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十篇

时间:2023-03-23 03:02:04

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篇1

1、了解通俗活泼的语言;

2、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

3、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泼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

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

二、示标。

三、结合课后注释,简介作者。

华罗庚,现代著名数学字,江苏人。

四、检查预习。

1、注音。

2、解词。

五、解题及理清课文结构。

1、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衫范围。

2~15设置烧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图表,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

16指出统筹方法应用的广阔前景。

六、学生自学课文。

1、划出统筹方法的定义,思考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应用上有什么特点。

2、甲乙丙三种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种最省时,为什么?

3、你能理解设例子和举例子的区别吗?(P88)

4、三幅图表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边巡视边点拨引导。

七、师生讨论明确。

1、下定义:

统筹方法的性质:数学方法。

特点:安排工作进程。

实用价值:应用极为广泛。

2、合理——不合理的顺序。

第一次设例,表明安排好工序的好处在于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

第二次再次设例分析并将几个工序之间的关系归结为箭头图,据图解说,进一步指出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主要环节(怎样应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

第三次,举泡茶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说明统筹方法应用时,可以合并次要环节。

3、(P88)

4、繁》简,具体》抽象

八、课堂小结。

九、练习。

见课课练。

板书:

统筹方法

华罗庚

1.统筹方法

烧水泡茶:甲乙丙

2~15具体说明:<合理不合理

箭头图:繁简

16.前景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二、目标:

1、进一步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应用;

2、领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

三、自学课文。

1、学生板演:画出三幅箭头图。

让学生结合图表讲述统筹方法的性质、特点及其原理。

2、精读课文16节。

统筹方法原理中要求“统筹”,我们的制度为此提供了前提条件。

3、结尾的作用。

点明了统筹方法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应用的广阔前景。

四、全文小结。

1、本文在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之后,设置烧水泡茶的例子,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

2、运用设例子、配图表、下定义等说明方法。

3、学生事速读课文,体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

五、练习。

1、日常生活举例

统筹方法篇2

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进展,统筹安排和推进各项改革,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

我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讲了“两个趋向”的问题,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我们要采取更加得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

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要深入分析研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调整,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部门和地方、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不同群众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和妥善解决来自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态势和新特征,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把握好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统筹处理好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善于运用我国综合优势,为我国现代化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供持久可靠的资源保障,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正确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善于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其各个环节统筹好、协调好,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善于发挥两个积极性,既坚持全国一盘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又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善于从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化解不和谐因素,形成各方面参与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强大合力。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做到以点带面、协调推进。

统筹方法篇3

关键词:统筹方法;手术时间;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3.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02

手术关系患者的健康恢复、生命安全,要求安全、高效。“时间就是生命”形容手术再恰当不过了。关键时候,缩短手术台上的几秒钟手术时间,可能意味着挽救一条生命。同样类型一台手术,不同手术组人员,手术时间往往存在差别,少则几分钟,多则1小时以上。手术时间的差别大家首先考虑因为:1.术者医学水平差异,2.操作娴熟与否的区别。但往往忽略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统筹方法。有学者认为手术时间对机体的应激和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1,2],统筹方法应用得当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手术时间。为进一步阐述统筹方法在手术中的应用,笔者以65例胃癌全胃切除术为例,36例手术过程中应用统筹方法,29例未应用统筹方法,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吻合口漏及术后引流管渗出液,分析统筹方法对手术过程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改良组患者共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5~78岁,中位年龄56岁。对照组患者共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51~77岁,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胃镜检查,病理类型:均为腺癌。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无远处脏器转移,肿瘤与周围脏器无明显粘连。所有患者均未行术前放疗及化疗治疗。

1.2. 手术方法

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消化道重建方式为:Roux-Y方式,使用管状吻合器两次吻合,重复使用闭合器三次闭合肠道。均为同一组手术人员,使用剪刀及同一型号电刀操作完成。

2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3.0软件包,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水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8.6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0.4 min;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5.647,P=0.028)。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为220.68ml,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为255.40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0,P=0.058)。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液量平均为366.50ml,对照组患者腹腔引流液量平均为420.62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4,P=0.063)。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吻合口漏。

4 讨论

统筹学是研究如何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中施行统筹管理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是数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它通过对整体目标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模型来描述整体的各部分、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评审指标体系,进而综合成一个整体模型,用以进行分析并求出全局的最优决策以及与之协调的各部分的目标和决策[3]。做手术是由多个人员协作完成,包括多个环节步骤,事关患者生命的重要事情。参与手术人员如何协调分工,手术环节前后如何安排,这些都与统筹方法息息相关。本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同,平均手术时间相差50min左右,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别,根本原因在于统筹方法在手术中的应用。每台手术从病人进入手术室到出手术室,包括术前准备,麻醉过程,手术具体操作过程,手术收尾等多种环节,统筹方法体现在手术的以下每个环节。

⑴开腹前准备。术前准备主要是术者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之间的协助完成。观察组每一位胃癌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后,麻醉师可能要与患者家属再次进行麻醉谈话,麻醉插管,在这期间,术者完成以下工作:①与护士沟通手术患者摆什么,摆放所需要的器械工具。②准备导尿包,了解患者有无尿道疾病,导尿需要什么型号的尿管。③术者要预测拟行手术方式,嘱咐护士准备术中可能需要的特殊器械。护士需要调试术中所需电刀功能是否正常。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待麻醉师完成签字,病人麻醉成功,再考虑以上问题,显然对照组没有应用统筹方法。开腹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种术前准备情况比较分析:第一种情况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麻醉成功15min内,术者与手术护士同时10min内也完成了导尿,基本预备了摆放手术、术中所需特殊器械工具。而对照组则是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麻醉成功15min后,术者与手术护士再行相应的工作。显然对照组应用统筹方法比对照组少用10min。对照组比观察组麻醉时间要长,体内代谢要多,意味着患者肺感染几率要高,的代谢增加肝肾脏的负担。国内学者报道麻醉时间对大手术术后康复有重要影响。

