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4-02-01 18:09:27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1

城乡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差距,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为了把这个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理论界和执政者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早在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欧文,傅立叶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概念,马克思也提出要根据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消灭不合理分工,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一体化。当然马克思所说的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在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为前提的城乡一体化。所以,城乡二元结构是历史的产物,城乡对立和分割,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在将近二百多年以前就有很多人提出来了,并且提出了解决的设想和方案。

按照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700-1500美元之间,农业在gdp中比重下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到30%,城市人口超过50%,就可以断定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农业和工业处于平等发展机会和权利,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再是农业,也不需要从农业吸收资本等要素去推动工业化,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由农业转为工业和非农产业,农业成为了工业反哺对象,这个阶段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基于这个规律,如果不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就会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国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所处阶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还比较远。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大的难点。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化滞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三农”不强,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就失去前提,建设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突破就“三农”论“三农”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社会长期稳定。

(二)统筹城乡是发展农村经济,实施内需带动战略的需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过低,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买方市场水平低,城市市场饱和与工业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具有二三产业劳动技能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具有经济实力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安居乐业,促进农村型消费向城市型消费转变;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购买力,启动农村市场。因此,统筹城乡就成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战略,它不仅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条大思路,也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效利用城市与乡村天然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的不同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有效地促进内需带动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统筹城乡是城市本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的需要。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支撑,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统筹城乡发展,广大农村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工业消费资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克服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资源短缺等约束。同时,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建立在自身产业比较齐全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而且各大部类之间、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因此,城乡统筹协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市本身发展的需要;不仅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水平的需要。

二、城乡统筹的本质及主要内容

理想化的城乡统筹,在理论上讲,应该是通过统筹,使城乡资源条件基本一致,生存发展及市场环境条件不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国民待遇。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口和资源配置并非处于一种均质化的状态,事实上,城市和乡村无论资源禀赋、生存发展环境及外部支撑条件都存在巨大差异。正因为存在这些差异,所以要全面实施城乡统筹,需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作为有机整体,通过规划统筹、产业统筹、投入统筹、体制统筹、政策统筹等,逐步尽可能实现城乡居民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平等化的经济权利、基本均等的消费支出能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走出一条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城乡共荣的新路子,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

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的本质就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政府根据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需要,在二次分配和制度安排中统筹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时间不长,还有很多路要走,理论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和措施也有很多不同的思路和归类方法,包括规划统筹、资源统筹、产业统筹、投入统筹、福利统筹、市场统筹、环境统筹、政策统筹、制度统筹等方方面面。要有效地利用理论指导城乡统筹,就应对统筹的内容和措施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城乡统筹可以系统地划分为:“分配统筹、发展统筹、市场统筹和制度统筹”四个大的方面。分配统筹是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人民享有生存权、福利权、共享公共服务权、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权的关键;发展统筹是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发展要素,推动产业互动、工农互补、城乡共荣;市场统筹就是尊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尽量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城乡统筹问题;制度统筹就是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考虑农业的公益性,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保障城乡统筹顺利实现。

以上四个统筹,从不同的侧面重点解决了城乡统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互为条件,共同构成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的工作系统。总体来看,分配统筹是关键,发展统筹是动力,市场统筹是手段,制度统筹是保障。分配统筹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发展失衡、市场失效、分配不公的重要补充,是稳定协调与竞争效率之间重要的调节手段;发展统筹是整个统筹系统实现统筹的基础;市场统筹是提高城乡统筹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机制;制度统筹是整个城乡统筹系统持续、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三、科学统筹,共建和谐

通过对城乡统筹的本质、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要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提高统筹效率,实现科学统筹,应该准确把握统筹规律,积极探索统筹模式,提高统筹质量和水平。

(一)科学进行分配统筹,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投资分配上表现为“重工轻农”。大多数农村经济薄弱,许多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层政府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公众福利,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有的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城乡发展不仅需要统筹而且具备了一定的统筹条件,同时,农业本身也具有公益性,属弱质产业,所以,国民经济二次分配不仅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和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分配统筹在经济补偿意义上是实施统筹的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补救和保障措施。

一是统筹生存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的供养体制,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扶贫、困难群体救济救助,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的生存问题;

二是统筹福利权益。统筹解决城乡居民的劳动社保、就业、保险、住房、敬老养老等问题;

三是统筹社会事业。主要包括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

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包括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等(见发展统筹)。

除此之外,还有大江大河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粮食安全、乡村文化传承、社区稳定和边防安全等。上述内容均属分配统筹的范畴,分配统筹是所有统筹中能够直接有效地达到统筹目的一种统筹措施,许多基本的分配统筹事项也是国家和政府存在的基本理由,是应该提供的起码的也是必须的公共服务。分配统筹是国民经济分配中缩小巨大差距的有效措施,既是统筹工作的关键,也是对统筹的基本要求。它具有及时、现实、高效,具有照顾当前并兼顾长远的积极作用。所以分配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现实保障。分配统筹的力度和水平应当根据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来确定,根据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前的分配统筹应该是“低水平、广覆盖、差距统筹和加大基本统筹(生存保障、福利统筹等)”。当然,在强调分配统筹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福利化和平均化,忽视效率的做法。

(二)以发展统筹为动力,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统筹含义明确地指出了统筹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性选择,强调政府在科学发展中通盘筹划的主导作用。当前,应该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城市、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普遍提高为目标,通过统筹建立动力机制,使城乡环境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区域联系更加紧密。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当前,统筹城乡主要面临规划的缺位、缺失、滞后或规划的虚化、缺乏刚性约束等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破除厚城薄乡、二元结构的旧观念,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对城镇发展的支持帮助作用;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当然,也要因地因市场制宜注重农业内部规划。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条件。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条件。具体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调整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把建设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商业网点的建

