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0:10:32

中专生范文篇1

您好!

作为当代中专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烦恼,比如在学习、人际交往、经济窘迫、情感和就业的烦恼。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些烦恼,将这些烦恼抛开,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有价值。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学习中我们有许多烦恼,为了解决这一烦恼,我们要早日做好职业规划,秉承有一技之长,将简单的事做到出神入化,将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我们要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一个人注重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展望的方向。只要我们有学习目标,有远大的理想,我们就能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当代中专生还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有:(1)自私自利(2)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关注的只是成绩,当今社会教育的弊端不利于情商的培养(3)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4)网络虚拟世界对学生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因沉迷于网络而荒废了学业。如何克制这些问题,我们要善于肯定别人,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分享,抛开面子的观念,客服冲动的心理,具备宽容的心理,善交益友而不交损友。

有些中专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感到经济的窘迫,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经济困难是暂时的,贫困是一种财富,物质上的贫困不要紧,我们的精神不能贫乏,我们要学会接纳自我,不要自卑,不要自责,我们要坚强。

在情感方面,当代中专生存在很多烦恼,恋爱的失败以及恋爱的尺度等问题。恋爱要把握四个时期,(1)心理相对成熟(2)人生观相对稳定(3)社会阅历相对丰富(4)经济相对独立。恋爱就是一种责任,恋爱要注重六个问题,恋爱动机是关键,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学习电视剧里的爱情,不能只一味的追求浪漫,爱情并不是占有,也不是游戏,那是一种责任,现在恋爱的人的依附心理蛮强,有的很放纵,这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文明恋爱,要避免单相思,那是一个很累的事情,危害性也很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网恋,远离多角恋,做一个文明恋爱者,要在恋爱中深化自己,远离低俗,在恋爱中要洁身自爱,拒绝性的诱惑,做好失恋以后的心理调试。

就业方面,只要我们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业应该不是问题。当今社会,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还是蛮好的,只要我们专业过硬,就业就不是问题。对于以上这些中专生成长的烦恼我们要坦然面对,首先,我们要有理想,只有志存高远,才会在面对各种烦恼时,正确应对;其次,我们要有良知,做不违道德的事,以道德的标准去要求我们自己。作为当代中专生,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妥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汲取经验,让这些烦恼变成生活中的有益因素。只要我们心胸坦荡,志向高远,那些烦恼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向伟大的党组织靠拢,努力向成为一名优秀的*******员进发!我会自觉做到“学不可已、志不可满、骄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始终以先进党员的要求来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取能早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向党组织作出汇报,能让党组织放心的接受我的请求,早日成为一名*******员。提高道德修养,让我们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有作为的新一代年轻人吧!让我们携手共创和谐社会,美好家园吧!

中专生范文篇2

您好!

作为当代中专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烦恼。比如在学习、人际交往、经济窘迫、情感和就业的烦恼。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些烦恼,将这些烦恼抛开,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有价值。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学习中我们有许多烦恼,为了解决这一烦恼,我们要早日做好职业规划,秉承有一技之长,将简单的事做到出神入化,将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我们要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一个人注重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而是你展望的方向。只要我们有学习目标,有远大的理想,我们就能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当代中专生还存在许多问题,那么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有:(1)自私自利(2)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关注的只是成绩,当今社会教育的弊端不利于情商的培养(3)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4)网络虚拟世界对学生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因沉迷于网络而荒废了学业。如何克制这些问题,我们要善于肯定别人,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分享,抛开面子的观念,客服冲动的心理,具备宽容的心理,善交益友而不交损友。

有些中专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感到经济的窘迫,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经济困难是暂时的,贫困是一种财富,物质上的贫困不要紧,我们的精神不能贫乏,我们要学会接纳自我,不要自卑,不要自责,我们要坚强。