⑵手术进行过程。参加手术人员一般有主刀,第一助手,第二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当主刀完成腹腔探查后,决定要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此时,观察组主刀在进行手术的同时,会做出以下行为:①立即通知麻醉师手术方式,大约手术所需时间。②通知巡回护士,具体需要的相应器械术前是否已全部准备,是否需要配血,血库送血。相比之下,对照组主刀决定要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自己按照手术思路埋头手术,没有通知麻醉师及巡回护士,没有询问手术需要的器械是否全部准备,是否需要配血、备血。观察组与对照组主刀的不同表现可能出现以下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麻醉师根据手术方式配备相应量的,考虑开胸时对患者呼吸的影响;巡回护士检查所需手术器械是否全部备齐,术前没有预期备用的器械尽快去准备。做到没有因为手术需要相应器械,而延误手术时间。例如,观察者主刀开腹后,发现肠管管径较一般患者明显狭窄,常规吻合器不能使用,立即告诉巡回护士准备特殊吻合器(可能需要10-20min),待手术进行到需要吻合器时,特殊吻合器已准备好。第二情况截然不同第一种情况,因为主刀没有通知麻醉师、巡回护士行何种手术方式,麻醉师用药可能过多或过少,同时没注意开胸对呼吸的影响。手术进行某个程度时,才临时通知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准备相应的器械,出现手术暂停,等待器械或调整麻醉机,延误手术时间的局面。同样的例子,对照组主刀发现肠管管径狭窄明显,没有通知器械护士准备特殊吻合器,等到肠管吻合时,才让巡回护士准备,此时,主刀只能手术台上等待。很显然对照组比观察者手术至少多用了10-20min。其实,上述不同情况仍然属于统筹安排问题。主刀安排工作程序合理,巡回护士提前准备术中应用的器械时,不影响手术进程,统筹方法充分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 时吉庆,侯玲,刘长安等.不同手术时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腹腔镜外科杂志,2005.

统筹方法篇4

【关键词】 城市规划区;农民建房

【 abstract 】 in the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the impact of urban planning building farmers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urban planning scop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to the city management, the space in between city and village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vehicle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arti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to build an range farmers the control and guidan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range of farmers planned building demand is very big still, and at the same time in different urbanization, in situ urbanization and maintain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country characteristic way, this needs the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rational layout, scientific allocation space resources.

【 keywords 】 urban plan; Farmers' hous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区内城乡一体化。规划秉承城乡统筹、因地制宜、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和注重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思考城市规划范围的农民建房布点有着积极且现实的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规划、经济、土地管理、社会学等方面学者都在研究农民建房相关问题,这些研究和实践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农民建房的设想和策略,为农民建房布点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赵之枫 (1999)以我国中部地区处于农村转型关键时期、以生产为主的一般意义的村庄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城市化对村庄变迁与集聚的影响。谭侠 (2002)通过对浙江萧山、余杭、海宁等地农村居民点发展状况研究,提出了以道路为网架,村民住宅沿路布置,形成前园后田的基本格局。胡智清 (2003)等通过对经济发达、村镇密集地区城市边缘区域的村庄进行研究后,认为这类地区村庄的改造可以分为搬迁、就地改造、改善三种方式

二.宣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农民建房布点解决方案

2.1城市总体概述

宣城市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其城毗邻苏浙、地处皖东南,不仅是安徽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也是皖江城市带东南一翼。《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确定规划区范围面积为565.5k㎡,按照组团状格局发展成“一城三片区”空间结构。规划到2020年发展成65万人65 k㎡规模,远景到2030年将发展成为人口和用地“双百万”城市,届时将成为宁杭发展轴上的新兴中心城市。

2.2规划范围

规划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区565.5 k㎡范围拆迁安置和农民建房,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2.3规划技术路线

2.3.1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

要在保障规划区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前提下,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并对空间资源进行整合和控制,实现规划区整体利益最大化。

2.3.2分类控制与引导

对于规划区内不同区位和类型的村庄,提出分类规划控制要求,并采取分类管制手段,提出明确引导与协调要求;以适应未来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发展要求。

2.3.3强调弹性和可操性

立足于规划区内自身发展现实,针对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区域基础和优势,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

2.4村庄现状分布概况及存在问题

2.4.1规划区用地分区

按照农民现状居住所在地点与城市规划实施的关联程度,将565.0 km²规划区范围分为三个区域,即:一类区主要指主城区(“一城三片区”中的“一城”),面积约67.7km²;二类区主要指环城一类区以外到城市外环道路及周边区域,面积约205.6km²;三类区为规划区范围内其它区域291.7km²。

2.4.2各分区人口(农业人口)

规划区范围内自然村865个,50335户,人口174557人,其中:一类区自然村86个,5123户,人口15715人;二类区自然村522个,25182户,人口85907人;三类区自然村257个,19940户,人口72935人。

2.4.3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对人口空间分布、拟分户空间分布、拟分户与总户数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同类型城乡比较,总结存在如村庄规划滞后、沿路违章建设多、人居环境差、村庄占地面积过大等主要问题。

2.4.5农民建房布点

1、布点导则

(1)地处旅游核心景区范围内的以及地处自然灾害严重地区的村庄应逐步迁移出来。

(2)具有独特人文景观(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和自然景观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原则上不再扩大,主要采取整治改造办法,维持村庄现有格局,加强村庄保护。

(3)撤并掉20户以下的小村庄,促进小村庄向大村、中心村集聚。中心村人口规模应逐步达到600人以上,基层村人口规模应逐步达到200人以上。

(4)鼓励地处规划城镇及产业园建设区内的村庄按规划布点,集中新建农民住宅小区(拆迁安置点)。

(5)规划坚持“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相协同,建设规模适度,充分考虑交通、区位、建设条件分析、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因素,科学选点。

