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02-22 09:28: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商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对我国传统行业进行了“颠覆式创新”。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借鉴大数据思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大数据及其特点

“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大数据’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2008年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推行,使得信息资料海量增长,“大数据”概念得以延伸,技术应用开始受到关注。2012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1]

(二)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3年,大数据开始在我国的教育业崭露头角。但此时关于大数据的研究多局限于云储存与数字化校园。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起,关于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大数据正日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然而在大数据时代,结合大数据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内涵。首先,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时代特征的,它有着十分强烈的中国情怀;其次,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数据化思维的导向下,将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量化,有着十分庞大的原始数据;第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再局限于规范社会行为,而是将教育功能延伸至管理与服务。

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2015年10月29日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吹响了“十三五”期间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的号角。《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由此可见,中国正全面开启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触角,在继餐饮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之后,必将触及我国教育业。

(一)传统课堂向慕课(MOOC)平台转型

慕课平台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现在,慕课已经有了三个优秀平台:Coursera、edX、Udacity。但目前,我国对慕课平台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几所大学参与其中,且尚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不难看出,如果合理安排课程,慕课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因为慕课平台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传统课堂把知识看作实体化和孤立的事,但是在知识协同共享时代,打破独立学科的壁垒是被鼓励和提倡的,很多问题可以用更宽容、多元的方式思考。要想学好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需要有基本的社会学、哲学以及伦理学知识,需要学生的多元思维。慕课平台整合额跨学科和多文化学习,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善于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协同效应。

(二)教育客体向互联网社群转型

随着Web2.0的到来,互联网社群开始逐渐受到大学生得关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是由一个个感性的社会人,基于不同的动机、需求,自主创建或自发形成的社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是互联网社群的积极参与者。不同的社群,具有不同的定位和性质。在我们身边,主要的社群有产品型社群、兴趣型社群、品牌型社群、知识型社群、工具型社群、等等。大学生参与较多的是知识型社群。知识型社群,狭义上是指企业组织内的员工自动自发组成的知识分享和学习的团体,其凝聚的力量是人与人之间学习的兴趣和交流的需求,而不是正式的工作职责或任务。知识型社群能促进企业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创新,激发员工的知识经验分享和学习能力提升,形成企业组织最宝贵的人力资产。广义的知识型社群,不限于企业组织内部,是指个体出于学习兴趣,为了获取和分享知识,而聚合的互联网社群。从本质上说,知识型社群是兴趣型社群的一种。[5]由于知识型社群是以兴趣为导向的,且形式新颖,强调团结协作,知识共享,十分符合当代大学生知识多元、寻求多变的特点,因此深受大学生欢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与教育客体的良好互动,学生对知识的输入总是相对被动的。运用互联网社群模式,建立相关社群,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可行的方案。

(三)教育主体向教育明星转型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微传播化,知识的传播形式将不断优化。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平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能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转向网络在线教学。未来社会,慕课等新形式的课堂的出现,将给教师这个职业带来冲击和改变。我国高校教师收入普遍不高,行业竞争性不强。美国目前正在兴起的网络在线教育浪潮,已经造就了一批万众瞩目的教育明星,使得教师通过教育致富,成为高收入人群。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培养一批教育明星,这样会产生难以想象的“粉丝红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大学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大学生对老师的热情并不高。具体来说,有些大学生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产生抵触情绪,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如果应用大数据技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将老师打造成教育明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产生粉丝经济。

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大数据技术如果能被高校教师有效利用的话,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话语权、主动性、创造力。然而在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以下几点必须引起重视:大数据本身的技术问题、“数据化生存”给思政教育带来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以及大数据思维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

(一)大数据本身的技术问题

数据质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大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技术的整合,如何处理半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并将其进行智能提取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如何有效识别所需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同样是一个技术性难题。另外,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数据库存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旦信息泄露并用于不法用途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和后果。以上仅仅是大数据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挑战的一个起点,以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这些相关问题未来基本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二)“数据化生存”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难题

大数据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传统行业,并给这些行业带来巨大收益。那么“数据化生存”是否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呢?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生活等行为进行记录并将其量化,从某种程度上更加直观立体地呈现了学生的课业成绩以及思想动态,这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开辟了一条新渠道并使其掌握主动权。然而,“数据化生存”不可避免地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第一,“数据化生存”在一定程度上会异化学生的价值观;第二,“数据化生存”挑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三,“数据化生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争议,人的思想意识无法精准量化;第四,“数据化生存”引发的网络舆情难以控制,网络暴力等媒体效应会对学生群体带来无法估计的灾难。

