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十篇

时间:2024-01-04 17:42:09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篇1

一、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

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视角看,有必要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快,这说明我国的城乡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城乡上层建筑的变化。城乡党建作为城乡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面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党建,探索建立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这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统筹城乡党建必然会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党建,并要求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

(二)从解决城市与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视角看,有必要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由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诸多原因,我国形成了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党的基层组织也被划分为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两大体系。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随着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发展阶段,各类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城乡发展出现了大开放、大流动和大融合的趋势。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干部、人才、党员等基本要素也随着劳动力的市场化频繁流动,寻找更能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舞台。这些变化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挑战是说基层党组织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新思路新发展,那就是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机遇是指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统筹城乡党建,能够较好地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等现实问题,必须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从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视角看,有必要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建设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相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党的建设都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当前,城乡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利益关系多样化等新趋势,使城乡基层党建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同时,城乡基层党建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党建融合度不高、工作规划和运行相对分离、资源配置相对分割,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进程缓慢等。只有统筹城乡党建,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城乡党建,就必须对城乡基层党组织功能、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进行调整改革,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建的整体水平,使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更加协调,更加融合,走出一条基层党建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改革创新之路。

二、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思路

以统筹城乡党建来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既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重点突破。当前应着力解决四个问题,即明确思路、健全组织、整合资源和构建机制。

(一)明确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基本思路。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来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坚持改革创新,以整体的思路、系统的观点和开放的理念改进党的基层工作,不断调整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城乡党员动态管理,创新活动形式和方式,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互动,使统筹城乡党建与统筹城乡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相互一致、在工作目标上相互协调、在工作成效上相互促进,在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党建新格局的过程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二)优化城乡基层党的组织设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成分、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流动加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组织设置。优化城乡基层党的组织设置,应该坚持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教育管理和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比如,实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与社区联建等模式,建立“区域型”党组织;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在社区楼宇内,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党建活动,打造融就业、服务、咨询、信息、培训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建立“网络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劳务市场、商贸市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形式,建立“流动型”党组织。这样的党组织设置,能够实现区域联动、城乡互动、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建立整合城乡资源的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城市有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农村有土地、资源、劳动力的优势。如何把城市和农村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就需要建立整合城乡资源的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比如,可以开展“城乡手拉手、党群心连心”活动,使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城乡党员结对互助、城乡干部与群众结对帮扶,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通过组织链送到农村,把农村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势互补。再比如,在党建工作经费、党务管理人才等方面,引导城市支援农村;在活动场所、培训设施、教育网络等方面,实现城乡综合利用;在工作经验、技术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达到城乡互学共享,充分发挥城乡资源的整体优势,形成统筹城乡党建带动城乡共同发展的新合力。

统筹城乡发展篇2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精神,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主线,重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和“三个集中”、“六项改革”,努力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力促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的报告,作出了审议意见。要求各级认真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依法加大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城乡一体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视察了全市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情况,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市各级人大常委会注重依法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城乡共同发展。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级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主动参与和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全力推进“六个一体化”、促进“三个集中”。围绕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服务“六个一体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培植先进典型。充分利用试点市“先行先试”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创新。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农村经营方式、行政管理体制等“六项改革”的新路子,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典型引路、重点突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典型。

四是完善保障体系,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健全完善领导保障体系,按照改革试点的要求,建议调整充实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形成统筹协调、分线推进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尽快完善改革试点方案,推动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指导一体化发展。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办法,调动各级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积极性。

统筹城乡发展篇3

【论文摘要】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这个问题,报告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所以,湖北要结合本省实际,在实践工作中,必须注意在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径上要有新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物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但是,与沿海经济发达省相比,湖北农村所占比重偏高,农村人口较多,城镇化率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相对较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因此,根据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和湖北的发展实际,我认为,湖北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城区与农村的互补优势,积极推进城乡资源重组整合,在城乡互动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均衡、健康科学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1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业基础地位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完全改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仍然是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2继续强化完善支农惠农政策

虽然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落后。这就需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3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

2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湖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困难多,优势少,任务重的实际,必须格外精心地统筹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