2、建设方式

综合考虑城镇化推进和村庄产业发展的影响,根据中心村和基层村所在区位类别(一类、二类、三类),选择适宜的建设方式:

(1)一类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统建安置。

(2)位于工矿集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统建安置。

(3)因城市发展需要进行规划控制的非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位于二类区的城郊型村庄:统建与自建相结合,统建安置为主。

(4)因城市发展需要进行规划控制的非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位于三类区的城郊型村庄:统建与自建相结合,自建为主;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标准,逐步将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到人均80-90平方米;宅基地标准每户不得超过160平方米,利用荒山、荒地建房的,每户不得超过300平方米;建筑面积小户不超过180 m²,大户不超过250 m²;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

3、农民建房布点

(1)规划一类区安排农民建房点及拆迁安置区10个,规划总用地约133.34ha;二类区规划建房点20处,共安置约9.03万人,平均安置4000—5000人;三类区现状约257个自然村,规划后为161个基层村。

(2)通过规划,共有13个中心村地处规划建设区范围内需要逐步拆迁新建;15个中心村临近城市规划建设区范围,采用旧村整治型方式进行建设,要充分利用城市基础、公共设施,不谋求相对独立完整的基础、公共设施服务体系;还有23个中心村,因远离城市规划建设区,难以共享城市基础、公共设施,规划采用改造扩建型方式建设村庄,建设较为配套的基础、公共设施。

经过以上调整,中心村由2008年的51个调减到38个,同时建议将被拆迁中心村所在的村委会撤消,另设居委会,或将原村委会不在城镇规划建设区内的基层村就近并入相临的其它村委会。

四.总结

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按照城乡统筹要求,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农民建房进行统筹布点,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2、按照分区分类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制定建房安置导则和标准,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统筹方法篇5

关键词:系统;运筹学课程;教学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元素为了特定的目的组成的有机集合,现代系统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内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它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发展的规律。运筹学是考虑整体优化、多学科配合及模型方法应用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而求解的科学方法。运筹学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但是,目前关于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个点上,如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提升、教学队伍的建设等,即使研究教学体系也缺乏整体全局的思考。因此,从系统角度研究运筹学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运筹学课程教学现状

1.运筹学是考虑整体优化、多学科配合及模型方法应用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中,既没有按专业进行教学,也没有分层次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同质。

2.运筹学课程教学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专业教育模式的惯性思维局限,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与市场化时代背景下面向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相矛盾。运筹学的实际教学体现的理念是毋庸置疑的,但理论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已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

3.运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但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运筹学实践技能,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重不匹配。现行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理论与相应的算法,但由于学生层次比较复杂,对运筹学的前续知识如线性代数等掌握不足。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主要就是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与算法,忽略了运筹学实际上是一门实践科学。

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一般都是以试卷考试为主考核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考核,造成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偏重优化理论推导证明与解题技巧的传授。

5.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运筹学的学习需要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学生一旦数学基础不牢,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上课无精打采,下课无所适从。

二、运筹学课程教学系统

运筹学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等属性。

1.运筹学课程教学的整体性。运筹学教学不是孤立的,既受教师教学水平、教学内容等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企业生产实践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运筹学课程教学必须从整体出发,充分协调内外部各种因素,将运筹学教学和内外部环境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2.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运筹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而求解的科学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等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运筹学课程教学定位于面向企业生产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为面向企业培养学生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有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运筹学方法的作用,而实际情况又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运筹学课程教学也要动态变化。因此,运筹学课程教学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

3.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相关性。运筹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运筹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分层级进行教学,即“二表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可适当讲解理论基础、数学建模及算法求解;对“三表生”的教学不仅要侧重于数学建模和算法求解,更要和专业、企业实践相结合进行授课,这是运筹学课程教学系统的相关性决定的。

4.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性。运筹学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它有一个统一的功能目标,就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继承文化、培养人才。运筹学课程教学从属于社会系统,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运筹学课程教学定位于面向企业生产实践,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三、基于系统视角的运筹学课程教学

运筹学课程教学是由一般要素、基础要素、功能要素和支撑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一般要素。一般要素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学生专业、层次等的不同,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分层次教学方法和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等;通过游戏教学、案例教学等措施提升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案例教学是学生生产实践的演练,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建模求解的能力。

2.基础要素。基础要素是由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基地等构成。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用要紧扣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理论教学方面,可分层次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方面,在灌输学生运筹学思想和建模方法的同时,运用LINDO、LINGO等运筹学专业软件,对多数的建模及算法求解进行讲解。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和学生的层次、专业及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教学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方式。

3.功能要素。功能要素包括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通过板书和PPT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运筹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而是一门严谨而有趣的课程。学习的效果通过考核方式进行检验,而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考核,可采取“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基础知识”的考核模式。实践能力的考核,目的是增强学生建模及软件求解的能力;课程设计考核学生从问题的描述、分析到建模、求解及确定最优方案整个过程的能力;基础知识的考核是针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算法等知识点的考核。

4.支撑要素。支撑要素是由教学网站的建设、学校给予的支持、企业生产实践等构成。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学院与学校的支持,要与企业生产实践动态协同,其过程和效果可以通过教学网站的建设体现。

运筹学是经管专业的基础课,是后续课程的支撑,是与企业生产实践动态协同的一门课程。以整体性、稳定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等为原则完善运筹学课程教学系统,一般要素、基础要素、功能要素和支撑要素四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协同,可以使运筹学课程教学发挥“1+1>2”的整体效用。

参考文献:

[1]常绍舜.从经典系统论到现代系统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1,(8).

[2]刘德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6).

