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创建与思政教育

时间:2022-08-22 08:22:02

校园文化创建与思政教育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质是学校精神的体现,如何通过校园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使校园的各项文化活动在精神层面上统一起来,在潜移默化育人的过程中以文化养人、文化育人,凝聚成学校教书育人的实力,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完善自我、提升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因此,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切实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对人才培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它主导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立与维护正常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倡导严谨、创新、求实的校风为核心,其根本任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环节和有效途径。

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要方法和形式,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缺乏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实现科学、系统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离开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便会显得软弱无力、无所适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之带来了人们思想、道德及价值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些无疑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学生出现迷茫、失落甚至难以适应。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的日益更新,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新举措新思路。而和谐校园文化正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1、和谐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氛围来体现人可以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正如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所说: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从校训、校风到日常行为规范,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告诉学生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知道学校的提倡与导向。良好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指校容、校貌等物质形态以及校风、校训、和谐校园文化生活、学术气氛等。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健康的和谐校园文化设施能给学生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与陶冶,从而激发起热爱学校进而热爱祖国的热情与品德,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德与精神风貌。和谐校园文化的氛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它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具备的无形和有形的功效。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良好的校园环境,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会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有着影响,而且会持久地影响到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

2、和谐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和谐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基本要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由本人认识到的知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然后通过意志的中介作用而见诸于行动。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开展和谐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吸收人类社会先进的传统文化成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而良好的文化素质将为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提供基础,辩证的思维方式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情感体验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动的动力之一。大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中经过多次的尝试、亲身体验来验证某一知识的正确性,由此产生情感和信念。再次,积极实践和谐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意志形成的关键。坚强的意志必须通过活动的具体化过程,在成功和失败的磨砺中得以实现。最后,在认知、情感、意志的共同作用下,才表现出了行动。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正是在这些行动中体现出来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办实事,同时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通过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大学生从思想到具体工作的转化,由等待旁观变为自己动手,从而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不断激发自身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不断经受和谐校园文化活动的磨炼,可以造就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和献身精神。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超前性;较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活泼性,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超前性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大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系统随着一定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活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气息,容易接受新思想,反映新需求,集众人所长,汇众人之志,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大学生有无限的聪明与才智,而且可以创造性地建立并完善富于时代性和超前性的和谐校园文化,他们甚至可以站在整个社会文化的源头,引导着社会文化的新潮流,促进社会新文化的诞生。

2、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和谐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通常是大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独立自主地开展适应他们自身发展需要的课外活动。比如各高校此起彼伏的学生社团,就是由具有某些方面特长与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学生组织,他们分别独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扩大了自己需要的知识面,同时也繁荣了和谐校园文化。

3、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活泼性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有力有效,就必须有声有色,能吸引人。高职院校可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各种生动活泼、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有形化。变单调的理论政治学习为生动的文化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仅能放松、愉悦自己的身心,而且可以接受先进的思想与知识。高校可以以各种社团为阵地,开辟道德教育特别是理论教育的新天地,以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事实上,富于创意、效果颇佳的各种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在全国各地高校中层出不穷,有效地完善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践体系。

总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途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指针,营造一个适合大学生成长的更好的环境和气息。通过营造高尚活泼的和谐校园文化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方向,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文化活动的原则与规范,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