2.1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也是湖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近几年来,湖北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城市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城市越来越漂亮,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越来越完备。与之比较,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许多地方农村面貌变化不大,功能依旧,一些农村村容不整洁,生态环境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指导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由于抓城市发展出政绩快,抓农村发展出政绩慢,一些领导的注意力不自觉地倾向了城市。同时,抓城市发展办法多,抓农村发展办法少,也是我们工作方法上需进一步改进加强的重要课题。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一些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懈地努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和谐,加快城市化进程。

2.2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湖北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针对湖北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第三产业比重低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除了发展传统的商贸、餐饮、修理业外,还要特别重视发展现代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业。同时,要强化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政策措施上,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免税等政策工具,对创造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政策鼓励。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三是鼓励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投资环境,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各项优质服务。2.3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使农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政府要真正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让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和农民连续“参合”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让农民看得起病。要积极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二是切实增加对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逐步缩小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三是继续提高对农林牧渔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对种植大户、畜牧大户、养殖大户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及时掌握重要的、易产生波动的农产品、畜产品产销信息,应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政策引导,避免产品和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象,稳定市场价格,统筹兼顾城乡居民利益。

3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湖北必须要在内在动力上探索新机制,推动制度创新,着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统筹机制。

3.1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

城区近郊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由于大量土地征用造成了失地失业农民,而且由于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城乡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的不统一,阻碍了失地失业农民和农村富裕农民的平等再就业。

3.2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保制度

新一轮城乡发展,要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一是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3.3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事业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篇4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殊敏感时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个时期有两种发展前景,一是有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二是有可能出现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过度扩大,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拉美陷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论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至关重要。“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应该把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的必然要求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并在今后10年内向后期阶段过渡,也就是由工农业、城乡平行发展,向工业和城市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转变。2005年我省人均GDP预计突破1000美元,2015年达到2000美元,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工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是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我省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的必然要求。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2000年我省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到2020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2020年达到17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同时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惠及**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此,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主动、不失时机地加快把发展的思路调整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小康。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解决好新时期“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清醒地看到,在全省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工农差别和地区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和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三农”问题仍不容乐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传统的发展思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重点突破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既不能单纯依靠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解决,也不能依赖城市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和帮助来解决,要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重大创新。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制约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消费不旺、内需不足,瓶颈制约就在于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缓慢。1998年-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7%,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2%低4.5个百分点。2003年,**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省28.5%。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是我省经济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拓展农村市场,突破消费梗阻,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长久动力。

二、**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两大跨越。目前,人均GDP超过90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0.8%,城市化水平达到33.5%。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农村消费能力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落后等。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表现。当前,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过大。具体地说:

1.绝对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典型的“剪刀差”现象。1978年我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377.7元、113.34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64.4元,2003年扩大到4651元。1998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年共增加318.7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2178.7元的14.6%,甚至低于城镇居民平均一年增加363.1元的水平。(见图)

2.相对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1985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1.72,1992年扩大为1:3.13,1997年降至1:2.54,2003年又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1:3,达到了1:3.19,虽然低于全国1:3.23水平,但比2002年的1:2.85有了明显加大。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性收入和加上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我省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差距就更大。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3.内部差距。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在1:3以上的有合肥1:3.24、阜阳1:3.01、安庆1:3.11。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比值超过1:3的有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滁州、安庆等7个地市,比值最大的是阜阳市为1:3.98,比值最小的是芜湖市1:2.46。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超过5000元的是马鞍山、合肥、蚌埠。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至2003年,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五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94元、-56元、-175元、-6元、-273元。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最高的马鞍山2683元,最低的六安市1571元,两者相差1112元,2003年最高的是马鞍山3122元,最低的是阜阳仅1659元,两者相差1463元。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阜阳、宿州、六安、滁州、亳州五市。

4.外部差距。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是江苏、上海、天津、山东、浙江、辽宁、北京等东部及发达省市,差距最小的是江苏1:2.18;差距较大的是、云南、贵州、陕西,比值均超过1:4,最大的是1:5.18。超过1:3的省份有湖南等17省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3.19,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中部最高,在全国处于第11位。

(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

1.消费数量差距不断扩大。从1981年至2003年,我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981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差204.7元,2003年扩大到3468元。1990年,全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为1:2.30,2003年扩大到1∶3.17。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消费差距就更大。

