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27 11:45:37

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

摘要: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在“雨露计划”“9+3”计划以及职教扶贫等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迅速且成效显著,但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以中职教育质量提升为导向,通过梳理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基础设施设备与经费投入等方面的现状,总结了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经验。目前,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仍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招生难度较大,就业与升学渠道不够畅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校企融合难落实等问题,因此,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要继续实施专业动态调整,降低专业设置的区域性重复率;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构建更加畅通的招生渠道;增强就业服务地方的能力,努力拓宽升学渠道;继续推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学校自创或联创实训基地,实现民族地区中职教育的“追赶式”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教育;职教扶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科技发展不断改变着劳动形式,知识与技术型劳动力需求愈发旺盛,而体力劳动正在逐步被机器劳动所替代。这种变化给以外出务工为生的民族地区劳动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劳动力市场对知识与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具备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技能与素养,积极接受职业教育是未来民族地区劳动力与潜在劳动力的必然选择。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分布着苗、侗、布依与土家族等48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三州”)与11个民族自治县。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省共有少数民族人口约1333.9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7.85%。贵州省十分重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截至2019年,共设立了独立的中职学校68所,高职院校附设中职学校9所,中职学校附设于普通中学1所,肩负着民族地区新生劳动力教育以及成熟劳动力培训等任务。为了能给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与访谈等形式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分析主要围绕专业类别与专业频率两个维度展开。专业类别分布主要指中职教育开设了哪些类型的专业,专业频率分布主要指哪些属于高频专业,哪些属于低频专业。一是就专业类别分布而言,目前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有农林牧渔、能源与动力、土木建筑、装备与制造、水利、轻工纺织、财经商贸与文化艺术等16个大类的80个专业(见图1)。①文化艺术类专业共12个,位列第一,依次是财经商贸类、装备与制造类各9个,农林牧渔类8个,公共服务类7个,教育体育类5个,电子信息类、旅游类、能源与动力类、轻工纺织类、土木建筑类与医疗卫生类分别为4个。二是就专业频率分布而言,专业频率位列前十的依次是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加工、美容美发美体、电子信息技术、星级饭店运行与管理、轨道交通、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烹饪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见图2)。其中,开设频率位于前两位的是计算机应用的62次和汽车制造与维修的53次,其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的34次;服装设计与加工、美容美发美体、电子信息技术、星级饭店运行与管理、轨道交通等专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专业开设频率仅1次的包括国防教育、武术、工艺美术、民族织绣、助产、木材加工、核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工程测量、金融事务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等专业。(二)招生措施与成效。民族地区因经济、地理与交通等缺少优势,民众对接受教育的自觉需求整体偏低,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招生工作极为困难。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采用的招生手段主要包括四种:一是普适性的宣传与劝导,主要是指学校通过网站、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向初中即将毕业的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宣传学校的办学概况、优势与特色等,以期吸引学生来校就读。二是有针对性的宣传与劝导。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携同各初级中学的领导与教师,开展招生宣传与职业生涯指导,引导与鼓励不能升入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如Z县根据学生的人数分布与成绩分布情况,把中职学校的招生任务分配到初级中学,学校再把招生任务分配给教师,让老师劝说不能或不愿升学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三是“经济补偿”刺激。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给予学生免除学费以及每月200元的生活补贴。“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还可免除书本费与住宿费,并按照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专项资助。如黔西南州的中职学校招生政策规定:中职学生免除三年6000元学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4000元国家助学金。四是给家长与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党委政府、扶贫部门等与学校联合起来,针对教育意识淡薄的家长和学生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如果子女初中毕业不升学也不读中职学校,则依照当地出台的管理办法取消已获得的扶贫、移民搬迁与最低生活保障等资格。如S村有3户拒不让孩子继续就读的家庭,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即采用以上的方法引导家长把4名孩子送到县城中职学校学习。通过上述手段,招生效果较好,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学生人数已达15余万人,平均每所学校达2000人,占比超过全省中高职学生总数的20%。②(三)就业措施与成效。就业是提升招生效果,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的重要路径,也是职业教育必须肩负的责任。为提升就业满意度,贵州省民族地区主要采用了绩效评估、“订单式”培养、自主就业与主动推销等措施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一是实行绩效评估,建立中职专业审核评估机制,针对招生人数偏少,就业率低的专业,勒令其减少招生人数甚至停办。以此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二是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培养紧扣市场需求,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学生毕业即可进入预定的企业工作。三是大力倡导自主就业,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自主创业,学校与社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服务或平台。四是主动推销,即学校根据毕业生的专业特长,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到企业实习,接受企业的就业考查。通过就业系列措施的推动,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毕业生就业整体较好,平均就业率超过90%。如黔西南州2018年平均就业率为96.089%,其中平均对口就业率达83.6%(见表1)。(四)师资队伍。中职学校多在县城,而县城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加上中职学校发展要不断对接市场需求,因此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尤为困难。尽管如此,民族地区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相结合,通识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双师型”教师与民间艺人型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截至2019年7月,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共有教职工数1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数约为10000人,占比达80%。师资队伍结构主要呈现为下列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外聘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如“三州”的外聘教师人数为1090人,占专任教师22.6%。二是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如黔西南州“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达40.76%,黔东南州的占比达30.87%,都达到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不低于30%”的标准。三是学历结构渐趋合理。以黔西南州为例,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教师10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97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16%;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有237人,占17.59%。四是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以黔西南州为例,2018年专任教师中副高级职称2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7%,低于“专任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的标准。五是师资队伍呈现区域性不平衡,部分地区生师比仍不达标。“三州”地区民族职业教育的生师比均值为27.76∶1,离20∶1的标准仍有差距。其中黔南州的比值为37.96∶1为最高,黔西南州的比值17.68∶1为最低,前者严重不达标。(五)基础设施设备。基础设施设备主要包括校舍、宿舍、运动场、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等,历经2010年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贯彻落实,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逐步与国家标准接近,基本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以黔西南州2018年的数据为例,表2的前四项指标中,除校舍生均面积略低于国家标准20m2/生以外,其余三项指标均已达到合格标准。按12所中职学校计算,每所中职学校的运动场面积达到8652.67m2,校内实训室达到35.75个/校,多媒体教室达到26.83间/校,标准教室达到52.25间/校,设备总值达2120.02万元/校,固定资产达到5386.83万元/校。近年来国家与地方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较大,调查中很少有反映需加大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补助的情况(见表2)。(六)经费投入为发展贵州省中职教育,国家与地方十分重视对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见表3)。2013~2018年中央与省级合计投入中职教育的资金为189.91亿元,2014年资金投入相对较多,此后逐年下降,这与贵州省职业教育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关联较大。尽管上述经费统计是整个贵州省中职教育经费投入的金额,按照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数量占贵州省中职学校数量近40%的比例推算,民族地区中职教育获得的中央与省级资金接近80亿元。此外,各市(州)与县(区)两级财政、省民宗委等也对民族中职教育有所投入。如2018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财政划拨3800万余元用于本县中职学校建设实训大楼与学生宿舍楼;2014年至今黔东南州共向省民宗委申报并获批15个项目共计170万元的补助资金。就经费的使用而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公用开支、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

