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0:20:59

指导行为

指导行为范文篇1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市物价局调查一起群众举报的开发公司违价案件,调查结束后其作出的决定中首先认定被调查的公司违价事实存在,而由于被调查公司已经在工商部门注销,因此不予处罚。其次,其决定中指出,另一开发公司与被调查的公司有继承关系,该公司因此应负责返还原公司多收的房款,并建议举报人可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双方的纠纷。这一决定发到了一千余户小区居民手中,并经媒体报道,该事件引起社会上的普遍关注。

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物价局是否有权对已不存在的组织的行为进行认定,仅就其后半部分的指导性意见而言,已经对文中提及的企业的商誉构成了侵害,可想而知,谁会购买可能有千余人起诉的人的房子,而且假如真有几百甚至上千户居民都来起诉这个企业,其还有没有精力继续其开发经营活动。

上述案例中物价局的“决定”不能算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因为其并不是依其物价管理的行政职权作出的,它具备行政指导行为的所有特征,即行政职能性和自愿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各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第一条第(四)项又进一步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一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依据上述规定,“决定”所涉及的企业只能眼看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而绝无诉讼救济的权利,这有违行政讼法的立法目的。产生这种制度设计上缺陷的根源就在于立法者忽视了行政指导所涉及的其他主体的非自愿性的基本事实,即无论他人愿意与否,行政指导本身一经作出即已经涉及到其合法权益。这种牵连是客观存在的,学术界始终承认具体行政行为既可能会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涉及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就行政指导而言,仅考虑到相对人如不接受指导则不会受到不利影响,却不考虑可能涉及的其他主体的权益是否会受到侵害,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上讲,是存在重大缺陷的。行政诉讼的职能并不以解决行政关系当事人双方的争议为限,这一点是国内行政法学界的共识,那么,行政诉讼法就应当将行政指导所涉及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益的保护纳入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体系当中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理论的不断更新,政府管理经济的具体手段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柔软干预”的重要手段,在政府经济职能当中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行政指导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对行政指导行为的正确运用,意义重大。

指导行为范文篇2

一、行政指导行为

(一)行政指导行为界说

行政指导行为是行政主体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旨在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一种非职权行为。它既是现代行政法中合作、协商的民主精神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干预双重缺陷的一种补救方法。因此,现代行政法中行政指导行为具有了行政职权行为无法替代的法律地位。行政指导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行政性。行政指导行为行政性这一法律特征表明,行政指导行为作为一种行政现象仍属行政法学研究的范围。行政指导行为的行政性可以作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解:其一,行政指导行为是发生在行政领域中的一种准法律现象,它虽不是一种行政职权性的行为,但它却是基于行政职能作出的,行政指导行为的实施者仍是行政主体,其承受人亦是行政相对人。其二,行政指导行为的目的是通过一种非行政职权性的行为,与实施行政职权行为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并可能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其三,行政指导行为仍是以调整行政关系为其基本内容的一种与行政相关的行为。这就决定了行政指导行为与行政行为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多样性。行政指导行为的多样性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在具体方法上没有作出明确的法律羁束性规定,而是由行政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具体的指导方法。这一特征既反映了行政主体在行政指导行为中拥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也说明了行政指导行为在具体实施中的复杂性以及在法律上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指导行为的重要性。如常见的行政指导行为方式有引导、劝告、建议、协商、示范、制定导向性政策、官方信息等。

3.自愿性。行政指导行为自愿性的确立与行政指导行为的非强制性是紧密相连的。行政指导的本质是一种非行政权的行为,承受行政指导行为的行政相对人是否接受指导取决于其自愿性,而不是行政权固有的命令与服从的强制性。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指导行为不具有必须服从的义务,从而行政指导行为也不具有一般行政行为的可救济性,除非有法律特别规定。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行为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只能视为行政相对人在接受行政指导行为之前已经自愿接受此种后果。

行政指导行为的产生与发展与市场经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行政指导行为既有法律、政策依据,也有大量实践,②但在行政法学上进行理论提炼和探讨方面是比较欠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对行政指导行为进一步理论化,最终实现法律化。

(二)行政指导行为的原则

行政指导行为的基本原则是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的作用一方面是统摄行政指导行为的行为全过程不偏离法定目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行政指导行为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文法漏洞。行政指导行为的原则主要有:

1.正当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必须最大限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指导的可接受性。因为,行政指导行为是以行政相对人接受为产生预期作用的前提条件。这一原则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其一,行政指导行为的正当性必须以其合法性为前提,没有行政指导的合法性,行政指导行为的正当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里合法性之中的“法”既包括成文的法律规范,也包括高于法律规范的法律精神。其二,正当性体现了行政指导行为是一种以理服人的“软性”行政活动,行政指导行为过程本身也应当是一个说理的过程。行政指导的正当性正是通过这一说理的过程向行政相对人展示,期望行政相对人尽可能接受行政指导行为。其三,正当性可约束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行为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

3.自愿性原则。自愿性原则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应为行政相对人认同和自愿接受,因为,行政指导行为不是一种行政主体以行政职权实施的,期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这一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一,自愿性意味着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合同完全是出于其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不能是在受他人意志支配下作出的“接受”。这是自愿性原则的本质要求,不能离开这一点来理解自愿性原则。正是这一原则,在行政指导行为与行政行为之间划出了一条分界线。其二,自愿性意味着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指导行为是否接受具有选择权。由此我们认为,行政指导行为实质是为行政相对人作决策时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方案,它对行政相对人如何决策没有约束力,只有说服力。其三,自愿性还意味着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行为后产生了不利后果,一般只能自己承担而不能归咎于作出行政指导行为的行政主体。

3.必要性原则。必要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采取行政指导行为比实施行政行为可能会产生更好的客观效果的一种主观认识。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基本目的在于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能通过非行政行为也能达到这一目的,或者可以降低行政成本,行政主体完全可以作出选择,采用非行政行为实现行政目的。因此,这一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一,“必要性”是一种客观状态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因此,指导人们去认识这种客观状态的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认识必要性这种客观状态。就方法论而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是一种(但不是唯一的一种)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其二,“必要性”作为一种客观状态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可直接导致行政主体是否采用行政指导行为作为管理社会的一种手段。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必然会降低行政主体运用此种手段管理社会的有效性。其三,必要性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行为的一种客观依据,它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变化。

(三)行政指导行为的实施

1.行政指导行为的实施依据。行政指导行为的实施依据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行为的根据。其功能不外是赋予行政指导行为以合法性、正当性。行政指导行为的依据可分为规范性依据和非规范性依据。(1)规范性依据。规范性依据是指具有行政指导行为内容的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37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农民从事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活动。”行政指导行为规范性的依据明确、直接,可以为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提供明确的依据。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立法为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所提供的基本上是实体依据,对行政主体如何实施行政指导行为的程序依据基本空白。因此,应当加强行政指导行为的程序方面的立法。(2)非规范性依据。非规范性依据是指不具有行政指导行为内容的法律原则、客观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状态等。行政主体对行政指导行为的非规范性依据具有解释上的自由裁量权,因为这些非规范性依据本身在内涵上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的结果可能是,非规范性依据在行政指导行为中,一方面可能造成行政主体出于不正当的动机而滥施行政指导,另一方面可能产生行政主体该实施而怠慢实施行政指导行为。因此,应当尽可能降低非规范性依据在行政指导行为中的地位。但这不否定行政主体在法外实施行政指导。正如有学者所说:“行政指导要求相对人协助具有任意性,所以,对相对人可以任意放弃或处分其权利进行限制的行政指导,即使是法定外的行政指导,也应予以允许。”③

2.行政指导行为的实施条件。尽管行政指导行为不是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合示权益不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它毕竟是行政主体基于公务而实施的一种行为,具有一定的侵权可能性。因此,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时,必须遵守如下条件:(1)行政主体对行政指导行为的事务具有法定的管辖权。行政指导行为不是行政行为,但它与行政主体行政职权之间的法律关系仍然存在,即行政指导行为是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但一般不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正是这种法律关系将行政指导行为限定在行政主体的法定管辖权之内。行政主体超越法定管辖权实施的行政指导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2)行政指导行为不以行政相对人同意为强制实施的前提条件。行政指导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一种主动行为,它不取决于行政相对人是否同意接受,这一点与依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相同。其原理是行政指导行为仍是与行政主体的和行政职权有关的行为。但行政主体不能借助于行政强制力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旨在迫使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行为。有时行政主体在行政指导行为中指明行政相对人如不接受行政指导行为,可能会产生某种具体的法律后果,这不能视为该行政指导行为具有强制性。(3)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行为应当明示依据,并受之约束。既然行政指导行为是一种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有关的行为,那么无论是规范性依据还是非规范性依据,都应当向行政相对人明示。明示行政指导的依据,既是行政职权行使有据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行政指导行为说服力的正当需要。行政主体实施了有依据的行政指导行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变更。

(四)行政指导行为的救济

行政指导行为是一种非职权行为,对行政相对人没有强制力。但行政指导行为毕竟是通过一个合法的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作出的一种行为,行政相对人基于对合法行政主体的信赖而接受行政指导行为如果产生了不利后果,行政主体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呢?有的学者认为不应承担责任,因为行政指导行为是相对人自愿接受的,其本身并无法律上的强制力;有的学者则认为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理由是“这可以促进行政指导的质量,防止滥用行政指导,完善行政法制,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④我们同意后一种观点。那么,行政主体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以及适用何种法律程序承担?

