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艺术设计研究

时间:2022-03-22 09:45:36

中国画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当今国内高校的设计基础教学越来越多地穿插了中国绘画的相关知识。将艺术设计基础语言的点线面与中国画的点线面相比,其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做有中国特色的原创设计,要以充分了解中国绘画的原理为基础。

关键词:点;线;面;气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同门类的艺术之间相互融合、借鉴各自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已然成为当今艺术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画与伴随着现代物质生产、科技进步的艺术设计亦不能例外。中国画的审美观念影响着现代设计思想,现代设计亦反过来为中国画的审美注入了时代特征。一些国外的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借鉴了中国画独特的绘画语言。如:瑞士设计师约翰•伊顿曾受到水墨画法的启发,并将其引入基础教学训练;韩国设计师安尚秀曾说,他的设计受到了“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等中国画理论的影响。如今,国内高校的设计基础教学越来越多地引入中国绘画的相关知识。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思考,即希望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拥有扎实的传统文化素养,扎根于本土,多关注、运用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从而不断激发自身的设计灵感。中国的设计人才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进而在世界艺术设计圈确立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载体,儒、道、释哲学思想是其艺术观的基石,并始终贯穿于中国绘画中。傅抱石曾说:“西方绘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创作原则,进而提升自己的艺术设计创作能力,丰富文化内涵。但是如果仅仅站在艺术设计的角度,用艺术设计的各条基础原理解读中国画,提取所谓的本土元素,那就容易以筌为鱼了。中国画构图中的C形、S形、Z形等都遵循了平面构成中块面的构成原理,中国画中的印章位置符合平面构成中点的构成规律,题跋中的字亦类似积点为线……然而在这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中,均作为基础的造型特征和形式语言的点、线、面却各自扮演着具有不同内涵的重要角色。

在设计领域,点、线、面是由俄国现代抽象艺术绘画创始人康定斯基在20世纪初率先提出来的。它们是被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最基本的造型元素,能唤起不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点作为形式的构成要素之一,实际上代表了对自然世界形象的某种抽离。它不是简单地依附于事物的表现,而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自然界中的任何现实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点。点存在于各种形式的对比中。不同形状的点作用于人的视觉心理,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方形的点会使人感觉到规整、稳定和平静;水滴状的点会让人感觉到饱满和凝聚,同时其一头尖一头圆的形态亦揭示了一定的方向感。不同的点的排列位置,作用于人的视觉心理,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如:当点以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方式排列时,会使人感觉到线性感和方向感;当点排列遵循疏密、聚散的原则时,则会使人感觉到节奏感和重量感。点的运动产生了线,单个面的边缘、两个面的交界也可以产生线。线在点、线、面这三者中是最容易产生动感和个性的。线所具有的方向性和动态特征,给人以强烈的惯性感,能直接激起人的直觉和记忆,引发相关的联想和情感。水平线让人感觉稳定、平静;垂直线充满向上和向下的力感,或挺拔或悲壮;倾斜线给人以不稳定感和速度感;几何曲线突兀、紧张,自由曲线则轻松、舒缓(图1、2)。线的移动轨迹形成面。互为“图”“底”的面左右了人的认知,而不同形状的面左右了人的心理情感。设计者可以遵循规律性骨架的设计原则,将点、线、面作为基本的设计元素进行排列、组织与重构,目的是为了创作出具有一定秩序感的视觉形象。秩序感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人们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将其归纳、总结出来,逐渐使其内化为人们的主观视觉经验。“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设计风格中,而且,我们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①设计者利用透叠、重叠、差叠、相遇、分离、减缺等构成方法处理点、线、面,使之产生具有秩序感的节奏与韵律,最终用以传达视觉信息和视觉文化。这是点、线、面在设计领域中的真正作用。