[3]刘霞,刘艳伟.运筹学课程教学的模式分析与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4]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统筹方法篇6

关键词:企业重组;纳税统筹;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纳税统筹是指企业即纳税人为了缩减或者规避其所承受的税负而找寻并且利用所适用税法的漏洞或缺陷进行的不违法法律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利用相关优惠税法政策进行节税的行为,其核心就是为转嫁税收负担所进行的转税经济行为。纳税统筹的存在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这是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和税法不尽完善等方面共同作用下催生出来的产物。如何正确的运用纳税统筹,达到双赢的状态,我们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密切关注相关税法

纳税统筹本身很大一部分操作空间就是根据相关最新的优惠税收政策进行操作的,所以密切关注最新的税收政策是重中之重。税法的变化无一例外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我们要时刻关注新税法的出台或者旧税法的修订,并要对其细节变动认真、仔细的学习,体会其变动或修改的意义,把握住其变动内涵,找到税法与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的共利点,也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重组中的纳税统筹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要想对税法做到融会贯通,还要注意两个方面,及时性和细节性。税法的变法不能是说是瞬息万变,但是也要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有可能现行的税法政策没有进行良好的运用下一刻就已措施了一次节税的良机。这也要求我们纳税操作人员要对未来的纳税政策变化的方向有一定的预先判定,最起码要掌握其变化的大趋势。其次是要对税法变化的细节部分进行细致研究,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有可能是企业节税的立足点,也只有对税法细节上的充分利用才能制定出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税法变化,特别是资产认定,股权的支付以及债务偿还等相关税法。

二、要立足于企业经营全局

一个企业少纳税并不是其最终目标,一个企业所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纳税统筹仅仅是提升企业利益的一个组成部分。优质的纳税筹划是要全面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管理等各个方面后,进行一个总体的衡量所计划并执行的。在进行纳税筹划是不要顾此失彼,只为了节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利润,这样一来就是得不偿失。例如,在企业选址过程中仅仅考虑到该地区某项税率有相关优惠政策,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而没有考虑到该地区地处偏远,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生产机械的运输与货物的运输都要耗资巨树,使得该企业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及时可以通过节税获得一些利益,但是远远弥补不了企业为了节税而承担的生产成本上浮,企业的净利润必然承受巨大损失。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可能还会面临经营范围的合并,此时我们更要注重全局性,不能为了一方利益而损害了整体的大局。这许就是我们俗语常说的“不能丢了西瓜拣芝麻”。

三、要加强纳税统筹的风险防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纳税统筹也并不例外。纳税统筹通过对相关税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做到降低税务成本,为企业节省资源,看起来是一件可以提高企业效益的好事,但是,收益与风险并存,其在实行过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纳税统筹所能带来的风险多隐藏于经济、经营环境与国家政策与企业三方关系不断变化之中。这三方中的任意一方稍有变化即可能会对纳税筹划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纳税统筹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纳税人与征税人对于纳税筹划中的征税问题有定义或理解上的分歧。纳税筹划本身必须是合法的,企业这一方也十分认同这一观点,但是企业所制定的纳税统筹中的某些做法确实有可能与收税人或者立法者的初衷或者意图相违背,这种违背不是违反法律,可能仅仅是角度不同或者理解分歧。但这种不统一的存在就肯能使得筹划方案处在违法的边缘,为了避免这一风险的发生,企业要认真理解税法内涵并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所以在我们进行纳税统筹之初,我们要充分学习、研究相关税法,考虑所计划的纳税统筹所会带来的风险,全面考虑其后果的可承担性,再进行多方衡量最后做出决策。

四、要注重培养纳税筹划人才,提升纳税统筹人员素质

统筹方法篇7

关键词:统筹城乡 实证研究 成都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15-03

为有效解决城乡二元格局、发展严重失衡等重大社会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2007年6月,成都市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动态

自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较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战金艳、曾磊等学者(2002)运用城乡关联发展理念研究城乡空间关联系统架构,构建了城乡关联水平评价模型及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关系发展量化评价方面进行了新尝试。通过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结论: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区域内城乡要素优化组合、城乡关联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其本质是城乡的联系程度。

二是李岳云、陈勇、孙林(2004)将统筹城乡的内涵界定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发展统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而戴思锐(2004)试图构建一个指标体系,用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数、39个三级指数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差异,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和绩效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三是李志强、雷海章(2006)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城乡间住房、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富裕度、家庭生活条件、信息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成6大类,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得出3点基本结论: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水平要比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的一致性高,而中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差异性大;影响统筹城乡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就业人数比以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比。

四是陈鸿彬(2007)在论述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4个子系统,即经济统筹发展、社会统筹发展、人民生活统筹发展及设施环境统筹发展。在每个子系统精选的指标中,既要有反映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城乡发展差异的系数指标。以2020年为达标年,探讨了部分指标选择的原因及各指标的目标值,并设计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的差异系数和测算方法。

五是杨振宁(2008)评析了现有学者的基于截面数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对截面数据的分析有利于进行样本间的差异比较,但时间序列数据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上具有截面数据无法比拟的优势。现有的指标体系在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时难以获得所需的数据,可操作性差。为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建立了一套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统筹城乡发展规律。

以上学者们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加以量化,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对于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态势、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城乡生活的协调状况、城乡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反映各生产要素在城乡的合理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协调程度。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特定评价功能,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2.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要涵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质量三方面,能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各方面的状态和联系,利于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便于全面、系统地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可比性原则。所选的各指标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晰,既能反映城乡关系的共同特征,又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量,数据来源稳定,指标口径一致,利于地区间的比较,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4.动态性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因时因地及时调整,要真实准确地反映现状,利于预测未来,充分体现动态发展趋势。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在参考了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分解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根据系统学原理,选择了9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见表1。

