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管理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7:01

供应管理创新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1

关键词:核电站备件;.库存量.;需求管理.;库存优化;.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更一个现代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对企业来讲,管理是一个需不断的创新和提升的永恒课题,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没有管理的创新,企业就象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更谈不上什么竞争力。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企业发取得持续发展,必须根本性的变革管理理念、内容和优雅,用全新的管理方法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工作,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全新的管理方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加时代的来临,民营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和三资企业的壮大,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必然会被市场淘汰。管理薄弱一直是国有企业成本高、效率低和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管理水平低下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不改革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对一个企业来讲,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最重要的事就是“开源节流”,对电厂来讲,电价由国家确定,其它经营又受限制,所以“开源”几无可能,只有从“节流”上做文章,通过创新,减少财务、人力、备件等管理性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和竞争力。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就是要整合供应商、制造部门、库存部门和配送商等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减少供应链的成本,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配送适当数量的正确产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供应链管理通过多级环节,提高整体效益。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网络系统。同时这个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不但网络间传输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且网络的构成模式也在实时进行调整。

二、备件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

核电站在建造成本确定的情况下,运营成本控制就成为核电站运行经济指标好坏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备件消耗占核电厂年度运营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如何在保障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备件和库存管理来降低核电站运营成本,已经成为核电站关注的课题。为了对备件及库存管理进行优化,某核电对多家核电厂进行调研后发现,备件库存金额高是国内核电站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早期国内的核电站。由于当时国内同型机组少,以至于可共享的备件不足,加上运行经验缺乏导致的备件策略过于保守,还有就是成本控制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等,备件的采购量远大于实际使用量,日积月累,产生大量的库存积压。中核某电厂单台机组的库存金额高达3.2亿左右(且不含战略备件),每百万千瓦库存金额高达5.24亿元人民币,而正常情况下每台机组一年的备件实际消耗量在4000-5000万元之间,库存备件的使用率偏低,据统计:5年以上未领用备件占库存金额的60%-70%之间,所占比重高,过高的库存不仅大大造成了财务资金和库存资金的浪费,同时消耗了较多的仓储、人员资源。2014年6月中核运行与中广核进行库存优化方面的对标交流,通过对标交流,对2014年年初的中核运行与中广核的存货金额进行了同口径对比,中广核单台机组库存金额高达3.18亿元人民币,每百万千瓦库存金额高达3.18亿元人民币,就单机组存货金额而言,双方基本处在同一水平,具体见如下表格。根据国外核电站相关科技文献,法国EDF有19个电厂共58个反应堆在运行,自2000年开始,EDF为减少备品备件的库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研究推行了备品备件高度集中管理模式(UTO),集中进行统一采购、共享,淘汰品策略研究,并于2012年建立了库存面积39000m2的EDF国有仓库VELAINES,由此可见,国外同行也把备件库存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国外发达国家核电站的备件管理手段相对国内更加科学和先进,我们还需不断进行学习和借鉴。

三、核电备件供应链管理创新

(一)备件需求管理方式的基本流程

首先,某核电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及实际需求(历史数据或其它电厂年度实际消耗量),制订年度预算总盘子,并由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分解并下发到各需求部门(如维修、运行等)。备件需求部门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和预算控制目标,制订备件需求计划并提交归口部门进行汇总和审核。此策略的目的就是实现了将成本控制的压力向需求部门转移。根据技术审核结果,备件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由预算审核部门进行会签及分交。采购部门接收到采购计划后,通过招标或询价,将市场信息向需求及技术审核部门反馈,由备件需求部门调整计划并判断是否超预算(在超预算的情况下,对采购申请或预算进行调整,在不超预算的情况下,采购部门签订合同并向企管处、设备管理处进行备案)。最后,项目实施完毕后,采购部门每月需将物项最终实际发生的费用定期反馈给预算部门,由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制订物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方案细则并定期组织考核。备件需求计划主要分为:年度备件需求计划、季度备件需求计划和紧急备件需求计划。具体流程图如下:

(二)备件使用等级及采购优先级

为了避免备件需求量提出过大,新的备件需求管理方式首先要满足备件使用等级和备件采购优先级高的物项。对于有寿期、数量大、易耗、易采购的备件,做到多批次少库存,对于制造周期长的战略备件,从发电需求的角度,优先进行储备。在采购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由需求部门暂缓购买使用等级和物项采购优先级低的物项,在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备件使用等级分为A、B、C三级,A级为必换件,指每次维修均必须更换的备件(包括长周期备件),B级为可能更换件,指维修前不确定是否更换,根据检查结果再确定是否更换的部件,C级为其他,指耗材等。采购优先等级分为1、2、3级,1级为本次采购必须购买,2级为本次采购次优先考虑购买,3级为如本次采购资金不足,可暂缓购买。

(三)备件需求计划及年度预算调整

商务部门在收到供应商的正式报价后,应及时向备件申请部门进行反馈,申请部门可根据年度预算控制要求,对原申请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备件需求计划应严格控制在部门年度预算范围内,保障对成本的控制。如出现: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战略发生重大调整,进而年度目标发生重大变化;年度投资计划目标或上级规定的考核指标发生重大变化;股东会、董事会提出调整预算要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的物项采购;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等情况之一,导致预算目标不能实现或产生较大偏离,可以通过年度预算调整的方式,规避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影响,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集中采购与备件共享

为避免因备件需求优化后库存数量的减少而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积极配合中国核电努力推进与其他兄弟电厂实现备件共享。型号规格相同的备件,已计划在中国核电集中采购和联合储备方案下实现联采联储。2015年中国核电集中采购目录已确定20类集中采购项目,集中采购金额计划占全部采购金额的55%以上。2015年4月9日,在海盐召开的中国核电M310机组备件集中采购和联合储备工作会议上,已明确了2015年集采目标、要求、目录、重点工作计划以及重要备件联合采购和储备的建议方案,各核电厂和中核运行签订了M310机组备件共享和相互支持协议,后续还计划与中广核建立集中采购和联合储备的合作关系。从共享层面减少了各电站重复采购,总体降低板块的采购量,更大程度的降低采购及库存成本,是体现效益的有效途径,并且解决了个别备件库存不足的难题。除上述提到的四点内容之外,在采购环节,也应做好与需求处室的沟通,尽量使到货时间与现场需求时间匹配;在仓储环节,则做好库存物资清理,对长期未领用物资、变更改造后不再使用的物资、寿期物资、暂存和封存物资等做好清理与减值报废工作。

(五)反馈及考核体制

为便于公司投资管理,形成预算、采购申请、合同之间的有效管理,在物项采购实施完毕后,商务部门应将该物项最终实际发生的费用定期(每月)反馈给预算责任及控制部门。按照“以奖为主、奖惩结合”的原则,由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提出物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方案细则,经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组织实施,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对各主要需求部门进行考核,提高其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供应链创新实施进展及预期成果根据某核电总经理部的要求,新的管理流程已在ECM系统中完成审批流程并正式实施。目标预期截止2017年12月31日,将某核电两台机组备件总库存资金控制在5亿以内(即每台机组2.5亿),较以往核电站单台机组平均备件库存3.2亿元,节约备件采购金额1.4亿元;预计可节约财务费用:1.4亿元*5.1%*40=2.856亿元。参考某核电2014-2015年仓储维护保养成本平均值计算,1.4亿元备件库存可产生每年约210万元库存维护保养成本,按照核电站40年寿期计划,预计可节约维护保养成本0.84亿。累计采购成本、财务费用和维护保养费用共计节约5.096亿元。

