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探究

时间:2022-01-17 09:48:44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通过制度改革逐渐适应市场体制。在转变的过程中,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记录、核对、检查环节,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真实、准确、全面、合法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经济活动,能够反映国有资产的实际水平,因此加强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基于此,本文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中的问题出发,探究相关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问题;构建策略

所谓会计监督就是通过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财务会计资料质量的审核,实现控制经济行为的一种监督方式。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会计监督的监督职能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在监督过程中,会计人员利用专业的会计手段,实现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账簿的检查、财务报告的分析、财政收支的核对等,从而确定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真实与否,并发现其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追究主体责任,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发展情况关系着国有资产的质量,因此,国家、企业、社会都会利用相应的会计手段对其经济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但是从目前针对国有企业建立的会计监督体系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旧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在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对会计监督缺乏充分的认识。内部监督是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国有企业领导作为整体内部经济活动的整体规划者,其对会计监督的态度必然会影响着监督体系的构建。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在工作部署过程中,对财务会计存在片面认识,甚至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会计核算理念,重视记录轻视监督,使得财务部门的职能难以全面体现;将会计监督等同于审计监督和财务监督,缺乏对不同监督主体的认识,在经济活动中难以明确不同监督主体的责任,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事后检查与控制上,缺乏事前监督的预见性,甚至对国有资产管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2.国有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系统的监督机制。为应对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必须要在制度上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为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提供重要的财务数据支持。但是从实际的监督管理效果来看,国有企业基本上还处于新旧过度的转型时期。如在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不仅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国家监督企业的代表,一些会计人员更多地履行管理者的职责,而忽视了监督责任;此外,新会计准则的落实也遭到了传统会计管理制度的抵制。这种新旧监督标准、监督规范相互矛盾的情况,大大降低了会计监督的实效性。3.会计监督主体作用难以发挥。目前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会计监督的主体不仅包括企业自身,还包括政府部门的监督、社会专业机构的监督。但是在目前的企业会计监督过程中,各个主体的作用均难以得到有效的体现,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会计监督受到了内部各个利益主体的牵制,无论是经营者还是债权人都难以利用专业的手段实现监督;政府的监督存在一定的漏洞,对于国有企业粉饰财务报告、瞒报会计信息的行为,难以及时发现,造成了监督的失效;目前社会上会计事务所的专业资质依然存在问题,难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参与到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中。4.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能力有待提高。在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过程中,任何监督行为都需要会计人员加以落实,因此,个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监督效果。目前国有企业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律意识淡薄,唯上是从,难以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风险意识淡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信息化要求,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策略

1.提高认识,正确定位会计监督的作用。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正确定位会计监督的作用是体现会计职能的关键,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中,领导者应该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首先要明确会计监督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会计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的不同特点,加强学习,转变陈旧的会计定位,以促进会计监督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其次,要树立全面监督理念,将监督作为国有企业运行的重要保障,不仅要利用监督机制做好事前规划,还应该做好事中跟踪与事后控制,严格落实监督责任,提高会计监督的预见性;最后,提高风险意识,根据市场竞争规律,明确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体现会计监督的价值,从市场化改革的角度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2.加强内控,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在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内部控制的目标,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的构建。首先,依法构建会计监督机制,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根据新会计法以及实施准则,制定会计监督规范,以推动监督工作依法进行;其次,明确会计监督责任,利用制度规范监督主体的职责范围,并结合责任制提高对监督工作的落实效果,细化监督细则,推动监督的制度化水平;最后,重视对监督效果的评估,监督过程是否发挥了实效,需要相关的制度评估,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监督规范的落实,发现监督中的问题,推动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3.明确主体,实现多元化的会计监督。单一的监督主体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在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过程中,各个监督主体均应该发挥自身的职责,利用多样化的监督手段,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国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发挥经营者和债权人的监督作用,对企业的结算业务、资金往来等情况进行直接的查询或者间接核查,从而保证内部监督的有效性。此外,政府与社会专业机构也应该发挥外部监督的效果,利用完善的审计机制,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审核,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加强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优化监督结构,提高会计监督水平。4.人才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监督水平。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素质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提高法律意识,并依照《会计法》的基本规定,履行自身职责;其二,提高会计职业道德,避免社会不良价值体系对职业道德的侵蚀,保证思想的纯洁性以及对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其三,提高业务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与监督。

三、结束语

总之,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行为也应该更加关注。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从整体上呈现弱化的态势,其中无论是在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监督的态度上,还是制度建设以及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效果,基于此,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应该深入分析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而政府、社会也应该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构建一个系统严格的监督环境,从而真正体现会计的监督职能,保证国有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冬梅.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6,(29):49.

[2]程日光,刘松.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5.

作者:杨艳 单位:常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