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思路3篇

时间:2022-06-07 10:56:07

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思路3篇

第一篇

1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1.1研究对象的选取

笔者选取H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首先区域性差别大是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特点,经研究发现,进行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研究,大多是对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研究,而对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以中部地区的学校为研究对象;其次,选取在中部地区的同类高校中具有典型代表的H高校,通过分析研究,可将研究方法和相关策略充分应用到同类高校中,进而提升其研究价值。

1.2研究的设计、实施

1.2.1研究方案

(1)数据抽样方法。数据的覆盖性,与不同研究层次之间数据的内在联系,为了深入发现问题,抽样分布是需要全面考虑的,对H高校40岁以下到50岁以上的教师分三个阶段进行调查,对本科生与研究生分别从技术类与非技术类展开调查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技术人员也是被调查对象。(2)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对已有的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收集整理,概括、抽取、归纳相关因素,拟定了H高校教育信息化应运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Delphi技术,邀请专家顾问组进行论证,完整的指标体系形成了。

1.2.2研究工具

根据研究目标和所拟定的信息化应用指标体系开发了H高校教师信息化具体应用调查问卷、H高校学生信息化具体应用调查问卷。为了实现数据处理便捷和保证问卷回收效率,笔者借助网络调查工具问卷星,使被调查者提交数据的方式由原始的纸质提交转换为现代化的网上电子版提交。

1.3研究结果与讨论

1.3.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普适性信息技术。针对普适信息技术,如一般的搜索工具、网络通讯的使用情况,教师基本达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与分享成果方面非常差。(2)校园网。教师在校园网的使用效果不是很好,在12项针对校园网的调查中,只有少数教师在对校园网的简单利用方面能够达标,在涉及到深层次搜索信息、利用信息或对深入加工校园网上的表面信息,其结果很不理想。(3)资源中心。在6项调查中,60%的教师在两项基本使用项目中选择符合,即经常使用学校邮箱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用校内信息资源搜索工具对相关有用信息进行站内搜索。对于其它最基础的应用以及更高级的应用项目则差强人意。(4)网络教学平台。在使用网上教学平台方面,基本上没有教师达标,对于高层次应用的项目更是无人问津。(5)精品课程。调查发现,有精品课程的教师只占20%,从其它精品课程中吸取经验的占30%,引导自己学生到精品课程中去收集信息的占30%,通过校精品课程网站去搜索校内外相关教学科目精品课程的占2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不利用精品课程。(6)学校论坛。只有40%的被调查对象登陆H高校的百度贴吧,教师主要查看学校动态,基本没存发表信息。(7)校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的利用率很高,登录该校的电子图书馆查找及下载中文资料的教师很多,针对英文资料的查看,绝大部分教师认英文资料的查找不方便。(8)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从对单方面的教师调查发现,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比较高,有90%的教师都通过信息技术立体地展示表现内容,协助解决传统教学难以描述更或者是无法描述的问题,6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且学会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利用资源进行学习、通过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合作、交流、协商性的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大部分教师的课程是经过信息化加工的,让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实现知识重构,然而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学形式方面却很不理想,只停留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上,没有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一选项进行选择。(9)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接受信息化培训的愿望很强烈,同时接受过教学能力训练的教师的表现不理想,这表明针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理论的知识讲解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另一方面,教师表现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能力现状很差,没有教师认为自己能实现理论指导与技术完美结合。同时还发现,H高校中,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师充分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没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进而实现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