在情感方面,当代中专生存在很多烦恼,恋爱的失败以及恋爱的尺度等问题。恋爱要把握四个时期,(1)心理相对成熟(2)人生观相对稳定(3)社会阅历相对丰富(4)经济相对独立。恋爱就是一种责任,恋爱要注重六个问题,恋爱动机是关键,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学习电视剧里的爱情,不能只一味的追求浪漫,爱情并不是占有,也不是游戏,那是一种责任,现在恋爱的人的依附心理蛮强,有的很放纵,这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文明恋爱,要避免单相思,那是一个很累的事情,危害性也很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网恋,远离多角恋,做一个文明恋爱者,要在恋爱中深化自己,远离低俗,在恋爱中要洁身自爱,拒绝性的诱惑,做好失恋以后的心理调试。

就业方面,只要我们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业应该不是问题。当今社会,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还是蛮好的,只要我们专业过硬,就业就不是问题。对于以上这些中专生成长的烦恼我们要坦然面对,首先,我们要有理想,只有志存高远,才会在面对各种烦恼时,正确应对;其次,我们要有良知,做不违道德的事,以道德的标准去要求我们自己。作为当代中专生,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妥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汲取经验,让这些烦恼变成生活中的有益因素。只要我们心胸坦荡,志向高远,那些烦恼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向伟大的党组织靠拢,努力向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员进发!我会自觉做到“学不可已、志不可满、骄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始终以先进党员的要求来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取能早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向党组织作出汇报,能让党组织放心的接受我的请求,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员。提高道德修养,让我们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有作为的新一代年轻人吧!让我们携手共创和谐社会,美好家园吧!

中专生范文篇3

一,中专生适应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大街小巷,村前屋后,到处都是人们议论的声音,可见,社会各界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程度有多高.我们发现,跳楼者都为一线员工,年龄多在二十岁左右,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选择了一条与同龄人不同的道路,让全社会为之震惊.富士康事件只是近些年来类似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只因为这是短时期内发生的相继性群体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轰动效应,才引起众人的关注.其实,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还有许许多多自残轻生得个体事件因为影响面小没有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媒体所披露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不过,这些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上下各阶层的重视和深思,究其原因,固然有企业管理不合理等客观因素,但现在的年轻人适应能力差这一主观因素也起着根本作用.中专生作为未来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其适应能力的现状究竟怎样呢?答案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学习方式不适应.从初中生转变为中专生,学生会产生一系列不习惯,不适应现象,甚至会产生恐惧和畏缩心理,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休克.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方式的巨大改变.目前,我国多数初中还是以中考作为主要指挥棒,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中考,导致德育退居其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仅成为一种口号.老师不遗余力研究试题,精选试题;学生被迫无奈地钻进书山题海,忙忙碌碌.而中专,更看重学生自主学习,给与了学生更大的个人时间和空间.没有升学压力,没有老师的强制.很多学生反倒无所适从,一时间,失落,空虚充斥思想,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

2,管理形式不适应.如果说义务阶段应试教育是主流,那么中专则搞的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然而,学生似乎并不买帐,他们的个人行为和思想并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跟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形成共振.相反,更多的学生表现出因不适应而抵触的行为和心理.中专很重视养成教育,在个人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礼仪素养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但很多学生都无形我素,自以为是,常常与学校的管理发生冲突.

3,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一般的中专学校,生活条件较之初中有很大改善,学校希望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能够自理,学会与人共处.这只不过是学校的一厢情愿而已.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集体生活很反感,觉得很不自由.尤其是时间的限制和纪律的约束,让他们常常呈现出烦躁,怪癖,乖张,暴戾.于是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半夜翻墙上网,晚寝吵闹等违纪行为屡屡发生,让很多教师无可奈何,常听到一些老师感慨;教育是无能的.不少学生干脆逃避集体生活,在校外租房.

4,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独生子女多,多数家庭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一味溺爱宠顺,造成孩子心里畸变.俗话说:温室里的花儿经不得风雨.错位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加上初中教师单纯追求升学率而让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在复杂的现实中很容易迷失航向.很多中专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叛逆,怪癖,自私感到力不从心.中专生中,顶撞老师,逃学旷课,受批评后出走等现象层出不穷.

