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时间:2022-12-05 03:26:03

教育科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要:从应用研究视角,系统地梳理了教育科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教育科学学科中受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如学生群体、职业群体以及网民群体等,涉及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层次的教育对象。这些研究成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例和样板。

关键词: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受教育对象;心理健康问题;应用研究

一、教育科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属于应用研究范畴

应用研究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从事的科学研究,即将基础研究运用在真实、特定的情境中,通常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或是探索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理论知识在解决人类实际问题上的作用、途径或方法,并解决问题。教育科学作为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服务,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各项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例外。目前,随着幸福继经济发展之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目标,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人类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不可或缺。因此,教育科学中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内容的深化和研究成果的积累,其目标、内容和途径,以及干预矫治的方法、技术和模式,对于提高人类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1.德育论领域。广义上,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换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为了把德育的社会内容有效地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过个体积极的心理活动[2]。德育与心理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道德健康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后来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进行实验研究的认知学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以社会心理学家班都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就对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全面诠释。同时,德育中倡导的理想、信念、孝行、尚志、言行一致、履行躬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道德习惯、纪律观念和健全人格等,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二者关系的探讨,已积累了不少成果。实际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在德育框架下展开的。与此相反,也有研究者认为,应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进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此外,在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和方法诸领域,也为心理健康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2.教育心理学领域。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一个共同分支,主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及其应用。近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所关注的教与学过程中的变量包括情境学习、非正式学习、社会资本、多媒体、学习氛围、学习动机、学习评价和学业情绪[4],内容涉及这些变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意义与教育价值。其中,在学习动机领域,自我决定论的研究取得较大理论进展,认知诊断评价是一种新的学习评价方法,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重要借鉴价值。现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5]。与国外成熟的体系相比,我国只有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相对比较成熟,而其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尚处在刚刚从建构到实施这一过程中,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此外,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个别差异与教育以及体育心理、美育心理、教师心理诸方面,都积累了许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成果。3.课程与教学论领域。课程在广义上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课程论指关于学校课程的理论[6];教学论则研究教学活动及其规律[7]。课程与教学论对课程类型、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和教学原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探讨,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夸美纽斯的“泛智论”、赫尔巴特的“多方面兴趣”学说、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知识结构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等,都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教学与评价,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撑和实验证据。课程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的技巧是学校心理健康项目有效的特征之一[8]。杜威也认为,课程的学习问题首先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把学科看作一种个人经验的特殊模式,而不是作为一堆已经解决的事实和科学证实的内容;他强调课程学习中的经验和体验。实际上,这是心理健康课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心理健康课程能成功走到今天,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前期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功不可没。4.比较教育科学领域。对一些国家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本国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这方面的研究已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就研究方法而言,包括以区域研究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类。心理健康问题就在这两类比较研究的范畴内。前者,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个别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后来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9];而欧洲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强调按照预定方向改变学生的个人行为,但更重视在实践和体验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2000年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者,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其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也在不断推进,早期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为主,到近年来以提升全体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主,注重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这对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有所启发。相应的,各国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较多参考价值。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干预措施方面,西方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家校协调对青少年的学习成果和降低风险行为有显著影响[10],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可以降低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11],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核心[12],戏剧和角色扮演既是促进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新手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手段[13]。5.教育社会学领域教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包括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等。研究者研究了社会阶层结构对人格发展、学业成就、理想抱负的影响,结果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孩子在学校参加活动的次数、中途辍学的可能性、理想抱负的高低,甚至孩子的语言特点都与他们的社会阶层背景密切相关。从另一方面看,教育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社会阶层的变化。学者对于教育在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持有三种典型观点:教育是其动因,教育是其反映,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又是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潜在条件。无论何种观点,都与心理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因为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变迁、社会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人际信任感、个人安全感、主观幸福感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14]。更多的研究者关注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他们认为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承担者,家庭中初步具备和形成的习惯行为、为人处世和人格特征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家庭的经济地位、子女数量、亲子关系等都会显著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效果。如英国学者研究了家庭支持、家长对孩子学校活动的参与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家长多参与孩子的学校活动,能够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在学校的表现[15]。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的专门机构,对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至关重要。实际上,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适应良好的状态,即个体社会化的积极效果。6.学校卫生学领域学校卫生学是以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保护健康、增强体质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育人科学[16]。作为保护和增强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其发育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部分与心理健康领域重叠,特别是在学校卫生组织的规划与设置、儿童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与心理的发生发展、自然因素与外部条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预防和矫治心理异常等方面,为心理健康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我国研究者更加侧重于从“心理卫生”“健康促进学校”等角度,探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个体的内部过程与外部环境两个层面。认知模型、气质性乐观、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感及感恩行为等变量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幸福感的关系是个体水平探讨的主要内容;在外部环境层面上,父母冲突、压力性生活事件、教养行为、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幸福感、对未来的规划及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教育实践中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实证基础。