中国画中的点亦是抽象的概念,它既是各种植物形状的具象再现,又是各种植物形状的类比意象。正如郑绩(清)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说道:“点苔之法,其意或作石上藓苔,或作坡间蔓草,或作树中薜萝,或作山顶小树,概其名曰点苔,不必泥为何物。”②而自古以来的各种点法,如介字点、个字点、大小混点、胡椒点、垂叶点、梅花点、菊字点、松叶点、柏叶点等,仅从形象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它们既是对自然界各种植物枝叶特征的概括描绘,又是概念化的基于笔墨的归纳和阐释。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点为一线一面之母。”“画事用笔,不外点、线、面三者……苦瓜和尚云:‘画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一笔也。即万有之笔,始于一笔也,盖吾国绘画,以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画为始也,然而点却系最原始之一笔,因线与面实由点扩积而得也。故点为一画一面之母。”③华琳(清)在《南宗抉秘》中说道:“至若笔有脱节,苔可以接也;皴有遗漏,苔可以补也。合者欲其分,苔即可以分也;连者欲其断,苔可以断也。借宾以成主,苔虽数点,而取阞匪轻。”②借点苔,可以实现接、补、分、断等。山石勾画得不好,可以用苔点掩饰;笔与笔之间有脱节,点苔可以通接气脉;皴得不够,可以用点苔使之丰富;用笔前后层次不清,可以用苔分出前后关系;主体不突出,可用点苔增强。历代的中国画家把画点称作“打点”。讲究打点如“高山坠石”,又如“小鸡吃米”,有紧有松,有快有慢。用笔要“逆入平出”,即下笔时要从相反方向逆锋入纸,力求“藏锋”,无论直点、圆点,皆要达到圆厚凝重的效果,才能“力透纸背”。中国画的点,是一段段很短的、有起有收的线,线与线之间通过速度与力量的相互呼应,展现出的是生命的气息与精神的状态。中华民族的生命观认为自然生命与自我生命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中国画中的“线”,作为中国艺术最为主要的一种存在形式,从其内涵来说,它体现的是生命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中国画的线是一次性的,在一定用笔情形之下产生的线形是生命之气的外化形式。”④中国画的线可以在被用于描绘客观物象的同时,表达作者的主体生命精神。它在宣纸上通过提按、转折,以水墨晕染、变化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质,是作者主体生命精神和状态的外化显现,它自身可以不用于指代任何物象,而成为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并作为一种生命的态势进行展示。由此来看,古人说的“十八描”,皆是线的生命态势的外在表现形式。如:“琴弦描”“高古游丝描”等,强调的是中锋匀称用笔,从线的形态上区分,各描法仅粗细和弯转不同;“竹叶描”“柳叶描”“枣核描”等,是通过运笔上下起伏而造成线长短的不同;“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枯柴描”是通过控制笔锋上的转折动作,产生顿挫、正侧等线的不同。这些不同所展示的是力变的样式,是生命之气外化的运动形态表现,故说“通天下一气耳。”中国绘画进一步阐释了线的这种“气化”的生命运动特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是石涛。他在《画语录•一画章第一》中提出了“一画”论:“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是本源,其借用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表述,阐明了“一”具有生发的特质。之后黄宾虹对“一”的形态从技法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他认为一根中国画的线可以理解为一根S形的线,一起一伏,一波三折;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破开的圆,被分为上下两半进行的错接。画面上无数的半圆错接,体现的是接续与顺承,由此构成了“节奏”,形成了“气韵”。因此,南朝谢赫在“六法”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中国画的“面”通过“皴”法表现。它可以看作是“点”与“线”的组合。因此,无论是以“点”组织的“雨点皴”“豆瓣皴”“大小斧劈皴”,还是以“线”组织的“折带皴”“披麻皴”“荷叶皴”,都必定会呈现出“气韵”和“节奏”。由此可见,中国画的点线面与艺术设计中的点线面语言要素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艺术设计中点线面的原理生硬套取中国画中的点线面作为设计元素。做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要以充分了解中国绘画的原理为基础。

作者:欧来荣 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