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路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5:43:26

有效路径

有效路径范文篇1

关键词:金融扶贫;特惠特;信贷

一、研究背景:我国的扶贫政策与金融扶贫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规划和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活动,先后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中长期扶贫规划,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扶贫开发进程。我国农村减贫的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是制度变革下经济增长拉动型的反贫困阶段,即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缓解贫困的模式;第二阶段(1986—2000年),是政府主导下开发式扶贫阶段,实行以开发式扶贫政策为主导的扶贫模式;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是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扶贫开发阶段,即开发式扶贫与多项惠农扶贫政策并举的整合式扶贫阶段[1]。我国的金融扶贫是随着国家扶贫开发的进程及政策演变而不断变化,自1994年我国出台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要安排“各项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增加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等扶贫资金投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要“继续安排并增加扶贫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扶贫贷款执行统一优惠利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完善国家扶贫贴息政策,推动贫困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服务”。由此看出,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理念经历了从单一信贷优惠到综合金融服务的过程,可划分为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年至1985年)、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年至2010年)、金融扶贫大格局阶段(2011年至今)。

二、金融精准扶贫体系与金融扶贫政策梳理

(一)金融精准扶贫体系。金融扶贫是政府运用法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机制或手段,调动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信贷资金的供给,为那些长期遭受金融排斥的贫困地区的中小企业和贫困群体提供均等的金融服务机会[2]。经过40年的金融改革,中国农村金融形成了以商业、合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补充,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包括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合作金融机构、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持续扩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扶贫方式、扶贫信贷投放量不断增多,各金融组织通过发挥各自经营特点和业务优势,公开、公平竞争,逐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金融扶贫服务供给体系。(二)金融扶贫政策梳理。1.国家层面金融扶贫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金融扶贫体制机制,金融扶贫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对各类金融机构的专项贷款进行贴息,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扶贫再贷款使用管理,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服务……创新产业扶贫信贷产品和模式,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和扶持政策。”由此,在国家层面的金融扶贫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2.省级层面金融扶贫政策贵州结合本省脱贫攻坚实际,根据中央有关脱贫攻坚政策精神,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的金融扶贫政策文件,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发挥制度保障作用。2015年10月16日,《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对支持各类金融企业到贫困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贫困县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作出明确要求。同时提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担保、低利率、财政贴息补助的小额信用贷款。2015年12月4日,《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强化金融扶贫制度设计。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成立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贫困县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2018年6月26日,《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存贷款支持提出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金融扶贫政策制定出台支持地方扶贫开发的金融配套制度文件,形成地方的金融扶贫政策体系。

三、贵州脱贫攻坚与金融扶贫现状

(一)贵州脱贫攻坚现状。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汇融合的内陆山区省份,由于经济、历史、自然等方面原因,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既是贵州的基本省情,又是贵州贫困的症结。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省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贵州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在过去五年中,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670.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73.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减贫和搬迁人数是全国最大的省份,为全国的扶贫创造了“省级模式”。截至2017年年末,贵州剩余贫困人口280.32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3%。贫困县66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50个,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3.12万人、占18.52%,长期患病和大病人口33.7万人、占8.54%,残疾人28.15万人、占7.13%,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156.65万人、占55.9%。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二)贵州金融扶贫现状。新形势下,贵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遵守金融规则、顺应金融规律、确保合理利润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助推脱贫攻坚,充分发挥金融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1.贵州金融扶贫状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年末,贵州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931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01亿元),新增1317亿元,均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扶贫再贷款限额244.2亿元,余额240.6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在扶贫资金投入上,贵州在全国率先发行首批扶贫票据,注册金额达114亿元。贵州农信(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特惠贷”144亿元,自开办以来累计发放350亿元,余额271亿元。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向贵州农村“组组通”项目投放资金98.4亿元,支持89个县(区)市共计9726个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达24861公里。目前,贵州“政府主导、央行牵头、各方参与”多频共振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更趋完善,全省金融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3]。2.贵州农信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农村信用社积极投身“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坚持金融精准扶贫方向,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打造“五张名片”为手段,精准把握扶贫命脉,找准扶贫难点痛点,脱贫攻坚金融服务成效明显。截至2017年年末,全省农信系统向66个贫困县贷款余额2531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9.3%。20个极贫乡镇贷款余额达到26亿元。惠及73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四、贵州金融扶贫的工作措施与成效

