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论文

时间:2022-03-01 08:36:00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也在逐步的增长,由于无法预见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单位隐瞒收入、虚报资产、超前分配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个别人“私物公报”、“公款私用”等严重违纪行为,这种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更挫伤了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在群众中造成较坏的影响。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审计势在必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可行性

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会计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那种人人都负责,结果却无人负责的状况。同时,明确了单位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规定,这将会增强单位负责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为管理审计的健全与发展提供契机。新《会计法》在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对违规人员从罚款、行政处罚、吊销从业资格证,直到开除、判刑等分别做出规定,规定明确,处罚力度大,措施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加强。新《会计法》的实施在有力地维护经济秩序的同时,也必然为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会计执法环境。

三、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在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部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主要领导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有无因内控制度不严或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一起其他经济事故问题。

(二)预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收入不入帐或设置帐外帐等问题;预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范围,有无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乱发钱物和铺张浪费等行为。

(三)各项预算内收入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有无违规收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罚没收入、规费收入。财政拨款是财政按批准的预算拨付的,罚没收入是按规定对某种违规行为的罚款,规费收入是国家机关为公民和单位提供某种特殊服务时按规定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不提供服务不能收费。因而行政事业单位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得自定规则乱收费。

(四)债权债务和往来款项业务是否真实,有无通过应付款为其他单位办理不正当业务或截留应当上交国家收入、出借单位资金谋取私利等。

(五)经费支出是否合规合法,有无将救济、科研、农业、教育、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基金)挪作他用的问题;

(六)固定资产是否入帐建卡,能否保证安全完整;特别是纳入财政统一核算体系后,各单位自管固定资产是否能够帐实相符,增减变动手续是否齐备,有无管理不善造成流失问题;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通过降低转让价格获取好处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是否全部入帐、专款专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方法

(一)运用审阅法、核对法、观察法、查询法,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预算外收入的真实合规、合法性。如将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数与财政部门实际拨款进行查询、核对,将行政事业性收费醒目与物价部门核批的《收费许可证》上的项目、标准核对,将罚没收入与财政领取的罚没收入、专用票据核对,以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截留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的规费收入和乱收费、乱罚款,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二)运用顺查、逆查、详查、抽查等方法,按照有关法规和财政专款文件对预算内外支出项目的真实性、合规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对财政收支数额不大的应采用顺查法和详查法。

(三)运用比较法、结构分析法等审计分析方法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五、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风险

管理审计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主要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管理审计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恰当性和有效性以及人力资源的拥有和使用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鉴证管理当局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业绩,鉴明现存的和潜在的薄弱点,并就其改进提出措施,以便更加有效地使用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改善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能力。管理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主要区别是强调对人力资源的审计。因为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人不仅是日常行为活动的主体,而且是最为活跃的管理因素,它的质量高低和状态如何,会直接影响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而影响到工作目标的实现。然而,对人力资源的审计,内审机构开展的少之又少,缺乏经验和相应的审计知识,加之现阶段人力资源配置的复杂化,使管理审计的开展将面临一定的高风险,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望而却步。

六、做到两个“加强”,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素质

(一)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内审队伍素质。为了使广大内审人员尽快适应管理审计工作的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此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审计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严格审计程序,制定明确的标准来约束和规范内审人员的行为,强化责任感。三是要采取短期轮训、以审代训和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二)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对内审的指导管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国家审计机关在切实履行指导内审的职责时,应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转变内审工作的指导方式,从以行政指导为主逐步转到政策引导和典型引导上来;从以审计机关指导为主逐步转移到审计机关领导下的内审协会行业指导为主上来;从抓内审面的扩大逐步转移到点面结合上来,特别是要加强对行业内审的工作指导。二是突出内审工作的重点,既要重视内审机构建设、内审人员配备,更要重视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内审工作做实事。在强化内审宣传、学习培训、总结交流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内审进一步发展。四是有计划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促使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通过做到上述两个“加强”,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整体素质,从而有利于其积极开展管理审计。

内容概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其次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方法和存在的风险;第三部分分析了通过做到两个“加强”,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素质,从而有利其积极开展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是对各项管理活动的全面审计和评价,其主要审计和评价内容是管理部门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目标、计划、程序和策略等方面是否履行其应尽的职责。管理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各个方面,如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如何等。与此同时,管理审计还揭示缺陷和错误,并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