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

时间:2022-07-10 08:53:14

新媒体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并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新时期背景下,新媒体冲击了各行各业,中西方文化交融冲击了汉语言,也使得汉语言文学发展遭遇了困难和阻碍。积极解决汉语言文学发展问题,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相关学者应加大力度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状况,优化汉语言文学推广之路,为中国文化全球化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思想、政治不断交融。西方国家的文化对汉语言文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计算机互联网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便捷人们交流的同时,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交流,然而也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氛围,进一步的冲击了汉语言文学。将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正因为此,加大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研究重要且必要,相关学者需对之加以关注。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特征

(一)快捷多样。互联网具备及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处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想要谋求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善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自身传播、共享,拓展自身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多媒体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学习者可以借助媒体技术以及相应的移动终端查看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有利于丰富汉语知识,提高汉语言文学素质。(二)可塑性。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创作和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汉语言文学学习为例,学生可以借助各种搜索引擎搜索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很好的梳理自身头脑中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构架,进而突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模式。(三)互动性。汉语言文学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应用性能极强。在旧媒体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相关交流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交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相关人员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就汉语言文学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有利于促成良好的汉语言交流氛围形成,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

(一)网络流行语冲击。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这对汉语言文学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网络流行语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词汇量以及表达方式,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改革发展。极具个性的网络流行语增加了汉语言文学的特色,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使得汉语言文学能够更为准确的表达人们的情绪和感受,人们更愿意接受汉语言文学,这无疑为汉语言文学的推广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并非正统的汉语言,必然会对社会意识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群众观念、道德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对于汉语语序的规范以及正确的用语习惯等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二)受众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当前阶段新媒体盛行,网络语言对受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平台所扮演的角色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包容性不断增强,但由于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并没有处在平等的交流位置之上,因而受众的发声影响被制约。网络语言利用大众传媒不断扩散,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虽然推动了纸质传媒的更新换代,但也使得受众出现了“提笔忘字”的问题,容易导致错误的汉语言不断扩散。此外,纸质媒介更利于受众感悟汉字的内涵和精髓、更为深刻的体会汉字的书写魅力。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大有替代纸质媒介的趋势。加之电子媒介内汉语言文学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存在较强的碎片化和谣言化等问题,一方面容易误导受众,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受众深入思考,这无疑会影响其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三)汉语言文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不断被强调,但是在汉语言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等,很多人仍然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新媒体未能与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合,这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时代不适用性,而这必然会影响汉语言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意义

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意义主要有三:第一,能够矫正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使之不断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在推动汉语言文学创新的同时优化其传播形式,促使汉语言本身创新。新媒体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是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群众易于接受这种新的汉语言文学传播模式,新媒体的矫正难度将会大幅度缩小。第二,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学生对网络技术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在学习应用网络技术的同时了解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有利于打造新媒体技术与汉语言文学的共赢格局,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传承。第三,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汉语言文学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效率。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汉语言文学中蕴含的文化精髓,更利于文化传承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新媒体环境下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策略

(一)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流行语。新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的文化形态和规律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模式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网络流行语方面,不应该全面抵制或是全面排斥,而是应该选择性的接受衍生出的新的汉语言语义和词汇的新用法,努力为汉语言文学打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与正规的汉语言毕竟不属于同一个档次,一些网络流行语言符合汉语言发展趋势,还有很多网络流行语言并不符合汉语言发展趋势。因此,应该有意识的控制不符合汉语语言发展趋势的网络流行语应用范围扩大,应加强社会各界的流行语使用规范度,以确保网络流行语真正引领汉语言文学发展。(二)提高受众的汉语言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想要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全面发展,必须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汉语言文学、正确认识网络平台,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合理运用网络平台,推动汉语言文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新媒体具备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因而教育者在端正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心态的同时,应当注重挖掘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潜能,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学生构建汉语言知识体系。(三)优化现有的汉语言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教学格局下,教育者主导教学,教学具备较强的单向性,这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十分不利。新媒体背景下,教育者应善用新媒体优势,要积极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的束缚,提高教育的趣味性、灵活性,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具备针对性、更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优质的汉语言教育。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融合了新媒体因素的汉语言文学是汉语发展的必经阶段,因而在汉语言文学之中出现网络流行语是极其正常的现象。网络流行语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体现了草根文化、体现了社会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社会方面应该正视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流行语,要在吸收精华的同时剔除糟粕,要尊重网络语言,也应规范网络语言使用,以确保网络语言更好的服务于汉语言文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戈,胡路漫.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路径探究——评《汉语言文学知识(修订版)》[J].新闻爱好者,2018(11):101.

[2]杨浩.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及策略[J].神州,2017(22):241.

[3]张东.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7(5):235.

[4]陈娇芸.新媒体运营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路向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0):74-76.

[5]红枝.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品牌研究,2018,15(3):72-73.

[6]王蕾滋.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2):115.

[7]蔡聃.基于新媒体的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和策略分析[J].北方文学,2017(36):159.(上接第206页)

作者:卢春红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