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综合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2-04-17 10:23:59

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综合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综合发展包括个人品德修养、专业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四个方面。只有为他们拓宽综合发展道路,高职思政教育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新时代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综合发展必须依托国家、学校和社会发展平台,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加强自我品德修养、基础知识补充和教学能力、科研各方面自我提升,最终将思政教学融入到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中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和“实现教师自我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综合发展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在纪念100周年上的讲话中,引用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这句话,对青年提出高要求,寄予厚望。的话语不仅激励着普通青年,更激励着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道路一线的思政青年教师们。新时代对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他们是思政工作的中坚力量,中国精神能否传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要依靠思政青年教师们开启民智,引领民众继续前进。高职思政青年教师们要定位准确,要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研究广度,不能仅仅局限于做一名普通的高职教师,而要承担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实践者的重任。

一、新时代高职思政青年教师必备的综合素质

(一)崇高的个人品德是前提。“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德之师则是教育发展的灵魂。”[1]一个优秀的高职思政青年教师必须是以学生为本、热爱思政教育事业的教师。思政青年教师的优势是与学生年龄差距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是思政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思政青年教师必须具备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崇高的个人品德,必须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崇高的个人品德是适应新时代,面对新挑战,带领学生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前提。思政教师要成为其他岗位教师的典范、带头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思政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在教育过程中,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流沟通,才能彻底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在实际生活中关心热爱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最终达到共情教育的目的。立德树人对思政青年教师要求颇高。他们必须向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思政工作者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这一切要从思政教师做起。今天的思政教师尤其要具有工匠精神,他们应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典范。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大融合的趋势下,思政青年教师既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同行的典范。坚持多年磨一剑,竭尽所能去感化、培养国家栋梁是高职思政青年教师最艰巨的任务,因此崇高的个人品德是他们能够立足于教师队伍的基本前提。(二)扎实的教学能力是根基。新时代教学任务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扎实的教学能力是高职思政教师立足的根基。全国高职思政教师队伍近些年纳入了大量的青年力量,他们充满活力,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然而过半的思政青年教师由于刚步入社会,对于思政教学工作虽有热情,思想也足够重视,但教学功底不够扎实,无从下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思政青年教师自身应当拥有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于教学手段、技术和教学设计熟悉并且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运用与提高。比教授知识更难的是教授思想。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具有个性,对他们进行价值观塑造难度较普通高校学生更加艰巨。思政学科并不是简单地基础知识传播。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更体现在他们的日常言行,学生会学习并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不仅要熟悉教学信息软件,也要熟悉学生日常生活的习惯和爱好。较为扎实又贴近学生的教学能力才是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根基。(三)强大的科研能力是关键。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知识涵养等因素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立德修业”“铸魂育人”“守正创新”,这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大量青年教师加入高职思政工作队伍,构成了独特的大学青年教师群体。高职思政青年教师不同于普通青年教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任务对高职思政青年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自身能符合时代新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基本要求,对他们身份的特殊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能否实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于青年教师是否有能力承担思政教育工作,能否通过他们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高职思政教师必须要提高的是理论研究能力。他们的大量时间必须和学生在一线,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专心科研的时间较少。但是正因为如此,高职思政教师更要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读原著上下苦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篇逐句地读,做到学懂、学透,领会精髓要义,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更好地传授给大学生。”[2]对高职思政青年教师们而言,这是当下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思政工作专业从业者,熟读原著,研究经典,强大的理论研究能力是基础。过去由于学科不受重视,高职思想政治青年教师们存在感更弱,始终被技能型专业当家的职业院校当做附属。长久以来他们没有理论研究的兴趣,缺乏提升自我的激励。新时代教导全国所有的思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理直气壮的前提是自身要具备一个教师、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素质即强大的理论研究能力。许多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由于教龄短,没有熟读思政学科原著,无法理清理论渊源,无法更好地开展教学探索,对科学理论研究更是无从下手。一个优秀的高职思政青年教师必须具备强大的理论研究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适应新时代,为国家发展献智献策。(四)高水平的实践指导能力是落脚点。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3]。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4]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非常明确,培养能投身于国家现代化实践的高端人才。高职思政青年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国家高速发展,大量高精尖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中国制造屡屡取得突破,但是就国民整体素质看来我们还缺少普遍的制造人才,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大国工匠,才能将思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因此,高水平的实践指导能力是思政教学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二、新时代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综合发展困境

