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视角美丽乡村片区规划路径

时间:2022-06-20 09:25:01

统筹视角美丽乡村片区规划路径

1缘起——美丽乡村建设新阶段

2003年,浙江省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第一阶段为2003—2010年的乡村建设初步阶段,其包括乡村基础环境整治(2003—2007年)和乡村人居环境提升(2008—2010年)两个阶段;第二阶段为2011—2015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阶段[1];第三阶段为2016—2020年的美丽乡村升级阶段。为促进城乡高质量均衡发展,杭州市持续开展城乡统筹特色镇示范点规划和城乡统筹美丽乡村示范点规划工作。杭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进入统筹发展的新阶段。良渚街道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北部,其境内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有8个村庄。这些村庄生态优越、风景优美、文化深厚、村民富庶,它们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为推进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相关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切实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深入调查农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情况,明确存量土地利用方式,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的美丽乡村发展之路和城乡融合之路,从而真正实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

2思考——优势与挑战、理念与思路

2.1现有优势

(1)有区位。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是杭州市的后花园,其对外交通发达,有3条高速公路、2条国道、1条轨道交通线经过此地。(2)有文化。此片区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包括良渚古城片区、荀山片区、遥山片区和姚家墩片区。另外,此片区还有水利农耕文化、桥文化以及安溪滚灯、毛竹捏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3)有资源。此片区具有典型的“山水田村镇”的城乡生态格局,其北面是东明山森林公园。水资源有东苕溪、良渚港、康门水库。此片区农田广袤,耕地资源丰富,村庄秀美。(4)有项目。此片区内文创、旅游、休闲农业等项目落地开花。文创项目包括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研究院、梦栖小镇;旅游项目包括东明山森林公园高品质居住度假区、运动健身区等;休闲农业项目包括野芦湾休闲生态农业园、芷兰庄园等。(5)有产业。此片区农业发展底子好,它是杭州市菜篮子基地。村庄发展各有特色,或以苗木、果蔬、养殖为特色,或以休闲农庄为特色,或以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为特色。(6)有风景。此片区风光秀美,其北侧省级风景名胜区东明山森林公园是一道绿色屏障;东苕溪东西向穿越此片区;新港村、港南村等是美丽乡村精品村;水杉大道是具有乡村风情的精品观光线路。

2.2发展挑战

(1)世界遗产光环下的限制因素。良渚遗址申遗成功,给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世界遗产的影响力,摆脱用地、建设、产业的束缚,塑造和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和实力,是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2)乡村片区内的业态复杂。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存在居民点分布零散、城乡用地交叉、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等问题。实现美丽乡村发展与城乡统筹的融合,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迈入新阶段的重要保障。(3)刚性控制下的用地矛盾。良渚街道北部乡村此片区受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遗址保护线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如何在坚持红线意识的前提下,破解用地紧张与产业发展、村庄建设之间的矛盾,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内容。

2.3规划理念

(1)以“良渚玉文化”为根。相关部门应以“良渚玉文化”为纽带统筹整个片区的美丽乡村建设。(2)以“玉”为魂。相关部门应以规划设计为引导,将良渚玉文化植根于美丽乡村的土壤中,确保整体空间、建筑形态、景观节点、标识标牌都能够体现良渚玉文化,从而形成怀古的空间场所。(3)以“渚”为脉。良渚的本义是美丽之洲,水系对乡村文化具有重要的带动与激活作用。东苕溪是整个片区的自然脉络,它与乡村共同形成了一幅写意的山水画。这幅画近山远水,诗意浓浓。(4)以“村”为底。相关部门应以乡村的自然肌理为基础,利用各村特色资源,开展具有乡土气息的主题休闲游,从而在展现乡村生活情趣的同时,构建大都市的生态屏障。

2.4规划思路

(1)生态保护优先,保障城乡安全。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的规划核心是保护城乡生态安全,落实限建区的保护性开发措施,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相关部门应严格确定保护区域的边界以及生态区的建设规模,从而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化。另外,相关部门还应合理划分其余建设区,并且建立区域生态保护机制。(2)树立精明收缩理念,优化乡村空间格局。笔者基于精明收缩理论,从生产空间、工业空间和农业空间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农村人居资源合理退出和优化重组的建议。乡村生产空间强调活力延续,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集聚机制,营造独特的乡村环境。在乡村工业空间,相关部门应推进乡村的有机更新,实现工业园转型升级、零散工业用地功能置换等目标。在乡村农业空间,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产业协作、互荣共生、完善制度、土地流转等措施,实现内生增长。2.4.3合理利用存量土地,获得乡村发展权解决乡村发展权问题的关键措施是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需要为乡村发展提供支持。另外,为实现内生增长,相关部门还应积极采取闲置土地盘活措施,例如存量空间清算、存量土地置换以及工业用地改造等。

