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案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5-09 02:46:37

化学教学中学案教学的探讨

一、高中化学课堂学案的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即使老师教的再好也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中心。在教学活动中,不管是什么教学模式,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积极的认知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探讨知识的过程,才能起真正的作用。高中化学课程学案的编写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本质和化学反应的原理,将杂乱的教学内容以有序、层次分明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时,可以先提问同学们,化学基本实验方法有几种?同学们回答有:“过滤与蒸发结晶、蒸馏与萃取分液”。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同学们通过图片来分辨哪个操作是属于哪个基本方法,这样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脉络都有了大概的认识。另外,学案的设计情境要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认知空间,不能仅仅列举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要重视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2.问题化思想性的原则,强调先学后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能够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在学案的设计时要遵循问题化思想性的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学生带着问题去翻阅书本,进行自主学习,并尝试着自己解决,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课堂重点听讲的内容,也可以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让他们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将学生的潜在学习水平转化为现有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也更有针对性,学生都明白了自己需要听什么,老师自然也就有了更明确的教学目标。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既要让学生够得着,也要让他们费一番心力。

3.层次化高效性原则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但是学案却是统一的,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同步提高,就要对学案进行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有基础性问题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也要有探究性问题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提升。课堂的时间永远是有限的,如何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的完成教学任务不是教授多少内容,学生考了多高的分,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了哪些终生受用的能力,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人格特征。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学案的设计要精炼合理,满足高效的原则,充分挖掘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的思维能力,求精不求多,减少学生的练习量和学习负担。

二、高中化学开展学案教学的流程

1.课前的自主学习

只有学生走在前面的教学模式才是好的教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先学后教,让学生自己预习,发现问题,才能创造新的发展区域。灌输式学习是下策的教学方式,学生需要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会,等到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时,老师再进行点拨、辅导。学生自己预习过后,更明确每一个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也更能够集中注意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的过程,也是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对新知识的认知,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几个人共同查找资料,小组合作解决。例如在学习选修课本中《电解与电镀》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同学们刚刚学习过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明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电子的转移形成电流。那么化学能又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呢?课本上举的例子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并详细讲解了Na+和Clˉ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是如何向两级移动的,阳离子Na+向负极移动,在极板上得到电子被还原,而阴离子Clˉ向正极移动,在极板上失去电子被氧化。但是书本上对于离子的放电顺序并没有做一个详细的讲解,这就需要在学案中体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离子的放电顺序,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2.课堂的探究学习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就不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进行提问、讨论、分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之后,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纠正他们思路的偏离。例如在讲解电解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先对电解的原理、电解的过程、结果、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讲解,不少同学就会提出疑问,如何来理解不同离子的放电顺序。老师则可以列出阳极、阴极不同离子的放电顺序,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然后再从氧化性、还原性的角度进行讲解,阳极阴离子放电,放电顺序与阴离子的还原性有关,阴极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其实是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从这个角度进行讲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课后巩固学习,及时评价

所谓课后巩固学习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后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题型、变式题型,中等学生主要注重综合题型的训练,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在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练习题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与学案相呼应,秉着启发式的教育原则,题目当堂独立完成。老师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作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知识掌握是否到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指明方向。总之,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他们引向科学的彼岸。

本文作者:周何强工作单位:雷州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