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6:21:49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1

一、改造农业,构建和谐基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稳固,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贫困地区,多以农牧业为主。特别是贫困山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最需要改造;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牢,最需要巩固。因此,要把走地方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发展的基本方向,积极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理念引领农业。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对接。一是创新生态农业理念。生态资源丰富是贫困地区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发展特色农业最大的优势。既要注重经济快速增长,又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绿色就是名片、生态就是财富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确保粮食稳基、畜牧增收和劳务富民。二是创新特色农业理念。农业区域经济的比拼,拼在规模上,赢在特色上。依托当地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培育、改造、引进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产业,打造一批地方出产、地方制造、地方专有的特色产品,培植新的特色经济增长点。三是创新规模农业理念。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品牌多、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农民收益少是不少贫困地区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以推进土地流转为载体,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建好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新型地主,推进农业集约经营、规模发展。

(二)聚合资源壮大农业。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土地撂荒现象加剧、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增多、农村基础条件改善、农民收入渠道的多样化,发展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一是适度集中土地。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实体。二是做强优势产业。聚合地方资源、品牌、人才、投入,集中发展一批主业做强、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益突出的特色产业,建好粮油、茶叶、畜牧、药材等主体功能区,减小成本,集中经营,抱团发展。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就是财富。实行一个或几个品牌打天下,争取政策支持、做大规模、延伸(衍生)链条、形成基地。通过品牌效应,做大做强已有的特色农业品牌,实现品牌做精、市场做大、产业做强、收入做多的目标。

(三)健全体系提升农业。农业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一旦市场链条脱节,就会影响产业的培育壮大。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支持保护农业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等,探索完善金融保障、农业保险、龙头保护、专合保证“四方共保”机制,加快基地建设、品种改良、科研选育、品牌创建、人才培养等投入机制,着力构建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三是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市场、专业场园、专业大户等“五专”组织,加强农业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二、缩小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实践证明,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是“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所以,贫困地区要面对穷在山区、落后在农村的现实,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努力改造农村,缩小农村,推进城镇化。这不仅是解决贫困“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途径。

(一)改善人居环境。认真实施“构建大交通”的战略,进一步优化农村基础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一是夯实发展基础。抓好全市“畅通、命脉、动力、信息、生态、安居”等六大基础工程,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以构建大交通为契机,积极融入国省大通道、构建县域主干道、建好乡村公路网。二是建设生态新农村。以“三通三改三建”为载体,实施农村示范治理工程和生活污水净化治理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建好小庭园;注重建筑风格及质量,有序实施村民集中建房。加大农村古碑、古墓、古树、古建筑及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打造民俗文化村,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三是建成特色基地。按“一村一品、一线一特”思路,依托资源优势,抓好特色产业点、圈、带、线的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特色农业园区,扶持发展新型农场主,做大农业基地规模。

(二)优化创业环境。缩小农村,就是促使有限的资源更多的集聚,让更少的农民运作更多农村资本并发挥最大的效益。如果没有城乡互动的创业平台,势必影响农村快速发展。一是优化政策平台。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六大制度,积极探索合村并组迁户、农村生产资料流转、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大幅度迁移自然村、小山村,改变分散状况,形成布局合理的乡村格局;加农村撂荒地、自留山、闲置房等流转,盘活农村生产资本,促使农村发展速度变快、总是变大、效益变好;放宽城里人才到乡下创业政策,促进城乡互动共赢。二是优化服务平台。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变“强势政府”为“强势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保姆式”办公;强化诚信意识、服务意识,营造政通人和的为政环境、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凝聚人才、项目、资金、政策等内外发展要素,推进地方发展。三是优化创业平台。坚持农村人口内聚外迁、产业内聚外来、资金内聚外引的思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有识之士建立创业园区,实行扶上马、送一程,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用水用电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让业主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三)创建社区环境。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在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等方面,实行城乡规划同步、政策同等、措施同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二是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避让搬迁、易地搬迁等项目,引导农民向公路沿线、产业长廊、居民集中点等地方集中建房居住,整合国家投入,配套完善路、水、电、沼气、学校、卫生、超市和绿化等公益项目,促进农村面貌大转变。三是健全农民保障体系。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建好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网络,搞好农村卫生防疫,扩大农村免费公益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快广履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三、减少农民,推进一农三变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化”农民为非农民的过程。在现阶段,就是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主动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减少农民,关键是要解放农民,减少传统意识的农民,增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绝对农民数量,增加留守农民的发展要素,促进农民生活市民化;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变“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为“离乡又离土”的现代工人,使“进厂不进城”的民工为“进厂又进城”的现代市民。