2.消费质量差距明显。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等非商品消费支出差距较大。2003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分别是318元、503元、536元;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分别是87元、126元、185元,农村相当于城市的27%、25%、3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在整个生活消费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超高。2003年,城乡居民分别是44.2%、46%,相差1.8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财产差距

1.城乡居民存款差距。拥有储蓄存款多少是城乡居民差距的重要方面。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末存款额分别为1961亿元、514亿元,后者仅相当于前者的26%。200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年末人均储蓄额分别为6565元、746元,两者相差5819元;200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年末人均储蓄额为9945.34元、1228元,两者相差8718元,后者相当于前者12%。据1750户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用于储蓄、储蓄性保险、购买有价证券的支出达1262元,相当于当年农民收入的59%。

2.城乡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差距。2003年底,我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冰箱89台、洗衣机93台、移动电话70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59台、冰箱13台、洗衣机18台、移动电话21部,农村相当于城镇的47%、15%、19%、30%。

(四)城乡社会福利差距

目前,我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与城市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着十分大的差距。农民得到的教育、医疗、文化、水电、电信、交通等社会公用事业服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

1.城乡教育差距。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3年,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农村比城镇少2两年。现在农村不少地方学籍管理没有走向规范,小学、初中失学率、缀学率较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农村教师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学校工作条件差,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2003年,61个县教育支出49.92亿元、17个市本级8.89亿元。

2.城乡医疗卫生差距。从卫生发展水平来看,城乡差距更为明显。2003年全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为44571人,农村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2人;城市和县镇拥有80884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4人。2003年农村乡镇卫生院有病床37646张,每万人拥有8.6张;城市和县镇为74434张,每万人拥有36.3张。2003年,农村婴幼儿死亡率为城市的3倍多,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是城市的3倍多。2000年,城市、城镇和农村人口的寿命分别为77.38岁、75.63岁和71.37岁,城市、城镇比农村分别高出6.01岁和4.26岁。农民依然是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

3.社会保障差距。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占我省人口70%以上的农民除传统的“五保”供养和少数地方试点的农村大病统筹外,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2003年,全省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104.28万人和10.65万,保障金额分别为60966.7万元和1747.0万元。

城乡差别扩大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措施及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坚彻底改革城市偏向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互动、工农联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机遇期。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找准抓手,突出重点,制定和用好政策,把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工作要突出“和谐**”这一主线,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一中心,主要在“五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加快统一思想步伐,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城乡关系的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思路的重大创新。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省GDP超过900美元,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调整改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要时期。对待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还存在一些片面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现在的任务是发展而不是统筹;有的认为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时机还不成熟;有的人认为统筹城乡就是城市帮农村等等。要消除这些顾虑关键是要端正指导思想,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上来。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城乡统筹上。

(二)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着力构建城乡共建的新格局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改进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建立政府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快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向。当前,我省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更加激烈,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已成为农业与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包括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利用工业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反哺农业,支持农村,为城镇化提业支撑。具体到每个县,并不是都要强调“工业立县”,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县域中小企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产业集群经济。

3.调整城乡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产业支撑,增强人口和各类要素的聚集能力。主要包括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城镇特色经济。

统筹城乡发展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畜牧业

前言: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进步的五个统筹之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普遍认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最佳选择。那么,现阶段农村推进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加快发展畜牧业。

1.农村畜牧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1.1 农村畜牧业承农启工,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可辐射城乡经济

一方面,畜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主要农产品生产,并将大量粮食、秸秆、饼粕等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另一方面,畜牧业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尤其是随着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一批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群也将随之建立,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链条将延伸到小城镇和村庄,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农村畜软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对大自然和土地资源的直接依赖很小,更大程度上利用了人力资源,能较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有效缓解人增地减的矛盾。畜牧业发展不仅直接吸纳了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大空间,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1.3 提高畜产品加工深度,增加加工品在畜产品消费中的比重

一个好的加工项目和企业可以显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和促进当地支柱产业的形成。目前发达国家人均肉制品消费已占肉类总产量的60%-70%,我国实行规模化、科学化生产的肉制品仅占肉类总产量的大约4%。相比之下我国差距也很大,且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深度不足,缺少优质高档品见种。必须大力开发冷鲜肉及快餐食品,开发蛋粉、液体蛋等新型主蛋制品,促使上市产品多样化,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强畜旨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包装、贮运、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强对畜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加工的综合效益。

