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机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22:08

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范文篇1

一、明确监管责任,严格工作纪律,确保监管到位

《**市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煤矿安全监察局作为**市行政区域内的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所负监督管理职责,并对煤监机构及人员的工作纪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保证监管到位。

**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是:一是负责**市乙级资质煤矿安全评价机构的审批、检查、考核等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市甲级煤矿安全评价机构的考核工作。二是负责所辖区域内乙级煤矿检测检验机构资质的认定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负责**市三级资质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审批、检查、考核,授权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对所辖区域的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审批、检查、考核等监督管理工作,参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市一级、二级资质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考核工作,并实施监督管理。四是负责对煤矿救护队资质认证、煤矿救护队员上岗培训和复训等监督管理工作。

我局制定的《暂行办法》,要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九条纪律”和“双五条”规定。不得指定生产经营单位接受特定的中介机构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中介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实行地区保护,不得干预安全中介机构的正常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或者方式向安全中介机构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取费用,不得向安全中介机构摊派,不得在安全中介机构报销任何费用。不准接受或变相接受中介机构的任何馈赠、报酬、福利待遇;不准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在中介机构入股或参与利益分成;不准在中介机构报销应由单位或个人支付的任何费用;不准以专家或其他名义从事有偿安全生产中介活动。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将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加强对煤矿安全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市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各类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收费、服务质量等方面,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处理办法。确保各中介机构合理、合法、高质量地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中介服务工作。

在资质管理工作上,要求各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相关的、有效的资质证书,方可执业。未取得资质证书的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有关中介活动。同时,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开展中介活动时必须向委托方提交有效的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证明。

在有偿服务方面,要求煤矿企业自主委托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资质的安全中介机构进行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并出具委托书和签订中介服务合同。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煤矿安全中介活动收费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标准、社团组织制定的行业自律标准或者参照上述标准双方协商收费,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在服务质量方面,要求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技术标准、职业准则,遵照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原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并为其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要确保对中介服务结论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真实性,并对中介技术结果(论)承担刑事、民事责任。

中介机构范文篇2

2.建立中介机构库:在南昌市范围内,由县领导小组按照中介机构类别,选定5-10家有资质、信誉好的中介机构进入储备库,中介机构储备库实行每年末尾淘汰制。每年年底由县领导小组根据中介机

当年度参加投标和从业情况决定下年度参加我县投标的中介机构名单。

3.选定的方式:采取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等方式。

4.选定的组织形式:由招投标领导小组牵头,会同县财政局、监察局、发改委、住建局、业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按照招标投标领导小组确定的方式进行公开选定。

5.工程项目资金200万以上的,中介机构向社会公开招标;200万以下的,中介机构由县领导小组确定,原则上向本县中介机构倾斜。

二、工程签证办法

1.为进一步加强工程签证工作的管理,确保新增工程量的签证真实、准确、合法,防止“高估冒算”行为的发生,所有新增工程量的签证工程均应在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

2.所有新增工程量的签证,除监理、业主人员签字以外,县财政局、监察局、住建局等三家部门的现场监督人员必须到场签证。对单项工程签证在2000元以下的,由现场管理人员审签;2000元-1万元的,由县财政局、监察局、住建局等三家部门的现场监督人员签字后送三家部门的分管领导审签;1万元-5万元的,经逐级审核后,送县财政局、监察局、住建局等三家部门的主要领导审签;5万元-20万元的,逐级审核以后,由县分管领导审签;20万元-50万元的,由县领导小组审定;50万元以上的,报县政府常务会审定。

3.所有签证项目未按上述程序签证的,一律视为无效签证,不得作为决算的依据。

三、预(决)算办法

1.设计部门编制的预算,经财政、城建部门审核后,报县领导小组审定,方可进行招投标。土建部分的材料价格(砖、水泥、沙、卵石等)由业主单位、监察部门共同进行市场询价确定;其它材料及设备价格由业主单位和县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进行市场询价或按政府采购方式确定;招标控制价、下浮系数根据工程性质类别,由县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2.工程决算由施工单位编制,业主单位审核,经县住建局初审,县财政局结算后,由县审计局或审计局委托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在下达审计结论之前,县审计局应将审计结论报县领导小组审定后下发

3.工程决算资料必须真实、合法、有效,主要包括以下资料:施工图、竣工图、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工程签证。

四、监督办法

1.县监察局、财政局、住建局三方要不定期到施工现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责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

2.对施工方五大员到岗情况进行现场抽查,五大员每个人到岗率按抽查次数计算不得低于80%,否则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并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五、竣工验收办法

中介机构范文篇3

TOensuretheobjectivityoftaxationcertificatemadebytaxagency

Abstract:InChina,CCTAsystemisinsteadofactingasagentuniversalyafterthedevelopmentoftaxagency.UnderCCTAsystem,CCTAcouldgiveoutthecertificateoftaxaffairs.Atpresent,becauseofthelackrecognizeofthiscertificate,itisimportanttoensuretheobjectivityoftaxationcertificateforthedevelopmentofCCTA.Inthisthesis,basedondiscussingthecharacteroftaxcertificate,theauthorsuggestedsuggesteditisbesttoensuretheobjectivityoftaxationcertificatebypractitioners''''self-discipline,taxpayers''''onusprobandiandenhancingcontrolofgovernmentandadministration.

我国税务中介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从普遍制度到注册税务师制度的选择。前者从文本意义上肇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实施细则的颁布与施行。尽管上述两个规范性文件并没有说明当时的税务制度究竟是普遍制度还是个别制度,但是从以后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来看,我国实际上向实行税务中介机构普遍制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普遍推行税务制度以后,税务机关的主要力量将转向日常的、重点的税务稽查,建立申报、、稽查三位一体的税收征管格局,同时辅之以对偷逃税行为进行重罚的办法。”可见,当时的制度选择是将税务作为税收征管格局的重要一极而存在的,其原因是“在我国实行税务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税收征管管理质量,推进依法治税,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需要。特别是实行新税制以后,全面推行税务制度已成为税收征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1]

毋庸质疑,我国当时实行税务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制度意义和操作意义。从制度层面而言,税务制在开了在税收征纳关系中引进税务中介机构的先河,对于强化国家的税收管辖权、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从操作层面而言,税务制度的实行对于各级税务机关规范税收征纳程序的执行、保证国家税收及时入库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促进新税制推行的作用。然而,随着新税制仓促出台的税务制度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的“普遍”程度,直到现在,纳税人接受税务仅仅只有不到2%。大量存在的公有制企业并未能走出保姆式服务的误区,良莠不齐的税务队伍似乎难以承担“普遍”的重任。

我国税务中介机构的第二次制度性调整以注册税务师制度的建立为标志。1996年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建立了税务的职业准入制。但是税务普遍制度并没有得到摈弃,税务中介机构服务的范围、形式、权利义务、责任和在国家税收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并没有实质改变。1997年的征管机制改革伴随着的是税务中介机构制度的重大调整,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以申报纳税和优质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2]可以这样说,这次改革放弃了将税务作为税收征管体系中的重要一极的思想,注册税务师制度得以正式确立。

制度选择的推动力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册税务师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密不可分,注册税务师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如何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和税收征管体制相适应的注册税务师制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在税收工作中发挥注册税务师作用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了注册税务师签字鉴证后出具的纳税情况报告,税务机关可以逐步作为受理申报、开展税务稽查的参考依据。从而突破了注册税务师行业税务与纳税服务的业务范围,为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和税务工作的通知》将注册税务师行业定义为“既服务于纳税人又服务于国家,是具有涉税鉴证与涉税服务双重职能的社会中介行业。”从而将涉税鉴证作为一项重要职能赋予税务中介机构。紧接着,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中又第一次明确了税务中介机构鉴定证明的“证据”作用。国家税务总局令的14号(《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以部委规章的形式将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作为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固定下来。

税务中介机构将其业务范围成功拓展到涉税鉴证证明领域无疑是该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到至今为止,无论是注册税务师行业内部还是税务机关都没有统一对涉税鉴证证明的认识。而对涉税鉴定证明的形成过程具有怎样的逻辑以及认识规律是正确认识涉税鉴定证明的重要路径,只有认识其内在规律性,才能确保其所承载的信息的客观性,而确保涉税鉴证证明的客观性是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攸关点。

