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青春类题材电视剧比较分析

时间:2022-02-26 03:53:09

校园青春类题材电视剧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从校园青春类题材电视剧出发,分析了三十年来此类电视剧的发展历史轨迹,分别经历了“朦胧青春”“偶像青春”“在线青春”等不同阶段,在元素多元化、制作产业化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比日韩同类型电视剧仍存在内容注水、偏好流量鲜肉偶像、制作重点偏移等问题。制作者应取他山之石以攻玉,才能使我国校园青春剧既关注青春现实,又不失青春理想。

【关键词】校园;青春;成长;电视剧;日韩

21世纪以来我国校园青春类题材电视剧十分火爆,一方面经济发展、思想进步,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盛行,校园青春电视剧有了更好的生长土壤;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流行的“怀旧”氛围对关注“身份、文化认同”并集中反映人物“成长”历程的校园青春电视剧也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时光滤镜使得躁动活力的青春更加难忘,不仅满足观众个体的情感抚慰需求,同时也能满足社会青年群体的集体认同体验;加之现如今校园青春电视剧大多由一定群众基础的小说改编,并大量启用流量明星、青春偶像担任主角,也是充分调动“粉丝经济”下的必然产物。

一、我国校园青春类题材电视剧发展史

(一)校园青春类题材的界定。校园青春剧是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重要类型,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近三十年。作为青春类题材的一部分,学术界更多的是从电视剧主题和电视剧场景双重角度出发,对此类电视剧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它是指那些主要场景发生地为初高中、大学校园及周边地带,主要表现内容为青少年及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系列的青春期情感经历、思想变化、心理发展等情况的电视剧。(二)我国校园青春类题材电视剧发展的不同阶段。1.朦胧青春:校园青春剧的“青春前史”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精英文化逐渐向大众文化转型,通俗美学下的电视剧从宏大叙事和高雅电视剧中脱颖而出,更贴近世俗心理,奠定了电视剧类型化产业的审美基础。以《十六岁的花季》(1990)为代表的校园青春电视剧收视率一再创新高,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青春思潮的繁荣发展。这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校园青春剧通过选取不同特色并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学生:“少男杀手”“反叛的好学生”“帅气的转学生”等,他们或顺从家长、或对抗老师、或好奇青涩爱情,在青春的骚动中呈现出16岁少男少女花季阶段懵懂与朦胧的情感变化。随后《校园先锋》(1996)、《花季雨季》(1997)、《十七岁不哭》(1998)等剧从不同角度表达青春男女生活的横切面:情窦初开的美好感情、热闹非凡的校园生活以及成长过程中的迷失、回归、逐梦等。但在这个阶段,校园青春剧刚刚起步,学术界、影视剧生产者和观众并没有明确类型化的概念,此时校园青春剧“更像是‘前青春期’意识的懵懂行为,是文化市场和大众文化初步契合的结果,预示着一个新的电视剧收视群体即将崛起,为后来的校园青春剧作为独立的电视剧类型提供了‘前史’意义上的样本”。2.偶像青春:校园青春剧的“偶像崇拜”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陆逐渐引进海外电视剧,这时日韩、港台校园青春剧已进入稳定创作期,甚至出现了风靡整个亚洲市场的现象级电视剧。如台湾地区2001年的《流星花园》、2005年的《恶作剧之吻》《恶魔在身边》均改编自日本人气少女漫画,本身就充满了甜美、梦幻气息,加之影视改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挑选外形靓丽、造型夸张的“男神女神”担当主角,拍摄风格更加唯美。道明寺、阿猛的霸道总裁、花泽类的忧郁暖男、江直树的英俊天才形象深入人心,饰演这些角色的演员们也受到青少年狂热追捧,成为炙手可热的“亚洲偶像”;剧中台词如“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吗”“想流泪就倒立起来,眼泪就不会流出来了”,剧中歌曲《情非得已》《陪你去看流星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暧昧》等在此后的多年里都霸占流行词汇、流行歌曲的前列席位。这一时期的校园青春剧更往“造梦”方向发展,不再突出写实的重要地位,更多是对外来青春文化崇拜而出现的模仿行为。都市校园、浪漫童话、偶像明星、俊男美女成为这一时期校园青春剧的高频词汇,校园爱情不再懵懂又朦胧,它甚至乐于描绘多角纷争的虚幻爱情故事和不切实际的梦幻生活方式,力图给观众一次“再青春”的机会。大陆模仿韩、台偶像剧推出的青春剧,如《我为歌狂》(2002)、红苹果乐园(2003)、《星梦缘》(2004)、《一起来看流星雨》(2009)围绕男女主角复杂情感关系展开,通过梦幻唯美的视听语言描绘为爱义无反顾的青春物语,这种爱情至上的当代童话导致校园青春剧角色塑造的模式化,男主角几乎都是完美代名词,与灰姑娘相遇后就付出一切,这种对生活的理想化、纯净化处理出来的偶像青春剧让观众止步于对角色的外形行为模仿,缺乏充当“精神偶像”的引领作用。3.在线青春:校园偶像剧的“多元融合”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普及、智能设备迅速升级,网络化的语言模式、思考方式给电视剧的生产带来巨大冲击,校园青春剧也受到新的视听消费文本模式的影响,元素的拓展与融合都鲜明展现青春文化在互联网逻辑结构下的解放与重组。首先,“IP”化运作使得校园青春剧更加产业化和品牌化。《泡沫之夏》(2010)、《小时代》(2014)、《何以笙箫默》(2015)、《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夏至未至》(2017)、《春风十里不如你》(2017)等几十部校园青春剧都是热门IP改编下的产物,本身具有一定粉丝基础,加上商业化运作,或是同名周边,或为剧内植入广告,有时甚至作为剧情发展关键物的手游、网游、漫画、实体书籍、玩偶装饰等都受到观众热捧,实现资源重复利用和品牌化营销。其次,校园青春剧的内容要素更加多元,更具“网生代”气息。“车祸”“绝症”“人流”等陈腐老旧的剧情冲突近几年已不多见,更被年轻群体青睐的符号元素不断涌现,如《微微一笑很倾城》加入网游元素,现实生活里的校园爱情和虚拟世界里的侠骨柔情交替呈现,不仅贴近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更在网游部分打造酷炫视觉奇观,以此吸引年轻观众目光;再如《旋风少女》《浪花一朵朵》等加入体育元素,与我国在体育方面的崛起不无关系,竞技比赛自带热血光环,与青少年性格相吻合,切合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表达;还有《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等剧加入怀旧元素,蓝白校服才是观众的学生时代,文理分科、高考倒计时、校园追星以及后门口守着的教导主任是很多同学青春记忆里的必备品。国产校园偶像剧通过题材扩张、元素扩容、跨次元组合创新,实现其内容的多元融合和青春的多样表达。

