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1:36:11

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范文篇1

坚持统筹城乡对外开放,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一是推动国别(地区)产业聚集发展。主要以韩国、日本、德国及台湾地区在渝产业园区为载体,引进自动控制、汽车制造、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产业链高端环节;以璧山、荣昌、永川等区县为基地,发展鞋类、灯具、服装、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二是推动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建设好国家汽车、科技兴贸医药、服务外包、装备工业大型成套设备制造和农产品出口基地。三是推动企业海外和谐发展。主要是引导企业参与中非及与东盟的多双边合作项目,鼓励与大型企业联合承接海外工程。四是推动服务贸易纵深发展。主要是争取金融、保险、电信、物流、教育、科研等领域服务贸易政策在**试点开放。

坚持“大开放大创新”,建立“一圈两翼”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一是开展主城科学发展示范。引导出口由无牌和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指导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提升出口制造国际竞争能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增强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完善涉外经济公共服务新体系;二是推进中心城市改革试点。下放企业外贸出口经营权审核备案权、限额内新办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核审批、三资企业的变更审核审批、外商邀请等外经贸行政权;三是进行库区开放综合试验。落实“万商西进”、“农产品示范区”、“农产品出口基地”、“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国际无偿援助”、“人才研修工程”等36个项目,建设15个“部级万亩生态蚕茧基地”、12个万担优质茧基地区县(市),形成20000户十担户、2000个百担社、200个千担村、20个万担优质茧基地镇乡。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贸易与产业同步发展。一是实现全球配置资源要素,加快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依托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天然气与石油工、材料产业、创意产业等产业基地,引进IT芯片、天然气和乙烯、机电和装备制造等跨国公司战略投资。二是加快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培育出口核心竞争力。主要建设汽车、摩托车、通机、船舶、IT等五大出口基地和生猪、柑桔、榨菜及盐渍菜、茶叶、茧丝绸等五大出口示范区,扩大自主品牌出口。三是推动“走出去”便利化,开拓企业境外发展空间。建设韩中国际产业园区、中国(北非)突尼斯工贸园区、中国**(老挝)农业综合园区建设,提供企业海外并购、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便利化服务。

坚持建设内陆地区一流口岸,增强口岸的辐射力和聚集力。一是完善口岸设施配套服务。按照国际化大都市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的要求,完善永川、江津口岸联检职能,推动寸滩港、人和公路等口岸建设和电子口岸电子联网监管;二是构建西部航空国际货运枢纽。主要开发和巩固南亚、东南亚印度客货航线、**—达卡和**—吉隆坡航班航线,发展万州机场支线运输;三是促进口岸物流发展。引进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增强码头、空港、涪陵、万州口岸物资中转、仓储、加工、配送等区域性物流分拨功能;四是完善口岸协作机制。分别建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保税仓库、海关的关贸、税贸、检贸、工贸和港贸联动机制。争取到2010年建成以江北国际机场和寸滩水运两个一类口岸,万州水运、涪陵水运、江北公路、团结村铁路四个二类口岸,实现机场旅客总吞吐量1200万人次/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亿吨。

统筹城乡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全面推进我市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延伸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培训网络,巩固扩大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力争五年内使全市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低于20%的水平。

二、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

(一)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制订促进城乡就业规划。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城乡统筹就业发展的要求,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政策限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城乡统筹就业,控制社会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完善的城乡统筹就业政策体系。同时,各地应根据实际,制订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关政策,特别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列入各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大力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空间。各级政府要根据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使农村劳动力以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和从事效益农业、家庭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岗转业,加快农村人口就业空间和职业的转移力度。

(三)切实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工作。各地要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权益保障工作,所有用人单位应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实行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依法为招用的农民工及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控和预警制度,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妥善解决外地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及时受理农民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依法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建立完善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

(一)制订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划。各地要按照中心城区有市场、街道(乡镇)有网点、社区有窗口、行政村有服务点的标准,分步实施,力争在**年底前在所有的街道(乡镇)都建立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网点,2007年底前在所有社区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都建立服务窗口,从而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体系,为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提供就地就近的就业服务。同时,要积极发挥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在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合理引导其健康发展。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统计登记制度。实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按照就业和失业的界定标准,将所有户籍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的界定,基本反映农村劳动力总体的就业及失业状况,并结合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掌握社会失业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三)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全面掌握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并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为城乡劳动者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做好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各级公安部门要不断完善户籍网上迁移制度,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便捷服务。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应做好社区就业岗位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组织和管理工作,为城乡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帮助,对辖区内的困难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援助。

