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网络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5 15:46:45

学生网络管理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路径

为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我们在济南部分高校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以调研问卷的形式展开,本次调研主体为高职三年制大专学生,男生比例为67%,女生所占比例为33%,专业涉及建筑类、理工类等九大类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学生占52.7%,大二学生占20.2%;大三学生占20.1%,毕业学生占7%。共发放调研问卷1300份,收回1200份,有效试卷1100份。

一、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进行各种网络活动的主要媒介

我们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是电脑和手机;在对“您平时喜欢什么时间使用新媒体”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3%的同学选择了“随时”这一选项。在对“您平时使用新媒体主要是想获取什么信息”的回答中,选择“工作学习”的同学占31%,选择“查看新闻资讯”的占到了23%,选择“休闲娱乐”的占到32%,选择“购物”的占到了14%。在对“你所在的班级是否建设有微信群或QQ群?”这一问题的回答中,99%的学生会选择“是”;在对“你是否会关注学院的公众号?”这一问题的回答中,100%的学生选择了“是”。而90%以上的学生加入班级群的原因是“接收班级和学校的各种通知和信息”等,而关注学校公众号的目的则是更多的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新闻动态等。在对“你获取国家大事,发表言论的主要渠道是什么”的回答中,92%的学生选择了“手机网络”,在“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方式”的选择中,80%的学生选择了“便于携带,上网便捷”这一选项,由此,我们认为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主渠道,加强对手机网络管理是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手段。

(二)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目的一般都比较单纯被动

在对“某一时段内,您是否会有意识去关注某种特定类型的新闻热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7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特殊目的,不会特别关注某类新闻”;在对“对热点新闻话题你是否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47%的学生选择了“会”这一选项;在对“你是否会刻意制造话题,引导舆论”这一问题的回答中,78%的学生选择了“不会,发表意见只是为了参与讨论”,在对“你是否会为某种特定的目的,在网络上造谣生事”这一选项中有97%选择了不会。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网络的目的并不复杂,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现基本上取决于他们通过新媒体接受信息的优劣。

(三)当前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最大,但是网络消极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你最容易受那些新闻媒体的影响”的回答中,85%的学生选择了“官方主流媒体”,但是也有18%的同学选择了“自媒体”这一选项;82%的同学认为自己身边的网络舆情基本都是主流的,积极向上的,但也有9%的同学认为还是有一部分消极的、抱怨的言论会对部分同学产生影响。而对“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你的影响大不大”回答中,有83%的同学认为通过思想政治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新的认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但是大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应用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当前我们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已经形成,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网络消极言论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新媒体制造舆情,从而对大学生产生的那些不良影响,应用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通过问卷分析与研究,我们以为当前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流,当前网络舆情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对大部分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正面的,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也有为数不少的消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有时候还会表现的很突出,我们必须加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研究,探索建立一套形之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路径

(一)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方向,做大学生舆论的引导者

网络舆情中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问题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渗透性的。意识形态的渗透是无声无息,不易被查觉的,但是它一旦发挥作用,其造成危害就是毁灭性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改变意识形态无关紧要,学生只要学好专业就可以的态度,高度重视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首先,我们要积极回应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做大学生舆情的领导者,做到热点问题正面舆论不缺位,舆论引导有效果;其次,要积极回应大学生普遍关心且容易产生疑惑的问题,为他们释疑解惑,帮助他们明辩是非,引导他们做真理的追求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最后,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中的“舆论领袖”,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二)充分借助融媒体优势,坚持正面导向

网络的出现,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和交互性,在互联网面前,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舆论空间和自由。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大学生有时候是很难进行自我选择,自我甄别的,很容易在迷失于网络之中。如果不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加以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情绪不能得到充分抒发,负面的舆论就容易乘虚而入,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被别有的用心的人所利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甚至有可能会破坏校园稳定,诱发某些重大社会问题。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中,我们充分借助当前融媒体的优势,遵循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坚持正面导向为主,用先进的文化影响、鼓舞、感染大学生,采用多种传播手段,采用适合大学生接受特点的传播形式,用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感染他们,引导他们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理想而奋斗,使他们能够朝着我们所引导的主流方向去发展,最终达成我们的宣传教育目标。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本次调研中,大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你的思想影响大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62.5%的同学选择了“影响很大”,有27.5%的同学选择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我遇到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时,不会再一味的头脑发热,而是会变得更加理性。”,只有4%的同学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我的作用不大”,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在帮助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起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74.7%的同学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向积极方向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由此可见,在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改革教育模式,采用多种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获得感,进一步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四)多方努力,建立完备的网络监管机制

只有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监管,才能实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在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中抢占先机。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首先,要有一套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对网络和新媒体的管理办法的章程,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并严格执行,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制度来予以制裁,从而建立起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大学生的网络数据进行宏观分析,发现重大舆情问题要快速反应,及时上报,迅速处理,防止它进一步扩大蔓延。最后,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优势,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使其自觉遵守网络监管制度,遵守网络道德,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乔瑞华.新时期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

[2]刘大勇.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6(14).

[3]苏娜.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应对[J].江苏高教,2014(3).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2

1.控制为主,引导不足。在当下的高校网络环境中经常可以看见很多学生对于学校管理内容上的批评与负面观点,而高校在这一块基本上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只有当事件达到严重程度时才会“一刀切”地进行处理,而这种处理大部分也是由高校网络管理员进行强制删帖。这样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只是堵住了网络舆论的发言渠道,却并未对实质问题进行处理,且这样的处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负面情绪激增,让学生更为抵触校方,此种重堵不重疏的处理方式将会导致更多的负面舆论。

2.复制粘贴为主,讨论消解不足。高校校园网络上大部分的页面都是把当下的社会热点与校园重大纪事进行复制粘贴,并未发挥出校园网络的舆论讨论与消解功能。一般来说,校园网络如果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正确思考,良性讨论,不仅能发挥出宣传正能量的效果,还能有效消解大量负面信息,建立起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3.宣传教育为主,平等互通不足。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学所说的叛逆阶段,如果学校在网络舆论宣传上一味是“高大全”的宣传,一味是政治性的鼓动,那么只会让学生对此类“硬性说教”产生抵触情绪。当然,在目前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依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但在宣传时应寓教于理,应平等互通,形成“柔性教育”的氛围,把宣传内容放在信息里让学生自己吸收领悟。

二、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分析

当前微博等新媒体推进了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发展,但在高校的信息交流平台上,依然汇聚着大量的人气。这是因为当下大学生的主要交友与学习圈都集中在校园网络内,而大学生所用的微博微信等交友交流媒体也来自于校园内的各种信息与资源。但由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本身在此年龄阶段就具有思想观念不成熟、易受人煽动、思想变化快、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在复杂而多变的网络文化中,很容易产生道德认知的错位。第一,大学生热爱新奇特,爱探索,所以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等传播方式的接受程度非常快,成为了新媒体下的主要使用人群。特别是在游戏与聊天等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非常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第二,在相关的大学生诚信调研招待与研究中也会发现,网络世界里的虚假诈骗信息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认识。大学生由于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认识度不足,会从轻信他人变成怀疑世界,甚至其不信任会使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是有前提的———必须要有利益交换,这种不信任甚至会变成大学生的思想惯性。同时,大学生由于网络的影响而造成道德退化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于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得到情感的宣泄,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会越来越疏离,甚至导致在现实社交中的困难,产生人际关系淡漠,感到人生孤独。这类影响会造成大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世界里道德水平认知下降,对于情感的理解产生误差,侵犯他人隐私。

三、新媒体视角下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1.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德育基础教育体系进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高校可以开设一门与网络道德养成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信息伦理课,让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分析当下各类网络事件,分析在网络事件中每个人的角度,用理性而客观的分析让学生慢慢树立起网络道德规范。当然,课程中设置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世界,都有法律存在,人与人的交往也应该有底线与规范。当然在此类课程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教学,应从网络热点事件切入,多用启发与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网络世界中的善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辩论,也就是“真理不辨不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做到。自由而轻松的氛围也能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心声,表明自己的态度,利用课堂情景剧等方式也能让学生把网络事件变成身边的事件,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掌握。

2.循序渐进缓慢递升,加强网络教育师资建设。网络道德养成教育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对于大一刚进校的新生而言,应重点让学生掌握网络法律法规的内容,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此时应联合学校的普法教育活动,让学生能明确地树立起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而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而言,网络世界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时代对于网络技术的掌握也是每个大学生的必备技能。所以在培养学生善于使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传播与学习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网络交流的尺度,识别网络诈骗的能力。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把网络道德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职业要求与网络信息传播间的禁忌。特别是高校理工科的学生,在要求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还要重点对其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更离不开良好的师资与资源支持,高校应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培养出具有前瞻性的高校网络教育人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把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师与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联合网络人才与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知识培训,从教师层面做起,让具有专业性的教师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的主力部队。对特别是网络技术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好并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其成为高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主力军。当然,新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新媒体下的信息立体化传播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德育内容通过新媒体进行更多元、更广泛的传播。高校的领导与教师还应使用思想政治博客,学生QQ、MSN、微博、微信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层次地利用这些新媒体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重视平等,重视亲和力,重视说理教育,让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为高校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榜样,这样的教育结合案例教学,结合交流沟通,就能有效地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学水平。