5,贪图安逸不肯吃苦.不少九零后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有优越,在家里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电脑电视伴深宵日上三竿还觉早的生活,于家务绝缘与生产劳动相斥,严重丧失了劳动者的本色.在学校里表现为不思进取,百无聊赖,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睡觉不分早晚,小说随身携带,手机上网聊天,零食永吃不厌,学习漫不经心,做事懒懒散散.”只是部分中专生的说生动写照.6,时间观念淡薄,纪律意识不强.中专学生难管理,这是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感言.重不得,轻不得.你管紧他就发跳,你管松他就发躁.要想在松与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还真是不容易.因此,在中职校园,迟到旷课是家常便饭,课堂之上是各行其是,打架斗殴防不胜防.理论学习一窍不通,专业技能难登大雅之堂.很多学生的表现与学校的管理格格不入.结果是学有所得凤毛麟角,一无所成多如牛毛.“学会求知,学会技能,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了空头口号,唯有少数学生是按着我们的培养目标获得了发展.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直接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差,对企业的管理不适应,对一线生产劳动的极度排斥.据统计,每年毕业参加工作的中专生,能够在企业干满一年的不到10%,一年内因不适应工作而跳槽两到三次的大有人在.如果任其发展,不采取得力措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势必会影响企业用工的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中专生适应能力差的原因

造成中专生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但归结起来不外外乎以下几点:

1,家庭原因.首先,部分家长教育观念有缺陷.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一般有足够的财力维持子女幸福的生活.很多家长抱着“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生活得更好”的思想,溺爱娇宠孩子,一味顺乎其意,少有严管,更谈不上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其次,有父母生没有父母教的.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很多家长离家弃子远赴他乡打工挣钱,将孩子或者寄托学校,或者托付亲戚,或者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父母的亲情的缺失,很可能在孩子心头留下浓厚的阴影;亲戚的教育管理往往顾虑重重;隔代教育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2,社会原因.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开放性,自由性,有时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网络的普及,让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接触面更为宽广.拜金主义的盛行,追星的社会潮流,腐朽社会生活方式在现实中的渗透,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学校的正面教育面对社会现实的负面冲击,显得苍白无力.中专生大多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吸收社会信息的能力,社会的影响在他们头脑中更容易烙下印痕.

3,教育自身的原因.一是现在的中专学校招生体制的局限性.中专学校招生对象是落榜生,他们大多是初中阶段的后进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知识层次偏低,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入校后长时间不能适应中专学校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规律,便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与中专生学习生活极不协调的心理障碍.二是我国中专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很多中职学校虽然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现实中很多矛盾的具体措施.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的关注较少.据了解,大多数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心理干预机构.三是很多学校没有正确地处理好德育工作,理论文化学习,实践技能培训三者之间的关系,常常是顾此失彼.德育方面,或者措施不得力,或者制度落实不够,或者德育工作没有常态化,或者忽略了挫折教育和就业教育.理论文化学习方面,教学常常脱离学生能力实际,不注意深入简出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成绩把关不严.实践培训方面,有的因财力不济根本没有相应的设备,有的设备进做摆设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时间,有的不安排专门的工厂实习或实习走过场脱离学生专业实际.

三,培养和提高中专生适应能力刻不容缓

首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强,产业工人的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据媒体报道,同样的汽车零部件,中国工人组装的质量就是不如德国工人组装的质量高;同样的手表零件,瑞士工人能组装成世界一流的手表,中国工人则逊色得多.我们目前还只能算是制造大国,里制造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提高中国产业工人素质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性工程.中专学校担负着培养未来高素质产业工人的重任,必须树立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以战略性眼光看待自己身上的责任.二十一世纪能否变成中国的世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工人队伍.

其次,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部门对人才需求标准的逐年提高,中专生面临社会偏见和竞争压力,因此,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对已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不加以正确引导,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患,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富士康事件虽然过去,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度应该提高警惕,要有压力感,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是一个关系到国泰民生的重大课题.