1.4 加大对农村畜软业的政府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内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助动器。农村畜牧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大力增加基础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科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国家应调整财政和国债投人结构,增加对农村畜牧业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数的持续增长。要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优质、高产、高效的名优品种上。进一步优化农村融资环境,增二,加农村贷款网点,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贷款规模,简化贷款元手续,完善贷款担保制度,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要选择一批提效益好的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鼓励民间资本和工质商企业包括外资、外商对农村畜牧业进行嫁接、改造和深度开品发,利用其技术、资金、信息、营销网络等管理上的优势,增强畜牧业发展实力。

2.城乡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要领先于世界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在于此。我国发展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要全面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共同发展为目标,和谐社会则更多侧重于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它需要建立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有利于形成人与人的融洽关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根据社会发展的经验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这个思路是适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发展趋势的,只有按这个大思路去工作,才能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彻底改变 “三农 的落后局面。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 “三农 ”问题 。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建立全体人 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统筹城乡发展篇6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统筹城乡发展篇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基础和关键所在。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眼于经济、自然、历史、民俗等多种因素,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时代文明于一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要我建设新农村”向“我要建设新农村”转变,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的家园。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把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减少到最低限度,降低农民因灾返贫的比例。二是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普及户用沼气,推广清洁能源,带动农村“四改”。三是合理布局村镇路网,村村通公路,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省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四是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特别是做好涉农产品的信息服务。五是要着力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在加大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建立长期的使用维护方案,保持其有效使用,防止出现“一年新、两年旧、三年以后不能用”所形成投资浪费的状况。

二、以企业为集聚点,推进城乡产业外引内联

一是培育新型农民。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技能为抓手,实施农民培养计划。全面提升农民在科学、文化、道德、法制方面的综合素质,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不仅要把他们培养成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者,还要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民向新型市民、农民向现代产业工人或企业家转化,以逐步适应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二是强化产业培育。以股份制为纽带,利用优势资源,盘活生产要素,实现工农联合、城乡互动,通过外引内联,做大做强产业。加强地方资源之间、地方资源和外来资金技术间的股份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壮大。三是重点发展好订单农业。通过市场这根纽带,将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民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订单为契约,推进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带发展。四是抓好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目标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引领带动农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支柱产业。要以培育、链接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做大做强、锻粗加长传统产业的产业链为突破口,全力构建以畜产产业链、果品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和商贸产业链,实现各种产业链立体式、全方位的渗透、互动与联动。五是推进二产车间的“田埂化”,以优质化、专业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力,建立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将农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同命运、共呼吸,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三、以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为主体,建设现代农业

大力推广“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培植和发展规模经营,依靠现代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一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等综合作用下,现代农业生产向高度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步伐,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和利益机制,大力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利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合同制、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与在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与企业在一体化经营中双赢双富,实现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抓好农业产业化领头人的培养。通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对接,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联结起来,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由工业引入农业,由城市引入农村。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产业带动、村企联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外向牵动等多种形式,实现兴村富民、村企共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把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头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强化政府的综合服务功能,弱化条块分割的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或条例,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立、运行和发展提供规范的法律环境和重要的制度参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其在生产、加工、储运等各环节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

四、以激活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土地置换盘活分散土地。对一些位置分散的空闲地、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通过“易主”、“易位”、“易权”、“易用”,归并整合,规模化经营和开发利用。应通过土地置换,盘活利用起来,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推进土地抵押。对于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以购买、租赁、股份合作方式取得的“四荒”土地使用权都可以抵押,盘活存量资产。把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产权入手、负债启动、创新主体、转换机制”,以土地评估作价或入股组建农业公司、公司(或家庭农场)用土地向银行抵押获得贷款资金启动农业产业化项目,推进土地集中和公司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搭建平台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促进休闲经济发展,培植生态产业,使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相得益彰。变单一的种植农作物收入为拥有“四金”的多渠道增收,土地流转、农宅出租按年收取租金,经营农家乐、到农业龙头企业等公司打工赚取薪金,参与村集体经济、土地入股建乡村酒店等经营可分享保底分红的股金,达到社保条件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低保金,还可报销医疗费的保障金。