3.德育与实践一起抓,管理与教育共同来。第一,高校可以进行德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把网络行为实践化,进而让学生对网络行为有一种直观而清醒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当然这类德育实践基地对于学生网络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应是长期的,只有坚持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固定住,才能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同时,大学生在校园内主要是通过校内网接入社会网络系统,这一接口也是学生接触到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主要来源。基于此,高校在不良信息过滤上应进行技术管控。利用校园平台监控服务器来实现对学生网络行为的记录。通过硬件建设力度,通过专业的网络管理来建设一个绿色安全的校园网络屏障,从根本上减少与杜绝网络不健康行为的产生与蔓延。第二,高校应认识到网络道德养成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在网络空间里有一个良好的网络行为。那么在进行高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时,对于学生的网上活动与网下活动,就要进行一个联动与统一,保证学校活动与网络德育实践活动相配合。同时,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校园内的社团活动也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在社团活动方面,高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社团引入网络教育内容,发挥出社团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培养出一股正确而良好的网络风尚,建立起良好的交友与交流习惯。第三,要让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达到好效果,那么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是重要的途径。让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让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仅仅局限在网络世界中。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中学、走进小学去宣传网络行为的规范,去普及网络道德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大学生实现了个人价值,又再一次提升了大学生对于网络道德的认知水平。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此类活动的宣传,利用微信朋友圈,利用微博与QQ空间进行互动,把此类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结束语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团;网络管理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globenetworkingandinformationization,thevirtualnetworkassociationshavebeendevelopingamongcollegestudents,whichhasalsobecomeanewtaskforcollegeadministrativesystem.Byexploringthe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networkassociations,thispaperanalyzesthefourcharacteristics:virtualization,interaction,concealment,anddifficultyforadministration.Besides,thepositiveandpassiveimpactsofnetworkassociationsaredisscussed,basedonwhichfoursuggestionsareputforwardinrespectofcreatingculturalatmosphere,buildingsubcategorizedwebsites,improvingtheadministrativesystem,andadoptingsufficientnetworktechniques,etc.

Keywords:collegestudent;networkassociation;network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中PC机的普及,我国网民的数量迅猛增长。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3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3.4%。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这部分人群大多数集中在高校。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同时,参加网络社团的大学生比例14.0%,平均每人参与的网络社团为1.99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邓希泉也指出:“从参加社团的平均数来看,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社团数多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团数。由此可见,网络社团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紧对网络社团的研究,并加强对网络社团的监督、管理和引导。”[1]实践表明,互联网虚拟社会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由此伴生了一种新的组织动员形式,以大学生网友为主体、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社团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并日趋活跃。它们多为自发性、松散型,有的靠兴趣聚合,有的因公益凝集,也有的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这些网络社团不仅活跃在虚拟空间,也开始走向现实。它既具有传统学生社团的特点,也具有网络文化印记的社团新特点,它拓宽了大学生知识交流与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但却以其传播迅速、活动隐蔽性强、难以控制的特性,使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方式面临巨大挑战。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现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具有相似爱好或目的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虚拟身份组建具有明确或特定宗旨的群体组织,利用互联网在网上进行交流和管理等活动,组成了大学生网络社团。目前,大学生网络社团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组织形态:

第一,现实社团的网络化。随着大学生网络使用率的提高,现实学生社团为了提高组织效率,增强社团影响和扩大社团活动空间,纷纷触网,形成网上网下联动,实现网络化交流和管理,促进社团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健康发展。第二,利用一些专业网站提供的平台自建俱乐部。如在上海影响较大的东方网俱乐部已建了7000多个俱乐部,10万多个注册用户,其中比较活跃的俱乐部有1000多个。第三,建立专属网站。该类社团已形成稳固的组织机构、鲜明的组织文化和服务宗旨,参与者多为对某种文化、技能或事物有特殊爱好的大学生群体或固守某种生活而寻找同类的大学生。第四,在大型网站BBS平台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虚拟社区,如西祠胡同南林之家等。高校学生参与较多的主要是校园网BBS上的虚拟社团、商业网站提供的校友录、QQ群或其他以运动、音乐及娱乐等为主题的社团。大学生网络社团活动形式主要是网上交流和网下聚会,这些社团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园地。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社团是依托于互联网而存在的虚拟社团,它不仅有与现实社团一样的共性,更有其鲜明的特性。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虚拟性强

经过十年多的发展,我国网民的主体构成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本身也逐渐变成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线上生存和符号世界对部分大学生来说已不再陌生甚至是不可或缺。所以,网络社团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生网民的网上家园,论坛、聊天室、博客、新闻组等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交流形式,也是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诞生地和寄居地。大学生网络社团只需要提供上网环境,便可不受时间、地域、年龄的限制,把兴趣相同的大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交流。在网络社团中的大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性,有的以现实身份和诚实心态参与其中;有的以匿名虚拟身份、多重角色与其他人或群体进行各种联系和交流。网络社团会员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并存,形影游离,一旦对社团服务不满或对社团中一些成员、言论不认同,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离开,有时甚至出现社团消亡的情况。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互动能力强

由于网络的结构可以比任何其他现有的组织以速度更快、更富有情感、更节省能源的方式沟通信息,倾向于组织结构的水平延伸和扁平化,而不是纵向发展和等级制。这对现实组织的等级体系、等级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就是说,网络关系是同等级间的横向联系,它最大的好处在于消除了等级观念。另外,大学生社团目前主要由高校党委领导、团组织具体指导和管理,导致社团成员的自治管理较弱,主动参与行为较差。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则主要依靠社团成员的自治。一个网络社团要想存在,不仅要网络管理员提供技术保障,更需要社团成员的投入。社团成员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和社团设施的使用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提供者和社团设施建设的参与者。因此,大学生网络社团为成员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环境,使参与者充满了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在互动中激发了成员广泛的参与热情,形成强大的动员宣传能力。如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9月份开学后,一些大学生网络社团就呼吁学生罢餐、罢课,一时间响应者众多,为此,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才平息了学生的情绪。

(三)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活动隐蔽性强

现实社团通常强调地域环境的影响,其社团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中。大学生网络社团则不然,其存在“空间”是无形的,而且还跨越了地域上的限制。大学生网络社团无论在什么环境,或身居何处都不影响社团的构成。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非空间组织形态,使其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即一个大学生也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生活在好几个网上社团里。另外,网络化组织动员行为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的,可在瞬间完成。组织活动证据多存于电磁介质如程序、数据等传输信息中,很容易被更改和删除。网络化组织动员并没有明显的行为特征,活动组织人利用各自的微机、手机组织,其行为又具有非直观性。在网络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能成为组织活动的工具。只要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常识和网络操作技能,就可对活动进行组织和遥控。这些也都使得大学生网络社团活动更具隐蔽性。

(四)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管理难度大

高校学生现实社团,需要向指定的主管部门申请,提交相关材料,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成立。社团的活动也是在相关部门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而大学生网络社团则是由网缘而生,其成员依据“网缘”相互连结,无明显核心,即在互联网所提供的平台空间,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和价值取向等交换信息、传播知识、宣泄情感,并彼此联系与连接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群落。网络社团基本上是一种自发性存在,成员有很大的自主性,往往以匿名虚拟身份、多重角色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交流;其流动频繁、分布广泛及其活动的隐蔽性,导致监督和管理难度增大。

另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了高校生源异常复杂,网络社团的成员又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学生。由于每所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的素质存在差异,异质性程度较高的成员聚集到一起,客观上也增加了管理引导的难度。[2]

三、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学生社团的新形式,是互联网和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利弊并存,应予以辩证地、全面地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积极影响

第一,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网络文化的全方位、多层次和迅捷性等特点,使大学生社团的社会性得到空前发展,网络社团的成员可以跨学校、跨地区、甚至跨国界交流沟通,共享文化、学术信息,或围绕共同兴趣和目标,统一开展活动和研究课题。第二,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社会变革的加剧,使得大学生需求、喜好日新月异、千差万别。在学校,正式组织是从教育目标出发,以保证教育的顺利实施为主要特征,因此它不可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要,而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团实现展示个人才能、宣泄情感、传递信息、增添情趣等的需要,体味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要。第三,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在网络社团中,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管理者,所有的人都是网络一部分,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最终管理者,体现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平等性、民主性和无权威性,成员之间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自然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四,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张扬。网络社团衍生的新型文化所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使大学生网民拥有一个自我选择的自由、平等的渴求本能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可以尽情挥洒个性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第五,拓宽了大学生受教育的途径。高校可通过培训网络社团负责人、建立红色网络社团、开办网上党团学校,发挥网络阵地优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消极影响