四、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

(一)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向社区(村)延伸。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全面构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年底之前在各县(区)的中心城区全面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行政村要有人负责劳动保障工作。

(二)加快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的网络建设。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在**年底前、所有社区在2008年底前与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基本实现联网,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运用计算机网络,做好建立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等基础工作,实现前台使用计算机、信息共享的目标,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有效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

五、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完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组织体系,健全培训网络,巩固扩大培训基地。

要按照统筹培训的要求,制订培训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培训经费,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培训网络。

各地要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纳入职业培训体系,抓好统筹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逐步构筑大培训格局,近期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等富余劳动力的转岗、转业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突出培训实效性,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围绕市场用工需要,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加大技能培训比重,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统筹城乡范文篇3

一、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在**直辖10周年前夕,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到**代表团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市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努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讲话成为**“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基本依据。刚刚结束的**市第三次党代会,把“加快建设城乡统筹直辖市”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因为“城乡统筹发展”突出了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内涵,既涵盖城市又涵盖农村,既涉及经济领域又涉及社会领域,既是对发展目标的概括又是对发展路径的表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的具体化。最近,中央又批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这是中央对深化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部署,更是对**在城乡统筹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

——把**加快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的定位,更加明确了**这个祖国中西部唯一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直辖市的特殊使命,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早在直辖之初,中央就要求**探索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子,这实际上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发端。现在,更明确地将**定位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表明中央对**在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大文章上率先“破题”的殷切希望。

——把**“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定位,表明中央在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把**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的精要在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统筹区域发展;要推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发展,以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对**的“增长极”和“中心”的定位,就是要求**加快发展并带动区域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缩小我国区域差距多做贡献。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鲜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就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去谋发展、促发展。在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

——要求**重点完成好的四大任务,既具体地指明了**实现三大定位和一大目标的路径,又更加集中地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指向。中央要求**重点完成好的四大任务是: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成好这些重大任务,**就能够顺利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指针

直辖十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决破除影响**发展的思想束缚和体制障碍,始终保持开拓开放的锐气、创新创造的活力和求真务实的品格,坚持把中央的战略意图与**大库区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特殊市情结合起来,把全市“一盘棋”与区域分类指导统一起来,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充分发挥直辖市的体制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围绕大事难事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关系全局和长远的突出矛盾、关键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三峡移民、大农村脱贫、老工业基地改造、生态环境保护,既是中央交给直辖**的“四件大事”,又是**自身工作要突破的四大难题。十年来,我们不辱使命,基本完成了“四件大事”的主体攻坚任务:三峡**库区移民已累计搬迁安置102.4万人,占**库区规划移民总量的90%以上,为确保三峡水库这个中华民族的“世纪工程”按计划蓄水创造了决定性条件;我国长江流域唯一一块连片贫困区所在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绝对贫困人口从366万下降到53万;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国企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提高到22%,工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污染治理和绿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善于抓住用好各种机遇推动新兴直辖市加快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题都是发展。直辖以来,我们坚持以发展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为条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整体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486亿元,比直辖前增长近2倍;地方预算财政收入达529亿元,十年翻了3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03亿元,比直辖前增长1.8倍。

——正确处理“富民”与“兴渝”的关系,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千方百计解决好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直辖以来,**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实效,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通电通路、人畜饮水等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提前完成“两基”任务,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明显缓解;基本建立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防控、执法监督体系,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一定成效;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把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文化兴市融入到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过程之中,着力培育和提升“软实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直辖以来,**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先进文化建设,政通人和的良好社会政治局面更加巩固,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总书记曾指出:“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直辖以来,我们注重弘扬“红岩精神”,总结“三峡移民精神”,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在提升**“软实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与时俱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建设发展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要更具先进性。直辖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直辖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央设立**直辖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而且证明:科学发展观既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确实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城乡统筹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

直辖十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放眼全国,我们仍处于相对滞后地位,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拉大,在西部地区优势不明显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扭转,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以城带乡“小马拉大车”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生态环境脆弱、移民安稳致富难度大等突出矛盾没有根本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条路: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实现科学发展。