再次,这是社会平安稳定的需要.中专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隐患最多的一个群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稳定和平安是第一要务,离开了稳定和平安,经济发展便失去保障,和谐文明便失去了基础.中专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国家这几年大力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对每一位在校中专生给予国家资助,今年又出台新政对部分家庭贫困生追加一年两千元的补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出发的.增强每个中专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合作能力,做人能力,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纠正他们偏向的一世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心理,稳定他们的就业行为,知道他们正确的进行人生角色定位,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安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四,明确中专学校适应性教育基本内容

“适应”主要是指人的生理和精神随着外界情况变化而进行调节的状态,以使个体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人生来就有自发地适应环境的本能,同时蕴含着逐步适应复杂环境的潜能.这里所说的适应性教育,是指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让中专生能够适应学校的管理,学习生活,以及来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专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学会”,即教育个体“学会求知,学会技能,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自我认知教育

人要适应环境,首先要熟悉自我,认知自我,建立自我意识,对自我准确定位.要教育中专生客观地自我评价,既要看到有点,找准专长,又要明白缺点.自尊而不自傲,自强而不逞能,自信而不自负.然后要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注意扬长避短,有意识地培植自己的闪光点,积累自信和发展的资本.要正视缺点,孔子说,知不足而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总之,要有自知之明,这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2,心理适应性教育.

心理往往影响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适应性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对人的影响绝大部分是心理层面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可以说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青年时期,人的心理素质尚不稳定依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造学生的心理,就是要输入理性,增强个人定力,培养学生心理的稳重性.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心理素质的较高境界.

3,身体适应性教育.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显然难以适应快节奏高负荷的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出去就业后发出感慨:身体吃不消.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求知学习技能培训需要也能够狼的身体,当工人跑推销搞管理需要强健的体魄.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合格人才.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每天安排充足的锻炼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情感适应性教育.

中专生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向善的思想倾向.但是在自我意识的注主使下,有不少学生情感不稳定,很脆弱,易冲动,好宣泄,意气用事,不顾及后果.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多与学生交流,走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更多的实质性东西,有的放矢,采取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培养健康的情感,就是要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让爱的元素融入思想,让博爱宽容的意识主导行为,以实现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和谐.

5,行为适应性教育.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行为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上.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是一个人正常生活在世界上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每个人生活的环境是不同的,且每个人对其所处环境的感知和认可度都不一样.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如果说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那么社会就是人类的摇篮.社会环境个人所接触的环境中是复杂的.如果把社会环境抽象为一个系统来看,这个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包含了许多社会要素,如纪律,制度,道德,法律,习俗等.这个系统的主要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单元组成.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学校.因而,学校的教育方式及相关条件如何对学生起着较大的影响.培养行为的适应性,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入乡随俗‘的观念,要学会改变自我,调整自我生存状态.这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的生存之道.萧伯纳说:“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适应自己.”蒙田说:“既然不能驾驭外界,我就驾驭自己;如果外界不适应我,那么我就去适应他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实施适应性教育的基本举措

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是一项长期复杂而且艰巨的工作,急于求成则会适得其反.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长期抗战,耐心细致工作的准备.结合学生实际,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

1,思想教育促转变.

思想教育是德育工作的灵魂,思想通则行为通.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学生观念的转变.要让学生认识到中专生活的实质,对生活方式和内容的巨大转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同时,老师还要适时地做好安抚和引导工作.对表现出明显不适症的学生重点跟踪疏导.充分发挥班级宣传栏和主题晚讲以及班会活动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适应能力的大讨论,使学生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懂得学会适应就是学会生存之道的道理.

2,完善制度保落实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制定出切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阶段性培养目标,配套完善考核考评制度,确保学生学有所成,习有所得.艺高走天下,艺短寸步难.过硬的知识技能本身就是最强的适应力.因此,学校要从教学教研入手,强化校本教研,有针对性地定内容定形式定方法.首先,管好老师的教,把好课堂教学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因中专生基础太差,学习能力欠缺,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简,同时要努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让多数学生听得懂,学的着.其次,要把好实训关.实训最讲究实用性.必须注意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中专生普遍对动手操作有较高的兴趣,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安排充足的实训课,然学生在练习中提高技能.最后,规范考核制度.既考老师又考学生,对老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应以硬指标来考核,奖优罚劣;对学生也应引进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优化考核指标,突出激励机制,慎用惩罚措施,既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要保护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

3,开展活动促发展.