(一)推进农民变股民。市场经济条件下,集聚才能生力,合作才能共赢。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和零敲碎打的产业不能富民。优化资源配置,借力借势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成功之道。一是发展合作经济实体。按照“稳制活田、标准生产、规模发展、产业经营”的思路,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组建合作社,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合作,鼓励工商企业和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经营农民承包土地,扩大“实验田”,推进“新”,培育“新产业”,促进集约经营和农民身份转变。二是规范合作经济组织。以县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信息中心、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争议仲裁中心。积极引导和帮助专合经济组织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合作章程,规范内部经营管理,拓展内外融资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合作组织收益。三是保障合作农民利益。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合作经营必须首先保障群众利益。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基本原则,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使农民在合作经营中,能够真正分得红利、取得务工报酬,实现增收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城乡产业分割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传统农业与工业同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特殊直辖市,是中国国情的缩影。2007年6月,重庆被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庆市政府提出了七项重要举措,其中之一就是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城乡产业配置得当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1、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因此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市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城乡产业发展失衡

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和城市产业倾斜政策,重庆市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工业优先;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强调把工业主要放在城市;在资金流向上,政府通过税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等方式,把农业剩余积累由农村大量转入城市。这种城乡脱节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型为主,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滞后,流通主体培育不够,产品流通不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带动面窄,市场流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市场专业化服务滞后,销售服务体系不配套。

(二)城乡产业脱节

2007年末,重庆市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模式,我市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但是,该阶段我市城乡产业发展仍出现比较大的脱节,主要表现在: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直辖以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到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5.9%,第三产业占GDP的42.4%,第一产业占GDP的11.7%,但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农业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三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如中介服务业、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发育不足。

2、城乡产业投资失调,政策支农不足。财政对“三农”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高。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9.9亿元,农业投资额仅占2.2%,而2007年全年所完成的3161.51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为59.74亿元,仅占1.9%,比起2004年还有所下降。二是金融信贷支农力度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收缩,农村信用社规模、实力有限且历史包袱沉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减少,降低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部分农村地区因无法获取正规信贷,民间借贷现象突出。

(三)城乡产业结构同构

我市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从产值构成上讲,我市乡村工业与建筑业、交通等第三产业在乡村总产值中的比重与城市基本持平,这一方面使城乡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不断加剧。在产业布局上,目前已呈现出过度分散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县级支柱产业缺位及市县间产业链的缺失。城乡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全市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三、重庆市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初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建国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实行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跨越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不得不通过强化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策的超经济手段,靠牺牲农业利益来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重庆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采取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优先发展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产业分割。改革开放以后,又由于工农、城乡发展不同步,使城乡产业结构的矛盾更加尖锐。

2、国家推行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框架继续加剧城乡产业的分割。建国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在政策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歧视,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太少,使农村资金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严格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市民与农民的天生不平等;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享受不到国民待遇等等,这些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人为地造成了严重的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壁垒,阻止了正常的城乡交流。

3、特殊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庆是个重工业城市,建国建市之初所实行的服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安排分割了工农和城乡关系,导致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代经济学表明:在工业行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相对最高,但我市长期走的却是重工业发展路子,农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国民经济重型化,使之连接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薄弱。客观上滞缓了我市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的化解。

四、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由于我市城乡产业分割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政策、体制因素所致,因此,现阶段的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构建城乡平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从而逐渐改变城乡差距的扩大。具体如下:

1、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用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对农村发展给予扶持。

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向农户、企业、信用社职工进行增资扩股,建立股份合作制带社区性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大向农村贷款的资金量。建立政府财政与金融机构贷款坏账分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提供贷款,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新的贷款担保形式,推进诚信管理,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

(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具体措施为: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

2、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3、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4、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是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这一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既包括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又涉及城乡功能配置问题。要在空间布局确立的基础上,在市场范围内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城乡功能结构。要按照大市场原则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功能互补与最优配置,进而构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

2、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对下乡产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所以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协调配置城市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相关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鹏举,邢海晶.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黄蔚.直辖市重庆城乡和谐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3]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3

通过对**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地考察和与我区的对比,我深切感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多么迫切和必要。可以设想,如果在全国的许多县市都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发展起来,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有了充实的基础。