1.3.2信息技术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1)普适性信息技术。针对普适信息技术,学生的使用频率很高,经常利用互联网搜索学习资料的学生占绝大部分。(2)校园网。在使用校园网这一项中,学生表现非常差,经常使用校园网的学生只有50%,使用校内信息搜索工具进行站内搜索,访问学校主页查看相关信息的学生数不到30%,对于学校各部门、各院系的二级网站几乎无人登录,对于校研究机构、科研项目等的专题网站登陆学生更是寥寥无几。(3)资源中心。对资源中心的利用基本上可以达标,除少数同学不知道怎么登录学校的电子资源中心,经常登录校资源中心以及学科资源库来查找资料的学生占绝大部分。(4)网络教学平台。针对学校花巨资购买的网上教学平台的调查情况十分让人吃惊,在调查中发现,很少有同学登录这个平台,登录后的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少数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源,与教师、同学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开展自主学习等活动,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各种活动很不方便。(5)精品课程。与网上教学平台的使用现状很相似,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也很糟糕,在几项调查中,没有一项使用情况是达标的,甚至不知道精品课程是用来做什么的的学生也有一大部分。利用精品课程下载各种信息,通过各种链接查看、使用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相关免费公开视频课程来进行学习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6)学校论坛。只有极少数学生是经常登录学校论坛了解学校信息,在论坛上发表信息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7)校电子图书馆。研究生对电子图书馆的利用程度很高,大部分研究生几乎每天登录一次,每星期基本上都要在上面下载文章,或者是查看一些外文资料。相比之下,本科生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使用校电子图书馆查找、下载资料。(8)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可以同学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然而,认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条件不能为自己提供丰富学习环境的同学占很大一部分。大部分学生现在只具有信息收集、选择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基本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很欠缺。

2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促进策略

通过对H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的分析,结合该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投入和保障系统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促进河南省H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四个策略。

2.1培训策略

调查结果表明,H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偏低,在信息化培训方面也存在许多欠缺,由于信息化素养非常难把握,更难具体实施,因此建议高校针对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应该实现培训内容适用、培训工作达到经常化甚至制度化。

2.2考核策略

调查显示,针对教育信息化应用,H高校并没有严格的评审标准,而是否有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因此针对评价策略高校应该形成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信息化激励与考核机制。

2.3资源管理策略

为了实现让教师与学生能建设和应用信息资源,H高校应对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定期评估,各院系通过建立管理机制进行协同管理;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2.4信息化规划策略

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高效应用,合理的规划是必要,针对信息化规划,首先要做到建立规划小组,且制定和修正短、长期规划,合理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和应用进度等规划。本研究是针对中部地区高校具有典型代表性的H高校进行试验和研究,因此针对H高校的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几项策略可适用于中部地区大部分高校的。

作者:曹波韩珍孟先新李耀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第二篇

一、构建原则

1.统筹规划原则

在构建高校信息化体系时,应依据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对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对信息化建设以及构建信息化体系进行合理统筹和科学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同时将这些信息化目标融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目标中,从而真正实现信息化建设同学校发展建设的相结合。不过在进行统筹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2.因地制宜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网络设备更新较快,但由于高校自身办学经费有限,所以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来购买较为先进的设备还有软件。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在构建信息化体系过程中,应当遵循经济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原则,因地制宜的选择各种信息技术产品。

3.安全性原则

应该说,安全性是当前各大高校构建信息化体系的最基本原则。其要求主要包括:保密性。确保各种信息不会泄露给无使用权的用户;完整性。确保各种信息的完整性,同时确保各种相关信息能为相应授权使用者使用;可控性。也就是对信息内容以及相应的系统实施进行安全监管和管理。

二、构建高校信息化体系

高校信息化体系是项庞大又系统的工程,再加上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对高校信息化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构建高校信息化体系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协调各方面因素,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信息化体系。

1.树立高校信息化理念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首先是在教育理念以及观念上的现代化。应该说,不论哪种体制、哪种制度还有哪种工作,其创新都要取决于理念与观念上的创新。从本质上讲,信息化理念其实就是对于信息化价值取向的问题,它从某种意义上对于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力度以及重视程度还有认知深度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纵观西方欧美等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都已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同时将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比如在上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就已经设立了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构,来负责高校信息化建设,这就从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其在高校信息化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与此同时,我国也适时提出了“构建教育信息化工程”政策,将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建设,还有培养专业化人才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来实施,同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划和文件来确保实施的力度。这一切都表明,构建高校信息化体系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的现象、一股热潮,而是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战略任务。因此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应从战略高度来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思考和规划,要从根本上树立高校信息化理念,并在遵循“统筹规划、具体实施”的原则下,来积极构建现阶段的高校信息化体系。