五、以特色产业和服务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县域产业

安徽省目前县域经济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远大于经济功能。全省绝大部分土地、自然资源在县域之内,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域之内。安徽省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反映在县以上和县以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依托大中城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配套经济。要紧密结合城市消费需求,依托县域之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和致富能手,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要紧紧围绕城市工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鼓励县域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加快完善县域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县域的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领域,真正让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中唱主角,使之尽快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培育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按照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好园区和招商引资这两大政策工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县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积极扶持和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推进完成资本、知识原始积累的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造就一批新徽商,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强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和相关景点的旅游综合开发,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加快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通信、保险、会展和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篇8

一、统筹推进农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加快引农入镇步伐。

工作目标:2014年计划新建住宅楼6栋,共计216套,2014年底使入住农户达到300户以上。措施:结合镇域总体规划布局,把农村居民集中安置点建设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房点建设相结合,重点建设“水上家园”集中安置点,总占地面积27830平方米,总规划户数666户;积极引导安置点农户“白天就业工业园、晚上居住新型社区”,从根本上将农民变成城镇居民,融入二、三产业。

二、统筹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工作目标:建设全国活性炭科研中心和建成全国的活性炭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措施:按照“一个基地、三个新区”(省级新型工业培育基地,现代工业新区、现代物流新区、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目标,大力发展竹、木炭加工为主的产业链,突出活性炭产业链条延伸,推进活性炭精深加工和相关配套产业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板块式推进;鼓励、引导发展食品加工业,开发利用土特农产品加工成为商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抓紧威骏高分子功能布材料科(无纺布)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完善工业小区二期建设,建立集群化、高新技术化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将小区逐步建设成生态化工业园区。

三、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

工作目标: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千吨万人集中供水项目工程。措施:2014年新建自来水项目,集中供水工程建立储水池1个,埋设输配水管网10000m,安装自来水入户设备2200套;工程总造价221.95万元,申请财政拨付196万元。修建中心广场、移民安置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给群众提供健身休闲的活动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统筹城乡发展篇9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农业农村、政法和农产品及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一、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建设幸福和谐富裕文明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新民居为抓手,突出重点、强力推进,逐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紧紧抓住我__县被列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县和全市环保生态试点县的机遇,加大对农牧、林业、水务、建设、交通以及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用于农村发展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集中捆绑,集中投放,重点向县、乡确定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村倾斜,努力打造出一批叫得响的典型,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扎实开展新民居建设。按照“重点带动、强力推进、规范运作、提升深化”的工作思路,以抓推进、抓规范、抓联建、抓提高、抓入住、抓复垦为重点,突出抓好西客站周边和西部工业区核心村两个联村并建项目建设;实现“千秋小镇”、“良庄社区”一期工程年内全面入住,二期工程争取年内完工。

二、关于农业生产工作

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以调结构促转变为主线,推动全县农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5%,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34.8万亩,粮食增产达到16.5万吨以上,肉、蛋、奶、蔬菜分别达到1.31万吨,1.48万吨、0.65万吨和70万吨。

(一)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节本增效,提升能力”的要求,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力争跨入全市“吨粮县”行列。当前要重点抓好小麦田间管理和春季抗旱工作,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二)做强蔬菜产业。继续按照“园区发展、基地育苗、科技增效、精品蔬菜”的思路,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成全省蔬菜强县。一是加强宣传力度。积极与省电视台、省广播电视台开展对接,宣传推广____蔬菜;二是加大项目跑办。重点跑办投资3亿元,占地3000亩的燕春集团特菜基地项目和投资3亿元,占地300亩的华牧养殖项目以及投资2亿元,占地1000亩的中之鼎设计农业观光园项目和投资5000万,占地400亩的众林二期蔬菜种植及休闲养老项目,大幅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大与中国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全年培训蔬菜种植户2万人次以上;四是壮大蔬菜园区。坚持沿路发展,成方连片的原则,加快推进主要蔬菜园区建设步伐和主要道路两侧设施蔬菜建设进度,继续抓好2个万亩蔬菜示范区,新建5个高标准千亩示范园、10个百亩蔬菜标准园,全年新增蔬菜面积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7000亩;五是发展精品蔬菜。借鉴青县经验,依托华前、乐义、众林、垚淼等蔬菜产业化基地,推广有机蔬菜、精品蔬菜,年内完成4个“绿色食品认证”,申报2个以上省级著名商标,打响____精品蔬菜品牌;六是拓宽销售渠道。深入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网对接”、“农校对接”、“农军对接”, 年内建成2个大型蔬菜配送中心。