1.行政主体对错误的行政指导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可以是赔礼道歉、支付补偿金等。补偿金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等问题可以由法律作出一般性规定。

2.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一般应是行政程序先行,即先由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提出要求其承担行政指导行为错误的法律责任,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程序对行政相对人申请进行审查后作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决定,如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依据行政程序作出的承担法律责任的决定不服的,可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二、行政合同行为

(一)行政合同行为界说

行政合同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实施行政管理为目的,与行政相对一方就有关事项经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行政合同行为是现代行政法中合意、协商等行政民主精神的具体体现,尽管行政合同行为在行政法中的地位仍有争议,但是,现代行政管理需要行政合同行为,且行政实践中已有大量行政合同行为存在却是无可否定的事实。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借助于行政合同行为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是现代社会中行政主体不可不运用的一项行政手段。行政合同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行政性。行政合同行为的行政性是指行政主体借助于合同形式实现其行使行政职权的目的,因此,它不同于行政主体以民事法人的身份与他人就民事权益订立的私法上的合同。行政合同行为的行政性表现在:其一,行政合同行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即具有法定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当然,行政主体之间也可以订立行政合同行为。其二,行政合同行为的内容是行政管理的公共事务,具有公益性。合同内容是公益还是私益是决定合同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的重要标准。其三,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行为的变更和解除上有行政优益权。这种行政优益权显示出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一方在行政合同行为中的不平等的法律地位。

2.合意性。行政合同行为的合意性区别于一般行政行为的单方性,是指行政合同的订立必须以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一方共同协商一致为前提。这一特征决定了行政合同行为仍然属于合同的范畴,并受合同的一般原理指导。行政合同行为的合意性体现在:其一,行政相对一方对合同是否订立、合同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是合同自由原理的具体体现,行政合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反映这一特点。但是,行政相对一方无论有多大的选择权,对行政主体却不能选择。这是由行政事务管辖权法定性所决定的。其二,行政合同行为的内容具有可妥协性,这种妥协性表现在行政相对一方有权提出修正行政合同行为内容的建议,行政主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行政相对一方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让步,以便就行政合同的订立达成一致。

3.法定性。行政合同行为的法定性是指行政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都必须遵守预设的法律规范,行政主体不得法外实施行政合同行为行为。行政合同行为法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理解:其一,行政主体运用行政合同行为来处理不适于以行政合同行为方式处理的行政事务,何种行政事务可以通过行政合同行为来处理,一般取决于法律事先是否已作出规定。其二,行政主体必须行使行政合同行为中的行政优益权。依法行政的法律原则同样适用于行政合同。其三,当法律规定不明确时,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订立的行政合同,其目的必须是为了实现某种公共利益,符合法律的目的。

(二)行政合同行为的原则

行政合同行为的原则是行政合同在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解释行政合同行为条款以及解决行政合同行为争议时所应当考虑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行政合同的原则还可以起到弥补行政合同行为法律规定不完善的功能。根据行政法原理,行政合同行为的主要原则是:

1.公开竞争原则。公开竞争原则是指行政合同应当在公开竞争的基础上订立,这既是行政公开原则在行政合同订立过程中的体现,也是民事合同原理在行政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反映。公开竞争原则是行政主体通过行政合同行为有效地实现行政职权的基本保障,也是行政相对一方维护其行政法上合法权益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行政合同行为的公开要求行政主体事先公开可通过行政合同行为来完成的行政事务,如行政主体欲订立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应当事先将可以出让的国有土地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限等,向行政相对方公开,让行政相对一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行政相对一方需要有关书面的材料,向行政主体提出索取要求,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行政主体应当满足行政相对一方的要求。行政主体事先公开有关可以通过行政合同行为来实现的行政事务,既是行政相对一方实现知情权的体现,也是行政相对一方行使行政合同行为行反权的前提条件。其二,行政合同的竞争要求行政主体在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一方的基础上,让参与的行政相对各方提出各自的方案,说明各自的优势与实力,最终选择最有能力协助行政主体实现行政管理事务的行政相对一方作为行政合同行为的另一方主体。行政合同的竞争有助于行政主体发现通过行政合同行为实现行政管理事务的最优方案,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也有利于防止行政腐败。

2.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是指行政合同行为依法成立之后,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一方必须根据行政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折不扣地履行行政合同的所有条款。行政合同行为的全面履行是行政合同依法成立的必然结果,并构成了行政合同法律效力的核心内容和行政合同消灭的主要原因。理解行政合同行为的全面履行原则,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全面履行原则的道德基础是诚实信用,如果缺乏诚实信用的道德基础,全面履行原则将无法落实。对于拥有行政优益权的行政主体来说,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其二,因情事变更导致行政合同的订立基础丧失时,如强制继续履行行政合同行为,可能造成显失公正,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则全面履行原则将不再发生法律效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合同行为应当根据法定程序解除。全面履行原则的法律价值在于通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一方正确履行行政合同行为,使行政合同的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全面履行原则连接着行政合同的订立与消灭,正是行政合同行为不断地订立与消灭,行政主体以非强力手段实现着其原本要通过行使行政职权才能达到的目的。

3.公益优先原则。公益优先原则是指在行政合同行为过程中,如果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则行政主体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可以依据行政优益权变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行为。公共利益之所以优先,是因为公共利益实质上体现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具体的利益,且承认公共利益优先并不否定个人利益的存在和发展。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在行政合同行为履行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其一,行政主体认为行政合同的继续履行将产生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则行政主体有权变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这种变更或者解除行为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遵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二,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一方的行政合同行为的履行有监督权,在必要时可对行政相对一方采取强制或者制裁措施;其三,行政相对一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权利。其四,作为变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行为理由的“公共利益”内涵的最终确定权不在行政主体,而在于法院,除非行政相对一方没有异议。公益优先原则的法律价值在于在行政合同行为争议过程中,为正确地处理公益与私益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基本准则。

(三)行政合同订立方式

尽管行政合同行为仍然保留了民事合同的某些特征,但是,在订立方式上行政合同行为却有其特有的一些方式。结合我国目前行政合同的理论与实践,行政合同的订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招标。它是指由行政主体事先设定行政合同的标底,行政相对一方根据预定的程序进行竞投,行政主体对竞投标书进行比较之后,选择最优者订立行政合同。在行政合同相对发达的法国,招标是最常用的订立行政合同的方式。⑤我国政府在国有土地有偿转让和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也经常采用招标方式订立行政合同。以招标方式订立行政合同对行政相对一方来说拥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但行政主体也可通过设定资格限制行政相对一方参加招标;对行政主体来说,确定合同的缔约人只能是中标人,不能是中标人之外的行政相对一方,以保护中标的行政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

2.拍卖。它是指由行政主体通过预设的拍卖程序,由竞拍人参与竞拍,最后与出价最高者订立行政合同的一种方式。它与招标形式不同,但其性质基本一致,因此,有学者主张拍卖不构成一种独立的订立行政合同的方式。⑥从我国行政合同行为实施中看,招标与拍卖适用的法律程序是不同的,选择订立行政合同的行政相对一方也是有差别的,因此,拍卖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订立行政合同的方式。

3.协议。它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合同的内容,与事先选择好的行政相对一方就行政合同的内容进行协商一致后订立行政合同的一种方式。它与法国行政合同订立方式之一的直接磋商相似。协议适用于行政合同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其公开性程度较低。

(四)行政合同行为的法律救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行政合同行为独立的法律地位没有予以确认,因此,有关行政合同行为的救济程序也适用了民事诉讼程序,如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人民法院经济庭收案范围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和经济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经济庭受理。在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完全被改变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司法解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固守陈旧的观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彻底地解决行政合同行为所存在的全部问题。因此,现在有必要特别指出,行政合同行为纠纷不同于民事合同的纠纷,其法律救济不应适用民事诉讼程序。

根据我国目前解决行政争议的体制,行政合同行为纠纷有两种救济途径:其一是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提起行政复议;其二是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合同行为纠纷时,都应当根据行政合同行为的特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行政合同行为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由于我国有关行政合同行为的立法几乎空白,因此在审查行政合同行为时,如单行的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则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没有法律、法规明确的规定,则可以适用行政法的原理和基本原则。

2.行政合同行为纠纷可以适用调解。这是因为,行政合同行为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这种合意成了对行政合同行为纠纷进行调解的法律基础。

3.行政合同行为的纠纷承担的责任形式主要是赔偿责任,因此,在处理行政合同行为纠纷时可以适用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

三、行政事实行为

(一)行政事实行为界说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在现代行政法中,行政事实行为作为行政主体的一种行为形式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我国行政法对此研究甚少。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法律上为受到行政事实行为侵害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救济途径,是现代行政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行政事实行为具有如下主要法律特征:

1.行政性。行政事实行为的行政性,是指行政事实行为尽管不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不具备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但它仍然是行政主体借助行政职权实施的一种行为形式。因此,行政事实行为仍然要受到行政法原理约束。这种约束主要体现在:其一,行政主体实施行政事实行为必须在自己的管辖权范围之内,如公安机关不得某种商品存在不利于人的健康的成份而建议市民不要购买的通告。其二,行政主体实施行政事实行为必须具有法定依据,即使没有明确的法定依据,也要符合行政法一般原理。任何法外的行政事实行为仍在禁止之列。其三,行政事实行为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当提供必要的行政救济途径,并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后果的法律补救,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予以适当制约。

2.权益受损性。行政事实行为的权益受损性,是指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它对行政相对人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仍然产生事实上的损害。行政事实行为的权益受损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其一,行政事实行为的权益受损性源于其本质上它仍是行政主体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最早源于德国行政法上的“单纯高权行政”之学说也可以佐证这一点。⑦但是,行政事实行为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损害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前者如执行性行为,后者如建议性行为。其二,行政主体实施行政事实行为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持社会正常发展的必要秩序,不具有对行政相对人权益影响的行为不足以达到此目的。因此,行政事实行为显然有别于行政主体以民事法人的身份实施的私法行为。其三,行政事实行为对行政相对人权益影响决定行政相对人有无条件首先服从的义务,任何与行政事实行为相对峙的个人行为,都可能产生制裁性的法律后果。但是,行政相对人事后不服行政事实行为的,可以申请行政救济。