二、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历经十余载的改革与发展,贵州省民族中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中职教育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探索形成了“全面宣传、劝说与试读体验”相结合的招生模式。“全面宣传”是指在招生工作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QQ与微信等平台的优势,向社会宣传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招生政策与优惠条件,同时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干部与驻村干部的力量开展宣传工作,让学生与家长全面了解招生学校的基本情况。在宣传的基础上,针对确实不愿意就读或自认为家庭有困难而不能就读的学生,教师上门详细讲解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以及职业教育对孩子自身发展的价值与功能,劝导学生就读中职学校。“试读体验”是指在宣传的基础上,中职学校与普通初中联合,中考结束后邀请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免费试读体验一周。例如,三都水族自治县中职学校具体采用了下列措施: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宣传中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推行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进家庭“四进”机制,全面宣传中职教育免学费和奖学金补助、就业和升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根据省、州、县招生文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县里组织的科级干部培训、机关单位党支部书记培训、党员培训等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县委县政府把参观访问中职学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要求教师走村入寨进户宣传,张贴招生宣传简章;组织初中毕业生和有学习意向的社会青年到校实地参观,增进学生对学校的了解;每年中考结束后,中职学校组织全县相关初中毕业生免费参加一周的学校学习与生活体验。二是探索形成了“就业与升学”相结合的毕业生双选路径。按照传统的观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即走上工作岗位,但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民族地区部分学校探索出就业与升学相结合的学生出口模式,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就业的要求,也满足了部分学生继续升学的愿望。在就业方面,民族地区中职教育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顶岗实习与学生自主择业等形式促进学生就业。在升学方面,原本国家政策也允许少量学生继续升学就读,但部分学校为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动与高校联合,搭建畅通的学生升学渠道。如黔东南州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分别和贵州省电子信息技术学院、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两所学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依靠高职院校的资源,帮助部分学生升学“圆梦”。三是探索形成了“树人重德,以德促学”的育人模式。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军地共建的优势,充分引入军人培育模式,在思想认识方面,促使学生反思并检视自己,培养感恩之心;在行为习惯方面,制订了详细的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四是探索形成了“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的内生型发展模式。有学者认为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使得职业教育发展与本土文化相背离,以至于影响民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效。[1]因此,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过程中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贵州省民族地区把民族文化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来源,探索出了既具有民族特色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模式。具体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与专业发展融合。如望谟中职学校开设了“民族服装与服饰”专业,三都水族自治县开设了“民族织绣”专业,平塘中职学校开设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贵州省盛华职业学院开设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2)与课程的融合。如松桃苗族自治县职业中学开设了苗族花鼓课,成立了学校花鼓队,对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树立与学生特长的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如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天坤”集团合作办学并建厂,鼓励学生把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转化为产品,并给予相应的报酬,使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民族文化产品的魅力。五是探索形成了“通识变专业”的教师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尤其是技能型专业教师偏少是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针对此种情况,贵州省部分中职学校把通识课程的教师送出去培训,将其培养成为一名专业课程教师,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具体操作模式为:先从通识课程教师中遴选出具有成长为专业课程教师潜力的人才,把其送到专业培训机构或学校学习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学成后回到学校担任专业课程教师。