——确立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这条主线。大库区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特殊市情,决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最现实、最紧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搞好城乡统筹。只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打造“重要增长极”和“经济中心”,才能在确保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持续快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才能在促进全市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万州区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及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市总体部署“一圈”是“火车头”,“两翼”是“助推器”。要加快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努力使其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尽快赶上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要促进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促进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力争“两翼”尽快达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

统筹城乡范文篇4

能否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至今还没有改变。相对先进的城市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在任何国家都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根本改变的。关键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在城乡之间实行了一系列有明显差别的体制和政策,在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的同时,又通过农产品的统购制度从农村提取了大量用于工业化建设的资金。农村的积累能力下降了,而富余劳动力却转移不出来,这就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如果说,在当时那种被封闭的条件下,为了自主推进我国的工业化,除了让农民多做些贡献之外确无更多的选择,那么,如今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城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发展水平已明显高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条件显然已经具备。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农业、农民问题的思想认识,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即使农业的比重降得再低,它在保障食品供给方面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农业人口只有随着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农业才能逐步现代化,整个国家才能逐步现代化。因此,绝不能因为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忽视农业、忽视农民。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增强对农民的感情,增强法制和政策观念。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是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土地、税费和农民流动就业等直接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办事,加快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做法,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更为滞后。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快消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制约因素。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使命。尽管人们对城镇化的概念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但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之所以必须加快城镇化,最基本的目的,就在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因此,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主要目标,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统筹城乡范文篇5

一、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就业结构调整更好地顺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破除城乡壁垒,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和就业稳定,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

——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二、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和政策

(三)制定城乡统筹就业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就业规划,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综合开发和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要根据本地就业结构现状,制定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

(四)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打通城乡劳动力交流渠道,取消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现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劳动者公平竞争就业。要针对城乡劳动者中的不同群体,制定专项政策和工作计划。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农村就业服务,帮扶特殊群体,落实组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五)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乡镇企业、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家庭来料加工等农村二、三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努力增加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使农村劳动力通过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制定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继续做好劳务输出和输入工作,不断提高劳务输出和输入的质量。

(六)建立城乡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失业状况统计调查制度,全面掌握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最终实现建立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科学完善的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目标。具体工作由省劳动保障厅和省统计局负责。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服务体系

(七)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将城乡劳动力开发和外来劳动力就业工作统一纳入政府管理目标。要加快推进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扩大管理服务范围,提高监督执法效率。要明确和强化乡镇、街道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职能和责任,将工作目标落实到位,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

(八)健全完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县(市、区)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做到机构、编制、人员、场地、经费、制度的到位。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机构应在当地政府领导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下,开展各项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业务,完成上级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

(九)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按照中心城区有市场,主要乡镇有网点,街道社区有窗口的目标,建立和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网络。重视信息化建设,按照自下而上推进的目标,到2007年底前、2008年底前和2010年底前,分别实现县域、市域和全省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的计算机联网,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向各类城乡劳动者开放,开展免费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要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实施以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援助行动”,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为对象的“春风行动”,以新毕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就业见习训练计划”。完善跨地区信息沟通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用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

四、完善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政策

(十一)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社会化的职业培训网络,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运行机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引导城乡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促进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鼓励指导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用足用好企业税前列支职工培训经费的政策。对职工参加紧缺职业(工种)提高技能层次培训的,各地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补贴。

(十二)加强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广泛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稳定性。重点加强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培训,落实被征地农民免费培训政策。根据当地产业政策和新增就业领域的特点,制定培训规划,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五、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

(十三)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所有用人单位必须认真贯彻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录用备案登记,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强化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和动态管理。规范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依法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的稳定就业。

(十四)逐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面向农业劳动者的农村养老制度。

六、加强对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领导

(十五)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充分开发城乡劳动力资源,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调整完善就业结构,有效控制社会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目标。要在继续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农村就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十六)落实就业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开展城乡统筹就业所需经费纳入政府公共建设项目计划,保证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将从土地出让金或征地调节资金中提取的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经费和农村就业所需经费,纳入当地就业专项资金统一管理使用,并相应调整资金筹集渠道和使用范围。在保证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的比例。

(十七)积极推进配套政策改革。深化与城乡统筹就业相衔接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逐步解决长期在城镇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探索引导已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等方式,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条件。

