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研究3篇

时间:2022-04-18 03:29:38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研究3篇

第一篇

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学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脱节,说教形式较为严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授《基础》课时,过分注重于理论,将一些德育教育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对于这些理论说教却十分反感,导致教育的成效不大。德育教育要有理论作为支撑,但是如果片面的强调理论,学生也只能将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内在的修养,而不能外化为行动,这与我国的德育教育目标是背离的。

1.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策研究

1.1及时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增强德育教育的认同感

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要符合国家对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基础》课的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方面强调专业性、职业性以及实践性,教师要牢牢把握“工学结合”的原则,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线,整合专业课程与《基础》课资源,合理开发使用教材,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诉求,为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学生在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的价值要求统一起来,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利益诉求。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的脉搏,让学生寻找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切入点,在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同时,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只有学生从心底里认同主流的社会价值理念,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价值认同。

1.2探索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基础》教学的实践性

一言堂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专业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德育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要大胆的拓展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将校园生活和课堂实践融入其中。比如在课堂之上,运用案例分析、辩论、情景模拟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研究中来,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增强对社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认同。在实践教学中,《基础》课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高职专业的特点,使理论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诉求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在工厂实习培训的机会,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道德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与一线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的认识。学生在工厂一线的实习中,通过与工人师傅们的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的洗礼,同样也会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型人才,而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型和技能型人才。

1.3积极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拓宽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不断扩大,学生受网络价值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师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将网络德育教育融入到现代德育教育工作中来。教师可以将社会上发生的,在网络中影响较大的,学生关注度较高的事件,放到课堂中来,不回避,不遮掩,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收集学生的观点,然后运用《基础》课的理论进行剖析。教师也可以创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博客论坛等,将《基础》课教育与网络结合起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4创新德育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的成长性评价

高职院校《基础》课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在传统的《基础》课评价中,常常是以笔试或者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基础》课学习进行评价,这其实违背了此课程开设的初衷。教师应该采取学生实际表现与学习体会相结合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全面的了解学生素质生成和内心认识的程度。学生平时的表现主要看学生外在行为,看他们的行为是否有明显的进步和改善;学习体会主要是看学生对社会道德的认识水平,看他们是否从内心里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平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思考,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2.结语

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的价值观念更是多元化的,学生只有强化自己内心的修养,增强法律素养,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素质服务为目标,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寻求突破,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不断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吸引力。

本文作者:于静波工作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责任是为我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产业工人,重点是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学校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技术操作水平是必然的,然而,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常碰到尴尬的情景,一些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正规大学本科毕业生存在差距,因此,也就淘汰掉了高职学生。这对高职院校敲响了警钟。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校往往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学习能力弱、自我约束能力差、叛逆心理强、散漫难管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只重能力不重综合素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

(二)教育内容存在问题

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材往往只局限于几本政治课程。这几本政治课程存在诸多政治术语、概念,在学生看来,枯燥无味,教条化,没有实际意义,更缺少指导意义,没有贴近学生的大学生活,一味“放空话”,学生便在心理上形成抵触,不愿对这些生硬的政治内容进行过多的了解,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政治是“高高在上”的政客谈论的虚假东西,因此学习的时候也就囫囵吞枣,草草了事。这样政治纲领性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育手段存在问题

当前的中国是开放包容的中国,各种新鲜事物、新鲜思潮席卷而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厌倦,他们更乐意接受新鲜刺激、多姿多彩的内容。学生追求师生之间的平等性,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开放性,追求诸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等感官性强的教学方式,而现在的高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中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学设备也以黑板为主,多媒体设施配套不完整。由于思想道德本身过于高境界,学生已经丧失学习兴趣了,如果教学手段再刻板枯燥,那就真的没有实际意义了。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程的创新

(一)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素质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通过行为举止表现出来。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智慧动物,而思想道德对于人的行为举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优秀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以及行为的表现具有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反之,低俗的落后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以及行为的表现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高职学校的教学重点虽然是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譬如理发师、糕点师、计算机人才、挖掘机工程师等,社会及企业对于高职学生技术的要求也确实比一般本科毕业生要高很多,但是,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日后同事之间相处、与部门及领导沟通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意识到学校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实也在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格以及思想修养的重大责任。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今后发展有潜在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沟通方式、为人处世、看待人生的态度等等,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人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多给学生一些心理上和学习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能够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能够以一种全面的健康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上的事物以及人生方向,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创新