中专生活应该丰富多彩,用活动陶冶人,以活动培养人,用活动提高人,让中专生活成为中专生人生历程中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两操阵容壮观,锻炼热火朝天,歌声嘹亮悠扬,广播陪伴课间,比赛好戏连台,表演精彩纷呈,篮球场上喝彩阵阵,图书管理人头攒动,应该成为中专生活得样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开阔心胸,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培养意志,而这些,正是学生构成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4,创新方式促提高.

中专生范文篇4

【关键词】学生;心理;障碍;对策

【Abstract】Afterthestudentpassesintothespecializedmiddleschool,thepressurereducedrelatively,butthe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actuallydoesnothavealsotostrengthen.Inthistimes,individualpersonality,thoughtsystemrapidlyexpand,butdidnothaveaspecificallyexplicitgoal,easytohavethepsychologicalquestion.Thisarticleattemptstothepolytechnicschoolstudenthasthepsychologicalbarrierreasontomakethesummaryanalysis,andhowtoovercomethesepsychologicalbarriertoproposesomeideas.

【Keywords】Student;Psychology;Barrier;Countermeasure

1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1生理方面。中专生正处于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使其注意到了自身,“自我”意识随之出现和发展。由于现实交往受挫、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以及对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价过低等原因引起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往往引起学生产生自卑的心态。

1.2心理方面。中专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态。这一弱点表现的思维上,往往是形象思维过强,逻辑思维不足,常以个人感受、体验、直觉和情感代替缜密、严格的判断和推理。

1.3社会方面。伴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更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正常的社会化,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专生多表现出惶恐不安,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缺乏心理的适应能力。

2提高中专生的心理质量的对策

2.1抓好入学教育。开学之初,针对中专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失落的心理,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既然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了一名中专生,就应该正视现实,自卑失落、自暴自弃是于事无补的。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2.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心理上,可有计划地安排心理讲座,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培养完善的人格,促进健康心理的养成,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依赖型转化为独立型的过程。在生活上,要教育学生学会独立生活以及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上,要由以前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要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定位、自我设计,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培养学生有善于探究、审慎的意识,使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思潮,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从而使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内化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观念。

2.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以消除学生“混日子”的消极心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级”、“考证”活动以及各种操作技能大赛;组织适当的适应择业方面需要的实用技能训练,如仪表、谈吐、风度和文字表达等实用技能培训等。

中专生范文篇5

关键词:新时期;中专生;心理教育

提高中专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

一、中专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专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人才,促进国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但由于中国的中专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有些甚至是盲目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它将影响中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中专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专学生是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中专生正值青年初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生活环境、人生理想、现实等种种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人痛苦、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有的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而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对于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由专职的教育者施加给学生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从国外的调查来看,十多岁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卫生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不良性格等间题。在中国,这种学生基本上得不到学校心理专家的帮助,绝大部分人还得忍受着教师、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交流个人问题,更有甚者休学在家。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尽快地掌握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新时期中专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从中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系统、比较有成效的,相比之下,心理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重视对中专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中专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中专院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专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他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否与同龄人身心特点保持一致,对所处的环境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中专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心理发展上自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专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引人注意。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有时可能表现为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可能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或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发泄不满;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种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最后是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动,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性的成熟对于青春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生理本身的变化,更在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性成熟直接导致性意识萌动产生对异性的倾慕,对异性的迷恋、需求,需积极疏导。

(二)影响中专院校青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增强中专学生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因素。

1.来自学校的因素。(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不少学生带着新鲜感和浪漫感进人学校,但在人校后却发现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于是萌生一种剧烈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滋生了孤独与紧张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不健康校园文化的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3)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如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却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等等。

2.来自社会的因素。由于我们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必然会给职校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不少学生对近几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思想深层产生了不少疑虑和困惑。社会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堕落和腐败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3.来自家庭的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1]。