第一,网络社团进出自由、言论随意,传播速度快、效率高、掩护性强,且尚未建立或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得网络空间各种思想泛滥,其中不乏“西化”、“分化”、“弱化”思潮以及各种功利主义思想的涌动,长期游逛在这种思想各异的平台上,容易导致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错位,使得大学生认识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第二,网络社团成员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没有时空的限制,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会对网络生存环境的虚拟性产生依赖心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于网络之中不能自拔,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淡漠、情感疏远、道德滑坡,甚至使一些大学生产生紧张、孤僻及其他健康问题。第三,大学生网络社团活动随意,往往仅凭召集人的影响和魅力,振臂一挥,或出游、或集会、或筹款,有很大的盲目性,又处于第二方力量监管的“真空”状态,容易产生成员矛盾和社会问题,甚至发生内部欺骗和重大事故等。第四,大学生网络社团往往没有指定的主管部门,因而一些在现实中没有发展环境的不良社团纷纷把阵地转移到网络空间,如考试团体、团体、网络传销团体等,他们的活动违反了校园的纪律,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第五,网络社团把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集合起来,同时也就把高校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猛烈爆发。尤其是在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的导向下,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网络社团的群体压力,胁迫大量的学生参与抗议社会的行为,有时会形成一种巨大的逆流,造成社会和学校很难控制的恶性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2]

四、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路径探析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管理。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特性又决定了从微观具体技术层面上去强化管理将很难奏效,所以,笔者认为应考虑从宏观层面加以引导,再辅助以计算机技术对其管理。

(一)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尊重大学生的情感需要

校园文化是教育学生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高校应重视用厚重的校园文化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情趣留在校园里,用在学习上。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共性引导,更应重视个性发展,要正确地区别看待学生,为他们搭建舞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喜欢写诗作文的,学校帮助结集出版;喜欢唱歌跳舞的,学校出资聘请老师指导;喜欢发明创造的,学校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设施。内涵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真正能吸引学生的根本所在。不能把校园文化简单视为吹拉弹唱、打球照相等,也不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而应以“娱乐于人”为基点向外辐射,实现“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和自主参与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在环节设计中加入大学生喜欢的时尚元素,从而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二)建立校园主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高校应积极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①首先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主网站,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使高校校园网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要支持以人为本的网上互动交流,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及时解决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其次,高校党团组织还应结合实际,大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专题网站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专题网站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最后,高校要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帖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帖,有效引导网上舆论。①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制度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飞速发展说明了它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或限制它的存在和发展。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制度,将网络社团的活动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同时,我们要积极丰富校园学生正式组织,抑制网上不良社团,通过制度建设帮助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黄色文化、反动言论等对他们的诱惑,营造健康的社团文化氛围。

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资料库,要按照IP地址管理办法,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网络社团之所以难管理关键是成员信息的虚拟性,我们很难把现实中的自然人和虚拟中的昵称相对应起来。这就需要在建立网络社团时对每个加入会员进行实名认证,这样一来使会员在社团内部是虚拟的,但在管理人员眼中确实真实的。要培训网络社团的管理人员,做好对大学生网络社团起决定作用的“核心人物”的工作,使他们能准确把握成员动向,及时发现不良信息,引导社团成员的思想,从而使网络社团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是目前许多大学生网络社团共同面临的问题,政府和高校要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要帮助大学生网络社团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监督的有效形式,鼓励建立大学生网络社团评估机构和评价体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四)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社团进行管理

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需要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对大学生网络社团进行管理。这是由计算机特性决定的,是管理好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基础手段、核心环节。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现状,我们提出智能化检索、智能化网络监控、网络嗅探技术的思路。第一是智能信息检索。网络社团管理部门需要掌握对网上社团各领域的有关信息以便作出检查和决策,必须研究利用新型的网上信息搜索技术从大量的网上数据中发现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为管理机关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第二是智能化网络监控。网络管理是通过规划、监视、分析、扩充和控制来保证网络社团监控的有效实现,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3]智能网络能主动发现敏感关键字,及时锁定发言者信息并向管理者发送信息或保存相关信息以备核查。第三是网络嗅探技术。管理员通过网络嗅探技术可以把校园网络外部虚拟社团成员信息与校园网络内部人员信息做比对,从而更完善地掌握大学生虚拟活动的信息。通过以上措施把网络社团转换成现实社团,做到对网络社团“管”而不“僵”,“活”而不“乱”,实现网络社团的“公转”与“自转”一致,充分体现网络社团管理的“自由性”。

总之,大学生网络社团拓展了传统社团的内涵和组织形式,赋予了传统社团新的活力和创造力。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扶持、帮助,使其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可把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亚杰.调查显示:59.7%的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EB/OL].(2005-05-02)./history/newscenter/200505102-2.htm.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关系

网络道德建设是当代大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校园网络以现代信息为媒介,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以大学生为主体,连接着整个社会,构成思想、知识和信息的“宽带”领域。这个领域中,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建设,要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

一、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关系

网络道德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继承性、稳定性、连续性较强。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希望“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的融合,将“慎独”、“克己”等作为行为准则;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在很多方面都打上“敬天法祖重社稷”的烙印;在道德价值的尺度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强调“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指此意。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它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虚拟的空间里充满多样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互动性教育,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推动了师生的多向交流,双方的主动性都得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充满自由的教育,互联网为人们自由地上网、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自由度,消除了“社会藩篱”,显示出“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社会道德也敞开胸怀,面向世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又是充满时效性的活动,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和解答大学生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大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将其作为教育内容的素材,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这种情况下,网络道德又体现出真实性。

现实和虚拟差距很大,但是二者不无关系。有人曾经这样描述:“传统总是对那种不可能的可能报以嘲笑,以为是痴人说梦。虚拟正是变痴人说梦为正常的方式,把痴人说梦中的虚幻梦境变为真实。”

基于这种情况,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既不能脱离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又不能无视现代网络行为和信息技术的影响。然而,从道德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看,校园网络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承袭传统的道德内容和形式,把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简单移植到互联网上显然是行不通的,网络道德建设应当有新的价值观念、新的道德标准和新的建设模式,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虽与现实道德存在着不同的规律,但两种道德表现必然相互影响、相互映照。因此,网络道德建设仍然离不开传统的道德教育,它要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进行校园网络道德教育,要注入新的内容,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网络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潮,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构筑和谐网络行为,构造现代网络文明。

二、网上与网下的关系

网络空间里,交往方式由单向度向交互性转变,向非中心化转变,人们在网上漫游世界,“进入”各个领域,完全摆脱了网下的现实束缚。不少人认为,数字的透明性、网络的公共性、信息的流动性,造成了网络文化的“不设防”状态,这是现代技术背景下网络管理中的大问题。与此相伴的是网络语言规范缺失、网络信息污染严重、网络文化生态恶化等,它一方面不断消解传统文化权威,另一方面又伺机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强烈张力和价值标准的矛盾。网络空间里,“文化病毒”的快速传播带来的文化扩张、文化入侵和文化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一些网民头脑里充满了“以自我为中心”、“以方便为准则”、“以快捷为目标”等不良网络意识,全然不顾别人的感觉;一些网民在网上散布黄色流毒、传播黑色信息、制造暴力文化,全然不顾社会后果;一些网民秉持“我的地盘我做主”、“虚拟空间我最大”等心理模式,一意孤行,全然不顾应有的道德规范;一些网民出于形形色色的动机,打起网络文化和言论自由的旗帜,实际上对人权的危害极大。一段时间以来,整个互联网似乎是一个毫无规范的空间,丑闻、口水、通缉、人肉搜索等充斥其中,“陈易卖身”引发的信任危机,“恶搞行动”暴露的攻击本性,“长沙刁民”反映的群体嫉妒,“流氓外教”折射的自卑心理,“人肉搜索”带来的权利论争等,都表现出网络文化的窥视和扩大化、联想和类型化、意淫和泛性化、冲动和幼稚化、善变和妖魔化的特点,也凸显出网络空间里个人思想的多样性和个人行为的无序性。

这样一来,“网上”与“网下”两个空间里的道德行为很容易出现错位。“网上”的行为很容易在“网下”寻找实践环境,“网下”的理念很容易被“网上”的行为颠覆。有时候,在“网下”做了很长的思想工作,所起到的效果却被片刻的“网上”行为消解了。现实的“网下”道德教育,同虚拟的“网上”自由活动所形成的反差既不对应。但是,网络虽然虚拟,社会不能虚拟;网络可以无中心,人和文化不能无目的、无方向;网络文化可以自由传播,人的心灵不能四处漂泊;网络文化可以居无定所,人类精神家园却必须坚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既要实现“网上”的工作“网上”做,也不能忽视“网上”工作“网下”做的必要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网络、尤其是校园网对网上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评判,提供一个评价标准,来促进和强化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把道德情感通过网络本身的魅力加以渲染,快速传播,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追逐之情与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对接。另一方面,把做好“网”下的道德教育工作作为解决“网”上道德问题的基础。要利用相关课程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在计算机、互联网尤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育和普及过程中,把网络道德的内容纳入教育和考试范围,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要加强网络道德训练,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增强网络道德观念。

