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特征及融合路径

时间:2022-04-03 03:04:33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特征及融合路径

摘要:“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养;内涵;特征;融合路径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职业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关系到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当下社会对于未来劳动者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职教育要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为高职院校在“众创”时代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2018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明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可见,以创新创业为表征的创造性元素已经在人才培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结合“双创”这一大背景深化对职业素养内涵与培养的认识。因此,在理清新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内涵基础上,指出以“双创”教育为载体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特征,进而探讨“双创”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路径。

一、“双创”背景下职业素养的新内涵

(一)传统的职业素养内涵。职业素养可划分为通用职业素养和专用职业素养,前者是指作为一名合格职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后者则是本行业特定的职业素养的体现。在传统的职业素养培育中,为了迎合“刚性化”“单一流水”的机器大生产方式,高职院校更为强调培育学生对某种具体职业和岗位的熟悉程度及其胜任力,[1]而形成既定的职业品质。具体来说,传统的职业素养常常指的是人们在职业过程中的规范和要求,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责任心强、遵守操作规范、守时、细心等,因此,传统的职业素养培育以“遵守规范要求”为核心,培养目标呈现出“标准化”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确定性。但机械制造加工行业从业者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餐饮行业从业者如何研发新菜品?设计行业从业者如何根据顾客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产品定制?完成这些工作则需要从业者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可见,传统的以“遵守规范要求”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二)职业素养内涵的新发展。随着“众创”时代的到来,使得“创新”不再仅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专利,“创业”也不再仅是“资本家”们的特权,在产业链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管理等每一个环节的从业人员都有可能进行创新或创业。2015年6月,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尤其是“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国家当前急需一大批能够引领技术革新的大国工匠和一大批能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创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的培育不能仅满足于培养学生成为一名能够熟练地进行标准化操作、遵守工作规范的合格工人,更应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即应从培育学生以“遵守规范要求”为核心的传统的职业素养转变为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新时代职业素养。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外创业”意识,即学生需在复杂、易变的时代环境中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开辟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新的企业、岗位、业务;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内创业”意识,即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创新方法、改进方式来提升工作效率。[2]

二、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特征

(一)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不论是在学校场域还是工作场域中,都强调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围绕典型产品或服务实施项目化的课程与教学。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被拘泥于既定的工作流程,依旧模仿、遵循师傅、教师“老一套”的做法,其结果是学生只知既定的工作流程,而不知如何改进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双创”教育中不仅要求学生依托完整项目实施开展,同时还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项目进行加工创造,因此,以“双创”教育为载体则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例如,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学生需要组成优势互补的参赛队,并提出一项新颖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项目完成一份完整的项目设计方案,甚至需要创作出实物;而创业比赛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创业计划甚至进行创业实践。学生们要想在创新创业竞赛中拔得头筹,赢得评审专家的认可,其项目必须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市场新动向,可以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可预见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二)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6%)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8%)。这表明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原意创业”的倾向性的特点,这为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育提供了良好的主观条件。同时,相比于专业教育中“教师教、学生做”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双创”教育为载体,更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促进学生“自愿做”“主动学”的积极性。目前,高职院校正如火如荼地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活动,参与的学生通常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他们因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诸多新颖的想法而汇聚在一起,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自发地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这个团队中,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不断涌现出新的想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挫折,这些问题可能会超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范围,这就需要学生们自行查阅课外资料来学习和补充相关知识。同时,他们需要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项目设计方案或项目成果,争取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可见,学生从组建团队到完成创新创业成果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在自发、自愿、自主的情况下直接习得职业素养。(三)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在传统的职业素养培育模式中,教师身体力行、亲身示范扮演着“示范者”的角色,即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向学生隐性传递着工作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习惯等职业素养。但在“双创”教育当中,教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扮演“示范者”的角色,同时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指导者”“咨询师”。在“双创”教育活动中,团队的组建、项目的申报、计划的推进、成果的参评等,尽管绝大多数情况下由学生来决定和完成,但这并不表明教师的角色在“双创”教育中不重要,而是强调教师能够在这其中起到辅助指导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其专业设置和教学结构模式体现在适应市场规则和职业能力变化的要求上,这决定了教师在“双创”教育中应更熟悉市场运行规则,更能洞察市场前沿动态、更善于对行业进行优化。也就是说,在“双创”教育中,指导教师需要拥有一定的市场前瞻性,根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性质把握整个项目前进的大方向,帮助学生规避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可见,“双创”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相应地,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灵活应对的能力,能够结合市场的实时动向,根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个性化”的差异进行“定制化”的指导。