3路径——美丽乡村的统筹发展

3.1六大板块

相关部门应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设施安排、风貌协调、重点项目建设、分村发展这“六大板块”出发,探索美丽乡村发展与城乡统筹的融合之路。(1)空间布局。相关部门应强化底线思维,落实多规合一政策,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妥善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另外,相关部门还必须坚守生态保护、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良渚遗址保护等红线,进而得到可利用的空间(见图1)。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存量土地规划、存量土地分析、存量土地利用方式研究、新增宅基地布局以及用地开发动态分析等工作,从而确定规划用地的范围、性质、界线。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形成了“一带一环、两心八点、四大板块”的美丽乡村空间结构。其中:“一带一环”是指一条苕溪风貌展示带和一个特色主题村庄发展环;“两心八点”是指良渚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安溪集镇特色旅游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八个美丽乡村点;“四大板块”是指山林、溪水、历史、田园四大主题板块(见图2)。(2)产业发展。在农业方面,相关部门需要考虑整个片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提高现有农业园质量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发展,从而将此片区打造成为杭州市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都市农业旅游区。为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相关部门应建立企业分期淘汰时间表,明确企业退出与准入机制。另外,相关部门还必须统筹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合理预测整个片区的旅游人口和旅游容量,规划特色旅游线路,从而建立层级清晰、设施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3)设施安排。相关部门应完善各村庄的基础设施及市政设施,从而实现主客共享。另外,在良渚遗址申遗后,相关部门还应充分考虑片区的旅游需求,合理预测未来乡村常住人口及旅游人口规模,加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4)风貌协调。首先,相关部门应从整体上把握片区的风貌特色,将片区划分为山林、溪水、历史、田园四大风貌区。其次,相关部门应打造核心景区,建立经典旅游线路,以此来形成一条串联良渚街道的美丽乡村精品游线。再次,相关部门应围绕田园、建筑外立面、围墙、庭院、杆线等方面,制定美丽乡村风貌建设的具体引导措施。最后,相关部门应选择主题植物,包括主题花卉、道路植物、区域植被等。(5)重点项目建设。相关部门需要重点统筹村庄、景区、线路的规划设计,并且从文化提升、政策引导、科学管理等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支撑体系,从而实现乡村统筹发展。(6)分村发展。相关部门应利用山林、溪水、历史、田园四大核心资源,以“良渚玉文化”为魂,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围绕空间布局优化、农居安置、产业项目安排、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精品旅游规划等方面,为各村量身定制方案,从而引领村庄发展(见表1)。

3.2存量土地研究

受多重控制线的影响,良渚街道北部乡村片区的土地供应量较少,以致用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相关部门只有采用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的方式,才能解决此片区的用地供需矛盾。基于此,笔者对此片区的土地进行实地踏勘发现,此次规划范围内的可用存量土地主要包括“三改一拆”后的存量土地、集体存量建设用地、“退二进三”再开发存量土地。按照存量土地现状,存量土地又可分为工业存量土地、矿坑存量土地、其他存量土地。存量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在东明山的废弃矿坑,相关部门可以布置旅游配套设施,如培训基地、会所、办公楼等;还可以将东明山的废弃矿坑打造成运动主题公园。对于不具备改造利用条件的地区,相关部门应实行生态复垦。②相关部门需要利用存量土地,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例如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等。③相关部门需要将面积较大的存量土地开发为休闲农庄、休闲娱乐广场等。④各村居民点内的闲置存量土地可作为村庄预留宅基地和公共绿地。⑤对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内的存量土地,相关部门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复垦还田或恢复生态功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统筹视角下,美丽乡村片区规划的前提是立足区域、谋划全局;美丽乡村片区规划的路径是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设施安排、风貌协调、重点项目建设、分村发展;美丽乡村片区规划的抓手是存量土地研究;美丽乡村片区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差异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武前波,俞霞颖,陈前虎.新时期浙江省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供给[J].城市规划学刊,2017(6).

作者:何艺方 单位: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