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施行

时间:2022-05-06 10:05:00

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施行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育思想,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实施和谐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

[关键词]激励民主内化协同创设氛围精心设计营造气氛艺术教育树立观念

由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近年来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并大力提倡的“和谐教育”,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和谐教育的提出

㈠传统与发展的接轨

传统教育比较强调“社会本位”的思想,即强调社会需要,按同一个模子培养和塑造人,这就难免形成应试教育的状况。后来提出的“人本位”的教育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但也给教育带来了随意性和不可控性。我们认为,"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的教育观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的,只强调哪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应对两方面都予以重视,遵循一般要求与个性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观点来培养人才,使"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的教育观融为一体,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2000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校提出了"发挥优势,全面育人,办出特色使学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办学构想。

㈡各育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

我们认为,德、智、体、美、劳各育不可偏废,既不可唯我独尊、排斥其它,也不可平起平坐,平均对待,应该使各育之间得到和谐的发展。同时,对每一种教育,不能只重视提出这种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忽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方法、途径等问题,即忽视和谐施教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㈢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

素质教育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各校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研究不同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和谐教育等。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办学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对和谐教育的思考

㈠和谐教育含义的界定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优良的品德、灵活的知识、创造的能力、文雅的举止、健康的心理、健壮的体魄。

㈡实施和谐教育的理论依据

1.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关于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教育思想。

2.哲学基础是马列主义辩证唯物对立统一的法则。和谐与不和谐这种对立统一的斗争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们要创造条件由不和谐向和谐转化。

3.系统论的思想。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使学校形成一个系统,并使这个系统最优化。发挥整体功能,产生最佳教育教学的效果,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现代教学论、教育论、管理理论等。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强调内化的过程,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㈢实施和谐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养。如果把在棍棒底下,管、卡、压、讽刺、吓唬,或是放任不管中教育出来的孩子与在注重和谐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进行比较,他们绝对是不一样的。后者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高层次的,有教养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是伴随终生的。因此,和谐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要求。

2.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教育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提倡尊重学生,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鼓励孩子自尊、自信、自强。

3.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学生学习的优劣除了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和谐教育对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愿望。因此,教育的效果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和谐程度成正相关的关系。

学校成立了和谐教育课题小组,全体老师也参与和谐教育的研讨,不断总结实施和谐教育的经验。

三、和谐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实施

㈠课程设置力图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发展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适应未来21世纪的时代生活,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发展,我们对课程设置做了如下调整与安排。

⒈强化外语教学

外语在今天及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不懂外语,在未来社会中,几乎无法立足。这一点是无庸赘言的。为此:

⑴我们从一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

⑵四至六年级把外语定为主科,每周增加一课时,开3节。最多时,曾开设过每周5节。

我校学生升入中学后,普遍反映外语水平较一般校高很多。许多过去在小学外语成绩平平的学生,到了中学,竟担任了外语课代表。

⒉普及计算机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已近乎普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早在计算机在社会上还显得相当神秘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现在,全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均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教室的设备也在一步步更新。

⒊注重艺术教育

我们认为,"五育"中,美育对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品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⑴我们尽力让学生自幼接受良好的舞蹈、形体、体操训练,专业素质较高。

⑵我们将音乐课分设声乐和器乐,使学生从小受到较为全面的音乐素质训练。

⒋精心开设体锻课

开设活动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研究,探索规律,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我们非常重视活动课程的设置,特别是体锻课。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塑胶运动场、乒乓球厅、舞蹈厅、健身房等。我们精心安排了体锻课,选择了既使学生感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容:

⑴低年级开设了健美课。

⑵中年级开设了乒乓球课。

⑶高年级开设了轮滑课。全部轮滑鞋、护具等均由学校准备。

为了保证体锻课的质量,我们还聘请了游泳教练、乒乓球教练来辅助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体锻课上得热火朝天。

㈡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和谐教育的原则

⒈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力,指主体的自觉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自主性则表现为主体的权利。自为性表现在主体参与活动全过程的目的性上。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知识有权利,也有能力进行选择与加工。学生往往选择那些自己认为有兴趣、有价值的知识,排斥那些枯燥无味或他们自认为无用的知识。教师的知识输出量往往不等于学生的知识输入量。那么,如何使学生的知识输入量等于或大于教师的知识输出量呢?

