术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业银行对现金的流量管理具体地体现为授信额度与规模。因此,商业银行要重点考察现金流量与授信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支持性资产的匹配状况,以及供应链网络内各主体的经营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业银行要在供应链金融的具体环节通过对回流资金的时间、额度与路径的控制,实现对现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环周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要在综合行业结算方式、平均销售周期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完成的资金循环时间,从而保证授信企业在供应链内完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循环。

作者:薛静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公务员之家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偏好对资源分配起引导作用。它通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确定经济资本,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决定各类资产规模,改善业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配比关系,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而风险较高的业务上释放出来,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oE6]由于供应链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必须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应链出现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公务员之家: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

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偏好对资源分配起引导作用。它通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确定经济资本,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决定各类资产规模,改善业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配比关系,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而风险较高的业务上释放出来,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由于供应链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必须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应链出现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7

对我国物流学术论文的文献研究,基于主题归类的研究和讨论并不太多。庄玉良、贺超、张岩将物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为15类,分别是信息化、行业、企业、宏观、地方、第三方、储运、供应链、标准化、模型、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国外物流、绩效成本和其他类。[1]冉霞、张予川、陈思云提出了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将物流研究主题分为宏观、行业、区域、地方、企业五大类;另一种是根据近年来我国物流研究出现的新领域,将研究主题分为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物流规划、绩效成本、物流园区七类。[2]李桂影、金鹏、冯耕中将物流研究主题分为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第三方物流、物流设施、服务、配送等15类。[3]林森、陈宇洪、陈虹、邱荣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制定了主题词汇表,形成了物流技术、供应链、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设备、第三方物流、物流成本、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等26个物流研究主题。[4]而在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征文过程中,要求每篇参评论文由作者按照物流经济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技术与工程类、供应链管理类、采购与供应管理类自行选择类别投稿。上述分类均较为翔实具体,能较好地反映我国物流研究的情况。但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物流研究的不断深入,上述分类并不能全部反映最新的物流研究情况。为此,本文根据《物流术语》,参考上述分类,结合第十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将我国最新的物流研究主题分为物流技术、供应链、区域物流、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物流网络、物流信息化、宏观物流、物流金融、第三方物流、港口物流等22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选择2011年第10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是:(1)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是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年度学术会议,是中国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2)年会回顾总结年度物流研究的新进展,展示新成果,研究新趋势,建立物流研究机构经常性联系与协作攻关机制,确定下一年物流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而年会获奖论文正是我国物流研究最新进展、最新成果的体现。(3)获奖论文的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从事物流研究的学者、院校及机构。本文的研究样本是2011年第十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的322篇论文。其中,一等奖论文15篇,二等奖论文27篇,三等奖论文91篇,优秀奖论文189篇。笔者通过对322篇论文的主题、作者所属机构及地域分布进行计量分析,探讨我国物流研究的最新主题和学者情况。

三、研究结果

1.物流研究主题的分析及结果

本文将我国最新的物流研究主题分为物流技术、供应链、区域物流、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物流网络、物流信息化、宏观物流、物流金融、第三方物流、应急物流、军事物流、绿色物流、港口物流、专项物流、物流人才教育、逆向物流、电子商务、物流采购、国际物流、冷链物流、其他类,共22类。鉴于进行物流研究主题分类时经常会遇到一篇文章存在多个主题的情况,本文采用重复计数方法对322篇获奖论文进行主题归类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从图1可以看出,第十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物流技术、供应链、区域物流、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物流网络、物流信息化等领域。其中,物流技术和供应链主题是研究的热点,论文数量分别达到54篇和51篇,占全部获奖论文总数的14.88%和14.05%。同时,在获奖论文中也出现了物流金融、港口物流等新的研究领域,体现了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新特点。

(1)物流技术研究。物流技术是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及设施、设备、装置、工艺的总称。物流技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时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为组成高效率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配送技术等。在本次年会获奖论文中,以物流技术为研究主题的论文达到54篇,占全部获奖论文总数的14.88%。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7篇,优秀奖25篇。在我国物流研究中,物流技术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物流技术,而从本次获奖论文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技术研究已经越来越具有专业性和自主创新性。学者们的研究涵盖了物流设备规划、设计、仿真以及物料从到货、仓储、加工、货运至配送的全过程。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模型和系统模拟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是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为我国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供应链研究。《物流术语》将供应链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5]它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在本次年会获奖论文中,以供应链为研究主题的论文达到51篇,占全部获奖论文总数的14.05%。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8篇,优秀奖26篇。供应链管理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伴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供应链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本次获奖论文中,供应链的研究包括供应链机制设计、供应链建模与优化、供应链协调与合作、供应链上的信任问题、供应链绩效评估、绿色供应链等方面。但供应链信息传递与共享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3)区域物流研究。区域物流指的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内的物流或一个城市内的物流。1998年以来,在我国经济政策的指引下,随着中央区域发展新战略的提出,我国区域物流研究步伐大大加快。在本次年会获奖论文中,以区域物流为研究主题的论文达到33篇,占全部获奖论文的9.09%。研究内容包括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区域物流发展和规划、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研究区域覆盖中部六省,珠江三角洲,广西,环京津、冀东、冀中南经济区,山东,福建,宁夏,河北,四川,江苏,新疆等地区。

(4)物流管理研究。根据《物流术语》,物流管理是指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和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6]在本次年会获奖论文中,以物流管理为研究主题的论文达到31篇,占全部获奖论文的8.54%。由这些论文可以看出,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包括效率、质量、成本、安全等具体目标。而现代物流管理也越来越多地与物流技术研究、绿色物流研究、区域物流研究相结合,之前我国较为薄弱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管理研究也在本次获奖论文中得以体现。