设步伐,提升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条件,改善群众生存环境。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投入。投入是发展统筹的关键,做好投入统筹就是要整合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落实福利权益投入等方面体现城乡平等。首先,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培养和保护市场主体,推动农业创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宽行政许可,减少注册限制,降低项目信贷资本金比例,加大政策性融资扶持;加大产业投资补贴,尽可能动员市场主体参与农业投资创业。其次,应构建和落实“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财政投入体制,保证财政对基础设施、公共福利、社会事业、生产发展、为“三农”服务的投入,并不断提高投入的总体水平。

4.统筹城乡发展要素保障。要素市场缺失或被异化是农村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要进行城乡要素市场统筹:

一是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除了要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或农村优先使用生产要素的市场环境而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着手解决农业发展中市场缺位或市场供给不足的,但又是必须和关键稀缺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金融、保险、担保、投资、信息、村社干部务工、自治组织建设、中介事业等。

5.统筹农村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农业属公益性的弱质产业,需要在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最低农产品保护价、生产补贴或国际通行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行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收入,提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能力,使承担部分公益职能的农业在相对均衡的公共补贴和扶助的基础上,能够与工业和服务业站在基本同等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基础上健康发展。

(三)以市场统筹为手段,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

我国的城乡统筹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的,综合配置资源,市场是主要的、基础性的,也是最有效率的。政府首先要由市场发挥效力,然后再补充市场“失灵”的部分,增加公共投入。

一是广泛参与市场分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统筹城乡比较优势,准确进行区域经济功能定位,主动参与区际分工、并尽可能融入国际大市场。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打破市场壁垒,精简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政府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培育城乡统一的大市场上。

三是培育要素市场。当前,农业产品市场比较发达,而缺乏要素高级市场,金融、担保、风险投资、信贷、人才、科技、知识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发育迟缓,在统筹发展上,应在培育要素市场方面进行支持和帮助,包括培养市场主体、补充稀缺要素,并充分考虑其涉农的公益性建立明确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立运作规范、竞争有序的公益性要素市场,全力构建城乡统筹、创业机会均等、投资收益均衡、工农互助、相互带动的健全的市场体系。

(四)以制度统筹作保障,建立城乡统筹长效机制

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成因。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公共产品对农民的排斥和社会保障在农村的缺失、垄断的市场结构与残缺的产权制度构成了农村“制度贫困”的主要内容,农村的“制度贫困”尤甚于经济贫困,“农民,走在经济发展的边缘”。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行“制度统筹”。

一是提高农村内部制度体系的效率。根据我国实际,抓好农业和农村内部自身制度的统筹和完善,主要包括土地承包与经营权流转制度、林权及流转制度、人口再生产和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等。

二是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财政金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三是建立城乡平等的投入制度。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和扶助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相同的社会公共品。改变公共投入的“城市偏向”为“三农”倾向。

四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制度化、法制化。建立长效的体制和机制,把缩小城乡投入差距提高到制度和法律、法规层面,为城乡居民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农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村持续繁荣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之,制度统筹是从体制机制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保障,也是建立城乡统筹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城乡统筹仍然要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的经济基础。从现阶段的城乡统筹来看,总体来讲,既有统筹不力,但也存在统筹难度大、发展不足等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比如粮食直补、农村低保等已列入统筹,但标准非常低,基本上流于形式,不是统筹不到位,本质上是统筹无力到位。所以城乡统筹仍然要加快工业和城市发展。

一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本身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将依靠快速的工业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又好又快地发展,只能扬长补短,不能抑长补短。

二是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能为农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城乡统筹才能更多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才能更多地为留在农村的人口提供更多的人均资源,才能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大的市场份额。转移一个农村人口就减少一个农产品生产者,增加一个农产品消费者,所以统筹城乡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从积极方面看,我国当前出现的民工荒、民工工资上涨、副食品价格上涨,就与政府实施的最低民工工资、保障农产品最低保护价等规定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异曲同工,这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给“三农”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三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是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保障。统筹城乡发展不是简单的平衡城乡的差异,而是要具体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所以,只有城市和工业本身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扶农助农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2.城乡统筹不是“城郊统筹”

城乡统筹不是“城郊统筹”,不能把城郊地区、部分旅游风景区、有突出投入或重大项目带动的周边地区视为“普遍意义的乡村”,不能把这些地区的统筹经验作为城乡统筹的“典型代表”。

一是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城郊地区和真正意义的农村在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人口素质、产业可选择范围等等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城郊有进行城镇化的条件,属于未来城市都市化的范畴,在规划建设中纳入城市建设一体化考虑,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但城郊统筹的模式和方法不能广泛地运用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因此,在城郊适用的统筹经验不一定在最广大的农村适用。

二是不利于探索城乡统筹的本质规律。城乡统筹不能停留在示范点的建设上,应该在面上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否则,就会蒙蔽我们的视野,不利于全面统筹城乡发展规律的总结。

三是不符合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要求。城市和乡村本身就不是同质的东西,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城市和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制约,其

产业发展、功能形态以及生活习俗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城市和乡村仍然是两个异质性系统。把城郊建成了城市,不能说明在更大范围就没有乡村了,事实上,把中国广大的农村都建设成城镇根本就不现实,也做不到,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3.城乡统筹一定要注意效率