我们认为,小学生虽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可又必须看到,他们尚未成熟,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才能去认识客体,掌握知识,并进而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因此,最根本的,是努力使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与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完美的和谐的统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和谐教育的原则。

和谐教育的原则是:

⑴激励原则

坚持正面教育,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前进,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并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

⑵民主原则

在校内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敢想、敢说、敢为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自主精神。

⑶内化原则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和谐教育的内化原则是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情感的心理体验中获取知识、接受教育,促成内因的变化。要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提供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的启发式教学,以主要精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⑷协同原则

整体优化的重要依据是协同,这就要求各教育因素达到最协调的结合,和谐就是要使各种力量协调一致,起互补效应,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形成整体优化的格局。

学校成立了10来个校级教学科研课题组,从校长到教导主任,到教研组长,各级干部注意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成为学校教科研的骨干。

为了使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切实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除规定了理论学习时间,在图书馆准备较为齐全的学习书刊外,还由各教学大组为老师们打印反映现代教学观念的各种学习材料,发到每位老师手中。礼堂周围的展览中,就展出了本学期下发的学习材料。

⒉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怎样才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呢?我们的做法是:

⑴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①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投入的内容。

例1:一位数学教师在讲授《倍数应用题》前,偶然得知那天是一位同学的生日,便临时改变例题,在黑板上画了一块插满不同颜色蜡烛的蛋糕,高兴地说:"咱们今天为某某某同学庆祝生日,看,老师送他一块蛋糕。数一数,蓝色蜡烛是红色蜡烛的几倍?"学生怎能不爱学呢?

例2:缩句练习对学生来讲比较枯燥。为诱发学生兴趣,我们就有意编写一些反映自己班里同学生活的句子进行缩句训练,使同学们能兴致勃勃地投入进来。

②挑选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内容

例1:一年级说话课《鸭嘴兽找妈妈》,将学生带入一个新奇的世界,学生完全被小鸭嘴兽的经历所吸引,不仅训练了说话,也学到了有关鸭嘴兽的一些知识。

例2:作文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许多老师从低年级看图作文开始,有意选择一些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文题让学生写,比如《小猫为什么哭》,4幅连续图,前3幅都是小猫在哭,地上各有一盘食物:分别是米饭、小鱼、蛋糕;图上各有一种小动物:分别是天上飞着的小鸟,河中游着的小鸭,树上在爬的小猴儿。图4是许多小动物与小猫一起欢快地笑着。有那么多好吃的,小猫为什么哭呢?一个个小脑袋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学生可爱写了。有的写小猫挑食哭,有的写小猫怕别的小动物分吃它的食物,更多的是写小猫为自己没有别的小动物的本领而难过。再如四年级的《乌龟新传》、六年级的看图作文《鹰》等,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③内容分量要适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适当加强课堂教学密度是必要的。但是,量≠效。诚然,量太小,学生吃不饱,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而量过大,学生吃不消,照样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所以,教学内容的量必须适度。在语文"品读训练"中,为了使训练项目得以落实,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单位时间的训练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注意深钻教材,选好训练点,以实现长课文短讲。这里谈的"训练点",指的是为达到训练目的,而从教材中选取的进行重点训练的词、句、段及标点。一般一篇课文我们选取的训练点也就2-4个句子。

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①教学过程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切和谐的事物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顺其自然。教学过程只有按照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老师新课的导入,电化教学的使用,教学过程的设计,新知识概念的形成都要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这些认知规律。此外,还要张弛有致,注意节奏。我们注意在一节课内,做到有高潮,有放松。低年级还要有休息。

②注意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低年级数学课,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圆片,来认识数的组成,来直观地理解进位加、退位减;语文阅读课让学生有动笔的机会:勾画词句,写写练练,画平面图等;外语课上的表演式朗读;自然课上的实验……

③设问难易适中,注意"愤"启"悱"发

"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所谓"愤启悱发",是说必须在学生学习中产生困难,有了求知的动机,然后启发他,为他解决困难搭桥铺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不至于因太难,久求不得而失去求知的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样东西得之愈易,愈不把其放在心里;得之愈难,一旦取得,将愈加珍贵。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有意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同时又事先设计出起搭桥铺路作用的提示。

⑶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

①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们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课堂上,我校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给予孩子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的运用,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热情。

②运用"正强化"原则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正强化"是心理行为训练的一种手段。是指个体在某一情境下的行为因获得满意的结果而得到强化的过程。运用正强化原则,可以有效进行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例1:一只小鸟飞进教室,安静的课堂立即沸腾了。一年级的刘老师请孩子们帮助小鸟打开窗子,飞返蓝天。教室里很快恢复了平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又多了一份对小生灵的爱。

例2:某生上课没听讲,老师提问,站起来不知问的是什么。老师说:"是不是嫌这个问题太容易呀?先答这个题,呆会有难题一定请你回答。"老师亲切地重复了刚才的问题,待该生回答后不久,马上就一道稍难,估计该生回答得出的问题请该生回答。使该生整节课保持了高涨的学习热情。

老师们注意保持平稳、积极的情绪,善于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为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所干扰,创设了一种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使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沐浴着老师的爱。

③情感流与信息流的交融(情境教学)

