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农村教育先行

时间:2022-03-18 02:11:00

统筹城乡发展,农村教育先行

2004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极大关注和决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农村现状出发,以农村发展为突破口,坚持农村教育先行,推进城乡互动,加快小康社会全面建设。

一、统筹城乡发展客观要求农村教育先行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们党在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基于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重大现实国情。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其中,农村教育先行,就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

1、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在农村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经济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发展仍未进入良性互动的轨道,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扩大。据报载:在目前的近8亿农村人口中,有3000万人还未能解决温饱问题,还有约6000万人没能稳定地超越温饱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在千元以下的农户还占农户总数的10.71%,而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15.07%。这些数据深刻表明,农村发展的滞后已十分明显。因此,就目前而言,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对象、重点、难点已经集中在农村。

2、农村教育落后直接影响农村发展

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村发展滞后的表向在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其根源却是农民素质的不高。虽然近十多年来,农村教育的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村教育基础尤其薄弱,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很不平等,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部级贫困县。农村教育的落后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对广大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3、农村发展必须依靠教育先行

近十年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已经证明,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新局面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引导和支持,重要一点还要依靠农民的自身努力与提高。我国有13多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手段在教育。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从长期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的竞争力,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二、农村教育先行必须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这一目标

农村教育先行,必须要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农村教育要着眼农村面向城市

发展农村教育,首先要为农村教育确定科学、合理的定位。农村教育的定位,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对未来预备劳动力的教育,要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受教育的年限。对于已成为现实劳动力的农村教育,要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农广校和远程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使他们处处能学、时时能学,创建学习型社会。二是着眼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化的教育。高度重视和加强非农产业的能力与技术教育,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第二、三产业及在现代化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迫切需要,为实现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的非农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城市要为农村教育发展主动服务

在开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战略”的时候,对政治上处于强势、经济文化上处于优势的城市,必须主动地、实实在在地为农村教育服务,如赋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权,城市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扩大招生规模等等,只有城市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帮助和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3、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向农村教育定向拨款是政府的历史使命。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地方政府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一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共同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其次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农村教育,尤其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多种形式的社会助学还能够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甚至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应当大力倡导。

4、加快农村教育工作的创新

农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系统本身也存在着创新这一历史课题。比如就广大农村地区的“普九”问题、农村中学的大量辍学问题、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农村社会的科学文化建设问题、农业现代化及其农产品市场问题、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政府机构的职能转变问题、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建设问题等,都需要有一个创新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因此农村教育创新应重点放在农村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在认识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大胆破除束缚农村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才能创造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体系,才能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