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总体均衡、协调和高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许多地方陷入城乡均衡发展和资源分散配置的误区。著名经济学家陈淮说过,“村村通、广覆盖,不留死角”的模式并不经济也不可能。由于受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空间布局极其分散,属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资源配置模式。当国民经济因规模效益递增而主要选择以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经济选择以相对集中规模经营为特征作为主要空间资源配置方式时,再人为地在空间上强制性地分散配置资源,就会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影响国民经济总体效率。

一是加快农村人口非农化进程。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作为重要任务,鼓励进城务工人员或以其它原因愿意进城的人员在城市落户,城市政府应当放松政策管制,为愿意进城并有条件进城入户的农业人口提供政策支持。

加快中心镇、中心村的建设,及时进行行政村区划的调整,按照适度规模、有利发展,尊重民意、依法操作的原则,解决农村人口居住过于分散的问题。开展撤村建居工作,将城郊城中村改为社区。开展特定意义贫困边远民族移民、生态移民、特困户移民、地质灾害移民、工程移民等,统筹人口空间布局,提高资源综合配置效益。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将不宜农牧的地区列入生态环境保护区,或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兼有的旅游等生态经济产业。

三是提高公共投入绩效。应模拟市场机制或直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公共投入管理,提高公共投入绩效。

当然,统筹效率还包括统筹协调后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4.全面统筹与注重分配统筹和分阶段统筹的问题

分配统筹是城乡统筹的需要,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国家实施内需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统筹中,分配统筹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在不适宜开展统筹或统筹低效率的农村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按照统筹标准加大投入是不经济也不现实的,没有哪个政府愚蠢到要为一户山顶上的掉野农户花几百万元修一条公路或架若干桥梁而不考虑搬迁移民。

如果忽视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后人口资源配置必将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科学地使用统筹手段,最终将导致人口空间布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向城市集中,使一次性的发展统筹投入贬值并最终失去价值。为了避免浪费和重复投资,最经济实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分配统筹来解决这些人的现实生存和福利问题,在人口统筹布局条件成熟后,再移民进城,或以务工、嫁娶、投亲等多种方式渐进地实现人口布局相对集中而实现全面统筹。

所以说,应当科学地利用分配工具或分配统筹,灵活解决全面统筹中尤其是发展统筹、建设统筹中成本高、效率低的特殊群体和区域问题,灵活地解决在推进远期统筹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当前失衡和城乡差距中的具体问题。分配统筹不仅实现统筹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同阶段实现国家效率的关键措施。

5.制度和体制的突破是城乡统筹研究的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2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37-02

先行试点、由点及面的渐进改革方式是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成功推进的重要经验。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城乡差距明显,是制约河南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中原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不仅可以促进中原城市群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而且可以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速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原崛起,同时对全国其他城市群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中原城市群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河南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提供典范

河南省地处中原,有近1亿的人口规模,是全国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交通通讯枢纽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牧生产基地和能源矿产、重化工业、食品纺织、商贸物流等产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和航空运输网的完善,河南作为国家交通运输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中原崛起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多年保持全国第五的地位,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2009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 367.28亿元,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 47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 704.6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746.38亿元,增长19.1%。但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究其原因,河南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从根本上破解河南三农问题,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相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之一,在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其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与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虽然处于发展的“起飞”阶段,但从河南经济甚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此时,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进程,来引领和带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有利于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和城市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完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严重问题。其中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河南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支持城镇化动力不足。建国以来,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化工业化加大了中国城乡二元分化,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城乡二元分化更加突出。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二元结构尤为明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和初加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城乡贫富差距加大,推进城镇化后劲不足,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此外,河南城市对农村集聚作用大,而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工业有着强烈的聚集需求,需要人、财、物高度集中和健全的公共服务系统,才能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可利用的人才、资金、技术贫乏,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工业大多停留在原材料粗加工等方面,难以完成乡镇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而城市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人、财、物各类资源在行政集权或市场的调配下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由于缺乏城乡转移支付等结构性政策措施,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城市与农村之间仍未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机制。

河南省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城镇化模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不仅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而且对于全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

目前,中原城市建设虽有较大发展,但是,各城市间功能定位不清晰,城市优势和特色不鲜明,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城市之间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首先,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区域内城市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形成系统合力、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础。而由于长期发展行政区经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相对自成体系,城市间产业互补性较弱,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同类工厂重复建设,造成投资和生产分散,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各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特色功能不突出,各个城市难以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

其次,城市定位不清晰,城市建设缺乏特色。由于缺乏科学缜密的分析,尤其是缺乏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一是城市的定位不够清晰,虽然目前九个城市有一定的发展定位,但特色不够显著。二是城市在建设当中缺乏长远规划,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在中原城市群内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设施服务联通机制、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使城市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加速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地区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利于转变中原城市群及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集约节约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河南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以年均11.2%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最初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这说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单纯强调GDP数量的增长,而应当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解决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从河南实际来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紧迫。2009年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河南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原崛起,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带动全省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龙头,中原城市群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本身就含有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等科学发展之一,这不仅是推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3

关键词:背景城乡统筹基础教育改革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政策支撑。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又如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段时间,我们对石柱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城乡统筹”内含“统筹城乡教育”之义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