统筹城乡范文篇6

一、改造农业,构建和谐基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稳固,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贫困地区,多以农牧业为主。特别是贫困山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最需要改造;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牢,最需要巩固。因此,要把走地方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发展的基本方向,积极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理念引领农业。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对接。一是创新生态农业理念。生态资源丰富是贫困地区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发展特色农业最大的优势。既要注重经济快速增长,又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绿色就是名片、生态就是财富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确保粮食稳基、畜牧增收和劳务富民。二是创新特色农业理念。农业区域经济的比拼,拼在规模上,赢在特色上。依托当地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培育、改造、引进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产业,打造一批地方出产、地方制造、地方专有的特色产品,培植新的特色经济增长点。三是创新规模农业理念。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品牌多、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农民收益少是不少贫困地区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以推进土地流转为载体,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建好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新型地主,推进农业集约经营、规模发展。

(二)聚合资源壮大农业。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土地撂荒现象加剧、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增多、农村基础条件改善、农民收入渠道的多样化,发展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一是适度集中土地。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实体。二是做强优势产业。聚合地方资源、品牌、人才、投入,集中发展一批主业做强、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益突出的特色产业,建好粮油、茶叶、畜牧、药材等主体功能区,减小成本,集中经营,抱团发展。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就是财富。实行一个或几个品牌打天下,争取政策支持、做大规模、延伸(衍生)链条、形成基地。通过品牌效应,做大做强已有的特色农业品牌,实现品牌做精、市场做大、产业做强、收入做多的目标。

(三)健全体系提升农业。农业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一旦市场链条脱节,就会影响产业的培育壮大。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支持保护农业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等,探索完善金融保障、农业保险、龙头保护、专合保证“四方共保”机制,加快基地建设、品种改良、科研选育、品牌创建、人才培养等投入机制,着力构建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三是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市场、专业场园、专业大户等“五专”组织,加强农业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二、缩小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实践证明,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是“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所以,贫困地区要面对穷在山区、落后在农村的现实,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努力改造农村,缩小农村,推进城镇化。这不仅是解决贫困“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途径。

(一)改善人居环境。认真实施“构建大交通”的战略,进一步优化农村基础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一是夯实发展基础。抓好全市“畅通、命脉、动力、信息、生态、安居”等六大基础工程,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以构建大交通为契机,积极融入国省大通道、构建县域主干道、建好乡村公路网。二是建设生态新农村。以“三通三改三建”为载体,实施农村示范治理工程和生活污水净化治理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建好小庭园;注重建筑风格及质量,有序实施村民集中建房。加大农村古碑、古墓、古树、古建筑及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打造民俗文化村,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三是建成特色基地。按“一村一品、一线一特”思路,依托资源优势,抓好特色产业点、圈、带、线的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特色农业园区,扶持发展新型农场主,做大农业基地规模。

(二)优化创业环境。缩小农村,就是促使有限的资源更多的集聚,让更少的农民运作更多农村资本并发挥最大的效益。如果没有城乡互动的创业平台,势必影响农村快速发展。一是优化政策平台。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六大制度,积极探索合村并组迁户、农村生产资料流转、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大幅度迁移自然村、小山村,改变分散状况,形成布局合理的乡村格局;加农村撂荒地、自留山、闲置房等流转,盘活农村生产资本,促使农村发展速度变快、总是变大、效益变好;放宽城里人才到乡下创业政策,促进城乡互动共赢。二是优化服务平台。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变“强势政府”为“强势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保姆式”办公;强化诚信意识、服务意识,营造政通人和的为政环境、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凝聚人才、项目、资金、政策等内外发展要素,推进地方发展。三是优化创业平台。坚持农村人口内聚外迁、产业内聚外来、资金内聚外引的思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有识之士建立创业园区,实行扶上马、送一程,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用水用电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让业主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三)创建社区环境。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在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等方面,实行城乡规划同步、政策同等、措施同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二是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避让搬迁、易地搬迁等项目,引导农民向公路沿线、产业长廊、居民集中点等地方集中建房居住,整合国家投入,配套完善路、水、电、沼气、学校、卫生、超市和绿化等公益项目,促进农村面貌大转变。三是健全农民保障体系。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建好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网络,搞好农村卫生防疫,扩大农村免费公益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快广履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三、减少农民,推进一农三变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化”农民为非农民的过程。在现阶段,就是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主动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减少农民,关键是要解放农民,减少传统意识的农民,增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绝对农民数量,增加留守农民的发展要素,促进农民生活市民化;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变“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为“离乡又离土”的现代工人,使“进厂不进城”的民工为“进厂又进城”的现代市民。

