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2:39:45

企业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1

1.1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到位

企业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到位,造成信息失真。当前我国很多煤炭企业都比较满足于现状,缺乏企业创新意识,企业领导没有在一定程度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由于各个煤炭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方法不同,再加上企业应用软件的不统一,很容易造成企业会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信息集成程度不高等等,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同时企业内部没有集中的资金管理系统,缺乏统一的资金调控制度,使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资金投资结算的管理不集中,使企业不能准确地掌握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造成信息在企业各部门的输送的过程中不畅通、容易失真。

1.2缺乏复合型人才

企业缺乏会计信息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造成企业网络安全体系不完善。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化需要既懂财务,又对软件应用精通的复合人才,而当前煤炭企业的现状是:企业拥有各种类型的技术人员,有生产经营方面的人员,也有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等,但同时具备会计与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企业必须花费很大的精力、财力去请软件公司,与其进行交流来开发适合企业使用的软件,造成企业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企业必须要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会计信息化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的网络安全也很重要。我们企业通常所用网络信息系统很容易被拦截侦听、窃取和攻击,而会计信息化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将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运作。另外,会计信息化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如果内部使用权限划分不明、控制不严,很容易造成企业信息的滥用和流失,给企业的网络安全体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1.3管理模式不健全

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不健全,造成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进行变革和更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单单是一个财务管理系统,而是一个比较复杂、多样化的组合系统,而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各部门间的作业流程,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领导方式、内部组织结构、业绩考核和政策标准,还能使财务人员在精通会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高超的计算机技术成为企业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它还有效地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企业发展的进程。会计信息化,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步骤加以判断,并对期间的逻辑关系、时间消耗等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研究,以大胆、细腻的创意构思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在企业安全生产的质量、速度、成本上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使煤炭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行了新的变革和更新。

2加快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有效措施

2.1树立会计信息化为煤炭企业发展管理的核心

在现代化的市场环境下,煤炭企业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改革原有的管理方式,树立会计信息化为煤炭企业发展管理的核心,切实抓好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流量控制,以带动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并加快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要尽快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的防范风险,还要做到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集成,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完善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企业信息的综合集成,要充分利用与软件开发公司的交流的机会,在其帮助下建立企业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率和集成度,实现企业会计信息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的共享,保证会计信息化能在企业各个环节中间顺利流通,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使会计信息化真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作贡献。

2.2培养复合人才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技能,降低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为企业培养复合人才。会计信息化是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它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兼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技术。然而,大部分会计人员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比较少,仅限于操作了一些简单的文字编辑、表格制作等,对企业网络化财务管理的运用仍需借助于专业的技术人员。由于会计人员不能熟练操作企业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降低了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使企业的网络安全难以保障,还增加了企业的网络安全修复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同时由于会计信息数据安全性的降低,容易造成企业网络安全系统的非法侵入和破坏,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煤炭企业由于缺乏财务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使企业购买的标准化的软件得不到有效的使用,造成会计信息化不能得到发挥。此外,企业一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就会经常性地与软件开发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和浪费。煤炭企业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网络运用技能的培训。对会计人员网络运用技能的培训不仅成本低,而且还能让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机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切磋,在短期内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网络运用技能的培训,能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避免财务系统被非法侵入和破坏,保证企业机密不泄露,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损失。

2.3健全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健全会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会计信息与业务操作一体化。在目前的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影响下,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必须摈弃传统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树立以会计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核心的管理理念以带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要以会计信息化管理为切入点,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流向的控制,逐步实现会计信息与业务操作一体化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会计信息化通过明确内控操作流程与相关部门的业务关系,使内控操作变得以常态化、固定化;会计信息化要符合企业岗位职责的要求,支持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以及各项控制事项的执行,全面提升并制定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企业在建立会计信息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系统时,还要将会计信息与业务操作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及时地反映到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使会计信息化切实帮企业做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3煤炭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煤炭企业要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就必须要求企业领导和员工上下一心,在整体目标指导下,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的作用和价值,有针对性地完善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实现数据共享的最终财务经营管理目标。其次,针对当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处理,使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可靠有效,并以保证数据能够在各部门之间正确识别,减少企业资金管理中的漏洞,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完善。企业要实现会计信息化,不单单靠的是网络技术,而是要以企业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全面实现账务的统一,使会计信息化成为现代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化以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全面转换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等举措,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它使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因此,煤炭企业想要保持行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需求,就要把握好现有的信息化机遇,重新认识和分析会计信息化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细化,会计信息化作为煤炭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同时,会计信息化是煤炭企业自身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煤炭企业发展管理的核心,决定着煤炭企业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其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4结语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2

(一)推行会计电算化具有的意义

实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彻底改善了传统手工会计时期那种对数据进行分散收集和处理的会计方式,针对数据的处理开始以及中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极大的提高了会计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使得管理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有效的信息,从而更好的作出决定。(2)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促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从而对数据的处理变得更准确和及时,具有时效性强以及可靠性高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对会计核算的深度及广度进行扩展。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于具体的两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好处,第一,实时处理,这种处理主要是结合了计算机数据处理高效性的特点,能够满足针对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控制。第二,审批处理,审批处理主要是企业能够根据其自身的需求来进行科学的处理方式,能够使得信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大大提升[1]。(3)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功效,有效的避免了人工资源的浪费,数据一旦录入其中,就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不同部门及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有效的建设了资源的浪费。(4)促使会计的工作职能产生了变化,会计人员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扩大的会计信息的范围。(5)减少会计人员工作量,优化会计结构,以往的会计人员工作的重点都是一些比较繁琐的手工操作,这样就能将其转变到管理以及监督当中去。以往的会计工作人员由于其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以往的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往往存在着较多数据不实,弄虚作假的行为,而会计电算系统的其独有的规范化特点,促使会计人员能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就很难真正做出虚假帐目的行为,这就使得会计工作越来越规范。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所具有的优点