学生在愉悦的情绪情感的心理体验中,才能更有效地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接受教育,促成内因的变化。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创造适宜的情境,努力达到情境交融的最高境界。

例1:四年级的社会课《春节》一课,老师穿着漂亮的红色中式服装,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笑咪咪地在黑板上贴上春节对联,挂上大红灯笼和鞭炮;投影屏幕上打出门神的画面;手中展示着年画和窗花。之后,又放了《除夕的故事》的动画片。在这充满节日的气氛中使学生了解了民间习俗,学习了民族文化。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了美的熏陶,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例2:体育张老师将传统教学中的"大鱼网"游戏,改成"聪明的小鱼";再将场地精心创设为"大海":跳箱做"礁石",垫子做"小鱼的家",还有水草、鱼网;老师是渔夫,学生是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儿童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再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使儿童忘记了疲劳,在身心负荷较宽松的欢快气氛中,得到锻炼,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了互助协作精神。

④运用"无错原则"激励学生参与

"无错原则"实际是"无责怪原则",即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予以鼓励,不怕学生失误,而是千方百计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这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的一种独特表现。运用"无错原则"激励学生,可以巧妙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的"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老师要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前进,我们提出,要"不让一个起来发言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

⑤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我校办学宗旨之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课堂设计要统观全局,有梯度,有层次,在引入新知识、设问、巩固练习、作业指导等方面,都注意考虑到好、中、差,让尖子学生能吃饱,后进生能跟上,即:让尖子生学活,让后进生学会。

⑥鼓励生生互助

比如许多学科教学中采取的分组自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同学之间自行答疑;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请别的同学帮助等。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了交往,学习了互助,感受了同学间的友情。

⑷采用艺术的教学手段

老师们认识到,教学手段的艺术性越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教师在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运用录音、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幻灯、挂图、各种直观教具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比如三年级数学中的连乘连除应用题,是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我们自己设计软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上,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熟悉的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抱着萝卜进了房子,从而了解了兔子、萝卜、房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演示,进而顺利地理解了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突破了难点。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非常愉悦的情绪情感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早在办学初期,学校就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我们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了彩色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幻灯、电教一体包等,鼓励老师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注入时代的气息。

⑸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

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切忌通篇讲、满堂灌,无尽无休地分析、讲解。而应该把培养能力,加强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上。

①语文的"品读训练"

"品读训练"是特级教师胡孟炎老师集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它的主要特点,是强化语言文字训练,优化课堂"听、说、读、思"各项"动因"组合,以"读"为中心环节,"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重点字、词、句、段中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实践形式。"3年的实验结果,已证明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合儿童主体参与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②英语的直接母语式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采用了直接母语式教学法。我们的英语教材,使用的是21世纪实验教材;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说中文,为学生创造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

⑹建立协同的教学环境

整体优化的重要依据是协同,这就要求各教育因素达到最协调的结合,这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配合,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学科的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和谐就是要使各种力量协调一致,起互补效应,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形成整体优化的格局。

①多学科协同

如为配合一课书的教学,一篇作文的写作,语文、音乐、美术、自然、队活各科相互协同。

②课内外协同

a.强化课外阅读

新教材每册仅有24篇课文,阅读量太小;现在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不够理想,兴趣不高。要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从现状上有所突破。我校语文课外阅读课题组今年开展了"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研究。

b.日记、作文的互动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仅凭几节作文课也是远远不够的。我校作文实验课题组近年来开展了"日记、作文互动"的课题研究。

c.多种宣传阵地的创建

学校创办了全校教师、学生、家长人手一册的的《童心校刊》,内设"敬业篇"、"和谐篇"、"休闲篇"、"心理咨询"、"教师工作笔谈"、"学生作品选登"、"反射镜"等栏目,全面反映学校生活;开通了架设家庭与学校联结桥梁的"166"电话语音信箱,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拨通电话,收听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建立了旨在化解学生心理障碍的心理咨询室,及挂在心理咨询室门外的"童心信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疑惑、烦恼、痛苦、欢乐,以及心中的秘密写在纸上,投入信箱,心理课题组每周定时开箱,以不同方式与孩子们沟通;各班自办了班级小报,"小苗"、"小木桥"、"幼芽"、"浪花"……以及展示孩子们各方面的创造才能的学校少先队队报"小螺号",校园里外语、书法、美术、科技等专科橱窗,形成了和谐、完善的宣传教育网络。

(结论)我校实施和谐教育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校干群间,师生间,教师间,学生间,家长与学校的教师、领导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形成了和谐的教育集体。

我校学生在参加国际、全国、市、区组织的各学科各类比赛中,每年均有200左右人次获奖……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获得了全面发展。

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让和谐教育在我校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优化素质结构,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0月

[2]《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林正文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6月

[3]《和谐教育》(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丁建志新华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

[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1996年12月

[5]《现代教育论》(黄济王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