(三)大数据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棱镜门”事件的爆发,折射出来就是对个人隐私权漠视的最大抵抗。大数据技术在医学、军事、生物、制造业、人工智能方面发挥出了重大作用。然而它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科技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信息垄断挑战公平、信息披露挑战尊严、结果预测挑战自由”让大数据陷入了伦理困境。[6]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会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而且高校教师在获取学生信息后,如发现敏感问题,是否有权利对其进行干预也是一个涉个人隐私的伦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大数据的动态性和相关性,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和素质问题,很可能迷失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对教育对象的身世敏感经历产生主观偏见,不但没找到教育对象的本质问题,相反还会对教育对象实施错误引导,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7]

(四)大数据思维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在中国》的作者赵伟指出:“大数据的核心并不是我们拥有了多少数据,而是我们拿数据去做了什么。如果知识堆积在某个地方,数据是毫无用处的。它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而不是数量和储存的地方。”[8]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动态被精准记录,高校教师能否依据这些数据做出具体研判,并给予反馈,这是大数据技术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功应用的标准之一。现有的高校教师往往不具备大数据思维,他们往往是高校的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多年来的教学模式及工作经验使他们更倾向用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如何转变教育方式,树立大数据思维,培养大数据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玉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第二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与思考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

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从Web1.0到Web4.0的发展。不同时代,互联网的具体介质在载体和特征上都呈现较大的差异。作为依托网络而产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阵地从门户网站到论坛、博客,再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因时而异。虽然在工作内涵与深入程度上,现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但有效性问题始终困扰着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具体表现在:

1.理念诉求与传统思维之间的矛盾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对网络(含新媒体)的认识与传统思维是困扰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从主体的视角来看,一方面是,理想诉求应遵循新媒体舆情规律,但现状工作仍回归行政思维的矛盾。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在多次有关网络环境、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研讨会上,各方都提出过同一条原则——“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遵循网络发展规律”。但实践工作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容易在第一时间选择“回归行政本位的思维观念与应对方式”。另一方面是,“对新媒体依赖性越来越强,但恐慌性越来越高”的矛盾。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需要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信息分析、信息交互与影响宣传;但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教育工作者又越来越恐慌,在主动性与被动性之间犹豫不决。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

互动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育互动问题上,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客体的引领要求越来越强,但实际应用的追随现状越来越明显的矛盾。虽然从教育的实施过程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双主体的,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宗旨来看,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质量,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引领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对客体产生更大的影响,不管是媒体的运用,还是政治方向与价值观念。可是,在新媒体的运用以及媒介素养方面,起引领作用的却变成了教育客体。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期待在网络上与客体的平等交流,但实际对话又常陷入传统灌输式的说教的矛盾。网络常以“自由”的价值观赢得人心,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选择网络进行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希望能从网络上找到相对平等的交流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此规律较为熟悉,试图通过“网友”的身份、掌握流行的网络语言取得教育客体的信任,并开展交流。但结果却是:在初步的“试探式”交流之后,教育主体又习惯性地采用说教的方式,重新打破教育主客体间的网络平衡。

3.平台载体与内容方式之间的矛盾

网络时代,内容为王,但平台建设也非常重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关系处理尚未协调好。一方面是,平台优先与内容优先的矛盾。从发展历程来看,人人网的诞生,抢占了BBS的市场;微博的出现,抢占了博客和人人网的市场;微信的出现,抢占了微博的市场……商业网站平台的发展大大分流了校园网用户,对校园网的发展提出较大的挑战。加大网络平台建设,成为近些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项目。但只有少数校园网络平台得到持续发展,大多数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都陷入外延式扩张的局面,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内容建设没有跟上平台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是,载体的先进性与内容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从众心理在网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也容易出现从众现象,他们常以为要开展教育工作,就必须选择最流行的平台、将最新的教育内容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为加强思想引领和教育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主管部门策划了一系列专题、文章等各类宣传教育材料,但点击率、传播力以及内容的吸引力都有待提高。不同的网络平台有不同的阅读特点,不是同一种教育素材都能在不同的平台上产生相同的正能量。教育客体在选择接受材料时,优先考虑的是内容的贴近度和感染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周记《包涵心语》在网络上会走红的原因。

4.传播规律与效度评估之间的矛盾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传播经历了“一对多”到“点对点”再到“多对多”的模式转变。信息传播的效度,也直接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让教育工作者面临挑战的,一方面是,正能量传播与负能量扩散的效度差异。“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信息传播也是如此。一篇先进经验、榜样人物或典型做法的报道,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做到非常周全的策划与推进,但结果也不一定能尽如人意;但一条负面消息的传播,经常让教育者措手不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传播正能量、尽可能小地减少负能量,是最考验教育者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是,网络民意真伪测评与网络文化霸权之间的矛盾。为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越来越多的决策和工作都很重视参考网络民意的测评,包括网络投票、征求意见等。但网民往往多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和“潜水族”,引领舆情发展的主要是活跃的网民和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可以不经意地影响其他网民的判断,并常“被代表”为全体网民的意见。如何科学测评网络民意,并尽可能降低网络话语霸权,也是需要教育者解决的技术性难题。