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新增了会计工作的功能,计算机会计系统能够通过对会计信息时效性进行提升,进而增加其会计部门的功能,内部的会计师,可以以较为准确的报告以及分析来给管理提供快捷有效的报告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更加清晰的在电脑系统当中实现。(2)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精确度,在大多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当中,其内部的制衡措施通常能够确保所有进行交易的账户之间的平衡发展,而电脑系统方面也不再允许记账失衡的情况出现,这就保证了个人交易的记录的正确性,同时一些访问的人员数量也开始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极大的提高了财务信息的保密性。(3)会计财务信息获得更快的处理,在计算机系统当中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这些财务信息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化会计系统来进行更快更有效的处理,这样对于个人的交易来说,极大的较少了其交易的时间,而利用这段时间就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从而大大提升公司所具有的整体效益。(4)优化信息披露,企业内部的信息可以通过会计系统来向外部人员、债权人等进行信息披露,这样就能更好的确定企业发展方面,吸引更多的投资,促使其成一个有着潜在价值的企业。

二、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和所有盈利企业一样,都必须通过自身产品的服务质量及其价格竞争力来实现盈利的目的。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激烈,所以民营企业就更应该做好准备,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提升自身企业的生产力和价值使其发展的唯一目标和出路。国内的经济市场发展迅速,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应当充分的认识到为了持续的发展和生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生产力质量以及性能。在这些方面。除了需要进行基本的财务报告之外,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也都需要针对市场上的一些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价格变动,像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客户方面的真实需求等,民营企业都必须根据这些方面及因素来进行改进和提升。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和推行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在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当中,会计电算信息化系统已经开始真正流行,而且发展起来异常的迅速,很多大型的企业都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过,在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当中,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具体实施还不够乐观,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和问题促使我国的民营企业很难以一个有效的方式及方法来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实现[2]。

(二)阻碍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的主要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当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不过,这种效果却比较有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市场上缺乏一种和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相匹配的软件,这种情况非常明显,也很普遍。主要是由于一些软件开发商并没有针对民营企业开发出相适应的软件,我国存在大量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总体业务量以及业务范围等都比较广泛,而且每一个公司都有着其自身特色的经营方式及特点,这就使得IT行业的开发商很难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来研发软件,因为IT开发商不可能专门针对一个中小型企业开发出一个与之匹配的软件。2、对于软件的开发不够全面,会计信息是信息技术和会计工作的结合体,所以就要求开发商也必须具有一定的会计信息技术,要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充分的了解,但是如今的开发商一般都很难实现这个要求,有很多开发商由于对会计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其研发出来的财务软件操作困难很难弄懂,甚至有的软件开发者只是针对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之后就直接进行软件方面的开发,这就很难真正迎合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的需求。3、民营企业内部管理者自身认识不足,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由于民营企业其发展规模小,因此竞争实力也就偏弱,特别是一些刚刚起步的特小型企业,通常会由于其资金短缺以及人力资源有限的问题,在市场开发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困难,使得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方面根本不予考虑。从主观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企业的经验管理者,其所具有的知识及远见还不足,或许他们不知道会计信息化的原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会计信息,认为这些东西无法为其带来一定的好处,大多都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成本在其中。决定这些费用的使用纯属浪费。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会计信息化的实行不利于其逃避税收的行为。4、民营企业缺乏会计相关的人才,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较为系统综合的工作,这就要求进行操作的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会计知识。由于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比较低,所以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较为新型的事物,他们无法掌握这些先进的方法也不能理解这些软件的性能,这就促使会计信息系统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民营企业发展规模小,发展前景难以预测,所以很难那吸引一些会计方面的人才,而在企业方面,大多也都不愿意花更多的钱来吸引更多的人才,他们更加的原因相信如今现有的人员以及设备方面都可以更好的对企业进行运营,这就和如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这种情况亟待改进[3]。

三、加快实现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对策

(一)规范市场发展,加强针对民营企业软件的开发

对于财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IT行业的开发商必须最大限度的对民营企业其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来考虑,所作出的软件应当将财务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需要对民营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要求熟练的掌握其控制方面的力度,通过对个人以及整个的会计段酸化系统的实现方式及途径进行分析,尽可能的降低这方面应用软件的成本,以此来促使民营企业内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另外,还应当根据企业发展方面的不同需求,来满足民营企业对于软件升级及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帮助一些民营企业培养出其内部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有效的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4]。

(二)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认识及责任感

会计电算化系统真正实施的过程异常的艰难,因此就需要相关企业管理者起到一定的重视,必须做好领导、组织以及监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有效的实施。第一,需要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认知范围,要准确的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重要环节,企业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第二,改变企业内部职工的认知情况,加大内部的宣传教育,转变员工的思维,针对员工进行内部宣传教育,促使所有的企业职工都能充分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而员工在进行深入的了解之后,还应当积极的进行一些必要的行动,促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实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

(三)结合企业条件认知选择会计会计信息化软件

民营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是注重企业的形式方面,因此要对企业内真实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企业的发展类型以及目前企业当中所具有的计算机条件、员工管理水平以及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之后,就可以结合所分析出来的统计数据,来选择市场上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软件进行选择,如果选择了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软件,其必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整体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并最终促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循环,不过软件的实施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费用进行投资,所以如果企业不能掌握一定的实际情况就盲目的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失。

(四)强化内部员工培训

企业的发展主体在于人员的流动,所以在实施会计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人的决定性作用,高素质、专业的会计人才对于实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推广和实施极为重要,所以政府需要采取多种管理方式,以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以及会计工作方面的效率。同时还应当加强针对软件开发方面人员的培训力度,必须对相关的软件开发人员强化现代信息及会计技术信息的深度培训和教育,迅速的建立起一直高效的软件科技研发团队。另外,还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以提高我国整体业务水平,哦诶样多层次的电算化系统人才,提升企业的素质[5]。