处理网上与网下的关系,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把好校园网站内容的质量关,防止涉密的或者其他不适当的信息上网;采取严厉措施,依法封堵那些危害国家信息安全、色情暴力等内容,以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来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构筑法律之网、防“渗”之网、安全之网,推动网络安全工作“社会化”;完善信息机构,推动网络安全工作“现代化”,加强信息沟通;完善管理措施,构筑文化安全的“防火墙”,坚决打击网络色情等不健康行为;引导网络行为,矫正大学生网民的不良“兴奋点”,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上来;强化网络道德建设,保护大学生网民的平等话语权,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思想。国家和政府要依法管网,要管的有理有据,要管的理直气壮,要避免随意性,克服“权大于法”的现象,还要避免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想管什么就管什么的做法,形成网络宣传、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网络执法齐抓共管、综合推进的局面。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文明管网,在校园网络中形成抵制网上低俗之风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内控建设,完善网络运行的风险评估、预案管理、预案演练、网络预警等。加强高校网管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促进网络信息规范、批评规范、争论规范、表达规范。

三、预防与治理的关系

在我国,校园网络道德的主流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导向应该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轨道应该在社会主义范围内,价值取向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准则。建立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培训机制,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广大网民的培训和教育,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用先进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凝聚人气,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之中,灌输到文化宣传之中,灌输到大学生的心理中。既提倡网络文明,又不泯灭大学生的个性;既提倡先进的伦理道德,又不扼杀大学生的思想自由;既为网络注入清新之气,又让大学生放飞心情,“我的地盘我作主”。在这个前提下,校园网络道德教育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灌输教育与互动教育结合,这是网络时代道德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到“强势宣传,单向灌输”效果的局限性,这种居高临下的方式,让人们难以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多数大学生对这种教育方式有一种逆反心理,可能会出现过激行为。多维互动的网络时代,不少大学生对千篇一律的灌输式教育感到“审美疲劳”。这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在互动中增进理解和信任,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传播真、善、美,在传播真、善、美的过程中促进网络健康发展。二是扶正与压邪结合,网络舆论引导与伦理道德并用。对于网络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作壁上观;不能引导无序,剪不断、理还乱;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束手无策;不能一味追逐“草根”,以“民粹主义”态度推波助澜。要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引导有力,用良好的道德标杆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论,用优秀的道德风尚引导网络风气,用有力的措施压制网络邪气,用规范的网络语言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形成畅所欲言、理性交流的良好氛围。三是网络自律和社会监督的结合。一方面网络建设是校园社会的事情,所有网民都应守土有责,在全社会形成合力,众志成城,共同培育校园网络生态。另一方面,强化网站经营的社会责任,健全社会监督网络,净化校园网络环境、规范校园网络运行规则,以对话求理解,以共识求团结,以包容求和谐。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处理好大学生网民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一是建立校园网络运行的组织协调机制,为处理网络突发事件提供组织保障,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网络,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加强网民与政府的对话,增进大学生网民与党和政府之间、与网络管理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增进社会信任,化解大学生网民的不满情绪。

二是建立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与网民的沟通渠道,对于大学生网民提出的问题,该回答的要及时回答,该澄清的要及时澄清,该解决的要及时解决,该反馈的要及时反馈。网络上的问题,往往面大量广,是各种情绪、意见的积累,要防止突发事件的变异,当报即报,当断即断,尽量避免激起大学生网民抗争的情绪和盲目的激情,更不能把非对抗性矛盾激化为对抗性矛盾。对于可能出现的网络文化渗透,属于国家的行为的,要靠国家来统筹;属于文化内容的,要靠文化的力量来对付;属于思想渗透的,要靠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来抵御。

三是倡导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理念。古语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应该提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形式,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网络争论,用公平正义原则开展网络批评,以利国利民的责任意识对待大学生网民的言行,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工程,提倡校园网络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网络文化建设,发挥网络信息传播功能、网络文化的民意汇集功能、娱乐功能。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强化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并把这项工作和教师的绩效考察挂钩,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校园网络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而造成负面影响的要追究责任。要建立校园网络不安定因素的排查上报机制,对那些“能量积累型”文化问题及道德问题,要防止因能量积累而“一触即发”。要经常性地检查校园网络中的不安定因素,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杜绝瞒报、漏报、迟报和错报。对那些带倾向性、苗头性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反映,妥善处理。要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总之,做好网络道德问题的安全排查总结机制,声音要“落地”,工作要“切入”,效果要“实在”。要立足于“防”字,抓住“早”字,克服“怕”字,注意“活”字,牢记“法”字。

四、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互联网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心,也没有完全由谁能控制和掌握的环境,在互联网上,谁都可以发言,谁都没有绝对的发言权,每个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这样的环境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在大学里,校园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根本特点是既有客体性,又有主动性。

网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与现实生活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不同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不等同于虚假性,尽管可能由于一些人的恶意操作而使之变为虚假,但是,最基本的行为理念应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给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一定程度上说,网络交往突破了人们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模糊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造成主体的泛化、分散化和非中心化,代之而起的是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网络传播的出现突破了以前大众传播的由点到面的单向的线性传播方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受传者不再是完全被动的“靶子”,传播者也难以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大学生们可以在网络里讨论几乎所有的话题,甚至把道德空间挤压到更小的范围内。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熟人”社会,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时空,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网络世界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人与网络为伍,终日沉溺于电脑屏幕无法自拔,疏远了亲朋,淡薄了亲情,忘记了亲人。有些时候,因为受到一些挫折和打击,便刻意逃避现实,“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这在大学生中极为常见。

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它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为激增、道德人格异化加剧等负面价值,如“网络幽闭症”、“网络飘移症”,网络欺骗、犯罪行为等。一些大学生迷于网恋,跌人虚拟的爱情之网难以自拔;一些大学生迷恋色情网站,误读网上狂欢,身心健康受到毒害。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失却了稳定的地基。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这种现象的最严重后果是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心理异化,他们在人机游戏中寻找寄托,在虚拟聊天中寻找浪漫,在网络色情中寻找刺激,形成网络迷恋。然而,“网络是工具,如果这个工具成了一种生命状态,支配和主宰人类,那将是严重的失败。”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重构

网络空间是网络技术带给人类的奇异礼物,它是一个技术范畴,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Cyberspace)。正是这一空间浓缩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开辟了第二个生存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曾断言的那样,“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不过,在网络社会中,同样会出现网下社会或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道德、伦理、侵犯等,而这些都归之于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名下。

关于失范的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法国学者马里·居友从失范的正功能角度去理解,而我们此处的行文逻辑则是从失范的负功能开始,因为我们是将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看成一个社会问题,是偏离了社会常态后的一种纠偏行为,而不是着重论述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对社会产生的有利影响。渠敬东在总结涂尔干失范观点时认为,涂尔干的失范概念是指一种与正常现象相对的反常现象,是一种社会状态。失范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整合的病态征兆,是“社会在个体身上不充分在场”的结果。不难发现,失范始终与社会常态无法分开,偏离了常态且长期运行,便概之为失范。

一、社会失范、网络社会道德失范

在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之前,必须先探讨社会失范的涵义。所谓社会失范,一方面指社会的价值与规范体系产生紊乱而导致功能丧失,无法指导与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使整个社会秩序呈现无序化状态;另一方面也指社会成员违背主导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这里将社会失范的定义放开了,以免把那些可能是重要的失范现象排除在外。规范瓦解与行为越轨是理解失范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失范行为”,及“行为失范”的解析,应当同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即失范是行为主体在其行为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这里的社会规范,既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等一般的社会规范,也包括规章、规程和纪律等组织机构的特定规范。行为失范的直观表现,在于行为主体的行为活动偏离了社会规范所预设出的“正常运行轨迹”。行为主体走向失范、作出某种失范行为这一事实本身,也可以折射出其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偏失或缺位。

网络社会源于以计算机为结点的“物的网络”与以人为结点的“人的网络”的复合。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的基础,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反映,与现实社会共同构筑了当代人类社会。所以,网络社会仍然以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人的参与作为核心要素来运行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某种程度上需要参照现实社会的社会失范,这也是不断强调社会失范的缘由之一。

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行为道德失范,它同时也是人的网络道德走向偏差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所应遵循的特定道德准则要求,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道德偏差的情况。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行为是人作出的一类特殊的行为,它与发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失范行为,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两者之间的不同,无非是在发生的“场域”,和展现的形态上有所体现而已。所以,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参照系是网下的社会道德,以网下社会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要求网络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上网者,当然包括大学生。