一、**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与特点

**市是个仅有920平方公里的沿海城市,夹在宁波市与温州市之间,总人口114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辖区11个镇,831个村,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3%。**年GDP已达218.4亿元,财政总收入17.7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9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县市第十五位,以上情况表明:**市走“城乡联动、一体推进、同步协调发展”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其区域经济已形成了“机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厚”的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应该归功于小城镇和小城镇聚集起来的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年为例,**市的GOP为218.4亿,其中80%来自小城镇中的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超过150亿元,**年-**年的十年间,**市农村转移来的34.1万劳动力,有95%被小城镇中的民企所吸收,或异地交流。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始终坚持以小城镇发展为纽带,城乡联动、一体推进、拆并自然村、改造空壳村、建设中心村,始终坚持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其突出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同步考虑,实现城乡融合。**市的城乡一体化,是指小城镇与乡村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以城带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市在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开始实施四个聚集,即:工业向乡镇工业小区聚集,农民向乡镇和中心村聚集,农田向规模经营聚集,财政资金引领社会资金流向小城镇聚集。聚集后的工业形成了市、镇两级16个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一改过去工业“低、小、散”的状况;聚集后的农民,开始入住乡镇和中心村小区,享受到社区化的服务和管理;聚集后的农田,建设现代化示范园区28个,建成标准农田20万亩,建成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3个,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聚集后的社会资金,累计投资56亿元,完成了事关**市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其中支农资金多达13.3亿元。

新的理念,带动了**市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融合。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至2001年的前十年间,转移到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70%,总人数达31.44万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产值比已调整到13.4:52.3:34.3;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之比已经缩小到1:0.54;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明显好转,村村通了公路,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卫生改厕率达92.5%。

2、坚持以小城镇发展为纽带,同步推进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突出了小城镇发展的特殊作用。**市的小城镇以乡镇为主体,同时又扩大到中心村(由2-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四个层次分别是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乡镇—中心村。几年来,**市扶持发展的泽国、大溪、松门、新河、箬横五大中心镇,快速升级,强劲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市小城镇的工业产值占全市的80%,对GDP的贡献已超过150亿元;中心村的建设,已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已规划的112个中心村,112个单列村,已有54个村建工程在示范之中。

3、坚持农业区域化、产业化和精品化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在农村“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提高产业层次;突出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出培育民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市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

**市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是单纯地追求中心城区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而是以发展小城镇为纽带,城乡联动、一体推进、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点”的发展路子。**市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创造的丰富经验,给我们的十大启示是:

(一)**市统筹城乡发展,是**市较早确立科学的发展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市的发展观念、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市以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和纽带,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市的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聚集为着力点,成功地为小城镇聚积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我们的启示是,只有聚集产业和资金,小城镇才有活力,只有小城镇发展,才能够促进城乡联动,一体推进。

(三)城乡统筹发展,难点在扶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重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就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放在重要日程上,这对人多地少的农村来讲,既是当前,又是长远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便捷之路。**市十年间转移70%农村劳动力的实事,也再一次说明,小城镇是联系广大农村的最直接的“服务平台”,而小城镇的产业聚集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方法。

(四)农村的高效农业得到普遍发展,农民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非经营性收的稳定增长,是农民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不但是**市的经验,也是台州和浙江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最深刻的体会。

(五)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将成为必然,各级政府在引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市场化、产化化以及乡镇企业发展、人口和非农业聚集等机制方面的创新力度,将直接影响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六)城乡统筹发展,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需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持之以恒。**市之所以能在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的乡镇企业起步早、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强,农民收入有一定的基础有直接关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市各级领导不断增强的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连续多年的努力,也是个重要的基础。

(七)**市的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三级小城镇同步发展,促进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更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改造。这其中,各级政府财政的巨额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彻底改变,已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八)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证明县市政府在抓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过程中,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首要的施政要务。

(九)**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已得到公认,而**市二十年前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才是“今日**”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县市和欠发达县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同样要有个艰苦的创业过程。

(十)中国地域辽阔,各县市基础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发展城乡统筹要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而开展,**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借鉴,但不适合生搬硬套。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农村发展的制度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率先解决。中国农村的落后,是中国农村长期的发展机制造成的,诸如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低保制度、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制度问题不是地方县市政府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已严重地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市的经验说明,只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统筹发展,城乡联动,一体化发展,而且将小城镇发展作为投资重点,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可以随城市化脚步同步发展的。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4