2.对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创新

创新作为现阶段推动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构建高校信息化体系不仅仅是在现有的体制之上实现简单的计算机化,而是依据当前高校管理理念,对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各项资源以及各项环节进行优化重组,科学定位,并进行合理设计的专业化信息流程。争取在网络信息资源环境之下,能够将各种信息资源高效、准确、及时传输,从而满足目前各大高校教育、科研以及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要实现对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实施“一把手工程”。从其实质上来说,这项举措就是要高校领导重视信息化体系建设,尤其是的高层领导。只有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才会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也才会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充足资金来完成和推动信息化建设。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应建立一套统一、高效、协调的管理体制,从而加强和确保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其次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应的CIO体制。在“一把手”的管理体制之下,设立相应的信息主管,也就是CIO职位,并据此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小组。在整个过程中,CIO主要是负责对各项学校信息政策以及信息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学校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CIO在构建信息化体系过程中,要从管理的角度来有意识、有目的地去选择和应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并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挖掘以及充分利用来进一步促进当前学校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和重组,进而在提高学校内部管理决策水平的同时,来进一步的实现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

三、总结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在促进我国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手段还有教育方法积极变革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现代化以及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切实做好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工作。

作者:周杰张剑平范广斌工作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第三篇

一、质量标准内涵

任何一项研究都要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和限定,概念是研究和论证的基本单元,是分析基础和理论思维的结构单元。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教育质量标准的内涵是构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逻辑起点。《新华字典》对“概念”的解释是“:人们在反复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点抽出来,加以概括,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就成为概念。”[5]概念的形成是抽象思维的起点。一个概念被广大学者普遍性使用,不意味着这个概念已在学术界取得了明确、统一、公认的定义。“没有准确的概念,明晰的思想和文字就无从谈起。”[6]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大致有产品说、过程说、增殖说、适应说、实用说、绩效说、测量说、替代说、学术说、不可知说等,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标准。一般来说,质量是事物质的规定性量度。高等教育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用、体现社会意志的统治集团和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期待。高等教育质量实际上是满足以上3方面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元、发展的概念。教育质量与特定的社会主体需要密切相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体需要及其对同一事物属性的满足程度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主体对教育质量的理解不同,这既与学校办学目标、特定区域环境相联系,也同受教育对象的需求和愿望相关。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质量追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有不同的质量标准,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是规范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工具,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也是标准化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和最基本的概念,具有共识性、规范性、权威性、分类性、主体性、客体性等6个基本特点[7]。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布伦南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主要有4种类型:以传统的学术标准为基础,强调学科领域以及源于学科特色的质量标准;注重“行政上”的标准,意味着院校是强调评估、关注程序和结构的,并且认定好的管理就能产生高的质量;注重“教育学”标准,强调重点在于人,在于教学手段及课堂教学;注重就业状况,强调毕业生特色、标准及学业上的成就[8]。研究表明,国际社会对以标准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共识是以结果为导向,以可应用为目标,以可测量为原则,以提高质量为宗旨。潘懋元教授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中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亦即教育的根本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即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9]。谢延龙指出,在教育质量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质量标准是不同的,以教育质量形成过程阶段为依据,教育质量标准可进行作为预设、培养和结果三维分类[10]。学术界对教育质量标准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单一和固定不变的。社会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要求不同,学校和各学科专业社会服务面向与定位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等都造成了教育质量标准的不同。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更迭,这种标准还会继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既具有统一性,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又是相对、多维度、多样化和与时俱进的,这是由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学校类型与层次的多样性,学科门类的多样性,学生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不尽相同所决定的。因此,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标准要根据社会背景、学校定位、专业科类、学生群体以及时代特征等进行具体分析。

