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10:15:41

角色扮演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择内容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功能与适用范围。角色扮演教学法对问题情境有一定的要求:有不同的人群或者社会机构,各有各的利益和诉求;涉及不同的价值观点,有时难以统一,需要协调兼顾;解决问题有多种办法和途径,可以在比较中选择。根据课程目标精心选择适合于角色扮演活动的学习内容,是设计角色扮演活动的前提。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人教版教材)中,面对亚马孙雨林因为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破坏的现状,教材安排了原住民、当地政府官员、商业伐木公司老板、世界环保组织人员等角色,就如何开发利用亚马孙雨林,各种角色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意见。地理学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又要协调好各方利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所以,地理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很大空间。

二、创设情境

情境作为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是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境况。恰当的情境能凸显矛盾,为角色的个性化活动提供背景。有效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需要创设恰当的情境。比如就全球变暖问题创设模拟法庭情境,设置原告方(面临淹没的岛国图瓦卢总统、生产遭受损失的非洲农场主)、被告方(火力发电厂、商业伐木公司)以及法官、陪审团、环保专家等角色。通过法庭辩论、质证来阐明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和对策。再如就水资源利用主题,模拟水价听证会,由居民、自来水公司、环保机构、政府官员代表阐述观点,通过不同利益、不同观点的冲突来探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三、分配角色

角色原指戏剧中塑造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是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主题的关键。现实生活中,不同利益方对同一问题态度有差异,不同知识经验的人群分析问题也各有独特的视角。合理设置角色需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相关利益方或知识经验不同的社会群体。例如针对课标“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要求,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节以东亚多个产业转移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转入地区都有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景观,改变劳动力的就业分布。例如针对上述知识目标,笔者创设了苏州昆山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污染企业向苏北地区迁移的情境,设置了昆山市的迁移企业董事长、市长,苏北的连云港市招商局长、环保局长、外出农民工,江苏省省长六个角色。各角色的利益和职责不同,看待问题有不同的视角。迁移企业董事长从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角度谈企业迁移的原因。昆山市市长则从本地区“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衡量利弊。连云港市招商局长着眼于当地经济发展,大力招商引资。环保局长从自己的职责出发,会对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思考。江苏省省长则倾向于站在全省协调发展、合理分工的角度看待此类产业转移。从苏北外出农民工角度看,产业转移将带来更多在家乡务工的机会。从以上特定角色出发,对产业转移的原因与影响进行多方位的分析,能有效达成前述教学目标。合适的演员是演戏成功的保证。我们对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印象深刻,认为她的形貌气质简直就是林黛玉再生。学生在能力、生活学习经历、气质秉性、知识积累等方面有差异,角色扮演活动需要合理分配角色。提倡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协调,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

四、充分预设

演员演戏需要揣摩剧本。教师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经验,适当补充背景材料,才能引导学生沿着预设的方向进行表演。如上述产业转移案例中,苏南向苏北地区的产业转移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是哪些类型的企业?学生可能缺少相应的认识,影响角色扮演的质量。实践中笔者提供材料,各角色从不同的视角提取有用信息,从而顺利完成角色扮演任务。“苏旺你”公司是一家生产劳保用手套的日资公司,也是1984年昆山引进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2006年,昆山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谋划了第二次搬迁,这一次它搬到了苏北,把昆山作为中国区总部,负责研发等工作,而把劳力密集型的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与它有着同样情形的还有25家劳力密集型的外资企业。从2004年底开始,备受土地紧张、能源短缺困扰的昆山市由政府出资实施“腾笼换鸟”计划,陆续搬迁改造资源消耗型工业企业,腾出土地用来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的产业。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前做好必要的资料查询等准备工作。如城市能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合理的城市化也带来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笔者提出我国城市化应该加快(减慢)的辩题,课堂上以辩论赛的形式深入了解城市化的内涵,课前则指导学生熟悉辩论赛的规则,商议辩论策略,查询相关资料(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情况、相关政策、突出的城市化问题等)。

五、机智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全部细节。在角色扮演这种开放性活动中,更有可能出现意外,教师需要机智应对、巧妙引导,生成预料之外的精彩。如某班课上,扮演苏北环保局长的学生坚决反对污染企业转移到本地区,该角色活动难以进行。笔者机智调整情境信息:假如在你前任上,这些企业已经入驻,作为新任局长你打算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该学生则提出相应的加强环境管理、控制三废排放、整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等措施,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角色扮演活动中,最容易出现学生角色意识不明、主题偏离的情况。教师分配任务时,要强调“演戏”成功的秘诀在于认真审读“剧本”,不可偏离主题;提醒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角色心理,使用角色的个性化语言。如果学生不熟悉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学生准备阶段就要留心学生的讨论方向,及时交流、引导。角色扮演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容易引发学生情绪起伏。学生表演失当,可能会被其他学生嘲笑。这需要教师有比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既善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及时稳定学生情绪,避免冷场或者哄笑的场面。在角色扮演这种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予更多的积极评价,营造学生间相互欣赏的良好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消除顾虑,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提升概括

一些公开课上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活动积极、气氛热烈,但最终的知识目标达成却不理想,被讥为“中看不中用的作秀”。其原因在于从具体的形象感知到抽象的意义建构还有距离,需要借助教师的精当点拨和及时总结,从形象感知走向理性认知。比如笔者在产业转移角色扮演活动后,结合学生的表演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整理为结构化板书,使知识的脉络清晰可见。无论对转出还是转入区,产业转移都有多方面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转移,昆山实现了产业升级,从“昆山制造”转向“昆山创造”;苏北地区也得到了发展工业的良机。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今天的昆山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生产高技术高效益产品,从事设计与营销。苏北利用自己劳动力、土地价格低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先进与落后地区之间的这种分工,从江苏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也是一种合作。

3.工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落后的农村变成了繁华的城市。可以预见,昆山的今天就是苏北的明天。转入地区引进有污染企业时要做好评估,严格环境管理,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产业转移改变劳动力的就业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率先接收产业转移,经济发展吸引了中西部大量农民外出打工。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5.结构化板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台上的演员,学生是观众。角色扮演教学中教师担任编剧和导演,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激励者、指导者,学生成为舞台上的演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个性化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创造”。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角色所处的环境,用角色的眼睛观察世界,有助于学生深化认知、融入感情、获得真切的体验。角色扮演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作者:李富荣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