一、依托酒业集中区,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发展

紧紧围绕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拓展工业功能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商人和居民,提高园区对农村的带动力、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

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的带动作用,营造招商引资环境,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健全激励机制,在酒类企业、园区配套型企业上做好文章,发展工业功能区,引进更多的工业企业入驻黄舣。要以酒精原材料供应为主,主动服务四川沁园生物有限公司等龙头型企业,用“园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订单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山地农业经济区发展高粱、红苕等酒精原料的规模化生产,促进产、加、销协调发展,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企业,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用工人数约为3.5万人,给黄舣镇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我镇将依托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中介组织,制定劳务培训方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待业人员进行生产型、服务型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定期、定量输出合格人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酒业园区有效转移,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走向富裕。

二、依托城镇发展带,以城镇化促进农村发展

树立“以人为本,以文为魂”的城镇建设理念,依托以泸州城区和沙茜半岛为中心,江北、黄舣为两翼的城镇发展带,科学制定黄舣城镇建设规划,不断夯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集镇的辐射、带动优势,促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

(一)搞好集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

黄舣集镇建设按“一主、一次、两个中心村”(以黄街为主集镇、中街为次集镇,罗湾村、姚村为中心村)的要求进行规划,推动集镇向农村扩张,实现城乡对接、共同发展。一是以黄街为主集镇,按10-12平方公里进行集镇规划,主要划分为“三个集镇功能区”,即:5平方公里的酒业工业园区(西区)、3平方公里的商住集镇区(东区)、以桂妃园为中心的3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园区(北区),集镇聚集人口为5万人。集镇建设以东区为重点,以突出“酒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川南民居风格建筑”格调,建设大型主题文化广场,形成黄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以中街为次集镇,作为黄街主集镇的补充,把中街发展成为连接和带动沿江经济带的一个中心辐射点。三是以加强中心村规划为突破口,着力抓好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六个一”和“六通”工程,即:在中心村建一个卫生院、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惠民读书点、一个农技站、一个“万村千乡”农家超市及农资店、一间农村小学及幼儿园,实现供水、供电、公路、沼气、电视、电话“六通”,变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改善人居环境,享受公共服务。中心村建设上,以罗湾村为中心,带动沿江旅游经济区发展,以姚村为中心,带动山地农业经济区的发展。重点加强对罗湾村的建设投入,建一个公交客运车站、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把罗湾村建设成为沿江经济带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集散中心,连接沿江路、中郭路的交通枢纽,沿江旅游经济带的中心亮点。

(二)搞好集镇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搞好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黄舣集镇的供水、供电、交通、供气、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加快南北干道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外商和农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同时,以示范小区建设带动集镇发展。以“佳城花园”为集镇建设示范小区,打造江阳区乡镇商住小区建设“六个第一”(即:第一个花园式文化小区、第一个有社区综合服务的小区、第一个有文化广场的小区、第一个有综合农贸市场的小区、第一个有标准体育设施的小区、第一个有中心“十”字干道的小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集镇文化品味,提高集镇的集聚力和带动力。二是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村村通水泥路”与沿江路建设结合起来,构建以黄舣城镇为中心,泸合路、黄舣沿江路为交通主干,罗湾、姚村中心村客运站、停靠站为节点,以通村水泥路为网络,形成以线带面、城乡一体的公路网络。发展沿江路沿线的入户石板路,争取在2008年底实现户户通石板路。在2007年完成中郭路、邓盘路、金九路、化三路的水泥硬化,在2008年底实现100%的村通水泥路、通公交车,实现公共交通向农村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依托沿江经济带,以产业化推动农村发展

依托黄舣23公里沿江走廊,利用“金土地”项目加强沿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沿江服务业,推动农村发展。

