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企业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探索

时间:2022-01-21 10:38:45

生鲜企业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探索

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共有超过四千家生鲜相关企业,其中有超过九成的企业财政处于亏损状态,不到一成勉强可以收支打平,能够盈利的只有约40家,这样的现象是怎么导致的呢,主要是因为相关物流的成本太高,所以据此,怎么更好的控制物流的成本显得十分重要。

1生鲜企业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1.1第三方模式。这种运营的模式指的是,企业直接去找专业的能配送生鲜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使服务更加专业、有利于社会的相关资源分配、发挥经营规模大的、为企业节约其余物流开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就是前期的投入大,相关设备价格昂贵,并且缺乏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标准。例如订单为200元,第三方的物流就会产生80或100元的费用,成本较高。1.2自营模式。指的是企业自己去开设一个生鲜运送的完整物流链,包括储货的冷库、冷冻车以及物流相关行业人才和自己的配置送货指挥中心。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有时配送时间不能自行选择,送货地点较为分散时候会耗时较长等问题,有能力的生鲜企业就开始自己配置物流链,这样一来客户就满意了,但是企业的成本会加大,因为每个地区都要成立才能保证运送。例如:某企业自营了物流,自营后每一单的成本约为50元,但是同地区的其他物流专业公司,例如其中一非常有知名度的每单是刚超过45元,其他的物流公司平均下来则是每单40元左右,这个价格不包括客服、前期投入等成本。1.3整合模式。因为自营的地区覆盖很难,而这种模式是将第三方与自营两者整合起来,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的提升送货的效率、也可以找到合作人共同承担前期的投入成本,如人力、冷冻车等。例如:某公司现在在用的冰袋加保温箱的配置来打包产品,再交由第三方去送,公司只负责打包和全程监督管理。

2生鲜企业冷链物流成本的原因分析

2.1相关设施方面:使用率不高,耗损快。现在的网络购物风靡,并且政府也对农村实施了相关的政策,政府与生鲜企业二者都在加强者生鲜冷运的基本设备建设,例如冷库、冷车等数量变多了。到2016年底为止,2016年全国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15000台,总量达到4015万吨,还有冷冻车等也相应的增加了许多,这样一来,就给冷运的发展打好了基础。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卖家并没有这种冷运的概念,而是选择普通渠道,生鲜就在运送途中产生了损失。像超市和临时性的储车为了节约成本就减少使用相关冷运和储藏的设备,使得生鲜造成的损失更大,物流的成本更高。根据2013年的此行业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生鲜食品产品运送率,水果占到冷运的5%,海鲜类占超过20%,肉类则占15%,而需要冷藏后运送的水果占了15%,海鲜类占超过40%,肉类则占30%,需要运送的比例很高,但是损失也很大,路上很多的水果、蔬菜变质超过1.4亿吨,这是极大的食品资源浪费,反观西方尤其是发达国家冷运率高达95%以上,损失却比我们小得多,只有不到5%。2.2市场化程度不高,前期投入大。现在一方面全国的电商行业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冷运却缺乏有号召力有实力的第三方大企业,行业里也缺乏一个具体的标准,什么样的企业能进入这个行业、行业该怎么监管等。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小型企业的自杀式降低成本竞争,配送中冷藏车也遭到了诸多限制,市场的秩序十分混乱。海鲜等生鲜类食物,在运送时需要给他们保证特定的温度不变,这样的保证是要付出高额代价的。2016年年初,有记者进行了调查并报道;建设一个一千平米的,可以保证温度的冷库,其设施成本就要400万左右,假如建设大型的并且想要覆盖多个区域,例如华南、北、东,成本至少要一个亿。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钱是前期投入后期会回本,但是就当前的市场状况看,这些投入至少要五到十年才能回收。更不用说这些设备还需要日积月累的维护,维护还需要聘请专业人士,以及冷库日常需要的工人,所以说前期的投入是十分巨大的,物流成本高,生鲜自然就难以便宜,市场中竞争优势自然就小了。2.3物流配送网络十分分散。国内生鲜产品基本上还是以农村地区为主,扣除掉农民的日常消费,大部分生鲜产品都会向乡镇城市运输,使得农产品最终成为商品,所以,在产销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中间商过渡,除了之前已经签了合同签订的以外,大部分农产品都是借助于中间商分散流向的各个地区。生鲜产品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完成从生产地到餐桌上的过度离不开庞大的物流网络。国内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在路径方面有了很大的优化,一些城市的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同综合性冷链物流园对比依然差距很大。2.4缺少业内体系建设标准、送货时间过长。虽然是从网络上购买的物品,但是生鲜自身对新鲜程度的要求就很高,难以储存和保存,保质期也短,缺少一个业内的体系建设标准。现在已经有的冷运体系不够完备,一单生鲜自产出来到配送到收货人手里之间的各种环节,像分流、保存、送货等,没有什么标准可以参照,这样会导致产品的损耗加大。例如肉类,相关规定是说从开始运送到收货或者其他卖家手中不得超过4个小时,并且这4小时必须是要适合的温度保证不变质,如放冰块在车里;过4小时的,车内或其他运输设备内的温度应该低于4度才能防止变质。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标准和相关监管手段,还是会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在运输设备里放一些冰袋来解决温度问题。问题在于,肉类经不起长时间运送并且冰袋没有那么好的降温作用,这样一来收货人收到的肉会出现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那么该怎么使运送成本降低呢,应该把冷运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进来,争取每一步都进行的符合标准、规范,这样才能使耗损降低,提高运送的时效,收货人收到的生鲜质量才有保证。

