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通识教材编辑研究

时间:2022-03-04 09:28:02

高等教育普及化通识教材编辑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起于1999年。相对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当时的高校教材面临“质量不够高、宏观管理措施不力,教材的出版情况混乱、教材的种类太少、教材的出版比较困难”111的问题,所以必须“对原有的教材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加强教材出版质量方面的工作”。?如今出版行业基本解决了当年教材种类少、出版困难的问题,在数量上与在校大学生成适应化的正比例增长结构性改革”实施不辍,老旧教材早己经过几轮的替代淘汰。但是,教材质量上却仍然未能与高校教学改革要求的目标达成同步。有目共睹的是同质化教材泛滥,尤其是“基础课、热门专业教材众多”,⑶即通识课程(涵盖基础课、热门专业课)教材领域内同质化程度偏高。许多为市场效益或职称评定,匆匆忙忙、东挪西凑出的“新版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创新性和适用性缺失,没有进一步为教师的教改实践、学生的能力培养带来裨益。打造教材精品、提局图书质量,成为目前教育出版界最为重视的问题。站在出版行业角度看,编辑工作贯通整个图书生命周期,在教材去同质化实践中起着重大作用。站在教育行业角度,编辑主体的学养素质、创新责任亦是把控图书质量总体、强化精品战略的关键一环。

一、高职扩招下的分层意识

我国高校教育经过十几年体制改革,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2019年,教育部表示“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4|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4月30日,《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普及化意味着未来大学生的无限扩展,高职扩招则意味着专科生在其中所占比重增加,高等教育呈现明显化的受众分层。因而作为教材编辑,也要相应地考虑教材的受众分层问题,在避免等级偏见的前提下,对将来的使用者精准定位。我国高校有等级之分,学生有层次之分。专科生对初高中知识的掌握度及其培养目标与本科生不同,适用教材势必有所区别。另外,专科生因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又分为高专生和高职生。那么,通识教材可以针对本科生、高专生、高职生的不同层次在难度和广度上进行把控——本科生的教材内容宜深、范围宜广,高专生、高职生的教材,则必须明白易懂,知识集中。比如本科通识教材《艺术欣赏》可要求编写者加入艺术发生学、艺术理论、接受美学等内容,列出艺术所有的体系分类及经典作品;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组稿《艺术欣赏》教材,要提醒编写者在内容上做“减法”(如删减一些类似超现实主义的玄奥艺术作品),在形式上做“加法”(如大量增加直观的艺术作品图片)。另外,出版社编辑在策划组稿时不应该盲目强调主编必须是专家学者,这未必是教材高质量的保证。因为对应学生的分层,编写者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国内高校教材编写的惯常做法是主编统筹下的多人参与。有些主编是不在教学一线的专家学者,组织自己的研宂生放手编写。研究生没有教学经验、水平参差不齐,所编教材无法符合师生的真正需求。鉴于此,主编不必是权威,但一定要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主编挑选该专业领域内的学者、一线教师、研究生组建成多层结构的团队,学识与经验双管齐下,利于强化教材自身的适用性。

二、高教普及下的类型意识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的《关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要适应不同类型高等学校需要”。这个提法放在今年高职教育扩招的新形势下,宜把普通本科教材扩大为所有的高等教育教材。我国的高等学校按专业可划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两大类:按培养目标可划分研宄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综合型大学多偏重研宂,专业型大学多偏重应用。专业型高校又可以细分为师范、语言、财经、政法、农林、医药、军事、体育、艺术等多种门类,不少专业型院校属于专科层次。专业应用型高校与综合研宄型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目的与意义没有本质差异,但会因专业特色的凸显有着微妙的差别——综合类大学通识课涉及学科面比较广;而专业应用型院校通识课要考虑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适用于普通综合类大学的通识教材,其普适性的优点对于专业类高校而言,却成了缺乏专业特色不能精准对位的遗憾。所以目前国内许多知名的专业型强校鼓励自编自用——自己编写使用于本校、带有自身专业特色的通识教材,并向同类型兄弟院校推广。出版社编辑在团队组建和内容编纂时必须有学校类型的针对意识,尤其面向的是专业类院校,不但要考虑教材的专业配合度,还要衡量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民族、艺术类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薄弱,教材宜浅显易懂、循序渐进;而语言、政法类学生成绩相对优秀,教材宜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以中国高校普遍开设的语文基础课为例。目前名为《大学语文》的教材版本不下百种,但若在专业类型和地域特色上做文章,教材编辑依然存在创新空间。不少专业类大学自编的《大学语文》,书中选编的阅读篇目与专业挂钩紧密:如财经院校用书编入《史记?货殖列传》《盐铁论》;师范院校编入《吕氏春秋?劝学》《师说》;军事院校编入《赤壁之战》《后汉书?马援传》……一些院校所处地域特色鲜明,书中所选篇目也带上地方色彩:《江南的冬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江浙的温婉;《白杨礼赞》《秦腔》是西北的粗犷;《边城》《伞下的侗寨》是西南的静谧……再以学生们喜欢选修的热门专业课《心理学概论》和《影视欣赏》为例,除基本理论外,编撰《心理学概论》可以相对详细地介绍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学科分支:师范院校需要教育心理,司法警官院校需要犯罪心理,艺术院校需要艺术心理……选择《影视欣赏》的经典影片,师范类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放牛班的春天》,政法类有《十二怒汉》《杀死一只知更鸟》,军事类有《现代启示录》《巴顿将军》,体育类有《光荣之路》《摔跤吧,爸爸》……以此类型意识推而广之,令通识教材能够精准定位,让专业类、专科类学生真正获益。