四、未来供应链创新优化的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备件库存就是一种闲置的资源,它的存在会增加企业的开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然而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之所以要维持一定的库存,是因为库存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库存这两方面的特性便决定着库存优化对企业的意义,这种意义对核电企业来说更加重大,备件及库存的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核电站的难题,如果可以很好的解决,在保障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还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后续的创新、优化方向:

(一)开展机组差异性分析

目前,采用M310技术的在国内有十台机组以上,大部分共用一个备件数据管理平台,因此,后续可通过开展机组差异性分析来降低通用、非易损件、战略备件的贮备量,通过备件支持和共享来保障备件的供应。

(二)建立快速响应供应链(QR)

备件是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备件采购计划措施需借鉴ABC分类法、经济批量的订货点法(EOQ)、物料需求计划(MRP)等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但由于故障的随机性,总有备件短缺的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建立备件快速响应机制,避免停机停堆事故的发生,确保核安全。1、维修工程师快速确定备件技术参数、生产/供应商;2、采购任务及时下达到采购员,第一时间和供应商联系并下订单;3、组织、跟踪物流运输情况,及时入库、交付使用;4、和重要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定合作机制,保证响应速度;5、通过ERP系统的数据库,了解其它电厂的备件情况,建立同行间的备件支持/借用机制,快速响应备件借用需求。

(三)备件共享、结算问题解决

由于核电备件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部分核级、进口备件的借用是受到法规的严格管理和控制的,因此,各核电厂应尽早将相应的标准、程序、文件等进行统—,进口备件在监管期内的还需向海关申报。此外,由于各电厂购入备件的时间差异,产生采购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税务等问题,导致最终的结算非常复杂,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和协调,甚至需向国家相关部门需求政策的支持。

(四)主要供应商联合贮备

目前,由于核电对设备极高的质量要求,因此重要设备的制造主要集中在全世界有限的几个供应商手中,双方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一个制造商来讲,它可能面对是全世界所有核电站,且对备件的损耗情况了解的更全面和准确,如果由它来进行贮备,必然会大大的降低备件数量,提高备件的利用率,节省备件采购、维护成本。尤其是战略备件和长周期备件,最让电厂的备件策略制定者两难,备了,可能电厂的整个寿期也用不了,每年还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保养,但如果不备,一旦损坏了而没有备件,则会产生巨大的停产损失。目前,虽然各大集团都有自已的战略备件贮备策略和库存,但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和“山头主义”,仍然有巨大的优化空间。优化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研究、创新和改进,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备件及库存管理体系,不断融入现代的管理理念,真正打破现状、直面挑战,希望通过本文初浅的分析,能有效改进核电备件及库存控制问题,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梁朝家 单位: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人杰.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方法.南京:现代管理科学,2007,01:1-2

[2]郭海蓉.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创新研究.北京:现代商业,2008,(17):1-2

[3]唐运明.浅析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湖南: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8:1-2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2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育现代供应链中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2017年10月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意见”同时指出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准确及时传导需求信息,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引导生产端优化配置生产资源。相比于传统供应链,现代供应链以“智慧化、数字化”为亮点进入大众视野。如何理解电商背景下的现代供应链创新,尤其是电商企业如何在现代供应链的创新中实现应用推进现代供应链的发展,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供应链内涵与创新背景

(一)现代供应链的内涵。传统供应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降低成本为目标,强调上游与下游企业在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之间的高效协作。现代供应链作为当前经济转型的新动能在供应链智慧程度、供应链协同深度有深刻的创新意义。供应链智慧程度依托于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供应链的智慧化过程不尽包括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将供应链中的各个功能要素智慧化。供应链的深度协同能够通过供应链中战略伙伴之间合作有效减改善“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运作。[1](二)现代供应链创新背景。由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物联网将逐渐代替互联网。据Gartner数据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将达250.1亿。盘红华[2]在研究物联网应用于智慧供应链时提出物联网技术将对传统的产品生产、仓储、采购、运输、分销等过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价值。同样,大数据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王红春[3]认为以大数据将有利于改善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依据大数据理论推动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与需求预测研究。黄成成等[4]在智慧供应链构建体系的研究中提出将人工智能的决策机制与技术融入供应链,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使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达到实现动态、实时选择与控制的管理水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与技术在各场景的融合,都要求电子商务企业以成本、效率、体验为出发点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共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供应链的创新应用

(一)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促进供应链主体生态化。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商业系统由承担不同功能的众多的组织与个体有机组成。这些组织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推动着商业网络不断演进。[5]供应链的生态化是一个多边结构,电商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平台需要打造一个平台生态圈,电商平台也将通过生态圈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5]在消费、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供应链协同过程趋于复杂。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的稳定性,即在面对需求环境不确定时,电商平台与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需要通过协同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稳定的供应链网络。二是供应链的生产力,电商平台作为需求的最前端,需要通过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合作不断提高生产率与流通效益。三是供应链的可持续性,电商供应链中涉及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等多种不同的角色,多种角色呈现出的多样性为供应链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促进供应链主体是电商现代供应链创新的基础。京东整合了全面、优质、链条最长的消费数据,打造了一个智慧供应链开放平台“诸葛智享”。“诸葛智享”以智慧库存为核心,利用智能销售预测与智能补货全面自动化协同供应商提升供应链智能化管理能力,帮助供应链智能预测消费需求、智能布局库存、智慧补货、智能排产。电商企业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与供应链创新能力协同供应链主体向促进供应链生态化迈进了重要的变革步伐。(二)构建数字化运作体系促进供应链管理可视化。供应链可视化是利用信息技术采集、传递、存储、分析、处理供应链中的订单、物流以及库存等相关指标信息,按照需求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主要包括流程处理可视化、仓库可视化、物流追踪管理可视化和应用可视化。[6]在电子商务领域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电商企业需要第一时间捕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制定供应链运营目标与战略行动。以京东为例,京东在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的同时也打造了智慧供应链控制塔。

根据Gartner的定义,供应链控制塔是一个可以提供供应链端到端整体可见性、实时信息和决策的概念。京东在以智慧供应链控制塔为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构建SMART供应链,实现全渠道数据记录、全渠道一体化。在未来,电商企业可以利用实时的零售数据预测业务需求,预测未来的订单量、毛利、成本和舆情等,实现供应链绩效监控、模拟、仿真和端到端供应链绩效的可视化进而支撑电商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婷,王霄.京东智慧供应链发展探究[J].河北企业,2018(5).

[2]盘红华.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供应链管理及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2):74-75.

[3]王红春,刘帅.大数据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17,40(8):104-107

[4]黄成成,叶春森,王雪轩,等.智慧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8(23).

