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就业意见

时间:2022-11-05 11:31:00

城乡统筹就业意见

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就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现就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全面推进我市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延伸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培训网络,巩固扩大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力争五年内使全市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低于20%的水平。

二、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

(一)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制订促进城乡就业规划。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的要求,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政策限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城乡统筹就业,控制社会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完善的城乡统筹就业政策体系。同时,各地应根据实际,制订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关政策,特别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列入各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大力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空间。各级政府要根据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使农村劳动力以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和从事效益农业、家庭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岗转业,加快农村人口就业空间和职业的转移力度。

(三)切实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工作。各地要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权益保障工作,所有用人单位应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实行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依法为招用的农民工及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控和预警制度,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妥善解决外地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及时受理农民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依法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建立完善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

(一)制订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划。各地要按照中心城区有市场、街道(乡镇)有网点、社区有窗口、行政村有服务点的标准,分步实施,力争在**年底前在所有的街道(乡镇)都建立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网点,2007年底前在所有社区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都建立服务窗口,从而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体系,为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提供就地就近的就业服务。同时,要积极发挥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在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合理引导其健康发展。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统计登记制度。实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按照就业和失业的界定标准,将所有户籍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的界定,基本反映农村劳动力总体的就业及失业状况,并结合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掌握社会失业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三)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全面掌握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并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为城乡劳动者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做好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各级公安部门要不断完善户籍网上迁移制度,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便捷服务。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应做好社区就业岗位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组织和管理工作,为城乡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帮助,对辖区内的困难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援助。

四、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

(一)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向社区(村)延伸。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全面构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年底之前在各县(区)的中心城区全面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行政村要有人负责劳动保障工作。

(二)加快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的网络建设。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在**年底前、所有社区在2008年底前与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基本实现联网,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运用计算机网络,做好建立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等基础工作,实现前台使用计算机、信息共享的目标,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有效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

五、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完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组织体系,健全培训网络,巩固扩大培训基地。

要按照统筹培训的要求,制订培训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培训经费,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培训网络。

各地要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纳入职业培训体系,抓好统筹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逐步构筑大培训格局,近期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等富余劳动力的转岗、转业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突出培训实效性,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围绕市场用工需要,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加大技能培训比重,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城乡统筹就业是推进城市化、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城乡统筹就业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负责本地区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需要,切实承担起相关职能,落实责任,扎实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承担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规范劳动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职责;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将城乡统筹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市公安部门要不断深化户籍制度和常住人口管理的改革;市教育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做好职业教育由职前向职后延伸工作,为各类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各类从业人员子女提供同等的教育条件;市财政部门应在经费上保证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开展,并建立与此相关的督查制度;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参与城乡统筹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