贵州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完善金融精准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精准扶贫,大胆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机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中形成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金融扶贫制度体系。贵州加强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制定出台了《贵州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意见》,从扶贫对象、范围及方式和贴息资金来源、政策措施等方面构建扶贫、财政、金融相互协调配合的新型扶贫模式。作为《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的配套文件。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贵州扶贫开发力度的意见》,并牵头出台包括金融扶贫在内的10项扶贫工作政策配套举措,形成了“1+10”的政策框架①。贵州银监局出台了《关于银行业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银行业采取三十条措施支持我省“三变”改革、“三社”融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逐步形成了地方金融扶贫的制度政策体系。(二)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特惠贷”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和优势,利用机制建设、产品创新,探索以一县一特色,通过管理平台、统贷平台、担保平台和信用协会的模式,向小企业客户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创建“金融+三变”模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贵州“三变”改革被纳入2017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金融促进贫困户与扶贫主体利益联结,加大对入股企业的支持,帮助农户获得稳定分红和务工收入,已累计发放“三变”贷款50亿元。三是设立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贵州脱贫攻坚基金由省政府委托省财政厅发起设立,采取“募投制”,计划募集总规模3000亿元,采取“统一设立、分包实施、成熟一包、实施一包”,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风险可控”的原则,力争通过基金投资,“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贫困群众”[4]。另外,贵州农信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结合“特惠贷”、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普惠金融建设、贫困县一对一攻坚脱贫等措施,探索出一条搭载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双引擎”的扶贫之路。1.大力实施“特惠贷”2015年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省扶贫办、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银保监局(原贵州银监局)的政策引导下,贵州农信率先在全省金融机构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了精准扶贫贷款产品“特惠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除抵押担保、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贷款,帮助贫困户“换穷业”,积极肩负起扶贫攻坚重担。截至2017年12月末,累计投放“特惠贷”资金350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3万户。2.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贵州农村信用社创造性推动和创建的覆盖全省乡村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着力于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从而增强农信社风险防控能力、降低农户融资成本,成为贵州地方标准项目建设。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已评定农村金融信用市(安顺)1个、农村金融信用县(市)21个、信用乡(镇)986个、信用村1.3万个。实现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3.多措并举践行普惠金融(1)铺设“信合村村通”,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渠道。“信合村村通”是指贵州农村信用社将具有现金支取功能和查询、转账功能的支付结算“POS”机布设于相对偏远的村寨,实现了农户在本村寨就可以安全、便捷、高效地办理基础金融业务。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投入2.80亿元布设“信合村村通”自助POS终端达17987台,覆盖省内行政村15426个,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信合村村通”的布设提高了扶贫和补贴资金发放效率和精准度,使边远山区农民能够享受到普惠性和均等化的金融服务,并为农户节约了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2)“金融夜校”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金融夜校”是贵州农信员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独创的,利用工作之余开展的金融基础、种养殖技术、市场信息、扶贫政策等知识培训,活动方式包括单一授课、公开宣讲、送文艺下乡等,活动地点涵盖村寨、社区、学校、企业等。