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时间:2022-10-07 03:17:40

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摘要: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校中最直接的基层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者,在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新的形势下,高校政治辅导员要立足岗位优势,结合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交往方式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高校政治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多彩,极具个性。他们在处理学习、爱情、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问题时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引发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近年来频繁发生在高校的大学生恶性事件,特别是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四川师范大学舍友杀人案,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再一次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什么灾难能够像心理危机那样给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体验。”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高校管理者,特别是高校辅导员,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稳定心理,系统分析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因素,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门开展的一项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显示,心理疾病已经是除肝炎外影响大学生健康的第二种疾病。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约为23.2%,且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从相关研究来看,部分大学生不断出现的心理障碍已经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及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在某年级一次针对新生开设的心理健康课上,辅导员老师对四个班的学生做过一次心理健康现状摸底调查。收回的调查结果反馈表中,有一位新生的留言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失望,他觉得自己的大学无聊、枯燥、没劲,对于自己的人生感到十分的迷茫,想改变自己但不想付出行动,没有目标,没有梦想,得过且过。他的这种情况也折射出了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方面的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中主要暴露出三种问题:第一种是不愿意交往,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不需要互相的往来或者是更倾向于虚拟世界的交往,不愿意与人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去与人交往;第二种是对自己缺少自信,害怕被拒绝导致不敢交往;第三种是在与人交往中,沟通技巧方面有所缺失,导致交往困难。2、大学阶段适应困难的问题。大学的美好生活一直以来是无数人所向往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迟迟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当现实的大学生活与你想象的有一定差别时,心理就会产生落差进而导致心理不适;大学伊始,很多同学都会不知所措,比如不知道该如何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导致自己迷失方向,心理烦闷;当别人在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时,自己却浑浑噩噩、懒惰,此时会感到自责悔恨导致矛盾心理的出现。3、恋爱困惑的问题。恋爱能够给双方带来幸福感和快乐,但也是最容易带来痛苦的。因恋爱导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有些人因为没有追求者感到郁闷、心烦;有些人陷入单恋的怪圈,无法自拔,导致失落情绪的产生;有些人面临多个追求者而无法做出选择;有些人发现彼此不适合或者因误解、猜疑寻求分手;也有些人因为失恋而产生难过、苦闷、悲痛甚至绝望等心理。4、学习压力的问题。虽然大学生活相对容易,但是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况且大学阶段的学习与高中阶段是不同的,此时如果还不能跟上大学的授课方式就会出现因掌握不了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出现考试焦虑症;随着学习的深入,部分学生觉得自己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相差甚远,导致自己处于痛苦之中;由于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导致考试挂科或者因在校期间受到重大处分导致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5、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部分大学贫困生对自己家庭经济困难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给自己贴上贫穷的标签进而引发自卑、羞耻的心理;大学贫困生由于自己家庭上的贫困,自尊心受到打击,时常感到孤独无助,不愿意与人交流,遇事逃避、退缩,也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总是消极地对待人生,很容易导致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的产生,若得不到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很有可能会产生抑郁症。6、毕业生就业恐慌的问题。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因此,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学生还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同时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缺乏客观分析,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个人能力认识不足,眼高手低,因此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由于缺少工作经验或者对自己不自信,导致出现焦虑心理,也有部分同学存在盲目从众的问题,以上这些情况,农村及家庭困难的学生会表现得更为敏感,心理问题也相对要更多一些。7、家庭环境影响的问题。在如此多的心理问题面前,似乎每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都与当事人的家庭或个人经历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家庭环境对每个人的个性塑造会产生很大影响,影响到将来的处事方式,自然也引导着不同事件的发生,最终使每个人带有不同的经历色彩,因此家庭及个人经历等相关因素在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及时了解到与学生家庭及个人经历有关的问题,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就更容易找到抓手。