三、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9项指标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测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数据本身的特殊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分析逻辑如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因主成分分析对指标的正向性要求很高,根据统计资料,首先运用SPSS16.0软件及Z-scores对2008年成都19个区县原始数据矩阵(略) 进行无量级化处理。其标准化公式为Xij=(Xij-Xj)/stdevj,i=1、2、3、-19,j=1、2、-9,Xij为第i个区县的第j个指标值,Xj为第j个指标值的均值,stdevj为第j个指标值的标准差。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如下表2。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可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略),在KMO and Bartlett's Test中,Bartlett检验F值为0.000,KMO值为0.804,说明所选指标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当主成分为3个时,累积贡献率为91.73%,说明前3个主成分因子已包含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取前3个分别为第一、二、三主成分F1、F2 和F3做主成分分析。

由载荷矩阵(表4)易知主成分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F1贡献率为69.934%,主要反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一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情况;F2贡献率为16.627%,主要反映社会福利院、人均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情况;F3贡献率为5.169%,主要反映工农业产值比、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状况。

以各主成分贡献率(表2.3)为权重,确定加权综和评价函数 F=W1F1+W2F2+W3F3,其中,Wi=λi(∑λi)-1,i=1,2,3。最终得综合评价函数:F=0.762F1+0.181F2+0.056F3。

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可计算出各区县2008年的标准化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值,并与2004年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表5),以便于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成都各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三)结果分析

由上表5可知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是成都市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辖区内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依据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民年均纯收入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排序均居前列,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较高。

而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等均处于相对较偏远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各项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也大大低于其他区县水平。

同时,我们对成都市19个区县2004年与2008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发现自2004年以来,大多数区县的排位动态变化明显: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偏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其中,新都区、金堂县、双流县与邛崃市升幅较大,而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与崇州市降幅度较大。

四、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了剖析与比较,得出了其发展现状及基本趋势。成都市于2003年率先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并于2007年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过渡衔接的关键时期,成都市应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及其管理体制、完善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培育都市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努力进一步缩小辖区内各区县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各区县也应抓住历史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崛起,最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四川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2.成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3.战金艳等.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11)

4.李岳云,陈勇等.统筹城乡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戴思锐,谢员珠.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李志强,雷海章.模糊聚类:中东部地区城乡统筹水平的分类与比较[J].农业技术经济,2006(1)

7.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8.杨振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时序数据[J].经济管理,2008(11)

9.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1)

10.侯仁勇等.我国四大区域板块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8)

统筹方法篇8

社会冲突: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的司法背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体推进处在了重要的历史发展关头。利益格局急剧调整,社会纠纷频度和烈度剧增,尤其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所造成的城乡分离的社会二元结构及城乡居民工作机会与社会保障的巨大落差,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矛盾的焦点。尤其是重庆这样一个典型的“小马拉大车”的城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更为突出,可以说是全国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典型缩影。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许就是中央批准重庆作为第一个省级单位率先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原因之一。

目前,重庆已制定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一些区县已率先开展试验。平心而论,我们许多做法动机是善良的,不少改革方案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操作性,并且在实施中采取了一些让农民群众得到统筹实惠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矛盾,减少了社会纠纷。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其所导致的城乡落差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积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除这种落差和积淀要“于一役”而“毕其功”定非易事。再者,无论多么完美的城乡统筹方案(何况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不管是在统筹目标还是在统筹路径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瑕疵,更何况在具体实施中还可能走样,总而言之,在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社会纠纷依然难以避免。因此,社会冲突,仍然是人民法院难以置身事外的司法背景。促进和谐: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的司法功能从本质看司法,司法的职能就是化解社会冲突或社会纠纷,回复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具体而言,人民法院的司法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矫正当事人的不当行为,衡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促进社会主体间和谐。社会纠纷的引发往往是当事人的不当行为造成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减损。在城乡统筹中,不论是内源型统筹,还是外源型统筹,都有可能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对此,人民法院负有纠正包括政府作为主体在内的当事人的不当行为、实现受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回复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平衡的职责。

其二,化解和消除冲突,回复社会法律秩序,促进社会整体性和谐。城乡统筹试验虽然是一场和风细雨式的改革,但其目标偏失和路径偏失同样可能酿成新的社会冲突。因此,在这场改革中,人民法院负有适时调处城乡统筹缺位、越位或错位所引发各类纠纷的职能,以免其相互发酵相互感染致使冲突不断续发和升级。

其三,运用自由裁量权,形成法律政策,引导社会规范的形成,促进社会持续性和谐。城乡统筹是一场实验性改革,势必突破现行法律的某些条条框框,或者遭遇某些法律盲区,产生所谓“良性违法”行为,即有利于增进城乡效益和促进城乡公平,具有合理性但缺乏所谓的“合法性”。对此人民法院应该充分运用自由裁量权,运用体系化思维,根据法律体系中处于高位阶的法律原则甚至是具有人本化和科学化双重内涵的法律价值来赋予城乡统筹中“良性违法”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促进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并借此形成司法政策或法律政策,引导新的社会规范的不断形成,促进社会持续性和谐。

为民司法: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的司法方向司法作为国家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体现出国家的性质。我国作为人民民主的国家,其宗旨就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表明我国国家机器是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人民民主的国体就决定了作为国家权力之一的司法权必然具有相应的政治属性,即同样具有人民性。作为司法权行使主体的人民法院,在城乡统筹中必须坚持为民司法方向不动摇。具体说来,人民法院应该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运用司法权处理城乡统筹中的传统型纠纷时,坚决矫正个案中造成城乡居民不利益的行为,在法益不确定时按照有益于反哺农民农村农业的原则予以解释和裁量;其二,运用司法权处理城乡统筹中的现代型纠纷时,充分利用司法的政策形成功能,按照有利于城乡统筹尤其是有利于增进农民整体福祉予以裁量,引导“良性违法”类城乡统筹行为朝着实现城乡统筹宗旨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深化。清正司法: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的司法目标要充分实现人民法院在城乡统筹中的司法功能,要有效坚持人民法院在城乡统筹中的司法方向,人民法院必须在处理城乡统筹纠纷中追求司法清正的目标。与司法公正相比,司法清正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科学,意味着,一方面司法犹如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系具有透明程序公正加以保障的实体公正,另一方面还是清洁的没有受到污染的公正,即廉洁的公正,再者公正还意味着是在空间意义上的公道(不偏不倚)和时间意义上的正点(并非早到或迟来的公正)。换言之,司法清正包含了司法应该追求的公正、廉洁与效率三维价值的有机统一。

