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29 10:52:00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六大特征,本文对“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本着宏观、客观、直观相结合的原则,用指数来反映指标体系,用指数或用特征指标来反映分类指标,整个指标体系构成的指标选择少而精,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的要求出发,从近年来我国改革发展实际取得的成绩方面去总结,从未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去思考、去深化发展,力求为各界提供一个可以观察社会和谐发展的评判视角。

关键词:和谐社会评介指标研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上的“和谐社会”,而不是建立在贫穷落后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和谐社会”,而不是建立在停止不前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了,全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才能解决好社会的公平问题,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解决好社会的保障安全问题,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民主、法制,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自由和平等。本文试图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公平、生存环境和享受发展五个方面,探索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情况,必须要有一个明确而量化的指标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以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人和环境的和谐为基础,而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从不太完善的民主社会过渡到较发达的民主社会;从传统文明过渡到现代文明。不仅强调经济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因此,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和谐社会标准必须体现这种系统性,各个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从多方面反映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

(二)以人为本

传统的发展观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的增加、速度增长等方面,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无疑,经济增长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发展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增长,又包括社会、科技、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归根结底,一切发展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衣、食、住、行、学、玩等生存生理需要,而且包括生态环境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这是新世纪以人为本的现展观。评价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可比性

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符合国情,能反映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要考虑能进行地区之间的和谐社会水平的比较,既可以纵向测算一个地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又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地区和谐社会水平的差异。

(四)易操作性

指标的本质在于给具体的事物以明确的规定性。度量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应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内容,同时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模糊的和谐社会变为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字,以便为制定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方针政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会使指标体系十分繁杂,不便操作,甚至操作失灵。因此,合理地、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独立性、信息量大的指标是构建高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二、指标选择注意事项

在构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必须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一)指标的权重

综合指标的构建,可以克服单个指标信息反映零散、不能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缺陷。但综合指标的构建牵涉到各指标的权重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综合评价指标时要依据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及各指标反映这些本质特征的程度而给予不同的权重。

(二)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的衔接

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互为依赖的又相互独立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作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即使构建成了,也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同时,和谐社会又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层次的释解,内容更全面,范围更广泛。因此既不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同于和谐社会,又不能将再者之间完全分裂开来。

三、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数

1、人均GDP

(二)生活质量指数

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

5、恩格尔系数

6、平均预期寿命

(三)社会公平指数

7、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

8、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

9、基尼系数

10、贫困发生率

11、社会结构指数

(四)生存环境指数

12、环境质量指数

13、社会治安综合指数

(五)享受发展指数

14、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

15、平均受教育年限

四、和谐社会指标的具体化与评价思路

(一)经济发展指数

1、人均GDP

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据此发展速度推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确定为全面小康的经济标准。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从和谐社会的本质考虑,人均GDP应当高于全面小康的经济标准,至少应在3500美元以上。

由于GDP是较为全面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的高低。因此,用人均GDP来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二)生活质量指数

2、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近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测算来看,部分地区差距较小,有些地区差距较大。但考虑到中央及地方最近几年来加大了对居民收入增加的力度,特别是农民增收的力度,未来一段时期,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会明显快于“十五”时期。因此,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定为2500美元和1500美元,既高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趋势,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城乡居民住房建筑面积

参照世界各国人均居住情况,并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等基本国情,人均居住标准不宜定得过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以不低于25平方米/人为宜。

4、恩格尔系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标准,同时为了与人类生活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一致起来,这里将恩格尔系数定为50%与40%。

5、平均预期寿命(e0)

在通常情况下,平均预期寿命(e0)的提高速度与其水平的高低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当预期寿命较低时,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较大,提高速度一般较快,也较容易;而当预期寿命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其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就大大减小,提高速度放慢,也较为不易。例如,在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的基础上提高1岁与平均预期寿命已高达75岁的基础上提高1岁,其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利用预期寿命来构造相应的指数时,吸收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预期寿命指数的构造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而在此提出了修正预期寿命指数的概念。

(三)社会公平指数

6、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指数

主要是包括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限于城镇户口的居民,许多进城工作的农村居民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社会保障的对象应该是城镇常住人口。因此,这里反映的应该是城镇居民全社会口径。

7、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指数

主要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理论上讲,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应当覆盖所有应该纳入保障体系的所有农村居民,但考虑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的口径的一致性,这里的保障对象仍然应用常住人口,而非登记户口。

8、基尼系数指数

基尼系数主要是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虽说,理论上的基尼系数可以达到1,但这在实际社会中是不可能达到的。除个别地区外,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介于0.2-0.6之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鉴于目前世界各国基尼系数的实际状况,将基尼系数的最大值确定为0.60。

9、贫困发生率指数

和谐社会就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小康富裕的生活。因此,贫困发生率(或生活小康人口比例)是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进展情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在盐城市贫困主要是指生存资料相对不足,也即绝对意义上的贫困。这里,和谐社会的贫困发生率定为不高于5%。

10、社会结构指数

社会结构指数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例指数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指数。主要反映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体现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又反映一个地区劳动力的结构、就业状况。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的提高”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人口城市化方面的目标。依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可能变动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城市化率的和谐社会标准定为不低于55%。

一个地区非农就业比例的高低,不仅反映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更重要的反映该地区就业的状况,也间接的反映了该项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四)生存环境指数

11、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包括全年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按照建设全面小康要求,环境质量指数要达到80%以上.

12、社会治安综合指数

有没有安全感,关键看社会治安的状况如何,既要看刑事案件的发生率如何,又要看发生的命案能否百分之百的侦破,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创业环境的改善。在这里反映社会治安状况主要用当年发生命案侦破率、当年八类刑事案件发生数两个指标。

(五)享受发展指数

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惠及全体人民,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内容。人们享受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体现在对生活质量更高层次的追求上。既有精神生活上的追求,也有自身发展上的追求。对此,用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反映人们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状况。

13、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

包括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百户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

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主要是反映有线电视网覆盖能力,反映传统信息设备现代技术的普及程度,从发展的角度看,接通率目标值达到60%是正常的。

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反映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更反映了居民使用新的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到2005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2000万户,到今年底将有可能突破20000万户。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未来10年到15年,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稳定期,按照中等发达国家互联网的发展规律,互联网接通的前5年,是互联网发展的高峰期,进入稳定期后,增长速度放缓,对我国而言,未来15年互联网用户数平均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而进入饱和期,预计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5000户。

百户拥有计算机数主要是反映全社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按照我国前25年的发展分析,未来15年,计算机不应是普通家庭的奢侈品,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百户拥有计算机数应在60台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百户家庭电话拥有数主要是反映全社会通信的普及程度和规模,包括所有固定电话、小灵通和移动电话。以单独使用的号码为计算数量,不包括房间内部联接的分机。上述四项子指标指数的计算按照相对化处理评价方法进行计算。并分别按20%、30%、30%、20%的权重加权计算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

14、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建国55年来,经过努力,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平均每7年是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一年。约10年时间可以使全体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1.25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自身的要求逐步升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已成为自身的内在动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将人口平均教育年限定为13年。如何围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及任务,建立一整套评价谐社会的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理论研究工作需要面对的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