二、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毋庸置疑,大学生是网络行为发生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成为时代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应用者和实践者,故而本文择选大学生群体来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以期对整个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起抛砖引玉之功效。网络社会孕育和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重铸了当今社会的许多现代意识,如,自由与平等、信息与共享、互助与奉献、自主与创新以及开放与兼容等现代意识和伦理精神。自由与平等是网络社会的初衷,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梦想和追求,网络社会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由、平等和自治的世界,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网络社会滋生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却发人深省。

李伦在《鼠标下的德性》中指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交往便利和丰富信息的同时,网络行为“也带来了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犯罪、人情隔膜、情感危机、道德权威缺失和人性异化等问题。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网络时尚,困扰着网络文化的精神提升。信息崇拜、技术至上和工具理性导致人的价值取向的偏离。进人新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社会在给人类开拓生存空间、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既有政治层面的,也有经济层面的;既有文化层面的,也有人性层面的;既有法律层面的,也有伦理层面的。本文探讨大学生的网络社会道德问题,主要集中于他们比较习惯的网络场域,即网络游戏、BBS论坛和电子商务等,从中总结出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其一,虚假信息与信任的缺失。在诸多BBS论坛中,大学生群体一般不会公布自己详细、真实的信息,他们以匿名人的心态公布虚假的信息,尤其是在高校BBS匿名版聊天时,这种论坛连ID账号都不再使用,每个人都是匿名的、陌生的,人处于最典型的“无标识状态”。这样,有了匿名性的遮掩,使很多信息者把BBS论坛作为发泄情绪、无聊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平台,诚信在这些大学生中荡然无存。大学生在BBS论坛中具有双面性存在,一方面在网络实名制要求下的BBS论坛,为获取一个ID,他们必须公布真实信息且相信别人也同样会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在高校BBS匿名版中,他们却借匿名将信任置于不考虑之列,道德的窘境在信息的真实与虚假之间客观地存在着。

其二,网络犯罪行为的增加和对人起码的尊重的消失。网络犯罪行为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或以此传播虚假信息从而达到占有他人物品的行为,这种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自从1994年我国发生第一例大学生张男电子邮件诈骗案以来,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盗窃和诈骗的报道屡见不鲜。如哈尔滨某大学三年级学生王某,因英语成绩始终不及格,便产生了用黑客人侵学校网站改成绩的念头。将“桂林老兵木马”程序植人到了所在大学的教务部网站中,将自己40余科成绩都改为80分以上。不仅如此,王某以修改一科大学生考试成绩要50元或100元的价格,先后为本校20余名大学生修改了成绩数据,共收取赃款13130元。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使得彼此间起码的尊重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一即尊重在网络社会中消失,并且进一步延伸至现实社会。

其三,网络黑客的崇拜与网络麻木。对于网络黑客行为,很多人把它纳人技术分析行列,但是,网络社会只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以,必须从社会与人性的角度去对待网络黑客行为。黑客行为起码触犯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即安全。“正因为它(即安全)是从正常人的原始本能产生出来的,所以它可以看成是第一性的社会利益。大学生对于网络黑客行为表示出的态度令人瞳目。

2005年11月末,沈阳师范大学在沈阳市10多所高校中发起了“大学生网络文明抽样调查”,将3000份调查问卷发放到沈阳市的部分大学生手中,参与调查的包括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等各年级的大学生。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除上网时间、上网喜好等基本情况外,还毫不避讳网恋、网络黄色网站、网络黑客等敏感话题。关于网络黑客的问题,表示崇拜网络黑客的被调查者竟占到74.3%,但同时也有88.3%的被调查者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网上犯罪,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分析一个群体,关键是看其所行,而非看其所想或所说,网络黑客在大学生中制造的崇拜氛围已经在大学生的行为模拟中表现得十分清晰,而网络黑客作为一种危害网络社会基础的行为,大学生对其表现出的崇拜恰恰说明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网络麻木。

三、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策略选择

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必须与现实社会道德联系起来,因为网络中的行为个体扮演着双重角色,即身份制的人和匿名性的人,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既然网络行为仍旧是人的具有社会性的行为活动,那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网下,人的行为活动都应当遵循一定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加以展开。

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形成虽然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但其关键还是“人”和“信息”的原因,其实质则是信息权利的异化问题。“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由网络技术衍生的一切问题既源于人又必须依靠人来解决。鉴于此,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围绕个体大学生和群体大学生两个层面展开,具体策略表现为强化技术设置、注重个体建设、延伸高校引导、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等四个方面。

1.强化技术设里。

网络社会是由高技术、高智能的互联网加以支撑的,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故而,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加以预防和控制。而我们非常清楚,有关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条例等的制定和出台,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铺垫,因为,如果技术上无法获知和确认网络行为由谁所为,是谁违反了规范,那就很难发挥规范应有的效力。所以,必须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进行屏蔽和消除,通过加快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软件开发等,进一步从技术上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行为。

比如,在现在许多大学校园网络中,学校通过对网络信息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加以审查,在网络站点对不良信息加以堵塞,使用户无法接触;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泄露;对某些特殊局域网加强访问控制,防止侵害;对于学校自身BBS论坛实行实名制,需身份证和学生证共同登记注册才可以发表言论。另外,为防止不健康视频下载,许多大学对于诸多下载服务实行了关闭,减少了诸多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仅仅是一种工具,不是无条件、无根据、无理由、随时随地可以实施,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也必须是合法的和符合道德规范的,任何网络管理技术手段的使用不能以牺牲大学生群体利益和需要为前提。这就需要在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和大学生网络需求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2.注重个体建设。

对于康德而言,道德是由约束任何理性存在的义务所组成的。康德的“义务的共同理念”就是义务体现出人应在正当的精神指导下做正当的事情的理念。康德认为:“只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一个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可见,行为的道德价值只有在行为人的意图和实现这个意图的勇气之中才能发现,而在其所取得的结果之中却不能发现这种道德价值。按照康德的规定,作为道德法则即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的绝对命令只有一个:“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

在网络社会中,虚拟、匿名、去中心等特征刚好为网络主体提供了不同于现实原子世界中的意志自由,似乎为康德的纯粹理性的伦理体系提供了出场路径,但如果我们深人分析网络世界的特点,就会发现在网络社会中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中,网络大学生个体所面对的交往对象具有多面性,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各种虚拟人,面对身心同在的自我,还必须协调虚实的矛盾。多数网络主体表现出在信息传播与使用过程中的数码焦虑、自我被割裂、自主丧失、强迫机制、上瘾状况、灵肉分离等综合症状,这可能摧毁网络主体的自我的多角色转换机制,使自我控制能力丧失、道德责任感丢失以及行为责任能力丧失,进而最终使网络主体丧失自我发展机会。所以,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个体建设相当重要,要将外在我与内在我统一起来,这样才可以应对网络匿名等带来的负功能。

3.延伸高校引导。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是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个人才能不断成长,才能逐步融人社会,与社会和谐相处。网络只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工具和手段,网络并非是最终目的,切不能以手段殖民了目的,那样,最终会陷人网络的困扰之中。因此,大学生需要有一个相当明确的网络学习观。网络只是获取资源的手段之一,对于网络信息必须进行甄别,网络并不仅仅是娱乐和休闲的工具,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知识传播的功能,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人类的交往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一,而交往是以彼此语言和信息可置信性为前提的,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人交往的合作基础是意见一致,其前提就是彼此置信。’,。于是,信任便成为人类交往的重要基石,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如果缺乏诚信,不仅会带来网络社会道德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网下社会的构建,对网下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障碍,因为,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信任缺乏的个体始终无法真正树立人际交往以信任为前提的理念。无论是网络学习观还是网络交往观的培养,高校都不可回避地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言传时要加以引导。而且在制定条例和规范时也需要加以引导。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可通过诸多社会实践锻炼,让大学生真正体认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性和共同点,使其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学习和诚信的重要性。

4.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

法律是现代化国家必备的,它是使个体的人演变为社会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网络法律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实施网络法律的瓶颈在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法律实施条件和功效的差别。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重构

网络空间是网络技术带给人类的奇异礼物,它是一个技术范畴,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正是这一空间浓缩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开辟了第二个生存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曾断言的那样,“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不过,在网络社会中,同样会出现网下社会或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道德、伦理、侵犯等,而这些都归之于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名下。

关于失范的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法国学者马里·居友从失范的正功能角度去理解,而我们此处的行文逻辑则是从失范的负功能开始,因为我们是将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看成一个社会问题,是偏离了社会常态后的一种纠偏行为,而不是着重论述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对社会产生的有利影响。渠敬东在总结涂尔干失范观点时认为,涂尔干的失范概念是指一种与正常现象相对的反常现象,是一种社会状态。失范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整合的病态征兆,是“社会在个体身上不充分在场”的结果。不难发现,失范始终与社会常态无法分开,偏离了常态且长期运行,便概之为失范。