3.多样性。行政事实行为的多样性,是指行政事实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多种行为式样。行政事实行为多样性这一特征,我们可以作如下释义:其一,行政事实行为绝大多数是行政主体依据行政法的一般原则,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行为,故行政事实行为的基本行为模式难以确定,不同于行政事实行为具有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基本行为模式。其二,行政事实行为在功能上可以看作是行政行为达成目的的一种补充性行为,因此,只要有助于实现行政行为的目的,行政法可以容许行政主体采取各种式样的行政事实行为,但应当以不侵犯公民基本人权和有损公序良俗为限。其三,行政事实行为的多样性导致了为其设置统一的程序变得十分困难,以至于各国行政程序法都无法将其纳入调控的范围。

(二)行政事实行为的构成

行政事实行为作为基于行政职权的非法律行为,它必须具备如下构成要件:

1.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行政行为,但它仍然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行政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不具有独立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不是行政主体,不能实施行政事实行为。这与行政行为的主体要件原理相同。这一主体将非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排除在行政事实行为之外。

2.是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但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并不都是行政事实行为。根据行为是否基于行政职权实施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一般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前二者都是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以实施的行为,后者则是行政主体非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行为。这一行为标准将行政主体通过非行政职权实施的行为排除在一般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之外。

3.是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行为。既然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可以实施一般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那么这两种行为的界线又如何确定?这个界线应当是行为的结果,即以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行为是否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可以将行政职权的行为划分为一般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前者的行为结果可以产生、变更和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如行政主体实施一个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决定;后者则不具备这种后果,如行政主体根据测绘法竖立一个测绘标志。

(三)行政事实行为的种类

由于行政主体因实施行政事实行为的目的、依据和方式等不同,行政事实行为的式样也各有差异。尽管行政事实行为多种多样,但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种较为典型行政事实行为:

1.补充性行政事实行为。补充性行政事实行为,又可称之为执行性行为,它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一个已经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内容而实施的行为。补充性行政事实行为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它是辅助执行一个已成立的行政行为的行为,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这种行为本身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体现行政行为法律上的约束力的行为。

2.即时性行政事实行为。即时性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为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或者公务活动的顺利实现而采取的一种行为。如拖走抛锚的车辆,清理横倒在公路上的树木,以保证公路交通顺畅。即时性行政事实行为具有临时性、紧急性之特征,因此,它的行为式样由行政主体根据实际情况裁量决定。

3.建议性行政事实行为。建议性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为避免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资料作出的判断,而向行政相对人提出的可以实施或不要实施某种行为的忠告、建议等。如前述的行政指导行为,其他如优质产品的推荐、某种商品的价格预测等。建议性行政事实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支配性最弱,即使有支配性也往往是潜在的。

4.服务性行政事实行为。服务性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基于服务行政的法律精神,基于行政职权以为社会或者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服务的行为。如为了交通安全,交通警察在道路岔口安装交通标志,工商行政机关为律师提供企业登记档案资料等。服务性行政事实行为的结果是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各种便利。

(四)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

行政事实行为尽管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毕竟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的行为。因此,它可能产生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事实的情形-如补充性行政事实行为伤及无辜-乃不容置疑。根据行政法治原理,行政主体对行政事实行为损害结果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途径应当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但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而把行政事实行为排除在外。因此,今后有必要修改现行《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以确认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事实行为的行政救济权。注释:

参考文献:

①王连昌主编:《行政法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315页。

②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都具有行政指导行为的政策精神。现行宪法第8条第2款第11条第2款都规定了有关行政指导行为的内容。

③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418页。

④皮纯协、胡锦光编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167页。

⑤参见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

指导行为范文篇3

关键词:熟手型;幼儿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行为

一、熟手型幼儿教师角色游戏的指导行为

1.关注游戏情节和游戏材料。很多熟手型幼儿教师,对于游戏情节的合理性、丰富性等,往往十分重视,同时会对准备、使用游戏材料较为关注。在角色游戏当中,能够有效地锻炼和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但是,熟手型幼儿教师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的时候,对于一些细节往往会过度关注,例如服饰穿戴完整性、材料摆放整齐性等。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告诉幼儿如何对游戏情节进行设计。虽然游戏过程较为热闹,但是在幼儿在实际游戏当中却是处于被动位置,其主动性、主体性等无法发挥。

2.与幼儿之间的非对称性相倚型互动。以幼儿角色扮演游戏为例,在游戏中,扮演“父母”的幼儿发现自己家的“宝宝”生病了,“爸爸”就让“妈妈”带着“宝宝”去医院看病。扮演“妈妈”的幼儿A抱着“宝宝”朝医院走去。在医院游戏中,有两个医生的角色,而此时已经有两名幼儿。所以,当教师看到幼儿A朝医院走去的时候,就对她说:“医生的人数已经够了,你去玩别的游戏。”幼儿A听到后,仍然朝着医院走去。此时,教师一把拉住幼儿A,责备幼儿道:“这里的人已经满了你没看到吗?明天再玩。”幼儿A迫于教师的命令,而不得不离开。在这一游戏当中,教师在介入游戏之前,没有注意到之前“爸爸”和“妈妈”的对话,也没注意到幼儿A手中抱着的“宝宝”,就根据自己意志对幼儿A进行阻止。这样的互动,属于非对称的相倚型状态,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幼儿角色游戏进行指导,将幼儿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会对幼儿的行为、心理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基于幼儿的游戏意愿和活动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

3.重视游戏指导但忽视材料和同伴的媒介作用。在幼儿角色游戏当中,熟手型教师往往更愿意介入,并且是从上到下进行介入和指导。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身份不对等,因而忽略了材料、同伴的媒介作用。例如,在超市角色游戏中,扮演工作人员的幼儿对购物篮、货架、收银机进行整理,扮演顾客的幼儿到超市中购物。扮演收银员的幼儿A提醒顾客:“要排好队才能结账。”扮演工作人员的幼儿B提醒顾客:“买的东西多,可以用货架旁边的购物篮。”其他幼儿取了购物篮,继续进行购物。而这时,教师突然拉着幼儿B问:“在货架旁边放购物篮是对的吗?”幼儿B不知如何回答,而教师又说:“超市里的购物篮都是放在收银台旁边的。”幼儿B解释道:“可是放在货架旁边更容易拿啊。”但教师却并不理会,继续对幼儿A说:“先停下别玩了,顾客进门的时候,你怎么没有说欢迎光临?这样多没礼貌啊,客人还会来购物吗?”然后径直离开。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A没有对顾客说欢迎光临,而幼儿B没有将购物篮放在收银台旁。教师认为这不符合正常的生活实际,因而对幼儿进行纠正。但是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只是粗暴地终止游戏,并命令性地纠正幼儿,忽略了材料和同伴的媒介作用。

二、熟手型幼儿教师角色游戏指导行为的建议

1.选择适当材料并发挥同伴作用。在角色游戏当中,熟手型教师应当对材料的支架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通过游戏材料对游戏进行刺激,从而形成良好的资源。教师帮助幼儿准备的游戏材料,应当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防止由于太简单或太难而导致幼儿丧失游戏兴趣。对于提供的材料,应当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情况及游戏水平来提供。例如,对于独立游戏水平的小班幼儿,应当提供种类单一、数量充足的材料。而对于具备合作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能力的大班和中班幼儿,应当提供结构化程度高、种类丰富、数量较少的材料。根据幼儿实际游戏的需求,对游戏材料进行适当的投放和提供。如果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了停滞现象,教师应当观察幼儿是否受到了游戏材料的限制。熟手型教师还可以通过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例如,在旅游的游戏中,扮演导游的幼儿扔下游客独自闲逛,教师就可以利用游客的身份,让其他扮演游客的幼儿去问导游:“我们下一站要去哪里了?”这样,就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地进行游戏。

2.在观察和参与中介入游戏指导。在了解幼儿游戏行为、游戏进展的过程中,观察是幼儿教师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在一边时刻对幼儿进行监督,而是应当仔细地观察。在幼儿经过多次尝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才应当通过游戏者、教育者的身份,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介入和指导。同时,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游戏,从而对幼儿的游戏需求进行了解。幼儿是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由于心理、性格等方面尚未成型,因此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角色游戏当中,熟手型幼儿教师对于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行为十分重要,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帮助幼儿真正从游戏中得到成长。

作者:张爱华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参考文献:

[1]关博,杨兆山,张茉.情景体育游戏对5~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1).

指导行为范文篇4

论文摘要:话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意义理论,它对提高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能力有重要价值和作用.论文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困难和理解反应失误的原因及外在影响因素,并以话语行为理论为指导思想,就如何规范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话语的方法、如何增强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言语的能力等方面提供了策略性的建议.