四、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对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设计主要有系统设置、记账结帐、凭证管理系统维护以及打印输出这几个模块组成(如图1)。(1)系统设置是为建账初期以及系统参数方面的设置使用,通常能够进行一些较为初始的设置,为往后业务的开展方面做好了准备。(2)记账结帐则主要是进行一些帐薄登记和查询、进行科目的汇总和结算等。(3)凭证管理,这项模块是会计进行工作的基础,能够根据凭证来增加查询以及修改方面的业务。(4)系统维护,这个模块主要也是提供给系统管理员来使用的,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来对数据进行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对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5)打印输出,这个模块则是方便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报账或者向领导方面汇报帐目、输出表格的方式来提高使用。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2),是由会计人员依照原始的凭证来对系统通过手工录入的形式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再进行收付款以及转账等功能,所生成的凭证可以在上面进行查询、修改,成功录入之后还可进行自动登记,对所登记的帐薄也可进行有效的查询,所查询出来的帐目都可将其打印出来,由会计人员进行结账计算处理[6]。

五、结语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3

第一,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企业管理当局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建立能为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提供合理(但不是绝对的)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一些理想的内部会计控制往往因成本过高而不为管理当局所采用。因此企业所执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某些环节的控制难免会有疏忽。

第二,内部会计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的计划、要求、目标进行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等,因而一般仅针对企业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如果一旦发生特殊业务,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就难以适应。

第三,即使设计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也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内部会计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通过企业内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因此内部会计控制无论怎样设计,最终还得靠人去执行,而任何认真负责的执行人都不可能永远不会出错,不会失误。因此,人们在执行任何一项程序或工作时,都会因为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而导致设计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第四,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患通、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即使设计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其有效性的发挥都会因为执行人的素质而异。企业管理层一旦道德缺失,任意践踏内部会计控制的严肃性,同样会引起内部会计控制整体失效。

第五,内部会计控制因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约束和长期激励机制而失效。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任何事物都会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对于人,更是如此。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未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导致产生了企业高管人员的短期经营行为、“59岁现象”等。

第六,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是针对其面临的经营环境、业务性质而设计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改变往往滞后于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变化。当经营环境和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可能不再适用,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要么被削弱,要么已失效。

第七,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评价缺位,难以衡量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目前,从我国现有企业建立并实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看,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企业每一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否确实符合企业实际,手续是否严密,环环相扣,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实际执行情况如何,能不能起到事先控制的作用,能不能预防错误和弊端的发生;即使错误和弊端发生了,能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我国现有的企业中都缺乏自身对此的评价。

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齐抓共管,强化内控意识,突出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作用,带头严格执行,否则就是管理者的失职。内部会计控制既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和使用的关键,又是企业执行有效经济活动责、权、利明确划分的制度保障,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和每一个经营环节,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思想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行动上带头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把自觉遵守、严格遵守企业内控制度作为提高企业质量的重要任务来抓,作为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作为影响企业全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全体员工了解他们的职责是什么,他们的绩效是如何评价和考核的,以及评价过程中的绩效标准是什么,才能从根本上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产生严格遵守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控制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二)设计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第一,从技术上对企业经营活动行为及会计行为制定详细的规定,包括设立独立的内部会计控制监评机构和会计监督机构,执行更严厉的内部会计控制,更及时的年报披露,强制的注册会计师轮换,等等。一是企业应明确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包括管理模式、内部核算体系、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等,以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建设方向。但内部管理体制一旦确定,应保持相对的稳定,避免朝令夕改。二是企业应根据内部管理体制,明确规定企业各级机构的职责和具体岗位职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起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流程体系,具体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层次,在企业的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第二层次,在常规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对企业的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事中控制。第三层次,以已有的稽核、内部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委员会。第二,加大企业舞弊相关各方的法律风险、切断其舞弊的利益激励。其中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的控制约束规范和激励机制尤为重要。一是企业应与高管人员签订协议并公证。在协议中明确规定高管人员不健全、不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律责任,并由其家人或亲属担保,一旦因其个人原因致使企业遭受损失或破坏企业内部管理,由其承担全部赔偿的经济责任及相关法律责任;其次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预算业绩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将预算管理与薪酬管理相结合。企业对高管人员采用年薪制,高管人员只有完成了年度预算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才能按规定兑现年薪,并可加薪进级;二是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员工晋升制度和薪酬制度,将员工的晋升和薪酬与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结合起来。三是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执行程序。如前所述,一些理想的内部控制制度因其成本太高而无法采用。

(三)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以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应有的职能作用

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切实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工作的领导,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否则就是管理者的失职。因为企业全体员工能否形成自我控制的思想和意识,与企业管理者能否自我控制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管理者如果自我控制方面做得十分突出,企业员工的自我控制意识也就比较容易树立起来。如果管理者要求企业员工遵守计划、标准、准则,而管理者本人却不能自觉地遵守,企业员工的自我控制意识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正人先要正自己的道理。

其次,督促企业员-

工严格遵守和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制定的各项内控制度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除了制度的完善性和科学合理性外,必须做到:一是惩戒措施必须严厉;二是执行必须到位;三是责任必须明确,奖惩必须分明;第四、积极进行培训、学校教育、倡导建设自动化会计系统等手段来保证和提高。

(四)制定并执行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价体系,以衡量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必须明确自我评价什么。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发现或纠正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以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评价应该围绕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健全,是否得到了积极的、严格的贯彻执行,是否有效地防止、发现、纠正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来进行。即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

其次,必须明确由谁来评价。要保证自我评价的客观、公平、公正及权威性,必须由具有相对独立权限的机构来负责。该机构应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工作,由董事全垂直领导。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4

