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启示要求

时间:2022-04-11 09:15:48

高校师德建设启示要求

1深入研究,查找不足,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师德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1.1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目前取得的成果

(1)有效规范了教师入职机制。目前,各高校都已制定了严格的教师任职和聘用标准,实行岗位准入机制。高学历要求便是高校教师聘用标准中的基本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高校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修的方向。在满足了学历层次、学术成就、工作经历等基本任职条件后,再通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才能正式成为一名高校教师。(2)有效营造了和谐师生关系。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以及有潜力成为对社会有价值、有作用的成员,也意识到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激励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学识的自由追求,鼓励他们获得各种富于思想性的知识,和谐的师生关系已基本建立。

1.2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

(1)师德建设的主体参与不够。在师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教师主体参与性不高或态度消极等问题。同时,极个别的高校教师只注重个人发展,不关心他人进步,缺乏团结协作意识与敬业奉献精神;也有的教师因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产生的压力等问题影响工作情绪。此外,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业务而轻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师德建设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等未能普遍实行,师德建设的成效也就微乎其微了,严重影响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质量[1]。(2)师德建设的制约机制不强。在开展师德建设工作时,许多高校对教师缺少师德监控,或监督、激励机制不健全,都会导致师德建设的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监督制度虚置,没有强调执行;第二,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督主体消极不作为;第三,奖惩制度比较空泛,师德表现情况在教师职称评聘时往往被忽略,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罚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碰到具体的违反师德行为就难以做出有说服力的处罚[2]。

2他山之石,取其精华,国内外高校师德建设做法比较

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师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关注与借鉴。

2.1师德建设的规范相对完善

在美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等人际关系的处理准则和教师自身对其职业道德要求的理解与践行,是以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为基础建立的。在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只停留在对教师的“人格期待”这一层面,这种要求只是一种期许,缺乏强制性。因此,我们应当通过法律途径来制定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2.2师德建设的模式相对灵活

美国高校建立了许多专门促进师生间交流的渠道,从模式上做到了多样化,灵活性与时效性兼具,促进师德意识的提高。教师能够主动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把遵守条条框框变成自身自律的准则。而我国师德建设基本上都是按照固定模式进行,教师的行为规范只是不超越所规定的条条框框而已,即最低标准,所以很难做到真正发挥教师的自律作用。在我国高校内,师生间的交流还不够顺畅,教师有时难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缺乏为学生奉献的主动性,有碍师德建设的深入发展。

2.3师德建设的方法相对丰富

美国高校在师德培养方面,采用了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观意识提高与客观环境促进相结合的方法,使其师德教育丰富而有效,让师德建设与教师、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亦是日常生活,亦是师德提高。师德要给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和教师之间关系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否则师德就会沦为一种虚伪的说教和宣传[4]。我国高校目前的师德教育还主要以“灌输”为主,常采用正面说服的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所以“知行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

3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新方法初探

根据新形势对师德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师德建设,可以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3.1以敬业奉献为核心,塑造教师的价值观念

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仅仅局限于遵守师德建设的相关规定,更重要的是从内心热爱教育事业,并且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校应该不断深化教育,使每位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从而自觉加强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教育,并付诸行动于实际教学之中。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所以教师的工作极其辛苦,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示范行为和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

3.2以关爱学生为原则,引导教师的工作方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与学生间的角色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再是教育交流过程中的话语统治者,而是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双主体,共同完成着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发挥的是引路作用,启发和鼓励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爱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在工作中真心地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的成才。

3.3以制度约束为基础,强化教师的自律准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要用自己的好品德去教人,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一位品德好的教师才可以塑造一批品德好的学生,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强大的人格力量。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人格。教师要认识到其榜样和导向的魅力,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将这种魅力发挥出来。因此,师德并不仅仅是规范中的条文,更需要教师将这些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律准则,外化为行动,落实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4以教书育人为要求,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教师要将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高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培训,对教师进行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以先进理论为依据,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能力和水平。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师德的良好氛围,要引导广大教师深切认识师德建设在培育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5]。

3.5以学习交流为重点,完善教师的教育平台

思想政治学习的方式,看似老套,但在师德建设中却会起到积极作用。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每周政治学习的机会,开展教师思想交流会,以学习、谈心等方式强化师德教育。认真学习相关法律规范和师德建设材料,对照自身工作实际,查找不足,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心得和学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6]。此外,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高校应该拓宽师生间的交流渠道和机会,让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也可以消除学生与老师间可能产生的各种误会,通过外力提高教师进行自我完善的主动性。

3.6以奖优惩劣为手段,加强教师的监督考评

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保证规范的落实,师德建设也不例外。高校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师德建设工作部门,独立工作,从制定规范标准,到健全监督机制,对全校师德建设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及时了解教师队伍的最新情况。对违反师德建设规范的教师给予严厉惩戒,在教师队伍中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高校可以尝试建立新的师德考评机制,将师德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考评老师,给老师作鉴定,并建立考评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培养、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促进师生感情的沟通和建立,有效地约束教师的行为[7]。

作者:鄢月工作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