5.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这是各项工作发展的根本。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个困境:一方面是,问题超前性与对策滞后性的矛盾。“总是在救火”,这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态。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旧有理论无法套用;新的问题新的特点,原有方案不能奏效,很多工作的开展都较为被动。特别是面临突发网络舆情时,在危机应对与处置上,教训反思常多于经验总结。究其原因,一是近些年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没有取得重大的理论突破,仍旧停留在网络传播经典理论演绎的阶段;二是教育主体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工作实务中,很难保证理论研究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是,民主管理与伦理法治的矛盾。随着网络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客体对放宽网络管理的诉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教育主管部门也针对性地做了不少调整,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逐渐成为网络生活的主流。但与此不相称的是,网络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网络犯罪、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网络心理问题等层出不穷。国家主管部门专项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制定网络诽谤入罪标准等,对推进网络法治化管理有较大的作用。能否尽快形成科学的网络伦理,大力营造网络法治氛围,是真正实现网络民主管理的重要保障。

6.教育战略与工作策略的矛盾

借数字化大学校园建设规划的东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赢得了一个难得的快速发展机遇期。但在战略规划和策划实施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一窝蜂”进入与特色定位的矛盾。虽然从教育的实施过程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集中式推进的规划,比如,中国大学生在线的建设就是依靠全国高校共同投入达到了效果的最大化,高校官方微博联盟的先期建设也是借助全国30余所高校之力才得以长效运行。在早期的红色网站建设过程中,也采用了这种“一窝蜂”式的战略,并很快形成集体优势。但建成之后却发现,每个网站都高度雷同,从风格设计、语言使用到内容组织、功能开发,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式,特色不明,资源重复,吸引力自然也就不高。另一方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脱胎于思想政治教育,其诞生和发展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效果。虽然对两者关系的区分学界尚有一些争论,包括是否需要单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但对两者的融合专家们都较为认同。可在实践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呈现出“网络化氛围越来越浓、实践化特色越来越弱”的趋势,与传统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少,甚至是“去实践化”——网上交流十分顺畅、现实交流重回尴尬,“两张皮”、相互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工作合力尚未形成。

二、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有效性是衡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标杆,也是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点。针对现有的主要矛盾,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第一,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关于如何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学界大概有两种观点:一是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利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种观点本质一致,只是视角不同、各有侧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俗来讲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借助网络载体或在网络空间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沟通、思想交流与危机应对等工作。从这个视角来看,网络更多的是一种工具、载体,或是环境与氛围。为此,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网络的重要性,并对网络特性、网络规律与网络发展等问题有更为准确的掌握;另一方面,需要深刻理解网络的应用性与普及性,按照网络时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原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与工作方式,顺势而为。

第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从网络技术能力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克服网络技术“本领恐慌”的问题。通过参与媒介理论知识培训、网络宣传技能培训等专题培训,不断提升网络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从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差异来说,教师首先要解决网络认知水平一致性的问题。通过举办新媒体应用与推介培训等,及时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状态,并及时跟踪跟进;通过搭建师生常态性的交互平台,加强师生的日常沟通,保持话语体系的一致性,巩固思想交流的基础。从网络危机应对来说,教育主体首先要解决“化险为夷”“转危为机”“hold住全场”的能力建设问题。通过案例教学、高端培训等,深入分析网络危机的内在特征与演变规律,逐渐形成较为成熟、高效的应对流程、工作预案与处置方案。

第三,科学认识网络平台与内容建设的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统筹平台与内容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平台搭建上,一是要充分调研师生对网络空间的选择偏好,做好样本分析,寻找影响师生选择的关键性要素与指标;二是要充分调研师生需求,集中教育资源,全力建成几个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网络平台;三是可以与师生喜爱的商业网络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主动参与,按照要求修改完善功能模块。在内容建设上,一是要加强内容的组织与撰写,结合师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国内外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教育发展的重点话题,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风格,第一时间组织内容,做好宣传;二是加强不同平台内容的筛选与推送,根据网络平台的差异性特征,在主题选择、语言组织和推送形式上进行适度区分;三是做好全面动员,形成教育主管领导、教育工作者、学生三个层面的内容输送主体,让网络平台成为大家共建、共享的有益载体。

第四,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在宏观层面,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政策层面进行设计,包括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重点的布局以及支撑条件的确认等;各高校要结合政策要求,贴近学校实际,进行具体设计。在操作层面,要按照统分结合的方式,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各高校分头建设,围绕教育与建设的大目标,统筹平台与内容建设,做到目标一致、重点突出,又各有特色、活力十足。在主体层面,要做好队伍建设规划,按照队伍结构、能力建设、业务分工、长效发展等板块,分别做好队伍选拔与分层培养、技能培训与素养提升、内容设计与条线划分、机制体制与氛围保障等工作。在客体层面,要设计一套集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技能培训、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伦理法治等于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保证教育效果。