(一)会计人员文化水平低,专业知识匮乏会计教育环境表现在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在专业教育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层次水平较低,会计修养不高。由于教育水平不高,专业教育力量匮乏,致使我国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不仅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对各方面会计人才的需要,而且阻碍了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中的广泛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或社会的会计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加强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改革与完善会计人员培养、选拔体制,是我国会计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也是企业会计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会计人员学习、创新能力不足在企业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会计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以应对挑战。“能够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等是大多数被调查者的答复。许多会计人员认为经验就是能力,而经验是依靠大量重复性手工作业和时间的延续积累而成的。另外在企业,按工作年限、工作经验、职称论资排辈现象并非少数,企业许多重要的会计岗位多是由工作时间长、实践经验丰富的年长者担当。虽然这有助于会计工作的稳健性,但由于缺乏压力和动力,年长者并不热衷于创新和进行会计改革,更不用谈自身业务能力的突破和提高。而是习惯沿袭旧的核算方法、管理体系。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工作作风也使得后来者效仿跟随。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会计各方面的国际趋同是必要的,而学习、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这种要求。

二、企业会计软实力不足弊端

(一)对会计信息披露不利在会计实务操作时,专业知识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推理、分析和制定具体业务流程的依据,是保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必要因素之一。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存在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会计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那些不确定因素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找出其中的原因,确定采取的对策。如果专业知识匮乏,不仅对一些基础业务处理不当,更不用谈根据企业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复杂的账务处理。当前企业合并以及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专业知识越来越重要。如果专业知识不足,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容易出现舞弊现象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会计舞弊并不是由于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造成的,而是在具备深厚的会计知识背景下,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点,达到操纵财务报表的目的实施的,这是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个人道德品质缺失的表现。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或者投资项目有前景,内部人员有想独自把握投资机会,所以对外会故意夸大损失,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回收股票;当经营状况不好时,由于资金不足,需要外部资金,往往把这种风险抛给其他投资者。出于这种考虑,企业内部人员不愿意将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完全展现出来,所以披露的信息往往都是依照会计准则必须披露的部分,而非信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信息。更有甚者,一些资产状况差的公司为做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行为,又避免外界知晓其财务状况,采取“两套账”的做法。此外,会计人员为了某种利益,选择对企业有利的确认计量方法(如存货计价)进行各种账务处理,虚增企业的资产或收益。这不仅有违会计准则多样性,对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而言,也极有可能因作出错误的判断而造成损失。所以为杜绝软舞弊现象,必须加强企业会计软实力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道德品质,使其诚信记账,不钻准则的空子,保障各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避免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利影响,这是财务会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对国家及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紧迫,对于会计人员同样如此。首先,电子信息系统使得企业核算无纸化,作为新时代的会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很难胜任会计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业务的扩张,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广,包括会计软件的升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等,同样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其次,拥有良好的学习、创新能力可以对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更便捷、成本更具优势。再次,在企业的支出中,税务支出是企业支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强学习创新能力有利于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减少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良好的学习、创新能力可以在许多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使企业拥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会计软实力建设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会计知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的。纵观会计发展史不难发现,会计人员必须要有持久的学习精神,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要求全球会计准则持续趋同,这是巨大的挑战。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比较稳健保守,而西方会计准则相对开放、公允。改革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把西方先进的会计知识引入中国,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量。同时要跨学科学习,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早已打破传统的单一业务往来,不仅国与国之间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专业、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之间也是相互揉合。因此,作为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外,还应掌握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为会计工作服务。

(二)健全会计考评制度和监管机制首先,应当强化会计人员的道德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合法、科学地进行会计核算,真正树立实事求是和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使得企业财务报表能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分析提供可靠的信息。其次,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社会监督部门要秉公执法,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估;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通过这些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处于社会、单位和个人的监督之下,有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提高培养会计人员创新能力首先,强化创新意识。会计人员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创新,就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在创新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创新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创新能力的释放。其次,增强创新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创新观念就没有其他各项创新。时代变了、市场变了,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必须随之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必须破除计划经济时期卖方市场的各种旧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观念,如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服务观念、经济效益观念、人才观念、知识价值观念、全局观念等。再次,改善知识结构。无数创新实践证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依赖于全面、合理和先进的知识结构。由于学校教学改革严重滞后,目前在岗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再加上会计学的发展趋势是由独立学科向边缘学科转化,没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难以胜任会计工作。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才能真正掌握会计学的精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的落脚点是人,会计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外界因素影响不可忽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激发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对会计人员的创新起到很重要的动力作用。创新动力机制是创新意识顺利进行的人为社会系统,由创新目标、奖惩制度等激励因素组成。创新奖惩制度的建立,能调动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5

1.金融企业中会计制度带来的风险

尽管我国金融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国内的会计制度为金融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部分会计制度并不能满足当前金融企业的需要,也不适合金融企业当前状态,为了满足跨级制度,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会计制度所带来的风险也成了金融会计在发展过程中较为难避免的风险。

2.会计人员对金融企业会计产生风险的影响

金融企业在进行交易和经营的过程中,会计人员是重要的主体,会计人员是否能够在交易和经营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道德是当前金融会计发展中的不确定事件,这种不确定性为金融会计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对金融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会计监督过程中增加了金融企业会计产生风险

会计监督的职能是会计基本职能的一种,在会计监督的过程中,由于会计制度的不适合使得监督过程中的效益降低。如果在监督过程中不能及时地找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种失误给金融企业带来的风险也是可观的。在金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企业会计监督的过程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问题需要完善。

二、金融企业会计产生风险的原因

1.金融企业缺乏会计知识

当前,金融企业发展速度较快,金融企业行业中的新企业在不断地增加,同时有些旧的金融行业也随着竞争力的增加缺乏实力而被淘汰,在快速的增长和淘汰的过程中,金融企业使得会计知识的了解这一方面得到了忽略,比如会计制度、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等产生的风险,以至于金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的风险总是得不到降低,使得部分金融企业在快速兴起之后又面临着破产的危机。金融企业对会计知识的了解如果不能够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知识会很不利于金融企业的长期发展。

