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4-02 03:38:01

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总结了天水市蔬菜生产现状,分析了该市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从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推动蔬菜产业融合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生产;现状;问题;发展对策;甘肃天水

目前,天水市蔬菜生产面积8.9万hm2,产量达373.8万t,产值80.1亿元。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和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8万hm2和2.4万hm2,分别占全市蔬菜播种总面积的76.40%和26.97%。全市蔬菜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蔬菜产业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28.6%,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本文针对天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种植户参考。

1天水市蔬菜生产现状

1.1产品质量逐年提高。通过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高全市蔬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全市共认证蔬菜品牌134个,其中无公害产品认证30个,无公害产地认定21个,有机认证3个,地理标志认证9个,绿色食品认证71个。武山县韭菜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是全国第一个同类产品认证。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产地蔬菜样品检测合格率均在98.0%以上,蔬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1.2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针对天水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类型,总结提出了设施多层覆盖、麦后复种菜瓜、二阴山区菜豆、设施一年三茬等新模式。引进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新品种共18类380个,筛选出了适宜天水市推广的新品种112个,成功育成航椒系列辣椒、航豇系列豇豆、航宇系列番茄、航育系列黄瓜、天椒系列辣椒、天鲜系列甜糯玉米等新品种,重点推广了以“春提早、秋延后”为特色的大棚蔬菜复种、套种高产高效技术和模式等一批新成果,水肥一体化、滴管、防虫网、杀虫灯、新型钢架大棚等一批绿色高产高效蔬菜栽培技术和设备设施得到普及和推广,蔬菜种植水平显著提升。1.3市场经营主体逐步完善壮大。全市共建成各类蔬菜专业市场95个,年交易量240万t,交易额51亿元。其中,农业农村部定点的武山洛门、天水瀛池、麦积东部、甘谷冀城、秦安北大蔬菜果品批发市场5个,产地批发市场55个,中型蔬菜批发市场11个。以5个部级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为引领,全市建立健全了县乡蔬菜市场体系,同时全市已建立38个蔬菜价格信息监测点,按期上报各县区蔬菜价格信息,为蔬菜生产和营销提供参考。现有蔬菜贮藏加工龙头企业17家,拥有天水众兴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甘谷全录王辣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水种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年经销蔬菜25万t以上。蔬菜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增强了产业发展活力。

2蔬菜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蔬菜生产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市仅有武山、甘谷2个全国蔬菜重点生产县种植面积较大,建成了较大规模的设施蔬菜生产区,其余县区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存在种植不集中、规模较小的问题。蔬菜生产存在季节性差异,夏秋季产出相对充足,而冬春淡季蔬菜产出严重不足,淡季菜少而价高,旺季菜多却价廉。2.2蔬菜生产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生产基地、市场等基础建设,还是龙头企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天水市蔬菜发展项目较少,资金投入渠道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此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不足,蔬菜加工能力弱、规模小,增值能力弱。2.3蔬菜产业化程度较低。蔬菜贮藏保鲜设施建设滞后,贮藏保鲜能力低。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较少、经营规模小、对基地和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差。

3蔬菜生产发展对策

3.1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一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增加设施蔬菜种植品种,提高冬春季蔬菜产出,平衡市场供给,提高蔬菜生产效益。二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国家蔬菜重点县武山、甘谷为主,在渭河川道区建设以钢架塑料大棚为主的高质量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清水、张川、秦安为主,建设冷凉区标准化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在麦积和秦州两区川道,规划建设一批新型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建设远郊优质“菜篮子”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巩固秦州、麦积等近郊蔬菜生产基地,解决天水市城市居民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三是扩大山地旱作蔬菜生产规模。以年降雨量500mm以上的山区为主,推广复种蔬菜,扩大夏秋蔬菜种植范围。四是扩大市场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在生产上坚持以精细菜为主,实行多品种布局,以鲜菜鲜销为主,着力提高产品质量[1-2]。3.2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蔬菜产品品质。一是推广标准化生产、集约化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无公害栽培技术,积极开展部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二是不断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健全生产档案和建立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加强生产基地自检,指导安全采收,严把基地产出关,蔬菜产品产地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三是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加强绿色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努力提高有机食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比重,打造地域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注册并使用商标。四是注重品牌培育,积极争创天水市知名品牌、甘肃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提高蔬菜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加大对航天蔬菜、“羲皇牌”金针菇、燕家韭菜、“甘红”辣椒等品牌宣传力度,加强各类品牌、标志的使用和管理,使其在蔬菜产业上真正发挥出效益。3.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蔬菜生产基础设施水平,降低蔬菜生产成本。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要将蔬菜产业发展作为支持重点,逐年增加蔬菜专项扶持资金,县区级财政尤其是重点县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二是加大设施大棚改造力度,建设完善的蔬菜水利、电力、道路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以规模、装备、单产、质量、效益为标志的设施蔬菜生产水平。三是提高蔬菜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强机械装备水平,引进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蔬菜生产新机械,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四是加快蔬菜产地批发市场、蔬菜集散市场、社区居民市场和农村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步伐,确保产品流通[3]。3.4树立全产业链理念,推动蔬菜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新建的部级武山洛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级批发、零售市场共同发展。二是培育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支持蔬菜专业村组建合作社,加强规范管理,培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技术服务功能和营销组织功能,开拓“公司(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三是扶持运销大户、经纪人、蔬菜产业协会等营销队伍,积极发展壮大运销大户,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与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积极推进连锁配送体系建设。四是发展现代蔬菜冷链物流业,在蔬菜生产基地统筹建设田头预冷、贮藏、加工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增强蔬菜保鲜贮藏能力,降低损耗,避免产品集中上市形成滞销跌价甚至腐烂损失。五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市场供求信息,开展网上交易,探索“互联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六是增强市场品牌效应,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效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种植品种,改善营销手段,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4]。3.5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加强横向联合和纵向深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创新源头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主导作用,重点做好集约化工厂育苗、钢架大棚多层覆盖、一年三茬高产高效模式、沼液沼渣利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生态防治等高效增产技术推广与应用,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蔬菜主产区要配套建设田园尾菜清洁熟化池,做好尾菜处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广应用无公害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建立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通过引进试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建立引进、储备、推广、再引进储备的长效机制,在新品种、新技术上为农民和生产经营者做好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薛保国.坚持特色方向做强蔬菜产业:高台县巷道镇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6):59-61.

[2]王舜奇.温室蔬菜生产间作套种栽培模式的应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8):12-13.

[3]杨树宝.怀安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20,36(8):19-22.

[4]罗飞.2020年黔南州蔬菜产销形势分析及提升建议[J].农技服务,2020,37(8):125-126.

作者:梁更生 单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