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累计举办“金融夜校”20万场,参与人数达到600余万人,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金融夜校”提高了农户的思想意识,为脱贫攻坚奠定了思想基础,是贵州农信实施智力脱贫的典型方式。(3)“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构建脱贫攻坚的新平台。2016年,贵州农信通过自主研发和多次实验,在全省创新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实现多功能终端机、打印机、复印机、现钞保险箱等设备的整合,只要有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就能进村入寨为老百姓办理开户、转账、电汇、贷款、还款收息、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把传统的柜面服务变成“长腿银行”,既便捷灵活又及时高效。截至2017年12月末,贵州农信建立“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1300多个,实现全省行政村100%全覆盖,进村入户为3000多万个,农户办理银行卡14余万张,办理现金业务18余万笔,金额达15亿元以上。(4)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实现了金融服务到身边。据统计,贵州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650余万人,为解决农民工在外省享受金融服务不便的问题,2008年3月贵州农信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设立13个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金融服务,为农民工提供金融知识、致富信息、维权帮助等,成为了全国首创。截至2017年12月末,设立在全国各地的13个农民工服务中心为650万农民工提供服务,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73.61万笔,金额达到325.40亿元,累计免费为农民工进行维权1218人次,帮助农民工讨回薪酬及各类赔偿4087万元,对有劳动能力但无创收项目和就业门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帮助,介绍农民工就业达23万人次。4.聚焦贫困县脱贫攻坚为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贵州农信对省委、省政府指定帮扶对象务川县实行定点帮扶。(1)实施捐赠帮扶。近两年来,贵州农信在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方面共为务川县捐赠资金1.44亿元。(2)实施信贷帮扶。近两年来,贵州农信为务川县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6.4亿元,完成了五年帮扶计划的56.4%。(3)实现基础金融服务精准全覆盖。贵州农信在务川县共计布放ATM机50多台,安装“贵州农信村村通”助农取款机、POS终端共400多台,建立了“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使全县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金融服务。(4)实施智力扶贫。贵州农信在务川县组织召开“金融夜校”2000多场,推进金融知识在贫困地区普及,引导贫困农户群众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受益群众达12万多人次。(三)建立扶贫金融合作体系。一是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着力于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对于创建的金融信用市、信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给予优惠、低成本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贫困农户和扶贫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贵州省还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联合实施新型扶贫金融合作项目。2014年,共向22个扶贫金融合作试点县提供融资授信43.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7.1亿元,支持十大扶贫产业发展,直接惠及农户10822户、合作社140家、中小企业122家,带动贫困地区30万农户走上增收脱贫道路。三是开启扶贫融资租赁合作业务。贵州开展扶贫融资租赁合作,利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破解扶贫龙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从而激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解决因资金瓶颈造成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规模小、效益差、农民难致富等问题,进一步增强扶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采取项目融资方式筹集低成本、中长期信贷资金,落实与省国家开发银行、省农业发展银行签订的金融扶贫合作协议确定的2500亿元融资[5]。