2.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难免影响到我国的经济体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普遍,也给金融企业带来了困难,各个金融企业也面临着重要的考验,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体制也成了各个金融企业研究的问题之一。经济体制对金融企业的影响也对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风险,社会经济体制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带来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3.企业内部管理政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外,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否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趋势,这些问题都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然而除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政策之外,金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金融企业会计产生的风险。

三、金融企业会计产生风险的防范策略

1.加强金融企业人员对会计的认知

了解最近的会计动向,将会计制度中改进的部分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调节,掌握金融企业会计的最新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可以降低金融企业会计产生的风险。金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会计知识对金融企业会计带来的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

2.完善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有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组成。事前控制中较为重要的是设定与和考察金融企业会计产生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资本充足率等资本不足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逾期贷款率等资产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利率风险率等金融市场风险的反映指标体系,以及资产盈利率等损益状况指标的反映体系。事中监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金融企业稳定经营的正常监督。事后监督则主要通过对一些财务资料的检查和分析,不断核实金融企业是否早稳定、正常的经营,严格考查相关职能部门对金融企业会计产生风险控制责任。

3.建立适合企业的管理政策、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在建立金融企业的管理政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企业现发展阶段的管理政策,对管理人员的职能也要进行具体的划分和管理。对于会计人员,金融企业应该给予更多的平台使得他们接触最新的会计制度,给予他们更多交流的机会,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于金融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6

企业会计政策应用得正确与否,关系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可靠性,关系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正确选择会计政策,不仅是会计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当局必须高度重视的管理问题。如果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规范不准确、不全面,企业在执行中又产生一些偏差,就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将若干会计政策进行了规范。但我们发现,在这套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并不完美。另外,通过对一些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发现,会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可能导致会计处理错误,使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政策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将会计政策解释为:“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准则讲解中,将“原则”理解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将“基础”理解为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将会计处理方法理解为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企业会计业务的复杂性,会计政策的具体实施分布到各相应的会计准则中。综观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政策外延不够宽泛

会计政策除了包含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以外,还应该包括会计惯例和会计程序。会计惯例是会计工作者在多年的会计处理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具有科学成分的一些习惯性业务处理方式。企业能否采用会计惯例,也是构成企业会计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对企业来说,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与费用就是一个会计惯例。企业按期结账,提供中期会计报告也是会计惯例。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参与本单位生产实践活动也是会计惯例。会计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也是会计惯例。诸如此类问题都应属于会计政策问题。

会计程序是指一个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先后顺序。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容和业务过程的差异性,企业会计处理过程和流程可能有很大差异。对原始凭证的取得、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登账,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等问题的处理是每个企业会计业务的独特体现,这些也应构成会计政策。在会计准则中,将这些内容遗漏掉,会使得会计政策的构成范围约束力下降,使得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二)会计政策解释不明晰,相互矛盾

判定企业会计处理是否属于会计政策范畴,要看其是否涉及会计确认原则、会计计量基础和会计核算方法。如果涉及其中的一项,那就应当认定为会计政策问题。如果是在某项业务中涉及价值估算和时间长度的确认问题,则属于会计估计问题。对会计政策变更和对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同是我们认定政策和估计区别的核心所在。错误认定,就会产生不同的会计结论。在会计准则讲解中,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认定为会计政策,而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认定为会计估计,这种解释令人难以理解。因为这两个会计事项没有本质的差别,两者的初始计量同属于按历史成本计价,后续计量也都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它们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完全一致。因此,两者同属于会计估计问题。

(三)会计政策在各准则间的规定不协调

会计政策在指导会计工作的不同准则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否则会使会计处理无所适从。比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明确规定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这就是说计算的顺序是先计算实际利息费用,推导出折、溢价的摊销额。而从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给出的算法看,借款的利息是应先算应付利息,然后再计算折溢价的摊销,从而求出实际利息费用。因此,同为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准则中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失去了会计政策的协调性。

二、会计政策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政策应用的正确性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有利于会计作用的充分发挥。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政策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使会计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

(一)企业运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恰当

1.不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随意采用新政策。有些会计政策的使用是有条件的,比如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应用条件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要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同时还要求能从该市场获得可靠的价格信息。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应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量。可是,有些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虽然有活跃市场,但由于房屋本身存在特殊性,使其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困难。如果采用其他房产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则不能代表企业房产的真实价值。

2.不注意会计准则的变化,因循守旧。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对原有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同时也采用了许多新政策。比如对存货发出的计价删除了后进先出法;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达到控制时要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要考虑弃置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可采用多种摊销方法;商业企业存货的采购费用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都进行了扩大;合并报表的合并理论也从母公司理论改为实体理论等。很多企业无视这些变化,在发生与此有关的业务时,仍然采用原来的会计政策,使得会计改革成果无法在会计信息中体现。

3.会计政策选择没能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相结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情况,在会计上做好充分的事先准备。比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很多,如果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快,产销两旺,完全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如果企业的生产周期很长,存货流转速度慢,那应该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再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要充分注意会计准则的规定,流动资产减值后可转回,而长期资产减值后则不能转回,计提时要考虑企业未来经济情况的变化后再做决定。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盲目照搬照抄,这样做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能体现企业自身的真实情况,无法反映本单位的会计特色。

(二)会计政策应用不准确

要想使会计信息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企业除正确选择会计政策外,还必须注意准确应用会计政策,对会计政策的本质应该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在具体业务当中。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政策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会计政策的含义理解不准确。比如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企业对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时,公允价值的选取就按市价计算,不区分买价或卖价。当具备多重市价时,没能考虑到某项业务的具体情况及其发生地情况,也不考虑人为操纵价格情况,不能对市场价格做出合理调整。对于无市价的公允值确定,估值技术的采用简单不规范,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会计信息不着边际。