(5)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研究。《物流术语》是这样定义物流企业的:至少从事运输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进行基本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7]把第三方物流定义为:接受客户委托,为之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8]我国对物流企业的研究从未中断过。在本次获奖论文中,以物流企业为主题的论文有22篇,以第三方物流为主题的论文有13篇,分别占6.06%和3.58%。以物流企业为主题的论文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系统优化方面,第三方物流研究包括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研究、物流服务外包研究、第三方企业评价研究等。我国物流企业以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为主,专业化、系统化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并不理想。加强对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必将促进我国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6)物流网络。《物流术语》中将物流网络解释为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9]可将之理解为从事物流活动的线路和节点。本次获奖论文中研究物流网络的有22篇,占全部获奖论文的6.06%。研究内容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物流节点的选取等。其中,物流园区是近年来物流网络研究的热点。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物流园区多由政府主导并给予政策支持。物流园区建设对国家物资流通网络的战略作用毋庸置疑。但目前有部分地区的政府盲目建设物流园区,而园区服务仍然低水平、低效率,没有起到物流园区应有的作用。对物流网络的研究应以加强节点规划的科学性与协调性,确保物流网络发挥其应有职能为重点。

(7)除传统物流研究主题外,本次获奖论文还出现了物流金融、港口物流等新兴研究主题。物流金融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反映了物流活动对融资的现实需要。加快物流金融理论研究,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流通服务质量,为现代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港口物流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指的是中心港口城市利用自身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的特长,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从本次获奖论文中的12篇以港口物流为主题的论文可以看出,我国港口物流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全面深入地研究港口物流,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物流研究学者的分析及结果

(1)物流研究学者合作情况。在本次获奖的论文中,有218篇论文系学者合作完成,占到全部获奖论文总数的67.70%。学者之间的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同一院校、同一科研机构、同一企业之间,而是表现出了院校之间、校企之间比较多样的合作方式。从图2可以看出,在学者合作完成的论文中,最为常见的合作方式是同一院校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论文数量达到146篇,占全部合作论文的66.97%。其次是不同院校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论文数量为53篇,占比为24.31%。企业学者的论文、校企合作的论文数量较少。这表明,在我国物流研究领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是研究的主力军,同一院校或科研机构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为频繁。

(2)物流研究学者的地域分布。为进一步研究物流学者的地域分布情况,本文将作者按地域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北、华中、西南及国外八大区域,一篇文章有多位作者的,以第一作者所属地域为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第10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西南、华南地区。其中,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获奖论文合计占到全部获奖论文总数的55.59%,东北和西北地区获奖论文数量偏少。特别是西北地区,获奖论文仅占全部获奖论文总数的3.42%,且集中在三等奖和优秀奖上。

四、结论

1.物流研究领域扩大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流研究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领域不断涌现。物流研究领域的扩大体现了宏观经济与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的研究主题既有宏观物流,也有微观领域。除传统的物流技术、供应链、区域物流、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物流网络、物流信息化等领域外,还出现了诸如物流金融、港口物流等新的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论文中,还包括研究物流与哲学、物流与生态学的两篇论文,体现了物流学与其他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趋势。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Citespace;研究热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政府更加关注供应链发展,希望通过供应链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2019年财政部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财办建【2019】69号),加强农产品和商业的联系,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产品供应链就像一个滚动的网状链条,将农产品从起点的农户传输到终点的消费者,途中经过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配送中心等节点[1],使供应链风险增加。因此很多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将风险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农产品供应链中。但对于国内学者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为主题的研究,现在还没有一个量化的总结。本文选择677篇中文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知识图谱,从而得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数据分析

1.1样本来源。登陆中国知网(CNKI),选择高级检索中的期刊检索,主题词输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含“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时间选择2007~2018年,期刊来源选择SCI、EI、核心期刊、CSSCI、CSCD等期刊,最终检索结果得到217篇文献。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去除综述类、会议类等文献,最后得到210篇文献。选择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中的博硕论文检索,主题词输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含“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时间选择2007~2018年,最终检索结果得到467篇文献。将两部分的文章合在一起,总共得到677篇文献(以下称为样本数据)。将这些样本数据按照Refworks的格式导出,在Citespace软件中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转化,得出需要的数据类型。1.2样本的分布。本文对导出的677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图1,从折线的走势上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趋势2007~2017年逐步上升,一直到2018年有所下降。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一直被国内学者所关注,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查阅中国学术会议网发现与农业技术相关的学术会议情况,本文推测2018年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文章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与这一年国内研究农业关注点放在农业科技的方面有关。在这一年,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粮食和农业技术会议(ICFAT2018)、第四届可持续农业科技国际会议(ICSAT2018)等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会议。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农业科技发展改变农产品的品种、产量等,也是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有相关性的。文献数量和发表年份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y=4E-116e0.134x(其中x表示文献发表年份,y表示文献发表数量,E表示10的幂)趋势线和实际数据的拟合度R2为0.7203,这说明实际数据的指数函数关系可靠,文献数量呈指数函数趋势上升。总的样本数据中有210个样本数据是来源于期刊,所以本文对期刊发文量进行统计,绘制表1。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发文量前6位的期刊:《商业经济研究》(22篇,约为10.5%)、《农业经济》(12篇,约为5.7%)、《江苏农业科学》(11篇,约为5.2%)、《物流技术》(10篇,约为4.8%)、《农村经济》(7篇,约为3.3%)、《软科学》(5篇,约为2.4%),其中《商业经济研究》的发文量最多,期刊类型包括:商业经济、农业、物流、科学和技术方面,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话题相关的文章受到期刊的广泛关注。1.3作者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收集到的677个样本数据进行作者合作分析,时间切片(TimeSlicing)选择12,NodeTypes选择Author,SelectionCriteria选项下的TopN设置50,然后运行程序,得出图2。从知识图谱中可以发现,作者节点比较分散,说明各作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研究者分布广泛。但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小团体之间的合作;以伏红勇和但斌为主的合作,以曹武军为中心的小团体合作,章得宾、黄慧和徐娟之间的合作,颜波、石平和王凤玲的团体合作,颜廷武、张俊飚和张童朝之间的合作,等等。在这些作者中,发文量处于前5位的作者是伏红勇(7篇)、但斌(7篇)、曹武军(7篇)、隋博文(5篇)、张蓓(5篇)。伏红勇和但斌发表的文章主题是与天气期权、风险外化、保证订单契约相关的文章。曹武军研究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将风险分散,并且提出保费分担机制,以此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效率。隋博文研究的方向与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相关,多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张蓓注重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风险,并建立相关的控制模型,控制质量安全风险的产生。这5位作者研究的风险和解决措施都不同,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追求农产品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1.4机构分析。运用软件进行发文机构分析,NodeTypes选择Institution,其他设置不变,运行软件,得出图3。根据图3,本文发现发文机构分布较为分散,但是有些发文机构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重庆大学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和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一共8个合作关系。从合作的发文机构来看,相隔距离较近的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从发文机构本身来看,农产品供应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学校、物流学校这一类高校。这些发文机构中,发文量前3的机构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1篇)、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篇)、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7篇)。发文量前3的机构分布在我国的中南方,发文的学院是经济或者管理学院,说明经济或者管理学院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