三、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其发展仍未能有效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体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问题。(一)专业布局不够合理,雷同现象较为严重。设置何种专业意味着向社会输送何种人才,理论上,专业布局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各专业相互衬托与补充,这样能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并且有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调查发现,尽管部分学校推行了专业动态调整规则,避免了专业雷同带来的就业压力,但区域内专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如图2所示,中职学校高度雷同的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其中,计算机应用开设频次达到62次,汽车制造与维修为53次,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近80%的中职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应用与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相比而言,汽修专业就业压力偏小,但是中职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则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二)教育观念仍显陈旧,招生困难仍较大。教育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仍存在,越是偏僻的地方这种现象越严重。主要表现为:面临升入普通高中与中职两种选择,学生基本都会选择就读普通高中;考不上普通高中即停学外出务工;中职学校就读过程中辍学现象也较为常见。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毕业分配”观仍对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选择有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占比较少,多数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本县从事教师、其他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工作,而中专学生毕业即外出务工甚至未毕业就辍学回家。两相比较,人们总认为大学毕业能“分配”工作,而中职学校读了都是出来“打工”。尽管中职学校免除学杂费、甚至是住宿费,同时发放生活补贴,但仍遭到“冷遇”。由于教育观念陈旧,导致民族地区仍有部分家长不愿送子女就读中职学校,此外,黔东南州某些较为偏远的乡村早婚现象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当地中职学校招生产生负面影响。(三)就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升学渠道不够畅通。就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就业质量高意味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偏高,反之,人才培养质量普遍偏低。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职业教育不仅从劳务输出的视角服务于贵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还需立足贵州省的实际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就贵州省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而言,仍是以劳务输出为主,对贵州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够大。例如,铜仁市2016年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仅为38%。部分中职学生已逐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努力学习以争取更多的教育机会,越来越多的学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以弥补自己在基础教育期间不认真学习的“缺憾”。然而,贵州省于2018年已停止五年制专科招生、中职推荐优秀毕业生,中职学生升学路径为统一参加分类招生考试,这样的政策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难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师资短缺是制约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最为核心的要素,有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贵州省民族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师资力量整体不强的现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是从基础教育转型到中职学校任教的,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岗位,部分中职学校的校长从普通教育转岗或从行政单位调任,缺乏职业学校管理经验和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例如,铜仁市全市的中职学校尚缺乏专业教师607人,通识课程教师从普通教育(高中或初中)直接转岗的357人,占59.2%。专业教师中无教师资格证的170人,无职业资格的434人。黔西南州中职学校整体情况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不足,大部分教师的授课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较为严重,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太适合中职学生。(五)校企合作困难重重,理实融合任重道远。国家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之间的有效融通,真正让学生走出书斋,回归现实生产生活。尽管存在校企合作成功的典型经验,但是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校企合作仍旧非常困难,可以总结为:“一头热、一头冷”,即学校热,企业冷,合作的形式仅停留在接受学生的实习实训上。合作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是以经济利益追求为最终目标,而学校则是以育人为目标,两个目标在现实中很难调和,从而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历练很难有机融合。