一、社会失范、网络社会道德失范

在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之前,必须先探讨社会失范的涵义。所谓社会失范,一方面指社会的价值与规范体系产生紊乱而导致功能丧失,无法指导与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使整个社会秩序呈现无序化状态;另一方面也指社会成员违背主导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这里将社会失范的定义放开了,以免把那些可能是重要的失范现象排除在外。规范瓦解与行为越轨是理解失范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失范行为”,及“行为失范”的解析,应当同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即失范是行为主体在其行为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这里的社会规范,既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等一般的社会规范,也包括规章、规程和纪律等组织机构的特定规范。行为失范的直观表现,在于行为主体的行为活动偏离了社会规范所预设出的“正常运行轨迹”。行为主体走向失范、作出某种失范行为这一事实本身,也可以折射出其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偏失或缺位。

网络社会源于以计算机为结点的“物的网络”与以人为结点的“人的网络”的复合。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的基础,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反映,与现实社会共同构筑了当代人类社会。所以,网络社会仍然以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人的参与作为核心要素来运行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某种程度上需要参照现实社会的社会失范,这也是不断强调社会失范的缘由之一。

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行为道德失范,它同时也是人的网络道德走向偏差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所应遵循的特定道德准则要求,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道德偏差的情况。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行为是人作出的一类特殊的行为,它与发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失范行为,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两者之间的不同,无非是在发生的“场域”,和展现的形态上有所体现而已。所以,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参照系是网下的社会道德,以网下社会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要求网络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上网者,当然包括大学生。

二、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毋庸置疑,大学生是网络行为发生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成为时代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应用者和实践者,故而本文择选大学生群体来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以期对整个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起抛砖引玉之功效。网络社会孕育和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重铸了当今社会的许多现代意识,如,自由与平等、信息与共享、互助与奉献、自主与创新以及开放与兼容等现代意识和伦理精神。自由与平等是网络社会的初衷,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梦想和追求,网络社会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由、平等和自治的世界,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网络社会滋生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却发人深省。

李伦在《鼠标下的德性》中指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交往便利和丰富信息的同时,网络行为“也带来了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犯罪、人情隔膜、情感危机、道德权威缺失和人性异化等问题。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网络时尚,困扰着网络文化的精神提升。信息崇拜、技术至上和工具理性导致人的价值取向的偏离。进人新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社会在给人类开拓生存空间、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既有政治层面的,也有经济层面的;既有文化层面的,也有人性层面的;既有法律层面的,也有伦理层面的。本文探讨大学生的网络社会道德问题,主要集中于他们比较习惯的网络场域,即网络游戏、BBS论坛和电子商务等,从中总结出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其一,虚假信息与信任的缺失。在诸多BBS论坛中,大学生群体一般不会公布自己详细、真实的信息,他们以匿名人的心态公布虚假的信息,尤其是在高校BBS匿名版聊天时,这种论坛连ID账号都不再使用,每个人都是匿名的、陌生的,人处于最典型的“无标识状态”。这样,有了匿名性的遮掩,使很多信息者把BBS论坛作为发泄情绪、无聊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平台,诚信在这些大学生中荡然无存。大学生在BBS论坛中具有双面性存在,一方面在网络实名制要求下的BBS论坛,为获取一个ID,他们必须公布真实信息且相信别人也同样会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在高校BBS匿名版中,他们却借匿名将信任置于不考虑之列,道德的窘境在信息的真实与虚假之间客观地存在着。

其二,网络犯罪行为的增加和对人起码的尊重的消失。网络犯罪行为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或以此传播虚假信息从而达到占有他人物品的行为,这种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自从1994年我国发生第一例大学生张男电子邮件诈骗案以来,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盗窃和诈骗的报道屡见不鲜。如哈尔滨某大学三年级学生王某,因英语成绩始终不及格,便产生了用黑客人侵学校网站改成绩的念头。将“桂林老兵木马”程序植人到了所在大学的教务部网站中,将自己40余科成绩都改为80分以上。不仅如此,王某以修改一科大学生考试成绩要50元或100元的价格,先后为本校20余名大学生修改了成绩数据,共收取赃款13130元。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使得彼此间起码的尊重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一即尊重在网络社会中消失,并且进一步延伸至现实社会。

其三,网络黑客的崇拜与网络麻木。对于网络黑客行为,很多人把它纳人技术分析行列,但是,网络社会只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以,必须从社会与人性的角度去对待网络黑客行为。黑客行为起码触犯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即安全。“正因为它(即安全)是从正常人的原始本能产生出来的,所以它可以看成是第一性的社会利益。大学生对于网络黑客行为表示出的态度令人瞳目。

2005年11月末,沈阳师范大学在沈阳市10多所高校中发起了“大学生网络文明抽样调查”,将3000份调查问卷发放到沈阳市的部分大学生手中,参与调查的包括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等各年级的大学生。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除上网时间、上网喜好等基本情况外,还毫不避讳网恋、网络黄色网站、网络黑客等敏感话题。关于网络黑客的问题,表示崇拜网络黑客的被调查者竟占到74.3%,但同时也有88.3%的被调查者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网上犯罪,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分析一个群体,关键是看其所行,而非看其所想或所说,网络黑客在大学生中制造的崇拜氛围已经在大学生的行为模拟中表现得十分清晰,而网络黑客作为一种危害网络社会基础的行为,大学生对其表现出的崇拜恰恰说明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网络麻木。

三、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策略选择

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必须与现实社会道德联系起来,因为网络中的行为个体扮演着双重角色,即身份制的人和匿名性的人,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既然网络行为仍旧是人的具有社会性的行为活动,那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网下,人的行为活动都应当遵循一定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加以展开。

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形成虽然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但其关键还是“人”和“信息”的原因,其实质则是信息权利的异化问题。“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由网络技术衍生的一切问题既源于人又必须依靠人来解决。鉴于此,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围绕个体大学生和群体大学生两个层面展开,具体策略表现为强化技术设置、注重个体建设、延伸高校引导、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等四个方面。

1.强化技术设里。

网络社会是由高技术、高智能的互联网加以支撑的,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故而,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加以预防和控制。而我们非常清楚,有关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条例等的制定和出台,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铺垫,因为,如果技术上无法获知和确认网络行为由谁所为,是谁违反了规范,那就很难发挥规范应有的效力。所以,必须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进行屏蔽和消除,通过加快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软件开发等,进一步从技术上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行为。

比如,在现在许多大学校园网络中,学校通过对网络信息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加以审查,在网络站点对不良信息加以堵塞,使用户无法接触;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泄露;对某些特殊局域网加强访问控制,防止侵害;对于学校自身BBS论坛实行实名制,需身份证和学生证共同登记注册才可以发表言论。另外,为防止不健康视频下载,许多大学对于诸多下载服务实行了关闭,减少了诸多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仅仅是一种工具,不是无条件、无根据、无理由、随时随地可以实施,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也必须是合法的和符合道德规范的,任何网络管理技术手段的使用不能以牺牲大学生群体利益和需要为前提。这就需要在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和大学生网络需求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2.注重个体建设。

对于康德而言,道德是由约束任何理性存在的义务所组成的。康德的“义务的共同理念”就是义务体现出人应在正当的精神指导下做正当的事情的理念。康德认为:“只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一个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可见,行为的道德价值只有在行为人的意图和实现这个意图的勇气之中才能发现,而在其所取得的结果之中却不能发现这种道德价值。按照康德的规定,作为道德法则即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的绝对命令只有一个:“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

在网络社会中,虚拟、匿名、去中心等特征刚好为网络主体提供了不同于现实原子世界中的意志自由,似乎为康德的纯粹理性的伦理体系提供了出场路径,但如果我们深人分析网络世界的特点,就会发现在网络社会中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中,网络大学生个体所面对的交往对象具有多面性,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各种虚拟人,面对身心同在的自我,还必须协调虚实的矛盾。多数网络主体表现出在信息传播与使用过程中的数码焦虑、自我被割裂、自主丧失、强迫机制、上瘾状况、灵肉分离等综合症状,这可能摧毁网络主体的自我的多角色转换机制,使自我控制能力丧失、道德责任感丢失以及行为责任能力丧失,进而最终使网络主体丧失自我发展机会。所以,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个体建设相当重要,要将外在我与内在我统一起来,这样才可以应对网络匿名等带来的负功能。

3.延伸高校引导。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是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个人才能不断成长,才能逐步融人社会,与社会和谐相处。网络只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工具和手段,网络并非是最终目的,切不能以手段殖民了目的,那样,最终会陷人网络的困扰之中。因此,大学生需要有一个相当明确的网络学习观。网络只是获取资源的手段之一,对于网络信息必须进行甄别,网络并不仅仅是娱乐和休闲的工具,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知识传播的功能,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人类的交往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一,而交往是以彼此语言和信息可置信性为前提的,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人交往的合作基础是意见一致,其前提就是彼此置信”。于是,信任便成为人类交往的重要基石,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如果缺乏诚信,不仅会带来网络社会道德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网下社会的构建,对网下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障碍,因为,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信任缺乏的个体始终无法真正树立人际交往以信任为前提的理念。无论是网络学习观还是网络交往观的培养,高校都不可回避地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言传时要加以引导。而且在制定条例和规范时也需要加以引导。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可通过诸多社会实践锻炼,让大学生真正体认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性和共同点,使其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学习和诚信的重要性。