2研究现状

对677个样本数据做关键词分析,时间切片(TimeSlicing)设置为1,其他设置不变,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出关键词知识图谱(图4)。在此知识图谱中,一共有123个节点和404条连线,关键词之间紧密连接。知识图谱中的关键词节点比较多,它们之间的连线复杂密集,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较多。本文对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得出频次比较多的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203次),供应链(121次),农产品(102次),生鲜农产品(94次),供应链协调(49次),供应链管理(45次),农超对接(38次),风险控制(20次),期权契约(20次)。经过对关键词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的研究热点有多个。对关键词知识图谱进行聚类,从关键词中抽取作为聚类结果的标签,最终得出7个聚类(图5):自然风险、超市、鲜活农产品、风险控制、CVaR,农产品物流、博弈。结合关键词知识图谱和关键词聚类,本文归纳以下研究热点。2.1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生鲜农产品面临的风险相较于其他农产品更大,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研究热点之一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首先是农产品供应链源头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的风险。徐娟、章得宾和黄慧[2](2012)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农户生产风险,比如自然灾害风险、动植物疫情风险导致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提出成立农产品合作社或生鲜农产品协会来联合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付焯、严余松、郭茜等[3](2018)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延误造成的超期风险,提出控制超期风险要提高节点物流作业的效率,运用技术手段完善信息以降低运输过程的延误风险。其次生鲜农产品有易腐烂的风险。施浩然[4](2015)研究关于生鲜农产品损耗率的存储模型以优化生鲜农产品存储流程和减少存储生鲜农产品的的成本。吴婷婷[5](2016)针对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问题进行低温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和风险评估,通过改进冷链技术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改善内部环境措施降低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的风险。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综合来看,生鲜农产品面临自然灾害、动植物疫情等一系列影响生产的风险和运输过程中物流超期的风险,导致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联合各种优势资源、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的风险。生鲜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烂的风险,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运用低温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降低其腐烂的风险。2.2农产品供应链上质量安全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改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质量安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一旦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了问题,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会是不可挽回的。国内学者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当做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并做出深入研究。从企业角度来说,要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蔡玉秋、王刚毅、郑哲盟[6](2013)提出质量安全风险存在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人们对大企业品牌有很高的依赖性,因此要打造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品牌,改进经营管理方式以实现经营目标。张蓓、黄志平、杨炳成[7](2014)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出明显影响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因素有企业能力、信息共享、政府和媒体监管等,提出了加强企业能力、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等一系列解决措施降低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建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金海水、刘永胜[8](2015)提出政府是食品安全监督的主体之一,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统一执法标准,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质量监督来减少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雷勋平、RobinQiu[9](2017)认为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是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传导的一个环节,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加大信息透明度以切断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的传导。从媒体角度来说,要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正向影响。王艳萍[10](2018)分析农产品供应链中质量安全风险生成原理时得出农产品供应链主体质量安全意愿和能力受到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媒体舆论报道及时、真实能够增强企业控制质量安全的意愿,降低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风险。综合上述观点来看,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是研究的热点,企业和政府都应该重点关注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企业增强质量安全意识、政府建立质量安全监察体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减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的发生。2.3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并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是农产品供应链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要使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市场需求,农产品供应链上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着融资难、融资途径单一的金融风险。陈文莉[11](2015)提出融资难制约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的发展,防范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发生要在供应链金融视域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运行模式进行优化:优化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提升农企业的信用水平、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创新供应链金融质押产品。宋海光[12](2016)认为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方式单一使得企业要找寻新的融资方式获得资金,他提出借贷方可以以存货为质物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来降低融资风险。王维娜[13](2017)在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断风险时提出资金流停止或失败会导致农产品供应链的中断,维持农产品供应链的资金流以控制和防范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风险。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农产品供应链要重视维持资金流来控制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通过提升农企业的信用水平、优化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等来解决农产品供应链融资难的问题,采用存货质押的方式进行金融融资以拓宽融资渠道。2.4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创新提供新的机会,农产品供应链也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供应链模式进行变革,先进的技术将供应链的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再优化配置,提高供应链资源的利用率。但新技术的使用不仅为农产品供应链带来好处也为供应链带来新的风险。冯赛[14](2016)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风险评价体系来防范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面临技术软件、计划采购、服务质量、物流配送和退货风险。徐鹏[15](2016)提出线上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网络信息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而引起的金融风险,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级别并完善法律法规来减少线上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风险。慕静、祁赫[16](2017)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暴露出新的风险:信息基础薄弱、物联网普及成本过高、产业链与商业模式不规范,要提高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优化供应链各环节运作、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以应对物联网环境下新出现的风险。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农产品供应链在现有的“互联网+”和物联网环境下金融风险提升,同时还暴露出新的风险,比如:网络信息技术风险、退货风险、信息基础薄弱、物联网普及成本过高,学者提出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风险评价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级别、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关键技术和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来防范暴露出的新风险。2.5农产品供应链新形式隐藏的风险。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出现一个新的形式———农超对接。2008年,国家商务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文件,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超对接就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合作意向书,由农户直接向商家、便利店和超市等直接提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这种方式省去了原来传统供应链的复杂环节,农户与商家直接对接、减少成本,也减少流通环节中出现的风险,但是这种流通形式存在新的风险问题。周悦[17](2016)通过访谈和案例分析发现农超对接新形式的风险:合作关系不稳定、利益分配不公平、信息共享不健全、相互信任度不高、政府监管和扶持力度不够,要通过构建以超市为主的稳定供应链、信息共享、利益分配公平、建立双方的信任、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等方式应对新出现的风险。夏鹏[18](2017)提出农超对接面临最重要的风险是利润分配不公平,要使农户和超市之间建立稳定信任的合作关系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综合上述来看,国内学者研究农超对接这种农产品供应链新形式存在新的风险包括合作不稳定、缺乏信任、利益分配不公等,其中最严重的风险是利润分配风险。因此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让农户和超市得到应得的利益来减少利润分配风险。2.6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控制。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最终目的是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风险,保证农产品供应链平稳运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效果以符合最终的经营目标,减少供应链资源的浪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国内学者对风险控制有不同的方法。颜波、石平、王凤玲[19](2013)提出基于CVaR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减小供应链面临的风险,降低损失。伏红勇和但斌[20](2015)建立一个CVaR决策模型并且由于天气的原因设立一种订单契约,控制风险的发生使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发展。曹武军,石洋洋[21](2016)使用期权和保险两种方式,应对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实现期望的供应链利润。综合上述观点,控制风险是为了减少损失以获得期望利润,国内学者基于CVaR或者使用期权和保险的方式来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

