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材料类人才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3-26 10:30:15

培养高素质材料类人才探索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如何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地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卓越人才的实践,仍在改革与探索中前进。项目组在2014—2019年5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优势学科引领和反哺教学,构建了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的“149”模式。该模式对地方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培养高素质、宽视界、具有创新型的复合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素质人才;卓越人才;材料类;教学改革

习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81.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1]。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已经是一个教育大国。地方高校群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成功完成了“量”的扩张[2]。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完成“量”的扩张后,正积极进行“质”的升华,这时却巧遇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国际合作、竞争与矛盾呈现出新的趋势。中美的贸易摩擦,表明大国正在激烈逐鹿第四次工业革命[3]。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竞争可能具体表现为高新技术的竞争、经济贸易的竞争、军事实力的竞争等。然而,其本质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同时,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立根之基,也是大学续存之源[4]。面对时代的挑战,我国高校必须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加快培养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人才,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人才的制高点。2005年,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为回应“钱学森之问”,2009年国家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中国的学术大师。2018年10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系列计划,其目的是破解“钱学森之问”,实现“人才强国,教育强国”。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之惑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地方高校在完成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使命后,是否有能力、有担当去完成“质”的升华?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一方面,该校不是985、211学校,非一流学校,似乎无能力也无担当培养“一流拔尖人才”;另一方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四所电子大学之一,2018年,在全国2914所高等学校中[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排名位于第215名[6]。结合201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可以得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源在同龄人中排名为前3.55%(215÷2914×48.1%=3.55%)。这些数据表明,该校拥有学生中前5%的优秀资源,有责任为地方的发展和复兴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否勇于担当培养“一流拔尖人才”责任,已经成为很多地方高校内心的迷惑。时代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都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能培养出“一流拔尖人才”。2015年8月18日,我国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该部署让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大力建设一流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7]。

二、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培养人才的关键问题

在“一流拔尖人才”的培养中,培养具有材料类拔尖人才非常重要。材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多次成为人类发展划时代的标志。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材料发展的历史,材料科技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在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时,存在以下问题。1.材料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方式单一,国内外交流欠缺,缺少协同培养意识,这导致学生交流少、视野窄、创新能力差、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弱。2.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学习和创新需要较高的理论与实践平台,但传统科研、教学平台分离,学科优势不能反哺本科教育,这浪费了大量的先进资源,本科生难以使用各类仪器设备,动手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激情。3.材料学科交叉性强,发展快,传统教育受制于“大纲灌输”方式,传授的知识落后于时代,这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教育变成了“毕业应试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符。

三、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有效实现地方高校材料类“一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为此,近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与实践。(一)通过通过“校际协同、校内互补、校企联合、国际合作作”四方协同教育,进行多元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交叉创新素养新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导致难以培养新时代急需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协同教育被认为是最能有效改变该弊端的教育方法[8-9]。利用多种学科的高水平教师共同参与教育,实现科研和企业相互协同,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并具有交叉创新素养的“一流人才”。本文实践中的主要措施如下:第一,依托院士工作站、院士顾问团、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大师讲堂,构成广泛的校际协同资源;第二,利用校内9个学科的优质资源,多团队合作,开展线上线下指导,实现校内互补;第三,与金源稀土、风华高科等2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和实习基地,进行校企联合;第四,通过聘请国际专家,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国际专家做报告和讲课,举办大型的“诺奖院士进校园”活动,建立中德联合实验室,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上述协同教育,结合课堂授课、在线课程教学、国际专家讲学、讲座报告、会议交流、会议志愿者锻炼、企业实践、项目创新攻关等多元化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构建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育人平台构建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育人平台,实现学科引领反哺教学的开放育人新模式。现学科引领反哺教学的开放育人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创新意识通过学科引领,将学科优势转换为本科教学优势,这是培养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校在专业和学科平台建设上,利用工程认证、博士点建设和新专业的申请等契机,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平台的双功能化。在学科上,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认证,并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优势特色学科。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充分利用优势学科的引领优势,实现学科反哺教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通过报名和考核,每年选拔40名大一学生进入“英才创新计划实验班”教学;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了“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实训”平台,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让学生学会各类仪器的使用;三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实行“科教协同育人”教育,近三年批准科教协同项目106项;四是通过各类学术沙龙、学科竞赛、兴趣社团等,鼓励和实践了“本科生带薪顶岗实习”,多方位激励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三)构筑了构筑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面向产出出”的教育教学体系。传统教育受制于“大纲灌输”方式,学生是被动地学,其主要模式是强调具体学什么和怎么学。然而,社会考核学生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和“学生能否成功胜任岗位”。可见,教学改革必须采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在改革探索中,我们征求了用人单位的建议,收集了毕业生的反馈,组织了各年级在校学生的座谈,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进行了大幅修订。另外,实行“引进来、走出去”保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使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这种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形式,体现了教育的先进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将从前的“毕业应试”本科教育,转化为如今的“以产出为导向”的高素质创新型“一流人才”教育。