五、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

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及保险公司等,每一个环节都由于主体的特殊性和客观条件限制,产生诸多问题。(一)金融扶贫政策体系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金融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助力、全社会参与的民生工程。当前,扶贫的政策文件多,而金融扶贫的实施政策文件却不完善,部分文件规定操作性不强,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的扶贫责、权、利边界不清晰,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没有针对贫困地区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设立、监管评级、监管指标、考核的差异化;信贷货币倾斜政策不充分,如人民银行对贫困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扶贫贷款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扶贫贷款支持的贫困地区专项财政税收政策配套不够,缺乏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专项风险补偿、税收优惠、财政奖励等配套制度。金融扶贫制度政策保障的不充分,导致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二)金融扶贫风险补偿机制不到位,金融扶贫隐性风险加大。贫困地区的银行信贷资金成本较高,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受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承贷主体的偿债能力无法保障,加之因农村地区缺乏足值有效的抵押物,虽然部分试点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宅基地等不动产和动产从法律层面可以作为银行抵押物融资,但因价值偏低、不易变现和处置,贷款农户受自身条件限制,贷款发生风险后,实际的损失往往由金融机构承担。而贫困地区受财政实力的影响,风险补偿基金也不到位。目前,如贵州各市县按照《贵州省精准扶贫“特惠贷”实施意见》的要求,出资建立了“以县为主”的风险补充机制,但由于部分地方财政资金较弱,按照比例补充资金的能力不足,金融扶贫隐性风险加大。(三)金融扶贫产品模式创新性不足,难以满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多元化需求金融扶贫信贷产品过于单一,产品创新严重滞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在充分调研农民信贷需求的基础上,统筹自身效益和政府扶贫计划的关系,研究开发各类独具特色的“三农”金融产品,如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针对穷人研制的小额贷款。而从我国现行的金融扶贫情况来看,没有针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脱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等专门、系统的金融扶贫产品,虽然部分金融机构出台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安排会议的“走过场”现象,缺乏针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金融产品。即现有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贫困地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贷款用途上主要投向种、养殖业,各金融机构金融扶贫基本上都是以小额贷款为主,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严重滞后。(四)金融扶贫信贷手续复杂,审批效率低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简化贷款手续、优化信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也是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体验感、获得感的重要因素,更是为贫困地区及时输入“金融活水”的迫切需要。在对贵州某一贫困县调研中,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申请办理“特惠贷”,需要提交借款申请并填写《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资信调查表》、《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初始评级授信审批表》(此表需要评定小组、经办网点审批后,报送县级联社、农商行总行审批)、《某县精准扶贫“特惠贷”申请审核审批表》(此表需要详细填写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贷款事项等,需经村委会审查人审核、驻村第一书记审核、乡镇扶贫部门审核、银行经办网点审核等)、《贵州农信“特惠贷”贷款资金情况告知书》、《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借款借据》等,同时还需要签署各类承诺及授权手续,以及提交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等繁琐手续。办理一笔扶贫贷款需要借款人签字多达十几处,初次办理周期在一个月以上。如此繁琐的贷款手续及漫长的贷款周期严重制约金融精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地区金融支持经济的发展。(五)贫困地区教育文化水平低,借助金融发展的自我意识不强烈。贫困地区的农户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市场经济意识、法治意识、竞争意识不强,现代农业实用的新知识、新技术较为缺乏。一是文化水平低。由于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差异,存在“要懒就懒,国家会照管”的“等靠要”思想,主动借助金融发展的意识不强烈。二是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比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突出,有的地方还存在陈规陋习和不良习气,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没有全面有效激发,存在把银行扶贫贷款当成“救济款”“慈善款”只借不还的错误意识。而少数贫困户存在怕贷、惧贷的现象,虽然其具有一定的种养殖条件和发展农业产业的能力,但对“借鸡生蛋”的融资意识不强,导致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因资金短缺错失发展机会。(六)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改善。部分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当地党委、政府对诚信环境的营造不重视,信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组的打造由农村信用社自身推动实施,缺乏政府主导下的诚信体系整体规划建设,甚至存在少数部分当地政府公职人员长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情况,一部分历史遗留的政府平台公司及乡镇企业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至今仍未解决;部分农户信用意识较差,“等靠要”思想严重,一个村组只要有少数几户拖欠不还农村信用社贷款,其他农户也跟着不还,存在“法不责众”的想法,最终形成一种“不还钱也没有什么后果”“其他人不还我也不还”的风气,信用环境急剧恶化。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不重视,司法机关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营造缺乏有效保障,贫困地区“赖账户”“钉子户”形成的金融债权,因受到执行难、难执行的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差。如一些基层法院为了提高案件执行结案率,从年底前的10月份开始要求金融机构不再立案,许多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没有采取法律执行措施,要求金融机构主动撤回申请执行或采取终结执行程序,应付上级考核。一些基层法院为了落实上级要求“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精神,在形式上推出“执行雷霆行动”,但从实质效果来看,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形式主义较为严重。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营造任务艰巨。

