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时间:2022-07-16 09:20:5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伴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国有资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此过程中,一些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引发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本文通过研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资产效益提出几点建议。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人民的重要宝贵财富。2018年10月24日,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进入了新常态,意味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滞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该办法主要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加强资产管理进行系统性、原则性规定,针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操作层面的具体规定则相对较少,操作流程和细节规范都不够明晰,导致上级文件在末端执行上打了折扣。而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工作实际,从实物管理角度出发,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情况不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实物管理过程中面临很多困惑,又难以从制度上进行根本解决。比如说:如何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如何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相关要求。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方面的制度缺失,容易让实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所适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无序状态。资产配置把关不严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固定资产配置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新购固定资产的经济压力比较小。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配置轻管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配置上,既没有审核现有资产存量,也没有优先考虑内部调节使用,而是简单地一“采”了之,忽视了厉行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采购环节上,没有认真对照《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进行审核把关,导致采购金额超标、采购方式违规,甚至引发廉政风险等等。“重配置轻管理”的简单做法,一方面会弱化使用者的保管责任、不妥善使用保管固定资产,另一方面还会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资产使用效率不高与企业和个人资产相比,传统观念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公款购置固定资产,属于公共财产,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在权利与责任界定方面不太明晰。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钱轻物”的惯性思维,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太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对固定资产从采购、领用、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监管。比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把固定资产集中登记到后勤管理部门上,导致各使用部门和使用人缺乏资产管理意识,也就难以履行使用保管责任,造成固定资产损耗较大。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比较突出,固定资产家底不明,有的资产躺在账上睡大觉,有的资产却带病上岗,固定资产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效调节,资产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当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已经开始依托财务系统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系统中专门设置一个固定资产模块,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很少有单位上线专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与专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相比,财务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仅仅能实现简单的登记制卡、折旧摊销和查询统计功能,满足了财务辅助核算要求,却难以适应当前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实际上还只是财务的记账工具之一。而现实工作中,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是非常烦琐复杂的,除了登记制卡、报废处置,还包括配置申请、验收入库、内部流转、清查盘点、标签管理、资产档案、报表决算等诸多事务。尤其是在人员紧张、缺乏专职资产管理员的情况下,原始的信息化水平更是制约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是有效管理的最佳保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就要从制度建设上着手,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建立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采购入库、领用流转、日常使用、报废处置、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比如,针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重购置轻管理”的顽疾,要坚持非必要不采购的原则,实物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当前的资产存量和资产的采购价格,核实是否存在超标配置;财务部门则要从预算角度进行认真审核,核实配置资金是否纳入当年预算管理,采购方式是否符合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减少固定资产管理的随意性,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逐步走向正轨。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一是要压实使用部门的管理责任,在开展固定资产登记入库、领用发放时要认真做好固定资产卡片信息维护,将每项固定资产登记到部门、到使用人、到具体地点,建立起详细可查的资产管理台账,逐一明确各使用部门和使用人的保管职责。二是要定期开展清查盘点,坚持按年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定期清一清、理一理固定资产这本账,通过清查盘点来查找问题、纠正偏差。对清查盘点结果,可以按部门生成《固定资产盘点结果单》,通过书面形式告知使用部门和使用人,以便进一步督促责任人认真履行保管责任,对因个人原因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被盗等损失的,还应追究相关赔偿责任。三是要建立固定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对一些使用频率不高,但又是工作必需的固定资产,应探索建立共享共用机制,比如在行政事业单位设立1间自助文印室,配备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碎纸机等通用办公设备,这样既可以防止多头购置,又可以节约财政资金,还减少了闲置浪费,最大程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存放地点杂、内部流转比较频繁,而大多数单位都缺乏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传统的管理手段很难适用当前的管理需要。因此,必须引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实行信息化管理。RFID,俗称无线射频技术,它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RFID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设有RFID功能的资产管理系统,可以解放资产管理人员的双手,快速完成固定资产的信息维护和清理盘点等日常工作,将更多精力用于管理事务。简单地说,就是利用RFID技术对每项实物资产赋予一张电子管理标签,作为资产的唯一身份证,记录当前资产的基础信息,如编号、名称、价格、入库时间、使用部门等等,通过手持特定终端设备,可以实时读取、写入资产信息数据,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快速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一些更加先进的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管理者与使用者的双向互动,通过给每个使用部门设置用户,实现在线快速报修,自助清理盘点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管理者也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实现大数据管理,实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结构是否合理、配置是否超标、状态是否正常。

结语

如上所述,相比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不少的短板,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越发重视,财政部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可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升资产使用效益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助力节约型机关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春燕.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会学习,2017(14):192.

[2]陈虎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4):8-9.

[3]徐春燕.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会学习,2017(14):192.

[4]毛海静.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27):97-98.

作者:张新苗 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