“城市”和“农村”是世界上两种相对独立存在的主体。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高度,综合研究城乡关系、统筹解决城乡问题,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良性互动,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城乡共生共荣、均衡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融合,城乡关系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内容广泛、思想深刻、意义重大。中央强调城乡统筹就是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分割,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无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二)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实,早在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就与重庆市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部市双方共建试验区的职责和任务。2008年9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了改革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市委书记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推动力量。只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的统筹带动城乡经济的统筹,以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转引自渝教办〔2008〕85号文件),可见,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早年就对乡村教育寄予厚望,称之为“今日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在他看来,“改造社会如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能彻底地改造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统筹城乡教育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的空间搬迁,或将农村建成城市,而是生产要素的集聚、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乡统筹是一系统工程,作为这一系统子系统的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奠基、引领、推动、保障的作用:1.奠基作用。为城乡统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2.引领作用。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3.推动作用。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4.保障作用。接受公平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养成,人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以及由此带来劳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教育。二、教育服务城乡统筹面临新的挑战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育服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断梳理和研究遇到的新课题,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使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石柱教育近年有长足发展,学校教育网络完备,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重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支持弱势群体教育的措施、政策不断完善,服务城乡统筹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从总体上讲,全县学校教育网络基本能保障学生接受教育需求。但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还有差距,与城乡统筹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力的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面临的挑战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任务艰巨

石柱县教育的城乡统筹状况不容乐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有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育发展薄弱。(1)学校布点仍需调整。(2)硬件条件相差较大。(3)师资配备城乡不均。(4)学前教育量小质弱。

2.服务农村社会发展亟待努力。(1)教育观念必须更新。(2)教育体系需要调整。(3)课程设置应该相关。(4)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三、教育服务城乡统筹的对策思考

当石柱县的教育规模发展任务已基本完成后,必须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石柱县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战略的重点。

(一)统筹城乡,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中走出来,在去二元结构思维的框架下形成新的思路,也就是要在整个大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发展的关系定位基础上,谋划城乡统筹、谋划教育发展。在这一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加快教育发展,将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城乡统筹。为此必须强化宏观决策,抓好统筹规划,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政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传统模式的教育体制;抓好统筹预算,建立一个能有效保障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抓好统筹资产,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抓好统筹师资,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教师管理体制。

(二)搭建平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4

1.有助于推动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从系统性多学科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总体上仍相当匮乏,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此,许多学者从制度经济学出发,认为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滞后的根源是制度问题,需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事实上,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变革,不仅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在创新中注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权衡问题――既要体现公平又要注重效率。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要素方面融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这种融合与协调都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问题相联系,融合与协调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科学性、正确性、公平性、合理性。作者将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置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跳出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观,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来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力求尽可能全面、深刻地揭示中国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产生的根源,探讨改革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和机制。

2.有助于推动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量化研究。目前,城乡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量化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解析,有利于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为此,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但大多是从数量上进行绝对值差异的比较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种系统的、直接展示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指标体系。从国内已有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来看,如农村全面小康指标、城乡一体化指标、城乡关联指标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问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鉴于此,本书作者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为观测点,初步拟定一套反映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研究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差异的现状,深入探讨造成差距的各种因素,推动在其研究过程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有助于推动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的深入。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高度,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改变“重工轻农”的城市偏向。统筹城乡发展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基础上来实现。目前,中国大多数学者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其现实意义的认识上,研究城市问题时不再局限于城市,研究农村问题时也会考虑到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问题与农村问题为中国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客观背景,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乡的经济差距上,包括收入差距、消费差距、生活条件差距等方面。的确,这些差距很大,但是,更不能忽视非经济差距,如就业权、环境权、公共设施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所以,要从消除城乡公共物品的差距入手,消除城乡之间在户籍、劳动就业、迁徙、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最终消除经济上的差距。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公共物品供给涉及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由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造成的中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二元化格局,理论界的学者从各个侧面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统筹二元财政结构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从统筹二元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的对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和城乡生活质量差距进行了比较研究,也有学者对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状的描述和政策的把握上。显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作者以“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为基本命题,因为公共物品涉及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有关民生的重要问题,与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均衡化”更含有普遍、人人享有、公平、协调、和谐之意,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宗旨就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均衡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公共物品,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研究,能够推动国内理论界对于统筹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

4.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城市和农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农村两者关系上的集中体现。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去考虑,不能厚此薄彼、偏顾一方,以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用这种思路研究城乡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就跳出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局限,而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研究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这也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学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总体上是以政策性应用研究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急剧扩大,城乡关系成为理论界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领域,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讨论,如城乡关系不协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城乡关系转型与城市化发展,如何通过消除城乡分离与对立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城乡关系需要哪些方面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供给,等等。这些只从宏观上进行的研究对于切实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显然有些不够深入。本书作者以公共物品供给为切入点,从微观视角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演进规律,认为按照城乡关系演进的客观规律要求,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机制要实现不同层次的创新,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校正严重失衡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构建全新的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战略框架,使中国城乡关系真正趋向协调。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是以城乡关系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科学考察为基础的,包含着城乡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全面融合的丰富内容。在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未来社会将实现城乡融合,而达到城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高境界。本书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中求解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转型目标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目标,并对其可行性及特征进行展望,试图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目标模式中有所作为,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

因此,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立论依据,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视角,对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进行研究,是一个集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于一体的问题,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性问题,它不仅仅关系到农民、农村,也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