六、推进金融扶贫常态化机制的有效路径

在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用好“金融的力量”,增强金融扶贫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常态化金融扶贫机制,找出解决目前金融扶贫存在问题的有效路径。根据贵州金融扶贫的实践,做好新时代的金融扶贫,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一)完善相关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部委配合,对现行的金融扶贫政策文件进行全面评估和梳理,对原有的不符合当前金融扶贫的文件,需要废止的应及时废止,需要修订完善的,应及时修订完善,对需要填补现行金融扶贫的政策,应早日纳入政策起草的规划日程,在充分调研、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科学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新时代背景下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的金融扶贫政策文件,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二)厘清政府扶贫与金融扶贫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一是厘清政府扶贫与金融扶贫的关系。在当前扶贫体系中,政府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解决扶贫市场的失灵问题,避免由于扶贫资源的稀缺性和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的寻租行为,为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扶贫资源的高效利用。要解决好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性与金融资源运作的市场性之间的矛盾,减少行政对扶贫信贷资金的干预。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自觉遵守金融工作制度,不参与、不干预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发放的审批。二是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金融扶贫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不但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利润,而且可以提升社会形象,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无形价值。因此,金融机构要落实好扶贫资金低利率的原则,即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三)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扶贫信贷资金风险保障能力。一是足额注入风险补偿金。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区脱贫攻坚实际,统筹各级财政资金设立和补充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要按照扶贫小额信贷余额与风险补偿金的比例,每年预算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足额注入风险补偿金。二是建立财政扶贫担保机构。建议以财政资金为主导,引入民间资本参与的方式建立扶贫担保公司,由省市县级财政履行扶贫担保职能和风险补偿职能,解决金融机构贷款风险问题。明确财政扶贫资金为金融扶贫贷款的贴息、担保和风险补偿资金。三是建立保险分担机制。积极支持贫困户或承担脱贫任务的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分散贷款风险。对贫困户购买中央财政保费补贴险种、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险种建档立卡农户自缴部分,由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予以全额补贴。四是完善贷款贴息机制。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期限与贷款期限保持一致(含续贷和展期),明确细化扶贫、财政、金融机构在各类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回收等方面的权责。县级财政部门要按季按时对扶贫小额信贷据实贴息,防止因贴息不及时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四)加快金融扶贫产品创新,不断满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多元化需求加快农村金融扶贫产品创新,研究开发各类独具特色的“三农”金融产品。一是总结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的经验,进一步稳妥扩大试点地区。二是开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信贷产品,创新“三变”改革经营主体抵押或质押方式,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新型抵押质押方式。三是针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脱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等脱贫攻坚情况,研究专门针对脱贫攻坚的系列金融扶贫产品,不断满足贫困地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缓解“三农”经济实体“贷款难、抵押难”问题,大力支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适时推进。(五)简化金融扶贫信贷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建议由政府扶贫办牵头,金融办和金融机构配合对现有的金融扶贫信贷办理审批手续进行充分调研,对贫困户申请办理扶贫贷款的手续和金融机构的内部审批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优化信贷审批流程,精简信贷手续,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一是整合政府扶贫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审核流程,精简相关申请表格填写内容。二是精简办理扶贫贷款的信贷资料,简化扶贫对象提交的贷款申请资料。三是优化金融机构的内部信贷审批流程,加大金融机构对乡镇网点办理金融扶贫贷款的授权,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四是借助互联网金融,充分用好线上线下的信贷网贷平台,快速办理金融扶贫贷款,更好满足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六)加强部门履职协作,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建议由地方政府扶贫办牵头,金融办、财政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等部门配合,强化协作分工、上下联动和信息共享,强化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意识。一是扶贫部门负责扶贫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检查,负责向放款金融机构提供真实、规范、准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册,负责审核审批贷款贴息及贷款损失,参与管理风险补偿金,协助做好政策宣传、利益联结,配合整改工作。二是财政部门负责贷款贴息资金安排并办理拨付,管理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贷款发放工作的监督管理。三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加强扶贫再贷款管理,督促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使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及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四是银保监部门负责依法对扶贫小额信贷监管,积极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提高扶贫小额信贷容忍度,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加强涉农保险市场建设,引导保险经办机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信贷保证保险产品,创新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不断增强贫困户风险保障。五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脱贫攻坚中应主动作为,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支持对象的信贷投入,更好地满足金融扶贫的资金需求。六是金融办负责督促金融部门将金融政策及金融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七)持续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严格按照“政府主导、信用社主抓、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当充分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推动地方政府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基础设施纳入精准扶贫战略[6]。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将该项工作纳入地方规划体系,开展工作考核督导,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同时引导人民银行、财政、农委等部门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如通过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出台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村经济主体的政策倾斜和优惠补贴措施、对信用户优先推荐评优评先、对信用村和信用乡(镇)优先安排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等政策。二是加强国家有关扶贫政策、金融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培育农民的诚信意识和守法合规意识,不断提高公民的金融素养和文明素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信用环境营造中的司法保障作用,对恶意拖欠、逃废金融机构扶贫贷款的“赖账户”“钉子户”,要依法加大对其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地方各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要为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提供坚实的保障,建议省联社、监管部门要加强与省法院的沟通协调,出台省级金融司法保障意见或搭建银法沟通处置平台。要切实为金融机构诉讼提供便利条件;开展历年积案清查活动,限期审结执结旧存案件,依法快审快执新收案件,尽量缩短办案周期,提高金融债权受偿率;强化执行,提升金融债权执行效果;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制裁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坚.中国农村减贫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31-35.