一、话语行为理论阐释

话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意义理论,属语用学范畴,是语言在使用中的学问。由于话语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感知性(如话语的语音、语调、重音、停顿位置、语速等),交际双方均可根据话语中各种不同的现象进行预知推侧。英语言语和一切其他语言言语一样既具有可观察性、可感觉性又具有多变性和个体性。要成功地理解英语话语,只靠一般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一个话题,同一种语境,甚至同一命题的话语,会因为交际双方的动机、目的、意向不同,采用不同的可感知信号令话语的内在含义(深层语义)不同a话语(discourse)分为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交际话语(interactivediscourse)和非交际话语(non-interactivemonologue);话语行为分为话内行为、话外行为、和话后行为。话内行为是指话语字面可见的含义;话外行为是说话者想通过话语传递某种隐含的信息或意向;话后行为又称为言语效应行为,是指说话人所说出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影响而取得某种效果反应的行为。

二、造成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困难和理解反应失误的原因分析

人们在用言语进行交际活动过程中,常常出现句法、语音变异现象以及呈现独特的文化习惯现象。在描述或表达同一事件时,常常会因个体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职业、地位、观点、情绪等不同显示出言语表述方式和表现风格上的差异或产生许多音群变体。

中国大学生在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话语或在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时十分容易出现理解反应错误或理解错误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是所有外国语都具有的(如文化、语用、风俗、习惯差异等)原因。主观方面是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如文化知识、思维方式、理解能力等)原因。因此,熟悉英语言语特点及其语音变化现象、了解英语言语行为意向、把握听觉感知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的能力,避免理解、交际反应失误。

(一)语言和言语的关系造成的失误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语言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而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或产物。语言的发音、词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的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交际活动过程中,言语通常以个体、多变的形式出现,“带着一定个体主观地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个别人的言语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发音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甚至同一命题,由于言者的动机、意向不同,会通过一定的可感知信号产生不同的内在含义。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是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抽象概念与具体行为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不断发展的关系。语言规则是指导言语实践的标准。但是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言语现象却往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原有固定标准,给学习英语的人带来不少的困惑和阻力。

(二)英语言语的表现特点给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带来的困惑

英语言语在交际过程中的个体性和多变性,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措词和句式。给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听觉感知理解英语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流中英语言语的语音变化现象。经常听中国大学生抱怨说,外国人说的英语和老师教的英语读音不一样。其原因之一是老师教的是词典和课本上的标准注音,而外国人说的是单词置于语流中发生各种音变的音。在语流中,语音流是言语的物质外壳,是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形式体现、是言语的表层结构形式,即是听觉感知的对象。语流中的语音群(Soundgroups)并不是辞典中各个词的音的简单垒砌,而是通过人体发音器官的协调作用、加工后的有意义、有节奏、有情感、起了一定变化的声音流。在协调加工过程中由于说话者的言语行为意向不同和话语语音的连读、音的弱化、音的脱落、音的同化、音调、重音变化,构成了一个个新的语音组合体。语流中起了变化的语音与听者原本熟知的合符规则的语音不符,直接影响听者对英语言语深层结构一语义的理解。

(2)语流中英语言语的语调、语气和重音。言语的语音通常除了表达一定的意义之外,还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方面的细腻差别。这些差别常常通过说话者的语调、语气、重音变化等方式体现出来。"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Fallingdown,fallingdown.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Myfairlady."StepByStep(B·II·167)

朗诵者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语速、语调朗诵,会表达出四种不同的情感。第一遍用降调、快速。显得十分激动、兴奋。第二遍用低平调、超慢速,表达出悲伤痛心的心情。第三遍用高调头、快速、降调,显示出快乐高兴的心情。第四遍用正常语速,句句均用升调,显示出怀疑、猜疑的心理状态。所以言语行为内在含义的确定要结合语调、语气、重音及语境作为一个整体去感知理解。

(3)交际过程中措词、句式方面的个体性和多变性现象。由于言语的表达过程是一种思维行为过程,是一种言语行为现象,再加上英语一词多义、同义词等现象很多,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描绘客观事物时又常常受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情感、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生活环境、时代潮流以及个体的性格、工作性质、社会地位、个体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对同一事物(或事件)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述描绘的现象。

(a)对同一事物(或事件)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表达·例(1)“好久不见了。”:a,Haven''''tseenyouforalongtime.b,Haven‘tseenyoufor}es.c,Longtimenosee多数人使用a或b的形式,少数人使用c的形式;;a、为通式,即无特殊的情感含意,而b式却不同,含义显得更为文雅,更强调“久而不见”的含义。c、式根本不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则,词序的排列颇像汉语,像是地道的“中国式英语”。《也许是旅居美国的唐人创造的)。例(2)“他绝不会做这件事”:a,He''''dneverdosuchathing.b,He''''dbethelastpersontodosuchathing.例(3)“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您。”:a,Idon''''tknowhowtothankyouforyourkindness.b,YourkindnessismorethanIcanexpress.例(4)“对不起,这块表不能修复了。”a,l’msorry,thiswatchcan''''tberepaired.b,I''''msorry,butthiswatchisbeyondrepaired.例(2)至例(4)的a式均为通式。b式中都是用带有否定含义的词或短语(习语)并变换句式对同一事实加以陈述。句子的表层结构(字面形式)均是肯定形式,但是句子的深层含义却是否定的。

(b)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措词方面的不同现象。如:“一套房间”:aflat(B·E),anapartment(A·E);冰箱:refrigerator(B·E),ice-box(A·E);行李luggage(B·E),baggage(A·E)等,还有不少类似现象,在本文就不便一一列举了。

(c)同音异义(Homonyms)的现象。bear-bare,night一knight,made一maid,pair一pear,rode一road,wa一weight,write-right,sail-sale,sum-some,new-knew,tail一tale,flu-flew,by-buy,等等。

(d)缩略词语(Abbreviations/Acronyms)与原形词语在交际过程中的共存现象。l.dorm/d):m/=dormitory宿舍;flu/flu:/=influenza流感;ad/xd/=advertisement广告。2.OPEC/‘oupek/=The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组织);UNE900/ju:''''neskou/=The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联合国、科、文组织);NATO/''''neicoa/=The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SA/''''neisa:/=The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国家航天局)。3.EEGi:iai:/=The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IMF/aiemef/=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PLO印i:elou/=ThePalestineLiberationOrganization(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从上列的缩略词语的发音可以看出,它们的注音与原形词语的注音完全不同。它们的外形也起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e)一词多义现象是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例如这几个简单的词:Single,return,onewayorroundtrip,rope。假如(1)Single与married相联系,其含义是“婚否”。(2)但如果问“Singleorreturn?",含义便是:“单程还是双程?”意思与“onewayorroundtrip?"相同。"rope"通常被理解为“绳子”。(3)但是当这个词出现在这句话中:A.Miss,thisismyfirstflight.IwonderifyoucouldshowmetherOpeS?如果还是用“绳子”这一含义解的话,会令人费解。在此“ropes”的词义是:“规则;做法”,于是就不难理解了。

(三)影响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的其他外在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I)言语传播的质量不佳。例如声音太小,噪音太大;(2)语速太快,方言语音太重;(3)词汇量不够;没有该言语语感;(4)缺乏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知识面太窄、生活经验不足;(5)听觉感知理解的方法不对。

在言语传播质量好、语速正常、言语无明显方言语音的情况下,造成中国大学生听觉感知英语困难、理解反应失误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认识问题: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认为毕业后用不上而不重视。

基础知识问题:(1)英语语言知识不够丰富、词汇量不够、不熟悉英语言语的习惯表达方法;(2)缺乏使用英语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自信心和习惯问题: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不熟悉英语言语语流、语音,没有英语言语的语感、交际反应理解受本簇语文化习惯的负迁移影响深。

感知理解的方法问题:平时阅读理解速度太慢,养成听觉感知理解速度也太慢;缺乏综合整体感知理解的技能和方法。

三、话语行为理论对提高大学生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规范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话语的方法

(1)把语流中一连串的音素按说话者的语音、语调、重音、停顿等现象,划分成语意群,即是把同一个语意群中的多个音素作为一个语义信息整体结合语境进行感知。这种听觉感知的方法,理解速度快,准确率高。因为这种感知理解方法恰好与正常人说话时通常把短语结构(按意群)连续说出的习惯相符。例如:

1.Thathewashappy/wasevidentfromthewayhesmiled.

2.Thepoorcoldgirl/stoleawarmredcoat.

这两句话的意群分界处应在happy与was之间和girl与stole之间。

(2)将复杂的句子转换成简单的、自己熟悉的词句进行理解、记忆。例如:

1.Thisafternoon''''sEnglishtestispostponedtotomorrowo转换推论为:noEnglishtestthisafternoon.

2.Ifthetrafficwasn''''ttoobad,hecouldhavebeenhomeby6o''''clock.转换推论为:Hewasheldupinthetraffic.

3.Seeingthemovieisawasteoftimeandmoney.可推论

为:It''''snotagoodmovie.

4.Heusedtowritehomeonceaweek.可推论为:Hedoesn''''twritehomeonceaweeknow.

5.Thedriver''''sseatisnoplaceforday-dreamingorwindowshopping,noristheplaceforatireddriveroraworriedone.可转换成:Worriedpeopleandtiredpeopleshouldnotdriveacar.

(二)增强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言语的能力

听觉感知理解的能力是一种领会能力。即听到别人说出的英语话语自己能听懂并能作出正确、恰当的反应。理解英语言语要能抓住和记住其大意和要点,并能通过对方的口气(语气、语调、重音位置等)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思及意向。不能按辞典里字面的音和义生搬硬套。作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提炼了以下六个方面,从多方重视,分步实施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听觉感知理解英语言语的能力:

(1)通过听写练习抓好听音、辨音训练。适时补充讲解一些与每课内容相似言语现象的语音、语调、重音等知识,了解、归纳、掌握其特点。例如;

1.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在发音上的差别现象练习。如can''''t的发音,英国英语发/ka:nt/,而美国英语发lkaent/。而在语流中,学生很容易把美国英语的can''''t误解为英国英语的cano

2同音异义的词的选择练习。要求学生在辨音断义时: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要运用自身的经历和知识,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理解时还要合乎英语的语法,习惯用法等要求。例如:Wereyou/hia/whentheaccidenthappened?A,hearb,here在这两个选择项中,只有b项才合乎英语的语法要求。

3.单词重音,句子重音的使用及其内在含义练习。告诉学生某一个单词的重音位置不同会产生词性上和语义上的差异,如:''''content,n.(内容);con"tent,a(满意的)。句子重音位置不同,强调着句子的不同部分,语义也绝不相同。句子重音所在即是语义的重点所设,也就是全句语义的核心。于是,在听音辨义过程中一定要留心听出句子重音的所在位置,然后才能理解句子的准确含义。

4.语调变化对句子含义的影响练习。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调子说出,隐含着不同的语义。例如:I.T''''heideaofdemocracyandequalrightsforallpeopleiswrong.用降调、肯定的语气说出。意思是:“人人享有民主和平等权利的想法是错误的。"2.Theideaofdemocracyandequalrzghtsforallpeopleiswrong?用升调、怀疑、责问的语气说出。意思是“难道人人享有民主和平等权利的想法是错误的吗?”