第五,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较为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研究,在国家社科课题、各省市社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体系中都设计了相关主题。但从国家社科课题来看,重点是偏重网络舆情与危机干预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选题较少;从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来看,选题更多偏重工作实务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力度偏弱。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一是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在各级各类课题中列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形成“人人爱研究、人人会研究”的工作氛围;二是要做好选题设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深入研讨,聚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问题,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三是要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注重时间节点与研究环节的把控,提供及时性指导;四是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播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倡导交叉学科研究,有利于集体攻关和整体理论水平的突破。

第六,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遵循网络的内在规律,又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从两者融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加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环节、主客体的互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等相关理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节点选择、效果评估与反馈等进行系统化设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其次,要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与改进,充分借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细分网民群体进行内容推送”做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细分,做好精细化教育;充分借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形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先进性;充分借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主体共建模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再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互通互通,在技能与理论上共同提高。

作者:陈华栋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高等教育不仅是智力的训练和提高、个人的自我实现,更是从全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发展相统一的角度,培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丰富创造力的综合型素质人才[1]。在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并向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2]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言行规范要求通过各个方面内容的引导教育对学生进行训练和陶冶,使其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才层次越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求越高。由此,在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时,更应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和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砥砺

创新性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精华[3]。从内涵来看,它既涵盖了对人才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也涵盖了对人才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进取的精神信念,怀着对社会和历史的高度使命,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质的要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以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敏锐洞察力、准确判断力、灵活应变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精神动力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始终秉承优良的精神品质,深刻意识到要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创新精神的推动下提升创新能力,做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的竞争将不再是数量与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

(一)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渐退

万光侠先生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4]。这种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及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其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服从性、可塑性和统一性,导致“灌输论”“强制论”的泛滥,缺乏自我教育热情,在新时期下愈显其与时代和受教育者特征的不相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政治教育替代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长期以来,注重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注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忽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素质提高,注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从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发。多讲理想少讲实际,多讲理论少讲规则,缺乏实践性和灵活性,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思考人生、实现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现实倾于理论

当代大学生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影响,思想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传统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也多被禁锢、个性多被束缚,难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偏于理论脱离现实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性创新的诉求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新的历史时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则迫在眉睫。

(一)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5]。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性,强调尊重人的精神性[6]。因此,这种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理成章的应当作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教育工作积极践行的导向理念。

(二)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

高校应从办学育人、以人为本的层面思考,依托专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与受教育者成长相适应、心理特征相协调、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时,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不断深化完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审核反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时代的鲜活性和生命力。

(三)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大力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对不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各学科、各层次的培养实际,制定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学计划,由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转变。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变革,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学分制替代学年制、推行主辅修制、专业方向调整等办学特色,可使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择业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关系,加强实践锻炼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四)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不仅只关注“教与学”关系中的受教育者,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校、院党政管理干部、班主任为辅助,创新机制,建设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加强他们的教学、科研以及理论研究的素养,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五)营造良好的“教与学”关系和氛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应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系[7]。只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常会低估受教育者在建构人生规划和价值体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出现受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盲目自大、缺乏正确引导,同时无法获得成年人有益人生经验的启示、宝贵人生阅历的启迪。因此,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双向交流的教学关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地位,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启发、激励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即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强大精神和不懈追求。这一切来自于受教育者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受教育者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培养重点,并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应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践行相结合,探索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充满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坚固的理论导向。

作者:张瑶 樊建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

第四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对着许多新的难题与挑战,教育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必须不断更新原有对大学生培养人才的方案,与社会轨道更贴近,走在社会主义思想道路的最高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逐年进行扩招生源,从90后到现在的97后大学生踏入大学这一座象牙塔,他们的思想不再是停留在中学时代的不成熟、不稳定的阶段,现在他们的思想渐渐地发展到基本成熟稳重阶段。但是随着高等学校受到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挑战,也要我们现在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不断更新原来管理学生的那一套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去争取参加各项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吸收别人好的管理模式,借鉴别的学校优秀的学生事务管理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上走上新的台阶,同时让大学生的思想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才可以顺利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下去。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了不少新问题,比如:

一、e时展飞速,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不能够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网络媒体如今发展速度飞快,这对大学生各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互联网渐进式地改变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一方面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是如今大学生在e时代普及大众下,大学生运用网络比过去更迅速地收集到大量信息,比如微信、微博、QQ等媒介接收外面信息,这让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去调整我们的工作管理方式,在不同阶段应做到稳中有变,变中求稳。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这样才保障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而稳固。