3结论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方面,国内学者重点研究关于生鲜农产品生产、存储、运输方面的风险,识别出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因素,提出建立供应链品牌体系、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物流运输超期、做好发生突发事件的准备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方面,要提高信用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在互联网、物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应对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新风险,要建立互联网监管体系、提高网络信息技术、规范供应链形式以减少新出现的风险问题。农超对接这个新型的流通方式存在节点企业合作不稳定与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风险,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来兼顾双边市场的利益以减少出现合作不稳定的风险。在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控制方面,建立基于CVaR的风险评估体系并使用期权和保险的方式。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创新;农商行信贷业务

一、供应链金融概述

(一)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成本不足的情况下依旧需要提供商品给核心企业,或在得到利润之前就要向核心公司缴纳保证金。许多供应链上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上述的难题,特别是较弱势的成员。当这些规模小、资金不丰富的企业缺乏信用支持,银行就会考虑到由这类弱势企业带来的风险因素从而拒绝对企业融资。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导致供应链资金阻塞的原因之一就是弱势企业不具备足够的融资能力,核心企业也并不愿意分担这样的公司所带来的风险。但如果核心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信用能力用到上游与下游弱势企业的业务往来,那么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就能有效监控其核心业务,所以金融机构作为供应链外部的第三方振兴资金流,同时扩大金融业务,这是供应链金融(SCF)产生的背景。(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高度灵活的融资方式,以银行为中心,有效地将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联系起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说,从原材料采购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转变是特定商品的供应链模式。商品生产完成后,通过销售网络,将供应、制造、分销、零售和用户结合起来,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三)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是基于供应链中强大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整个供应链的财务基础。一方面,可以将供应链中缺少资金的部分加以补全,解决一些公司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银行在供应链中起着促进作用。例如,银行提供的信贷业务提高了弱势企业的购买力,为其建立商业信贷,为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长期合作提供了基本成本。单个企业的资本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形式: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根据不同的担保措施,金融机构可以将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产品分为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存货融资三类,在此基础上控制和化解风险。(四)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风险控制和信贷灵活性是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区别的一般表现。(1)传统金融——对商业的独立关注。(2)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根据行业特点,以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业务为中间环节,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一)传统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第一,贷款申请:贷款申请人向贷款中心提供身份证后,首先,贷款中心需要审查其资质,看其是否属于禁止进入的情况,担保人是否已执行,是否符合经营期要求,是否有偿还能力等。接下来,我们需要填写贷款申请表,并向银行签发信用证查询授权书。最后,将其分配给客户经理进行跟踪,进入传统信贷管理系统中分配的应用阶段。第二,调查分析:客户经理首先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和预约。贷前准备,如提交凭证取用申请表,获取现有行业信息,总结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可信风险因素,根据客户的当前信息列出行业及主要检查方法,然后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分析。第三,贷款审批:客户提交个人信息,客户经理整合这些信息。了解了客户和贷款信息的基本情况,不对称偏差分析,以及企业的主要财务数据。完成《贷审会审批检查表》,递交贷款审批部门。第四,签订合同:参照《贷款活动程序》,后台人员编制《贷款审查决议表》。借款(担保)合同和借款文件订立后,应当及时通知借款人、担保人等合同当事人持原身份证,并在约定的地点一式两份签订合同。第五,贷款发放:客户经理完成贷款审核程序后,将贷款发放到贷款中确定的二级分行会计室发放贷款。申请人应确认每张汇票并亲笔签名。客户经理和授权人应在贷款收据上签字。采取受托支付的,银行业务从业人员需在放贷之前,审核申请人交易资料和凭证的真实性,是否与签署的合同相符合。借款人自行支付的,经被授权人同意,可以将可能发生的金额直接存入借款人在银行开立的账户。第六,贷款管理:贷款发放后,贷款管理尤为重要。它包括贷款监控、贷款档案管理和贷款偿还。贷款发放后,银行每月进行贷后监管,包括:客户操作、家庭情况等,并填写正常的贷款监控表。(二)贷款业务类别。对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农村居民小额贷款和小微企业小额贷款是其主要客户,也是其主要贷款类型。其中,农村居民小额贷款按照小额贷款担保方式分为农村居民联保小额贷款和农村居民保证小额贷款,这种联保制通常由四到六户组成农民联保小组,每一小组成员都将承担贷款保证责任;另一种称为农村居民保证贷款,需要符合条件的自然人或法人两个以上来签署贷款保证书。与农村居民小额贷款相似,小微企业小额贷款也分为联保和保证两种。(三)贷后处理工作。1.贷后检查。贷后检查从四方面出发,分别是日常贷款检查、风险评级重检、风险预警检查和监督检查。小额贷款发放后,银行与借款人进行沟通,账户经理负责账户跟踪检查。检查工作主要关注借款人其他负债情况、经营状况、抵押物价值情况以及保证人代偿能力。客户经理还需要定期抽查借款人的贷款资金流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严防信贷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或股本权益性投资。2.逾期催收。逾期不还的,农村商业银行将采取不同的收款方式。当借款人拖欠本金或利息的第一时间,客户经理会提醒借款人,并调查逾期原因。当借款人拖欠本金超过约定期限7天,客户经理会需要到贷款客户家中或工作场所进行现场催收,并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拖欠本金超过15天后,客户经理会将该笔小额贷款在转为不良贷款,上报银行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农商行会采取更加严格的催收措施。3.贷款核销。对于已经确认为损失类的贷款,由相关责任分行或者支行需要按总行相关规定进行认定,上报总行,由总行进行集中审批核销。