2.会计政策的实际操作方法不正确。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赋予新的操作方法和计算程序,一些企业没能注意到这些变化。如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在计算投资收益时,不能简单地以被投资单位的账面损益作为基数,而应以投资取得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数将其账面净损益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调整投资双方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交易收益。对这些问题不注意,仍然沿袭老方法,那就产生了错误的会计结论。

3.会计政策变更过于随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个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能遵守会计政策变更条件的规定,很随意就变更了会计政策。比如一些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随意确定合并范围,从需求结果出发确定合并范围。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做法前后处理不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前后期也不统一,同样的资产却被确认为不同的会计项目。这样执行会计政策,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企业运用会计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的大融合,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会计业务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在不断提高。选取准确恰当的会计政策并加以正确运用,是摆在每位会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出发,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思路吻合的会计政策。企业如果是大量大批生产,那就应该选择品种法计算成本;如果是小批单件生产,那应该选择分批法计算成本。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还要注意会计政策的运用条件是否具备。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组减值、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在运用相关会计政策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条件是否具备,并注意运用成本效用原则加以衡量。

2.准确理解会计政策的内在含义,正确运用会计政策。要想使会计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除正确选择会计政策外,还要准确理解会计政策的内在含义和相应的处理程序。会计政策不能拿过来即使用,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仔细研究,细微之处要认真分析,不同的原则和不同的要求要严格区分,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政策的运行效果。比如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一定要判明属于研究支出还是开发支出;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定要分清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对职工薪酬的处理就是要弄清职工的界定和薪酬的范围。在会计准则中,对每项会计政策的选择条件和解决方法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包括使用方法。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将所选取的会计政策理解好,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科学有序、合情合理地加以运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3.正确处理好会计政策在使用中的创新问题。对于大多数会计业务,企业都能够从会计准则中选取合适的会计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发生一些新业务,产生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会计准则中没有规定和说明相应的处理方法,就需要会计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真分析经济活动的内容和实质后,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找到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比如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对重要性的判断、对多重市价下公允价值的选取、对可弥补亏损的所得税收益确认等都需要会计工作者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会计工作者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原有准则和制度框架限制,大胆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先进的会计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黄彬.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J].当代经济,2008(11).

[3]胡伟.浅谈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J].经营管理者,2008(15).

[4]张兴亮.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政策选择的理论分析[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11).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7

第一,通过以及实施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可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可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具体需要。我国在搞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搞好对外开放。会计不仅与诚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法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同步性的发展。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平台,降低了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交易成本,最终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以前的会计准则不够全面,从整体制度层面来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讲,不同的国家对会计准则具有不同的要求。第二,通过以及实施会计准则体系,从而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终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利益的具体要求。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是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需求出发,从信息披露方面来讲,更加注重充分披露的原则。新的会计准则对现在的财务报告披露要进行改进以及梳理,并且要创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与此同时还要规定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以及内容等,这样做不仅使得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更好的维护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最终能够建立公开以及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影响

第一,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阶段,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学历层次高低不同,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是非专业出身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还没有弄明白会计科目、账本以及会计报表之间的联系,从而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随意记账以及手续不清等问题。再加上内部管理较为懒散、记账的原始依据与财务整理制度不相符合、不健全的手续,最终使得财务数据失真。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违反了职业道德,没有行使会计监督的职权,在实际工作中随意记账,并且还有违法乱纪的行为。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不注重继续教育,也不注重新的业务以及学习新的知识,不重视国家新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这就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会计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这就开始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才能够在新的会计准则环境下满足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要求。第二,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一方面,新的会计准则与社会、经济以及金融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通过颁布以及实施新的会计准则,这就使得会计凭证、账表的格式以及审核的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断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凭证不认真审核以及填制,还有就是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来进行财务处理的工作。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不断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从业人员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换句话来说要按照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其他记账凭证必须要附上原始凭证,从而可以将新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体现出来,最终也能够满足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其次,不断规范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主要是指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会计科目主要是以客观存在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并且在设置过程中药按照核算以及管理的需要来进行。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要对投资性房地产以及金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新业务来进行增加,通过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从而可以将新的会计准则的全面性体现出来。最后,不断规范记账以及结账。各个单位在发生经济业务事项的时候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设置会计账簿,并且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定期结账,在结账之前,要将企业本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入到账簿中。第三,通过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从而可以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就是指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要按照自身的特点来满足会计目标的内在要求以及外部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规范会计程序以及方法标准。通过制定以及实施新的会计制度,从而可以促使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结束语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8

1.改变控制对象,提升工作效率随着信息化影响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在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其中对企业会计控制机制最明显的影响就在于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控制对象有所改变。就传统的企业会计控制工作而言,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的记录与管理的过程中,都会在纸质载体上进行,因此工作人员的监管主要针对纸质资料。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被引入到了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之中,电子档案、电子数据逐渐取代了纸质资料的地位,因此在进行会计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开始将控制的对象从传统的纸质资料转变为电子信息。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多数的数据资料都会存储在移动磁盘或者计算机之中,使得相关资料信息的流转与输入更加的快速便捷,有效的提升了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

2.增加控制风险,强化管理要求事物的发展具有着两面性,传统的企业会计控制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信息都以纸质资料的形式存在,这种资料存储方式虽然具有缺乏灵活性、不便管理等缺点,但是由于对其进行修改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杜绝资料作假、保障资料安全有着良好辅助效果。而就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而言,其将传统的纸质资料变成了方便灵活的电子资料,虽然在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上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电子数据可以随便修改,因此造成了资料数据安全性的降低,进而增加了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风险。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关人员若想保障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就要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强化管理的方式,对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风险进行把握。