二、新老辅导员交接班级在学生思想政治管理上面临的问题

在2004年,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建设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学工队伍有时候会遇到辅导员因某些因素需要调动或者辞职等方面的情况发生,这就会出现专业班级要更换辅导员。在新老辅导员交接工作后,新辅导员往往会成为学生口中所谓的“后爸”、“后妈”这种叫法,学生暂时无法接受新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方式。同时新的辅导员对接手的班级在不完全了解班级各个方面的状况下,会面临一些棘手问题。新辅导员如何在原辅导员已经管理过的班级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管理模式去加强和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是一个比较头疼的事情。因此,新辅导员先要从专业班级的班干部中去了解,通过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了解原辅导员是如何管理班级各项工作,了解哪些教育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乐意接受并积极主动去配合好。由于新辅导员刚接手班级,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加强班级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建设教育,这样才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素质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涵括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内部及它的分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基于当前中国高校学校事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按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原则;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社会交往、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能力的形成与发挥的原则;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强化学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原则,可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支持、日常事务管理、学工自身建设四大类。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要了解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内涵与外延,认清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才会更具针对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把握好学生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管理的原则、法制管理和民主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和规范有序和体现特色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在新形势下端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观念,提高认识,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进一步解决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研究和创造符合大学生的学生工作管理新方法。

作者:文迪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教育,旨在把一定的思想观念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品性修养和价值理念。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意识,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价值追求。这与传统文化中“忠恕”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儒家文化的“仁义”理念不谋而合。[1]因此,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是当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1.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纪律与法治教育等。其中最核心的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理想信念教育。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导,而儒家文化又是以“仁义”为核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民族国家大义面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贾谊“国而忘公,公而忘私”;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这一精神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倡导人与人之间应相互仁爱,有情有义,“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都表达了这一理念。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仁爱理念,我们的祖先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正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才使得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应该用民族的榜样来教育青年一代,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树立大学生牢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认同感,培育大学生宝贵的“仁爱”之心,立德树人。

2.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显性的灌输式教育以及隐性的渗透式教育,其中又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导。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灌输式教育日渐式微,越来越难以取得实效,因而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然要更多地采用隐性的渗透式教育方法,于教育过程中育人,管理过程中育人,服务过程中育人,推行整个高校全员育人、全局育人的新格局。[2]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十分重视培养人的自觉性,主张通过“内修”的方式来建立自觉意识,注重于伦常日用之中随机指点,在日常劳作、言谈和礼仪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培养人的性情,这对于当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状探究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传统文化普遍缺失,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这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缺失课程设置。当前高校普遍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课程,除了中文等与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的几个专业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而让大学生课外去自学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体系又不切实际,因为大部分大学生并不具备相关的语言文字功底。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缺少传统文化学习背景。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传统文化师资队伍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使得大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国学教师,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获取传统知识的渠道。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积淀的教师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把大学生的思想引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来。

3.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缺乏传统文化支撑。传统文化知识是大学生的短板。我国高校一贯重视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和技能水平,人文素养虽然一直在提倡,但在实际教育实践中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大学生缺乏“基础”的传统文化知识,当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的时候,便很难在大学生心中形成共鸣,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

4.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欠缺担当意识。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道德的淡漠是当前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一个问题,而责任与道德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推崇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体现为:部分学生“为了以后找工作”而学习,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有些学生则是随大流,缺乏一种为他人、为社会而积极进取的责任感。大学生道德的淡漠主要体现为:缺乏自制,过于自我,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随意性,任性而为,经常上课迟到、玩手机、睡觉,部分大学生毫无节制地玩游戏,沉溺于谈情说爱之中。而大学生所缺失的社会责任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和气概。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欠缺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市场经济逐利性日益渗透到高校校园里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侵蚀和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大学生也养成了“唯利是图”的不良习性,做什么事情都讲“利益”,无利可图的事情不愿意做,甚至老师让学生帮个忙也视“报酬”多少而定;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只看重工资高不高,待遇好不好,从来不问贡献能有多少,价值有多大。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形成过于“功利”取向的价值观,恰与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背道而驰。

三、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中作用的对策探究缺失了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当前仍然有许多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因而,如何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崇高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乃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时代课题。对此,笔者拟提出以下几个对策,以期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1.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课程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通过课程教学的形式,也比较有利于大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为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2.吸收更多具备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包括高校党政干部、团学干部、思想政治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以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这其中具有传统文化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比较缺乏。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因此,一方面,需要吸收更多具备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3.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做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变更,以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高校毕竟有专业的区分,大学生用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结合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实际,有针对性地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相对简约的形式传达给大学生。

4.把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相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团学活动之中。第二课堂已经日益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团活动之中,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更能够起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大学生自觉不自觉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同时,高校也要主动安排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给予大学生指导,对大学生的相关活动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促进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开展。

5.利用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变换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所处的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期,其周边环境对其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这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相当一部分同学则体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因此,这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利用传统文化营造育人氛围,把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宣传栏、广播台和校园网等平台,通过班级主题班会、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形式,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作者:林衍盛 单位:武夷学院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

