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探究

时间:2022-01-19 02:34:29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探究

一、国家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与风险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创造并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路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本的增殖与积累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要远远高于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这从发达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在美国,1990年的人均社会总财富大约是42.1万美元,其中约59%表现为人力资本形式,约为24.8万美元。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劳动力数量增加和劳动力质量提升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共同发挥着作用。但发展进入世纪之交,这样的情况迅速出现转变。人力资本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而劳动力数量增长率却显著滞缓,由1978—1995年的2.4%急剧下降到1.0%(数据来源于MBA智库百科)。当前中国社会进入老年化,各种因素导致劳动力增长率在未来还将继续下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全民教育的普及,人力资本却依旧保持较高增速与增幅,并已成为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驱动与模式的转变,也对人力资本的增长和积累提出了越来越大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现有的人力资源如何转化为有效的人力资本,如何提高劳动力素养和价值,其重要渠道之一就是推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所以,投资高等教育是必然的。有投资就会有风险。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收益率。所谓教育收益率(Thereturnstoeducation),是指个人或社会因增加其受教育投入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根据数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大众化的规模扩张后,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收益率分别为16.43%和12.23%[2]。研究表明,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投资收益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较高的投资收益也对应着较高的投资风险[3]。因此,我国个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也日益增大。

二、大学生个人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

(一)高等教育是消费,也是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培养孩子上大学是最重要的任务。支付高等教育费用占家庭收入很大的比重。对他们的人性假设为“经济人”[4],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读大学的现实目的就是扩充孩子的知识面,提升竞争力,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从而给自身和家庭带来回报。所以,教育更多的被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二)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雅各布•明赛尔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人力资本收益模型,阐述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了重要概念明瑟收益率(边际收益率),其定义为:设Y=f(S,*,*),Y是就业者的收入,S是该就业者受教育的年限,则明瑟收益率为:R=ΔY/YΔS≈坠Y/Y坠S=坠lnY坠S教育的明瑟收益率,是个人收入因多接受一年教育而增加的比例。明瑟收益率能用于评价教育产出的效率,反映劳动力市场对教育的需求状况,反映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确定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以后,从“经济人”的角度去判断是否投资高等教育,明瑟收益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由于市场前景、就业实现、机会成本等不确定因素,使得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难以预判。(三)教育投资与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LesterC.Thurow等人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主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者收入较高、工作稳定、条件好、培训多、晋升机制畅通,接受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收入水平;而次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和晋升机会都比较少,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收入没有明显作用,而且面临很高的职业调整概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庞大但质量不均衡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地区经济越是发达,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就越强,劳动者的收入与其知识、能力和受教育情况就会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者收入的决定机制则更会受到工作年限的影响,更加强调论资排辈。另一方面,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主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收入差异和明瑟收益率差距会逐渐减小,人力资本投资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收益差异同样会逐渐减小,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进而逐渐减弱。作为“经济人”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投资高等教育实现就业,并尽可能进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发展机会。但有限理性理论告诉我们,在环境的复杂性与行动者的知识之间既存在着统一,又存在着对立,正因为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他们在报考学校、报考专业、就业目标上瞄准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市场,盲目聚焦导致了市场对人力资本配置的错位与浪费。(四)个人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风险。一是专业选择的风险。教育投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各类职业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如果投资学习的专业不适应未来市场的需要,则教育投资就难以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收益回报。二是就业实现的风险。教育投资的收益是以他们能找到理想工作为现实前提的。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薪资水平,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短期内较低,存在投资风险。三是市场竞争风险。市场对人力资本的认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滞后或偏差,在人力资本的流动和实现过程中增加了风险。四是制度屏障风险。劳动力市场不同程度的分割,相关领域进入机会的制度性屏障,使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受到抑制而降低了劳动生产效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五是教育资源风险。高校的教育课程安排由于体制的原因,滞后于市场的发展,这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未来就业形成巨大的影响,也为教育投资增加了风险。

三、降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建议

(一)政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前提是大学生实现就业。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也是涉及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稳增长”与“保就业”的良性互动,降低全社会的教育投资风险。降低教育投资风险除了增加教育收益之外,减少家庭教育投入同样重要。教育投资应该是国家和个人甚至企业多方收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当前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减少个人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降低家庭和个人教育投资风险。(二)学校根据市场调结构、提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在高等教育投资既定的前提下,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就必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作为高校,要优化专业结构与培养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学术为引领,找准自身特色,加强国际交流,不断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形成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机制。目前,各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人才开发工作十分重视,其优惠政策力度很大,高校应充分利用资源,加快和地方政府合作步伐,在组团招聘、实习基地建设、双向挂职、联合培养上全方位合作。同时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做好地区紧缺人才目录、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披露工作,逐步有效引导毕业生就业的良性流动,从而规避地区系统性风险。(三)学生强化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作为人力资本的个体投资者,大学生“经济人”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实用取向,并延续到就业选择阶段。大学生获得的教育证书有利于其“要求获准进入‘荣誉准则’的圈子,要求得到‘合乎身份’的薪金”[5],因此,个人兴趣、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实用实惠等被过度关注后,带来了求职择业中的种种短视行为。作为群体意识和行为,这种直接与个人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择业取向与日趋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冲突,造成就业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大学生要重视职业发展规划。职业规划应该从进校做起,用SWOT方法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及个性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是否与理想职业吻合,据此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设定时间点和职业锚。同时,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要提高沟通合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方超,黄斌.中国城镇居民高等教育收益率及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7(7):79-90.

[3]马晓强,丁小浩.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5(4):25-31.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0.

[5]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40.

作者:秦永和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