4.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

法律是现代化国家必备的,它是使个体的人演变为社会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网络法律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实施网络法律的瓶颈在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法律实施条件和功效的差别。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谐校园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在网络社会中深受网络价值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稀皆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是大学生现实道德状况在网络世界的具体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大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中基本正确的网络道德认识与模糊的价值观念并存、丰富的道德情感与相对放纵的网络道德情感并存、较高的网络道德意志期望与相对较差的自制力并存的现状,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种种心理障碍。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之地,大学生独特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躲进虚拟的网络社会。同时,网络的弱规范性又放纵了大学生人性系统当中那些劣性因素的萌生和泛滥,网络强大的诱惑力远远超过了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

1.2网络文化的特殊性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网络文化具有隐匿性和不确定性、不安全与不可控性、开放巨与多元陛、自主性与平等眭、虚拟性与无约束性等五大特点。网络的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对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产生的诱惑力,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严峻的挑战,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的隐蔽眭、无约束性和虚拟性,使大学生隐去了相貌、表情、年龄、穿戴和身份等一系列外貌特征,而相当于仅仅保留了一张嘴巴而已。隐蔽陛、无约柬陛和虚拟性造成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责任的分离。在网络上,行为与责任的截然分离,使大学生可以滥施行为、言语随意放纵、背离网络道德要求的倾向,加速了大学生的道德滑坡,以致造成网络上道德的失范,表现出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格。

l.3学校、家庭、管理机构存在的不足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客观原因。大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重要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灌输给大学生。但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却显得过于无力。一是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技术和知识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无法承担起对大学生指导与监督的责任;二是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和手段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社会中显得滞后与低效;三是网络管理机构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机制还很不完善。

2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创建和谐校园

2.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增强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的指出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着力点。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意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多渠道、多主体、多类型的方式,走近学生,关注学生,在校园里逐步建立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平台,从深层思想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以及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深入贯彻有关文件的精神。对—些敏感的思想、观进行疏导、分析和辅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思想引导,释疑解惑,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网上师生交流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探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加强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网上明辨是非,认清美丑,加强自我约束,使其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2.2主动出击,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网络文化中健康向上的东西和颓废、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且后者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容易使他们成为不健康信息的俘虏。因而,大学生上网决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对上网的引导和教育。学校应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知识讲座、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征文、网络探讨等,既从技术层醋及网络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网络在学习方面的真正作用,教会他们如何快捷有效地检索学习信息和专业动态等,营造网络学习气氛;鼓励教师以电子作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特色的学习网页、网址,并以校园网为中心,创建与国内各高校及学习网站的联接;更多的网络课程;建立以交流学习为目的的各种留言版、讨论区。

2.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网络文化的管理。强网络文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我们进行网络监管的时候要坚持原则,同时根据网络的牦毫作出切合实际的举措。《意见》指出:“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邑在网上传播”。因此采取各种手段减少学生和有害信息的接触,如利用防火墙技术过滤掉—些黄色、反动信息,尽量让学生少进出社会化开设的网吧等等。同时,也要充分尊重网络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言论,只要符合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范畴,都应该允许其发表,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应该得到尊重。坚持平等、自由,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真实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后可以有的放矢地在论坛匕发表些帖子,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通过平等的讨论和交流,更容易使学生从心底接受正确的指导,从而让良好的进入学生头脑。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8

1.1高校学生基本都不够成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近几年,网络上的钓鱼网站、中奖信息到处都是,很多学生都还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学生被骗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学生成为了行骗机构的重点对象,而且很多学生想找一份兼职,经不住骗子的诱惑。虽然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很多学生都不怎么懂得计算机,尤其是来自于一些农村的学生,大多数都没接触过电脑,又怎么谈其网络安全意识。据了解,很多高校都没有具体的关于网络安全的课程,导致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无法辨别网络上信息的真伪。

1.2部分高校对校园网络安全没有好的管理,导致档案数据泄露。

一些高校还没有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好的评估网络系统安全性的手段,导致系统存在很多漏洞,大量信息就容易被篡改,甚至有一些重要的文档资料泄密,影响到正常的办公,使校园网络安全受到威胁。

1.3一些计算机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

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很多计算机安全技术并未被研究出来,从而导致一些黑客利用每一次这样的机会,研究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网络系统进行破坏。这种恶意的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人为攻击是网络安全不可忽视的问题,黑客都擅长于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攻击,由于病毒破坏性、隐蔽性和潜伏性的特征,人们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只有等其出现,才去采取有效的手段,只能坐以待毙。第四,校园网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一些教职工和学生在使用多媒体时,网络安全意识不够强,在U盘插在电脑上复制资料时,没有先检查自己存储器,导致有时候将病毒带入学校电脑,从而影响数字校园网络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使学校重要资料、档案外泄,甚至导致整个校园网络系统崩溃,严重干扰学校的管理与正常教学。

2高校数字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案

目前,完全解决数字校园网络的安全隐患是不可能的,因为开放的、虚拟的和自由的网络使人们无法预知将会发生什么。为了有效的保护校园网络,需要结合多种防护策略来实现。下面笔者就网络安全问题阐述一下几种方案。

2.1学校应该多开设关于网络安全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辨别网络陷阱。

同时,加强对数字多媒体的管理,让学生与教职工能够安全的使用校园网络,避免有计算机病毒侵入学校网络管理系统,从而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来不便。曾经就有人认为解决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必要先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这一点足以说明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多么的重要。

2.2对学校的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系统漏洞对网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坏。

对此,学校可以加强对校园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网络安全评估能够有效的预测网络系统可能受到危害的风险的大小,还能估计其带来的影响。而且它还能够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掌控,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并有效的进行处理。要实现这一技术,需要结合检测网络漏洞、模拟网络攻击和对服务进程进行报告等技术,从而达到最大可能的降低校园安全隐患,帮助学校控制、管理好网络系统。

2.3对学校的电脑安装有效的安全卫士,并采用防火墙技术,尽可能大的消除网络安全风险。

在数字校园的背景下,利用防火墙的技术,可以防止数字校园平台的出口被不法侵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病毒从外面入侵的风险。同时,对校园网的资料进行加密技术,这样做可以很好的防止网络资料的泄露,并减小被篡改的可能性。对网页设置访问控制,从而保护校园网上的资源被非法使用。对此,可以采用身份认证的措施,对访问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控制访问权限。第四,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这一点能够有效的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同时组织学生对制度进行学生,加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这对解决校园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很多高校都缺少专门针对校园网络安全的制度,因此,在一些高校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3结论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9

关链词:网络道德高校德育网络道德规范网络纪律校园网站师资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手段已初具现代化。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网络建设,早在2001年我国高校几乎都已经建立了校园网,远程教育接人点有2700个左右,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一支庞大的主力军。但是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丰富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基本的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相对于传统道德教育而言,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考察和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这不仅是高校德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互联网提供给广大师生的不仅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库和图书馆,而且是一种结合了广泛的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实践操作的“交互性”的教育空间。在互联网上,人们只须轻按鼠标,即可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周游世界,相互“面对面”交流。网络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种手段并举,由此创造的全新的网络环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网络使师生之间可以互动交流,改变了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单向灌输的德育工作模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也会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传统社会的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型道德,是一条由社会舆论和熟人感情构筑成的道德防线,他律的因素无处不在,使学生处于一种外在力量的控制之下。相较传统社会而言,网络社会更多的是非熟人社会,在这个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的缺少监督、管理、控制的网络道德环境下,维护传统道德秩序的道德他律手段,则很难实行。网络行为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使网络道德处于放任状态。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是匿名性的,是以“符号”为主体的,人们的性别意识、年龄意识、身份意识已被淡化,而不像现实社会中具有.特定角色和身份的人。网民自主意识加强,个性特征更加明显,每个网民都处于一个相对个人化的空间,一切行为都由个体自主独立选择,情感行为不易被察觉,现实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学校纪律对虚拟的网络社会缺少约束、监督和控制,使网络中的非道德行为有可乘之机,在网上自律状态下的“慎独”境界自然难以存在。有少数大学生心存侥幸,在网上浏览荆专播反动、色情或迷信内容;在BBS上发表过激言论;在聊天室散布人身攻击.性语言甚至相互谩骂、诬蔑,诽谤等等。还有部分学生在好奇、自我炫耀等多种心理的支配下,把网络当成了施展各种“绝技”的天地,并以此来证明自己驾驭电脑和网络的能力,如采用各种“黑客”手段攻击服务器、发送匿名或垃圾电子邮件;使用各种“木马”程序,盗用他人的账号密码,窃取他人的秘密;在网页中内嵌病毒性代码,散布或传播病毒等;任意侵犯别人隐私和知识产权,对个人隐私直接侵害、对个人隐私进行多手传播、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等,这些行为严重地干扰了网络正常的运行秩序,同时很大程度地栽害了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健康心理。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要求人们道德行为具有更高的自律性,即自作主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真正体现出人格尊严和道德觉悟。同时,网络是最大的信息库,也是最大的信息垃圾场,网络消除了时空界限,超越了国家民族界线,各种不同文化、思想观点、宗教信仰、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等铺天盖地迎面而来,它们的冲突复杂多变,没有一个单一正确的标准去判断。青年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成熟,对外来信息流缺乏鉴别力判断力和免疫力,国外意衫珊态的宣扬使学生产生信仰危机,伪科学和邪教教义动摇学生的人生观,纷繁芜杂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使学生的道德取向发生了偏差。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学生道德选择判断和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中网络道德的对策