5.在整个语流中,同一个句子,说话者不停顿地说出或者停顿位置不同也会造成语义上的差异。例如:Englishteachersunderstandit.假如说话者在English与teachers之间出现停顿的话,其含义是:“老师们都懂英语。”假如说话者不停顿地一口气把这句话说出或者停顿的位置在teachers与understand之间,其含义应理解为“英语教师都懂得它。”

(2)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即粗细结合,“粗”即指泛听,“细”即指精听。“粗细”结合,即指在进行大量泛听的同时,选定一些含有一定量的、自然的连读、失音、弱化等各种音变现象和丰富的语调、语气变化的课文、段子、对话进行精听,同时进行较详细的讲解、分析。精听精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泛听泛练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运用语言的习惯及语感。在精听和泛听配合练习下,既可保证学生运用语言的纯正性,又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和熟练程度。

(3)听力理解训练与阅读理解训练相结合。听音理解的能力强弱与平时阅读理解的速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求学生除了要注意阅读速度之外,感知理解时要以短语、意群为最小的语义单位,并注意各种题材的文章的扩展方式和方向,掌握一种良好的听觉感知理解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平时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特点、生活习惯等等。课堂上有意识地补充一些使用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概况知识。

(4)引导学生养成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时要抓住语流中的主要信息,用较短的、自己较熟悉的词语,甚至是符号记下来。令学生知道对话、事件、故事的叙述通常都离不开如下几个方面的信息:(where,when,what,who,how,etc.)e.g.Wheredoestheconversationmostprobablytakeplace?Whendidtheconversationmostprobablytakeplace?What''''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peakers?Whoisshe(he)?带着这些问题主动积极地去猜测、想象、找答案。

指导行为范文篇5

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多年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区各中小学在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积累了大量的好经验,为了贯彻落实《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纲要》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特制定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习惯培养教育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纲要》中指出:培养良好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优质教育品牌的突出特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惯养成教育是做人教育。各中小学要认真落实《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纲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既要纳入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又要纳入各处工作的议事日程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要根据学生特点,明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计划,探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积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各中小学还要特别注意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品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一同抓,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

二、进一步拓展教育途径。实现“律”向“自律”转变

特别是教育的训练和矫正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同的教育功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是临时的生活、学习和活动中经过环境影响。通过不同的环境培养、影响和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1.要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功能,通过德育课程向学生讲明道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习惯养成教育是引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熏陶和感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家校热线等形式,2.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论坛和家长联系卡。组织学习《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纲要》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特别是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上,要协助家长学会鼓励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式方法,协助学校依照规范随时检查,提示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自觉的行为倾向。

形成教育合力。发挥社区教育的积极作用,3.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社区设立监督岗,监督学生的社会行为,建立联系反馈制度,及时沟通学生情况,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发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育人氛围。

各中小学在开展教育时,4.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身的主观努力去养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和落脚点是学生外在行为的体现。不能忽视教育主体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习惯决定未来的道理,要引导学生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看作是自身生长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行为状况制定养成目标,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依据规范去落实。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评价他人的同时矫正自己,要努力做到律”向“自律”转变。

指导行为范文篇6

关键词:表演游戏;教师指导行为;大班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基本活动”奠定了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四条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强调游戏的社会本质,强调成人与幼儿的积极互动在游戏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不难看出游戏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指导非常有必要。表演游戏的“表演性”和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表演游戏进行指导。帮助大班幼儿实现从故事情节一般性表现到人物性格生动性表现的转换、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螺旋上升是教师有针对性指导表演游戏的目的和任务。[3]笔者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教师指导表演游戏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念一句然后指挥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形式机械化,指导方式死板缺乏科学性。研究旨在探讨大班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了解教师指导频次、指导内容、指导方式以及指导的情绪态度和指导结果的现状,应然结合实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本研究通过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S幼儿园大班幼儿教师做为观察对象。之所以选择大班教师是因为大班幼儿的经验积累和认知发展都相对中小班丰富,表演游戏需要从一般性表现向生动性表现过渡,大班幼儿处于表演游戏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的适宜指导对于幼儿表演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法了解大班表演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通过分析教师指导行为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改进教师指导行为提供参考。(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本研究力图在自然情况下对石河子市S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进行非参与式观察,选取3个大班进行观察,在进行正式观察之前,研究者需对相应班级进行一次预观察,便于研究者了解该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的大致情况。正式观察时间段为:周一到周四的16:50—17:20,约30分钟时长,一共观察五次。主要采取了事件取样法进行观察,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教师在表演游戏中的指导行为,用摄像拍照的方式辅助记录,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同时用访谈法进一步了解教师指导行为背后的表演游戏理念与看法,即了解隐性不容易从外显行为中观察到的东西,比如教师对表演游戏的含义理解以及对游戏指导反思等。访谈采用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主要是在下一次观察之前抽取15分钟时间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并在取得教师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进行文本转录和整理分析。访谈提纲主要是根据本研究中的实际研究问题进行编制,主要包含对表演游戏的基本理解、指导反思方面的内容,以半开放式问题为主,问题:1.您认为大班表演游戏有什么特征?2.大班表演游戏与中、小班有什么不同?指导时有什么侧重点么?3.教师在指导大班表演游戏时应扮演什么角色?4.如何判断哪些幼儿需要指导?什么时候指导最有效?这个表演主题开展多久了?进入到什么阶段?5.您会反思自己的指导方式么?怎么反思?(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与分析软件对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对描述性记录进行定性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指导行为出现频率稍高。通过对5次表演游戏的观察一共收集到了104个教师指导行为,每次表演游戏活动中正式表演的时间大概是18分钟。教师在幼儿表演游戏中的指导是有必要的,但是一次表演游戏中教师指导多少次才是合理的呢?大班幼儿教师表演游戏指导行为出现的频率总结如下。有研究表明成人参与幼儿游戏可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说明成人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有重要作用。由表1可知,教师对一次表演游戏的指导行为平均20.8次,平均每分钟1.16次。中班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每分钟1.45次,中班幼儿游戏处于“问题高发期阶段”,指导次数高于小、大班。[4]大班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表现力已经比中班幼儿能力强,教师应尽量减少干预,但通过数据可发现当前教师指导频率较高。(二)教师指导游戏以教师身份为主。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需要考虑指导身份的适宜性,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身份介入。研究者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将教师指导身份整理概括为两种即教师和旁白,具体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知道,在104次指导行为中教师以旁白身份进行指导的次数为23次,占总体数量的22.2%;以教师身份指导出现了81次,占总体的77.8%。观察的过程中仅出现了教师和旁白两种指导身份,没有涉及其他身份,教师在进行游戏指导时身份比较固定,身份变化少。(三)教师是指导行为的主要发起者。指导行为的主体为教师,但是指导行为可以是教师主动发起的,也可以是幼儿寻求教师帮助而引发教师进行指导的。由表3可知,表演游戏中由教师发起的指导行为有92个,占总数的88.5%,幼儿发起的指导行为有12个,占总数的11.5%。从比例上看,教师主动发起的指导行为明显比幼儿主动发起的指导行为多。指导行为以教师主动发起为主,幼儿主动发起为辅。(四)教师指导主题以角色表现力为主。研究者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将表演游戏的指导主题分为了四类即表演内容、角色表现力、游戏准备和其他,具体结果见表4。表演内容指导主要包括出场站位、台词提醒以及剧情提示三种;角色表现力指导是教师对幼儿的表演的声音、情绪表情、身体动作以及一般常规细节的的引导与提示;表演游戏准备主要是游戏开始前角色分配,道具佩戴两方面的准备。其他主要是捣乱行为和脱离游戏行为。表4教师指导主题分布状况由表4可知,以角色表现力为指导主题的次数为34,占总数的32.7%,即教师在表演游戏中主要针对角色表现力进行指导,角色表现力主要是指语音语气、表情动作和常规细节;以表演内容和其他为指导主题的次数分别为30次和27次,分别占总数的28.8%和26%,表演内容包括站位出场、剧情和台词,其他主要是捣乱行为和脱离游戏行为;以游戏准备为指导主题出现的次数为13次,占总体数量的12.5%。教师主要关注表演游戏中幼儿角色表现力,其次关注表演内容和其他(捣乱行为和脱离游戏行为),最少关注游戏准备。(五)教师指导行为方式特征。研究经过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分析发现教师指导行为方式特征外显方面可分为三种即主要通过指导时的语言类型、动作类型以及指导时的情绪状况等。1.主要运用提示和指令式语言进行指导教师须意识到语言在师幼互动中的价值作用,要审视自己指导时的语言使用情况。对表演游戏进行指导时,教师语言多种多样,教师不同类型的语言可能导致幼儿不同的回应结果。本研究将语言分为:提示性、询问式、建议式、指令式和鼓励式。提示性是根据游戏中幼儿遇到的问题,通过引导暗示对其进行启发性指导的语言;询问式:教师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幼儿游戏情况或引导幼儿游戏;建议式: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以试探性或协商性的口吻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指令式:指示命令性语言,语气坚决,不允许幼儿反抗;鼓励式: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其做出积极性的评价,激励性语言,具体结果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表演游戏中,教师主要运用提示性和指令式语言进行指导,其中提示性语言出现了26次,占总数的33.3%,指令式语言出现了22次,占总体数量的28.2%,两者一共占61.5%,是教师指导语言的主要形式。鼓励语言最少,仅出现了5次,占总体的6.4%。2.较少运用鼓励的动作进行指导研究者收集到39个动作指导行为,根据教师的指导意图和性质分为了以下五种即示范、指示、阻止、鼓励和帮助。示范是教师做出示范动作,为幼儿提供模仿和参照;指示主要指借助手势、点头等动作进行提醒提示;阻止即打断幼儿当前行为,禁止后面的行为;鼓励多是用手势点头等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帮助指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提供动作辅助解决问题的行为,结果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教师运用阻止、指示和鼓励的比例分别占总数的28.2%、25.6%和23.1%,其中鼓励仅占总数的5.1%。可以知道表演游戏中教师能够综合运用指示、阻止和帮助的指导方式,但是很少运用动作鼓励幼儿。3.指导时以中性积极情绪态度为主教师的指导行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态度,这些情绪态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教师对游戏和幼儿的认知。教师指导游戏的态度主要以教师指导时的口气、表情言语和动作的偏向行为为判断指标。情绪状态划分:积极、中性和消极。积极态度是指教师发出指导行为时在语气、表情和动作上明显表现出对幼儿友好亲切的态度;中性态度是教师表现冷淡没有感情外显,而消极情绪态度是对幼儿表现出不满不耐烦或者厌恶,参见表7。由表7可知,教师游戏指导时主要是中性和积极态度,中性态度出现45次,占总数43.3%,积极态度出现47次,占总数45.2%,两者和占总体88.5%,消极态度出现12次,占总数11.5%,教师消极态度较少。(六)指导结果以幼儿接受为主。研究依据幼儿对教师指导后的回应方式将指导结果分为两种即接受和拒绝。接受是幼儿听从教师的建议和指示,拒绝则代表幼儿没有接受或忽视教师的建议,结果见表8。由表8可知,表演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结果以接受为主,数量达到83次,占总数79.8%,拒绝教师指导的数量有21次,占总体20.2%。刘晶波(2007)对一日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显示教师是互动行为的主要开启者,而当教师发起互动时,幼儿接受互动的比例高达95.8%,反之,当互动是由幼儿发起,教师的接受率为66.5%。[5]综上,教师在幼儿心中的权威性比较高,幼儿多顺从教师,很少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讨论与分析