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驱动力。大学生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西方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需要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结合需要理论,准确、适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需要理论概述

(一)需要及需要理论。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也是个体对某种目标的追求和渴望,是一种强烈得到满足并努力使之满足的倾向性,它在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中处于起点位置,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

1.心理学意义上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心理学理论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它几乎涉及到了个体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需要系统。马斯洛在其著作《人类激励理论》和《动机与人格》中,具体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伴随着与之相应的需要,使之形成动机,并最终产生行为活动。

2.哲学意义上的马克思需要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一种主观意识,但需要的内容和满足的方式是客观的。”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需要理论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伴随实践的作用,人的需要由低到高进行发展,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二是人的生存需要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三是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突破性地从人的本质出发,强调人是社会中的人,科学指出人的需要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这种从现实的人出发的需要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需要理论对于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标所运用的手段和方式。运用需要理论,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需要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运用需要理论,了解教育对象即大学生的需要,为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现实依据;三是通过需要理论的指导,可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和调动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现状及总体特征

(一)层次性。马斯洛和马克思都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当代大学生也不例外。生存需要是每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当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交往的需要,期待与他人沟通,拥有良好的人际圈,并且更加注重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法,产生尊重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理解。最终会产生最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关注自身的发展,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最大化。

(二)多样性。改革开放和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大学生需要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不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精神需要已经上升成为了优势需要。如对政治诉求的需要,对于学习求知的需要,就业和成功的需要,社交娱乐的需要,参与公共管理的需要等等。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多样性,是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点。

(三)差异性。大学生需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个体差异表现在大学生需要的各个层次之中,不同大学生各个时期起支配作用的优势需要不同,需要会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和渐进,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群体差异是由于大学生性别、学科和年级不同,形成了很多群体,也就产生了相应的群体差异。如大一的学生普遍注重求知和学习环境需要,而大四学生则比较关注就业和成才需要。

(四)发展性。马克思认为,发展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大学生的需要也同样遵循着这个原理。大学生的需要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需要的层次和水平也越来越高。可见,大学生需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会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

三、需要理论指导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需要的层次性,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与创新要做到正确认识大学生需要的层次性,全面了解大学生所想所求,掌握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基本需要和优势需要,科学制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现传统的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方法向“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方法转变。二是全面关心大学生的个人需要,既关心低层次的需要,也要关心高层次的需要,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选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平公正的评估机制,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要,为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公正的平台。

(二)重视大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生活化。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颇深,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重视大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必须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生活化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要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和基石,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并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生活、结合生活展开,最终既满足了大学生需要的多样性,也显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性。例如,面对大学生纷繁复杂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运用实践教育法,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与学习的理论相关的、与生活相关的、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

(三)尊重大学生需要的差异性,创新地运用隐性教育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法即隐藏教育目的,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形式,将教育内容通过渗透、陶冶等方式,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需要存在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需要,运用隐性教育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奖励、激励、榜样等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泛渗透于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顺应大学生需要的发展性,善于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学生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育方法的选择必须要与大学生需要的发展性息息相关。单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法全面满足大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灵活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运用网络咨询辅导方式和虚拟实践体验方式等,占领网络阵地,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用大学生喜爱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建立一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作者:朱文慧 包晓峰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第七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

近些年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把道德品质的提高摆在了首要任务的位置之上。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庞大内容凝练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来。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担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重任,必须对其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普遍特征

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着突出的年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于各个领域的转型期,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势必在大学生身上有着深深的印记。总体来看,大学生价值观有着以下三个特征。

1.自我意识强烈。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性组织,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有所淡化,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其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同,重视个人在社会与集体中的作用,其个人的主体意识逐步增强。可见,当代的大学生更多考虑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忽视集体利益的获得。

2.功利主义明显。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他们从小在学校、家庭中接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信念。家长和老师也要求他们为自身的发展设立长期目标、做好规划,继而为之努力奋斗。但是,从目前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观念状况来看,他们往往片面地追求眼前利益,只看重当前的蝇头小利,舍“远”取“近”,放“大”抓“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追求理想”向“注重现实”发生转变,甚至存有功利主义的倾向。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有所降低,追求远大理想、实现个人抱负的价值观念正逐步退出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则是片面注重个人的、当前的利益。可以说,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3.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众所周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利益主体所出现的多元化倾向,势必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上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由原来单一的价值取向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由于他们有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这种转变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则更为明显。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群体追求的目标愈加实际,“对自身是否有利”成为了大学生是否付诸行动与付出的首要标准,其中更不乏有“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的错误观念。可见,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需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担负着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价值观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传播作用,他们对于其理论内核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进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便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价值观教育逐步转变为一项常态性工作,进而形成一套较为科学、成熟的教育体系。