[5]宋华.基于产业互联网的现代供应链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8(3).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3

1.1观念比较落后。很多员工和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影响,观念都还没有得到转变,传统的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都是由相关部门所提出各类需求够,然后供应部门负责对这些需求进行提供物资,很多员工并没有具备有主动服务的意识,没有为各类部门主动提供各类需求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积极性非常差。同时,在物资的采购中也没能转变观念,只是把采购行为当作一场交易,对于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不够重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很多管理人员缺乏竞争意识,觉得物资供应管理只要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就可以了,对于物资的运用、物资的储存、物资的节约等都没有都不够重视,导致煤炭企业在物资的配备过程中出现物资大量浪费的现象出现,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1.2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煤炭企业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在物资供应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虽然一些煤炭企业也配备有计算机等相关的现代化设备,但是并没有将这些设备应用到物资供应管理中来,很多都依然停留在手工记录的阶段,这样就导致物资供应管理的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煤炭企业没有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就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各类需求信息,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此外,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的管理和工作人员不具备有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能充分的使用各种现代化的设备,最终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1.3物资和仓储管理极为混乱。在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中,物资和仓储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物资供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然而,目前在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过程中,物资和仓储管理极为混乱,这样的原因是大部分的物资管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偏低,不能科学有效的管理其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加上仓储管理的机制以及许多签收手续不完善所导致的,最终影响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创新对策

2.1更新观念,提高竞争意识。作为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突破出来,将传统那种一味的依赖指令来进行做事的观念摒弃,积极主动的去为各个部门进行服务,发挥物资供应管理的主动性,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同时,在物资的采购中也要转变观念,不能够只是把采购行为当作一场交易,要重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节省更多的成本。此外,作为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人员要具备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应当积极进取、勇敢的投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提升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2构建完善的企业物资供应信息化管理平台。煤炭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不然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在信息时代,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对于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为此,在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中,应积极构建完善的企业物资供应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自身的材料物资信息化系统,并且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将材料物资的计划、采购、存储、消耗等环节和流程进行统一管理,让物资供应管理得到优化,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平台就可以实现对各环节进行实时追踪和调配,让物资供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2.3改革和优化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组织结构。随着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必须要对原有的物资供应管理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组组结构的改革与优化要以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作为前提,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对组织结构的形式和业务流程进行转变,构建一个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同时,在组织结构的改革过程中,煤炭企业要遵循精简高校、监督和透明的原则,构建符合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和职位,同时对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让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率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煤炭企业应不断转变相关人员的观念,构建物资供应信息化管理平台,改革和优化相关组织结构,不断提升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海霞.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5(20).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4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现代物流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突破了单独业务流程的上下游对接桎梏,开始利用多种物资、信息和资金来让资深企业资源合理配置,高效运行。供应链管理之所以被大众采用是因为它可以打造利润增值链,保证企业自身利润,促进企业高效管理。在供应链体系下,要综合各要素来发挥链式管理的作用,进一步降低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各链条间的节点不可独立分割开来,要通过信息共享来使各节点加深链式管理的分工与合作,时期达到平衡状态。

一、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特征

(一)集成化管理程度高。利用技术手段来快速掌握并传递各类物流信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中,让物流的运行成本降低、物流服务满意度提升。将供应、作业、运输和需求各环节通过集成化供应管理放置于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中,促成物流、信息流和现金流链条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二)共享化管理程度高。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深化了供应链中各节点的信息化合作模式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之中得到了深化,使信息流充分满足并促进了各业务流程、各职能部门、各环节和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使得信息资源运行、传递和分享都变得更加快速、准确和高效,是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在利用供应链管理对用户产品需求分析、产品的生产到配送到用户手中,可以使企业物流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三)管理方式柔性化。从决策和运筹管理上做好柔性化管理,使得在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下,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配置。为了应对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现代企业不断提升自己,要用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搭配高度集成的业务流程来促使物流管理各环节的柔性提升。

二、当前供应链物流管理存在的不足

物理管理水平很难适应现在企业之间的复杂经济活动和业务往来,使得企业的管理效率日益低下。在实际中,供应链管理理念并没有深入到多数人心中,使供应链管理并没有发挥出它本身的作用,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业务与业务之间的松散的链式结构,使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图1。在大多生产型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中,该企业的业务流程主要是满足顾客多元的物流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往往一味的追求内部的供应链管理,而忽视了这之中的相关对接和柔性化管理,仓储管理、运输方式、物流管理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基于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体系的创新设计

(一)供应链物流管理目标的定位。数据采集要与传送管理目标一致。要提升现代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效率,就必须重视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录入数据时,采取人工录入在通过电脑进行相关检查防止错误,最后通过网络传输及数据库管理来企业物流信息资源系统平台进行整合,并利用数据来挖掘相关的大数据管理技术,以此来促进相应的数据集中化存储格局的形成,搭建物流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可以对物流管理大体情况、仓储管理情况、运输状态情况进行相应监督观测,以保证物流信息资源化和统一化管理。(二)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将供应链管理理念结合现代企业物流管理要求来重新定义和整理全新架构下的物流管理各个流程,它囊括了物流信息、采购、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系统。比如,在采购环节中,整合上游的供应商和相关环节,可以让供应与需求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和良好;在生产物流环节中,要重点从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柔性化对接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匹配;在销售系统中,可以通过一系列方式和方法来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进一步来让仓储和车辆的配送关系达到优化。

现代物流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开启了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一个新潮流。在供应链整个大环境下,物流管理呈现出集成化程度高、共享化管理程度高和管理方式柔性化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管理模式也出现了一些弊病,需要及时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物流企业管理的需要。要合理的处理企业间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往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找准物流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标定位,合理设计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才能让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重新适应时展潮流,也能让企业越做越大。

参考文献:

[1]赵吉祥.供应链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J].纳税,2018(14):216.

[2]李凤艳.供应链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J].现代商业,2018(01):117-118.

[3]吴杰.基于供应链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11):86-87+81.