(一)指导权威性较高。教师权威的含义是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拥有的主体优越性。[6]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权威性活动。班级社会学研究中,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坚持教师中心,教师要用高控制的手段管理儿童。表演游戏特点之一就是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理解来表达故事内容,强调儿童的自主自由性,但据观察发现教师指导次数多,且接近百分之九十都是教师主动发起的,教师的高控制性忽视了幼儿游戏自主性,幼儿根本没有思考与发挥创造的时间和机会。数据表明教师指导时多使用指令式语言、阻止式动作,从侧面可以反应出教师在加强权威,很多时候不允许幼儿行为偏离自己的期望预想。例如:“教师指导其他区域后,经过表演游戏区时,看到三个演员边敲门边说:‘小兔子在家吗?我是小花猫,快开门!快开门!’。老师说道:‘什么小花猫,不对!你们演的是小猪,不要搞混了’。三个演员相互看看,没有说话,又按照老师的意思演回了小猪。”其实演员在第一轮表演时是按照故事脚本扮演小猪角色进行的,但三个小演员前面已经按小猪的角色表演两轮了,觉得有点无聊了,就商量换一个小动物,最后选择扮演小花猫去敲门,这是幼儿自主创编的开始,但教师没有问清缘由就打断了幼儿的表演,迫使幼儿按照自己指令进行,幼儿也没解释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由于师幼在知识和经验信息方面不对等,指导结果往往以幼儿接受为主,幼儿总是按照教师的指示行动,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教师权威影响因素很多,比如教师的教育观念、社会教育思潮等。新教育观念强调民主与平等,但有大部分教师观念还没转变过来,还处于传统的尊师重道教育模式里,错误地把教师权利与教师权威混淆,对儿童还是实行的高控制干预管理。另外,现在新疆地区都还是大班额制的幼儿园,师幼比低,教师需要顾及到很多游戏区,没有精力去慢慢引导幼儿游戏,并且教师的表演游戏观念不正确,注重游戏的表演性和功利性,没有耐心去尊重幼儿的自主自由性。(二)指导控制性强,缺少鼓励。教师在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时间段要顾及多个游戏区域的的指导,区域众多,平均分到每个区域的游戏指导时间减少,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观察了解,看到什么就立马指导,不会花时间去耐心等待和询问原因,往往容易出现高频次指导。表演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具有自由性与创造性,但是自由、创造是在一定规则前提下实现的,教师因为教育观念不同,在平衡自由与规则时存在差异,有的教师教育观念没有更新,还保持原来教师“导演”游戏的理念,重视规则性忽视了自由性,幼儿一出现失范违规行为就立马干预,行为稍微不符合自己预期想法就立马阻止,这很容易打断幼儿游戏的连续性和专注性,还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自主性,减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情绪体验。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不论是在语言还是动作方面都很少用鼓励的方式,积极情绪情感态度差不多和中性情感态度持平,教师对儿童的鼓励还是有待增加。教师指导时没有转变观念,只是注重表演性忽视了游戏性。Garvey(1977)认为游戏的本质之一是过程向导,即更多的强调过程。[7]教师没有充分了解游戏的本质,对幼儿太苛求,指导功利性较强。教师注重规矩的养成、强调纪律性,游戏过程中主要关注幼儿有没有出现不规范行为,往往将幼儿的缺点不足放大,忽视幼儿做得好的地方,很少表扬鼓励幼儿。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来分析、解决问题。(三)指导身份单一。刘焱发现教师对表演游戏的传统观念认为表演游戏就应该达到演什么像什么的境界,所以都是以“总指挥”的身份进行游戏指导。[8]研究者在对教师游戏指导身份进行编码时也发现了该幼儿园大班的教师几乎都是以教师的身份指导,只有个别以旁白身份指导。如:“小演员在台上表演,教师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坐在观众席的位置观看表演。这时一个演员正在说台词,教师坐在下面问到:‘你这样说对不对?’该幼儿顿了一下有点不知所措。”虽然教师是坐在观众席看似在以一个观众的身份询问幼儿,实际上通过细节可以发现教师还是以教师的身份在指导,只不过是坐在观众之间罢了。而幼儿也并没有把教师真正地当做一个观众还是把她当做一个教师看待。这和很多表演游戏文章研究结果“教师指导身份单一”具有一致性。当问到:“您认为教师在指导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教师回答说:“很多吧!旁白啊,里面的任务角色啊或者小观众都可以。”追问:“但是通过视频发现您在上两次的指导中用教师的身份进行指导的时候比较多?”回答说:“其实以前有过以其他身份进行指导,我说我是一个小兔子今天看看小动物们在讨论什么好玩的事情呢?虽然我是个兔子,不过幼儿还是会把我当老师来看待,心里还是把我当做老师,有些时候想努力改变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变这双重的身份,就没想太多了。指导之前反复提醒自己要以平等的身份、多样的身份进行指导,可是一到实践里就忘记了”。被访谈教师反映指导时有点力不从心。幼儿对教师的身份产生了刻板印象,幼儿会认为教师不管是坐在观众的位置,还是帮助念旁白或者其他,但是始终是老师,始终不能把教师完全看作其他的角色,始终不能保持平等的关系。观念认知指导着行为实践,教师的师生观念、教育理念影响其游戏指导行为。教育理念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改变,教师在有意识地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建构自己表演游戏方面的教育观念,但是传统的观念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往往提醒自己转变指导身份,但是实践时就习惯性按原来的方式进行指导,导致了观念和行为的不一致,出现了偏差。(四)对表演游戏理解不足,缺少反思。通过访谈发现,部分教师对表演游戏的概念不明确,知道表演游戏对幼儿发展有价值但不清楚具体的价值是什么体现在哪里。对表演游戏的发展环节和每个年龄阶段幼儿应该达到什么水平不明确。不清楚在游戏进行的各个阶段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指导,侧重点在哪里,大班阶段也只认为把故事表演完就算“完成”表演,很少让幼儿进行自由创编情节。在幼儿发展的不同时期指导也没有侧重点,随意性较大,多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指导,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当问到:“您认为表演游戏有什么特征?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和中小班的表演游戏相比有什么不同?”教师答到:“应该是让幼儿表演经典的故事,把故事演出来给观众看。大班肯定比中小班的表演能力强,所以选择表演的故事也比较长、情节也复杂一点。”追问到:“您对表演游戏的认知主要是从哪里获得的呢?工作后单位有专门针对表演的培训或者学习讲解吗?”回答说:“学校里老师讲过,而且以前上学时自己也看杂志和书本。专门的好像没有吧,记不太清了。”S幼儿园的教师多为专科学历,在游戏理论知识方面有些欠缺,很多教师上岗从业后较少完善补充关于表演游戏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且缺少游戏指导方面的培训,对表演游戏的认知不完全,在指导实践的时候缺少正确的理论基础,难免在指导时存在一些问题。此外问到:“您会反思自己的指导方式吗?”教师说:“幼儿园老师干的活比较杂比较多,几乎时时刻刻都和幼儿在一起,很少有时间允许写一些反思。”由于幼儿园保教结合,工作繁杂琐碎,工作环节紧凑,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游戏指导行为进行有效反思,反思也仅停留在游戏评价环节。教师作为幼儿教育启蒙者,自身需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反思才会进步。