二、与日韩校园电视剧的对比:博采众长、开拓创新

尽管网络发展和IP热潮为校园青春剧注入新活力,同质化问题却依然严重:一旦出现热门剧集,相似题材便蜂拥而上甚至过度开发,极易让观众审美疲劳;另外以“流量鲜肉”为主导的青春剧只重演员商业价值,忽视演员与角色的贴合,且资金大部分用来支付流量演员片酬,导致制作质量大打折扣,“抠图宝贝”“五毛特效”层出不穷,粗制滥造现象满天飞。(一)以制作精良为标准,不注水填充剧情。对比改编自同一漫画的电视剧《流星花园》,大陆2018版50集,韩版25集,日版甚至只有9集。日韩校园青春剧的总体长度基本保持在10-20集左右,不像国产剧动辄五六十集甚至上百集,剧集无限拉长的弊端就在于剧情的注水,无关情节、人物的干扰使得电视剧质量大大下降。反观日韩校园青春剧并不一味扩充剧集长度,反而会删减旁支剧情使得内容更加紧凑,毕竟电视剧和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创建庞杂的结构去交代前因后果,而电视剧则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制造戏剧冲突来留住观众。同时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如韩剧《请回答1988》(2015)通过讲述80年代几个校园玩伴的成长史生动还原年代风貌,从服装到发型甚至关键道具棋盘都与当年一致,可见制作人员对场景还原、细节把控的重视程度。(二)抛开流量为王、数据第一的恶性循环,以优质内容吸引观众。现在国内市场不顾演员演技,一味采纳流量明星以求提高收视率,殊不知此类电视剧虽然确实吸引了一部分粉丝观众,但长此以往,只会失去热爱电视剧、注重内容和品质的更多观众群体,并且不利于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发展。仍以《请回答1988》为例,正焕、东龙、正峰的扮演者并非传统意义的美男子,在此剧之前也不为观众熟知,因贴合角色而从众多试镜者中脱颖而出,形象贴合和表演实力的双重加持,角色和演员本身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才能吸引数量不断壮大的忠实剧粉。

三、总结

我国的校园青春剧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相比以前同类电视剧在题材、元素、制作上均有了长足发展,但相比日韩制作精良、忠于内容本身的精品仍有提升空间,我国校园青春剧需要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只有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立足当下,才能创造出既关注青春现实、又不失理想诉求的优秀校园青春剧。

参考文献:

[1]张斌,潘丹丹.青春之歌——国产青春剧的类型演进与文化逻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8,(11):136-142.

[2]王馨晨.韩国“请回答”系列高口碑成功因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114-115.

[3]魏南江.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4]巩梦鑫,张馨正.中韩两国电视节目对比——以影视和综艺节目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6,(16):102-109.

[5]童紫荆.从《你好,旧时光》看青春题材网剧的创新与突破[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16-117.

[6]田甜.浅析日本校园题材电视剧的繁荣原因[J].大众文艺,2016,(1):213-214.

[7]沈小风.校园题材电视剧:发展及其走向[J].电影文学,2008,(17):110-111.

作者:张洋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