[4]吕波,魏国辰.我国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分析[J].商业时代,2013(32):30-31.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5

关键词:流通渠道创新;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回归模型;涉农流通企业

研究理论基础

(一)流通渠道创新

流通渠道创新是指产品从生产向消费领域转移所有权经过的路径发生与众不同的改变。这一过程中,消费新需求、分销成本、渠道阻塞以及零售网络革命的要求,使得流通渠道变革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一般而言,流通渠道创新主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流通渠道设计创新,具体细分为流通路径长度(零层路径、一级路径等)、宽度(独家分销、选择分销、密集分销)、广度(一种路径、多重路径)。另一类是流通渠道管理创新,包括流程管理创新(所有权流程、谈判流程、物流过程)、成员管理创新(选择路径成员、培训路径成员、评价路径成员)、绩效管理创新。理论上,流通渠道创新涉及流通主体的变动、流通路径长短规划及分享模式的转变,对供应链其他参与者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张虎,2015)。随后,这种影响波及到外部环境引起政策、价格、供需、利益、信息方面的变动。总的来说,流通渠道创新是基于传统流通渠道基础上,将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进行融合,最终满足流通业态的发展需求。

(二)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及表现

供应链脆弱性是受其内部和外部风险影响而暴露出严重的功能障碍与扰动现象,可能因内部、外部风险而被破坏。一般而言,供应链脆弱性的形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全球化与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供应链的复杂性逐渐加强;二是当风险源与风险驱动因素的影响大于风险缓解战略时,供应链将会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曾贵荣,2018)。因此,多数情况下流通企业会忽视供应链内外部风险及其脆弱性问题。谈及农产品领域,农产品供应链成员之间环环相扣,它的形成是涉农企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联盟化合作结果。当这种分工与合作遇到内外部扰动因素时,农产品供应链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联盟脆弱性,甚至出现断链可能,这将影响整条农产品供应链正常运转。而且,农产品链条系统缺乏抵抗这些扰动和恢复原来系统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类(毕立南、薛晓芳,2018)。内部风险多来自供应链系统间所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比如利益冲突、物流掣肘、信息阻滞等。当各环节中的潜在最优互动要素产生错配、重叠时,会减弱供应链自身的稳定性,加剧农产品供应链内部风险。而农产品供应链外部风险成因,主要是农产品供应链与其周边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通常与政策变动、价格波动、市场供需变动有关。所以,尽管农产品供应链内外部风险来源不同,但这两类风险并行发生会加剧各成员、各环节的经济损失。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流通渠道创新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流通渠道创新的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可通过电商平台、移动端等途径为农产品传播分享提供现实条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的体验。在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流通渠道创新可为各主体提供更为现实的利益基础。因此,即使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供应链脆弱性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第一,流通渠道设计创新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流通渠道设计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播路径的多元化和短距离化、分享方式的便利化,而这种创新方式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利益中的流动速度。在路径长度体现上,流通渠道设计创新要满足农产品市场铺货率。在路径宽度体现上,涉农企业面对复杂的供应链环节要保持农产品在宽渠道中的张力,就必须保持农产品品牌活力与覆盖面,主要通过分销的方式完成。现实环境中,农产品流通渠道设计创新也需要通过长度与宽度两种形式进行。如此,即可维持农产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稳定,实现各环节平稳运行。彭秋玲(2009)等认为,当农产品扶持政策变动、市场价格波动、供需相应调整时,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表现也会进一步减弱。所以可以这样认为,流通渠道创新会降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故此提出假设:假设H1a:流通渠道设计创新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呈负向影响关系。第二,流通渠道管理创新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前已述及,流通渠道管理创新主要包括流程管理创新、成员管理创新与绩效创新。事实上,徐丽艳(2010)等认为,农产品要想保持流通渠道长度和宽度中的生命力,就要体现包装、价格、目标人群等基础要素。在这一个过程中,需要涉农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优化创新流程,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同时,为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也需要高层加以优化成员管理模式。另外,赵步同(2014)认为,一个创新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够与零售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高层需要打造一个人员绩效的考核系统。当上述流程能够有效运行时,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者之间可以实现优化运作,在遇到价格、政策、供需或者利益冲突、信息阻滞等问题时,脆弱性也会进一步降低。故此提出假设:假设H1b:流通渠道管理创新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呈负向影响关系。农产品供应链内外部环境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张秀萍(2012)和于鲲鹏(2013)在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进行相关研究后发现,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极容易受到内部复杂性与外部干扰性的影响。而黄华珍(2017)基于超市农产品流通发展视角指出,农产品供应链内部出现信息阻滞、利益冲突、物流掣肘问题时,极容易引起链条的变动,引发其脆弱性。卢奇等(2017)认为,农产品供应链外部环境政策变动、价格变动、供需变动的情况发生也会对其脆弱性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二者是一种正向的影响关系。故此提出假设:假设H2a: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环境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呈正向影响关系;假设H2b:农产品供应链外部环境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呈正向影响关系。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中介作用。当流通渠道进行创新时,不会直接引发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而是会通过引起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动而对供应链脆弱性产生影响,从而发生一定的作用。故此提出假设:假设H3:在流通渠道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起着中介作用。基于上述假设条件,构建流通渠道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中包括流通渠道设计创新、流通渠道管理创新在内的2个自变量;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2个中间变量;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1个结果变量。

(二)研究设计

问卷设计。为准确验证研究假设,需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可用数据。在此之前暂时忽略影响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其他因素,只考虑流通渠道设计创新、管理创新、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别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由上文可知,流通渠道设计创新能够加快农产品在市场利益中的流动速度,而流通渠道管理创新又能从内部管理方面优化供应链流程。因而,需要将二者指标进行题项的综合设计。首先,为保证题项设置的稳定性与合理性,分别对两个指标各设置3个题项。其次,测试农产品供应链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个变量。再结合农产品企业供应链环节中的运行模式,将二者分别设定3个题项。在分析问卷内容之前需要通过信效度检验,验证数据的有效性。本文利用SPSS21.0计算数据变量中的Cronbach`sα值,若该值大于0.7,说明该值可信度较高,可以留下;若该值小于0.7,说明该值的可信度较低,需剔除该值。本文通过这种方法剔除Cronbach`sα小于0.7的值,保留新的Cronbach`sα值,得到表1结果。从表1数据看出,所有变量均超过了0.7,此次所采集的数据均可以使用。问卷发放。在拟定调查问卷后,本文采用5度量表进行评价打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认可,5表示非常认可。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加全面,采用线下实体问卷与线上电子版问卷两种形式进行发放。发放对象主要为农产品供应链环节相关从业者、管理人员、基层人员。问卷调查区域为黑龙江、河南、云南、广西、湖南5个省份农业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调查时间为2019年6月到11月。经统计,本次调查问卷1000份,线上700份,线下300份。共回收872份,筛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共817份,有效回收率为81.7%。可见,该次问卷调查有效性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主旨,因而能够继续深入分析。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817份问卷调查结果,本文对涉农企业高管、相关从业者、基层人员的性别、年龄分布、学历、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年限与电商运营经验进行分析。在这些调查问卷中,男性占比超过了50%,年龄分布在25-35岁,学历分布中本科最多,为51.62%,其次是研究生为36.18%;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年限在3-5年的人数占比最多,为48.16%,其次为5-8年的为26.34%。依据以上结果发现,这些数据符合当前我国涉农工作的习惯,且具有丰富的农业相关工作经验,所调查的事实符合现有研究。

(二)正式问卷信效度检验

本文先通过信效度确认正式问卷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只有信效度均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分析。信度检验。本文根据SPSS21.0软件中Cronbach's α值的结果分析,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综合表2信息可知,各项变量的Cronbach'α值均大于0.7,说明下列指标均通过信度检验。效度检验。进一步通过效度检验确定数据变量是否适合作为变量因子参与实证分析。在此采用KMO检验与Bartlett's球形检验对各变量效度进行分析。利用SPSS21.0软件计算得出,见表2所示。表2中各个变量KMO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1632,且sig.值为0,说明本文中各变量均适合作为变量因子参与实证计算,可进行下一步检验。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为验证模型拟合度,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20个指标聚合成5个因子放入AMOS21.0软件,形成结构方程模型,具体如图2所示。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流通渠道创新的2个因子、农产品供应链环境的2个因子及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1个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说明变量能够被因子较好地解释,模型整体拟合度较高,可以进行实证分析。