(一)着力发展沿江五大产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桂圆为龙头,水果、蔬菜无公害生产为重点,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发展沿江产业经济“5个1”,即:1万亩观光桂圆林、1万亩河滩蔬菜地、1万亩花卉基地、1万亩生态竹林、1万公斤长江河鱼。一是桂圆产业。发展以桂圆为龙头的1万亩观光果林,合理规划早、中、晚熟品种,重点种植蜀冠、泸丰一号和泸早一号等优质桂圆新品种,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举办“黄舣桂圆”品尝评比会,提升“黄舣桂圆”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蔬菜产业。利用沿江公路的交通便利,以龙头铺村、罗湾村、郭石村为示范点,开发沿江23公里的1万多亩河滩地,以季节性种植(一年两季)无公害蔬菜为重点,发展产业化、规模化、订单化农业种植,提高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应的生产道、“池-渠-沟-土”灌溉系等基础设施,力争2010年在沿江形成万亩的蔬菜产业带。三是花卉产业。在沿江路发展特色花卉种植,建一批主题花卉观光园。通过引进花卉种植业主,组织和引导花农统一规划,统一发展,利用大田种植苗木、盆花、盆景等普通花卉,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种植百合、红掌、仙客来等高档观赏花卉,发展盆花、鲜切花、盆景、干花、苗木等产品系列,沿江建设1万亩花卉观光园。四是生态竹产业。继续发展化锋村竹林产业化规模种植,加大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在2007年4月成片栽种3000亩的基础上,争取在2010年发展到1万亩成片竹林,以1万亩竹林为基地,发展竹原料加工业、竹林养殖等。五是长江鱼产业。长江沿岸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年捕捞量上万公斤,可发展沿江渔业生产,打造沿江旅游渔家乐,并发展沿江金属网箱养鱼,逐步由天然捕捞向网箱养殖过渡。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5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董峻、谭剑、何丰伦)“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农民举双手赞成。”来自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的韦先娥代表说。

桑植县是国家重点扶持县之一。五年来各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不断加大,刘家坪白族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桑植有大批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农村的非农产业、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十七大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来自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古冲村的龙四清代表说:“现在农民种田不但不交钱,国家还要返钱;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读书不要钱……农民朋友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对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山东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代表认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既要靠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也要靠工业“反哺”、城市带动,而农业、农村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城市和工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广西柳州市委书记蒋济雄代表认为,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十七大报告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城乡关系高屋建瓴的把握。

“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实现城市与农村双向互动的发展模式。”蒋济雄代表说,工业化、城镇化需要的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必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获得,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又亟待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

广西百色市委书记梁春禄代表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两个反哺”在我国已初见成效,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密切,统筹城乡发展进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今后不仅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更应当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服务。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6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从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页),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部门中,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农业生产要素(诸如土地、劳力、资金)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就会有资金(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关系相当紧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除了土地,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流不出去,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和人才)流不进来,一句话,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真正地把自主权、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启主权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也不可QB得到解决。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相对于城市,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末预报统计,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366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吸纳就业人员13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28%)。从总体上说,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县(市)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市)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主权;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Q8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市)、乡(镇)、村三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强省先强县(市)”的原则,走出一条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发展县域经济的独特路子。2000年浙江省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2003年,浙江省农村有2/3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增量中有80%来自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不仅迅速推动浙江省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其在全国的排位,从第十二位进入前四位,而且显著提高了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这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结果。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也就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只要建设得好,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数量越来越多,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化理念。传统的城市化理念是产生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在以往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完全独立于农村而运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所吸收。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的城镇化进程中,却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农村,九亿农民。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城市化的理念就必须更新,即不能仅仅理解为“单向城市化”,还应当理解为农村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转化为城市。“单向运动”必然是少慢差费;“双向运动”必然是多快好省。由此决定了我国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农村。只要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逐渐意识到,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其说是在城市,不如说是在农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致力于农村的现代化。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忽视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三农”问题终究不可能得到解决,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我国城镇化进程,包含着农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费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其实质是农村社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过程。在城乡差别还相当悬殊的情况下,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当艰难的。而小城镇又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离开了小城镇的发展,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城乡差别就很难缩小,更谈不上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7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在现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于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但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低水平主要是农村小康的低水平;不全面主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不平衡主要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全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3000万左右,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有6000万左右。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就#而言,也有不少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2、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困难群体,这是“三农”问题的真实写照。解决“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让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强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让农村这一落后地区好起来,实现农村城镇化;让农民这一困难群体富起来,实现农民市民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突破过去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单一思维束缚,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突破制约城乡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统筹谋划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城乡融合,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方针政策,推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3、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

城镇化是调整产业化结构、推动区域发展的大战略。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突出表现是:总体规划滞后、功能不完善、规模普遍偏小、缺乏产业支撑,吸引力和辐射力弱,聚集效应不明显。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提升城镇集聚产业和吸引人口的能力,可以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县一级来讲,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从多数山区县的情况看,城乡发展规划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规划的缺位、缺失;二是规划的滞后;三是要规划的虚化,缺乏刚性约束。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破除厚城薄乡、二元结构的旧观念,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对城镇发展的支持帮助作用;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2、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就是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发展要素,就是要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要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调动城镇、乡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大户集中,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是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外地优秀人才的同时,尤其注意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县拥有8万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坚持就地转移与异地输出并重的原则,提出了“企业用工本地化”的要求,目前有三万余人就近就地从事涉煤产业,人均年收入近二万元。