四、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教学主要经验和成果

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在探索与实践地方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培养高素质、宽视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一)以本科教育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四方协同,构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创新型人才的“149”模式模式。能源法律材料电子信息物理化学加工成型理论计算计算机国际合作校内互补校际协同校企联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图1“149”人才培养模式其中“1”指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4”指通过四方协同(校际、校内、校企、国际)开展学科拓展教育;“9”指利用9个学科(材料、能源、化学、物理、电子信息、加工成型、计算机、理论计算和法律)的优质资源,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人才。近3年来,本科生获挑战杯、节能减排等比赛奖励360多项,获奖学生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获创新创业部级奖励23项,省部级51项;67篇,其中SCI收录50多篇;申请专利20项;获批科教协同育人项目106项,承担创新创业项目部级19项,区级37项;10余名本科生获海外访学交流项目资助。此外,我校在本科教学实验室进行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全国有73所高校的师生参赛,并对协同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近4年,我校承办了IUPAC国际国内热力学会议、石墨烯国际进展会议等10余次会议,所有本科生都可以免费参会学习,并提供志愿者实践交流机会。该类会议增加了学生与国内国际交流的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2018年10月,我校开展了“诺奖院士进校园”活动,本校有500名学生参加会议,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分别安排了150名学生来参会学习。上述成果充分肯定了多元化教育模式。(二)学科引领学科引领,科研反哺教学,构建了开放融合的科教创新平台科教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地方大学优势学科的引领优势,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15年入选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2018年获批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并通过国际工程认证。利用这些优势平台,可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相关的探索和成果如下:第一,以本科生创新为中心,导师、研究生为主体,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导师”的双向指导模式,对本科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高效指导。第二,将工程认证学科、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小高地、工程中心、优势特色学科7大优势有机融合,转化为优质的本科教育与创新平台资源,开展本科生的创新教育与实践。第三,最后让学生做到:想创新,会动手,能实现。近年来,在校本科生67篇,申请专利20项,并获得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三)构筑了以构筑了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面向产出出”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效显著,获得17项教改项目、发表41篇教改论文、出版教材5部。实行“引进来、走出去”以保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以前沿的课程内容、先进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创新性思维。五、结语2014—2019年5年来关于地方高校如何培养材料类高素质人才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利用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结合行业内大师、相关学科的专家、企业的骨干力量,地方高校完全有能力培养“一流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有效利用“政策导向”和“产出导向”的推动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24)[2020-01-15].

[2]王清远,唐毅谦,叶安胜,等.“区域应用、开放协同、校城融合”三位一体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4):42-45.

[3]大国汽车当谋百世:论燃料电池汽车和人工智能[EB/OL].(2018-04-26)[2019-12-16].

[4]杨亚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J].中国高等教育,2018(7):43-4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7-06-14)[2020-01-18].

[6]艾瑞深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EB/OL].(2018-04-27)[2020-01-18].

[7]张金山,林文雄.地方农林院校优势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评论,2018(12):130-132.

[8]方萍.论拔尖人才的协同创新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73-74.

[9]曾广根,王文武,张静全,等.基于“双平台”模式培养高素质材料类新工科人才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9(18):158-160.

作者:彭洪亮 伍跃华 张焕芝 徐 芬 孙立贤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