注册税务师的涉税鉴证过程,是对纳税人涉税经济活动在再认识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涉税鉴证证明就是注册税务师对纳税人经济活动税法符合性的判断。其运行轨迹是,注册税务师根据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运用税法的相关规定,在主观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纳税人对某一经济活动是否且在多大程度上承担纳税义务的主观判断。由于国家规定税务机关有采纳包涵注册税务师主观判断的涉税鉴怔证明的法定义务[3],这一判断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和纳税人的经济利益的实现。

如果把注册税务师看成为对过去事实真相的观察者,那么,涉税鉴证证明就是以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过去曾经经历过的客观实在向世间说“话”。但是,它到底“说”出什么,取决于注册税务师“听”到了什么。涉税鉴证证明所承载的事实真相是由注册税务师进行思维而“发现”的,所以,如果说涉税鉴证证明本身能证明什么,必须是注册税务师确信它能够证明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较为复杂的事实将因观察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种差异,来源于哲学上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法。观察者对事实如何评价,其实是他个人经历、情感偏好乃至利益立场的独自表达,而事实却是必然存在的,与人的情绪与态度无关。所以,人对事实的认识是主观的,而过去的案件事实本身却是客观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背离的现象,是哲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往往给注册税务师以一定的想象和推理空间,对相同的事实作出不同的认定也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注册税务师对纳税人涉税经济活动的客观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主观判断。可以这样说,如何保证税务中介机构涉税鉴证证明的客观性,保证其认定事实的客观化是确保该行业茁壮成长的关键。注册税务师制度是一个多个制度组成的综合体,应既有行业准入制度、又有行业自律制度、同时应该有相应的监管制度。笔者认为,制度的设计应确保注册税务师涉税鉴证证明形成的客观性。

1、行业自律对涉税鉴证证明的客观化保障

涉税鉴证证明包含着注册税务师的主观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注册税务师心里想到什么,事实真相就是什么。注册税务师不可能不受到行业程序的约束。注册税务师准入制度其实给行业程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富有学养的注册税务师更容易自觉接受行业自律规范的约束。关键是行业应该如何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制度体系来确保注册税务师的行为客观化。笔者认为,一是建立注册税务师工作底稿制度。要求注册税务师在作出涉税鉴定证明时,应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包括和纳税人接触的整个情况如实记录下来。这一行为,从证据收集的角度,工作底稿制度是“固定”证据的过程;从认识的角度来看,工作底稿制度是对整个认识过程的复制。其规律性在于其可还原性,根据注册税务师的工作底稿,其取证和思维过程将会得到重新还原,这将给行业以及国家监管部门对注册税务师的行为作出评价提供了可能。二是建立说明理由制度。注册税务师应当在其涉税鉴证证明中说明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涉税鉴证证明既然是注册税务师作出的纳税人经济活动税法符合性的主观判断,那么,注册税务师就有义务在其出具的鉴证报告中申明其之所以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理由的申明不仅仅是对委托人(纳税人)[4]的一个“交代”,而且也是对国家的一个“交代”,税务机关在对涉税鉴证报告的审查过程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注册税务师之所以这样或者那样判断的理由。既可以增强涉税鉴证证明的说服力,同时又可以方便税务机关就该涉税鉴证证明作出“反驳”。

2、纳税人举证责任的建立对涉税鉴证证明客观化的保障。

纳税人和注册税务师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关系,委托人在委托注册税务师就其涉税经济活动作出涉税鉴证证明时是否应承担举证责任是目前制度设计中缺失的。笔者认为,应强化纳税人的举证责任。涉税鉴证证明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注册税务师个人体验过去已发生事实的过程。为了使鉴证过程和鉴证结果具有公信力和权威,获得社会信赖和当事者信任,制度设计应当对注册税务师和纳税人分别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从对注册税务师的角度而言,强调注册税务师的智慧和个人素养,严格遴选的标准,并从行业角度给注册税务师的行为给予约束;从纳税人的角度而言,完善纳税人举证责任制度,是保证涉税鉴证证明客观性的重要一环。

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所反映的事实所达到的证明程度,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现有证据很充分,争执的涉税事实即待证事实得到了证明;二是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待证涉税事实,待证涉税事实存否不明。在第一种情况下,注册税务师可以根据待证涉税事实所对应税法规范中事实假定部分,推出纳税人纳税义务存在或不存在的判定;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待证涉税事实的不存在,判定主张这一事实的纳税人所请求的内容不成立。

上述情况是建立在纳税人向注册税务师提供客观真实的涉税资料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在实践中,纳税人为了逃避纳税义务,往往向注册税务师提供虚假的涉税资料。在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中,纳税人向注册税务师提供真实的涉税资料的义务并没有得到确立。笔者认为,有关法律规范应对此予以明确。在确立纳税人向注册税务师的举证责任中应明确纳税人行为意义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行为意义的举证责任是指纳税人有向注册税务师如实提供涉税资料的义务。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是指当纳税人没有履行行为意义的举证责任或者履行责任有瑕疵,导致发生偷税、漏税行为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通过确立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确保纳税人当事人履行行为意义举证责任的积极主动性。

3、国家行政机关的监控对涉税鉴证证明客观化的保障。

税务中介机构的涉税鉴证制度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税收征纳关系而设定的。而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税收职能的具体执行者,理应享有对涉税鉴证证明的审核权。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涉税鉴证证明的审核,而且是对纳税人纳税义务是否发生的再认识。笔者认为,审核程序的存在是对注册税务师出具客观的涉税鉴证证明的事后审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和注册税务师行业一道制定涉税鉴证的业务标准。将业务标准的建立作为市场准入的标准,同时向纳税人公布审查合格的税务中介机构的名单。二是建立注册税务师从业质量的评判制度。税务机关对涉税鉴证证明的评判包括形式评判和实质评判。前者是指采取案头审查的方法,按照涉税鉴证证明文本所承载的相关信息,对涉税中介机构是否按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作出评价。实质评判是指税务机关采取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纳税人的应税行为作出专项评估或者税务检查,同时对注册税务师的涉税鉴证证明的客观性作出评价。三是建立税务机关的通报制度。税务机关发现中介机构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内容不实或提供虚假鉴证报告的,向社会与行业主管部门通报。四是强化涉税中介机构以及其注册税务师的法律责任,建立包括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在内的法律责任体系。

在加强对涉税中介机构的监管同时,理顺税务机关与涉税中介机构的关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一是改变两者之间业已存在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保证税务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在普遍制度的理念下,中介机构实际上穿着税服干着的事情,中介机构实际上完全依附与税务机关。这种状况到现在为止还在不同程度的存在。依附关系对注册税务师的职业判断是一个“障碍”,可能增加中介机构与税务机关勾结的可能性。二是建立注册税务师与税务机关的抗辩模式。尽管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4号规定税务机关有义务接受涉税鉴证证明,但是对于有瑕疵的鉴证证明被税务机关否定、或者注册税务师认为税务机关的决定不服时,注册税务师是否能够抗辩、抗辩的路径是什么尚有待明确。笔者认为,当税务机关与税务中介机构就某一涉税鉴证证明存在争议时,税务机关应向税务中介机构出具采纳与否的书面决定。税务中介机构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

[1]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税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税发1994【211】号)。

[2]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深化征管机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7】1号)。

中介机构范文篇4

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近几年取得突破性发展。据统计,2000年,北京地区的科技中介机构有3000家左右,其中相关行业协会有10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余家。从业人员有l4万余人,涉及技术、信息、咨询、人才、融资、法律、会计和知识产权等2O多个科技中介服务领域。2000年,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的营业收入达258亿元;开展咨询服务项目近2O万个,咨询服务项目收入65.2亿元,创造服务增加值6l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2.49%…。2007年,北京市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经达到9000多家,相关协会16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多家,从业人员l8万多人。年服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85家,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近10家,并涌现出了中科前方、北大纵横、新华信、清华科威和零点咨询等l0多家知名品牌机构。北京市的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经验

对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措施进行梳理,可以窥探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有益经验。

2.1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1999年底,北京市提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强化服务,整合资源,提高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其首先建设的是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和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主要由行业协会、专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促进不同创新组织和服务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的创新服务体系。

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按照两个网络和三个层面的架构建设。两个网络是区域性创新服务网络和领域式创新服务网络,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综合性的、承担一定政府职能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科技条件市场等;第二个层面是专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北京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新材料中心、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等;第三个层面是社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等。在区域创新系统内定位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高起点、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2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十五”以来,为了进一步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北京市先后制定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和《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纲要》等30多项地方性科技法规、规章和政策性、制度性文件。在这些政策文件中包含了对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内容。2006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出台了《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意见》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北京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意见》在促进对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机构培育、体系构建、协会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规定,成为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3设立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专项资金