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目的是要强化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对每个地方来说,特点和优势不尽相同,统筹的内容和重点也各有差异。#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广阔的牧坡资源优势和适宜花椒生长的地理、气候优势,抓住这些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培育优势产业。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农民的就业和集聚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从#东片、西片不同的资源优势出发,提出“西抓花椒东抓畜,资源地区上煤化”的发展思路,即在西部黄土残垣沟壑区大面积发展花椒,构建花椒产业区;在东部和南部石山森林区着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构建畜牧产业区;在重点产煤地区大上煤炭化工产业,构建煤化工业园区,着力培育花椒、畜牧、煤化三大优势产业,打造花椒名县、畜牧大县、煤化强县。

二是壮大龙头企业。重点鼓励城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周边村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以良种牛羊繁育、果蔬储藏保鲜、特色食品加工、小杂粮精细包装为重点,扶持了翅果油加工、优种羊胚胎移植、奶牛饲养及奶制品生产项目、布尔山羊饲养及饲草加工、果椒储藏保鲜等一批龙头企业,延长了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强化以工补农。要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从吨煤中提取一元农业开发基金,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去年以来,我们又开展了“一矿一事一业”活动,鼓励本县开办的所有煤矿企业创办或联办一个促进农业调产、农民增收的非煤企业,兴办一项农民群众迫切希望的社会公益事业。一年来,已有4亿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开发。

4、统筹城乡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广大偏远山区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条件。具体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县城和中心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一个地方展示形象的窗口。对#来说,就是要抓住当前国家投资政策向基础设施倾斜和煤炭市场趋旺的机会,加快沿309国道80公里一条线“一城四镇二乡”建设步伐,把其建设成为结构调整的示范区、城镇建设的样板区、先进文化的弘扬区。建设中尤其要注意抓好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重要硬件的规划布局配套建设。针对偏远乡村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等实际,要继续加大通乡公路、乡际公路建设力度,实现城乡通油路、乡镇互联网、全县大循环;要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加快推进改水、改线、改厕等工作,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形成城乡和谐的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5、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重点在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要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适当减少乡村中小学数量,通过合并重组扩大学校规模。特别要鼓励民间力量办学,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办学机制。要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充实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继续探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医疗机制,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医疗救助,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加快建设乡村文化中心等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三、统筹城乡发展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1、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统筹城乡发展。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狭隘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抓城市的力度抓农村,将给市民的待遇给农民。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城乡在互动、互融、互补、互促中实现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8

1.1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业基础地位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完全改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仍然是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2继续强化完善支农惠农政策

虽然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落后。这就需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3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

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湖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困难多,优势少,任务重的实际,必须格外精心地统筹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

2.1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也是湖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近几年来,湖北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城市越来越漂亮,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备。与之比较,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地方农村面貌变化不大,功能依旧,一些农村村容不整洁,生态环境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由于抓城市发展出政绩快,抓农村发展出政绩慢,一些领导的注意力不自觉地倾向了城市。同时,抓城市发展办法多,抓农村发展办法少,也是我们工作方法上需进一步改进加强的重要课题。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一些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懈地努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和谐,加快城市化进程。

2.2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湖北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针对湖北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三产业比重低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除了发展传统的商贸、餐饮、修理业外,还要特别重视发展现代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业。同时,要强化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政策措施上,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对创造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政策鼓励。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三是鼓励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投资环境,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各项优质服务。

2.3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使农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政府要真正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让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和农民连续“参合”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让农民看得起病。要积极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二是切实增加对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逐步缩小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三是继续提高对农林牧渔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对种植大户、畜牧大户、养殖大户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及时掌握重要的、易产生波动的农产品、畜产品产销信息,应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政策引导,避免产品和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象,稳定市场价格,统筹兼顾城乡居民利益。

3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湖北必须要在内在动力上探索新机制,推动制度创新,着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3.1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

城区近郊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由于大量土地征用造成了失地失业农民,而且由于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城乡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不统一,阻碍了失地失业农民和农村富裕农民的平等再就业。

3.2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保制度

新一轮城乡发展,要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一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3.3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事业制度