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我们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惊慌失措,也不能姑息养奸,听之任之,而是要研究网络道德的形成规律和大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1.提高对网络道德教育的认识,把网络道德教育纳人高校德育工作的范畴。道德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灌输、教育和培养的结果。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网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因此有必要开设网络道德课程,把它纳人高校德育教学体系中,行之有效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如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增加“遵守社会公德,创建网络文明”的内容;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守法网民”的专题。实践证明,把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对建立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运行机制和运行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

2.强化网络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不良道德网络行为的监控。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19%年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进人21世纪以来,在国家有关法规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各地各高校制订了《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学生宿舍网络管理办法》、《学生网络违纪处理规定》等规定,要求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按照网络道德规范的普遍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但因为网络的虚拟特点,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有时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及网络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同时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比如组织专人加强对电子公告牌、聊天室和“论坛”的管理与监督。利用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安全防火墙”,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环境,保证大学生成长有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3.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转变德育观念,变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网络的特点是数字化、虚拟化。在虚拟的网络中,人的身份符号化。针对这一特点,要求变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着力培养能自己做主、自己负责、自己管理的道德主体。在自律道德体系中,高校德育应充分发挥其“感召”功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构建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使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愿望的同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同时培养学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在网络信息大潮中分清良芬、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劣、反动、色情信息的侵袭和诱惑。

4.建立网上德育阵地,设置学校德育专题主页,进行生动活泼的网络道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网络规范化。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人校园文化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和部署。要重点建设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主阵地—校园网,实现教学、科研、宣传、管理、艺术等信息的共享,让校园远离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帮助大学生自我培养文明使用互联网资源的习惯和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此外还在网上开设丰富多采的栏目吸引大学生到网上交流讨论。网上环境相对自由,气氛比较轻松,大部分学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为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能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网络在形式内容上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推陈出新,办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和网站的个性特点,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学生,用美好的作品吸引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感染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用有益的信息充实学生,倡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浏览者访问,增加点击率,只有点击率高的思想政治网站和主页,才能影响更多的受教育者并发挥良好的启发、培养正确网络道德的作用。

5.培训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过去教育者处于一种优势地位,一般教育者比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更高的学识,具有较高的威信,易受到教育对象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在网络时代,学生理解信息多维化,他们很难简单地按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和领悟信息。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理解接受信息更主动,常常自己独立自主去判断选择,教育者的权威地位被打破。因此,。网络需要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又能跟上时展步伐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学生网络管理范文篇10

关链词:网络道德高校德育网络道德规范网络纪律校园网站师资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手段已初具现代化。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网络建设,早在2001年我国高校几乎都已经建立了校园网,远程教育接人点有2700个左右,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一支庞大的主力军。但是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丰富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基本的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相对于传统道德教育而言,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考察和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这不仅是高校德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互联网提供给广大师生的不仅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库和图书馆,而且是一种结合了广泛的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实践操作的“交互性”的教育空间。在互联网上,人们只须轻按鼠标,即可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周游世界,相互“面对面”交流。网络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种手段并举,由此创造的全新的网络环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网络使师生之间可以互动交流,改变了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单向灌输的德育工作模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也会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传统社会的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型道德,是一条由社会舆论和熟人感情构筑成的道德防线,他律的因素无处不在,使学生处于一种外在力量的控制之下。相较传统社会而言,网络社会更多的是非熟人社会,在这个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的缺少监督、管理、控制的网络道德环境下,维护传统道德秩序的道德他律手段,则很难实行。网络行为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使网络道德处于放任状态。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是匿名性的,是以“符号”为主体的,人们的性别意识、年龄意识、身份意识已被淡化,而不像现实社会中具有.特定角色和身份的人。网民自主意识加强,个性特征更加明显,每个网民都处于一个相对个人化的空间,一切行为都由个体自主独立选择,情感行为不易被察觉,现实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学校纪律对虚拟的网络社会缺少约束、监督和控制,使网络中的非道德行为有可乘之机,在网上自律状态下的“慎独”境界自然难以存在。有少数大学生心存侥幸,在网上浏览荆专播反动、色情或迷信内容;在BBS上发表过激言论;在聊天室散布人身攻击.性语言甚至相互谩骂、诬蔑,诽谤等等。还有部分学生在好奇、自我炫耀等多种心理的支配下,把网络当成了施展各种“绝技”的天地,并以此来证明自己驾驭电脑和网络的能力,如采用各种“黑客”手段攻击服务器、发送匿名或垃圾电子邮件;使用各种“木马”程序,盗用他人的账号密码,窃取他人的秘密;在网页中内嵌病毒性代码,散布或传播病毒等;任意侵犯别人隐私和知识产权,对个人隐私直接侵害、对个人隐私进行多手传播、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等,这些行为严重地干扰了网络正常的运行秩序,同时很大程度地栽害了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健康心理。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要求人们道德行为具有更高的自律性,即自作主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真正体现出人格尊严和道德觉悟。同时,网络是最大的信息库,也是最大的信息垃圾场,网络消除了时空界限,超越了国家民族界线,各种不同文化、思想观点、宗教信仰、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等铺天盖地迎面而来,它们的冲突复杂多变,没有一个单一正确的标准去判断。青年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成熟,对外来信息流缺乏鉴别力判断力和免疫力,国外意衫珊态的宣扬使学生产生信仰危机,伪科学和邪教教义动摇学生的人生观,纷繁芜杂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使学生的道德取向发生了偏差。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学生道德选择判断和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中网络道德的对策

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我们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惊慌失措,也不能姑息养奸,听之任之,而是要研究网络道德的形成规律和大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1.提高对网络道德教育的认识,把网络道德教育纳人高校德育工作的范畴。道德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灌输、教育和培养的结果。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网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因此有必要开设网络道德课程,把它纳人高校德育教学体系中,行之有效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如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增加“遵守社会公德,创建网络文明”的内容;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守法网民”的专题。实践证明,把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对建立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运行机制和运行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

2.强化网络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不良道德网络行为的监控。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19%年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进人21世纪以来,在国家有关法规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各地各高校制订了《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学生宿舍网络管理办法》、《学生网络违纪处理规定》等规定,要求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按照网络道德规范的普遍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但因为网络的虚拟特点,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有时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及网络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同时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比如组织专人加强对电子公告牌、聊天室和“论坛”的管理与监督。利用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安全防火墙”,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环境,保证大学生成长有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3.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转变德育观念,变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网络的特点是数字化、虚拟化。在虚拟的网络中,人的身份符号化。针对这一特点,要求变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着力培养能自己做主、自己负责、自己管理的道德主体。在自律道德体系中,高校德育应充分发挥其“感召”功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构建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使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愿望的同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同时培养学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在网络信息大潮中分清良芬、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劣、反动、色情信息的侵袭和诱惑。

4.建立网上德育阵地,设置学校德育专题主页,进行生动活泼的网络道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网络规范化。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人校园文化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和部署。要重点建设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主阵地—校园网,实现教学、科研、宣传、管理、艺术等信息的共享,让校园远离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帮助大学生自我培养文明使用互联网资源的习惯和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此外还在网上开设丰富多采的栏目吸引大学生到网上交流讨论。网上环境相对自由,气氛比较轻松,大部分学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为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能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网络在形式内容上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推陈出新,办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和网站的个性特点,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学生,用美好的作品吸引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感染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用有益的信息充实学生,倡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浏览者访问,增加点击率,只有点击率高的思想政治网站和主页,才能影响更多的受教育者并发挥良好的启发、培养正确网络道德的作用。

5.培训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过去教育者处于一种优势地位,一般教育者比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更高的学识,具有较高的威信,易受到教育对象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在网络时代,学生理解信息多维化,他们很难简单地按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和领悟信息。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理解接受信息更主动,常常自己独立自主去判断选择,教育者的权威地位被打破。因此,。网络需要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又能跟上时展步伐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