北京市在2005年启动实施了“科技中介服务专项”,在国内开创了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先河。专项资金实施三年来,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共对103家机构给予了资金支持,资助总金额3000多万元。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一批典型科技中介的专业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据对2005年专项资金资助的技术转移、科技咨询、大学科技园和企业孵化器的统计,23家技术转移机构共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项目1086项,实现交易额4.6亿元,技术转移服务收入5640万元;28家科技咨询机构共为高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咨询项目1037个,咨询服务收入l6.4亿元;l7家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统计共为676家企业开展各类专业化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收入达到1362万元。

2.4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机构

早在1980年,北京市第一家民营科技开发服务机构——北京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就在中关村诞生。北京市在发展科技中介机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科技中介机构中的作用。《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除保留少数由政府资助的面向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外,绝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要以民间投资为主,鼓励、探索建立合伙制的企业运营机制。深化事业单位型科技中介机构改革,在确保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服务机制。

2.5不断创新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模式

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创新其服务模式。北京市科技部门及时总结科技中介机构的成功做法凝练成联合体型、农业技术推广型、技术引进集成型、示范推广型、风险管理探索型、咨询托管型、研发外包型、快速融资型、科技条件开放型、技术拍卖型、资本运作型、集成科技资源型等l2种科技中介服务的典型模式,并通过专题展览、媒体宣传、大会推介等多种方式,对这l2种典型模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6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服务需求旺盛

中小企业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北京市中小企业总数近3O万户,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数、应税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科技人员数、专利授权数的比例分别为99.8%、81.3%、55.9%、64.4%、88.6%和90.2%。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劣势,其发展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提供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因此对科技中介服务有着广泛需求。

3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启示

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取得优异成绩,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原有的雄厚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北京市针对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我国其他省份从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经验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框架内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是,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政府、中介机构是创新体系的四个执行主体,四者之问有着双向联系J。区域创新系统健康发展需要四个执行主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是以协调者和中间人的身份出现的,在帮助技术供需双方对接的过程中,使得在上游(大学、科研院所)积累的大量科研成果顺利进人到下游(企业),在实现上游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同时,改善下游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使得下游的需求信息及时通过科技中介反馈到上游。通过二者的有效沟通达到双赢的目的。但如果没有上游和下游的支持和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科技中介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就无法破解经济科技“两张皮”困境。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性,要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高度来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同时也要在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各执行主体协调发展的情形下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2)有效的政策措施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

逐步建立系统的、配套的科技中介法律法规体系,这是规范科技中介机构行为的前提,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目前,我国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制化管理程度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实际需要、与科技中介机构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技术创新的需求,都有不小的差距。应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将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改变当前无法可依和无章可循的现象。具体来讲,要加强关于科技中介机构方面的立法,包括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界定、科技中介的管理体制、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自律机制、法律责任等,明确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性质、地位、功能以及资质评定等法律程序;要就目前矛盾比较突出、与经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的若干具体类型的科技中介机构(如资产评估、融资投资机构、咨询、鉴证机构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抓紧进行立法,要依法对科技中介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要制定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责规范和行业准则,包括市场准人、交易规则、中介合同、中介范围核定、成本核算、利益分配、纠纷处理、破产管理办法等。加强对科技中介的法制化、制度化管理;要在法规体系建构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要注意遏制一些科技中介机构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样,才能为科技中介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使之趋于良性发展,从而为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发挥更大的作用。

(3)政策性资金可加速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除为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政府要提供政策性资金加以扶持。政策性资金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初始,需要靠政府的扶持,其活动主要是非盈利性的。在此领域,市场机制失效。此外对一些新兴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务,由于企业对业务的未来盈利及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政府要先行投入资金,创造示范效应,诱导社会资本进入。二是设立专项资金或实施专门的计划为中小企业使用科技中介服务提供财政支持,或通过减免税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采用科技中介服务。

(4)社会化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根本方向

科技中介机构应该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遵循独立、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公正、监督功能的社会组织,它们介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而不是政府附属物,也不是企业代言人。科技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科技进步的稳定剂和协调器,是政府法规的具体实施者,它必须有很强的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而我国改革的重点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科技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往往是由政府审批,在主办单位利益驱动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这类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较差。这些科技中介机构尤其是作为政府下属单位的科技中介机构,“官办”、“半官办”的色彩很浓。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独立、客观、公正、社会化的科技中介体系,而依附性强、独立性差的科技中介机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促进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这种的不合理的结构体系。社会化、产业化应成为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的根本方向。政府资助的公共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创新中虽然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些机构不能过多,否则会压制民营部门的发展。除保留少数由政府资助的面向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例外,绝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要以民间投资为主。大力促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机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各种服务机构,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开展业余咨询服务活动,努力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深化事业单位型科技中介机构改革,在确保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服务机制。

(5)服务创新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长效机制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其本身也需要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创新在这里可以被定义为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产生的新知识。这些新的知识可能是被“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也可能是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各种活动无意中出现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包括特定创新、知识的新领域创新和形式创新。

特定的创新指的是针对个别客户企业的具体问题(法律、组织、战略或者技术等)提供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可以适用于其他的客户企业。特定创新的产生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拥有客户企业具体问题的详细知识,这种知识是通过极其紧密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知识的新领域创新指的是科技中介机构针对解决新领域内的问题对新兴的知识领域的知识投入的积累(比如目前的互联网领域)。形式创新指的是科技中介机构对其提供的服务给予某种新的形式,这种新的形式使得服务的提供具有某种“透明性”和“稳定性”。

(6)中小企业旺盛的需求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源泉由于缺乏资金、人才和信息,中小企业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推进技术创新。科技中介机构连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其存在有助于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技术、管理、融资等的需求以及知识产权、法律等方面的保护。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其成立和发展主要是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主体。

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科技中介服务需求旺盛。无论是初创型企业,还是成长期企业、扩展期企业,均渴望科技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迅速成长。约有21%的企业希望科技中介帮助找到合作伙伴;13%的企业希望借助外力进行市场开拓;10%的企业有科技成果,希望科技中介结构帮助推广;10%的企业想引进新项目;8%的企业有人才培训的需求;7%的企业寻求成果申报;希望得到融资担保和市场调研服务的企业各占6%;需要软件设计、机械加工、认证、融资规划、法规培训务的企业各占4%。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机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中介机构范文篇5

一、当前中介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企不分或事企不分。许多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是市场行为,但一些行政因素、行政行为在干扰和妨碍市场行为,致使中介机构不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服务,失去了公正性。具体表现在:①部分行业的中介机构还没有完全同行政部门脱挂;有的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仍在履行本属中介机构的业务,而一些比较特殊的垄断性行业,只有较少的一、二家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借助行政部门的影响承揽业务,不许他人插手。②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在中介机构兼职的情况;业务人员双重身份,既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时又是中介机构从业人员。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本人或以配偶子女的名义在中介机构入股,参与中介机构的分红;有的以办公场地折合股份,有的以支持中介机构发展的名义直接用现金入股,还有的则以家属子女的名义进行参股。④行政部门在中介机构报销费用,有的甚至直接由中介机构给机关部门发放奖金、福利。⑤机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中介机构组织安排的高消费活动,活动的费用由中介机构承担。由于上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介机构同行政部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2、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主要表现在:①黑市中介;不注册登记,不交纳税金,无经营执照,无资金场所,从业人员无执业资格,仅凭一张广告,一个电话,或一个简易的招牌从事中介活动。②私下交易;不按行业规则办事,唯金钱是从,有人肯出钱就什么业务都可以做。③超经营范围承揽业务;明明是经核准从事职业介绍的,但房屋出租、二手房销售等等都做。

3、盲目收费或只收费无相关的服务。表现在:①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不明确,收费存在盲目性。②一些服务项目虽经物价部门核定,但弹性较大。③一些独家经营性的服务项目或垄断性行业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高,或只收费但无相关的服务。

4、无执业资格或业务水平低。一是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不清楚,对相关的行业规定也不熟悉;二是未经上岗培训,也未参加过相关部门及上级组织的学习考试;三是服务效率低,业务不熟练。四是持有效上岗证件、具执业资格者较少。服务不是以质量取胜,而是靠拉关系、找熟人、走后门。