(四)假设检验与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进一步对流通渠道创新与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3结果。根据表3可知:其一,流通渠道设计创新宽度、流通渠道设计创新广度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304、-0.297,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流通渠道设计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为有效提高自身效益而进行不断扩宽、扩深自有渠道。当现有渠道无法使用时,这些参与者还能采取其他渠道实现自身利益,因此不会对农产品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其二,流通渠道流程管理创新、流通渠道成员管理创新、流通渠道绩效管理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标注智能化系数分别为-0.589、-0.742、-0.701,表明流通渠道管理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具有负向影响关系。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无论是农产品生产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在现有渠道下进行流程管理创新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利益。这种情况下,农产品所有权流程管理、与其他参与者进行谈判流程管理、物流过程管理、促销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够让这些农产品参与者在管理过程中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可以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因此当出现渠道变动情况时,不会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产生影响。其三,流通渠道设计创新、流通渠道管理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环境的标准化系数为0.593、0.654,表明流通渠道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环境具有正向的影响。也就是说,流通渠道创新使得对应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品流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状态下,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参与者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不断做出积极调整,也会让信息、利益关系、价格、供求关系等发生对应改变。其四,在研究流通渠道创新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起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为正向影响。原因可能是,宏观经济环境与贸易市场准入及汇率政策变化、供求两端及其中间环节变动都能通过中介效应导致外部市场价格发生波动,从而引发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同时,信息阻滞表现下的共享性差、渠道单一、传递速度慢等问题以及物流桎梏表现下的损耗率高、配送时效性差、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均是引发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策建议

首先,注重设计自有渠道与拓宽对外渠道,形成专业的渠道延伸。在互联网时代“脱媒”的冲击下,农产品批零企业更应该注重设计自有渠道,重新拓宽、加深对外渠道,根据供应链逆向整合中的“再中间化”需求,向提供更专业服务的服务渠道延伸。同时,在渠道管理创新方面,农户或核心农业企业应着重优化物流、信息、谈判管理流程,从而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降低外在因素带来的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而导致的风险。其次,强化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关系、政策补贴等信息的搜集与研判。在农产品供应链产供销环节中,相关涉农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农产品信息对接机制、平台以及机构,以应对因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关系、政策补贴等信息的不良影响,从而延缓、减小外部因素对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冲击。最后,对各涉农企业以及中间渠道等内部利益进行重构、完善和补充。具言之,相关涉农企业应该打破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的利益藩篱,解决其固有的冲突与矛盾。并运用科学合理的布局来重构直接、间接涉农企业的利益格局,从而进一步形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渠道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虎.我国传统流通渠道供应链模式比较及优化路径——基于相似渠道整合的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5(8)

2.曾贵荣.商贸企业供应链弹性管理的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8)

3.毕立南,薛晓芳.建筑供应链信息协同机制构建——基于供应链脆弱性的分析[J].财会月刊,2018(3)

4.彭秋玲,李丽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广场,2009(8)

5.徐丽艳,周林洁.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10(8)

6.赵步同.创新导向绩效管理系统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

7.张秀萍.供应链脆弱性研究评述[J].中国流通经济,2012(3)

8.于鲲鹏.生产型供应链脆弱性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9.黄华珍.我国超市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的实例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石油企业;管理创新

一、低碳经济时代石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石油企业抓紧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是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低碳经济时代下对于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没有紧紧跟上时展的潮流,那么石油企业就很容易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被淘汰。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想要保证石油企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企业根据时代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来做出管理方面的创新,以保证企业能够跟上时代潮流。

2.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石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工作是企业工作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在科学发展观中,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样的原则使用在石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就要求企业转变管理方式,在低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转变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创新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石油企业在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践行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3.有利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

最后,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石油企业抓紧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工作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工作。随着在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供应与需求水平失衡现象的不断加剧,我国在石油领域中逐渐出现了供应不足的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就需要石油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争取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在石油资源供应方面的不足,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

二、石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工作的重点

1.石油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对于一家石油企业来说,战略层面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石油企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石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需要进行战略管理创新。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之前先需要对于外部环境有着足够的了解,这里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包括石油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国家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竞争企业的发展状况等外部客观情况。这些外部客观条件是石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管理人员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就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其次,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在了解外部情况之后,还需要对于自身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有着足够的了解。石油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往往还需要注意自身内部中的相关主观因素,包括企业人员配置、自身生产能力、企业发展现状等,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在深刻认识企业发展中所遭遇的外部环境与自身内部因素才能够做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工作。最后,还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企业发展的未来目标来制定发展战略,石油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对于外部环境与自身内部因素的正确判断而做出的未来发展预期,石油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需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2.石油企业经营创新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不仅仅需要做好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创新,还需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好相关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需要做好对于各层级工作人员在低碳理念方面的建设。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想要完成对于低碳经济的践行,首先就要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深刻了解石油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所需要做的相关工作,只有在思想层面上认识清楚了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才能保证石油企业根据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而在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的创新。其次,要做好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下,对于各方面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工作。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都需要在一定的制度管理之下才能保证有序进行。因此,在新的时展要求之下,就需要石油企业根据新时代背景来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创新,使之能够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再则,要做好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创新。随着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石油企业发展中得到运用,石油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石油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遇到的新的安全问题来对企业安全管理相关工作进行创新,保证这些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实际情况。最后,石油企业还应当做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一方面,要保证企业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选聘工作上能够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能够符合实际情况中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在石油企业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体系,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之下,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来跟上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低碳经济时代石油企业必须要加快管理模式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现状和石油企业特点加以改进,通过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提高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剑 单位: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大榭仓储分公司

参考文献: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在竞争力日益加大的企业业中,如何加强和规范企业物资管理,是当今企业比较关心的一个紧迫话题。面临着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归结于物资管理理念。企业进行物资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整个项目的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物资管理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的物资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重点企业,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创新,应该运用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物资管理。要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对我国企业业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1何谓企业物资管理从企业方面说,企业物资管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减低生产成本,是企业能够正常有序运行以及不断发展前进的基础和有力保障。能够通过对物资的管理加大企业的利润并使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2我国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的现状随着我国企业行业的发展,企业物资管理体系不断的到完善,但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现状,从这些现状入手研究促进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符合事实求是的精神,有助于深入的了解当今企业物资管理情况从而找寻找推动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2.1物资管理方面人才缺乏在企业过程中,缺乏对物资管理的深刻理解,欠缺对减少消耗方面的控制,同时对经济的把握不准,究其原因,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相关部门对物资管理方面人才的重视不够,,同时物资管理方面的知识得不到更新,在聘用与培训上力度欠缺,导致知识陈旧老化使其能力不能跟上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物资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不能够胜任工作,这些情况都对企业的物资管理现代化进程造成阻碍。