三、提高中专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各种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促进中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无时不刻地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所以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摸索探讨,逐步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和完善解决学生心理的手段和方法。辅导员、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道德动机,把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辅导员、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和理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宽容有度、严于律己。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学生明确生活目的,端正生活态度,排除情绪困扰,克服意志缺陷,培养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纠正认知偏差,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

首先要净化校园社区环境,倡导校园文明风气,提倡健康娱乐生活。中专院校应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板报等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高职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其次要改变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完善和健康成长。要树立育人的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走出过去重智轻德,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误区。最后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发挥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观念,规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强化挫折教育的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三)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事件,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渠道,而不是采取一些有害的消极处理方式。为此笔者提出应该在高职院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及时甄别、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采取主动跟踪服务的方式,把学生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高职院校要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开设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等,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一个倾吐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困惑和压力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手段宣泄出来,避免他们因心理失衡作出于己无利、于社会有害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寇振华.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心理教育探析[J].时代文学,2007,(3).

中专生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期;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考

加强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所需,也是对中专生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中专生,作为时代建设人才和民族的未来,承载着文化传承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提高中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只有加强中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推进国家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早日实现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以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加强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确保中专生不断提升自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前,深入剖析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条件,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优秀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1从客观现实出发,把握新时期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新时期中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行客观现实出发,以更准确地把握中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哲学上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加强新时期中专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以市场经济为条件,基本经济制度为标准,全球化发展为准则,网络时展为依据,为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极大影响了现代人的意识,中专生也不例外。在政治教育中,要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深入落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让中专生养成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良好品质,完善道德建设。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倡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此,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规范中专生思想政治观念。此外,全球化发展态势势不可挡,网络时代势如破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趋利避害,引导中专生坚持正确的思想道路,避免腐朽思想和不良观念的影响。

2坚持唯物辩证法,深入落实新时期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

唯物辩证法坚持对立统一的原则,涉及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统一的原则。加强新时期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基于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提高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以有效强化中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原则,认识到每个中专生所认识到的、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会有不同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质,在教育过程中,要深入源头,了解中专生政治素养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中专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以规范中专生的政治教育方法。此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交互激烈,中专生面临着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原则的取舍问题,在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普遍性原则,积极弘扬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和纲领,推动民族精神的普及和推广,以培养中专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个性,无私奉献的民族操守,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基于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要从大专生的个性出发,以层次性的教育原则,充实大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完善新时期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代,中专生作为时展的新生势力,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新时期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提高新时期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转化为强大的创造力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提高新时期中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政治教育内容,老师对中专生的教育和培养,要规范化每一节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对于课堂内容要结合社会实践,并以历史事件和社会事迹为参考标准,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并在社会生活中规范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勇于奉献、敢于挑战,遵循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秉承为国、为民、为家的基本理念,夯实国家建设的基础,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条件,为国家的繁盛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加强新时期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国家稳定的必然之路,任重而道远,在哲学意义上来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提高中专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从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出发,对于可能出现的挫折和问题及时排除,坚持百折不饶的信心和勇气,从细节入手,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目标的稳定性,并以坚持、坚韧的精神,提高新时期中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和谐统一的精神文明。

作者:李素丽 单位:河南省民政学校

参考文献

[1]蔡祝莲.新时期中专生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调整策略浅析[J].时代教育,2013(08).

中专生范文篇7

【关键词】学生;心理;障碍;对策

【Abstract】Afterthestudentpassesintothespecializedmiddleschool,thepressurereducedrelatively,butthepsychologicalbearingcapacityactuallydoesnothavealsotostrengthen.Inthistimes,individualpersonality,thoughtsystemrapidlyexpand,butdidnothaveaspecificallyexplicitgoal,easytohavethepsychologicalquestion.Thisarticleattemptstothepolytechnicschoolstudenthasthepsychologicalbarrierreasontomakethesummaryanalysis,andhowtoovercomethesepsychologicalbarriertoproposesomeideas.