具体而言,作者在本书中,首先明确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从公共物品供给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为立论依据,将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演变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导致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因素结合起来,探讨了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客观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国外政府缩小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距的成功经验,剖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约束条件,提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下的目标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公共物品均衡供给的策略选择与现实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5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路径探析 对策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曾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来看待,十七届上开始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始增多,城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化发展格局放大,但也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物价较高或其他政策方面影响,使进城的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户口,而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各方面观念体系的制约再加上养老、教育等政策还不完善,使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理想创收,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差距还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在其两者间找到制衡点,探讨如何有效汇聚潜在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1.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的缩小,主要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变革后发现,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较大,因此,有义务业有能力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等途径,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并以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发展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多的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来到农村,相互流通进取,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

1.2探讨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探讨,寻找出一条规范的界定概念和理论。因为,任何客观规律的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揭示出城乡统筹一般规律在其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表现形势,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利用计量经济学,使发展定量化,更好的剖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实际做出策略和制定政策方针提供依据。

2.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制约其发展因素

2.1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由于个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有三种可推进模式。1)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四川成都推进此种模式发展成效较好,主要发展体现在“三个集中”,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大块,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发展的城乡共繁荣、协调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推进此种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是浙江嘉兴,城乡统筹模式主要依靠“六个一体化”,即全力抓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通过合理规划,有效资源整合,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打造内外对接,实现资源优化互助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城乡和谐发展。3)全面整容的“改农模式”:此种模式改良明显地域是江西漳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导力量和工作机制的整合,成立农村总协调单位“农工部”,实现以农民为主的新农村价值,在“五大原则”的规范要求下,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从“三清三改”入手,逐步达到“五新一好”的目标,实现创收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并最终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

2.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我国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根据这项条例所指导的配套生产生活供给、就业、福利等的制度,划分开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者的生存条件,成为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农村务工进城为了过好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工业发展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但却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也得不到较好的利益回报。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7.4%,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增速为前十年最高点,但是农民收入稍有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分割十分明显。

2.2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产业结构单元一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配套生活设施标准不等,使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农村首要行业,同时为我国第一产业,由于近几年天气多变,大部门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在城市有所出色,农村的特色产业也可以对外发展引商,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还有待改进。

3.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

1)以政策为引导,并加大财力支撑,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需求制定政策措施,可通过制定城乡统一户籍制,消除就业歧视和生活限制,建立城乡统一资源教育配置,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建设文明农村融入城市节奏;同时发挥财政作用,政府财政作为二次分配对挖掘农村潜在增长力具有抛砖引玉作用,争取上级对落后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商资本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通过各种惠民、惠企措施来提高收益,财政支出可重点在农产业薄弱、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环节,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村和城市在共同需求方面求同步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依据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汇集农村农民万亩良田可利用资源平台,产生最大化的聚合效应,通过农村人口城镇转移,进行有序的非农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先缓解部分农村人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通过有效改善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力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实现成果共享,经济共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闯 安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讨 规划广角 1006-0022-(2011)07-0093-05

[2] 张宜松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2013-08

[3]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6

关键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衡阳市城乡统筹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评价

新中国诞生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重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的历史阶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一转型变革的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都在进行相应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构成严峻挑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适时地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在21世纪初期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城乡关系和加快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这对于中国城乡关系的转变和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2003年以来,围绕着中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许多论文,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对策和建议,对加快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起到了积极的理论支持作用。近日,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曹令秋、秦琼、陈国生、陈晓亮、肖肃萍等五位学者共同撰著的《衡阳市城乡统筹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一书以中国加速转型阶段的经济社会状况为背景,在对国家探索城乡发展和处理城乡关系的历史轨迹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总体上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后确立的战略取向,是国家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城乡发展的新探索,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国家在探索中国城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些都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同时,“三农”问题的突出,城乡各种矛盾的存在,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得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历史必然性。此书颇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值得一读。通览全书,从中可以感受到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反映出曹令秋等五位学者的科研功力。

1.善于捕捉复杂事物中的基本问题

21世纪初期国家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的“三农”问题严重,已经达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而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割的制度和政策,形成了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模式,用城乡统筹的思路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国家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书稿在对国家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历史考察和背景分析,和对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目标、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与国家的现代化追求目标具有一致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选择紧密相关,重点是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加快农村发展。这种“剥皮”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找到复杂问题的基本点和“纲举目张”的操控点。

2.用实证研究阐释理论和发展理论

实证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从实践中去捕捉理论,创新、完善和发展理论,这是贯穿本书始终的又一个特色,也是曹令秋副教授这一学术团队的风格,更是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研究应当始终提倡的。只有到生产和经济生活的第一线,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细化和深化研究,才能不拘泥于已有的理论和政策,实事求是地提出新观点、新见解,让政策更贴近事实。书稿以对衡阳市及湖南省其他13个地级市;衡阳市辖区内12个区县的调查分析为基础,对如何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对策探讨,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将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平等对待,强调制定惠农政策和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并不是对农民的恩赐,而是国家的历史责任。同时,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新农村,必须构建相应的支撑体系,主要是: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法规体系;深化制度改革,形成制度体系;调整城乡政策,构建政策体系;加快人才开发,构建人才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资金保障体系。

3.用思维创新寻求更大的理论政策空间

立意创新与思维创新是科研工作者的可贵品质,也是研究工作的价值体现。当一种理论和政策已被人们接受或存在分歧时,转换一下认识问题的视角,往往会发现更大的理论创新与政策创新空间。曹令秋副教授等学者共同撰写的这本书在如下方面体现了思维创新:书稿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本书作者打破了“因果关系论”的局限,提出了“辩证统一论”的观点,这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理论创新。在这个辩证统一体中,由于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将长期处于“相同方向,不同速度”的发展变动之中,因此,这就要求政府不断地关注实践,调整政策,使二者处于基本适应的协调发展状态。