(一)推进农民变股民。市场经济条件下,集聚才能生力,合作才能共赢。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和零敲碎打的产业不能富民。优化资源配置,借力借势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成功之道。一是发展合作经济实体。按照“稳制活田、标准生产、规模发展、产业经营”的思路,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组建合作社,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合作,鼓励工商企业和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经营农民承包土地,扩大“实验田”,推进“新”,培育“新产业”,促进集约经营和农民身份转变。二是规范合作经济组织。以县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信息中心、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争议仲裁中心。积极引导和帮助专合经济组织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合作章程,规范内部经营管理,拓展内外融资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合作组织收益。三是保障合作农民利益。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合作经营必须首先保障群众利益。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基本原则,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使农民在合作经营中,能够真正分得红利、取得务工报酬,实现增收目标。

统筹城乡范文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城乡产业分割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传统农业与工业同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特殊直辖市,是中国国情的缩影。2007年6月,重庆被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庆市政府提出了七项重要举措,其中之一就是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城乡产业配置得当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1、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因此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市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城乡产业发展失衡

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和城市产业倾斜政策,重庆市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工业优先;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强调把工业主要放在城市;在资金流向上,政府通过税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等方式,把农业剩余积累由农村大量转入城市。这种城乡脱节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型为主,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滞后,流通主体培育不够,产品流通不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带动面窄,市场流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市场专业化服务滞后,销售服务体系不配套。

(二)城乡产业脱节

2007年末,重庆市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模式,我市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但是,该阶段我市城乡产业发展仍出现比较大的脱节,主要表现在: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直辖以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到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5.9%,第三产业占GDP的42.4%,第一产业占GDP的11.7%,但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农业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三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如中介服务业、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发育不足。

2、城乡产业投资失调,政策支农不足。财政对“三农”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高。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9.9亿元,农业投资额仅占2.2%,而2007年全年所完成的3161.51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为59.74亿元,仅占1.9%,比起2004年还有所下降。二是金融信贷支农力度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收缩,农村信用社规模、实力有限且历史包袱沉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减少,降低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部分农村地区因无法获取正规信贷,民间借贷现象突出。

(三)城乡产业结构同构

我市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从产值构成上讲,我市乡村工业与建筑业、交通等第三产业在乡村总产值中的比重与城市基本持平,这一方面使城乡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不断加剧。在产业布局上,目前已呈现出过度分散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县级支柱产业缺位及市县间产业链的缺失。城乡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全市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三、重庆市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初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建国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实行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跨越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不得不通过强化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策的超经济手段,靠牺牲农业利益来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重庆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采取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优先发展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产业分割。改革开放以后,又由于工农、城乡发展不同步,使城乡产业结构的矛盾更加尖锐。

2、国家推行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框架继续加剧城乡产业的分割。建国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在政策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歧视,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太少,使农村资金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严格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市民与农民的天生不平等;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享受不到国民待遇等等,这些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人为地造成了严重的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壁垒,阻止了正常的城乡交流。

3、特殊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庆是个重工业城市,建国建市之初所实行的服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安排分割了工农和城乡关系,导致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代经济学表明:在工业行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相对最高,但我市长期走的却是重工业发展路子,农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国民经济重型化,使之连接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薄弱。客观上滞缓了我市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的化解。

四、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由于我市城乡产业分割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政策、体制因素所致,因此,现阶段的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构建城乡平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从而逐渐改变城乡差距的扩大。具体如下:

1、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用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对农村发展给予扶持。

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向农户、企业、信用社职工进行增资扩股,建立股份合作制带社区性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大向农村贷款的资金量。建立政府财政与金融机构贷款坏账分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提供贷款,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新的贷款担保形式,推进诚信管理,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

(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具体措施为: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

2、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3、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4、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是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这一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既包括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又涉及城乡功能配置问题。要在空间布局确立的基础上,在市场范围内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城乡功能结构。要按照大市场原则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功能互补与最优配置,进而构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

2、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对下乡产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所以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协调配置城市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相关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鹏举,邢海晶.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黄蔚.直辖市重庆城乡和谐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3]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