2.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方法,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多个层次的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能够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也相应的具有层次性和包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二,开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教育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努力做到与当下的主流思潮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新时期、新形势的背景下,针对当前社会所出现的主要矛盾而凝练出来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对于指引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理想、坚定爱国主义立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融入其教育全过程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在思想和精神境界存在一定的问题,势必影响其个人的健康成长,甚至对于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不断创新工作对策,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有时不太深入,或者有所偏差,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工作,带领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引导大学生们认识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命运和人民意愿统一到了一起,其精神实质体现出了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思想,从而教育大学生要树立爱国主义崇高品质,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目标方面,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精神层面的道德追求,而且还是为了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宗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高校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们深入领会到这一目标是全体国民的共同目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旨在提高整个国民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从而激发起高校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进一步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为最终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2.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要求人们理解其理论内容、领会其理论精髓,而且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首先,倡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在高校层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不断完善高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集体成人礼仪式、入党宣誓仪式,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纪念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步在校园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既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其次,以社会活动为载体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不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继而运用相关的价值观念处理问题。这样,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还能获得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进而激发起自身为社会做贡献的动力。

3.重点把握横向要素与纵向进程的有机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把握好教育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进程,努力做到使两者有效契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横向要素涉及教育主体、客体、媒介等要素,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作用,进而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工作机制;而且还要考虑教育客体的差异性,制定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媒介上,按照“全过程”的要求,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努力做到快捷、全面的传递信息。纵向进程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始终,并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侧重点,调整相关的教育内容。例如,在大学一年级时,可以开展“明理知礼”教育,传播正确的行为规范;大学二年级阶段,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奋斗方向;到了大学三年级,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知价值观念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大学四年级阶段,则可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四、结语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优秀的文化宝库资源影响并培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教化着人们的“德性”,始终追寻着至善的德育理念。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定要常抓德育工作,努力实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落实具体工作中,高校层面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创新工作模式,采用大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完善培育机制,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树立起优秀的道德品格,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使得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张冬宇 单位:辽宁大学

第八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资助工作的实践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

在目前的资助工作中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出资设立的专门奖学金是向优秀学生颁发的奖金,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有严格的要求。国家奖学金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品学兼优者,可以说是“优中选优”,奖金额度高,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获奖证书,同时记入学生个人档案。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说是“贫中选优”,由各学校颁发证书并记入学生个人档案。学校奖学金以学业和综合素质测评为标准,是评价学生在大学期间综合素质表现最直接的依据。这些各种类型的奖学金,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学习的精神。由于奖学金评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这些奖学金也有一定名额的限制,要想获得奖学金就得按照评定条件来严格规范个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树立贫困生中优秀学子的典型事迹,宣传他们的成长成才经历,使广大贫困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他们学习进取的斗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各类奖助学金,从而减轻家庭经济的负担,改变自己将来的人生命运。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强化诚信意识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中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特别大,而高校对于贫困生资格的认定主要依据是学生在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困难证明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通过贫困资格认定,就可向国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同时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这就考量着学生的诚信度。学校方面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向学生详细解读国家资助工作政策及相关法律责任,在学生中不断开展诚信教育,与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还款承诺书,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等。由此可见资助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

贫困生是学校里特殊的群体,贫困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他们在学习之余,往往会担心学费、生活费问题,导致心理负担较重,思想意志不能集中到学习上,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随着国家、社会、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在经济上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基本保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经济原因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资助工作彰显着人文关怀,其核心就是对人的关爱,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和志愿活动,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而疏通贫困生因为贫困所带来的心理障碍。

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促进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最能体现国家、社会、学校对于大学生个体的人文关照。感恩意识不仅是简单的知恩图报,更蕴含着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意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境界。在整个资助工作中要教育学生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重视和投入,社会、学校、老师、家庭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让学生珍惜美好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国家、社会,感激身边关爱他们的人。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如举办感恩主题的征文活动、组织感恩专题的座谈会、举行感恩主题团日活动等,从而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参与适当的感恩活动,养成自觉的感恩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感恩心理的养成与发展。

五、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实现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必要途径。目前资助工作中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及许多社会、个人的资助项目要求受资助的学生参与完成一定的社会实践等,这些资助项目为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育平台。学生必须以劳动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实践劳动,通过亲身努力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在实践服务锻炼中,可以培养学生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意识,开阔眼界,了解社会,积累为人处事的经验,特别是在参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这也给学生的就业能力增添了砝码。

六、结束语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惠民爱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具体展示。资助工作不仅只是对贫困学生经济上的直接补助,更蕴含着丰富的助学功能和育人功能。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资助体系的内涵,将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作者:吴迪 赵埕萱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理工大学