统筹方法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 依法行政 根本保证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推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行政。推行科学发展最终是要靠人来实现,因此必须要对科学发展的责任主体有明确清晰的认识。

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责任主体――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或组织

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规定了组织和领导发展的责任主体主要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发展。作为执政主体的权力机关和相关组织,承担着领导社会全面发展的职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第一责任主体。普通公民个体虽然会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各种实践中去,可以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实践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但无条件和能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起主导和关键性作用。只有依法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或相关组织才享有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权利和条件。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看,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只能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科学发展至少有两层逻辑,一层是发展逻辑,一层是科学逻辑。这就表示科学的发展是党在科学观念指导下,领导人民实现良性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作为普通公民个体,其自身的发展,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便可以自由发展,虽然也存在全面、协调、可持续方面的问题,但属于发展个体内部管理、决策的问题,发展个体自身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掌控。而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协调者和资源利益的统筹者,只能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政府必须在科学发展的观念上和行为上给予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同时政府本身也要实现科学发展、科学执政。

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来看,其责任主体只能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普通公民个体,其寻求发展的直接动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愿望,会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而“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倡导的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咽此,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而非个体的利益为本。只有肩负领导责任的政府权力机关或相关组织才真正需要从执政为民的角度出发,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前提――法律和法律精神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领导人对发展认识的深化,而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和发展。要保证这一目的,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保持先进科学的同时,在执行实施上也必须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要保证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要保证责任主体依据宪法和法律设立科学发展目标,实施科学发展目标和监督科学发展目标的执行。

首先,发展目标必须依法确立。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因此要加强政府立法,规范执法。科学发展观目标的确立本身就是程序法行使的过程。而这些步骤的依法履行不仅是依法行政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只有在符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政府设定的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才能够具有合法性,才能够做到最大的科学性,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

其次,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具体发展项目来作为依托,而这些发展项目必须依法论证、组织与实施。科学发展观都是通过具体的发展项目实施得以实现。因此,在确立发展的项目中,依照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效益评估、环境污染评估等这些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是保证项目科学合理有效的关键。任何一个项目,在实施之前不仅要程序合法,更要实质合法,而依法行政在这里的含义不仅仅是遵守法律规范,而更多的是依照科学有效的决策程序和组织程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即考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再次,发展项目必须依法组织实施。依法确立的项目,还存在一个实施过程。由谁来实施、如何实施是确保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这也是依法行政的中心环节。责任主体实施管理,必须应当依照宪法、法律、规章制度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责任主体不能作出影响他人和其他组织的决定。在管理同时,责任机关应该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私、不歧视。③正是依法行政的精神和原则保证了责任主体执行发展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切实保证了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施。

最后,实施的项目必须要做到依法监督。有权必有责,权大责更大。任何一个项目不能仅仅只符合前三项,责任主体有义务依法监督项目的实施。而这一环节是监督党风政风,减少腐败贪污的重要环节,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这一措施提高了责任主体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观念,同时有助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加强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提高行政监督效能。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保障――法制和法治

要理解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一条就是必须准确和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法制和法治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从法制方面来看,要确保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某一方面发展的出发点代表了人民愿望和反映了人民要求,就必须设定必要的法律程序,如决策前的听证会制度、征求公共意见制度等。既然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是为了人民,就要有反映人民愿望的渠道和途径,同时又要保证人民的合理愿望被接受和采纳。法制的实现就是强化和保障这些途径的重要手段。法制的确定实施保证了发展项目有相关人民参与决策,有法律或者制度约束责任主体。这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精神,更凸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义。

从法治方面来看,实施科学发展的项目责任主体必须要有法治精神,发展的依靠对象必须要有法律的资格认定,实施科学发展的项目必须含有规范的手段和合法的程序。从实施科学发展的项目责任主体来看,虽然所有的发展项目必须依靠人去落实,但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具体发展的任务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承担具体发展项目的责任人必须要依法经过资格认证,公平竞争、公开透明、择优选能,而不能由决策的执政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主观抉择。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要有发展。协

调要求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发展制约和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不平衡发展局面。可持续强调的是要解决长远的发展后劲问题,发展要符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三个方面如何把握,都是值得深入探讨、也是应该明确回答的问题。只有用法律规范明晰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并在责任主体心中形成有效明确的概念和意识,才能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没有法制的外部环境的保障和必要的程序没置,没有法治的内部观念制约和明确的法治的观念,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必会大打折扣。

科学发展的有效落实――强制和法律救济

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统筹兼顾中,统筹是手段,兼顾是目的。统筹兼顾的主体当然是具有公权力的机关或组织。要真正做到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统筹兼顾,就必须从依法行政的角度下功夫。应做到统筹有法定的执行主体,被统筹的对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统筹的实施有合法有效的手段途径,统筹的力度有规范权威的标准。哪些属于兼顾的对象,被兼顾的程度如何,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这其中涉及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在责任主体上,要确定统筹的主体资格及职权的法律确认问题。统筹主体资格及职权的法律确认,就是要解决由谁来承担统筹的责任的问题。行使统筹职责的当然是具有公权力的各级政府机关或相关组织,但由哪一级政府或什么样的组织来行使什么样的统筹权利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既不能越级统筹和越权统筹,出现滥用统筹职权的现象;又不能不履行统筹职责,在统筹方面行政不作为。