5、承诺不兑现或弄虚作假。有的中介机构为承揽业务随意承诺,承诺了不兑现;有的业务承揽后半途而废,收取的费用又不退还;有的出具的文书不真实,搞虚假证明、虚假报告,或对被服务的项目、被鉴定的物体本身就不清楚不了解,不进行现场的调查勘测或测定,而是凭借服务对象的授与。

二、原因分析

(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职能部门监督不力。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我县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监督工作除工商行政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外,其他一些政府部门大多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任其发展的状况。事实证明,行业主管部门管与不管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监管的县人力资源职业介绍中介机构,劳动部门无偿专门提供集中经营的场地,17家中介机构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统一信息,执业人员的资质由劳动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并由省厅对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17家中介机构成立了行业自治组织,建立了相关的工作规则、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等,所以相对来说我县的中介机构劳动力职业介绍这块就比较规范一些,问题就相对少一些。

(二)中介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未完全脱钩,同行业管理部门还存在利益上的关系。虽然近几年来对行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有的企业改制后仍然与行政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是人员上有的虽然从行政机关中“走”了出去,但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同中介机构中的执业人员都是一些老同事,有事无事还经常聚在一起。二是一些部门利用本部门空闲房屋出租给所管理的中介机构作营业房。三是少数行政部门有些工作人员在中介机构投资入股,包括有用亲友、家属子女名义投资入股的。四是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一些行政部门特别是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等一些行政部门,无论是人员还是经费都还没有同行政机关完全脱离关系,事业单位虽然有自己的法人,但经营并不独立,只是摇身一变干起了社会中介的行当,所以其行为表现为行业垄断,受行业主管部门保护,市场竞争不充分,更谈不上公平、公正。

(三)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健全,相关的法规建设还比较滞后。目前,关于中介机构的设立、运作、业务范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尤其是对中介机构管理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少,即使有的也只是原则性规定,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再加上许多新型中介服务业的出现,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监管领域出现了真空,导致许多中介单位认为自己是“无人管”的,或是主管单位管不到的,进而在开展业务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四)行业协会未普遍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不够。行业自律是规范中介组织的核心环节,中介机构应当参加行业协会,或成立中介行业协会。但现实中,各中介组织都是“自顾自”,普遍未建立行业协会,更不要说制定职业准则、执业规则、奖惩规则、信用等级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规范、约束执业行为了。

三、应采取的措施

中介机构依据行业分类涉及的行业和部门比较多,就我县的情况看,共涉及财政、司法、科技、建设、水利、质量技术监督、环保、税务、公安、民政、劳动、人事、审计等十多个部门。面对这么多的行业分类,这么多的形形式式的中介机构组织,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监督,使其行为在市场运行机制的法则下,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规范运作,确实是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因此,加强对中介机构组织的管理监督工作,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是项政府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只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才能使社会中介机构得到健康发展。

(一)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行业分类和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系统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就我县中介机构目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当前各系统行业主管部门尤其要重视和加强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好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本系统行业申报设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凡是未取得执业资格和专职执业人员少于3人的,都不得同意或批准从事中介活动。《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对此明确了五个方面的条件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工商部门不得放宽条件,降低标准,使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相关的中介活动。二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当前中介机构组织的执业人员业务水平还比较低,与被服务的客户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难于令人满意,因此,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重视和加强业务培训工作,使之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从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三是要督促和帮助建立本系统行业中介机构的执业规则和管理制度,督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行业行规,不断增强行业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四是要加强对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适时组织开展一些检查、评比、考核等工作,奖励先进,宏扬正气;同时对一些不遵守行业行规,无序竞争,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弄虚作假,不诚实守信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适当的场合与形式,予以公布和曝光。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等一些措施,限制其在今后的中介服务方面的一些行为,使其不能或不敢违反职业道德,不得不自觉地诚实守信。

(二)部门与部门之间必须紧密配合。依据中介机构的行业分类,涉及的行业部门比较多,而且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之间在职能上还有一些重叠和交叉的。如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是由审计部门负责监督的,但审计机构的财会业务、注册会计师的资格却应该是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密切配合,唯有这样才能使一些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根据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中介机构申请工商注册登记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审查,对条件不具备或未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不得予以登记。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独立审计机构的业务质量进行监督。县财政、司法、科技、教育、建设、环保、质量技术监督、国土资源、公安、民政、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行业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真正把所担负的管理同监督工作担当起来。加强协调联系,适时沟通反馈信息,防止不负责任或相互推诿。

中介机构范文篇6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职业中介机构,是指由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经营性组织。

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第三条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诚实信用、公平、公开、有效的原则。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职业中介活动侵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职业中介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设立职业中介机构或其他机构开展职业中介活动,须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获得职业中介许可证。

经批准获得职业中介许可证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持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经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进行年度审验,年度审验不合格的,应当督促其改正。

第五条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能表达职业介绍行业活动性质、特点的机构名称,不得冠以“中心”的称谓。

(二)有明确的包括服务宗旨、服务对象、服务形式等内容的机构章程或合伙协议。

(三)有《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明确可从事的业务范围。

(四)有合法健全的内部管理机构及中介服务业务流程管理制度。

(五)在各县级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的机构须有不少于20万元人民币的开办资金,(其中备用金不少于10万元,备用金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开办资金在200万元(不含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须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登记。

(六)有不少于40平方米的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资料柜、电脑、固定电话等服务设施。在居民区设立机构,须征得物业管理部门或利害当事人同意。

(七)有4名以上具备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或熟悉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业务并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合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八)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按法律法规规定配备财会人员。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人力资源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业务考核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命题,在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导下,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受辖区的报名、初审和组织考试。考核合格的,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给“考核合格证”。

第七条申请。申请人向开办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申请表》;

(二)法定代表人或拟任人选、企业负责人、个体业主、专职工作人员的身份、简历和有关资格的合法证明;

(三)机构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四)机构章程或合伙协议及内部有关规章、制度;

(五)企业法人提交经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非企业法人提交出资证明;

(六)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本市住所证明,机构经营场所租赁合同等使用权证明以及其它相关材料;

(七)国家和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受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材料后,须一次性提出核实意见,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决定不予受理的,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的不予受理决定书。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向申请人发出《受理职业介绍资格认定申请通知单》。

第九条审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出受理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组织2名以上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审验评估;对不符合标准的,中止审验,经行政机关同意,向申请人发放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提出改进意见。申请人按改进意见整改后,按本办法第七条要求重新进行申请。

第十条发证。审验合格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机构颁发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中介许可证》正、副本,明确其可以从事的境内职业中介服务业务项目和有效期限。许可证有效期限为3年。

第十一条职业中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应当按照设立许可程序办理变更手续。变更法定代表人的,须向原批准机关提交机构的法人变更协议或股东会决议。

变更地址跨行政区划的,须向新地址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原审批机关的注销手续。原审批机关中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合法变更的,应在10日内准予注销原许可证。变更地址在原行政区划的,须向原审批机关中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二条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均需要经过职业中介行政许可。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征得原审批部门的书面同意。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应符合本办法第五条除第(五)款之外的所有规定。设立子公司的,设立条件应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

第十三条职业中介机构终止的,应当办理注销手续,交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中介许可证》正、副本。

第十四条经行政许可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在工商、税务注册登记和办结组织机构代码登记、银行开户、社会保险登记等相关手续后的20天内,带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印章,到原行政许可机关进行备案。经备案的机构信息应统一在*劳动保障网上公告。

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中介许可证》和职业中介机构在岗人员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的考核合格证书)实行年审制度。许可证年审时间安排在每年1--3月。许可证年审与工商年检联动,采取劳动保障部门许可证年审后工商部门年检的程序。许可证年审时,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原登记备案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规定的年审材料。对年审合格的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中介许可证》正、副本上加盖“年审专用章”。

第十六条参加年审的职业中介机构需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一)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

(二)《职业中介许可证》正、副本;

(三)在岗人员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的考核合格证书);

(四)年审相关表格;

(五)省、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职业中介机构有违法行为的,由有关行政部门依法处理,其中涉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由年审经办机构移交同级劳动监察机构处理。

第十七条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为年审不合格:

(一)在规定年审期限内未按要求提供年审资料;

(二)未经许可,擅自变更经营地址、机构名称、机构负责人的;