[2]王宁.金融扶贫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5.

[3]李榛.新时代贵州金融扶贫的实践[J].银行家,2018(7):124-125.

[4]李榛.做好金融精准扶贫文章[J].当代贵州,2018(32):34-35.

[5]黄承伟,叶韬.脱贫攻坚省级样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46.

有效路径范文篇2

一、以新思路达成新认识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例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用途、制备”这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路;“用实验探究事实、用实验验证假设”这是我们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但化学是众多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除了自己的特色外,肯定还存在与相关学科的许多联系与交叉。复习中我们既要静心向内,抓学科特质,又要视线向外,促方法融合。例如,在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方法形成与思维提升这一核心,要落实规范表述与有效迁移这一关键,要明了总结思想与举一反三这一要旨。而且还应懂得这些内容的落实,不只是我们单学科的属性。比如,问题解决中“守恒思想、平衡思想、极限思想、探究思想、建模思想、统摄思想”的运用,各门自然科学都在强调。所以,我们要以自然科学的思想来指导化学的复习,以哲学的思想来指导自然科学的复习(图1),以此来拓宽复习视野,提升复习效率。

二、以新视角构建新框架

对知识框架的建构,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做扎实,在二轮复习中,亦不能忽视,因为,它是承载能力的基石,是解决问题的源头。二轮复习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应该把点状问题分析得更全、线状问题延伸得更长,这样,就自然会丰富与充实知识的立体网络。

1.析全点状问题

例如,过滤是固液分离的一项基本操作。当沉淀的颗粒较大,晶体容易沉降时,可用倾析法;当沉淀颗粒不是太小,也不属于胶状沉淀时,若想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晶体,可用减压过滤法;对一些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大的溶质,为防止其在降温时结晶析出,可用趁热过滤法。化学分析常用到筛分混合物的“筛子”,滤纸就是一种筛分固体和液体的筛子。许多硅酸盐具有多孔的结构,孔的大小与一般分子的大小相当(图2),这样的硅酸盐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人们把它们称为分子筛。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液体混合物。这时的分离就由一般过滤的二相分离,发展为既可以二相分离也可以同相分离。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所运用的离子交换膜和渗透膜,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食盐水时所运用的选择性离子透过膜,它们所筛分(选择)的也是同相的分子或离子。新教材中存在着比老教材丰富与深邃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发现与透析。