在统筹的客体上,要确定被统筹对象,必须明确被统筹者在法律上和政策上的义务。被统筹者必须依法规定,不能主观随意决定。同时被统筹的具体对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并非一贯不变。某一发展主体符合被统筹的条件时,就应当成为被统筹对象。而原本被统筹的对象也有可能根据情况的改变而成为被兼顾的对象。

在统筹的手段和方法上,要解决统筹内容的稳定性和统筹手段的合法性问题。统筹内容不能随意,统筹手段要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法律规范规定统筹该使用的经济、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在统筹的比例确定上,要解决统筹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问题。统筹的目的是为了兼顾被统筹者的利益,是为了兼顾社会的公平性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如果统筹的力度确定得不合理,就会违背兼顾的本意,出现新的不公正。如果统筹力度太大,超过被统筹者的承受限度,容易挫伤被统筹者的发展积极性。如果统筹的幅度太小,则不利于积累兼顾所需要的资源,达不到实现有度兼顾的目的。因此,统筹的比例上需要成熟的思考。这一前提需要法治观念作为责任主体的标杆。

在对兼顾的要求上,要明确兼顾的对象以及兼顾内容和程度。在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资源、自然条件、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了保证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对那些自身发展较慢、处于相对劣势的群体必须依靠具有公权力的政府机关或相关组织通过统筹的手段予以照顾。

确立科学发展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后,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就是对违背科学发展规范要求的行为,既要追究行为人的领导责任,又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是依法行政,那么行政行为应当是在法律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角度分析,违法行政所导致的责任就不应当仅仅是行政责任或领导责任,而属于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同样应当在法律制度中建立有针对性的责任追究机制。

同时对于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本身,应当有针对性地建立法律救济制度,做到既完成纠正这种行为,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挽回和补救这种行为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也就是建立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的自我修复机制。

从反面来看,科学发展的要义虽然是发展,但是责任主体由于多方面原因,并没有完成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现。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得不到发展,危害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地区或整个部门或整个组织,包括其中所涵盖的所有人民群众。因此,作为地区、部门或组织的领导者,没有行使好组织和领导发展的职责,发展目标没有如期实现,实际上相当于以自身的行政行为阻碍了发展。那么对于这种行为,相关行为人就不能仅仅只负领导责任,而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在科学发展工程中,渎职罪应更广泛适用于具有公权力的政府机关和有关组织及其领导者。

从阻碍发展行为的法律救济角度来说,针对确实存在对发展产生暂时性或持续性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如某位领导在任时制定的规定或执行的行政措施,如果在此后的工作中被证实确实不利于发展(如经公开听证会、社会舆论、公众投诉等),无论该领导是否仍然留任,都应当有一套高效和有强制力的法律制度,保证立即纠正这种违背发展客观要求的行政行为。

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上,统筹是保证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筹主体,没有一套合法合理、行之有效的统筹手段,就无法在科学发展的大原则下实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和谐局面。如因某种片面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原因无法统筹而阻碍科学发展的整体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同样,在统筹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社会资源不可能足以保证兼顾公平。因此,一方面要考虑到以法律的强制力保障统筹的依法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依靠法律的明确程序规定杜绝统筹主体的滥用权力和行政不作为,对违背统筹规范,滥用行政权力或行政不作为的行为,不仅要追究领导责任,更要追究法律责任,依靠法律的权威和救济手段,真正做到依法统筹、合理兼顾。

结语

统筹方法篇10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何在?

首先,改革路径与财政体制之间存在矛盾,没有理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财政部门的关系。换句话说,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使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变得复杂化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旨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而改革实行逐级变迁的方式,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机构的人事、薪酬和资产方面的关系难以理顺。

社会保险机构的资产和工作人员的薪酬说到底也是财政问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由县级提高为地级,县级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产和工作人员的薪酬也要由县财政负责转变为由地区级财政负责。如果地级统筹层次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最终层次,改革尽管比较复杂,那么地区财政部门也会积极支持改革,因为县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运转经费迟早要由地区财政负责,不如趁早完成改革任务。可问题在于地级不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归宿,不是其最终层次,连省级也不是其最终层次。负责县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产和工作人员薪酬的财政部门,要经过三次变换,才达到由中央财政负责。每一次财政关系变换都涉及税务、人事等部门的制度改革。

因此,逐级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和一步到省级相比,改革的过程更加复杂,纯粹增加了一个环节,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还会增加改革的阻力。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调整,在改革中利益可能要受到损害或权力可能遭到削弱的群体往往会阻止改革。增加改革的环节无疑等于增加改革的阻力,导致一些部门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采取能拖则拖的态度,甚至在不能拖的情况下相互扯皮,延误改革的进程。

更何况各县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各不一样,也即各地县市政府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兜底的责任也不一样。如果某地区所辖的各县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赤字较多,需要给予较多的财政补助,一旦提高统筹层次,其兜底的责任就可能转嫁到地区级政府。地区级政府是否愿意承担其财政补助责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地区级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对提高统筹层次的改革就会采取消极的态度。退一步讲,这兜底的责任本来是由其所辖的县市负责,即使地区级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兜底责任,也未必愿意承担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兜底的责任,也即未必对提高统筹层次的改革感兴趣。在提高统筹层次的过程中,如何界定县市政府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兜底的责任范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可见,改革的路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改革路径能减少阻力和不必要的环节,能加速改革的进程。从另一角度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涉及多个部门,不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个部门单独可以推进的。

其次,统筹账户基金采取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严重挫伤了富裕地区参与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积极性。199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办法。社保新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缴费年限累计为15年的,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月养老金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或者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如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退休后不能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则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个人。