当前的高职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除了应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及优良的思想道德传统进行教育之外,其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应当随着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教材能够适应世界形势和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深入理解并研究马列主义等基本思想理论的立场、观点,理解研究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观、人生价值观等,并在此基础上时刻关注新理论、新成果,时刻关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结合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对高职学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以及难点问题及时回答,对他们不懂的思想道德问题、认知问题、人生价值观问题积极解惑,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情况,将这些“束之高阁”的思想问题灵活自如地运用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能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对教材有深刻正确认知并保持原有教材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备课时应积极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予以标注,并重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对于教材中反复出现的知识点予以调整,结合新时代思想道德的发展慎重进行添加修改,使学生能够把握住教材要点、难点,更好地了解教材。教师可以创造幽默的教学氛围,力求通过浅显易懂的词汇将枯燥乏味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传达给学生。就高职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书而言,第三章中的第三节、第七章第二节以及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相关的一些课程中已经出现过,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备课的时候就应视具体教学情况而定,适当调整,合理安排相关内容,可以把更多的教学精力及时间放在其他知识点的讲解上或者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上。通过这样适当的调整补充,教学内容更加明朗化、系统化,更加符合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其实,不止是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在的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讲技术就只讲技术,讲理论就只讲理论,课程教材即使在当前环境下也不能进行改革。那么,教师也应该在这些专业性的课程之中适当涉及思想道德问题,使学生在严密的专业课程学习之中体会到思想道德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熏陶。

(三)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首先,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传统的教学角色,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沟通相对较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些教学中来。他们想针对老师的讲解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见解,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老师的问题提出疑问。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给学生提供问答机会之外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身份走入学生中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实行分组讨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协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思维较为狭隘,这种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整合,弥补学生个人知识的不足,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有推动作用的,学生不至于对教师的说教产生厌烦,反而会爱听、爱学。其次,教学设备的改良。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职学校应当考虑将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课堂。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课程中比较枯燥的知识用视音频、图片资料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程中的案例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其中一些涉及思想道德的人和事便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并积极进行网络思想道德评比,提高网络思想道德修养。

(四)创新道德考核制度

当前中国教育制度的大环境决定了成绩是对学生进行衡量的标准。但是,学校及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是否优秀仅凭一张试卷是决定不了的,应当将综合素质包括在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会经常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试卷成绩异常优秀,性格却往往过于内敛,有时只顾学习,对其他同学主动咨询的学习问题漠不关心。日常生活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功利心强。而有的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好,却对同学、老师都很热情,乐于助人。这样如果以试卷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对于学生性格、思想道德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学校、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对考核制度进行调整创新,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并进行有效地管理,对于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惩处,并加强教育,从而规范学生行为,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如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创新;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创新道德考核制度,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思想道德的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本文作者:吴彬工作单位:徐州技师学院