把推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二是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更好更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湖北实际,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步伐,逐步扩大城市规模,较快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9

一、构建党建工作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形成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合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层党的建设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坚持城乡党建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健全机制、常抓不懈。

一是统筹三级联创目标任务,促进城乡党建整体推进。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增强城乡统筹意识,树立城乡党建协调发展的区域性大党建理念,区、镇、村逐级成立党建工作机构,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建立责任明晰、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机制。实行党组织结对共建、班子成员分片包村、机关干部联户帮扶,形成纵横结合、相融互动的工作合力。

二是完善三级联动考评体系,确保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党建工作纳入区委综合目标考核,并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活动中心建设、非公企业党建等重点党建工作实行专项考核。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述职制,区、镇、村层层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量化考核,强化监督,年终述职,逗硬奖惩。

三是健全三级联投保障制度,夯实统筹城乡党建基础。区、镇街分别将党建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村(社区)按一定比例从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党建工作经费,根据辖区人口、地域面积每年分别补贴村、社区党建和办公经费2-4万元、3.5-5.5万元,形成区、镇、村三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长机制。

二、构建城乡党员干部统筹培育机制,激发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活力。

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配强班子、培训干部、培养党员,打造一支适应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一是优化城乡干部配置,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深化和拓展中组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区(市)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课题,完善干部选用机制,着力形成“重实绩用干部,凭贡献定奖惩”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把选用干部的“尺子”和“镜子”交给群众,对全区镇党委书记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委员全部实行公推直选,并将公推直选范围扩大到区级机关、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开门纳贤,面向全国公选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51名,公招紧缺人才432人,选聘165名大学生助理,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前,我区镇(街道)和区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以35岁左右、本科以上文化为主;村(社区)班子成员以40岁左右、高中(中专)以上文化为主,其中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2岁、大专以上文化占35%,书记、主任“一肩挑”达88.3%,“两委”委员交叉任职达85%。

二是统筹城乡干部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统筹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专项资金,开展集中培训、上挂下派、外派学习、轮岗交流、预上岗等开发式培育,建立多维的城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大规模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素质能力、SYB创业和党员主体地位等培训,分期分批选派后备干部到昆山、江阴、萧山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抽调机关中层骨干驻镇街和村(社区)挂职锻炼,选调优秀镇街和村(社区)干部上挂学习。近年来,共举办统筹城乡发展等专题培训班453期83886人次,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三是健全激励保障制度,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热情。坚持政治关怀、经济激励和社会保障并举,构建结构化的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和困难党员关怀帮扶长效机制。区财政补助村(社区)干部岗位补贴每月平均900元、绩效奖励人均每年3000元,统一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并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采取财政拨、社会捐、党费补的办法筹集500万元“党员温暖工程”专项资金,开展物质救助、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党内立体帮扶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四是探索社区属地管理,完善城乡一体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党员管理信息库,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人才市场、村(社区)活动中心健全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推进单位党员社区属地管理,全面发放党员证,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农村党员与城市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更加注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深入开展“三培养”活动,加大在致富能手、农村经营管理者、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青年等优秀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提高新发展党员质量。

三、构建城乡组织资源高效整合机制,着力打造四强基层党组织

以构建城乡一体组织体系、拓展活动中心功能、深化城乡共促共建活动为重点,积极探索城乡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新途径,着力打造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促进和谐能力强的“四强”基层党组织。

一是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探索完善村级治理结构。采取适度合并村(社区)和村村联建、村社(区)联建等方式,调整优化村(社区)党组织设置,打破地域限制,依托产业链建立花卉、餐饮、就业等产业党组织,探索在非公企业、“两新”组织及居民小区中建党组织的新方法,初步形成条块结合、社区为主、全面覆盖的“大社区”组织体系。通过公推直选、集体参股等方式推进村(社区)“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治理层交叉任职,着力构建村(社区)党组织组织领导、监督保障,村(居)民自治组织依法自治、民主管理,集体经济组织独立经营、公司化运作的村级治理结构,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能力。

二是拓展活动中心功能,构建基层组织服务体系。把村(社区)活动中心作为基层组织推进城乡共享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分批建设,多渠道筹资1.53亿元,全区111个村(社区)均建成2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多功能活动中心。通过“业务重组、流程再造、窗口下移”,整合28个区级部门的33项职能,在活动中心建立便民、惠民帮扶、党员活动等服务站点,配套完善休闲广场、爱心医院等服务设施,形成区、镇、村三级为民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干部服务更贴心”。

