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时间:2022-12-21 03:14:06

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此情况下,各高校不断扩大其办学规模,使招生规模得以扩大,这为农村籍学生提供了更多进入大学深造、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机会。农村籍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个体发展特征具有特殊性,所以,如何在新时期下做好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使学生思政素质得到提升,成为各高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逆流而上:转型期农村籍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一书,分析当下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所存问题,从实际角度探索加强农村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廖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的《逆流而上:转型期农村籍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3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深入探析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转型阶段,自我身份认同感、社会适应力的养成与发展,主题明确、研究基础坚实稳固。

该书以我国社会在转型期间的阶层分化为背景,积极顺应国家对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应用于农村教育的政策,重点描述寒门出贵人的经历之路。同时,本书不仅对东西方弱势阶层学生发展理论流派和实证研究的形塑,有具体且全面地叙述与分析,还利用中国经典故事来说明西方相关理论知识,大大增加此书可读性,让人们可通过本书,加深对农村学生发展质化研究、研究成果的认识与了解。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与交流愈发频繁,这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建立了密切的来往关系,文化、经济、政治融会贯通的国际往来局面因此形成。该局面下,大学生思政素养培育极易受外来文化影响,尤其农村籍学生更甚。

外来文化对农村籍学生思政素质培养的影响,极程度上阻挡了其形成正确三观意识的培养道路。现阶段,只有准确找出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所存问题,并按照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对应创新改革方案,推进现代化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才可利于提升农村籍学生思政教育整体水平。现下,我国高校实施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时,仍存以下问题:一方面,教育管理工作偏向经济援助,忽视人文关怀现实意义。因前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所以大多数农村学生属于贫困家庭。新时期到来之际,国家日益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为目标,所颁布和实施的关怀政策下,农村籍大学生均能顺利从高校毕业。但是,部分教师和辅导员在解读关怀政策时,认为只要实施足够经济援助就是对农村学生实施关怀行为,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对提高农村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缺少针对性关注,使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由于农村籍学生所处生长环境较为封闭,所以性格多为羞涩腼腆类型,很难与老师、同学进行深层次交流和沟通,害怕参加校园活动。虽然入学后,农村学生很想改变这种状况,但长期形成的腼腆性格又使其难以快速融入集体,进而在各种压力之下产生不安、焦虑、忧郁、紧张等情绪。大多辅导员没有注意到该群体学生特殊性,无法及时提供心理疏导,以至于农村学生出现不良心理现象。此外,高校思政教育还存在强调专业教育,轻视品德教育的问题。根据上述内容,高校若要促进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首要任务是解决其思政教育所存问题,具体可从这几点入手:第一,明确人文关怀积极作用,促进经济援助与人文关怀的共同实行。

农村籍学生虽在长期农活锻炼中形成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但其思想意识整体上呈现不稳定状态,波动幅度较大,易受其他思想影响。所以,高校实施经济援助同时,既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意识和自信心;也要明确人文关怀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班级活动,实现以情育人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其自我价值,从而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第二,随时关注农村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有效指引其形成健康心理。辅导员处理日常工作事务时,可加深与农村学生的互动,以便及时发现学生所出现各种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并借助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形式,辅助农村学生有效化解内心困惑,改善其情绪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为实现理想思政教育效果奠定基础。除此以外,还可以打破学生心理障碍为目标,组织开展有关行为训练和团体辅导活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构建健康心理。第三,认清思政教育重要性,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教师应清楚思政教育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或缺性,从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创新及教育团队建设方面,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中,在强化农村学生专业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形式,达到培养具有良好思政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综上,农村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是高校提高农村学生思想水平,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和三观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认真分析不足之处,参考该书所阐述具体内容前提下,对之加以调整与完善,创新其教育实践模式,帮助农村籍大学生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作者:陈彩祥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