(三)擅自出租和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或《考核合格证》超过有效期限的;

(四)办公、服务场所面积减少,少于准入条件规定的;

(五)未经许可,与其他单位、个人合作经营或擅自扩大经营范围的;

(六)持有职业中介资质证明的从业人员情况不符合开办条件的;

(七)有未执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情况的;

(八)有从事《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五十八条所禁止行为情况的。

第十八条对年审不合格的职业中介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出限期改正指令书,要求其在限期内进行整改,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经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职业中介机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企业年度检验。通过新闻和网络媒体予以公告;情节严重,符合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条件的,按规定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相应经营范围、名称或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九条参加《职业中介许可证》年审的职业中介机构,在通过《职业中介许可证》年审后,还应当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参加企业年度检验,具体检验办法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被吊销营业执照的职业中介机构,其《职业中介许可证》应予以注销,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办理注销手续。

涉及职业中介机构的年度审验办法,如与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办法有抵触的,按省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在诚信服务、优质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职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按照劳动保障部《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信用数据库信息标准》,建立健全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信用信息库,并通过本级劳动保障网进行公示,加大对名牌服务机构的宣传,形成培育、发展、宣传、保护名牌服务机构的氛围,推进我市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信用等级评定和推荐工作不得向参评机构收费,所需工作经费纳入本级就业工作经费预算。

第二十三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定期对经许可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的服务信用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条件成熟时可委托行业协会进行初评或具体办理职业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指导职业中介机构开展工作人员培训,或者直接组织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信用等级评定和法律、法规、政策知识考核,规范职业中介机构服务行为和运作程序,树立以人为本和诚信公平的服务理念。

第二十五条鼓励职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就业援助行动。在开展职业供求信息服务、创业促进就业、用人推荐、选聘服务、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推荐培训、人力资源测评、互联网信息服务、举办职业招聘活动等方面,鼓励职业中介机构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合作,整合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第二十六条职业中介机构为特定对象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可以按照规定给予补贴。给予补贴的公益性就业服务的范围、对象、服务效果和补贴办法,按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的规定,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具体补贴标准和办法。

第二十七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的同时,应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

第二十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求职与招聘、职业中介服务、人力资源招聘会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的正常秩序。

第二十九条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按照合法、诚实信用、公平公开的原则,遵循《民办职业介绍机构诚实服务自律公约》,维护市场良好秩序。

第三十条职业中介机构收费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印发<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1999]2255号)的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但收费项目必须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并在双方签订的有关协议中约定。

第三十一条职业中介机构收费约定,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收费的基本依据是服务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职业中介机构收费显失公平的,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会同物价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对用非法手段强行收费的,可由公安部门查处。

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的,应当退还向劳动者收取的中介服务费。

第三十二条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职业中介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等。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建立服务台账,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等,并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日常监督、年度审验等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对职业中介机构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职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文字、数据等有关信息。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对职业中介机构报送的报表数据,对照其法定服务纪录和台帐进行核查,对报表不实的,可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按照《就业促进法》第64条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关闭;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的,按照《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职业中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和第七十三条的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服务场所明示职业中介许可证、监督电话的;

(二)未建立服务台账,或虽建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的;

(三)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后未向劳动者退还所收取的中介服务费的。

第三十七条根据《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职业中介机构未在服务场所明示收费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请物价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罚;未明示营业执照的,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职业中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第七十四条的有关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情节严重的,提请工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的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

(二)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三)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

(四)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

(五)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经营;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对于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对于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对于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的,按照国家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机构的设立、变更、分立、撤消等事项的审核,以及日常管理、年审服务等,均通过*市职业中介机构管理系统进行。*市职业中介机构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另行。

中介机构范文篇7

关键词:科技中介机构区域创新系统中小企业

1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近几年取得突破性发展。据统计,2000年,北京地区的科技中介机构有3000家左右,其中相关行业协会有10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余家。从业人员有l4万余人,涉及技术、信息、咨询、人才、融资、法律、会计和知识产权等2O多个科技中介服务领域。2000年,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的营业收入达258亿元;开展咨询服务项目近2O万个,咨询服务项目收入65.2亿元,创造服务增加值6l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2.49%…。2007年,北京市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经达到9000多家,相关协会16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多家,从业人员l8万多人。年服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85家,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近10家,并涌现出了中科前方、北大纵横、新华信、清华科威和零点咨询等l0多家知名品牌机构。北京市的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经验

对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措施进行梳理,可以窥探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有益经验。

2.1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1999年底,北京市提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强化服务,整合资源,提高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其首先建设的是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和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主要由行业协会、专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促进不同创新组织和服务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的创新服务体系。

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按照两个网络和三个层面的架构建设。两个网络是区域性创新服务网络和领域式创新服务网络,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综合性的、承担一定政府职能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科技条件市场等;第二个层面是专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北京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新材料中心、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等;第三个层面是社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等。在区域创新系统内定位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高起点、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2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十五”以来,为了进一步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北京市先后制定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和《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纲要》等30多项地方性科技法规、规章和政策性、制度性文件。在这些政策文件中包含了对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内容。2006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出台了《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意见》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北京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意见》在促进对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机构培育、体系构建、协会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规定,成为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3设立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专项资金

北京市在2005年启动实施了“科技中介服务专项”,在国内开创了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先河。专项资金实施三年来,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共对103家机构给予了资金支持,资助总金额3000多万元。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一批典型科技中介的专业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据对2005年专项资金资助的技术转移、科技咨询、大学科技园和企业孵化器的统计,23家技术转移机构共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项目1086项,实现交易额4.6亿元,技术转移服务收入5640万元;28家科技咨询机构共为高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咨询项目1037个,咨询服务收入l6.4亿元;l7家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统计共为676家企业开展各类专业化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收入达到1362万元。

2.4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机构

早在1980年,北京市第一家民营科技开发服务机构——北京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就在中关村诞生。北京市在发展科技中介机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科技中介机构中的作用。《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除保留少数由政府资助的面向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外,绝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要以民间投资为主,鼓励、探索建立合伙制的企业运营机制。深化事业单位型科技中介机构改革,在确保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服务机制。

2.5不断创新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模式

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不断创新其服务模式。北京市科技部门及时总结科技中介机构的成功做法凝练成联合体型、农业技术推广型、技术引进集成型、示范推广型、风险管理探索型、咨询托管型、研发外包型、快速融资型、科技条件开放型、技术拍卖型、资本运作型、集成科技资源型等l2种科技中介服务的典型模式,并通过专题展览、媒体宣传、大会推介等多种方式,对这l2种典型模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6中小企业科技中介服务需求旺盛

中小企业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北京市中小企业总数近3O万户,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数、应税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科技人员数、专利授权数的比例分别为99.8%、81.3%、55.9%、64.4%、88.6%和90.2%。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劣势,其发展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提供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因此对科技中介服务有着广泛需求。

3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启示

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取得优异成绩,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原有的雄厚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北京市针对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我国其他省份从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经验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框架内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是,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政府、中介机构是创新体系的四个执行主体,四者之问有着双向联系J。区域创新系统健康发展需要四个执行主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是以协调者和中间人的身份出现的,在帮助技术供需双方对接的过程中,使得在上游(大学、科研院所)积累的大量科研成果顺利进人到下游(企业),在实现上游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同时,改善下游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使得下游的需求信息及时通过科技中介反馈到上游。通过二者的有效沟通达到双赢的目的。但如果没有上游和下游的支持和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科技中介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就无法破解经济科技“两张皮”困境。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中介机构的重要性,要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高度来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同时也要在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各执行主体协调发展的情形下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2)有效的政策措施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

逐步建立系统的、配套的科技中介法律法规体系,这是规范科技中介机构行为的前提,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目前,我国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制化管理程度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实际需要、与科技中介机构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技术创新的需求,都有不小的差距。应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将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改变当前无法可依和无章可循的现象。具体来讲,要加强关于科技中介机构方面的立法,包括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界定、科技中介的管理体制、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自律机制、法律责任等,明确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性质、地位、功能以及资质评定等法律程序;要就目前矛盾比较突出、与经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的若干具体类型的科技中介机构(如资产评估、融资投资机构、咨询、鉴证机构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抓紧进行立法,要依法对科技中介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要制定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职责规范和行业准则,包括市场准人、交易规则、中介合同、中介范围核定、成本核算、利益分配、纠纷处理、破产管理办法等。加强对科技中介的法制化、制度化管理;要在法规体系建构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要注意遏制一些科技中介机构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样,才能为科技中介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使之趋于良性发展,从而为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发挥更大的作用。