三是创新互促共建载体,推动城乡组织共同发展。选择一批镇(街道)和村(社区)作为党建工作示范联系点,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重点帮扶。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和城乡共驻共建活动,从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选优秀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书记、委员,选派机关优秀干部驻村(社区)开展工作,推动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建覆盖部门、镇(街道)和活动中心的远程教育视讯系统,开展互动式教育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等服务,促进城市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向村(社区)延伸。深入开展“三联系”、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城乡结对帮扶、民企联百村、“党员农贷快车”等活动,区级部门和驻温单位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关党员与农村困难党员开展“手拉手”活动,为党员群众解决住房、看病、上学、就业等实际困难4150件次。

四、构建城乡基层民主均衡发展机制,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群众基础

立足党员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从制度设计、活动开展、载体搭建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拓展扩大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充分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体系,促进基层民主政治规范化。完善区委议事规则、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和“三会开放”等制度,健全镇党委书记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委员公推直选办法和诫勉、停职、辞职、罢免等“民选、民管、民免”配套制度,全面推进村(居)事问责、“四务”公开,形成区、镇、村三级基层民主制度体系,促进党员群众积极有序参与基层民主。

统筹城乡发展范文篇10

1.1城乡间存在的差距

我国城乡差距主要是城乡政治差距、经济差距和社会差距。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出台的政策以优先发展城市为出发点,因此在资源配置上国家重点扶持城市经济,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生产[3-4]。由于政策的偏导性,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农村的社会进步,农村与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也由此拉开。经济资源和社会公共产品资源的不平衡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社会与经济差距。城市拥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良好的公共交通体系,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这些系统的建立客观上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5-6]。

1.2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以城市工业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以城带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7-8]。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关注的重点是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和均衡,侧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和谐与平衡。在建设新农村的指导下,城市与农村经济上的相互促进,能够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战略的实现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以先进帮助落后,让城市拉动农村地区经济,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均衡、共同发展。

1.3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党中央是在正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及新机遇的基础上,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的治国方略,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9]。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是目前摆在执政党面前最重要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实现均衡发展,为城市和农村建设一个均衡的发展环境,平衡城市化的内在要求、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城市的发展与促进,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不但能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更能反哺城市,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和原材料,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2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相比较,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村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城市与农村发展缺乏协调,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显然也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10]。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从经济发面看,我国乡镇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经济实力和功能不强,中小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这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广大农村地区资金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宗消费群体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民没有享受到优惠资源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导致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在就业方面,农民工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干最苦最累的活,却无法享受应有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备,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就医和社保需求[11]。此外,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远低于城市,使得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农村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农民思想落后,无法接受新知识和新思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些都加大了城乡统筹的压力,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开展[12]。

3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与方法

统筹城乡建设用工业经济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城市发展拉动农村发展,从而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均衡和共同发展。

3.1加强教育投入,提高人文素养

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前途,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只有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的学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直接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教育情况,提高了教学质量,就提高了公民的道德素养,也就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实力。与此同时,要加强乡镇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高人们的文化程度,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倡导做个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3.2加强政策引导,增加乡镇资金投入

在经济发展方面,加强农村地区资金投入。广开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只有解决了投资问题,才会有更大和更强的行业出现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实现城乡良好互动,保持城市与农村平衡发展。

3.3加强农村耕地管理,严守土地最低红线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是农民的私人财产,任何人不得私自占用农民耕地,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应受到国家的保护,尽量避免把农田变高楼的现象出现。如今在农村,大片的农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堆积场和工业污水排放场,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欧美发达国家曾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就不能再重蹈覆辙走老路[13]。应加强耕地管理,实现农业种植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鼓励公司集约化经营土地,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4注重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人民群众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又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如今的工作是一岗难求,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在农村,农业种植需要机械化、专业化生产,从土地中释放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工作,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他们的资本只有自身的劳动,没有与大学生和工业技师竞争的资本,并且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和技师都是严峻的考验,更何况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让农民拥有学习和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就业培训,从农民工转换为产业工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收和接纳更多的农民,最大限度地解决就业问题。

3.5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要大力实施各种惠农政策,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权益,实施各种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农村推行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适度推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化建设,逐步扩充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城乡五保及低保和鳏寡孤独等老人提供政府援助,实现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的普惠型转变。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重点解决失业人群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逐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提高社会福利,实现平等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福利。促进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和医疗设施差距,提高农村人民的医疗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