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生命教育强化策略

时间:2022-09-22 09:04:23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生命教育强化策略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要求。针对当前高中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政课教学中强化生命的策略。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养,探索有效的生命教育方法,系统挖掘生命教育资源。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命教育;策略

2019年,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任,思政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增强爱国情、报国志,拓展生命的宽度,积淀生命的厚度,在劳动与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生命活力,实现人生价值。新一轮课程改革撬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全新变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愈发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逐步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生命价值引领。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思想政治教师的生命教学观比较淡漠;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制约,生命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发掘不够充分等。为顺应时展的需要,更好地彰显思想政治课生命教育功能,现根据生命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助力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养

(一)加强思政教师专业培训

加强生命教育的培训,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师深刻领悟生命教育的博大精深,逐步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教育素养。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直接渗透者,学生发展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其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且这种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观念一旦形成,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或磨灭。教师的生命素养水平直接关系着生命教育的效果,关系着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强化思想政治教师的生命意识,提升他们的生命素养,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生命教育,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学习、观摩走访、研讨交流,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

(二)构建科学的思政课程评价机制和体系

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如果把高考升学率或是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那么思想政治课就会沦为普通的学科知识课程,学理性和知识性的特征凸显,其铸魂育人的价值功能将大大削弱,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也会围绕传授学科知识展开,思想政治课政治方向的引领作用、价值观的培养功能很难实现。2019年,教育部重新出台了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的问题,从高中教育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根本遵循。这一评价体系突出了教育的方向性、科学性,反映了教育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原则。学校应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对学科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生命教育的测评和考量,实施多元化的评级机制,注重过程评价,把学生生命素养的提升作为重要的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转变,让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育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树立科学的生命教学观,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弘扬生命至上的教学新理念

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新一轮课程课改教学理念要求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为此,学校应倡导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关注生命健康安全和生命成长价值。教学理念对于教学行为的影响首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目标,由过去的三位一体转向多维并举。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要求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清晰而具体,既要有知识目标,更要有情感价值目标和生命教育目标,逐步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政治任务。

二、积极探索有效的生命教育方法

(一)优化案例,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形式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思政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方式日渐多样。以“生命教育”案例为载体进行综合性教育,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立足不同视角、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方案,在开放的民主的氛围中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单一制和复合制》这一内容时,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选取美国和中国抗击疫情的视频和文字资料,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采取的抗疫态度以及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出话题,分析两国结构形式,学生在分析中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中国取得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党和国家坚持人民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势。通过情境案例分析,学生自觉增强生命价值观、国家安全观,坚定了制度自信。

(二)强化辨析,选择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

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是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点睛之笔,也是思想政治课发挥生命教育功能的重要形式。例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内容时,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就是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着这一主导,按照“发现差异——表达认识——做出判断——行为选择”的步骤设置了“描绘伟大画卷坚定发展道路”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两个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回顾历史、列举事例、比较明辨,深刻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从而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顺畅地实现了由相信、信服到确信和坚信的升华,也使思政教学活动有了深刻的实质意义。

三、系统挖掘生命教育资源

(一)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思政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物质载体。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有机整合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将理论学习和生命教育深度融合,增进思政课程的思想性和亲和力。例如,《哲学与文化》模块中“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内容,让学生以时代楷模为榜样,感受具体的、现实的典范,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政治与法治》模块中,通过模拟政府执法活动或旁听具体案件审理,宣传《民法典》等形式,探究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公正司法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提升生命的社会价值。通过就业与创造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就业或自主创业奠定美好的基础;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公民人格教育,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懂得诚信,知道维护法律的尊严,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队合作中实现人生梦想,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得到全面发展,在遵规守纪中享受美好生活,在奉献和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二)融合运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高中生生命教育具有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师不应囿于教材资源的约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特别是生活中的素材,着眼学生的真实生活,挖掘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借助德育、美育等课程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培育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视野和人文素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生活资源、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注重生命的价值、强化正能量的引导。利用不同学科教材中相关的丰富资源,让学生认识生命,提升对生命的理解,进而珍惜和爱护生命,促使学生关爱、悦纳自己,尊重他人。思想政治教师还要扎根于社会实践,有效扩展学科内容,积极探索开设综合实践课程。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探究、生命体验、社会服务等,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力量,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必修二《经济以与社会》模块中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调研或者参观附近的现代企业,开展做新时代劳动者的研讨活动,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劳动中创造生命价值。思想政治课融入生命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伟业的责任担当。思政课程必须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思想政治教师要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生命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之中,真正成为人生路上不懈奋斗的追梦人和圆梦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郑晓江.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0(10).

[4]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06).

作者:万雅静 单位: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