2.2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个行业中的迅速普及,而当前一些企业对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缺乏长远意识,仍然采用传统的物资管理手段与控制方法。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是推动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吝啬对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导致企业物资管理跟不上现代化管理潮流,出现工作效率低下以及达不到预期,在收集信息与反馈信息方面的能力薄弱,工作效果的现象。

2.3物资管理的理念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管理理念上明显落后于企业发达的国家。许多企业对物资管理做出积极的改革,但是并且并没有提起对物资理念的学习的意识,没能在根本上实现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导致出现我国企业物资管理理念停步不前,在某些企业中大都存在想当然的进行改革,是企业中的物资管理体系得不到完善,并没有从实际情况以及物资管理理论出发,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2.4物资供应与管理的失衡在整个过程中,大多数走向了只重视物资的供应严重忽略物资管理的作用,使经济效益降低。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企业物资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将物资管理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可能会导致许多本可以节省的成本被投入当中,对企业的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胁。

3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3.1物资管理人才创新今时代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企业在是物资管理方面的人员聘用要严把关,企业在进行物资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做到使专业人才上岗,同时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企业才会不断涌现出新思想和新想法.同时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够不断产生新技术,使评优、评先的工作于工薪挂钩,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使管理人员感受到压力,达到管理人员自觉上进,只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提高物资管理质量的效果。责任感是企业对每一位员工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责任感是一种思想动力,也是物资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素质。它驱动物资管理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竭尽全力寻求实现物资管理创新的措施,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物资管理人才才会对本职工作负责,具有一定的物资管理经验和比较丰富的综合文化知识,研究推动物资管理创新的技术。物资管理人才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文化素养既包括专业文化素养,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也包括综合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物资管理人才进行管理创新的基础,具有责任感是物资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其进行创新的支撑,但是仅仅具有责任感是不够的,二者缺一不可。

3.2物资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技术的创新使企业物资管理创新的和核心与关键,为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效率奠定基础。要实现物资管理技术的创新,应该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企业应该严格执行物资的预控和物资的发放程序,信息技术在企业内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资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并且要严格按照上级对项目物资管理的要求,加强物资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并且能够接个项目的物资管理实际的情况,在疏通物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单向的作业队的使用材料的数量进行控制。企业应该放远目光,加强物资验收管理,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建设与普及.企业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各种职能子系统,不仅可以对物资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起到重要意义,具体有合同管理系统,并且对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这一系统既能够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处理繁琐的事物,产少公司成本,还能够完成人工难以处理的信息,创建现代化企业,从而能够使得物资供应处于最佳状态,实现利润最大化方面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3.3物资管理思想创新当前很多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都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和经济结构所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对物资管理创新的重视度不够是影响企业物资管理创新的一大因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企业的领导乃至员工的思想观念都普遍落后于先进的物资管理观念,企业的所有岗位都是充满竞争的,没有创新思想,即使一个员工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学历非常高,从而对物资管理创新缺乏应有的重视。但是他如果不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要进行企业的物资管理创新,那么也有可能面临被企业淘汰的机会,就必须从思想创新入手。要进行物资管理的创新,企业的领导应该加强对物资管理创新的重视,就得依靠物资管理人才,领导重视了,员工才会重视。物资管理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才能够实现物资管理的创新,企业应该积极给员工灌输创新的思想,只有企业的物资管理人才具备了创新观念,让员工树立起积极创新的观念,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物资管理人才要具有创新观念,才会不断实现物资管理的创新。

3.4科学分工批量采购科学的采购分是实现批量采购、降低成本的基础。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物资部门对企业生产起着基础保障作用,消耗量差别很大,是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前提。如何根据消耗物资的数量规模和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这个作用是通过控制大宗、主要物资的采购供应来实现的。科学划分采购管理分工非常必要,要实现控制,通过采购分工与贯标认证相结合,集中采购,并严格制定采购程序,只有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十分有利的配置,保证了企业生产的需要,才可能争取到生产企业优先、优惠的服务。集中批量采购创造了条件。,集中批量采购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与流通环节的人接触少,便于管理。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供应链;创新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

1新形势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实意义

新形势下,伴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深化发展,市场竞争模式发生了相应变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成为主要竞争方式。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更加高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整体实力,是企业进行战略发展的有效手段。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为根本出发点,最终实现均衡的生产效率,由此确保集体效益的最优化。

2新形势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现存问题

2.1行业信息共享困难

行业信息共享难以实现,已经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首要难题,由于信息产生不对称,因此企业很难参与到供应链的建设中,更无从谈及供应链管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其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资金和规模受限,不愿将有限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中。现阶段,有的企业信息化体系不够完善,相应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而有的企业虽然构建了信息系统,但却不能覆盖所有部门,缺乏全面的信息化系统,企业中的信息较难实现共享,所以不利于供应链管理的建立。由于企业自身的信息无法实现对称,因此多数企业不会过多地关注信息共享,信息处于闭塞状态。由于企业的发展和规模无法实现同步,大企业的发展与小企业的发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无论是资源、规模、实力、人力等都不尽相同,所以企业的信息之间也会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这种信息差,企业与企业之间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成为难题,因此对于小企业而言,在构建供应链管理方面较难融入。

2.2供应链上各环节的配合度有待提升

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企业规模和实力一般,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明显,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时不具备较强的优势。鉴于这种情况,在合作中往往存在着违约情况,供应商给这些企业的供应量也会降低,对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积极和主动。从下游的销售商角度来看,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远不及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也缺乏较强的竞争力,因此无法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积极性。上下游企业中,由于企业的规模有限、实力一般,因此积极合作的局面较难实现,导致企业在生产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处于被动状态。企业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信息共享无法实现,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无法进行管理控制,更无法发挥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3企业运作模式缺乏标准化规范

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由于企业规模不大、人员有限、生产能力较弱等,企业在发展中较为关注提高生产力和获得生产的资金支持,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有待进一步转变。一旦企业缺乏科学完善的运作管理模式,会导致企业内部信息闭塞,企业内部将无法实现高效管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阻碍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由此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运作模式,能够促使企业管理更加高效,促进供应链企业与外部企业的互通和交流,由此得出,企业运作模式缺乏标准化规范会直接影响企业供应链建设,阻碍企业的发展。

3新形势下企业供应链创新管理的有效策略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发展与供应链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所以新形势下,要格外重视企业供应链管理,强化对供应链的创新管理,采取科学的创新管理策略,下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企业供应链管理创新的相关对策。

3.1共享信息

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共享信息是先决条件,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加强信息质量管理,处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各企业,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信息质量有着动态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因此,要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以确保传递高质量、准确的信息内容。企业供应链的建设与共享信息两者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信息共享对健全和完善企业供应链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企业供应链水平意义重大。因此,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离不开共享信息,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的创新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3.2提升供应链环节的衔接效率

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上各环节是否高效衔接,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供应链环节的衔接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及客户需求量之间的匹配程度。现阶段,我国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中,沟通、合作、共赢的意识还相对欠缺,因此供应链环节的衔接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企业更需要积极提升供应链环节的衔接效率,要关注供应链上的重点环节,提高物流的时效性,进而提高企业供应链运作水平。

