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路径分析

时间:2022-10-17 09:01:57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路径分析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正确认识自身行为的具体体现,高职学生相较于普通高校性质更偏向于职业化与专业化,承担着社会建设的大部分基础工作,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是增强高职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与其产生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路径,希望可以为提升养成教育水平提供帮助。关键词:高职院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高职院校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践行“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习惯是自动化的动作与行为,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形成,对学生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制约高职学生的发展进步,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推动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重视。

一、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

1.缺乏学习动力。高职院校引起办学特点的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力素质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进步的速度。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存在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不积极、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等,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热情不足,所以迟到、逃课、早退等不良行为成为现象性问题,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对其自身的未来没有明确规划,阻碍着学生价值的真正实现。2.交往能力较弱。高职院校的学习与生活具有极强的群体性,能否良好融入该群体是检验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基础,极大程度上会对其健康成长造成影响。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或是因为自身原因、或是因为环境因素,既不愿意与教师沟通,也不喜欢与同学进行交流,比起外界环境他们更喜欢一个人独处,对院校、专业、班级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秉承着不谈论、不参与的态度旁观,如此沉浸于个人世界的不良后果便是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与社会职业要求不相适应。

二、导致高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1.学习目标不明确。高职学生出现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大致是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高职院校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由没有考上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或在高考中失利,或根本学习成绩不足以支持其进入高校,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学生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加上学习压力较小等因素影响,使得学生出现作息不规律、学习立场不坚定等问题。2.价值观不正确。现在的高职学生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较严重,极其缺乏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影响下,其行为习惯自然会偏离正确轨道。具体表现为:一是攀比心理严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贪图安逸;二是重视精神享受,沉迷网络游戏、盲目崇拜追星,不关注未来职业发展。3.心理素质较差。在进入校园之前,大部分学生处于家长的庇护下,对于突发性事件缺乏处理经验,脱离家长后无法适应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抵抗压力与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家长与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正确,认为高职学生都是“差生”,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因错误认知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自控能力、自律能力、心理素质较差,在大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三、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路径

1.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关鸿羽教授曾在演讲中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他认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其行为习惯的过程。改善高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内容,院校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对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此促使高职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第一,利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养成教育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构建具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标准,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教学,帮助学生寻找并确定长短期目标,并通过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对学习、工作的热情,促使其成长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第二,通过着重强调校规校纪对养成教育进行规范。古语有言“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高职院校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保证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序开展,对此高职院校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对校规校纪进行完善与更新,并定期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宣传与教育,以此实现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思想观念。第三,利用健全的评价考核制度保证养成教育的贯彻落实。为了确保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成果,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要求教师每学期的期末对学生具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学生也要进行自评与他评,为了保护师生安全,评价应采用不记名方式,如此还能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由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极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学生辅导员每周或每月至少要与家长进行一次有效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倾向并进行解决,有利于推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2.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加强日常行为教。育如果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便无法有效规避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长时间处于不健康环境,学生便会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对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科学手段,积极解决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问题,对心理健康辅导加强重视,强化校园日常行为教育与管理。再者,尽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却不成正比,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高职学生因心理素质较差,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导致学生行为习惯逐渐变得“不良”。因此,高职院校应提高心理健康辅导力度,采用科学合理手段对其行为习惯进行纠正。3.健全养成教育制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第一,建立完善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高职院校对教学安排、学习生活进行统合,制定符合现代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度。为了保证制度内容的完善性与概括性,高职院校应在课堂学习、宿舍管理、食堂秩序、校内公共场所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进行规范,大力宣传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不断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评优管理与综合测评管理,将其与学生的奖学金、入党挂钩,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时,应着重考虑学生特点、本校特色、班级日常管理、活动参与度、学习综合成绩等内容,从多角度、全方面制定健全的、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养成教育制度和体系。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高职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会为了实现该目标而努力学习和奋斗,因此高职院校应认识到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的重要性。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院校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极大影响,故而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对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员要改变自身思想观念,将学生与自己置于同一地位,多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波动并解决其遇到的学习问题,如果遇到学生不愿意主动说明的情况,可以采取侧面迂回方式,从学生的同学或朋友那里了解问题。学习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辅导员在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时,应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对全面、正确的指导。例如,某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根据学生的近期表现制定短期目标,指导学生如何保证本学期不挂科、如何获得今年的奖学金等;对于长期目标,辅导员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其规划近三年的目标,并给出为实现该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应采取什么措施;对于未来工作尚不明朗的学生,教师建议学生先考取教师资格证、会计初级证、计算机二级证、计算机三级证、英语四级证、英语六级证等。4.塑造良好校园文化,完善行为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的塑造对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皆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原因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优越的校园环境,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高职院校完善行为习惯管理制度的步伐。因此,高职院校应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点内容。第一,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游戏对高职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应对网络文化进行革新。高职院校应将网络文化与院校发展历史、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西方思想的宣传进行科学控制,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性,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令高职学生对民族产生极强的优越感,促使高职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针对学生过于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举办大量文化活动,吸引学生放下游戏、走出寝室,积极参与到健康的活动中。第二,社团文化的影响。在思想多元化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社团文化也越来越多样化,成为大部分高职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行为习惯皆具有较强的直接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对社团文化加强重视,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价值,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是社会与国家发展进步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资源,高职院校若想提高学生能力素质水平,必须明确行为习惯对其所产生的影响,立足于行为习惯,大力开展养成教育并努力提高教育水平,以此改善高职学生目前所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同时实现促进学生进步、推动院校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松建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J].中国民族教育,2018(9).

[2]吴薇.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J].新西部,2018(17).

[3]张文博.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良好日常行为养成的影响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7(2).

作者:郭玉敏 代广辉 单位:阜阳幼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