三、通识教育下的定位意识

高校教育因其自带的学术与研究属性,必须时刻保持学科发展的先进性,因而有些文章在论及高校教材建设时提出:教材内容应该快速更新,及时反映最新的理论学说、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充分体现教材的先进性。这种观点有些片面,教材编纂最重要的是确保知识的完全正确性而非先进性,因为前沿的信息未必是正确的,还未经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而且,还要视具体课程的具体情况辩证地来看待。通识教育以提升学生个性品质为宗旨,帮助他们开阔胸襟、拓宽视野,了解与人生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掌握良好沟通与交流的社会化能力,以便智力、身心、品格等全方位发展。中国高校通识课程一般分为三类,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第一类是公共必修课,以马哲思政类课程为主体;第二类是基础技能必修课,包括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等。第三类是通识素质教育选修课,多为各专业的热门课程,向非本专业的学生做最基础的常识知识普及。所以,编纂选修通识教材,应该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目的,专业的先进性、前沿性是非必要的。同时,为使全体学生能够消化理解非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在内容选择上宜广而不宜深,在语言选择上要深入浅出,既能使用专业术语,也要用浅显的语言解读这些术语概念、观点理论。所以,编辑教材即便面对的是同一门专业或课程,也要预先定位该教材的使用方向,确认是专业必修还是全校通识,辨明二者间的差异,在构架整本书的章节与内容时预先定位难易程度。例如,《基因工程》如果作为通识选修课,其教材编辑宜以明白易懂的概论式章节布局,集中讲述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基因工程的特点与基本步骤、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与趋势等,比如日常生活中民众关注的转基因动植物生产、基因生物工程制药的发展、主要基因工程药物简介等。这些内容使非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基因工程的概貌,理解基本的技术原理,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至于基因工程专业内非常艰深的生化知识,如DNA连接酶的分子机理、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体外重组、噬菌体载体目的基因制取、寡核苷酸片段的分离和纯化之类的内容,或者不必编入书中,或者用非专业、普泛化的科学语言简要描述即可。又比如通识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材,市面上有的版本内容比较狭窄,重点选择传统精神文化,尤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铺排章节意在从文化精神,亦即文化的隐性层次或称为深层次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态上的探讨,但对于高职类学生而言,论述过于高深和抽象,缺乏文化形态的展现,这必然会使高职类学生觉得枯燥而难以接受”。151为使各层次的学生能够理解并有兴趣接受,编者要有宏观的布局,选择内容须广泛不须深奥,避免高精坚深的陷阱。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例,该书按照学界普遍认同的文化三分法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一来安排章节构架、选择知识点,从渐层的文化现象表现逐步过渡到深层的文化精神内蕴,每一小节的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又涉及广泛,额外还补充与文化知识相关的趣味延伸阅读,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或难以理解,具备了一本好的通识教材所应有的特性。叫、新兴技术〗<的媒介意识“教材编辑要密切跟踪新兴技术进展和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不断探索教育出版的新盈利模式。……如何整合现有框架,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建立可行的盈利模式,是教育出版当前和未来的重点。”161因此编辑要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把教材内容多媒介化。多媒介意识为传统文字教材带来立体化的新形态。比如为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在主编交付文稿后要求配套PPT课件:现在慕课、微课相继出现,可以用慕课、微课作为教材配套的创意营销;类似的立体化配件还有电子教案、机考题库等。“要为教材配备恰如其分的辅助资源,满足授课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高校教材编辑在以下三方面要特别用心:一是要密切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二是要保持配套资源与教材相匹配……三是不要做无用功……”171对于这类立体化配套而言,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比脱离教学实践的学者更有优势。所以编辑在组织编写成员时选择有经验的任课教师,他们往往会结合自己所使用的教案、课件、题库来编写教材内容,反过来在编写的同时修订自己的教案课件,二者互相对应补充,最后初稿和配套资源同时完成,省时省力、匹配度高。教材传统的使用途径是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网络时代之前,教材自学多采用文字阅读的视觉渠道(少数外语类教材配有磁带,可以采用聆听录音的听觉渠道),而现在的慕课、微课等影像视频是人类认识事物最快捷的视听双向渠道的满足。编辑在前期组建编写团队时就要考虑到慕课、微课的录制,充分利用一线教师资源。因为许多高校都配备先进的录播教室,课堂录像日常化。一本教材编写完成后就可以优选日常课堂录像,后期去粗取精、剪辑美化,完成视频资源的配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能。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每一轮新授课的录像还可以拿来不断修正补充慕课、微课,使所编图书的使用寿命尽量延长。所以,编辑要具备多媒介的前瞻性意识,即便当时没有条件为教材配套立体化多媒体资源,等未来教材再版或修订时也可以加以补充。2019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元年。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从大众化教育到普及化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还是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国家需要的一直是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高校通识教育是必须且重要的。相应地,通识教材作为高校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出版市场的所占份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个空间要借助打造精品来开掘。精品之精体现在新颖性、独特性、针对性、适用性上,尤其是通识课教材相较于专业课教材,更要讲求针对性和适用性,编辑出版理当把这两项作为工作重点,自觉地秉持分层、类型、定位、媒介四项意识,听取最有发言权的高校一线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避免通识教材编辑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同质化弊病,如此方能出良品、出精品,真正让广大高校师生受益,助力国家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作者:卓雅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