3.3做好协同创新

企业构建供应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供应链构建中更需要多个环节和众多方面的通力配合,由此构成完善的供应链系统。目前,企业供应链构建中,要将销售人员和供应商归入供应链的管理范畴,由此实现企业、供应商、销售人员的良好互动,并做好协同创新工作,以传统的供求关系为根本出发点,引导供求关系向着市场化经济转变。此种方式可作为优化产销环节的最优途径,对供应链工作的积极高效开展起着促进作用。在做好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为企业供应上下游企业提供创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

3.4突出客户需求

在企业供应链运作中,要始终围绕客户需求这条主线,突出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对企业而言,要深入分析供应链上客户的实际需求,推进企业供应链的市场化支持。现阶段,客户需求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关键业务内容。企业在突出客户需求方面,更要全方位地收集客户需求的信息,以满足客户需求、提高质量、缩小价格差作为管理的方向,不断优化供应链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

3.5协同研发

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增强企业各环节的协调性,推动企业的革新发展。企业进行协同研发,即向供应商发出邀请,使其参与到产品的研发中,这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生产制造商也可以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协助其将包装进行优化和升级,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之间进行协同研发,对于提升整条供应链的水平、质量、品质等都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企业供应链进行高效管理的途径,保证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由此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局面。

3.6大力创新供应链金融

金融业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明显,因此要紧抓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进行结构的演化推进,积极创新供应链金融,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并加强核心业务环节,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根本支撑,不断推进金融服务,同时强化监管,确保监管水平和质量。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中,要积极健全完善信贷征信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主体的管理力度,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运作等情况进行考量,并加快信贷体系平台的建设步伐,确保征信的公开和透明,提高金融业务的办理效率。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企业迅速崛起,供应链范围也正逐步向电商企业延伸。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这更需要其加强对供应链中电商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电商企业发展。在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积极整合各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再加上金融机构的辅助,最终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创新。

3.7增进行业之间数据联盟

构成供应链的各环节众多,供应链的网络体系非常复杂,在大数据时代,处于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应该加强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由此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水平,推动供应链各企业共赢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行业之间的数据联盟,精准把握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战略互补,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不断优化和完善供应链,从根本上降低管理创新成本。这里以阿里收购微博为例,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形成了战略性的联盟关系。此外,在供应链网络中,也要保证行业之间数据联盟的安全性,构建有效的网络监管体系,对企业行为进行科学监督,并开展信用评价,确保企业在发展中时刻保持自律,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增进行业之间的数据联盟,有效推动企业供应链的创新管理水平,为企业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夯实基础。

3.8强化与供应链中链条的联系

企业在向供应商进行商品采购时,往往很少能够实现系统的链接,即使能够互通信息,也只是做到了与供货商和消费者等合作方的信息交换,大多数企业供应链中单位各自为政,都只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上。为了达到更好的链接效果,企业之间的互动方面还需改善,有效避免库存过高等问题,减少成本浪费。只有在供应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整体的创建,提升商品利用率,打开共赢局面。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消费者下订单到发货的时间很短,说明其前端销量和后端口碑能够实现共享,不仅能够提升订单处理的效率,也可以促进库存的流转。如果能够保证商品信息的一致性,将是企业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一步,进而可以为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还可结合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联系,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家是外来人员,这些跨国企业家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往往更加成熟,我国企业可以适当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方式,从而提升自身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中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信息传输率,有效地整合供应链上各项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化优势。所以,企业进行供应链创新管理,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最优路径。通过对供应链进行创新管理,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宫月英.基于供应链模式的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创新策略探索[J].中国市场,2022(22):175-177.

[2]许迪,翟术然,魏飞.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12):105-106.

[3]解学梅,朱琪玮.创新支点还是保守枷锁: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如何撬动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22,30(5):131-143.

[4]张翯.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探究[J].商展经济,2022(7):94-96.

[5]思贝克.打通金融进入实体的安全通道深圳思贝克借助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中小企业[J].中国中小企业,2022(3):38-41.

[6]杜小丽.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J].商展经济,2022(4):87-89.

[7]冉杨.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新问题洞见:2021川商企业创新管理研修班调研报告[J].决策咨询,2022(1):65-68.

[8]郭向红.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4):133-135.

[9]胡洋.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中小企业,2021(10):94-97.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9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发展来源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客观需要,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构成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发展的直接动力,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则构成了其外在环境,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的变化。自改革开放来,我国的主要消费市场逐步由短缺走向了过剩,伴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偏好也在日趋多样化,商品购买选择的个性化和复杂化已成为我国消费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这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偏好,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动下,直接催生了定制化的市场需求新模式,而这种新模式将直接带来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在我国的整个消费品市场依旧处于短缺状态时,通过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并且迅速占领市场是企业的理性选择,但产品的同质化也在所难免。在这种企业经营模式之下,大量囤积中间产品和原材料作为生产储备,维持流水线的高速运转,从而实现生产的高速化并且快速实现规模经济,并维持一定的产品库存规模是各行业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和产品规格的高度同质化,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和厂商平均利润在长期不断下滑的趋势就难以避免。而在新的定制化消费模式之下,大批量的流水线化生产带来的批量化和同质化的产品,将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快速表达需求,快速传递信息,快速生产和供应也就成为了新的消费模式和市场需求形态对企业运作的直接要求。正是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的出现,直接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出了新的需要,催生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出现。

(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助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已经迫在眉睫,单纯依靠矿产资源、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彻底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出现的宏观经济土壤。产业结构的升级方向是提升高技术行业和创新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创新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在生产要素配比结构和企业内部的运作流程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传统的管理模式必然无法适应这些新的产业和企业。高技术人才和高价值的研发设备在企业总资产当中占据的规模较大,以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热情为目的而不是以维持流水线的大批量生产为目的,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新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构成管理创新的外在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表现是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伴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比较优势更加进一步体现出来,这使得一件商品往往需要不同国家的企业分工生产。这将导致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的管理和整合的模式得到推广。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已经难以避免,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国内部分企业的选择。因此,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远距离协调和管理的模式,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使得企业管理过程对电子信息平台高度依赖,整个企业管理的流程和环节都会在此背景下发生变化。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世界经济、国内产业经济和市场消费模式的背景,是企业管理者必然面对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首先,大中型国有企业管理方法陈旧和管理制度僵硬的问题依旧存在。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企业管理者对利润增长和成本节约的关注相对较弱。在管理活动当中,重视道德说教,轻视管理技术的培养和普及的趋势依旧存在。同时由于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的高度行政化管理体系的影响依旧存在,管理层级过多,分工过死,体制机制不灵活的问题依旧存在。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对现代市场环境的适应,需要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加以解决。其次,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建立、公司治理机制没有得到妥善的落实的情况,在我国企业管理领域依旧广泛存在。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管理制度改革有待提高,董事会、监事会和职业经理人团队和原有的管理队伍高度同构化的现象并不罕见。这必将导致激励机制无法理顺,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再者,目前我国企业的价值链协调机制依旧有待构建和提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相对于西方国家仍旧较少,其水平较为落后。这就使得整个供应链和运行效率相对较低,难以动态和及时的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最后,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和把握失准,盲目扩张产能的问题已经给我国的众多基础工业部门带来了严重后果。这反映了我国企业市场需求分析技术落后的现实,也体现了我国企业产权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等问题。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实现企业运作流程的重新塑造