三、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路径

当前,职业素养培育路径主要基于以下四种:一是通过专门课程的开设;二是通过实践技能训练;三是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深刻领会职业素养;四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耳濡目染从而习得职业素养。[3]尽管以“双创”教育为载体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有诸多优势之处,但当前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契合度并不高,这直接影响了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因此,必须寻求“双创”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契合点,探索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路径,以有效地培育高职学生新时期以“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一)改革“双创”课程体系,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适合的载体。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根据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和需求分群体、分层次地开设了诸多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如,创新创业基础普及类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类课程“创新方法与训练”、创新创业实训类课程“创业模拟综合实训”等。这些创新创业类课程从理论到实践,可谓帮助学生实现从“创业新手”到“企业专家”,却忽视了思想意识层面的“创新创业意识”启蒙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其逻辑是先教会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而不必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创新创业精神。一项调查结果证明了笔者的观点,关于“高职学生希望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包含的知识体系”的调查表明,“人际沟通与交流技巧”“创新思维类”等职业素养类课程内容成为最受欢迎的学习内容,选择比例分别占到63.09%、60.4%,而“创业开办流程”(44.97%)和“创业管理(54.36%)”等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的选择明显位居其后。[4]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选择修读创新创业类课程若只是为了取得课程分数、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而对创新创业并不感兴趣,那么高职院校开设这些课程不但没有实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目的,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遵循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基本规律,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课程作为“双创”教育载体的核心价值,两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在“创新创业意识启蒙”阶段,课程的设置应重在帮助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基本意识,学会用创新创业的思维思考专业问题。因此,第一、第二学期的课程应以基础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为主,通过基础知识的铺垫,以及用独到的角度和方法思考一些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从而启蒙学生的创造意识。其次,在“创新创业精神感知”阶段,学生需要由“意识启蒙”逐渐过渡到对创新创业精神内涵的具体感知,在这个过程中实质性地提升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因此,第三、第四学期应该开设与双创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如,创新方法、创业基本技能等,通过这些能力提升的课程,帮助学生丰富对“双创”的认识,建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双创”能力体系。最后,在“创新创业精神习得”阶段,学生已经通过课程学习了与“双创”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践行创新创业精神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在第五、第六学期开设创业模拟综合实训类课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和技能落实到真实的创业项目当中,实现对精神的习得和内化。(二)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践行的平台。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主体仍是学校,尽管许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企业仅仅发挥辅助作用,导致企业很少参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和“双创”教育。[5]高职院校与企业应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产学研”这一优势,共同开展“双创”教育。但是,职业素养培育和“双创”教育融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为学生提供两者融合的中介,这种中介的功能类似于“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具有真实情境、完整目标和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的企业项目,寻找到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的结合点,并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在达到项目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机制。所以,校企联合搭建平台,无疑是拓展了“双创”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空间,为培养的效果增添了更多的可能。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双创”合作、搭建平台的过程中应充分落实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将具有典型意义和启发性较强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平台育人的载体。只有产品和服务真正能体现当前产业发展的典型或最新技术,能够反映市场上真实的消费需求,才能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境,帮助它找到有价值的生长点。二是创造条件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渠道。当学生真正拥有面向市场推广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时,学生将会以企业运作的责任感评估、感受和践行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相融合的价值。三是通过制度充分保护学生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学校和企业作为事业单位与市场主体的代表,两者尽管可以围绕“双创”开展合作,但毕竟存在目的上的错位。校企双方应在合作前做好制度层面的准备,营造学生培育职业素养的良好环境。(三)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坚实的保障。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已有五年之久,但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仍未成熟,仍存在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学科背景薄弱、创新意识不强,以及学术科研能力偏低等问题。相关调查显示,超过66%的创新创业教师由辅导员和行政人员构成。[6]这些“兼职教师”大多缺乏相关创新创业知识,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没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因此,为学生提供的创新创业指导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双创”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需要重视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精神与积极性。有调查发现,教师从思想层面转变观念重视“双创”教育,转变得越明显其行为能力和效果越好,[7]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与意识很大程度上源自教师的启蒙。[8]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为教师提供在职学习与生涯发展的平台。面对各行业技术、生产组织模式、消费模式的不断变迁,教师迫切需要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并能对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教师只有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指导。学校应支持和鼓励担任创新创业课程与指导的教师“双创”培训,帮助教师系统掌握创业知识、方法和流程,提升其教授创业课程、开展创业指导工作的能力。此外,针对教师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问题,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创业、投资,或进入企业学习,了解市场发展的新动向,使其具备将创新创业产品与市场相结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丰富和优化学校“双创”指导团队结构,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高素质的投资人、创业精英、企业家、行业顾问等作为“校外创业导师”,分享创业经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咨询和指导。同时,学生还有机会利用校外创业导师本身丰富的资源,进行真实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四)打造“双创”校园文化,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良好的氛围。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而非创业行为的孵化。[9]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思想意识层面加大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关注力度,避免“双创”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借助物质环境宣传弘扬各行各业的技能大师和创新创业典型的成就与事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以及创新创业的光明前景。此外应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创业”但也“允许失败的民主、宽容的创新创业精神文化氛围。二是将优秀企业文化元素引入实习实训基地。如,京东商城“客户为先、激情、学习、团队精神、追求超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等,打造体现创新创业精神的职场化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职业文化、接受创新创业精神熏陶。三是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高职院校学生的智能类型、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决定了职业素养培育的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因此,通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结合本班本专业特点开展“一专一特色”的文化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体会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质和价值,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曹轶.基于创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79-81.

[2]匡瑛.智能化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涵与培育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39-45.

[3]许亚琼.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综述[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2):17-20.

[4]万是明.高职院校“三融六元”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基于中部地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证调查[J].职教论坛,2018(10):147-152.

[5]王伟.“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44-147.

[6]陈学军,周益发,邓卫权.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建设体系建构[J].职教论坛,2017(11):29-35.

[7]陈千诰.高职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路径实证分析——来自川渝12所高职院校数据[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9):54-58.

[8]张翔,杨川.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培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8,3(5):66-69.

[9]匡瑛,石伟平.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7,38(2):97-103.

作者:史文晴 匡瑛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