五、教育建议

(一)弱化指导权威,树立师幼平等观念。教师权威类型同其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效果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法定权威、传统权威、知识权威、人格权威分别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法定性影响、传统影响、知识影响和个性影响的载体。幼儿教师对3~6岁幼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个性方面,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人格权威对幼儿进行指导,而非用传统和法定的权威对其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要改变旧师生观念,树立平等相互尊重的理念。其次,教师要通过耐心教导、平等交流、积极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导,游戏中多以合作者、朋友身份进行交流而不仅仅以教师身份发出各种指令。要尊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让幼儿在和谐、宽容、理解的游戏氛围中进行表演和自我展示。教育部印发的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需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需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他自己的教育”[9]两者都强调尊重儿童、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坚持师幼平等。教师应用平等、民主的身份进行指导,是新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其一,教师要树立角色规范意识,指导时要从观念、情绪、行为上符合相应身份。其二,教师应在游戏中和游戏外都传递给幼儿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地改变幼儿对教师绝对权威的刻板印象,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精神环境。(二)应强化“消极”等待,把握先观察后指导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观察应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指出,“生命本身在动,为了研究它,探索它的秘密,指导它的活动,就必须观察它,不带先入之见地去了解它!”[10]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要尽量防止指导变“中断”,要学会等待。表演游戏具有自由性,但是自由是在一定规则前提下实现的,教师要平衡自由与规则,要适当减少不必要的正向指导,特别是减少负面指导,用心观察。教师指导时不能一看到幼儿出现失范行为或者偏离了自己预期的行为就开始对其进行说教,教师掌握的信息不全面、情况了解不完整,指导时具有很大的片面甚至背道而驰。这样的指导大量出现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打断幼儿游戏,使得幼儿不能真正投入游戏。那么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教师观察能力首先要训练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其次观察要有目的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设计观察记录表并且做好记录,记录的方式和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园内可以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或开展有关这方面的讲座,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经验、写反思日记。(三)加强游戏理论学习,树立角色规范意识。研究分析发现教师在游戏指导时大多时候都是以教师身份进行的,较少以其他身份进行指导。通过访谈资料可以发现教师平时在幼儿心里就是一个权威者的形象,幼儿对这个身份认知已经形成,教师在幼儿表演游戏中以角色扮演或者以观众等平等角色进行指导时幼儿仍然会对教师的行为言听计从,始终把教师当作教师看待而不是游戏角色看待,长久以来教师也不能转换角色,形成非良性循环。存在两组矛盾关系即教师在观念上向往游戏者身份但在实际行为上是教师身份;教师采用游戏者身份但幼儿对教师身份存在刻板印象。解决好两组矛盾关系,有利于教师游戏指导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可以对教师进行表演游戏相关理论的培训学习,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表演游戏的本质,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在游戏指导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明确表演游戏指导角色规范,要了解应该以什么身份进行指导?为什么以这样的身份进行指导?用这样的身份进行指导有什么作用?[11]教师角色规范意识能够将教师的游戏指导观念与游戏指导实际行动统一起来,解决教师观念上向往游戏者角色而行为上是教师者身份的矛盾。关于另一组矛盾教师采用游戏者身份和幼儿对教师身份的刻板印象,幼儿的眼睛是客观真实的,幼儿就是老师的镜子能够反应教师指导的真实状态,教师要擅于反思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设法改变幼儿的刻板印象,让幼儿接受游戏身份的指导角色。多运用游戏角色等身份和谐地融入幼儿游戏指导,尽量不打断幼儿游戏的专注性和完整性。(四)多采用鼓励的指导态度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的好行为”。[12]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指出“表扬受教育者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13]鼓励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信心,培养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鼓励对孩子发展及其重要,鼓励可以培养儿童幽默乐观的性格。现代心理学证实了适当的鼓励可以促进习惯养成和内部动机发展。要想儿童去坚持一件事情只有将动力内化,使他自己主动去做才能够长久。教师的指令性只会让行为外显被迫,将动力外化逐渐消耗幼儿动力,教师要多运用鼓励的方式去促进儿童内部游戏情感和游戏创造性改编。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不是教师通过“教”可以教会的,大班幼儿表演游戏处于一般性到创造性的过渡,创造性、改编性是大班表演游戏发展的重点,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幼儿的自由发挥和改编,游戏性应该大于表演性,以幼儿快乐游戏为主。教师在指导表演游戏时要多及时鼓励幼儿,明确幼儿哪些地方做得好,针对性地予以鼓励。

参考文献

[1]康树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下卷[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1171.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69.

[3]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03).

[4]方建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朱容皋,万海刚,陈永红.素质教育与教师权威[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75-78.

[7]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郭丽平,译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8]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03).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0]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2.

[11]方建华.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身份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22(01):50-54.

[12]王春梅.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21-23.

指导行为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行为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岗位工作能力相关和职业发展相关,并嵌入在个体心理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个人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对组织而言,就业能力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目前,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认识近似,实际上,“就业能力”内容中除了含有‘实践能力’外,还包括就业者的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1、学生“能力”锻炼途径

竞选班团委、参加社团是高校学生在校园锻炼实践能力的较普遍的形式,有意愿的学生参加竞选,而这仅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课后兼职、志愿者服务、寒暑假打工等是学生校外锻炼能力的几种方式,但这也只是部分学生的选择,仍缺乏专业指导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2、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理论偏多,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过少甚至缺乏、滞后,所学理论得不到及时消化,而实践“练手”时印象模糊,理论与实践“错位”,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的锻炼。“通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性技能及内在素质,是就业需要的“软技能”,目前高校通常以公共课、选修课形式进行,而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不够重视、上课状态不好,教师授课比较吃力,上课情况跟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距较远。“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高校确实是按教育部统一部署实施,一般以公共课进行,但仍然没有引起学生重视,甚而有学生认为这个课“没有意义”。

3、辅导员工作方式与重心

目前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还主要是“管”住学生,仅仅抓重点、处理“突发”事件,日常重心主要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上,对其他学生关注较少,对于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督促学生锻炼个人就业能力还没有足够的重视。4、学生自身现在高校校园缺少了为学习忙碌的身影,部分学生时常感到大学生活过于“清闲”,没有确切的目标,时间就花在了游玩上,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难以体会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当然也就没有意识去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启示及借鉴

1、高校应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有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有专门部门督促指导且有阶段性目标考核体系的切实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生俱乐部活动、工作经历和志愿者服务等多样的校园教育与学生活动之中。学校统一设立“职业生涯开发模块”帮助学生利用工作经历、兼职工作机会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学生一学年内修完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定学分;学校设立“学期计划”,要求学生在3~4个月期间内根据课程表灵活安排,从事100小时的“付薪”工作;设立“暑期计划”,要求毕业生从事10周的全职付薪工作,学生完成学期计划和暑期计划都可以分别获得相应助学金或学分,这种半强制半鼓励的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2、“课程设置”目标指向“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专业课程”接“地气儿”,教学过程紧贴实际,配备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体验式”学习专业理论,从而及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学校始终保持与雇主(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学院设有“雇主”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讨论,学院邀请雇主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实践课讨论,雇主也提供学生工作经历的机会,使学校教育活动培养的学生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基本“吻合”。(2)“通识课程”设置,可借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做法——学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高度重视,设定“通识教育项目8个领域”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并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及相关执行机构统筹各方面的工作,师资方面由该领域有名望的教师担任,教学方式上普遍采用教授授课、小组讨论、研习发表、独立研究等多种方式,形成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3)“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授课内容既有通用性的知识,同时也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跟进行业形势,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是“有用”(有意义)的。该课的授课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可以让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上传授书本以外的内容有利于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授课方式可以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调整,对于类似艺术类较活跃的学生,可以采取互动性授课方式,如课堂讨论、角色模拟等方式;对于类似文学类较“安静”的学生,可以增加案例讲解穿插视频播放进行。

3、高校应完善辅导员引进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督促作用

(1)高校引进辅导员时应侧重其个人能力、社会经验及阅历,不应仅求“高学历”。辅导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力能较好“管”住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则会因其个人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及体验而能预见性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顺利就业所需的职业素养。(2)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日常锻炼、逐步积累的结果,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是从大一进校开始,结合学校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日常工作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所带学生专业的社会行情,督促学生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多途径地加强锻炼个人的就业能力,积极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3)辅导员个人应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个人的见识、内在修为影响着个人的工作作风、思路及方式方法,其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的言行。因此需要随时跟进理论学习、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不断增强个人的“内力”,以个人的亲身实践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要根据所带专业学生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引导、督促学生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个人就业能力锻炼

学生进入大学后自身要主动熟悉大学生活,要认识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是“就业”,竞争激烈,要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好大学时间,既要学好文化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又要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了解本专业社会行情,在了解自身特质的基础上,明确人生目标,有意识地锻炼个人“就业能力”,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雅荣,著.基于企业、雇主视角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4.

[2]崔娜,吴暇,著.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科技视界,2013.

[3]梅丽君,周明宝,著.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0.

指导行为范文篇8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坚决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一批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依法严惩非法违法行为,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坚决杜绝和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建筑市场经营秩序持续稳定好转,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创造良好的建筑安全生产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决定成立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筑施工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委建筑业管理科,办公室主任由时广远同志兼任。主要负责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筑施工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组织指导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和村镇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的“打非”专项行动。

二、重点内容

1、建设工程项目不办理施工许可等法定建设手续,擅自开工的。

2、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包工程,违法分包和转包工程;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施工活动的。

3、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4、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等责任主体,对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检查整改通知拒不进行整改或抗拒安全执法的。

5、瞒报、谎报事故的。

三、工作步骤

时间自5月至7月中旬,集中3个月的时间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

第一阶段:5月20—31日,动员部署。各县区建委、委属各单位、公用事业企业要认真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明确打击的重点内容,针对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的严重非法违法行为、影响恶劣的典型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顽固非法违法行为,制定本单位(领域)的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6月1日—6月15日自检自查,各县区建委、委属各单位、公用事业企业集中开展打击治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工作。6月下旬,委将组织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区建委、委属各单位、公用事业企业开展打击治理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第三阶段:6月15—6月底,各县区建委、委属各单位、公用事业企业督查、督促整改、总结工作。6月25日前,将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委建筑业管理科。联系电话:传真:

四、职责分工

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建筑管理部门负责对建筑工程领域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的打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打非”专项行动的意义,把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筑施工行为作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措施。要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有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依法严厉打击。各县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存在非法违法建筑施工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特别是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非法、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公开严惩、公开曝光。

(三)强化“两场”联动。各县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开展“打非”专项行动过程中,积极推进建筑市场、工程现场联动监管机制建设。要严格市场准入,建立诚信体系,从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等管理节点严格把关。通过“打非”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逐步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指导行为范文篇9