首先,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当中,以订单为导向,以看板化的信息传递过程为控制手段,以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控制生产节拍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流程应当得以构建。这种企业内部流程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被概括为精益生产模式。精益生产模式的目标在于消灭库存,所有的生产在进行之前就已经具有明确的客户和订单,产品库存将不再作为企业资本运动过程的一个阶段而存在。精益生产模式能够保证消费者不必对某种批量化的产品的某些缺陷报以迁就的态度,也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挑选成本。但是这种企业内部运作模式必须要强大的供应链来保证,及时的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获得原材料、动力和半成品是实现精益生产的重要前提。其次,更好的构建起高度协作化的价值链,实现上下游厂商的即时互动和利润共享也应当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重要内容。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即时互动主要为了解决由于停工待料所引起的精益生产模式难以持续,企业难于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及时反映的问题。而企业的利润共享机制是为了化解价值链当中广泛存在的双重边际化效应。上下游厂商的重复加价行为将直接降低整个价值链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一体化,在上下游厂商的关系当中,实现零目标利润和高最终分成将成为企业价值链运作的创新化管理方法。

(二)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调整

首先,使用增量改革的形式,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当中,逐步确立权责明确、分权制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在阻力较小的情况下,逐步使公司制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的主要管理机制。增量改革的核心内容在于保证原有的管理机制不再扩大,进而在原有的管理组织逐步萎缩的过程当中,逐步扩张新机构的规模。这可以保证原有管理部门的成员利益不受到直接损害,并且能够使新的管理机构可以逐步的熟悉企业的现实状况,从而保证企业管理机制的有序转化。其次,理顺公司治理机制是推动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发展的核心制度保障。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公司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督两个部分。公司领导者的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被西方管理学者概括为剩余索取权,其本质上是产权的划分和配置。促使公司的管理者具有一定规模的剩余索取权,能够保证公司管理者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相协调。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权虚置的问题。由于管理者的个人利益难以通过企业的利润得到实现,因此产生了“投资饥渴症”等多重问题。目前,尝试实现企业员工持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而监督机制的实施可以保证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够通过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分离,以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控制企业的资源,损害所有者的利益。

(三)实现管理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企业组织当中的官僚化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是根据美国学者唐斯的研究,一旦企业当中存在大量工作业绩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衡量的管理机制时,企业就会面临严重的官僚化问题,并且直接降低自身运行效率。官僚化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表现更为明显,其直接体现是纵向的管理层次过多和横向的分工过于细化、死板。一方面,过多的纵向管理层次将直接降低决策层取得信息的速度;另一方面,过度的横向分工将直接导致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作的问题,相互扯皮、推诿以及决策迟缓的问题将直接限制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和创新,首先要改变原有模块化的横向分工形式。企业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自身的利润。将更加适用于非人格化和高度制度化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分工模式,转变为以某一项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囊括不同专业和职能人员的团队,可以更好的体现企业的属性和目标。此外,通过现代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数据化继承,降低企业管理的纵向层次,可以避免企业决策缓慢的问题。

作者:曹迪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马琳.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85-86.

[2]崔淼,李鑫,苏敬勤.管理创新研究的国内外对比及其启示[J].管理学报,2015(07):948-956.

供应管理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燃气;发电;创新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2015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传统的燃气发电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是每一个燃气发电企业在未来发展当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多元化燃料供应

最近几年,天然气的价格一路攀升,广东省传统燃气发电企业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对企业效益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上天然气的供应受季节的影响比较明显。要想实现供给侧改革及转型发展的目标,企业应该打破传统燃料供应单一制,构建起多元化的燃料供应体系。一方面,燃料供应商要通过合作机制来寻求发展机会,积极的与上游企业进行协商,正确以最优惠的价值来购买天然气,用单独支付管道输送费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燃料成本,在此基础上围绕周边地区来寻找低价的液态天然气,在多种气源主体之下来保证燃料的供应,也可以利用或者自建LNG接收站的方式,实现自主进口LNG的供应,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对燃料供应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比如说探索液化石油气发电技术等,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还有一定区别的,在石油生产当中也会生产液化石油气,也可以用与发电,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天然气发电,这样可以在天然气供应不及时的季节,保证企业正常的电力生产。

二、综合绿色能源供应商转变

绿色清洁能源是未来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发展方向,也符合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燃气发电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向绿色能源供应商转变。(一)提高传统燃气发电技术水平。虽然国内的燃气发电就技术在不断的提高,能量转化率不断提高,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燃气发电技术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要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未来电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技术上入手,提高燃气发电的技术水平。广东燃气企业可以成立一个技术研发与改进小组,针对企业的发电机组与生产线等进行改进,以降低燃气的使用成本。另外,也可以从国外引进更加先进的燃气发电技术、发电机组,淘汰落后的燃气发电机组,虽然短时间内成本会上升,但是从长远来看对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二)积极探索建设其它绿色能源发电项目。燃气发电企业也可以考虑其它发电方式,比如说固体废物发电、风能、潮汐发电等,这样可以摆脱单一的燃料来源对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限制,为后期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创造良好的条件。传统的燃气发电企业一般都是在城市周围,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每天产生的固体废物也不断增加,这些固体废物一般采用的是露天堆放或者填埋的处理方式,少数固体废物可以回收利用。如果能够使用这些固体废物进行发电,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问题,还能更早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重视和加强内部管理创新

(一)将财务费用管理创新作为改革的重点。财务费用管理是燃气发电企业的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财务费用管理当中,在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可以将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作为未来改革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强化决断管理,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费用科学的划分为可以控制的具体指标,将成本费用细化、责任到人,构建起一个严格的预算内外指出控制机制。除此之外,要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金融贷款之外,可以通过上市融资、风投资金等形式进行融资,保证企业发展中资金供应的充足性。(二)积极向轻资产运营方向转变。传统燃气发电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走的重资产发展模式,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可以探索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变的可行性。比如说借助于自身在发电服务上的经验,积极开拓发电项目承建业务、发电线路管理服务外包服务业务等,这些对于燃气发电企业来说都是依托现在的人才和技术可以完成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向其它领域发展,比如说建筑施工领域、居民用电维修服务领域等,通过这些领域可以丰富企业的经营形式、扩大企业的业务收入来源,也可以有效的分散经营风险,减少电力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电力体制改革对广东传统燃气发电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广东燃气发电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对自己的经营管理进行改革与调整,走上做多元化、轻资产发展之路,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洁.燃气发电企业成本费用难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财税,2017(11):34-35.

[2]沈威,陈俏慧.光伏发电与燃气发电对燃气企业业务拓展影响[J].煤气与热力,2017,37(9):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