(3)政策性资金可加速科技中介机构发展

除为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政府要提供政策性资金加以扶持。政策性资金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扶持科技中介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初始,需要靠政府的扶持,其活动主要是非盈利性的。在此领域,市场机制失效。此外对一些新兴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务,由于企业对业务的未来盈利及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政府要先行投入资金,创造示范效应,诱导社会资本进入。二是设立专项资金或实施专门的计划为中小企业使用科技中介服务提供财政支持,或通过减免税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采用科技中介服务。

(4)社会化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根本方向

科技中介机构应该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遵循独立、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公正、监督功能的社会组织,它们介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而不是政府附属物,也不是企业代言人。科技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科技进步的稳定剂和协调器,是政府法规的具体实施者,它必须有很强的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而我国改革的重点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科技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往往是由政府审批,在主办单位利益驱动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这类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较差。这些科技中介机构尤其是作为政府下属单位的科技中介机构,“官办”、“半官办”的色彩很浓。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独立、客观、公正、社会化的科技中介体系,而依附性强、独立性差的科技中介机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促进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这种的不合理的结构体系。社会化、产业化应成为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的根本方向。政府资助的公共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创新中虽然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些机构不能过多,否则会压制民营部门的发展。除保留少数由政府资助的面向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例外,绝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要以民间投资为主。大力促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机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各种服务机构,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开展业余咨询服务活动,努力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深化事业单位型科技中介机构改革,在确保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服务机制。

(5)服务创新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长效机制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其本身也需要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创新在这里可以被定义为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产生的新知识。这些新的知识可能是被“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也可能是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各种活动无意中出现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包括特定创新、知识的新领域创新和形式创新。

特定的创新指的是针对个别客户企业的具体问题(法律、组织、战略或者技术等)提供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可以适用于其他的客户企业。特定创新的产生需要科技中介机构拥有客户企业具体问题的详细知识,这种知识是通过极其紧密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知识的新领域创新指的是科技中介机构针对解决新领域内的问题对新兴的知识领域的知识投入的积累(比如目前的互联网领域)。形式创新指的是科技中介机构对其提供的服务给予某种新的形式,这种新的形式使得服务的提供具有某种“透明性”和“稳定性”。

(6)中小企业旺盛的需求是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源泉由于缺乏资金、人才和信息,中小企业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推进技术创新。科技中介机构连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其存在有助于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技术、管理、融资等的需求以及知识产权、法律等方面的保护。国外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其成立和发展主要是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主体。

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科技中介服务需求旺盛。无论是初创型企业,还是成长期企业、扩展期企业,均渴望科技中介机构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迅速成长。约有21%的企业希望科技中介帮助找到合作伙伴;13%的企业希望借助外力进行市场开拓;10%的企业有科技成果,希望科技中介结构帮助推广;10%的企业想引进新项目;8%的企业有人才培训的需求;7%的企业寻求成果申报;希望得到融资担保和市场调研服务的企业各占6%;需要软件设计、机械加工、认证、融资规划、法规培训务的企业各占4%。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机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中介机构范文篇8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或程序为委托人提供中介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的组织。包括:独立审计机构;资产、土地、工程、安全生产等评估机构;工程监理机构;法律、档案等服务机构;信息、技术、工程、出国留学等咨询机构;检测、检验、公证、认证机构;职业、人才、婚姻等介绍机构;工商登记、商标、专利、税务、会计、政府采购、房地产、招投标、因私出入境等机构。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适用本细则。

第四条中介服务业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服务业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各级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公安、民政、司法、财政、税务、人事、物价、劳动保障、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监、水利、质量技监等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中介服务业的实际和特点,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本细则的规定,分别负责有关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审计部门负责独立审计机构的业务监督。

第五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中介机构的工商登记和监督。

第六条中介机构应当加入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应当制定本行业自律规范和惩戒规则,做好自律管理和监督,指导本行业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接受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

第七条中介机构设立实行登记制度。设立中介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设立登记,法律、法规对中介机构设立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未办理工商登记的,不得从事营利中介活动。

法律、法规规定中介机构在办理工商登记前应当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从其规定。

法律、法规规定对中介机构实行专业资质认定制度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中介机构应当采用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制。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实行规模化经营。

第九条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行业外,允许各种经济成分进入中介服务领域。

第十条支持吸引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利用外资举办中介机构。

第十一条中介机构经营范围按本细则第九条规定,由中介机构按照章程或协议规定申请。

第十二条中介机构的住所,应当是已取得合法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商办用房,或经规划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临时商办用房。

第十三条中介机构不得隶属于行政机关,应当独立建制并承担法律责任。

国家公职人员不得在中介机构兼职。

第十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对中介执业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有关中介执业人员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执业资格。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不得执业。

第十五条中介机构开展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遵守职业道德,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十六条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除遵守业务规则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出具的书面文件应当真实、完整、合法;

(二)及时、如实地告知委托人应当知道的信息,并对执业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秘密事项予以保密;

(三)妥善保管委托人交付的样品、定金、预付款、有关凭证等财务及资料;

(四)按照核准的业务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五)依法缴纳税费;

(六)管理本机构的中介服务人员;

(七)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七条当事人有权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为其服务。中介机构依法从事中介活动,其行为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行政机关不得凭借职权限定当事人接受其指定的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法律、法规规定某项中介服务必须由特定中介机构提供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中介机构必须亮证、亮照经营,并在其经营场所明显位置公布服务内客、服务规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聘用的执业人员,以及监督机关名称、地址和投诉电话等内容。

第十九条中介机构应以机构名义受理并承办中介业务,不得以执业人员个人名义承接中介业务。

第二十条中介活动中,当事人应当签订中介服务书面合同。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姓名或名称、住所;

(二)委托服务项目名称、内容、要求和标准;

(三)合同履行期限;

(四)费用及支付方式、时间;

(五)违约责任和纠纷解决方式;

(六)当事人约定的其它内容。

第二十一条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应建立业务记录,建立业务台帐,载明业务活动中的服务项目、委托人、标的额及收入、支出等情况。

第二十二条中介机构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刊播广告或信息,其内容应真实、合法,并须提供下列证明文件:

(一)中介机构的营业执照;

(二)相关行业中介机构资质等级证书;

(三)中介机构所的项目广告,应当提供业主委托证明;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二十三条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中介活动中,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索取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或者利用执业便利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二)执业人员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行业中介机构执业;

(三)采取欺诈、胁迫、贿赂、串通等非法手段,损害委托人或他人利益;

(四)或提供虚假广告、信息、资料,出具虚假报告、证明及其他文件;

(五)以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业务;

(六)聘用无执业资格人员执业,或者聘用依法不得执业的人员执业;

(七)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四条行业协会应当对本行业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和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及时掌握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执业情况和违法违规情况并在协会内通报,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应将中介机构的执业环境、执业行为和信用状况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建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五条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违反本细则规定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予以监督纠正;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中介机构范文篇9

第一条为加强中介机构管理,规范中介机构执业行为,维护中介服务场秩序,保障中介机构及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诚信、公正、公平的场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中介活动的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介机构,是指依法登记设立,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或程序为委托人提供有偿服务并应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一)独立审计机构;

(二)资产、土地、矿产资源、安全、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森林资源资产等评估机构;

(三)检测、检验、认证咨询、监理、拍卖机构;

(四)信息、信用、技术、工程、场(商品)调查等咨询机构;

(五)职业、人才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六)证照、广告、商标、专利、税务、房地产、招投标、因私出入境等机构;

(七)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中介机构;

(八)各类经纪机构;

(九)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其他组织。

第四条、县(含县级、区,下同)人民政府建立规范发展中介机构的协调管理机制。

县人民政府的发展改革部门是中介机构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负责研究制定促进和规范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中介机构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中介机构的管理应当按照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行业协会自律、中介机构自身规范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管理,依法对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的中介执业活动实施有效监督。

