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9-27 03:41:16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摘要】高校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常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从传统的说教式心理健康教育中走出来,加强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性格及品质,促使大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并具有持久发展的能力。本文先对积极心理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策略,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消极心理而衍生的一种重要理念。积极心理学侧重于从对人心理活动的深入解读,并将人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具有建设性的内在力量挖掘出来,能使人更好的探寻与感知到各种幸福因素,能促使人的心理不断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大学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人生的就业转折点,难免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正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能为大学生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

1)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影响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积极情绪一般以三种方式呈现,过去性的积极情绪、现代性的积极情绪及未来性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对人的影响十分明显,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生产价值机会,以积极心态及方式看待人、事物及世界等,能使人的生活方式及态度发生转变,提高生活的质量。获得积极情绪的途径有很多,如充分睡眠、身体锻炼、社交活动等,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其心理必然也处于健康发展状态。2)积极动机。积极动机通常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即成就动机、合群动机和利他动机。成就动机能给人提供明确的生活及发展目标,从而引导人不断付出努力,通过预设目标的不断实现,能使人更好的感知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更加的认同自己;合群动机能够极大程度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功利因素,能避免人出现生存于社会中的落寞感,能构建更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利他动机能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使得人的利他主义倾向更加明显。3)积极自我。积极自我是指人对自我心理的调节,主要方式是自我防御及自我评价等,能及时对负面情绪进行有效化解,是使人保持积极心理状态的有效方式。强烈自尊心和自我存在感的存在,能在积极自我心理状态下发展成为强大的个人能力与发展能力,既能够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避免失败行为的发生,不断获得心灵愉悦感,还能够在自我存在感的引导下,以长远的目光审视生活资源及发展资源,并以合理的方式来规划与应用,更为快速的实现预设的生活目标。所以,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自我内容,是确保人自我发展和生活发展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4)积极改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不断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而当人具有积极改变能力之时,便可以不断获得成长与发展。因而,积极改变就是指人们在面临生活困境之时,对自我意识的唤醒,及时反思与总结现状,在完成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达成自我改变的目的。通过不断的积极改变之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会越来越强,自然能够更快速、高效的改变生活面临的困境,对于人的顺利发展极为有利。

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思想,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使得他们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此种思想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出现偏差。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般只关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且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的是看待病人式的心理治疗方式。此种教育背景下,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暗示作用,让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有心理问题,不仅无法顺利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激励能力,还会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此种适得其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原则不相一致,因而此种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就可以让教育者树立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将积极心态、性格及品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目标,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再进行说教,而是采取干预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积极动机,让学生逐渐具有积极改变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策略分析

3.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完美融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想要达成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教学目的,首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将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完美融合。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不要再以理论论述为根本,而是要将积极心理学作为基础,将时间与精力用到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学习动机、心理状态等方面,以此来逐渐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形成积极的品质。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然需要老师开展心理咨询等工作,在面对咨询者之时,老师必须要保持积极的情绪与精神,一方面能够以积极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感染学生,拉近咨询者与老师间的心灵距离,构建和谐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并在自我评价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欣赏等能力,能最大限度将学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相信通过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及学生的自我调节之后,其心理状态会得以更好的完善。3.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过程中,想要确保践行的顺利推进,就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极为重要的前提。为此,教育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仅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来呈现,必须要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多元化的互动活动,相信在不断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中,不仅能够更完美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还能够成功达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学目的。3.3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积极思想品质。高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积极思想品质。而在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过程中,能够成功塑造人诚实、公正等二十四种个人良好品德和社会公德,而这些品质在每位学生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而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既可以成功渗透这些品质教育,又可以唤醒学生的内在美德,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另外,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老师都需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位学生,而此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发展之时,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会得以不断的提升,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想要达成的理想教育目标。比如:高校阶段的教学环境和初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不同,其开放性更强,因而部分自制能力不足的学生,就会出现沉迷于网络、娱乐等无法自拔的情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还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针对此问题如果仍采取强制管理加说教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仅无法起到作用,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此时就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这样学生便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在不同的领域中实现个人价值,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会在沉迷于网络及娱乐之中,而且学习及发展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能使学生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力,促使学生的学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而这些都是践行积极心理学积极作用的重要体现。3.4发挥网络平台优势。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不仅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有着令人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借助微信群、论坛等多种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在网络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在此过程中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提升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践行效果。3.5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十分漫长,绝不是朝夕就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如实施档案袋管理制度,既能够对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践行提供有效保障,又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等,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4总结

毋庸置疑,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并要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此来将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确保学生具有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思想等的能力,顺利培养出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万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1.

[2]刘宝鑫.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8(4):49.

[3]朱昕蕾.浅谈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观察,2017(11):20.

作者:靳君梅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