统筹城乡范文篇8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民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的权益又得不到保障,难于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好处,不仅给城乡经济发展造成损害,也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认为以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围绕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提出20多项措施,以及其它惠及农民的政策,体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这个转变具有历史意义,是具有标志性的转折。

2003年9月份以后,粮食价格突然上涨。这是粮食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我们连续四年当年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当年需求,累积起来,缺口越来越大。连续六年粮食价格低迷,种粮农民增收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就是支持14个粮食主产区,想办法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三补两减”。比如对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2004年中央转移支付219亿,农民拿到减税和补贴两项得到的好处是302亿,这对于形成2004年农民收入能比上年增长6-7%这样的水平起了重要作用、非常关键的作用。有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种粮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是1287元钱,从1997年到2003年,农民的这部分收入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水平。而2004年前三个季度,农民这块收入达到了1371块钱。2004年粮食总产量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扭转了4年粮食生产连续下降的趋势,这件事意义重大。

在支持粮食生产过程中,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了包括农村税收体制改革,加快了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进程。

同时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国家开始探索转变对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方式,这背后即有wto农业协定关于国内支持政策要求的背景,更重要的是随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国家财力不断增强而导致的支持方式的变化,2005年会在2004年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支持粮食生产和粮农增收的长效机制。

2004年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央着力解决乱征滥占农民土地的问题。过热征地,一是浪费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二是造成数千万失地失业又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在严重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我们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这两法之间的征地制度有缺陷。《农村土地承包法》规范了农村土地内部的权益等问题,当农村土地一旦转成建设用地,他就无能为力,无法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这里边有很多数字,比如规划了多少开发区、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等等。总的讲,城市经济之所以能这么高速的发展,靠农村便宜的土地和农村便宜的劳动力是两个重要的因素。这实际上都是对农民权益的损害,造成了城乡之间巨大差异,从而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因此也不可持续。2004年中央政府应该说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宏观调控先控的乱占农村土地。同时启动修改土地管理法,主要是改革征地制度的调研和讨论。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宏观问题,更是战略问题。

统筹城乡范文篇9

统筹城乡发展,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也不是一项新的实践活动。但是就其所处的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今时代,就重庆这种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西部现象与东北现象叠加、大城市与大农村同构一体的特殊市情来说,却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有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需要探讨。如何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问题;土地制度创新的问题;城市容纳能力的问题;老少边贫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重庆深入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通过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在实践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去解决,并且交出一份令重庆、令全国、令党中央都满意的答卷。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问题。即需要解决如何有机地实现城乡发展的联动并进,彼此呼应中的制度性问题。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在促进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为重庆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机制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新村运动,以“农村工业化”模式带动城乡发展,建立起了农村与城市联动并进,合作发展的桥梁;我国陕西省宝鸡市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城乡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起城乡互助、工农相扶、优势互补、综合开发的格局;四川省成都市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成为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引导集中聚集最佳案例城市。这些成功经验无不显示出机制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对城乡特别是对农村的要求很高,包括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城乡各种资源自由流动与配置的机制;统筹安排的决策、规划、联系机制;城乡信息传递及响应机制;城乡互动的组织、推进、协调机制;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等等。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把统筹城乡发展纳入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并由此形成符合重庆新阶段特征,能够完成新阶段任务要求的发展模式。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着力于土地制度的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创新土地制度,使土地资源能够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有效地集中起来,充分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多年来,我国在土地制度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特别是今年人大审议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年限等做了新的规定,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这对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物权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遵循法律的规定,尽快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面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建立,积极探索与《物权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如农田股份制、家庭农庄制、公司承包制等,以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的有效集中,有效解决土地撂荒的现象,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要积极按照“非禁即准、非限即许”的要求,按照“三个有利于”和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原则,对土地制度进行创新。

统筹城乡范文篇1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飞跃。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差别发展的政策和城乡分割的体制仍在阻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城乡之间形成了四个鲜明的反差:一是不断扩张规模、正在走向信息化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二是高楼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面貌变化不大的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反差;三是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鲜明反差;四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文明的东部沿海地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形成鲜明反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共同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不仅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而且也限制了城镇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造成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产品过剩;同样,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又造成农产品过剩。可见,“三农”问题也是促进城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建立互补互促、协调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要求。到****年底,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但这个总体上的小康是总数和平均数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这个总数和平均数掩盖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实际上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使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使农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如果不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