二、以问题或现象为导向,教育科学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应用研究

主要包括学生群体、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子女和特殊群体、职业群体以及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六个方面,涉及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受教育对象。1.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决定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不但面临污名、孤立和歧视,而且享受不到足够的健康护理和教育设施。通常,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因素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绪和就业等[17]。其中,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期,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带来的自我认知迷茫和社会适应压力,使其成为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易感人群。虽然对从1986年至201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进行的横断历史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逐步提升[18],但是近年来由心理行为问题引发的大学生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且有不断递增趋势。如何促进全体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将是未来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热点。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宏观政策措施;二是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建设,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课程、师资队伍,有效地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三是针对各级各类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标准与测量工具的编制研究。2.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特定时期的社会性问题,伴随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而来。家庭系统通过结构、背景、类型、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父母期望、心理氛围、教养方式和亲子沟通等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独生子女政策引起传统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使得独生子女群体与非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特点。据调查,独生子女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敌对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且二者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等因子差异显著[19]。总体上,独生子女的特点包括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社交退缩、缺乏独立性和责任心等,个别表现出自私、嫉妒、内向、缺乏社交能力等不良心理行为,这些心理特点使得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极大关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措施等。这些研究促使独生子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得到及早干预和治疗,并通过积极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家庭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提高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3.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问题是世界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研究表明,初中离异家庭子女SCL-90因子分高于正常家庭子女[20],子女在父母离异后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攻击行为、冲动、反社会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不良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其应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适应性问题产生的机制及教育干预研究等三个方面。这些在学术上促进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因为相对于完整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特点研究可为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提供指导与参考;在实践上,则通过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和服务,缓解了父母离异这一家庭结构变化对个体造成的心理压力,促进了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4.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职场人士直接面临社会转型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冲突,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等问题突出。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集中在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索,并相应建立了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预警机制和干预体系。其中,与公共安全和服务相关的职业群体尤为引人关注。例如,研究发现,我国军人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在“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一直突出[21];高达68%的警察存在心理压抑现象,监狱警察存在更多的心理压力,且存在性别、岗位和工作年限差异[22];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但通常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来自患者的心理损害、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事件是影响该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的前三位因素[23];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且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24];社交压力、程序压力、年龄压力等三个因素则是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25];约有38%的运动员存在某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10%的运动员存在某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6];近二十年来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焦虑”症状变化最大,“强迫症状”问题一直突出[27],而职业压力、情绪问题、人格异常、人际障碍和职业倦怠等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五大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研究为全面提高我国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政策制定与教育实践的理论与实证基础。5.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特殊群体诸如灾后群体,以及少数民族、农民工、农村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由于所处情况特殊,心理健康问题更具典型,与主流群体相比,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更为紧迫。该领域的教育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针对常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及相关社会保障措施等;二是对由突发事故造成的群体,如地震、洪灾、战争、流行性疾病、重大安全事故、恐怖活动等重大自然和人为灾害所产生的受灾群体和救援人员,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患研究;三是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通过与汉族的比较,探讨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成因以及民族认同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四是针对特定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特殊群体,如城乡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民工群体和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相应的社会治理方案。研究发现,生理障碍或疾病使得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而经常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除此之外,文化程度、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模式、社会对其需求满足的程度,均对残疾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体育则锻炼可以促进和改善残疾人心理健康[28]。受灾后的人们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失眠、抑郁、不安感、人际敏感和主观幸福感降低等心理不良症状,PTSD症候群、抑郁症候群是转移安置点地震灾民的主要心理问题[29];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工具主要为SCL-90,调查结果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对照组或无显著差异[30];农民工受到较多歧视,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的一般水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月收入、文化程度及工作时长等;受到经济困难、婚姻、家庭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烦恼、多疑、抑郁、焦虑、性压抑等不良情绪引起的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其中,是否留守、年龄、家庭月收入、个人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抑郁症状为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31]。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高的实用价值。6.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世界步入移动互联时代,网民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据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全世界互联网用户已达36亿人,超过世界总人口半数,中国则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用户市场,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手机网民7.88亿人。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使得人们的信息获取、日常消费和人际交往更为便利,还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心理健康问题困扰,主要表现为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安全焦虑和心理误导等,如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社会现实相脱离,致使出现情感冷漠、孤独、疏离甚至暴力犯罪倾向,自媒体式的表达渠道也使得个人价值感突出,而对他人缺乏尊重、对集体和社会价值有所忽略,等等。因此,理解网民的行为特征及其心理机制,揭示病理性行为如网络成瘾的成因和规律,预防网民病理性行为的发生,是当前网民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相关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环境中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及其心理机制,如网络使用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个体发挥网络功能的动机特征及其与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二是网络使用行为的效应与机制,包括网络功能(如信息获取、情感沟通、网络游戏等)实现过程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网络功能发挥对使用者心理和行为的短期效应及其长期后果;三是病理性行为的研究,如病理性网络使用对现实社会行为功能发挥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基于个人—虚拟社会—现实社会的整体思想,对于“通过互联网这种易接近、覆盖广、技术手段丰富的科技手段预防和治疗心理疾患,促进各年龄段网民群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9.

[2]俞国良.品德与社会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3(5):43-46.

[3]林甲针.从“教育”到“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10.

[4]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39-43.

[5]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125-132.

[6][7]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6版彩图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248,1101.

[8]WeareK.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inschools[J].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2013(3):129-130.

[9]Evans,StevenW.,Axelrod,JenniferL.,Sapia,Jennifer

作者:俞国良 琚运婷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