【Keywords】Student;Psychology;Barrier;Countermeasure

1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1生理方面。中专生正处于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使其注意到了自身,“自我”意识随之出现和发展。由于现实交往受挫、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以及对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价过低等原因引起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往往引起学生产生自卑的心态。

1.2心理方面。中专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态。这一弱点表现的思维上,往往是形象思维过强,逻辑思维不足,常以个人感受、体验、直觉和情感代替缜密、严格的判断和推理。

1.3社会方面。伴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更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正常的社会化,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专生多表现出惶恐不安,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缺乏心理的适应能力。

2提高中专生的心理质量的对策

2.1抓好入学教育。开学之初,针对中专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失落的心理,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既然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了一名中专生,就应该正视现实,自卑失落、自暴自弃是于事无补的。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2.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心理上,可有计划地安排心理讲座,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培养完善的人格,促进健康心理的养成,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依赖型转化为独立型的过程。在生活上,要教育学生学会独立生活以及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上,要由以前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要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定位、自我设计,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培养学生有善于探究、审慎的意识,使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思潮,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从而使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内化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观念。

2.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以消除学生“混日子”的消极心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级”、“考证”活动以及各种操作技能大赛;组织适当的适应择业方面需要的实用技能训练,如仪表、谈吐、风度和文字表达等实用技能培训等。

中专生范文篇8

关键词:新时期;中专生;心理教育

提高中专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

一、中专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专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人才,促进国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但由于中国的中专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有些甚至是盲目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它将影响中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中专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专学生是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中专生正值青年初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生活环境、人生理想、现实等种种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人痛苦、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有的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而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对于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由专职的教育者施加给学生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从国外的调查来看,十多岁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卫生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不良性格等间题。在中国,这种学生基本上得不到学校心理专家的帮助,绝大部分人还得忍受着教师、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交流个人问题,更有甚者休学在家。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尽快地掌握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新时期中专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从中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系统、比较有成效的,相比之下,心理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重视对中专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中专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中专院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专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他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否与同龄人身心特点保持一致,对所处的环境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中专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心理发展上自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专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引人注意。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有时可能表现为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可能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或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发泄不满;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种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最后是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动,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性的成熟对于青春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生理本身的变化,更在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性成熟直接导致性意识萌动产生对异性的倾慕,对异性的迷恋、需求,需积极疏导。

(二)影响中专院校青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增强中专学生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因素。

1.来自学校的因素。(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不少学生带着新鲜感和浪漫感进人学校,但在人校后却发现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于是萌生一种剧烈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滋生了孤独与紧张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不健康校园文化的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3)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如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却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等等。

2.来自社会的因素。由于我们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必然会给职校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不少学生对近几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思想深层产生了不少疑虑和困惑。社会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堕落和腐败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3.来自家庭的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1]。

三、提高中专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各种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促进中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无时不刻地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所以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摸索探讨,逐步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和完善解决学生心理的手段和方法。辅导员、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道德动机,把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辅导员、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和理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宽容有度、严于律己。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学生明确生活目的,端正生活态度,排除情绪困扰,克服意志缺陷,培养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纠正认知偏差,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

首先要净化校园社区环境,倡导校园文明风气,提倡健康娱乐生活。中专院校应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板报等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高职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其次要改变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完善和健康成长。要树立育人的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走出过去重智轻德,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误区。最后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发挥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观念,规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强化挫折教育的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三)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事件,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渠道,而不是采取一些有害的消极处理方式。为此笔者提出应该在高职院校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及时甄别、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采取主动跟踪服务的方式,把学生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高职院校要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开设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等,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一个倾吐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的心理困惑和压力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手段宣泄出来,避免他们因心理失衡作出于己无利、于社会有害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寇振华.职业院校青年学生心理教育探析[J].时代文学,2007,(3).