第三篇

一美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

“美育”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他系统提出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门理论来研究,最终形成了西方“第一部美育宣言书”———《美育书简》。他的美育理论是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强调美育的巨大作用,认为“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2],“‘感性的人’培养起理性,‘理性的人’培养起情感,引导人们从自然状态迈向道德状态,培养起完善的人格和优美的心灵,从而达到人的自由和社会进步。”[3]席勒把人的发展同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并且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让人们步入更高层次的道德状态,提升人们的判断事物的审美能力和文明状态。我国相关学者综合多方理论成果,提出“所谓美育,即指用美的形式,传输审美文化信息,塑造个人审美心理结构,并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4]这个概念从美育的过程手段———美的形式、美的内容———审美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美的结果加以研究,这三个方面让美育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也就说在进行美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用的美的形式去传播审美文化,促进人们从认知美到审美能力提升,再到内化为自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增强。这样的定义从教育对象———人的角度出发,遵从了人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迎合了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发展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5]可见,该课程教学与美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根据和科学指导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也是美育与该课程教学的第一方面共同点,即是追求人的全面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一直非常重视对于素质的教育和发展。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决定》还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而“美育化是美育的主体性的整体行为,是对整个教育的整体说话,是教育整体素质的优化。”“美育是最卓越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6]。王国维曾评价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育人思想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可见,将美育渗透教学已经由来已久,而且势在必行。美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第二个共同点是它们都在有效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方针。2004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原则,是新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思想道德修养与方法基础》课程是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对于道德的教育,席勒认为:“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产生。”[7]可见,道德状态的提升是从审美状态发展而来的,道德修养只有建立在审美基础之上才能更持久地发挥作用。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们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德育则相对美育更为理性,它的发展需要美育作为中介,起到综合协调的作用,才可以形成“美德”。一个人无论学习到了多少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规范,只有接受了美育,才能成为“有德之人”。同时,“美育侧重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其目的在于实现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生成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而德育偏于培养人的道德操行和思想倾向,其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同。简言之,美育偏于审美对完整人格的塑造,德育主于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同。”[8]但是人的发展与人的社会关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9]一个完整人格的形成不可能脱离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越充分,人的个体人格才能更大限度地得到完善。总之,德育的发展需要美育的渗透,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德育的提升,二者相互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原则,在进行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美育理念和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中去,积极营造审美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体验,达到“以美感人、以美启人、以美育人”[10]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去认知美、判断美、建构美,变被动教育为自我教育,促进其道德的提升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是该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各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可以让老师接受并运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以美诸善,以美启智”[12]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的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是教育美的生动体现,教育是对知识的求真,道德的求善,美的追求过程。教育美是“合规律性(真)与合目的性(善)的统一”[13],是教育的最高形式。教育美是“教育主体本质力量全面展开于客观之中并从客体的变化获得愉悦、幸福和成功的体验时,教育就达到了美。既是客观存在,又有观念形态的属性,是教育对象自在性、自为性、精神性等的内在统一”[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需要挖掘教育对象的积极性,提升其内在的美性追求,使其认知美、判断美、建构美,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认知美———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形成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一部分,“从本质上看是严肃教育,但这种颜色性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整个形式和过程必然死板、乏味和枯燥,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教学必然缺少美感”[15]。这种美感源自教育主体的发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综合实践性。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要充分发现该课程内容的意义所在,探究其美感所在,让学生从乏味中解放出来,逐渐认知到该课程内容的美感所在。当然认知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意识挖掘的过程。“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社会实践、社会交往中,由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认识自身和环境而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1]19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到了当前时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由于受到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各种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比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理念使得他们不能有效认知和把握正确的价值理念,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美育理念融入教学,以正确的美引领大家价值的美,让学生认知美,抵御不良影响。

(二)判断美———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成功桥梁

席勒认为“审美判断是沟通认识和道德的桥梁”[16]。判断美是锻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阶段。判断美自然也成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的成功桥梁,因为学生只有获取了判断美的能力,才能抵御转型社会中各种不良思想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美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该课程教学的美育化,需要挖掘学生对美的内在需求,结合教师真理性认识的传授,发挥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性,逐步形成其判断美的能力。判断美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角色的转换,这是让学生学会判断的前提。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着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转变”[3]。教师是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实施者,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的主体,我们“必须尊重其主体的地位,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17]。当前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让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产生了一些质疑和迷惑,教育者要理性应对他们的质疑和迷惑,并让他们有提出个人看法的途径和空间。同时,教育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对现实及未来的深刻分析和阐述,让学生逐步消除内心的质疑和迷惑。当然,主体性的发挥需要良好的情境,特别是充满美感的情境。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要体现出学识渊博、思维敏捷的智慧美、为人师表的操行美和大方亲切的教态美;另一方面在教学手段上要有引人入胜的语言美、多媒体设置的动感美、板书设计的构思美[17]。只有通过情境的塑造,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美育内化为学生的心灵,形成判断美的能力。

(三)建构美———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效果展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关系到我国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大学办学方向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建构美是对于该课程教学美育化效果的有效检验。建构美,是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中心,强调大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大学生对于该课程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其学习过程的终极体现,也是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最终目的。总第135期曹兰胜,等: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美育化•107•建构美是基于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在一定情境的影响下,对于美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反映。只有让大学生达到自觉建构美的程度才能真正达到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最佳效果。建构美不仅是大学生对于该课程内容的内化,更是对于美的创新,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全面发展。对于美的创新,教育对象需要对于国家、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要求有着良好的认知。一方面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同时坚持知行统一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内容是否能真正让学生接受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德才兼备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规范该课程教学美育化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德)和业务方面(才)的表现综合起来考察,把课程教学内容落实在业务上,不搞形式主义,不把德等于才,也不把才等于德,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建构只有建立在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业务基础上才能产生创新的力量,形成建构美的内容。

本文作者:曹兰胜王金伟工作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