三、吉林九台农商行通过供应链金融创新信贷业务的思路与举措

(一)吉林九台农商行概况。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有限公司简称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它是2008年底重组的东北三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九台农商银行目前发展状态良好,在国内跨省市设立了30余家村镇银行、百余个网点。(二)供应链金融的运用。1.应收类: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分析。应收账款融资是商业银行为优化应收账款管理而提供的一项金融服务。主要面对供应链融资企业,这些企业将自己的债权特别是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商业银行的资金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得到了债权后向债务人收取应付款项以作为融资企业的偿贷方式,其融资流程如下:(1)当公司存在营销并已经形成应收账款,且未到账,公司将债权有效地转让给银行。(2)由银行和公司通知买方债权已转让,应向银行付款。(3)买方,一般是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得到消息后调整付款对象为银行。(4)银行确认自己的权属信息后与销售方即融资企业达成共识,发放应收账款融资(5)作为买方的核心企业最终向银行支付应付款。2.存货类:质押融资模式分析。对于融资企业来说,相当多的融资企业不符合抵押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融资企业通过质押获得银行信贷。设质的额度由商业银行来规定,如果有超出最低限额的质押物,那么这部分可以自由出入库,企业也可以通过仅以货物交易的方式进行抵押。其融资过程如下:(1)融资企业与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签订融资仓储监管协议。企业以合法的动产作质押。申请后,企业需要将材料移交给银行规定的三方企业,三方企业对企业的材料进行监督。(2)商业银行确认质押后向金融企业贷款。(3)商业银行规定抵押贷款的最低标准,由企业调配。(4)如果融资企业交给银行的抵押物资不达标,银行将会要求增加保证金。(5)银行确认收到融资企业保证金后,通知指定的三方企业允许等额货物放行。3.先票款后货融资模式分析。在供应链中像中小型融资企业这样的弱势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经常面临资金难题,利用先票款后货融资的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部分资金压力。先票后货融资的具体方法是当弱势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时,如采购资金,首先要与银行和核心企业签订协议,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可以在协议中以保证金的形式率先获得银行融资,后续需要用销售收入来偿还,即将货权作为抵押给银行。(三)信贷业务创新模式的初步效果。1.银行获取更加有效的信息。在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模式下,当银行放贷时,获取企业信息的途径相对来讲并不灵活,因此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一定收集到足够的企业信息,无法监控市场动向。(1)革新地引入了优秀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监管商。供应链解决了传统信贷业务的信息不对称,吸引了优质且强势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负责筛选、准入、评价和淘汰;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在监管中小企业产权和进行相关信息交易时,通过物流和信息流的发生,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大量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以充分的真实交易为基础的。银行可以从供应链中获得供应链相关企业的真实有效信息,为银行授信奠定了稳定的基础。(2)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为了降低自身风险,商业银行更愿意与信誉良好、资本规模较大的成熟企业合作。他们能够公开定期的财务报表或企业内部存在的变动等对于银行来说必要的信息,以此商业银行可以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也增加了获得信息的方式,这样就让商业银行在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合作时不至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3)与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企业合作。商业银行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终止与合作意愿较低,承受风险能力低,不能遵守合同要求,有不诚信记录的企业合作,已确保合作企业与自身的信息流畅真实。2.银行甄别企业获得了有效途径。信用客户有三种类型:高质量、中端和其他可以开发的客户。有许多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缺乏资金,特别是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他们由于规模小不在银行优先授信名单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无法区分低质量企业和小规模但潜能巨大的企业,银行没有充分披露信息的平台和手段。(1)中小企业拥有展示发展潜力和偿付能力的渠道。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在于将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纳入整体框架。它使中小企业有渠道展示发展潜力和偿付能力。中小企业不仅可以充分披露自己的信息,还可以从供应链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获得各种帮助。(2)对进入供应链融资的中小企业提出更严格的筛选。严格要求,确保中小企业的偿付能力,确保进入链条的企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后,可以将其进入的供应链作为自身偿债范围提交银行。利用供应链来向银行证明自己的能力,反过来银行也可根据企业递交的证明来进行区分。3.银行降低了金融风险。(1)供应链融资通过运营将风险降至最低。银行通过供应链信息反馈和贸易相关数据定位中小企业,然后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供应链金融以真实有效的贸易为基础。同时,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封闭运作,将还款流程与融资企业分开。贸易产生的收入直接用于偿还,相关风险最小化。(2)供应链融资为商业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商业银行可以直接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获得质押,而不是从融资企业转移,提高质押的质量和有效性。(3)核心企业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信用等级。虽然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直接与银行进行交易,但事实上,核心企业的信用促进了交易,核心企业承担最终还款。因此,供应链金融的最终信用主体是资产结构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信用评级的提高也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整体风险。

