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下高校健康教育探析

时间:2022-03-11 04:50:13

健康素养下高校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9月,在天津56所高等院校中随机抽取8所,每所学校随机选择3个班级,共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47.86%,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知晓率为49.3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养成率为21.62%,基本技能具备率为75.82%。医学类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自城市及城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来自农村大学生。所学专业和生源地均与健康素养水平关联。结论应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工作,采取针对性举措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教育;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的概念是1974年在国际健康教育大会上被首次提出,是指个人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1],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3]。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日益被关注。国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4]。作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群体。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应对性策略,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促进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3月—9月,在天津市的5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8所高校,每所高校在各年级随机抽取3个班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1.2方法。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版)》和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以匿名自填方式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基本技能、个人基本情况等四个方面。正确率在80%及以上视为具备健康素养。1.3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比较不同类别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2份,有效问卷725份,有效回收率为90.6%。其中男生328人,女生397人;城市及城镇学生469人,农村学生256人;医学类专业学生176名,非医学类专业学生542人,专业缺失7名;年龄最大26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19.65±1.35)岁,见(表1)。2.2健康素养情况。本次调查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47.86%,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知晓率为49.3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养成率为21.62%,基本技能具备率为75.82%。医学类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自城市及城镇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来自农村大学生。所学专业和生源地均与健康素养水平关联,见(表2)。2.3健康知识获取途径。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前三位分别是相关课程,媒体网络和健康讲座,分别占65.26%,53.67%和37.22%。由此可见学校的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媒体网络宣传对大学生便捷地获取健康知识提供了方便,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渠道。此外,学校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也是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方式。2.4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具备总体健康素养为因变量(不具备=0,具备=1),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主要是所学专业、生源地以及是否选修过健康课程,见(表3)。

3讨论

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15~24岁)中,28.52%的人具备健康素养[5-6]。本次调查结果与之相比有显著提升,但从调查内容的三个维度来看,结果并不均衡。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49.37%,仍有待大幅提高,对健康知识和理念的认知缺乏系统性,对个人健康素养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自身的亚健康状态容易被忽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养成率仅为21.62%,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短板。国家教育部2017年6月对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促进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覆盖面、针对性等问题依然存在[7]。大学生虽具有较高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但个体无意识状态下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环境、日常锻炼不足等,使得大学生群体在转化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缺乏科学良好的生活习惯,尚不能充分转化为自我约束和实践的能力,这种不均衡可能会增加后期健康问题的出现几率。本次健康素养调查结果高于2016年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44.62%[8]和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为37%[9],但低于上海市2014年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66.65%)[10],也低于2012年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结果70.48%[11]。这种差异可能与调查内容、评判标准、调查方法、城市教育水平及高校类型等因素有关。城乡之间由于健康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受到的健康教育不同,健康素养水平会受到影响。医学类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非医学类学生,与同类研究结果[12-13]相一致。

4建议

4.1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开展,提高大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根据WHO健康的四大决定因素,遗传、医疗条件、外在环境和生活方式中,个人生活方式占60%的决定性影响,而外在环境占17%,遗传因素占15%,医疗仅占8%比例[14-15]。所以,个体作为健康的第一负责人,要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根据大学生当前健康素养水平特点及需求,开展科学系统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觉规避和有效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16]。4.2拓展健康知识传播渠道,提供专业权威的健康科普资源。随着互联网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17],互联网媒体以其便利性,智能化和精准推送等传播方式取代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传播而被大学生群体青睐[18-19]。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利用网络课程、手机微视频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开展科学权威的健康教育宣传,增强针对性,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20]。高校也应创新传播形式,利用好健康科普资源,发挥学校社团、学生会等团体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趣味性、参与性和针对性。4.3发挥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运用。高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基础和根本,结合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深入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深化政府、学校、卫生健康部门三方协作,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健康教育基础投入,为健康校园提供环境支撑[21]。医学类高校要在提高健康素养方面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在普通院校或可在义务教育阶段,把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聘请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担任健康教育辅导老师[22],主动干预,帮助学生及早树立健康意识,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张璇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