3生鲜企业冷链物流成本控制优化策略

3.1原产地拿货保证质量,减少成本损耗。企业应该尽量从原产地或者可靠的采购途径拿货,以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可以雇佣专业性较强的采购人员设计相关的采购标准或由采购人亲自把握拿货的质量。例如某超市共100平米,用50平米来卖生鲜,员工一半人负责这项业务,销售的业绩一半也来自此类产品,此类产品的价格比市面上低一成。这是因为这个超市有约三百位员工组成了一个生鲜采购的团队,大家分别负责不同的产品类别,更是有采购人员直接在原产地工作,与当地人进行良性沟通互相帮助,使得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再经过仔细的挑选等一系列步骤,以保证产品在交给承运人之前的品质。从根源上就能够把握住产品,来降低运输、仓储等成本。3.2前置的仓库建立,使供应的成本降低。过去的运送中,冷运产品从采购回来到通过不同的承运人运输再到某区域的仓库里,一路上每一次转运每一个环节都会叠加运输等成本。有学者认为,可以依据客户的喜好在多个地方建立一个灵活的小仓库,保证运送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这个小仓库要有冷藏功能,可以进行温度的调试,依据物品保存的适应环境进行存放,保证到客户手中的产品保质保鲜。笔者在此举一个现实中的案例,总部设立在上海的某企业就是这类灵活小型仓的代表,早在3年前就已成立,并较为完善发展着。对于那些需要灵活控温的产品,他们采取单独的存储模式,仓库的建立以一个中心仓库为主,其他地区辐射了四十多个小仓库,如果客户所需要的产品不需要严格的保鲜,那么可以从中心仓库调货,进行配送,如果遇到保质期较短的产品,就需要从其他小型仓库选取离客户最近的仓库进行调货配送。经过该企业得精心安排,在配送的100件货物中,损害的货物平均不到两个,这在整个行业中十分罕见,极大的保证了生冷鲜品在运送中的合格率。从经营效益来看,该企业的6个月的业绩都处于盈亏相等的水平,灵活的小仓库不仅节约了运输中的成本、缩短送货时间,也使客户满意放心。3.3通过不断创新生鲜产品运送服务模式,优化控制成本。生鲜企业在运营中,不仅要关注货源的质量问题,还需要关注在引进货物以后对货物的管理水平,比如在货物的销售中时候做到服务周到,在货物配送中是否能保质保量的在较短时间内配送到位等。要保证整个物流链上的每一个流程顺利衔接,不出现较大差错。电商可以考虑运用第三方的专业模式,对冷藏货物进行运输,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自己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投入成本。需要不断对配送模式进行改进、优化,像网订到店取、众包配送、统一配送及云柜自提这样的配送模式都可以被用来将“最后一公里”配送落实。比如,众包配送的配送模式就被新达达物流公司拿来作为生鲜产品的配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均配有新达达物流公司的众包配送员,在2016年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结果,新达达物流公司在6月的配送量中发现,中京东商城的日配送单量最多时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单。并且这些订单有将近八成的订单都可以保证在半小时内配送完毕,几乎所有订单都可以保证在60分钟内配送完毕。这种对生鲜产品配送模式的优化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配送成本;另一方面对配送效率的提升有极大推动作用。3.4建设销地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联盟,缩短配送链条。近年,国内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在路径方面有了很大的优化,一些城市的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同综合性冷链物流园对比依然差距很大,所以,在生鲜经销商组织、生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需要加强联合,针对生鲜产品建设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联盟。生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在生鲜产品配送方面采取共同配送,对已经存在的以及周边物流企业进行资源优化整合,特别是结合现阶段冷链物流网络十分的分散现状,对小规模物流企业整合,使得这些小企业形成联盟联合起来,针对生鲜产品构建一个共同配送联盟。一方面有利于将更为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使得生鲜产品供应链得以优化,此外,有利于对当前生鲜产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解决,使得物流配送更加顺畅。建设销地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联盟,促进生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与转型,完成统一配送的联合体系的建设,使得生鲜产品物流综合园区不断完善健全,提升物流配送的实效,推动生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能够越来越系统化、标准化。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传统生鲜产品的消费观念也有所改变,从而促进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生鲜产品的保质期不变较短,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耗损,常温下有易腐,因此,生鲜产品对运输过程中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任何大小型规模的生鲜产品企业中对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投入都可达到销售成本的30%~40%之多。所以,一方面企业有效管理冷链物流的投入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能否完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化建设对生鲜产品行业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万杰,陈志卷,李立.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调研与优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06).

[2]张月华.新时期我国鲜活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16,(02).

[3]吴淞耿,徐燕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农超对接”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6).

作者:刘兴荧 罗晓红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