三、关于植树绿化工作

以争创生态示范县和打造部级园林县城为目标,继续加大植树绿化工作,创新造林绿化机制,充分利用春季和秋冬季植树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年高标准完成植树200万株,春季植树150万株,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达到0.6%以上,完成省市下达的考核指标。

(一)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即部级园林县城创建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万树进村绿化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两河防护林带营造工程、工业园区、农业生态园绿化提升工程、大苗基地续建工程及万亩森林公园启动工程。

(二)创新造林绿化机制。一是突出各乡镇主体作用。按照全县造林绿化目标任务,与六个乡镇签订植树绿化责任状。同时每个乡镇要拿出不少于10万元的资金用于造林绿化,资金全部上缴县财政统一使用。二是各部门要协调联动。林业部门要做好苗木供应、技术指导服务和督导检查,统筹全县造林工作;县直各部门要按照各自所包村全年造林任务目标,拿出3000—20__0元的资金支持,用于所包村造林绿化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绿化任务。三是尝试四种措施,破解造林绿化瓶颈。对两河绿化,尝试将两河国有河滩地统一收回,采取工程化造林措施,营造长效生态公益林。对通村路和主要农田道路两侧树木,尝试进行林权拍卖,拍卖收入由路两侧农田户主和村集体比例分成;对县重点道路绿化工程,尝试BT运作方式或林权拍卖;对大苗基地建设,尝试由土地户主以土地入股,同苗木投资方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发展方式解决土地瓶颈问题。

四、关于 水利建设工作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水利发展的机遇,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动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重点实施总投资920万元,解决1.84万人的“一供、二联、三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即仓房联村水厂供水工程、千秋小镇及良庄社区联村饮水工程和广润水厂、庄头水厂、邱村水厂扩户工程。二是突出抓好水利重点工程。完成北渎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防汛减灾能力,新建100个“五小”水利工程,实施5个村面积1万亩的节水灌溉项目,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三是实施槐河、泲河重要河段治理,启动槐河湿地景观一期工程。

五、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一是高标准完成1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及3个蔬菜产业化项目。二是项目涉及的有关乡镇和各项目村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珍惜机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及时解决阻碍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的问题,为项目建设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三是县农开办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把项目工程做实、做细、做好,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六、关于蔬菜大大市场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总投资3亿元,占地5500平方米,11层高的蔬菜市场商贸中心项目。规划建设蔬菜中心、水果中心、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等10个功能区。投用后,将成为石家庄到邢台之间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调剂供求中心。二是肉类、蔬菜流通可追溯体系建设。使市场上销售的猪肉、蔬菜,从生产、加工到批发零售等整个环节实施动态监控,保证生猪、蔬菜来源可识别、流向可查证、质量责任可追溯。

七、关于农产品质量及消防安全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质量监管、诚信经营四个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追溯、召回、退市四项制度,落实政府领导、职能部门监管、市场单位主体三种责任,突出抓好源头监管和市场准入两个关键环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二是重点抓好消防安全。按照年前全市消防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单位主体三个责任,深入推进四个能力建设和“10+1”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建设,严格抓好《消防安全责任状》目标任务的落实,持续开展大力度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大幅减少动静态火灾隐患苗头,确保全县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八、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以命案侦破为重点,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财犯罪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发案上升的势头。二是做好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围绕健全“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作用,着力解决好农村“两委”换届、土地征用等方面问题,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三是做好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八三”工作法,按照苗头“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的要求,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统筹城乡发展篇10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难度更大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一个低谷期。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97%,比改革开放以来24年平均值(7.33%)低3.36个百分点。