(一)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企业化经营的中介机构的登记管理,并对商标机构、企业登记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政府采购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中介服务收费实施监管,并对价格认证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房产评估、物业、建设工程监理、建设工程咨询、建设工程招投标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土地评估机构、经营性测绘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七)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律师、司法鉴定和基层法律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八)民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业协会的登记和监督管理,并对社区、婚姻等中介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九)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税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税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一)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交通、外运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二)公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出入境中介、网络和保安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三)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检验检测机构及认证咨询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四)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专利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五)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拍卖和国内贸易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六)外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对外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七)文化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文化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八)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旅游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十九)金融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信用担保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二十)其他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监管范围内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二十一)工商联负责经济类同业公会(商会)的组建和日常管理。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凡条件成熟的行业应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依法成立级行业协会或同业公会(商会)。行业协会实行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行业协会由会员民主推选理事并选举产生领导机构。行业协会可依有关规定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作为协会开展工作和诚信评选活动开支费用。会员费收取及使用必须合法、依规、透明。

第八条相关部门应当建立投诉举报和查处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中介机构违法的,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第九条级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并建立中介机构监管信息收集的报送制度,及时收集本系统(含县〔〕、区、管委会)中介机构的监管信息,建立中介机构诚信档案,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相关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其他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每年组织行业协会开展“诚信中介机构”评选活动(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并将评选结果在媒体上公布。获得“诚信中介机构”称号的,在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记入良好行为记录,并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具体扶持规定,由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从业管理

第十条实行中介机构设立登记制度。设立营利性中介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设立非营利性行业协会应当向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设立登记。中介机构在本固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未办理登记的,不得从事中介活动。擅自开展中介活动的,由有关国家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中介机构设立登记后应当依法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十一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中介机构应当取得相应资质(资格)的,中介机构应当在核定的资质(资格)业务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依法应当取得相应资质(资格)的中介机构在本执业的,按规定向本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资质(资格)备案手续,其执业活动应当与其资质(资格)相适应,并依法接受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未实行资质(资格)管理的中介机构在本执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应当书面通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及中介机构,要求中介机构按规定到本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执业备案手续,并依法接受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二条非在本登记设立的中介机构在本执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按规定在分支机构所在地办理手续或报备手续方可执业,并自愿加入行业协会,遵循行业协会章程及其他自律规定。

第十三条中介机构依法独立执业,并对执业质量负法律责任。中介机构依法从事中介活动,其行为受法律保护。

行政机关不得利用本部门控制的行政权力等垄断性资源违规设立排他性条件,破坏中介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依法设立的各中介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应当同等对待。

第十四条中介机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中介服务项目属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应当取得价格主管部门的收费审批手续后方可收费。

行政机关委托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应当按规定支付服务费,不得强迫中介机构提供无偿服务。

第十五条当事人有权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为其提供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法律、法规规定某项中介业务由特定中介机构提供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企业化经营的中介机构应当在其营业场所明示工商营业执照、机构及执业人员的资质(资格)证书、执业守则、执业纪律、办事程序、执业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监督电话等内容。

第十七条除即时办结的中介业务外,中介机构提供中介服务,应当以中介机构名义与委托人依法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中介执业人员应当在中介机构执业,不得以个人名义对外执业。中介执业人员不得同时在法律法规规章禁止同业兼职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中介机构执业。

第十八条中介机构应当做好执业记录,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期限,妥善保存执业记录、原始凭证、账簿和中介合同。执业记录应当记载下列内容:

(一)委托事项、委托人的具体要求;

(二)收取的费用及支付方式;

(三)履行合同应当遵守的业务规范的有关要求;

(四)委托事项履行情况,包括委托事项的接受、完成过程、终结手续的办理等。

第十九条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遵守业务规则的同时,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出具的书面文件应当真实、合法;

(二)应当及时、真实完整地告知委托人需要知道的信息;

(三)对执业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事项予以保密;

(四)妥善保管委托人交付的样品、定金、预付款、有关凭证等财物及资料;

(五)如期完成委托合同及业务规范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经依法登记擅自开展中介活动或超出核准范围从事中介服务;

(二)对委托人隐瞒与委托人有关的重要事项;

(三)泄露委托人的商业秘密;

(四)提供或者代替他人提供虚假资料;

(五)违反规定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向委托人收取服务费或其他费用不开具发票;索取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或利用执业便利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六)伪造、涂改交易文件和凭证;

(七)提供的信息、资料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

(八)提供虚假信息、资料,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评估报告、证明文件及其他文件;

(九)采取欺诈、胁迫、贿赂、围标、恶意串通等不正当手段损害当事人利益承揽业务;

(十)虚假信息,引诱他人签定合同,骗取中介费;

(十一)对服务或商品虚假宣传;

(十二)以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业务;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及行业规范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信用管理

第二十一条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依法、依规开展中介机构信用信息采集上报和管理工作,推进中介机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第二十二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在执业中有下列情形的,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管理部门记入良好行为记录:

(一)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或者著名商标的;

(二)通过国家认可的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

(三)在级以上(含级,下同)诚信等级评定中被确定为优良的;

(四)被级以上行政机关评优表彰的;

(五)被级以上行政机关通报表扬的;

(六)被省级以上(含省级)行业协会评优表彰的;

(七)应当记入良好行为记录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违法执业及存在其他执业不诚信行为且受到下列处理的,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信用信息管理部门记入不良记录:

(一)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受到行政处罚的;

(三)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

(四)在执业检查中被书面责令整改的;

(五)被级以上行政部门公开通报批评的。

第二十四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在两年内两次以上被记入不良行为记录,或者一次不良行为后果较重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将其记入向社会公布的警示名单,公布期限不超过两年。

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有前款规定的应当被记入警示名单的行为且情节严重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其记入重点警示名单。

第二十五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被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事先书面告知当事人,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合理的意见应当采纳。

第二十六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被记入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的,应当在确定相应记录之日起一个月内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前款规定的信用信息发生变更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七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被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或者重点警示名单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

对被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警示名单和重点警示名单的,当年不得被推荐参与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评定、评优表彰、诚信等级评优等活动。

第二十八条对被记入警示名单或重点警示名单的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本各级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其他获得财政投融资项目,不得委托其从事中介业务。

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其他获得财政融资项目在委托中介业务时,应当做好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的查询工作。

第二十九条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中介组织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并指导、组织实施。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的执业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予以吊销资质(资格)的,应当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罚或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的处罚建议,并协助做好相关证照的监管工作。

第三十二条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加强对行业协会履行行业管理职责的指导和监督。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将本办法的中介机构备案、中介执业人员培训、中介组织信用等级评价等事项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办理。

第三十三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与所属中介机构在工作、组织、经济、场所四个方面实现彻底脱钩,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在中介机构兼职。

第三十四条行业协会应当协助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行业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政策和管理措施,加强对本行业中介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定和推行本行业中介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做好自律监督。

第三十五条行业协会应当掌握本行业中介组织及执业人员的执业动态和执业情况,对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表现突出的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可以进行评优表彰。

第三十六条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实施监管,不得妨碍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监管对象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七条监察机关按照职责和权限,对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以及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遵守和执行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投资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其他获得财政投融资项目遵守和执行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当予以纠正,并限制或者禁止对其实施财政投融资项目。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违法经营,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给委托人或他人利益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十二条,第十八条规定,法律、法规中设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处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第四十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法律、法规中设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处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第四十一条中介机构及执业人员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和其他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二条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监察机关或其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追究或者责令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办理登记或者备案手续,或者将办理备案手续变相为行政许可的;

(二)依法应当记入信用不良记录而未记入,或者依法不应当记入信用不良记录而予以记入的;

(三)依法应当将被记入的信用不良记录向社会公开而未向社会公开,或者不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社会公开的;

(四)依法应当对违法执业行为及其投诉举报事项进行查处而未予查处的;

(五)依法应当实施行政处罚而未处罚或者违反处罚规定和程序处罚的;

(六)要求当事人接受指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或者借用职权谋取部门或者个人利益的;

中介机构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在证券市场中,中介机构为特定单位、个人提供专业服务,因其在特定领域有所专长而受到公众信赖;然而,中介机构往往滥用这种信赖和专业优势,做出有损于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利益的不当行为。中介机构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必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它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监管者的腐败,而当监管者存在腐败行为时,也会进一步诱致中介机构的非理性选择。本文将主要探讨证券监管者的腐败行为,并分析监管者的心理特征,进而构建中介机构与监管者的博弈模型。