四、农商行供应链金融创新信贷业务的问题与对策

(一)信贷业务创新模式中出现的问题。1.担保制度不健全。在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法律、法规和担保体系方面比较完善。它们实行的是风险制约的共担机制,即在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对担保的风险进行分配,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担保机构代偿风险的发生。从而能够较好的扶持中小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壮大,然而在国内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信用担保机构必须承担全部的风险,而协作的大多数银行则享受全部的收益。2.核心企业不稳定。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有主导地位。供应链中的资本、信息和物流以核心企业为主。一旦核心企业出现信用问题等不稳定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3.风险责任不明确。目前,一般总行级别的管理层虽然有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对供应链金融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的探索有限,总分联动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就目前来看,不能有效地支持各地区业务发展,需要适度的业务权限下放到分散的分支机构,全面摊薄核心企业跨区域管理,明确风险责任,充分挖掘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二)解决信贷业务创新模式相关问题的对策。1.完善担保制度。因为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资金不丰富,偿付能力不强,造成了风险。在分析掌握现金流量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需要通过质押担保实现第二还款来源。我们需要确保担保程序,是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检查担保是否被授权,担保合同是否规范,并尽可能争取对银行有利的条款。质押的选择应以市场应收账款、存货质押为基础,并设定合理的质押率,避免市场风险。此外,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担保。2.建立应急处理体系。供应链融资涉及整个供应链中的许多企业。建立相应的预警和应急系统对复杂的业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一套应急预警系统,第一应制定预警指标,将指标完善成为体系,将损失直观地标明,明确损失的程度和范围。接下来,应提出处理办法,遇到风险应实施措施,并提出采取的降低损失程度的方法。预警系统发出预警后,应急系统应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避免对供应链融资产生不利影响。当信贷风险达到预警线时,银行应采取果断措施,降低信贷规模或及时退出。3.建立中小企业风险体系。应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会辅助银行信贷业务顺利进行。银行在准确评估中小企业信用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信贷业务利润,以一定的利润率筹集储备资金作为风险补偿资金的来源,从而在企业发生信用风险时起到一定的损失补偿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可以采用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帮助中小企业壮大。银行信贷业务部门要总结实际运作经验,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探索适应供应链融资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方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安全地开展融资。结语供应链金融信贷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银行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和防范风险,从以前的仅仅注重单个授信企业,扩大到整个经济链条的整体风险,大大地降低了针对单个企业的对风险的甄别与防范的局限性,使得银行资金实现更加安全稳健的周转。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内的商业竞争也在不断转型,不再只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这些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经济竞争,企业与企业在供应链中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当前保证经济链条的稳健高速发展,已经逐渐进入政府和金融企业的当中,也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尽早攻克的课题,同时在各大行的着重推动下供应链金融也日益重要起来。因此从供应链金融取得的效果来看,极大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降低了银行资金的安全问题,直接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德文.供应链金融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2]贾重悦.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3.

[3]王明刚.供应链金融以及在国内应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

[4]程跃玲.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3.