3.改变控制方式,弱化人为干预信息化对企业会计控制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改变了原有的控制方式,弱化了人力在企业会计控制中的作用,使得企业会计控制工作对电脑等机器的控制工作都是围绕人力工作而展开的,因此企业一般会采取责任负责制让每一个工作都可以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通过人员之间的监督与制衡,形成有效的会计控制。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后,人力作用在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中逐渐减弱,大部分的工作都通过电脑等设备进行完成,因此以往的控制机制、人员制衡逐渐丧失作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的企业会计控制机制开始生产。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会计控制机制中是企业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了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信息化。但是通过对我国部分企业内部工作进行调查与走访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对企业会计控制的信息化进行了有效的促进,但是由于缺乏应用经验、企业重视不足等原因,使得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控制机制在应用的过程中仍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理念陈旧,缺乏先进制度制度对工作起着规范与指导的作用,判断一个制度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首先就要对制度与工作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判断制度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就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会计控制机制而言,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从控制内容到控制形式都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绝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不适配性。所以出现了控制理念陈旧、管理制度老化等问题。这使得现代化的企业会计控制机制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在规范性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难以发挥出现代化企业会计控制机制的实际作用。

2.风险意识薄弱,缺乏控制环境在将信息化对企业会计控制机制的影响进行介绍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会计控制工作在风险性上有所提升,因此有关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把握。但是从实际工作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存在着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企业内部缺乏风险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风险是造成企业运营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核心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预防风险和规避风险。但是在企业会计控制机制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现代化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认识,因此使得一些企业忽视了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企业会计控制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难以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进而造成各部门之间在监督管理上默契的缺乏,

3.人员素质偏低,企业文化缺失员工是企业得以运行的基础性力量,没有人力的支持任何企业都难以有效的运作起来。因此在进行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有关单位应对内部工作人员给与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然而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人员来看,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在电脑操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不能掌握相关的电脑操作技巧以及网络安全知识。同时,员工职业道德不足,忽视职业操守也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一些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人员甚至在工作的过程中与有心人士进行勾结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更改,以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缺乏人才培养,企业内部核心文化缺失。其中企业文化缺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企业内部向心力不足,造成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忽视企业利益。

三、信息化背景下完善企业会计控制机制的有效策略

随着现代企业对软实力的重视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与控制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在对企业会计控制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有关企业工作人员应从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合理的制定出有效的完善策略。具体来说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有关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

1.强化监督职能,完善控制制度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会计控制机制其更加的注重计算机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对企业会计控制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对传统的工作观念进行转变,明确现代化企业会计控制机制的实际需要。首先,工作人员应针对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针对计算机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保障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控制机制的顺利应用。其次,要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划分,避免操作权限的滥用。具体来说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操作权限分为查询权、修改权、录入权等,针对工作内容的不同,合理的安排权限。最后,要强化工作过程中的监督职能,尤其是在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工作人员操作的准确性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对系统的运行、数据的录入等进行监督,确保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并在第一时间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与完善。

2.注重风险预防,加强部门合作从经济学的角度讲风险与受益成正比,因此企业在享受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控制机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做好迎接其带来风险的准备。通过实践证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控制机制的风险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网络安全问题。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问题。就网络安全而言,企业应引入一批具有专业网络知识的人才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维护,并制定出网络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黑客攻击和木马病毒等进行提前的预警。除此之外系统维护人员还应对企业内部设备进行定期的杀毒与维护,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的预防。而就信息安全问题来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极为重要。首先,企业内部应成立专门的安全部门,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管理,避免工作人员对信息数据进行随意的更改其次,会计部门应与监督部门或者稽查部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行工作透明化,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会计控制机制的风险。

3.重视人才培养,应用激励制度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中人员素质不足的原因主要与企业缺乏培训制度有关。由于传统的企业会计控制机制在施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并不需要进行计算机操作也不需要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因此企业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很难适应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控制工作的要求。鉴于此,企业应对员工的不适应性产生重视,组织企业会计控制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通过普及电脑知识,强化理论知识等方式让工作人员对新的工作内容产生了解,进而减少工作过程中的阻碍。其次,企业还应注重激励制度的应用,通过奖惩措施的制定,对工作人员的进取心进行激发,进而加快工作人员对新工作环境的适应。4.树立企业文化,提升职业道德除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外,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也是影响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控制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就员工的职业道德与操守问题下功夫。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宣传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潜移默化的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进行提升。其次,企业应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树立。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精神支柱,其可以有效的活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更加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作用,对企业会计控制工作进行保障。

四、总结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9

企业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管理的折射,企业管理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众多会计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将企业管理建设在诚信的基础之上,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员工树立诚信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有效管理措施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二、企业会计诚信现状分析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引发诚信危机。

随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从事会计业务的人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会计从业人员众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会计人员都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与职业操守。现实情况是,很多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低下,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并制作虚假财务报告甚至将会计信息作为非法盈利的手段,不仅给企业财务造成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引发了诚信危机,对企业的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2.企业会计工作不规范。

企业会计工作的不规范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缺少对会计人员的正规实践培训与定期考核,使得本身就缺乏会计实务经验的从业人员在工作规范性方面有所欠缺,这样就出现会计核算过程不严密、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等各种工作不规范现象,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3.会计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在会计法律体系方面并不完善,监管力度也不是很严格,相关法律法规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导致很多企业忽视法律的约束,罔顾会计诚信,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谋取私利,不仅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一些企业甚至缺少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体制与财务监督机制,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三、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建立会计信用档案。

