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及中华文学研究分析

时间:2022-02-27 03:43:02

民族学及中华文学研究分析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形成已久,民族融合与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历史长河,决定了中华文学为各民族文学并存与互动的史实。“中华文学”,是荟萃中华各民族文学以及各民族文学交互影响的文学发展史。文学是人学,个体间、族群间、民族间的互动,势必会影响各民族文学,乃至中华文学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应让民族学在场,从民族关系与民族交流的历史中挖掘文学交流与互动的资源。

关键词:民族学;中华文学;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存共荣的组合体。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1]格局理论,其意义是首次从“族际政治的角度对中国内部族际关系的一种历史描述、现状分析和未来图示”[2]。这一理论在当时国内外学界引起了热烈讨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决定了中国文学为多民族文学并存与互动的实质。在中国文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反思以往的以汉族文学为主流的单一的文学研究思路,提出将各民族文学进行融通研究的“中华文学”研究新命题,即强调既要关注主体民族的文学发展,又应重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文学的整理与研究。

一、中华文学研究的成果梳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倡导中华文学研究。所谓“中华文学”史,简言之,是荟萃中华各民族文学以及各民族文学交互影响的文学发展史。一些学者也为中华文学研究繁荣期的真正到来而不懈努力。由张炯、邓绍基、樊骏三位先生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3],是一部首次以“中华文学”命名的十卷本文学通史,该著首次在各时期文学史书写中专设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学史章节。但由于此时可供吸纳的研究成果不多,因而,此《通史》的撰写虽然突出了各民族文学的特色研究,但对各民族文学的融通研究成果不足。无论如何,这部通史的出版毕竟是中华文学研究的一次大的迈进,意义重大。同时,亦有一些单篇论文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尝试。朝戈金先生认为,可“根据国际上近年在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成果,结合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历程的实际”[4],来开展对中华多民族文学的研究。总的来说,从近五年开始,专家学者才展开对中华文学大规模、高层次的学术讨论和研究实践。2015年3月16日,由《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华文学的发展、融合及其相关学科建设”[5]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与会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从自身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文学的发展与融合问题。《文学遗产》2015年第4期还集中刊发了朱万曙、马自力、刘跃进、左东岭等几位学者关于如何推进中华文学研究的思考性文章。2015年11月28日至29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研究”[6]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达五十多人,对中华文学中的视觉问题、文学的空间问题、雅俗文学的转换问题作了全面探讨。这两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使中华文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二、民族学参与中华文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摆在新时期学者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各民族文学研究既突出特色,又呈现出多元互动的真实的中华文学发展面貌?杨圣敏先生说过,“民族学研究的,就是各不同群体的,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规则与特点。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人。”[7]即,将民族学的任务置于中华文化的大框架内审视,便是研究一个大的群体共同守候、认同的文化,研究不同小群体之间文化的差别。文学是人学,个体间、族群间、民族间的互动,势必会影响各民族文学,乃至中华文学的生成与发展。因此,应让民族学在场,从民族关系与民族交流的历史中挖掘文学交流与互动的资源。如何才能让民族学介入中华文学的研究?就目前来看,还应分步骤逐层深入。首先,让民族学田野调查法优化少数民族文学的收集与整理。就目前来看,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学,特别是一些无文字民族的文学仍处于口耳相传阶段,像一些民歌、祭辞、祝辞,需要进一步搜集整理,这就需要整理者用田野调查法深入民间去调查、去搜集,最后整理成可供参阅的丰富的文本。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搜集与整理并非简单记录成文字文本,而是要记录这种文学生成的文化场域,只有记录全面、详实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才能展开。其次,既要研究各民族的文学特色,又要找出各民族文学间的交汇点、黏合点。各民族文学的特色研究,先须了解这一少数民族内在的性格、思维习惯、心理活动,外在的地域、宗教、饮食等特征,方可真正进入民族文学的特色研究。如研究各民族特色突出的文学作品,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叙事长诗的研究,以及各民族文学史的书写,就应先了解这一文学生成的文化场域。再次,各民族文学间走向融通的研究。各民族文学间的融通研究到来之日,也就是中华文学研究的繁荣之时。过程应该是,先从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乃至一个少数民族文学家族与主体民族文学之间交融的研究开始,然后关注整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与主体民族文学之间联系的历史与现状,后关注多民族文学间的互动。民族学撰写民族志的经验与成果值得借鉴。民族学家在结束了实地的调查之后,即要撰述民族志,也就是叙述在田野中参与观察的体验和发现。民族志是将作业点的经济、法规、宗教等作为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来观察和描述的。所以,将多民族聚居区作为田野作业点,观察民族间交流的实质,再从多角度把握各民族的文化、文学的生成特征。当然,以上这三方面的研究进程,并非只按这样一个简单次序进行,而应该是同时、同步展开的。

三、小结

就目前中华文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少数民族的文学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民族学参与下的中华文学研究,还需要做到:一、牢固树立多民族文学间互相交流、融通的中华文学史观;二、重视文字文本以外的口传文献、活态文献研究;三、扩展文学研究的方法,合理使用三重证据法;四、汲取国内外近几年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领域内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当然,中华文学研究的推进,既需要民族学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多学科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更需要多民族学者的参与以及本民族学者投身于发掘与研究自身文学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建樾.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整合与合法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5).

[3]张炯,邓绍基,樊骏.中华文学通史[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

[4]朝戈金.“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三题[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5]马昕.“中华文学的发展、融合及其相关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5(3).

[6]王正,袁睿.“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遗产,2016(5).

[7]杨圣敏.民族学是什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1).

作者:王晓云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