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探讨

时间:2022-03-29 10:05:15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探讨

随着民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机遇挑战,《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因此,在全民健身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但当前受相关政策和思维的限制,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程度不是很高,体育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因此,有必要探索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实现路径,以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工程,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必要性

1.大众健身需求的增长与社会体育资源的缺乏。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随着民众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去健身房,更多的人会选择公共体育设施自主锻炼或集体锻炼。我国很多城市和农村的体育公共资源相对有限,与民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缺口。高校体育基础设施比较健全,体育资源却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所以推动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是很有现实意义的。2.高校体育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下。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基建规模的扩大,体育资源日益丰富,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但高校体育资源在满足师生日常教学和自主训练之外,大多时候都处于闲置状态,综合利用率不高,这与周边民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健身资源的紧张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推进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价值。3.高校经费紧张,社会资本参与意愿的增强。体育场馆等资源的建设、维护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校每年的经费相对有限,很多高校面临经费紧张的问题。随着民众健身需求的增强,很多社会资本参与全民健身工程的意愿不断增强,但又常常没有好的项目或场地资源。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可以促进体育场馆等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方面能够解决高校经费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体育资源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将高校体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1.体育资源共享与管理模式存在弊端。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参与到体育资源的社会化进程当中,希望通过体育资源共享实现更大的价值,但由于管理制度和共享体制的不完善,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校甚至直接退回原先封闭的管理模式。高校对周边民众没有管理权,民众无序进入高校体育运动场所,对学生的正常学习、训练和课外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甚至对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民众在高校体育场馆活动时出现安全事故,高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在法律上的界定比较模糊,双方之间的冲突容易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进程。此外,有的高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校外人员的限制过于随意,缺乏正规的、严格的程序,在无偿使用和有偿使用上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较为不利。2.有偿开放使用的服务内容及细则不够完善高校体育资源想要完全对外免费开放是不可能的,所以对有偿开放的内容和服务细则进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但高校对外服务的意愿还不是很强,或者只是开发一些低附加值的服务内容,不能有。效满足民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同时,对于较高层次的有偿服务项目,目前市场很难对收费和服务标准进行准确的界定,收费过高会造成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的功利化,过低又有可能影响校内正常教学活动,所以目前一些高校体育资源有偿服务还饱受诟病,很多服务细则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学校对外有偿服务的内容也必须进行科学规划。3.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利用率偏低。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实行了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措施,由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力量提供体育服务数量和质量,目的在于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满足全民健身背景下民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进程,但由于高校对外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有限的,或者只是在特定时间面向特定人群进行有偿开放,所以体育资源社会化的整体利用率相对较低。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有效策略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高校体育资源的传统投入,一般很少会考虑后期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大多属于粗放式管理。为了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进程,高校必须统一思想,积极转变落后观念,在确保教学、训练、竞赛的前提下,积极向社会开放,服务大众,逐步形成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新思路,这样一方面可以将高校体育资源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探索体育资源运行的市场化机制,提高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高校要意识到体育资源的社会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要敢于突破封闭、落后的传统思想,敢于打破常规,在体育资源配置上与社会资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以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2.合理安排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需求日益多元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低层次、单一化的健身形式。高校在推进体育资源社会化进程中,要对社会健身需求进行准确的市场调研,对自身体育资源社会化进行准确的市场评估,确保体育资源社会化与民众健身需求有效对接。同时,在体育资源社会化的形式上,一方面可以与政府合作,结合国家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在体育资源社会共建共享上进行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企业、社区等中间组织的合作,以社会为平台,提高高校体育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开发程度。此外,要合理安排体育资源开放时间,在优先满足学校教学需要的基础上,重点利用小长假期、双休日等时间对外有偿开放,满足周边民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3.加强对外协调,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在我国现有的体育资源建设和管理模式下,高校体育资源由于缺乏对外宣传和社会协调,在对外服务能力上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无论有多么优质的体育产品和社会服务,只有与社会资源相互补充,真正为社会服务,才能体现体育资源应有的社会价值。因此,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不仅要重视对外宣传,还要积极与社会机构进行协作,使高校体育资源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实现与周边社会资源的相互补充。此外,高校应结合周边民众对社会体育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对自身综合服务能力进行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标准,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惠共赢。4.完善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管理细则。为确保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综合开发与利用率,提高体育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高校需要明确体育资源社会化管理细则,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和协调事宜,对有偿服务进行科学管理,确保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进程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为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可以将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最大化,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因此,高校体育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顺势而为,主动与社会体育进行共享共建,提高整个社会体育资源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王林庆:《江苏省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现状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年第5期。

[2]张振、赵纯、许松:《“健康中国”目标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3]郭大勇:《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运营分析》,《运动》2015年第22期。

[4]闫海莲:《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年第3期。

[5]刘旭东、曾强、苏欣:《全民健身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配置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作者:李娟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