会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能性,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然而现实情况中很多工作中的不规范问题都来自于缺乏对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的有效管理。很多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会计管理机制,会计从业人员相关资格也没有达到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建立会计诚信档案,记录会计从业人员违反诚信的行为,有效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2.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与综合素质水平,只有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诚信化。企业要为员工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将其诚信落实到会计实务操作中来,使员工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工作勤奋、服务群众等,在会计诚信工作上有所成就。同时要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拓展其科学文化知识,强化业务学习能力,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会计诚信与企业会计信息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首先必须努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诚信危机,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为诚信的真实体现,与企业诚信建设密切相关。会计信息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产品,被赋予了浓重的道德色彩,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得到准确可靠的反映进而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4.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制。

要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制,加大对有违诚信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相关奖励与惩罚措施,并进行大规模地实施。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诚信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嘉奖表扬,鼓励其继续保持诚信作风,而对于有违诚信者,轻者予以警告,重者则依法或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通过社会信用体制建立诚信防火墙将会计诚信中的不安分因素过滤,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行为以及会计工作流程,使会计诚信成为一种理性行为,为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提供保障。

四、结语

企业会计论文范文篇10

(一)所有者权益科目的设置

在对有限合伙企业完成投资后,合作权益体现为各合伙人的资本。在相应的会计记录中,虽然每一位合伙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但在有限合伙企业的实务操作中,一般会设置三个所有者权益科目(资本科目、提款科目、合伙人借贷科目)。具体来说,原始投资均记入“合伙人资本”帐户。原始投资后,合伙人的权益随着增加投资及在净利润中所占份额而增加,随着提用资产及在净损失中所占份额而减少。合伙人在预计盈利时的提款记入“合伙人提款”帐户,该帐户可使我们了解各合伙人在一定期间的提款记录,然后与合伙契约上所允许的提款数相比较,以便对超额提款建立会计控制。

(二)收益分配

正如笔者前文所说,在经营有限合伙企业过程中,无论发生赢利还是亏损,合伙人应该共享或分摊。在入股合同书中需要特别明确损益分配的方法和比例。其中需要特别指出,有限合伙企业不同于公司在企业,其损益分配比例可以不与出资比例保持一致。举例来说,李某的出资额占合伙人资本的60%,而张某占40%,可是经过双方协商决定李某和张某各占50%的收益拥有权。这种灵活的分配方式是由国家法律承认的。另外,剩余收益部分的分配要充分考虑劳务价值、资本价值和业主风险报酬。一般来说,可以按直接照固定比例分配、先分配工资报酬再按固定比例分配、先分配资本报酬再按固定比例分配亦或者先分配工资报酬和资本报酬再按固定比例分配。(四)编制财务报表有限合伙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在编制四表一注时也会得到体现。尤其是损益表,通过计算出的净收益对收益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除编制上述报表外,为详细反映各合伙人出资、提款、所得合伙利润以及分担损失情况,还应编制有限合伙企业合伙资本表,对合伙人权益及合伙人权益总额的增减变动情况加以说明。

二、有限合伙企业税务处理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有限合伙企业施行“先分后税”原则,对企业本身不征税,只对投资人征税。投资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投资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自然人投资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指出,应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对于法人和其它组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举例来说,现有两名自然人拟设立一家企业,如果设立公司制企业,则其所得税综合税负为:25%+(1-25%)×20%=40%。即假定公司有应税所得100万元,先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税率按25%计算),税后利润75万元在分配给个人时,再扣缴股东20%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计15万元。合计的所得税税额为40万元。如果改为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100万元利润全部分配合伙人时,由合伙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根据规定,假定上述利润由两名合伙人平分,则应缴个人所得税为:([500000×35%-6750)]×2=336500(元)。所得税综合税负为33.65%。由此可见,有限合伙企业的税收负担要轻于公司制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有限合伙企业税务监管问题及对策

会计和税务虽然密切相关但又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体系,各自遵循各自适用的规范。目前我国会计制度整体建设进度要快于税收体制的建设速度,表现为会计业务的操作更加规范,相关法律制度的监管和落实也更加到位。相比之下,税收监管问题一直是有限合伙企业的一个重难点课题。下面笔者重点对我国有限合伙企业税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一)有限合伙企业税务存在的问题

1、个人所得税申报需改善

有限合伙企业与其他组织形态的企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缴纳所得税时,政策差异很大,对于有限合伙企业的相关个税政策指导条文并不明确。另外,有限合伙企业不涉及企业所得税。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当然也与企业所得税优惠无关。也就是,有限合伙企业更多的是涉及个人所得税,那么是采取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目前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都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核定模糊的现状势必给个人所得税申报和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2、缺乏税收流失估算体系

缺乏针对有限合伙企业征税的有效估算体系也是我国税务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估算体系是防止税收流失的重要举措,欧美国家对于有限合伙企业税收监管的成效之高,很大层面上就是因为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健全的税收流失估算体系。

(二)针对税务问题的相关建议

1、加强税务部门征管水平

一方面税务部门应该对有限合伙企业的税收征管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尽快有限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申报纳税指导意见,同时在部门内部建立起专门的征收监管小组,加强专业化征管;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经常接触有限合伙企业纳税事项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相关政策学习,税务部门要定期举办相应的培训并对培训结果加以考核,避免因为业务不熟练而产生不必要的征管费用。

2、尽快建立税收流失估算体系

正如笔者前文所说,税收流失估算体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纳税人故意偷逃税款(针对有限合伙企业征收个税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税收流失估算体系可以为有限合伙企业征收情况提供一个参考,有利于税务部门从大局着眼调整该项税收的监管思路,从而达到合理分配税收管理资源,提高征管效率的目的。具体执行办法来说,税务部门要针对本地区有限合伙企业的发展情况建立税收预测模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预测的科学性和精准程度。此外,税务监管部门还要重新审视有限合伙企业的纳税人行为特征和税法执行思路,开展税收政策分析,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税收流失估算办法。最后,税务部门还应该结合本地区有限合伙企业税收流失具体情况,开展更加公平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工作。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