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

时间:2022-09-09 03:38:08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

摘要:本文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于中国经济模式的重大理论贡献。市场和计划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性规定,帮助我们将商品经济与私有制相分离,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体制探索

商品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并且复杂的理论问题,流行了数百年之久的传统理论认为,商品经济只能与资本主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不适应,我国学术界称之为商品经济私有制论。从商品经济私有制论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所以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市场和货币,这个观点学术界称之为社会主义非商品经济论或非商品经济论;第三,商品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相容,社会主义要搞商品经济,就要把公有制改革成为私有制,这就是私有化的理论逻辑。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走的就是这条道路。中国改革与原苏东国家改革的根本性区别之一在于中国坚持了公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发育市场经济,因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所以,中国模式的核心理论就是讨论和探索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兼容,同样,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理论困难就在于,要把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商品经济。

一、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界定

在此,我们还有必要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进行系统说明。商品经济是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和自然经济相比,商品经济有社会分工;和产品经济相比,商品经济要求等价交换,它们是从经济的基础结构上划分的。但商品经济可以有不同的运行方式,它的调节手段以市场为主还是以计划为主而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果以市场机制为基本调节手段或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那么就表现为市场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如果以计划为基本调节手段或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那么就表现为计划商品经济或商品计划经济。

二、早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

(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前史。当时对于社会主义的非商品经济理论坚信不疑,从莫尔开始,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他主张消灭货币,鄙视黄金,乌托邦采取新的办法,使用计划来组织社会生产,这种社会主义非商品经济理论在空想社会主义流行的几百年里,影响巨大。受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看待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时也同样表现出明显的非商品经济理论倾向,恩格斯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这句话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消除商品经济,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基本运行方式价值规律,存在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的弊端,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在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在社会主义中否认价值规律,消灭商品经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

(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接受了传统观点,于1918年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说:“觉悟的社会主义者应该直率地和清楚地指出……社会主义要求消灭货币的权力、资本的权力,消除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要求把土地和工厂转交给按照总计划组织大生产的全体劳动者。”1921年,列宁颁布新经济政策,恢复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恢复私有经济。列宁的实践提供了两个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型:一是战时共产主义的产品经济模式,一是新经济政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模式。列宁曾经对第一个模式进行了批判,他说:“我们原来打算(或许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设)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实践证明,虽然生产资料公有了,但劳动力还归个人所有,生产还需要由一个个独立的企业去组织,即使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人们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各个人、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因此交换中价值规律还要起作用,它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奠定了基础。50年代初,斯大林提出了著名的半商品经济论,第一次承认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生产可以相容。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

(一)中国80年代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从70年代末,党和政府领导人多次提出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相结合的理论观点。1979年12月,邓小平与外国友人谈话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随着经济改革实践的迅速发展,邓小平越来越强调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方法”“手段”,而不是社会经济制度,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了无数经济学家长期的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党和政府所接受,这也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既然我们承认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那么就要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尤其是市场问题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对于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九十年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有学者认为改革政策要变,且围绕经济改革是计划取向还是市场取向的问题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个命题,部分学者强调“有计划”的重要性,部分学者则强调“商品经济”的重要性。针对此问题,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为代表,认为二元机制的并存不是指两种机制地位的平列,二者在经济中不是起着“平分秋色”的作用。相反,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应该是有主次之分。市场调节是基础性调节,又称第一次调节;政府调节是较高层次的调节,又称第二次调节。市场调节是最基础的,随时随地都能够发挥作用,而政府的调节主要是对市场出现的弊端进行完善。这种市场在经济调节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科学结论,也标志着我国理论界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接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平。在此理论指导下,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全党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上已形成共识。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五大支柱”构成,并制定了总体实施规划。

四、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总结一些不足之处,以此来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言外之意,还说明有另外的因素决定着资源配置,而很多人将决定性作用放在了政府的身上,显然不具有合理性。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社会具体实践,分析不同时期存在的具体问题,不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将认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此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当今中国发展的科学的经济体制。

作者:刘雪玮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宝通.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理论转变.中州学刊,1993(02)

[2]杨永华.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容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陆立军,王祖强.社会主义: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当代经济研究,2000(09)

[4]沈越.市场决定性作用与基本经济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