[论文关键词]证券监管腐败中介机构监管者

证券监管腐败,是指监管者违反证券市场公认的准则和规则,利用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权力,通过市场运行的某些环节,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行为。在证券市场中,中介机构为特定单位、个人提供专业服务,因其在特定领域有所专长而受到公众信赖;然而,中介机构往往滥用这种信赖和专业优势,做出有损于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利益的不当行为。由于中介机构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必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它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监管者的腐败,而当监管者存在腐败行为时,也会进一步诱致中介机构的非理性选择。

一、证券监管者的腐败行为

谢平、陆磊(2005)对中国金融腐败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四分之三(71.5%)的证券机构认为证监会的处罚存在弹性,同时近90%券商认为证券监管透明度低,与此相对应的是券商对自身不规范交易行为的坦言不讳:88.8%的券商认为证券市场操纵很严重,虽然其中有一半人认为情况已经有所收敛;82.5%的券商认为证券机构存在为企业进行包装等行为;近四分之三的券商坦承内幕交易的普遍性。谢平、陆磊等通过计算得出证券业腐败指数高达7.268658,亦充分说明了我国证券业的腐败程度较深。相比之下,银行业腐败指数为4.173592,虽然也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但比证券业隋况稍好。

在金融监管腐败行为中,作为贿赂的供给者,金融机构存在两类行贿行为:一是为开展新业务而不得不承受的监管当局设租盘剥(胁迫);二是为了对自己的违规行为寻求监管庇护而进行的主动行贿(共谋)。监管者的受贿行为也相应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设租进行的贪赃而不枉法的行为,即行政审批中的受贿行为;二是通过收取贿赂而进行的贪赃枉法行为,即保护违规机构以换取个人好处。证券市场上监管者对于中介机构的腐败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监管者在行政审批中的设租行为。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源头。监管部门在中介机构市场准人、现场检查、业务监管及非业务监管等诸多环节中拥有完全权利。部分监管者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故意刁难中介机构,存在着能办不办、无故拖延、可一次办毕的多次办理、可一次告知的多次告知等不良现象。不规范行为迫使被监管者花费更多的成本以寻求正常业务开展,其实质是一种监管者盘剥被监管者“买路钱”的“设租行为”。

2.监管者在行政处罚中的自由裁量权弹性过大。突出表现是行政处罚环节中说情主义、打招呼、徇私情的现象严重,部分监管人员接受说情或者违纪收受礼品,违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性质严重的问题不处罚或就轻处罚,性质较轻的问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就重处罚,当重不重,当轻不轻,被监管者与监管者就处罚问题多有讨价还价,代表国家意志的行政处罚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弹性,行政处罚的严肃性严重弱化,政策法规的威严受到毁损。

3.监管者在日常管理中收受贿赂的行为。部分监管者违反廉洁自律的制度规定,在各种会议、节假日、现场检查、其他约见场合收受中介机构提供的礼品、有价证券或者支付凭证,参加被监管者公款支付的宴请等。极个别人员甚至发生直接向被监管者索要财物的索贿行为。

二、监管者腐败的心理特征分析

心理学认为社会动机(动因和诱因的总称)是引起社会生活主体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行为的背后,是引起人们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人的各项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朝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因而,监管者的腐败行为也可以认为是监管者在腐败动机的推动下而产生的。监管者的腐败行为模式可以由下图给出:

1.需要产生腐败动机。需要直接会产生行为动机,但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如此。人的需要是极其复杂的,而且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所表现出来的需要的强烈程度也各不相同。那些一时不迫切、不强烈的需要,甚至还未被自己意识到的需要就不可能直接转化成行为的动机。对于监管者来说,他们对腐败对象(如金钱、享受等)的需要,尽管也客观存在,但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是最迫切的。所以要使这样的需要转化成强烈的动机,就取决于外界刺激。

2.外部刺激诱发腐败动机。由于腐败对象的刺激(诱因),监管者对某种需要会逐渐强化,从而形成相应的腐败动机。在形成某种腐败动机之前,监管者会对其刺激物进行权衡,并通过期望收益与实际收益的比较、收益与风险的比较等进行认同与否的判断。如果实际收益与期望值相符,且收益远远大于风险,那么就可能取认同态度,从而形成相应的腐败动机。反之则采取不认同态度,则无法产生腐败动机。另外,如果需要直接转化成了腐败动机,那么刺激就是一个多余的过程,只起加速作用;如果把需要换成挫折或压力,则刺激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了。

3.腐败机会的存在使腐败动机转化为腐败行为。腐败动机产生之后,监管者就会千方百计地捕捉实施腐败行为的机会。在法律法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且监督力度大的情况下,腐败者无机可乘。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相关的制度还不完善,产生了很多可乘之机。特别是对于腐败动机极其强烈的监管者来说,在机会不充分的情况下,甚至会人为地创造机会。所以,如果制度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同时周围环境也有利,监管者就会顺其自然地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个人私利,甚至不择手段侵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

4.满足感、外部查处对腐败动机的影响。腐败行为目的达到后,一般来说一定时间内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如果在相当的时问内相安无事,腐败者会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并纵容自己的私欲进一步膨胀,产生新的需要,同时使通过实施腐败行为来满足需要的动机得到正强化。如果东窗事发,遭到查处,则腐败者得不偿失,会对其贪欲产生负强化作用,进而会校正自己的需求,弱化不良动机。实际上,腐败是不可能完全遭到查处的,那些具有强烈腐败动机的监管者会抱侥幸心理而行事。

此外,人的行为往往是受最迫切的需要所支配的。由于外界刺激物的不断变化,最迫切的需要也会随之而变,如果正强化因素占主导地位,腐败动机就会呈螺旋式上升。所以,腐败者的满足情绪只是一时的,意志力强、品质好的人满足的时问会相对长一些,一旦外界刺激物作用增强,需要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有的需要会变得迫切而强烈起来,从而产生新的不满情绪,实施不良行为甚至腐败行为。由此可见,图1所示的行为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问的推移和外界变量变化,监管者的行为会经历不同的循环。

三、中介机构与监管者的博弈

证券监管者的腐败行为使得违规操作的机会成本急剧降低,加剧了被监管机构的有恃无恐。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在监管者存在腐败的情况下很少能被查出,或者是查出后不会受到重处,因而中介机构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会选择违规操作,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我们不妨构建中介机构与监管者的博弈模型。假设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行为完全一致,即认为二者已经达成了共识,选择共同违规或者是正常经营,在此基础上研究中介机构与监管者的博弈行为。中介机构有两种行动可以选择:“违规”或“不违规”;同时监管者也有两种行为可以选择:“稽查”或“不稽查”。

设E为中介机构违规操作所获得的额外收益(earning);C为监管者稽查所付出的成本(cost);A为监管者对中介机构违规行为的罚款(amerce);L.为监管者对中介机构违规行为做出的停业处罚导致的损失(1ost)和其它无形损失;D为中介机构贿赂监管者的成本,也即监管者腐败(depravity)的收益。同时,假设Pc为监管者进行稽查(check)的概率,因此不稽查的概率为1一PC;PV为中介机构进行违规操作(violate)的概率,从而正常经营的概率为1一PV;PD为监管者腐败(depravity)的概率,从而监管者不腐败的概率为1一PD。

根据以上假设,监管者、中介机构的博弈模型及其收益如下图所示:

1.模型分析

(1)给定中介机构违规操作概率为PV的情况下,监管者的收益分别为:

(2)给定监管者进行稽查概率为Pc的情况下,中介机构进行违规操作和正常经营的预期额外收益分别

2.模型解释

从中介机构的角度出发,模型的均衡表示中介机构将以最优概率P选择违规操作并获得相应的额外收益,此时,监管者的最优选择就是随机的选择稽查或不稽查。如果中介机构选择以P>P的概率进行违规操作,那么监管者的最优选择就是稽查,反之则选择不稽查。

根据模型可以得知,P取值取决于c、E、A、PD的取值,其中额外收益为外生变量,可认为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通过提高A,降低c和PD的值来降低P的取值。也就是说,可以采取提高对违规操作的惩处力度、降低稽查成本以及降低腐败概率的手段来降低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的概率。

另外,从监管者的角度考虑。考虑到中介机构的利益最大化,监管者稽查的最优概率为PC=(E—DPD)/[(A++E)(1一PD)]。当监管者选择以概率PC>PC进行稽查时,中介机构的最优选择为正常经营;当监管者选择以概率PC<PC进行稽查时,中介机构的最优选择为违规操作以获取额外收益;当监管者的稽查概率为PC时,中介机构将随机地选择违规操作或者是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