四、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的推动以及就业市场的拉动下,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积极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继续从下列五个方面做出努力。(一)继续实施专业动态调整,减少专业的区域重复率。尽管部分学校已结合自身的实际实施了专业动态调整,并且调整效果似乎不错。然而,就整个民族地区以及区域性民族地区的专业情况而言,专业重复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如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基础本身较为薄弱,因此有必要从区域的层面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减少专业雷同的现象。一是继续完善省级层面与区域层面的专业调整机制,统筹专业布局与规划;二是严格执行专业调整政策,推动区域性专业规划与设置,减少专业的重复性;三是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对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允许适当放宽设置条件;四是对于新办专业,专业审核机构应深入实地对新办专业的硬件条件、师资进行深度评估,验证学校开设专业的能力,同时“根据人口、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协调各中职学校办学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在各学校办特色专业”;[五是“强化产业规划与职业教育对接,在研究制订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引导职业学校紧密围绕产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3](二)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构建更加畅通的招生渠道。中职学校招生的困难前文已作梳理,本研究认为中职学校招生可从三个方面展开思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例如可以尝试构建县域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宣传体系,由党委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逐步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树立职业平等观念;二是构建畅通的招生渠道,职业教育的发展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构建完善的集宣传、咨询与申请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并且可尝试开发学生职业倾向测试软件系统,为学生选择学校与专业提供参照;三是加强宣传力度,破除守旧观念的桎梏。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早婚现象,相关的执法部门应协同学校加强宣传教育,破除民族地区学生的升学障碍。(三)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就业与升学“两手抓”。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契合民族地区的民生需求,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4]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然而,就现有的就业情况而言,更多的毕业生毕业后并不在本地就业与创业,造成人才的流失。此外,部分学生希望能继续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目前此路也不够畅通。鉴于此,中职学生就业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挖掘地方已有的就业或创业资源,有针对性地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与高素质的新型农民”,[5]从而增强就业服务地方的能力;二是适当放宽升学的条件限制,搭建较为畅通的毕业生升学渠道,尤其鼓励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较大的专业的学生升学深造。(四)继续推行“引培结合”机制,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专业教师队伍的短缺,尽管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推行“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也启动了教师转岗培训,但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基于此,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拓展师资来源渠道,不拘一格降人才,例如,可以“从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能工巧匠中遴选优秀人才,聘为兼职教师;与师资力量强的高校加强交流和合作,共享优秀师资资源等”;[6]二是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地方政府要加大力度为专业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让其获得存在感,多渠道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三是加大教师“通转专”的培训力度,继续遴选通识课程教师队伍中具有成长为专业课程教师潜力且乐于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外出进修,让其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四是出台中职学校自主聘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教师的管理办法,财政给予聘用教师与其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劳动报酬,同时管理机构给予其相应的身份认可,以此来解决同等条件下高水平的技术型教师不愿意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难题;五是建立企业与学校互通的专业人才共享共培机制,让学校与企业双赢。(五)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学校自创或联创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本质是减缓学校实践基地建设压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现实工作之间的联系,以培养更加满足用工单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而言,成功的经验并不多,学校热、企业冷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校企合作难“关键在于利益矛盾、利益纠葛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合作既缺乏意愿,又缺乏动力,难有突破。”[7]基于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结合现有的校企合作经验,未来民族地区中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鼓励并支持学校有序地自创企业与工厂,逐步建立满足学生实训需求的基地;二是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探索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办学模式;三是深入探讨校企与校社合作机制,秉持共建共赢的原则,通过政策支持与引导,鼓励学校与企业或社会联创联建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袁凤琴,李欢,胡美玲.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G-S-E”内生型发展模式构建[J].民族教育研究,2019(5):119-125.

[2]于明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实证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6(4):86-90.

[3]达久木甲.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EB/OL].[2020-03-01].

[4]刘孙渊,耿爽,马超.2020年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扶贫的价值审视与政策趋向[J].当代职业教育,2020(2):10-16.

[5]朱成晨,闫广芬,全.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27-135.

[6]刘奉越.乡村振兴下职业教育与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耦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7):40-46.

[7]张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题[J].当代职业教育,2019(1):4-8.

作者:杨智 陈越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