供应链金融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创新;农商行信贷业务

一、供应链金融概述

(一)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公司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成本不足的情况下依旧需要提供商品给核心企业,或在得到利润之前就要向核心公司缴纳保证金。许多供应链上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上述的难题,特别是较弱势的成员。当这些规模小、资金不丰富的企业缺乏信用支持,银行就会考虑到由这类弱势企业带来的风险因素从而拒绝对企业融资。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导致供应链资金阻塞的原因之一就是弱势企业不具备足够的融资能力,核心企业也并不愿意分担这样的公司所带来的风险。但如果核心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信用能力用到上游与下游弱势企业的业务往来,那么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就能有效监控其核心业务,所以金融机构作为供应链外部的第三方振兴资金流,同时扩大金融业务,这是供应链金融(SCF)产生的背景。(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高度灵活的融资方式,以银行为中心,有效地将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联系起来,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说,从原材料采购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转变是特定商品的供应链模式。商品生产完成后,通过销售网络,将供应、制造、分销、零售和用户结合起来,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三)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是基于供应链中强大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整个供应链的财务基础。一方面,可以将供应链中缺少资金的部分加以补全,解决一些公司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银行在供应链中起着促进作用。例如,银行提供的信贷业务提高了弱势企业的购买力,为其建立商业信贷,为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长期合作提供了基本成本。单个企业的资本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形式: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根据不同的担保措施,金融机构可以将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产品分为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存货融资三类,在此基础上控制和化解风险。(四)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风险控制和信贷灵活性是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区别的一般表现。(1)传统金融——对商业的独立关注。(2)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根据行业特点,以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业务为中间环节,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一)传统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第一,贷款申请:贷款申请人向贷款中心提供身份证后,首先,贷款中心需要审查其资质,看其是否属于禁止进入的情况,担保人是否已执行,是否符合经营期要求,是否有偿还能力等。接下来,我们需要填写贷款申请表,并向银行签发信用证查询授权书。最后,将其分配给客户经理进行跟踪,进入传统信贷管理系统中分配的应用阶段。第二,调查分析:客户经理首先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和预约。贷前准备,如提交凭证取用申请表,获取现有行业信息,总结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可信风险因素,根据客户的当前信息列出行业及主要检查方法,然后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分析。第三,贷款审批:客户提交个人信息,客户经理整合这些信息。了解了客户和贷款信息的基本情况,不对称偏差分析,以及企业的主要财务数据。完成《贷审会审批检查表》,递交贷款审批部门。第四,签订合同:参照《贷款活动程序》,后台人员编制《贷款审查决议表》。借款(担保)合同和借款文件订立后,应当及时通知借款人、担保人等合同当事人持原身份证,并在约定的地点一式两份签订合同。第五,贷款发放:客户经理完成贷款审核程序后,将贷款发放到贷款中确定的二级分行会计室发放贷款。申请人应确认每张汇票并亲笔签名。客户经理和授权人应在贷款收据上签字。采取受托支付的,银行业务从业人员需在放贷之前,审核申请人交易资料和凭证的真实性,是否与签署的合同相符合。借款人自行支付的,经被授权人同意,可以将可能发生的金额直接存入借款人在银行开立的账户。第六,贷款管理:贷款发放后,贷款管理尤为重要。它包括贷款监控、贷款档案管理和贷款偿还。贷款发放后,银行每月进行贷后监管,包括:客户操作、家庭情况等,并填写正常的贷款监控表。(二)贷款业务类别。对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农村居民小额贷款和小微企业小额贷款是其主要客户,也是其主要贷款类型。其中,农村居民小额贷款按照小额贷款担保方式分为农村居民联保小额贷款和农村居民保证小额贷款,这种联保制通常由四到六户组成农民联保小组,每一小组成员都将承担贷款保证责任;另一种称为农村居民保证贷款,需要符合条件的自然人或法人两个以上来签署贷款保证书。与农村居民小额贷款相似,小微企业小额贷款也分为联保和保证两种。(三)贷后处理工作。1.贷后检查。贷后检查从四方面出发,分别是日常贷款检查、风险评级重检、风险预警检查和监督检查。小额贷款发放后,银行与借款人进行沟通,账户经理负责账户跟踪检查。检查工作主要关注借款人其他负债情况、经营状况、抵押物价值情况以及保证人代偿能力。客户经理还需要定期抽查借款人的贷款资金流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严防信贷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或股本权益性投资。2.逾期催收。逾期不还的,农村商业银行将采取不同的收款方式。当借款人拖欠本金或利息的第一时间,客户经理会提醒借款人,并调查逾期原因。当借款人拖欠本金超过约定期限7天,客户经理会需要到贷款客户家中或工作场所进行现场催收,并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拖欠本金超过15天后,客户经理会将该笔小额贷款在转为不良贷款,上报银行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农商行会采取更加严格的催收措施。3.贷款核销。对于已经确认为损失类的贷款,由相关责任分行或者支行需要按总行相关规定进行认定,上报总行,由总行进行集中审批核销。