具体到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是停滞甚至是下降的。

2000~2002年,全国减收农户占42%。城

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在不断恶化。1997~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7.8%,比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8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11:1。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达3.2:1。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根本性的、长期的、深层次的因素并没有克服。现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供应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得最大的时期。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出的第一个专门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性文件。文件科学分析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变化和农民增收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收入,强化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性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方面制定了更加有力的政策。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说中央的思路越来越明确。1998年中央就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1999年中央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0年又提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中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多予、少取、放活”;2003年中央又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

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问题上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断,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些重要论断为解决新阶段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继续清理各种针对外出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为农民外出就业创造公平环境在降低农民外出就业门槛,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最近两年政策力度很大。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了一个保障外出就业农民权益的政

策文件。今年国务院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台了废止收容遣返制度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在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文件。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对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我们的调查表明,已经制定的这些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还有一些针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歧视性的政策需要解决。

尽快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健康证等不合理的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坚决纠正各种变相收费。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暂行规定》,根据这项规定,开始实施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制度。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从实际情况看,这种以就业证卡管理为中心的就业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大多演变成以管理之名,行收费之实。这种证卡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种做法损害了进城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农民有序流动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在农民办理各种证卡时,收费过多、过滥。虽然中央出台了清理对进城农民务工乱收费的政策,但有的地区继续变相向民工收费。例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在国务院已明令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不合理的收费之后,某个大城市在民工办理就业证和健康证时,又变相乱收费。农民办一个就业证,要交50—60元的“培训费”,办一个健康证,办证费、体检费和培训费加在一起要收114元。实际上,办证单位并没有向民工提

供真正的培训服务,完全是“搭车”乱收费,这种做法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再如,南方某个城市,过去办理暂住证340多万个,每年收费金额约10亿元。

2002年中央要求取消对进城农民务工不

合理收费的政策后,为解决承担外来人口管理功能的户管员的工资来源问题,又决定对出租屋开征治安管理费。治安管理费的征收,很可能会转嫁为外来工的打工成本。最近几年,要求取消就业证和健康证的呼声很高,建议:2004年下决心取消这些不合理的证卡;严厉查处强迫农民接受培训,以培训之名,向农民乱收费的行为;明确要求输入地政府将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费用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中,绝不能变相向企业或个人转嫁负担。

抓紧研究取消暂住证的问题。199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以提高流动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从这些年实际执行的情况看,目前实行的以暂住证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已经在暂住地扎下根来,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常住居民,但仍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权利。现在,有的城市(如沈阳等)提出要对外来人口实行“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

并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

暂住证制度对外出就业农民来讲,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某种程度讲,甚至是一种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精神,建议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

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用于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而言,人们对开发自然和生态资源,对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等都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于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见得都认识到位了。据了解,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

进城务工的农民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农村大部分没有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就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9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才能把沉重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说,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中央的角度讲,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也越来越重视。今年国务院六个部委专门制定了农民工培训计划,国务

院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今后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对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要把握四个政策要点:一是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二是

把满足市场需求和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根本出发点,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等等。特别是要防止以培训之名,对农民乱收费;三是建议推广“劳务培训券”制度;四是加强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由于经费短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萎缩,人员大量流失。建议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把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可以通过高职在农村扩招,每年从800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逐步转出300万—400万农村青年,其余400万人经过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可以回到农村创业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这对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意义重大,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助生活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而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是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基础教育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从1994年的485.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919.97亿元,其中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从1994年的286.8亿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597.66亿元。但是,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00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间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较少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应该看到,过去随着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在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客观上也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求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

2002年4月中央又强调指出,农村义务

教育要实现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两个重大转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体制的确立,对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应看到,由于过去欠账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如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问题、大量危房问题。据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状况不是改善了,而是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即使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也应该清楚,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1年,只相当于美国上世纪初的水平、日本上世纪50年代的水平。在教育投入中,投入小学

的社会收益率是最高的。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将钱投在补贴学生的学费和课本费上,效果会更好。1907年日本就实行了6年的强制免费义务教育,1947年又实行了9年强制免费义务教育。最近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文件提出争取2007年农村困难家庭享受“两免一补”。

据有关资料,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学生约1500万人,如果按每个学生平均每年减免学杂费、课本费300元计算,每年需要45亿元。就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财力来讲,应该有能力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方面走得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