中专生范文篇9

一、中专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专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人才,促进国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但由于中国的中专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有些甚至是盲目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它将影响中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中专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专学生是心理问题和疾患的高发人群,中专生正值青年初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较大,面对生活环境、人生理想、现实等种种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观念的冲突,利益的选择,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人痛苦、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有的甚至表现出激烈或异常的行为。而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对于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由专职的教育者施加给学生并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从国外的调查来看,十多岁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卫生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不良性格等间题。在中国,这种学生基本上得不到学校心理专家的帮助,绝大部分人还得忍受着教师、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交流个人问题,更有甚者休学在家。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尽快地掌握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新时期中专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从中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系统、比较有成效的,相比之下,心理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重视对中专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中专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中专院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专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他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否与同龄人身心特点保持一致,对所处的环境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中专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心理发展上自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意识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处于青春期尚未完成的中专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分引人注意。表现为从开始比较单纯地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其次,心理活动出现丰富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冲动性,有时可能表现为对人十分关心和同情,但同时可能毫无理由地欺侮弱小同学,或对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发泄不满;有时对人积极、热情,有时又羞于表现对别人的好感。这种表现与过分冲动和不能自制密切相关。最后是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动,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性的成熟对于青春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生理本身的变化,更在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性成熟直接导致性意识萌动产生对异性的倾慕,对异性的迷恋、需求,需积极疏导。

(二)影响中专院校青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增强中专学生素质,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分析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因素。

1.来自学校的因素。(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不少学生带着新鲜感和浪漫感进人学校,但在人校后却发现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于是萌生一种剧烈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滋生了孤独与紧张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不健康校园文化的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3)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从学生主观方面看,引起心理问题的症结重要的还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如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却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等等。

2.来自社会的因素。由于我们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必然会给职校学生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不少学生对近几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思想深层产生了不少疑虑和困惑。社会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堕落和腐败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3.来自家庭的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是有的对子女前途甚为关切,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的实际能力、兴趣需要及心理状态缺乏理解与沟通,常常用命令、指责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学习,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导致学生产生要么“屈从”,要么“反感”的不良心理反应。二是有的过分的满足孩子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过去过于溺爱,过于呵护,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也责怪老师教育不当,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等不良心理素质。三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因而丧失信心,放任自流,从而导致学生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任性个性[1]。

三、提高中专生心理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强化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各种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促进中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无时不刻地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所以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摸索探讨,逐步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提高和完善解决学生心理的手段和方法。辅导员、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道德动机,把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辅导员、班主任还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和理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宽容有度、严于律己。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使学生明确生活目的,端正生活态度,排除情绪困扰,克服意志缺陷,培养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纠正认知偏差,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

首先要净化校园社区环境,倡导校园文明风气,提倡健康娱乐生活。中专院校应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板报等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高职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其次要改变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完善和健康成长。要树立育人的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走出过去重智轻德,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误区。最后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发挥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观念,规范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强化挫折教育的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中专生范文篇10

计算机技能型劳动人员是近阶段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各个行业都需要既懂得技术又能具体操作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劳动者。1995年以后职业中专学生就业逐步定位在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具备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适应岗位变化的储备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初步管理能力等是激烈市场竞争对职业中专毕业生的要求。

随着普教和高教的扩招,目前职业中专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因为素质、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进入普教和高教;相对较低的学生才进入职业中专进行技能培养。而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一般较差,加上有些职业中专专业技能教育不系统,没有针对性,对社会现状理解浅薄,使得部分中专生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干、干不了、干不好、不会干、干不长”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前职业中专教育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解决思路

本人从事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多年,对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一定了解。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现在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教学没有层次感、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针对性是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职业中专的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就业的压力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高深的理论研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他们利用很短的时间培养从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是在择业面的选择上相对狭窄。相对于他们,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利用较长的时间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

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非常快,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为主的主体思想,以加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下面谈谈几点具体思路。

1.摸准市场需求脉搏,培养“拿来就用”型人才

最近国家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职教育之后,为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业市场多变,为了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们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课程,少上一些空洞,不切合实际的理论课程。甚至可以让用人单位来参与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与岗位接轨,与实际工作接轨。

2.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能顺应形势发展,走出去,多进行专业研究,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还应积极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增强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职业中专学生毕业只有毕业证,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技能证书,这就在就业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明确学习目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使他们有“双证”甚至“多证”,为自主择业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