三、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校中一支特殊的团队,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的鉴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高校政治辅导员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掌握和创新了多种管理手段。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懒散、我行我素、遇事爱逃避、迷茫等问题,作为辅导员,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激发学生的生活斗志,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帮助他们正确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有利于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更加容易解决问题。政治辅导员老师年龄一般都小于36岁,因为与学生的年龄差异较小,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和心理教育过程中更易得到学生的信任,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利用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高校政治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的建立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发展。总之,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担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政工作的双重重任,正是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辅导员更容易接近学生,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新动态,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潜在或隐藏的心理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全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理论,提升政治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日常工作中,政治辅导员对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学习不能松懈,同时,对于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学习、案例演练也要不断加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的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政治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础,辅导员要加强身心素质的提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感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其次,学会接纳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辅导员要主动地了解学生在性格、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去了解不同学生的心里特征,还要学会鉴别学生的异常心理,并与思想道德问题进行区分,这样,辅导员的辅导工作可“对症下药”,更具针对性,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及强劲内力,这样才能够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及心理方面的相关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的成长。2、提高政治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和有效沟通技巧,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政治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或者进行心理疏导时,语言不仅要恰当、生动、活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逻辑清晰,还要根据不同场合下学生个体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为此,政治辅导员老师需要参加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以提高个人的表达沟通能力。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除常规性组建学生档案外,还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是在辅导员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反馈单、学生体检结果报告单,以及听取班干部和宿舍长对同学基本情况的介绍等都可以作为辅导员了解学生信息的途径。通过了解,及时发现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谈心查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特殊学生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和跟踪观察。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组建,可以发现许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特别关注的贫困生、成绩差的学生、家庭有变故的学生等,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且这类人群在心理健康档案组建中更具有动态性,因此要跟踪观察这类人群,及时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情况,不断更新心理健康记录,做好特殊群体的心理咨询工作。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在线沟通,实时掌握学生“心”动态。当前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网络活动盛行的时期,与以往学生的沟通方式不同,现在学生的情绪表达越来越倾向于借助网络工具。比如,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在QQ空间里发表文章或是说说倾诉,在微博里面宣泄负面情绪,在微信里转发图片并加上个人的激烈言词,或是到校园论坛上就一看似不公的事件大发牢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倾向于不谈论,不表达。过多的隐忍、压抑和个人化的思考方式是引发各种心理冲突的导火索。针对以上情况,辅导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如QQ、微信、公众号平台后台留言交流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在虚幻的网络中,学生更易敞开心扉,谈论心理问题。在这里学生可发泄内心的苦闷、不满、难过,也可以向辅导员寻求解决的方法。对于辅导员来说,当学生卸下防备,敞开心扉进行倾诉时,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中逐渐转变学生的观点和认知。5、改变传统的教育沟通模式,做学生的朋友和心灵导师。在平时工作中,很多辅导员常以严苛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便更好地灌输教育管理制度和理念。但是当面对现如今的学生时,却发现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当前大学生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及叛逆的处事方式,因此,高校辅导员需更换角度学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适度放低原有姿态,通过QQ、微信等媒介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真实的自己,搭建沟通的桥梁,获取学生的信任,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学生真实状况,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等信息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另一方面,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沟通方式与其交流,可以完美实现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转换,使得管理和沟通相得益彰,有效缓解管理的强制性带来的执行力差及配合度低,为成为学生们的心灵导师和良师益友扫清障碍。6、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期且有效的沟通,家校合力,多渠道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人都知道,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也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家长虽然熟悉学生,但有时候出于个人目的会隐瞒一些学生来大学之前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如川师大杀人事件一样,家长对学校的隐瞒,使得学校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导致悲剧的发生;此外,由于家长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少,而学生又不愿意与家长倾诉心里的问题,导致很多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实想法,对于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当然也知之甚少。因此,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以与家长携手合作来做学生工作。若是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心理问题产生,这就需要家长和自己孩子进行及时沟通,加强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这样可以产生倍增效应。这项工作需要辅导员更加有责任心、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因为与问题学生家长的交流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让家长自愿加入到与辅导员的长期联系中来,而且,与学生家长建立一条信任的纽带本来就是一项长久的、不定期的工作。让家长加入到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中,对于克服学生心理障碍,会起到良好的正面辅助效果。

参考文献:

[1]章连明,施小红.浅析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根源[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10.

[2]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44—353.

[3]石蓉.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教育教改增刊,2007:57—58.

作者:张 娟 李百秀 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