(一)低薪生活阻碍高效工作。相对于工科类青年教师,高职思政青年教师收入十分微薄,挣扎在养家糊口和无私奉献之间。思政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应当建立在基本生活得到完善保障的基础上。低薪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阻碍了他们高效地参与工作。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巩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保障,把加大投入与推改革、建机制、强管理、提绩效相结合,以资金投入为导向,形成正向激励和良性循环。其中提到要切实提高思政绩效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5](二)平台稀少限制激励获得。无论是教学评比还是科研地位,普通高职思政教师在高校思政教师中均处于弱势地位,获得激励的平台较为稀少。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教学任务较本科院校思政教师更为繁重,教学竞赛指标性任务难度更高。他们通常由于缺乏话语权,而成为严格管理的对象、严苛改革的主要承受者。很多学校缺乏对青年教师的顶层设计,职称评审权归属学校以后,对高职青年思政教师评价机制过于严苛。相比于专业课青年教师,思政青年教师科研成果发表平台少、难度高。高职青年教师获得激励的平台过于稀少,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高职思政学科的发展。(三)提升渠道狭窄,周期漫长。当下高职思政青年教师压力更大,优秀的思政青年教师流向本科平台,在同样的环境之下,高职思政青年教师在各项比拼中处于下游地位,思想压力极大。他们面临着职业晋升和个人学历资历提升的压力。许多高职思政青年教师需要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思政博士名额少之又少,与本科平台的青年教师们竞争,在博士生导师面前,科研成果较弱,竞争压力巨大。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更加不均衡,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往往较弱。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学情分析,谋求教学创新与改革。长期下去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为个人职业晋升、个人学历提升、个人综合发展做准备。现实是大部分高职思政青年教师为日常教学还有诸多行政事务所困扰,提升渠道狭窄,周期漫长。这些因素严重打击了许多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三、新时代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综合发展路径

(一)院校统筹制订思政青年教师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中共中央教育部最新的文件精神,统筹推进思政工作,为思政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发展做出长远规划。高职院校只有从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为思政青年教师们的发展明晰方向,将其培养成为优秀人才,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教师人才队伍,才能将思政学科建设好。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骨干带队机制”,让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思政专家带领思政青年教师一起学习、进步。思政青年教师要树立大局观、制订长远目标,多向老专家汲取经验,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最终促进学校学科和自身的双重发展。(二)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教学功力。高职思政青年教师要努力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这是教师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他们能够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最基本的路径。思政青年教师还要研读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等各方面著作,汲取国家发展、行业发展、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知识,做一个具备全面知识的专家。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伴随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凸显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思政青年教师是国家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的丰富和提升显得尤为迫切。国家鼓励思政青年教师进行境内外研修。思政青年教师除了研读专著以外,还要多开眼看世界,多做社会调查,真正汲取来自书本和社会的各方面知识,才能使自己最终成为专家。教学是高职思政青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基本的工作,青年教师一定要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特点,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在传统理论课讲授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参加学科教学竞赛,学习借鉴优秀同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进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三)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高职思政青年教师虽在科研平台层面方面无法与本科教师相比,但在教学上可以多做改革和创新。高职思政青年教师要将科研意识带进课堂。高职学生个性鲜明,虽然学习成绩上落后于许多本科学生,但是他们更活泼、更愿意参与互动探究式学习,也更热衷于知识竞赛、思政校内外素质拓展等各种形式的思政实践课。青年教师更能与“00后”大学生融为一体,更能将思政精神传达到位,要善于在这种互动探究式教学中寻求创新,并将探究成果凝练成科研成果,不断提高自身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的能力。(四)丰富和完善高职思政青年教师评价机制。学者亚当斯密有个著名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当下高职院校对思政青年教师的评价往往更贴近这个假设理论,单纯从“科研产出”和“成果奖励”等方面来评价一个思政青年教师是有失公允的。思政青年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人”,更是一个情感丰沛的“社会人”。思政工作需要高尚的情操和个人品德,对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评价不能单一从“产出”进行衡量,而要看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看他们的整体教学表现。一个完善的立体的综合评价机制更适合高职思政青年教师们。“立德树人”是思政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评价思政青年教师是否称职、优秀的最高标准。随着国家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视,结合高职个性鲜明的“大国工匠”培养目标,高职思政青年教师的综合发展之路会越拓越宽。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论学习贯彻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3-20(1).

[2]邵建东,徐珍珍.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诉求、问题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6(3):100-103.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2017-12-05.

[4]中共中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R/OL].(2019-03-05)[2019-08-28]

[5]金泽龙.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的新时代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研究[J].职教论坛,2019(3):78-83.

作者:李玲玲 王娜娜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