三、吉林九台农商行通过供应链金融创新信贷业务的思路与举措

(一)吉林九台农商行概况。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有限公司简称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它是2008年底重组的东北三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九台农商银行目前发展状态良好,在国内跨省市设立了30余家村镇银行、百余个网点。(二)供应链金融的运用。1.应收类: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分析。应收账款融资是商业银行为优化应收账款管理而提供的一项金融服务。主要面对供应链融资企业,这些企业将自己的债权特别是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商业银行以获商业银行的资金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得到了债权后向债务人收取应付款项以作为融资企业的偿贷方式,其融资流程如下:(1)当公司存在营销并已经形成应收账款,且未到账,公司将债权有效地转让给银行。(2)由银行和公司通知买方债权已转让,应向银行付款。(3)买方,一般是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得到消息后调整付款对象为银行。(4)银行确认自己的权属信息后与销售方即融资企业达成共识,发放应收账款融资(5)作为买方的核心企业最终向银行支付应付款。2.存货类:质押融资模式分析。对于融资企业来说,相当多的融资企业不符合抵押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融资企业通过质押获得银行信贷。设质的额度由商业银行来规定,如果有超出最低限额的质押物,那么这部分可以自由出入库,企业也可以通过仅以货物交易的方式进行抵押。其融资过程如下:(1)融资企业与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签订融资仓储监管协议。企业以合法的动产作质押。申请后,企业需要将材料移交给银行规定的三方企业,三方企业对企业的材料进行监督。(2)商业银行确认质押后向金融企业贷款。(3)商业银行规定抵押贷款的最低标准,由企业调配。(4)如果融资企业交给银行的抵押物资不达标,银行将会要求增加保证金。(5)银行确认收到融资企业保证金后,通知指定的三方企业允许等额货物放行。3.先票款后货融资模式分析。在供应链中像中小型融资企业这样的弱势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经常面临资金难题,利用先票款后货融资的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部分资金压力。先票后货融资的具体方法是当弱势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时,如采购资金,首先要与银行和核心企业签订协议,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可以在协议中以保证金的形式率先获得银行融资,后续需要用销售收入来偿还,即将货权作为抵押给银行。(三)信贷业务创新模式的初步效果。1.银行获取更加有效的信息。在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模式下,当银行放贷时,获取企业信息的途径相对来讲并不灵活,因此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一定收集到足够的企业信息,无法监控市场动向。(1)革新地引入了优秀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监管商。供应链解决了传统信贷业务的信息不对称,吸引了优质且强势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负责筛选、准入、评价和淘汰;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在监管中小企业产权和进行相关信息交易时,通过物流和信息流的发生,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大量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以充分的真实交易为基础的。银行可以从供应链中获得供应链相关企业的真实有效信息,为银行授信奠定了稳定的基础。(2)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为了降低自身风险,商业银行更愿意与信誉良好、资本规模较大的成熟企业合作。他们能够公开定期的财务报表或企业内部存在的变动等对于银行来说必要的信息,以此商业银行可以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也增加了获得信息的方式,这样就让商业银行在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合作时不至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3)与有强烈合作意愿的企业合作。商业银行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终止与合作意愿较低,承受风险能力低,不能遵守合同要求,有不诚信记录的企业合作,已确保合作企业与自身的信息流畅真实。2.银行甄别企业获得了有效途径。信用客户有三种类型:高质量、中端和其他可以开发的客户。有许多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缺乏资金,特别是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他们由于规模小不在银行优先授信名单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无法区分低质量企业和小规模但潜能巨大的企业,银行没有充分披露信息的平台和手段。(1)中小企业拥有展示发展潜力和偿付能力的渠道。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在于将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纳入整体框架。它使中小企业有渠道展示发展潜力和偿付能力。中小企业不仅可以充分披露自己的信息,还可以从供应链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获得各种帮助。(2)对进入供应链融资的中小企业提出更严格的筛选。严格要求,确保中小企业的偿付能力,确保进入链条的企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后,可以将其进入的供应链作为自身偿债范围提交银行。利用供应链来向银行证明自己的能力,反过来银行也可根据企业递交的证明来进行区分。3.银行降低了金融风险。(1)供应链融资通过运营将风险降至最低。银行通过供应链信息反馈和贸易相关数据定位中小企业,然后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供应链金融以真实有效的贸易为基础。同时,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封闭运作,将还款流程与融资企业分开。贸易产生的收入直接用于偿还,相关风险最小化。(2)供应链融资为商业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商业银行可以直接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获得质押,而不是从融资企业转移,提高质押的质量和有效性。(3)核心企业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信用等级。虽然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直接与银行进行交易,但事实上,核心企业的信用促进了交易,核心企业承担最终还款。因此,供应链金融的最终信用主体是资产结构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信用评级的提高也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整体风险。

四、农商行供应链金融创新信贷业务的问题与对策

(一)信贷业务创新模式中出现的问题。1.担保制度不健全。在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法律、法规和担保体系方面比较完善。它们实行的是风险制约的共担机制,即在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对担保的风险进行分配,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担保机构代偿风险的发生。从而能够较好的扶持中小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壮大,然而在国内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信用担保机构必须承担全部的风险,而协作的大多数银行则享受全部的收益。2.核心企业不稳定。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有主导地位。供应链中的资本、信息和物流以核心企业为主。一旦核心企业出现信用问题等不稳定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3.风险责任不明确。目前,一般总行级别的管理层虽然有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对供应链金融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的探索有限,总分联动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就目前来看,不能有效地支持各地区业务发展,需要适度的业务权限下放到分散的分支机构,全面摊薄核心企业跨区域管理,明确风险责任,充分挖掘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二)解决信贷业务创新模式相关问题的对策。1.完善担保制度。因为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资金不丰富,偿付能力不强,造成了风险。在分析掌握现金流量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需要通过质押担保实现第二还款来源。我们需要确保担保程序,是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检查担保是否被授权,担保合同是否规范,并尽可能争取对银行有利的条款。质押的选择应以市场应收账款、存货质押为基础,并设定合理的质押率,避免市场风险。此外,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担保。2.建立应急处理体系。供应链融资涉及整个供应链中的许多企业。建立相应的预警和应急系统对复杂的业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设置一套应急预警系统,第一应制定预警指标,将指标完善成为体系,将损失直观地标明,明确损失的程度和范围。接下来,应提出处理办法,遇到风险应实施措施,并提出采取的降低损失程度的方法。预警系统发出预警后,应急系统应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避免对供应链融资产生不利影响。当信贷风险达到预警线时,银行应采取果断措施,降低信贷规模或及时退出。3.建立中小企业风险体系。应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会辅助银行信贷业务顺利进行。银行在准确评估中小企业信用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信贷业务利润,以一定的利润率筹集储备资金作为风险补偿资金的来源,从而在企业发生信用风险时起到一定的损失补偿作用。提高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可以采用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帮助中小企业壮大。银行信贷业务部门要总结实际运作经验,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探索适应供应链融资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方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安全地开展融资。

供应链金融信贷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银行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和防范风险,从以前的仅仅注重单个授信企业,扩大到整个经济链条的整体风险,大大地降低了针对单个企业的对风险的甄别与防范的局限性,使得银行资金实现更加安全稳健的周转。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内的商业竞争也在不断转型,不再只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这些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经济竞争,企业与企业在供应链中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当前保证经济链条的稳健高速发展,已经逐渐进入政府和金融企业的当中,也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尽早攻克的课题,同时在各大行的着重推动下供应链金融也日益重要起来。因此从供应链金融取得的效果来看,极大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降低了银行资金的安全问题,直接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德文.供应链金融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2]贾重悦.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3.

[3]王明刚.供应链金融以及在国内应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

[4]程跃玲.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