第九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融入,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和新的时展相同步的表现,只有充分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才能更好的引导先进的思想影响高校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理论研究,也是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及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按照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其更加合理。首先要将理论说服和实践体验两者得到有效结合的原因得到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践行是群众化以及大众化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离不开理论的说服,同时也要能够将实践体验得到有效结合,将两者的作用充分发挥[1]。再者要能将多元并存和一元主导得到协调呈现,要积极的通过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带动和引领其他的一些社会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思想上得以接受。另外,还要遵循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及普遍化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将高校的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这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并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性质以及发展的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并有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发展课题得到落实,也是对错误的社会思潮的抵御方法,是对高校育人环境优化的重要途径[2]。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学生明确肩负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能得到有效培育等等。

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和优化策略

(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一些老师的综合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业知识的落后等,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政治老师自身的教学工作量较大,所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将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的设计。还有一些老师在政治立场上不坚定,政治的敏感性不是很强,以及有的老师在爱岗敬业的精神上不是很强,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还不够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等等[3]。这些影响因素要及时的进行排除,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实施,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首先要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要能得到加强,不断的对教师队伍整体的责任意识进行强化。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长期任务,所以要能从多个层面进行实施措施,教师的责任意识要能从几个重要层面进行加强,首先要牢记党和国家的责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意识形态的本质要能加强重视,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坚守政治立场以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党中央要能保持一致性[4]。再者是要担当对教学质量责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传授得以重视,还要能考虑对每个学生的责任等。第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堂主渠道的建设要能加强,这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能够主导的作用,要能引导价值的认同,推行知行合一实现思想上的统一等。再有就是要能将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高校对人的培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校园文化是重要的途径,不仅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就需要结合新的发展特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这一渠道下加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第三,在当前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充分的利用网络渠道,占领网络媒体新的阵地,这样在教育宣传的形式上也能够丰富化。网络时代高校要能占领网络阵地,从而让其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空间,让网络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5]。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够真正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加上当前的一些微博微信的流行,高校也可建立微信公众号,让学生收听微信公众号,这样就能随时随地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供学生阅读,这一方法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率上也能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就有着积极作用,高校在这一方面也要得到充分重视,积极的应对新的教育发展情况。此次主要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以及作用和策略等几个层面进行的研究,希望对实际教学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刘洋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十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络的便捷使信息的传递更为迅速。高校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网络信息,在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灌输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世界观的构成大相径庭。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应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状况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金钱的地位逐步被拔高,这样的负面影响导致我国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仍停留在口头阶段,学生被动地接受政治知识和原理,校园却缺乏政治素养提升的氛围。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者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很多同学认为所谓的知识课堂学不到实用的东西。网络中常出现的网络词汇、低俗语言,部分学生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可,还有网络上的不良新闻不断地被转载,新闻本身被粉饰化和扩大化,高校学生在这样的网络文化影响下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比较困难。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相分离

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但是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信息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缺乏系统的理论机制,实践活动容易出现差错。网络的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复杂和艰巨,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学生在网络中接受的文化鱼龙混杂,老师灌输的传统知识与学生脑海中容纳的知识有所偏差,造成学生思想混乱。

2.2高校的教育方式落后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上课和考试为主,这种传统的形式显得很枯燥乏味。大学生的自由观点受到束缚,而网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我国高校的实践活动比较少,课堂上的多媒体使用率也偏低,发挥的作用远远低于预期目标。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及概论的课堂普遍流于形式,比较常见的课外作业有手工作品制作、手抄报比试、辩论赛等等。这样单一的教育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动力不足。高校对所有学生的教育方式都是统一的,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年级的所有学生,甚至整个学校的学生使用一样的课件和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以及时间。

2.3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较低

学校的校园网站更新比较慢,内容主要涉及国家政策和校内日常的新闻,同时网站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网页制作简单,不够新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老师的权威大打折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很多感兴趣的知识,而高校的老师忙于科研工作,关注的东西有限,精力也有限。因而学校的老师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的空间。加上网络上的时间和空间没那么大的约束,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逐渐降低,社会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的策略

3.1构建更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

网络的发展迅速,高校应顺应趋势发展,增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完善的教育网络体系,学校给学生和老师提供课外的网络培训,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网络上有很充分的信息,高校应建立一个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及时解决同学们的疑惑与困扰。运用政治学理论结合实际深刻分析热点问题,引导同学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高校需要不断地完善学校的网站,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3.2为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校的教育方式需要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关的活动。可以组织同学们参加网络上的讲座,或者针对某个主题进行讨论。高校可在公共场所的大屏幕显示屏上播放健康、积极向上的视频。高校应利用网络课堂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学会辨别不良信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3.3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教师平时把重心放在科研工作方面,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网络方面的技能较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对网络教学的方式应不断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须熟悉该工作的规律,有效处理各方面的信息。教师应不断拔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严格做到以身作则,敢于承担和无私奉献。

4结语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它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力是空前的,教育工作的改革需要落到实处,推进教育的发展,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陈安琪 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