4.用严密的逻辑关系进行一体化研究设计

书稿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五个一体化”,即,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等几个大方面;在于在这五个方面之间形成一种良性机制,必须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市场化进程,形成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这五个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统筹中的几个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彼此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书稿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按照其内部的逻辑关系,确立起城乡经济统筹策略的基本框架。如果把本书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看,作者是把第一、二、三产业对接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协调起来,把农民就业与增收这两个基本问题整合起来,从多维角度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政策研究,是一项很有创新意义的工作,也是严密的科研思路之体现。

总之,该著作在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相当的学术创新价值,而且对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实践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及政策指导作用,值得理论界和各个政府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读。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光明前景,这一战略选择将使中国城乡差距问题得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得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得到根本改观,中国将由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顺利完成转型期任务。这一美好前景的实现,不能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快改革步伐,及时破解发展难题,这是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使命,也是对国家的考验。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有许多复杂问题需要研究破解。诚挚的希望以曹令秋牵头的这一学术团队能够一如既往的关注这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政策,让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意志和市场规则,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更高价值,期待着作者在本研究领域再出精品。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7

关键词:统筹城乡 实证研究 成都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15-03

为有效解决城乡二元格局、发展严重失衡等重大社会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2007年6月,成都市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动态

自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想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较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战金艳、曾磊等学者(2002)运用城乡关联发展理念研究城乡空间关联系统架构,构建了城乡关联水平评价模型及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关系发展量化评价方面进行了新尝试。通过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结论: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区域内城乡要素优化组合、城乡关联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其本质是城乡的联系程度。

二是李岳云、陈勇、孙林(2004)将统筹城乡的内涵界定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发展统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而戴思锐(2004)试图构建一个指标体系,用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数、39个三级指数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差异,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和绩效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三是李志强、雷海章(2006)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城乡间住房、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富裕度、家庭生活条件、信息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分成6大类,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得出3点基本结论:东部地区各省(市)统筹城乡水平要比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的一致性高,而中部地区统筹城乡水平差异性大;影响统筹城乡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就业人数比以及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或产值比重)比。

四是陈鸿彬(2007)在论述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4个子系统,即经济统筹发展、社会统筹发展、人民生活统筹发展及设施环境统筹发展。在每个子系统精选的指标中,既要有反映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城乡发展差异的系数指标。以2020年为达标年,探讨了部分指标选择的原因及各指标的目标值,并设计出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的差异系数和测算方法。

五是杨振宁(2008)评析了现有学者的基于截面数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对截面数据的分析有利于进行样本间的差异比较,但时间序列数据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上具有截面数据无法比拟的优势。现有的指标体系在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时难以获得所需的数据,可操作性差。为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建立了一套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统筹城乡发展规律。

以上学者们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加以量化,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对于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态势、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城乡生活的协调状况、城乡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反映各生产要素在城乡的合理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协调程度。各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特定评价功能,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2.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要涵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质量三方面,能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各方面的状态和联系,利于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便于全面、系统地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可比性原则。所选的各指标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晰,既能反映城乡关系的共同特征,又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量,数据来源稳定,指标口径一致,利于地区间的比较,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4.动态性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因时因地及时调整,要真实准确地反映现状,利于预测未来,充分体现动态发展趋势。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在参考了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分解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根据系统学原理,选择了9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见表1。

三、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9项指标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测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基于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数据本身的特殊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分析逻辑如下。

(一)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因主成分分析对指标的正向性要求很高,根据统计资料,首先运用SPSS16.0软件及Z-scores对2008年成都19个区县原始数据矩阵(略) 进行无量级化处理。其标准化公式为Xij=(Xij-Xj)/stdevj,i=1、2、3、-19,j=1、2、-9,Xij为第i个区县的第j个指标值,Xj为第j个指标值的均值,stdevj为第j个指标值的标准差。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如下表2。

(二)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可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略),在KMO and Bartlett's Test中,Bartlett检验F值为0.000,KMO值为0.804,说明所选指标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当主成分为3个时,累积贡献率为91.73%,说明前3个主成分因子已包含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取前3个分别为第一、二、三主成分F1、F2 和F3做主成分分析。

由载荷矩阵(表4)易知主成分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F1贡献率为69.934%,主要反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一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情况;F2贡献率为16.627%,主要反映社会福利院、人均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情况;F3贡献率为5.169%,主要反映工农业产值比、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状况。

以各主成分贡献率(表2.3)为权重,确定加权综和评价函数 F=W1F1+W2F2+W3F3,其中,Wi=λi(∑λi)-1,i=1,2,3。最终得综合评价函数:F=0.762F1+0.181F2+0.056F3。

根据综合评价函数可计算出各区县2008年的标准化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值,并与2004年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表5),以便于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成都各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三)结果分析

由上表5可知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是成都市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辖区内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依据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民年均纯收入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排序均居前列,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较高。

而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等均处于相对较偏远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各项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也大大低于其他区县水平。

同时,我们对成都市19个区县2004年与2008年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发现自2004年以来,大多数区县的排位动态变化明显: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偏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其中,新都区、金堂县、双流县与邛崃市升幅较大,而龙泉驿区、青白江区、蒲江县与崇州市降幅度较大。

四、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成都市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了剖析与比较,得出了其发展现状及基本趋势。成都市于2003年率先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并于2007年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经过五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改革成效较为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上形成了新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展树立了典范。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过渡衔接的关键时期,成都市应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及其管理体制、完善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培育都市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努力进一步缩小辖区内各区县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各区县也应抓住历史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崛起,最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四川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2.成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3.战金艳等.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11)