一、有奖举报的范围:

我市范围内的被列入名单的制药化工、电镀、酸洗(磷化)及印染(洗衣)工业企业(名单附后,每年调整一次),有下列行为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举报:

1、企业废水治理设施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或偷排、直排、漏排工业废水,造成超标排放的;

2、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造成大气污染的;

3、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随意倾倒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二、有奖举报方式:

1、电话举报:举报电话号码。

2、来人举报:举报地址为市环境保护局环保举报中心。

三、有奖举报奖励办法:

(一)奖励标准:800元/次。

(二)奖励条件:

1、举报者举报时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并提供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地址及基本违法事实,配合环保部门查处。

2、举报真实客观,并由市环境保护局查证属实,环境违法行为成立的,对第一举报人给予奖励。对同一单位同一违法事实的举报,由先举报者领取奖金。

3、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及直系家属不在奖励范围内。

四、工作程序:

1、受理:接举报电话或来访受理后,受理人员确认系有奖举报的,应详细记录《受理记录单》,注明“有奖举报”,送相关负责人负责安排人员查处。

2、查处:查处人员接到交办单后,做好各项调查取证准备工作,及时赶赴现场调查。查处人员在现场应做好调查笔录、拍照、采集样品等必要证据。

3、认定:认定有奖举报属实的,查处人员应及时填写举报奖金领取表,并交环保举报中心相关负责人审阅,审阅后交局有关领导审批。

4、领奖:市环境保护局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知举报人领取奖金。受奖励的举报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领取奖金时,应携带身份证,并签署本人真实姓名。无特殊情况逾期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

五、工作纪律:

1、对举报人执行保护政策,有奖举报相关工作人员不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向外界透露举报人的姓名及个人资料。

2、工作人员应礼貌用语,耐心接待,坚持客观、科学、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做到定性准确,量罚适当。

3、严禁为企业通风报信,严禁为被举报者说情。

指导行为范文篇10

指导性强度的调查研究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章俊贤

一、研究课题的确定

从哲学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中国人应当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而民族精神又能指导中国人的行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激励人民为国家、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原创: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要求当代青年必须清楚把握好民族精神的实质,把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伟大理想。理想要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实践,而这个“实践”又必须以民族精神为指导。那么,民族精神对人的主观行为必然起着指导作用。但从实践角度看,在很多方面,民族精神对人的主观行为的指导作用有时弱或者有时根本没有。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产生一点偏差。为什么理论与实际会出现这种偏差?导致这种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让民族精神更好地指导人们完成实践活动?为此,我进行了“关于民族精神对人们的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社会调查”,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中来,以民族精神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弄清民族精神对人们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大小,并分析其内在原因。

(2)此研究性课题共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社会实践调查等相关学科,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能学以致用,做到“在采访中了解,在实践中体验,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3)尽力完成计划好的目标,并且以良好的心态了解调查社会,更要能够学会动用自己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锻炼在多方面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的能力和观察社会的能力。

三、活动计划与内容

(1)准备阶段(1月21日—1月25日)

1、计划本次调查的整个过程的各项活动,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了解社会调查所常用的调查方法及查找收集大概需要资料

3、筹集相应的调查经费(个别访谈费用、资料费用、交通费用)

4、根据筹集的经费制定各项活动的预算

(2)实施研究(1月26日—1月28日)

1、查阅所收集的各类文献资料并做摘记

2、确定本次社会调查的调查方法:个别访谈法

(3)完成个别访谈(2月4日—2月6日)

考虑到时间正直春节,又要保证一定的访问人数(否则不精确),我决定采取开新春联欢会的形式在进行途中对参加人员进行随机访问。2月4日我联系场地、购买联欢用品,2月5日、6日分别开了两场联欢会,通过一个关于公民道德建设节目我共访问了200人。

(4)继续研究(2月7日—2月8日)

1、对访问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得出访谈调查结果

2、对前期查阅的文献资料摘记进行整理,将与调查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3、将访谈调查分析结果与文献资料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与现实情况是否合拍

(5)汇总(2月9日)

1、将前各阶段资料汇总,弄清民族精神对人们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大小,并分析其内在原因

2、列出社会调查报告的提纲

(6)调查报告最终形成(2月10日—2月13日)

根据汇总阶段的成果,按照一定的提纲,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民族精神对人们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大小,分析当前当代社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性研究的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调查研究法(访问调查法和个案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于民族精神对人们主观行为指导性强度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当代社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为搭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框架提供客观依据。

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及时总结科学、有效的工作内容、方法和途径,并将我们的成果送到相关的部门,让我们为公民公德建设献上自己的微薄力量。

五、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次调查还不尽完善,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具体有:

1、本次调查所访谈的问题是我编制的,尚属首次运用,其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还有待验证;受访对象层次单一,对结果的准确程度也有影响。

2、有的市民在访谈时比较匆忙,没有很认真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的效度和信度。

3、对我来说,我以前做过社会调查不多,所以缺乏一定的经验,由于条件限制,访问人数也不多,这多少会影响到一定的准确性。

希望以后有机会把这个问题发到网上去,让大家在网上去讨论,这样涉及的面会更广,准确性也会更高。

六、课题研究成果

关于民族精神对人们的主观行为

指导性强度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具体调查过程

1、随机访问调查

访问题目:您会去选择做一件利国利民而不利己的事吗?

a、绝对会b、因具体条件而定,不确定c、绝对不会

访问对象:普通人民群众

访问对象:200人

访问结果:选择a占15.4%,选择b占60.8%,选择c占23.8%。

结果分析:

a选项体现行为人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当先,显然受民族精神指导;

b选项体现行为人做事谨慎,善于权衡利弊,这类人既受民族精神也受利益指导;

c选项体现这类人的行为完全不受民族精神所指导,而把个人私利作为主要指导力量。

2、报刊杂志文献资料

以下是从《拆迁野蛮性调查》(《杂文选刊》2004年第1期)中摘入的三则真实事例,以作分析使用。

2002年6月某日,普渡寺西巷12号院居民杨学博在拆迁办院内被打得耳膜穿孔。

2003年2月23日,在南池子大街80号院内正收拾东西准备搬家的沈桂芝被强行架出,头部被强压在地,然后被送进拘留所。

2003年2月24日,北京市崇文区南池子普渡寺西巷1号院被强制拆除,一家十余口人无家可归,私房主谢玉春四处流浪,一直睡在办公室。他的两位老人整日以泪洗面,老先生生命垂危。

分析与评论:

拆迁本是一件好事,可那些开发商利益熏心,为早日开工要尽快拔掉钉子户。为此,他们甚至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原创:视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儿戏,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完完全全地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更让人不解的是,政府给他们披上一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外衣,为他们保驾护航,任其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其结果只会加深人民内部矛盾,不但不利于经济发展,反而阻碍发展。试问:这时,民族精神起了指导作用吗?

在势利者眼里,只有利益,民族精神一文不值。更谈不上民族精神对他们的行为起指导作用了。

通过以上两种调查方式,经过调查小组的集体讨论,我们得出调查结果:在当代社会,民族精神的指导作用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其范围仅仅局限于在大的灾难或大型国家计划的实施之中;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民族精神对人们主观行动的指导作用较二十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大大减弱,而受私利的指导作用明显上升。

二、产生该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

在解放初期到20世纪60—70年代,政治上一直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处宣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步思想,批判、预防、消灭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所以当时的绝大多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思想境界很高;在改革开放初期,一部人先富了起来,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的享乐思想迅速滋长,开始炫耀、攀比、大肆挥霍;而此时大多数人还没有脱贫,便产生了贫富差距,社会开始分化。到如今,富人多了,大多数人也小康了,不过钱难挣了。所以挣钱时向私利看齐,花钱时向自我享受看齐。时到如今,那些阔老们还会用政治术语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行为,把不正当的财富积累叫做促进生产,把大肆挥霍叫做拉动内需。

因此,民族精神在现今社会不断衰弱的原因就在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两大错误人生观有取代民族精神的指导地位之势。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就像糖衣炮弹,看似美好,实则腐蚀人们的思想,蚕食民族精神,使人的思想完全步入金钱与享受之中,不能自拔。其结果肯定是享一时之乐,遭一生之罪。

民族精神在现今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有所减弱,但并没有消失。因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兴衰也暗示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中华民族至今兴隆不衰,正是因为民族精神在决定民族兴衰的大事业中依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伟大事业,产生伟大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航天事业上的一种具体表现。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科学求实,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实现了几代中国人飞天的梦想。

在2003年“非典”时期,全国人民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增强民族凝聚力,万众一心,齐抗‘非典’”的号召,才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人,要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明确贡献与索取。贡献与索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切正常的人,既要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又要从社会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满足。一个从事一定工作的成年人,只有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才能理所当然地受到社会的尊重,才能毫无愧色地从社会那里索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社会的尊重,他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劳动,做出更大的贡献。有的人片面强调索取,只讲索取、权利,不讲贡献、义务,这是十分错误的。

人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导下,才能认认真真、心甘情愿地去奉献。只要人人都能奉献,社会就会变得更好,国家才能更加强盛,那么立志报效祖国的愿望也就变成了现实。只要人人都能奉献,社会就会自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那么民族精神就自然得到弘扬,那些腐朽思想便没有了立足之地。

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要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对我们青年来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拥有个人理想和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要与祖国荣辱与共。个人与祖国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是立志报效祖国,担负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三、强社会责任意识,认真学习,掌握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本领;还要坚持锻炼身体,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四、要确立主人翁意识。就是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应当把国家、民族的大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对于我们全民族来说,要使民族精神从根本上得到彻底地弘扬,就必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

加强思想教育,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为集体、为社会、为人民、为祖国作贡献。

加强纪律教育,就是要加强党纪、政纪、军纪和各种劳动纪律、工作纪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