基础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多少无关,只要缴费累计满15年,同一统筹地区的社保新人享受的基础养老金完全一样。统筹账户基金的分配方式实际上是平均主义的做法。社保中人转制以前的连续工龄视为缴费年限,并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统筹账户资金按缴费15年这一条件作为分配的惟一依据,不能体现个人或地区人均对统筹账户贡献的大小。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是按职工月缴费工资作为基数的,各地区的人均月工资是不同,即各地区人均月划入统筹账户的资金是不同的,提高统筹层次,对工资水平高的地区而言,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富裕地区或发达地区对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存在消极情绪,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2005年12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作了如下调整:15年基础上多缴多发,按照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参保人员在缴费15年的基础上,每多缴一年,在原计发办法的基础上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新办法把缴费年限和基础养老金挂起钩来,但仍没有与个人缴费金额挂钩。提高统筹层次,基础养老金待遇计发新办法对工资水平高的富裕地区或发达地区仍然是不公平的。可以断定:不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不打破统筹账户资金分配的平均主义做法,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难以获得富裕或发达地区的积极配合。

再次,各统筹地区养老金的替代率和基本养老基金节余情况各不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节余多的地区也缺乏参与提高基本养老统筹层次的积极性。赡养率是指离退休人员占在职工作人员的比例,各统筹地区城镇职工的赡养率各不相同。比如,据1998年统计,全国的赡养率为0.322,其中北京为0.434,天津为0.394,上海为0.543,重庆为0.371。替代率是指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占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各统筹地区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替代率也各不相同。1997年年末,全国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为86%,其中山东、辽宁的养老金替代率超过100%。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提取比例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是统一的,因此,各统筹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也不一样,有些统筹地区赡养率低,选择的替代率也比较低,基金节余比较多。一旦要提高统筹层次,基金节余较多的统筹地区不得不把节余的资金移交到上级管理机构,这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节余较多的统筹地区所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在提高统筹层次之前,各统筹地区会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竞相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导致全国基本养老金的基金节余数量大大减少,不少地区出现完全挤占个人账户的现象,甚至出现收支赤字。

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旨在通过集中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将来基金的收支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改革目前却加大了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况且养老金的替代率过高,将来要降下来是很困难的事情,各统筹地区竞相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为将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埋下隐患。再说,各统筹地区竞相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加大了各统筹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使各级政府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兜底的责任增大了,等于改革的包袱变得更重了,人为地增加了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阻力。如何引导基金节余较多的统筹地区从国家的养老保险事业的大局出发,积极配合党中央和国务院推进提高统筹层次的改革,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

最后,大多数县市(包括贫困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负责人也未必对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感兴趣。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大多数县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是统筹地区的负责人,能独当一面。一旦提高统筹层次,这些负责人就要机械地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没有调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权力。权力和利益是密切相关的,笔者推断大多数县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对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也未必感兴趣。更何况这些负责人的人事关系还是由当地政府管理,他们的薪酬福利还是由当地政府提供。

消除或减少改革阻力、提高统筹层次的具体策略

第一,减少改革环节,加速改革的进程。已经由县级统筹提高到了地级统筹的地区,继续完成由地级统筹到省级统筹的改革任务;仍为县级统筹的地区,绕过地级统筹这一环节,直接过渡到省级统筹。因为各统筹地区虽在县市范围内进行统筹,但作为一个统筹地区,其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仍是独立核算的,只要对县级统筹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稽核审查清楚,统筹层次完全可以由县级直接提高到省级。陕西省也正是这样做的。

第二,由县级统筹直接过渡到省级统筹,要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垂直管理,财政部门工作必须先行,必须划清省级财政与县市财政在改革过程中的责任界限。由县级统筹直接跃迁为省级统筹,首先要把各县市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人员的薪酬福利纳入省财政体系。社会保险基金要由目前的县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四个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资金”。

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垂直化经营管理。将目前隶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分离出来,组成自上而下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摆脱地方政府的干扰,保证政令的畅通。一旦各县市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人员的薪酬福利由省财政提供,就等于各县市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人事管理权实现了由横向管理到纵向管理的重大转变,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来这些机构人员的薪酬福利是由县市提供,改革后由省财政提供,如何协调省财政与县市财政的关系?这是同一个省内财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纵向协调关系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涉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资产所有权的变化问题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兜底责任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省级财政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提高统筹层次,与其说是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倒不如说是各级政府财政关系的改革,这种改革不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必须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没有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财政、人事和税务等部门的大力配合,改革无法取得进展。在推行省级统筹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市县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省市县三级责任分担机制,做到责任明确,各尽其职。笔者建议国务院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委员会,以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否则,改革进展依然缓慢,不知要拖到哪一年才能完成任务。

第三,改革统筹账户的基金分配办法,调动富裕地区或发达地区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无论县级统筹还是省级统筹,个人账户的资金还是属于个人的资产,不影响人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只是统筹账户基金的分配方式与人们对改革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假设甲、乙两县为两个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地区,甲县参保员工平均月缴费工资2000元,乙县参保员工平均月缴费工资1000元,划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比例为缴费工资的20%,则甲县参保员工人均一年划入统筹账户的资金为4800元(2000×20%×12=4800元),乙县参保员工人均一年划入统筹账户的资金为2400元(1000×20%×12=2400元)。又假设:甲县和乙县缴费员工人均工资连续15年不变,甲县参保员工人均15年划入统筹账户的资金为72000元(2000×20%×12×15=72000元),乙县参保员工人均15年划入统筹账户的资金为36000元(1000×20%×12×15=36000元)。而社保新人只要缴费满15年,都可以享受基础养老金,甲乙两县的参保员工缴费满15年后都不继续缴费。提高统筹层次后,甲乙两县人均对统筹账户的贡献相差36000元,可人均享受的基础养老金却完全相同,这对工资水平高的甲县是不公平的。只有建立基础养老金与缴费金额挂钩的机制,改革才能赢得富裕地区或发达地区的积极参与。不过,目前已经离退休的城镇企业职工几乎没有缴费记录,即使有缴费记录,缴费年限也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