4.李岳云,陈勇等.统筹城乡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戴思锐,谢员珠.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李志强,雷海章.模糊聚类:中东部地区城乡统筹水平的分类与比较[J].农业技术经济,2006(1)

7.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8.杨振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时序数据[J].经济管理,2008(11)

9.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1)

10.侯仁勇等.我国四大区域板块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8)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8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农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84-02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城市相对先进,农村相对落后,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是其中的课题之一。如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建设性的研究。党和各级政府逐渐将农村文化建设提上了重要的日程,针对当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文化,进一步挖掘城乡文化的潜力,从而促进城乡文化的共融,更快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1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源于中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而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产生了,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在当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化到工业化的发展方式的共同性质。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政策选择的结果。当时的“城市工业现代经济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所统治。传统的农村经济由封建地主所统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形成中国经济显著的二元分化。但这个过程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逐渐生成和逐渐固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确定后,由于重工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技术含量高,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我国当时工业比重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农业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提供积累。于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跨越了以轻工业为重心的阶段,而将农业作为重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源,与此同时,国家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又通过一系列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最终确立。1978年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到1985年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了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起伏和波动。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1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结构畸形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关系一直未能实现均衡增长,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联系较以前实现了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从根本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的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已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对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政策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1.2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以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要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包括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在世纪之交,“三农”问题有一些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例如,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远没有达到小康水平。“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无法依靠短期的政策调整,而是需要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全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建设一个惠及全国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1]

2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文献综述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李秀忠(2009)认为,城乡统筹必须是经济和文化的统筹,因而必须让农村拥有先进的文化、思想,进而进行文化创造,最终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高善春(2010)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朱敏(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制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扩大农村需求的根本出路。赵光元(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相对不足的有效途径。刘文俭(2005)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广大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李云(2007)在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认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但这种相互影响可以表现为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现为消极影响,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把握好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辐射作用,避免城市文化中的消极一面侵蚀到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对农村文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赵家国(2012)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群众文化活动贫乏、公共产品稀少、文艺人才匮乏,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推进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

众多学者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虽然从各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分析,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应该有自己的理论结构、研究机理和方法,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献资料极少,存在诸多理论盲点,迄今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只局限于表面的统筹城乡文化必要性的论证、内容和方式的概括以及理论意义的说明,甚至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概念也有待于进行深入拓展和规范精确的提炼。总之,对于这一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不足,大多停留在空泛谈论的层面。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因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并在借鉴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属性规律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研究。

3 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措施

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深刻的影响莫过于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大障碍,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迫在眉睫。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弘扬各地农村的乡土特色文化。广大农村地区往往拥有大量历史文物古迹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蕴藏着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广阔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如果再配上现代城市的科技、资金、项目,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就可以使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效的交流。二是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各级官员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逐渐改变重视城市文化事业建设、轻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观念。地方政府在制订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坚持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两手抓的思想,在城乡建设规划的制订中着重考虑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要树立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思想,确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投入总量偏少、人才奇缺等各方面软件和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的客观现实,坚持在文化事业发展中政策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总之,要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乡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来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三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体制创新。首先,创新文化发展的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及其配套的评价机制。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制订合理的长远的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规划,并且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当地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广大干部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统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其次,建立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各社会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促进城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重点支持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科技展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娱乐节目和文化活动。再次,实现文化投入机制的创新,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方式,动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吸引各大中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投资兴建乡村文化组织和活动设施,经营农村文化娱乐场所,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只有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才能使广大农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9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统筹;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差距趋向缩小,到急剧扩大,再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经验,提炼出具有规律性和启示性的理论认识,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从中国客观实际出发探讨城乡统筹问题

城乡统筹总是同一个国家具体国情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尊重国情客观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国情有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认识,充分考虑人口、资源、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真正把握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制约城乡统筹的不利因素和条件给予足够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措施。立足国情,从中国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来处理城乡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当民主革命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工业化就成为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于是城乡经济关系的焦点就是在耕地少、人口多的条件下。集中如何加快农业的发展,以便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和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保证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实现。中共制定和实施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工业为重点、农村为城市和工业服务的政策,这是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不得不付出的制度成本。改革开放以米,中共总结了新中国城乡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了中国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强调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换言之,社会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仍将存在一段历史时期。鉴于城乡经济结构单一,市场缺失,工农业关系失衡,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人们生活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国情,邓小平适时提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依的发展思路,促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为解决如何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从中国现实出发,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城乡破解思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上述科学判断为基础,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以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将“统筹城乡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之中,并且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新政策,保证城乡低收入人群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运用。

二、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考察中国共产党城乡统筹思想的历史演进,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村工作的重要性都有深刻认识。在处理城乡关系时,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总结几十年来处理城乡关系得出的基本经验。农村占地域的绝大多数,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这种国情状况,决定了任何时候都必须关注和重视农村,农村工作决定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大局。同志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1956年亲自主持起草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在《纲要》的序言里,指出:“社会主义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是,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农业用粮食和原料供应工业,同时,有5亿以上人口的农村。给我国工业提供了世界上的最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这些说来,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忽视农业方面工作的重要性是完全错误的。”他在《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中更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论断。邓小平在工农关系上强调农业是基础,强调工业支援农业,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他在1962年7月7日《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多搞点粮食,把经济作物恢复起来。另一个方面是工业支援农业”。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而且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要求把“三农”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要求把城市与乡村整体考虑,全局把握,协调发展,使农业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统筹兼顾是处理城乡发展的根本方法