二、地方高校类型

潘懋元教授认为“: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如何划分高等学校类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11]这反映出高校本身的复杂性,也意味着高校类型研究仍有待深化。当今时代,高校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社会发展日益要求高校承担起越来越丰富的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重大推动作用。这种巨大的社会实践需要必然导致高校类型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而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具有各自不同的具体教育目标和使命。明确地方高校类型是构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只有明确高校类型,才能科学构建教育质量标准。“类型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事物进行划分所形成的种类。”[12]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本质特征是培养人,但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千差万别,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各不相同。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大学排名,到《麦克林》的加拿大大学排名,再到《亚洲新闻周刊》的“亚洲地区最佳大学”排名榜,都是建立在对高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均衡性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历史原因和所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中西部高校发展水平差异性非常大,不分地区、不分条件对全国高校用同一套教育质量标准,对欠发达地区高校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会挫伤这些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不利于高等教育合理结构的形成和整体功能发挥。正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的,“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质量标准要“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纲要第22条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2]

目前,中国地方高校成份比较复杂,从学校规格上看,既有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和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有师范、农业、医学等单科性大学,更多的是新升格的高校。从办学主体上看,既有公立高校,也有一定数量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从学校类型上看,既有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有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上看,既有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但更多的是处在一般水平的高校。受各地经济社会、文化传统、教育诉求、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异,不能对所有高校一刀切地采用同一个教育质量标准,而应该明确高校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构建不同的教育质量标准。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类型有很大的相关性。就本科教学来说,对质量的认识和评判,不能简单地定位在课堂教学上,教育政策、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向、校园文化氛围、办学理念、经费投入、办学水平、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和学风、教学管理水平等都是影响和制约教育质量的因素,只有对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只有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衡量,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类型和层次日趋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各具不同的培养目标,各有具体的质量规格,应当避免用精英教育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目标、规格不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13]并且,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地方高校起点不一、条件各异,单一教育质量标准难以涵盖所有高校,也很难衡量不同类型的高校。比如生师比,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就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应体现地方高校类型的差异,围绕基本要求设计指标体系,赋予不同类型地方高校不同的指标权重,并注重根据实际发展水平、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设计基本标准和不同的发展标准,以促进高校良性对比和合理竞争,引导高校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本文来自于《中国冶金教育》杂志。《中国冶金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适应主体需求

从经济学角度看,高等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1972年,理查德•克拉切伯格提出:“不管以什么名义、由谁来实施或者发生在机构的哪个部分,总之大学正在进入市场。”[14]这在当时令学术界为之震惊。40年后的今天,教育经济学家们已普遍倾向于将高等教育看成是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能够提供的不仅满足个体需求,而且又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特殊产品[15]。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存在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社会和学生。潘懋元教授指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在它的活动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诸多规律中,有两条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之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基本规律,简称教育内部基本规律[16]。一种事物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有意义的。适应主体需求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特性是高等教育满足主体需求的程度。适应个体和社会的主体需要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如果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就无所谓质量和水平高低;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高等教育作为“无效供给”连基本的存在都难以保证。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必须适应主体需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就是满足主体需求的程度。高等教育发展要对不同的需求主体进行需要类型和层次的分析,既考虑社会需要,也考虑学生个体需要;既满足“今天的需要”,也要引导并不断满足“明天的需要”,以期用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满足其多样化需求。

某物是否对人和社会有价值,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客观需要为基准。主体的现实需要及其需要的满足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的程度上。这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高等教育通过提供产品和社会服务获得社会认同。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及相关服务等,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高等教育社会存在的价值。第二,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尺度。质量的高低只能由社会来检验。人和社会的需要是具体、复杂的,不但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统一,而且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系统在规模、结构、质量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变化。高等教育系统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质量必须在社会的检验中才能得到验证和提高,质量标准应随时代、社会环境各要素的发展而变化,应符合高等教育的特征要求,否则就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存的高等教育系统或多或少具有环境适应性,只是这种适应能力各不相同而已,迅速而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系统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越发展,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就越密切,与各种社会主体的联系就越来越密切。不同主体从自身的立场及利益发出所持有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不同的,虽然不是所有的需求主体都能够直接参与高等教育活动,但他们的要求与标准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最终形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此外,即使是同一主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使得教育质量标准更显错综复杂。

作者:黄国辉工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