坚持以统筹兼顾方法来处理城乡关系,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统筹兼顾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发展方法论。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全面考虑,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主要矛盾,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们党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从城乡两者的内在互动关系来打破城乡界限,实现互动发展,这是几十年来我们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基本经验。在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最早从一般方法论意义上论述城乡统筹兼顾的是。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

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为了防止片面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重视城市而忽视农村的倾向,在《论十大关系》中,进一步提出了“工农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强调城乡要统筹兼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当前在破解城乡二元矛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来协调城乡关系,将城市与乡村联系起来通盘考虑,既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工业化的载体和先导作用,促进工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奠定经济和技术基础,也要着眼于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快农村的市场化改革。通过统筹兼顾,解决城乡改革与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发挥乡村对城市的互动作用,促使城市和农村问题得到解决。正如总理明确指出的:“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以解决,城市也难以更好地发展”。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不仅处理城乡关系要统筹兼顾,而且要把统筹兼顾观察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过程,防止出现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形成新的城乡发展差距及其内部差距。

四、城乡统筹的基础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协调的关键在于发展。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坚持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城乡二元发展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先后进行了城乡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使城乡隔绝分离的状态逐步被打破,城乡关系逐步走向交流融合和一体化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时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因此,要牢牢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力增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发展的办法不断增强城乡的经济实力,为城乡关系融合奠定的坚实物质基础。

五、城乡统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如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民的事业,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以及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通过对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使农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发展中共同主体地位的确立,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城乡居民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统筹城乡发展要跳出“重地区而忽视人”的传统思路,把加强对农村地区发展同改善农民的发展机会、优化农民的发展环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注重发展先进文化,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城乡生态文明,以满足城乡居民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六、城乡统筹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实现城乡统筹离不开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两只手”,这是我国几十年来城乡统筹发展得出的基本经验。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手”的调节作用,又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手”的调节作用,树立“两手”结合调节城乡发展的观点,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调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机制,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时下城乡资源的流向,城乡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城乡各种利益关系的整合,主要依靠市场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应十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口向城市迁移、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其对城乡资源、城乡产业,对城乡各经济主体行为的调节存在盲目性、滞后性、趋利性,这就会导致市场失灵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市场利益驱使,城乡差距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更加大了。这就告诉我们,仅靠市场作用力的牵引,还不能有效地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问题,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这是统筹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从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来说,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通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制度和政策空间。为此,我们要适应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必须在打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上敢闯敢试,加快探索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法规体系,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网络;针对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发育滞后的实际情况,还需要着重改善农村的市场环境。

七、城乡统筹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城乡统筹中的一对矛盾,能否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当前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中。效率与公平是政府必然面对的

挑战,我们在对公平与效率进行抉择或取舍的时候,既不能为了效率而只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放弃政府在收入分配特别是收入再分配中的功能,从而舍弃公平的目标:也不能只顾公平分配而不顾生产效率的提高。即因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陈旧观念。正确的态度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公平与效率的张力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区”。当然,这种统一本身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时期其侧重点都不一样。在两者兼顾的前提下是多考虑效率的因素,还是多考虑公平的因素,则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和任务来确定,换言之,这个均衡点的选择是灵活的和历史的,而不是僵死的。为此,必须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促进农村的劳力、土地、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也就是充分激发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效率功能,同时国家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快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新机制,使城乡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八、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

在我国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局面却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造成了农村发展缓慢和城乡二元经济的形成。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新时期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为此,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次,政府应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加大对农村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增强工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和谐发展;最后,建立城市优势资源转移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利用城市在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尽快建立城市产业转移机制、技术转移机制、人才转移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俊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及其经验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6).

[2]黄道霞.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孙成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及经验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D06,(3).

[5]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2―21.

[8]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篇10

论文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内涵 途径 战略

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发展滞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到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建成全面的、高水平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城乡发展失衡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证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我国效仿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农业服务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偏向政策,从而城乡二元体制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并存、对立。另外,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本,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农村发展受到抑制。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工业基础的建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快速建立完整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进步、公共福利、劳动就业等许多方面,即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广大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由此导致农村居民社会地位和各方面权益的不平等的国民待遇。

在我国经济具有相当基础之后,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障碍的必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问题,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五个“统筹”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提出来。5个“统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五大“统筹”战略中,统筹城乡发展居于首位,因为统筹城乡协调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在谋划城乡关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时,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通盘考虑,紧紧把握城乡一元发展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联系综合起来考虑,统筹安排,统筹解决,具体做法是构建城市和农村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建立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高水平、更全面、更均衡的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和理念是要实现真正的城乡机会平等,消除制度歧视成本,增加农民受益。当然,实现机会平等并不等于不顾现实的强制实现城乡各项制度和政策的统一,而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1)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城市公民与农村公民政治权利、社会体位的平等。(2)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的协同,统筹城乡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利用产业政策的诱导作用,让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根据自身资源要素禀赋等条件,着重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可以互补的产业,并且实行城乡统一的金融政策,保证村镇企业资金供给充足。(3)实现城乡空间整合,调整与优化我国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动、分工协作。(4)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融合。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战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我国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是要使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的实质。“三农”问题是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逐步实现,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的市场化轨道上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制度创新为主,实现城乡平等。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视野提出统筹城乡的战略、对策。统筹城乡就是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如果政府能够从制度供给方面消除现行制度、体制对农村的歧视,为城乡一体化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那么这种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将是很有效率做法。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是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可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