2.延长线状问题

线状问题的构建有众多抓手,我们可以从一种现象出发,从一种操作出发,从一种装置出发,从一种流程出发,从一种组成出发,从一种结构出发,从一种性质出发,从一种用途出发,从一个概念出发,从一条原理出发,从一个规律出发,从一种反应出发,从一道习题出发,从一种方法出发,从一种思想出发等等。如何切入,首先要关注《考试说明》的总体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目标需求。构建知识、形成方法、归纳思想有着不同的切入法,定向功能、收敛功能、发散功能的实现也有着不同的切入法。例如,就离子在介质中的移动状态而言,我们可逐一提出下列问题:(1)请描述NaCl溶液中离子的运动状态。(2)若将浓、稀NaCl溶液置于渗透膜隔开的渗透与反渗透装置中,离子运动状态如何?(3)使离子由自由运动到定向迁移的现象还有哪些,其产生原因各是什么?(4)电解装置中使用的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与硬水软化中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是否相同?(5)单液原电池与双液原电池中离子迁移方向是否相同?(6)单液原电池与电镀槽(或电解精炼装置)中离子迁移方向是否相同?(7)电解池中若用活泼金属作阳极,该金属是否一定转化为电解液中的自由离子?(8)不同介质的燃料电池中离子移动情况是否相同?这种线状问题的组织,我们使用的就是收敛方法。就实验条件的合理控制而言,我们可逐一提出下列问题:(1)从反应的温度分析,CH4===C+2H2的发生条件为高温。(2)从试剂的用量分析,过量的NaOH溶液才能把Al3+与Fe3+分离。(3)从试剂的浓度分析,Fe和少量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为SO2、H2。(4)从溶液的酸碱性分析,用高锰酸钾试剂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时,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MnO-4被还原为MnO2。(5)从反应物的性质分析,用NaNO3与浓H2SO4制HNO3时不能用带有橡皮塞子的传统装置,应该在曲颈瓶中进行。(6)从试剂的保存分析,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忽略水的蒸发),以甲基橙作指示剂通过滴定法测定盐酸浓度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7)从溶剂的种类分析,要使Ca2+与SO2-4沉淀更完全,乙醇是比水更理想的反应溶剂。(8)从试剂加入的顺序分析,用新制氯水和CCl4鉴定I-时,必须把氯水滴加到含I-和CCl4的试液中,若反之,则CCl4层不会显紫色而仍是无色。这种线状问题的组织,我们使用的则是发散方法。众多线状问题的组织方法,我们要因地制宜,取其所长,合理运用。这样的组织,从表面看只是丰富了学生对知识建构的方法,实质上已经疏通了学生在提取与运用知识时的各种瓶颈。

三、以新情境创设新问题

分析众多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其考点不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或运用所给情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把“对学习能力的考查”转变为“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的提升,给我们的复习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化学复习中,寻找新素材、确立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就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

1.运用视角转变法创设

有许多典型问题,历年高考虽然已经考过,但同一核心问题其外延存在不同属性,选取新的视角仍然可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例如,对弱电解质中有关电离平衡知识的考查,2010年浙江理综卷中曾经要求考生提取与运用图3信息,判断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这是由图像情境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若我们把这一考点设置成:通过数字传感器实验,测得冰醋酸随着水的加入其导电性变化,如图4所示。(1)你能解释Ⅰ点导电性最高的原因吗?(2)某学生对图4中的Ⅰ~Ⅶ点测得了下表所列的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pH和电离度,你能确定表中b、c、d的数据吗?(3)你能发现表中第Ⅶ组及以后各组数据的规律吗?请画出横坐标为pH,表达冰醋酸稀释过程溶液中溶质粒子的分布曲线图。改变后的试题,一是要求学生能从图表情境对数据进行处理,二是要求学生在处理所给数据后,能继续归纳与提升数据规律,并把抽象表达转变为形象表达,三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冰醋酸中存在缔合二聚体的特性。所以,转变视角,仔细研究某一核心问题,从其不同的外延属性入手,就可不断创设新的情境与问题。

2.运用素材筛选法创设

时代的发展给了我们许多新的素材,其中有不少是适合高考考查的。做有心人,发挥专业敏感性,会积累与筛选到许多有效素材。例如,氢能源的开发是21世纪的一个热点,如何得到H2?传统方法常由H+发生还原反应制H2,或由H+与H-发生归中反应制H2。现代科学技术又给出了许多得到单质氢的新方法,如用光催化分解水、用超声波照射分解水等等,这些方法的实质是什么?关键是提供能量,通过减弱或打断H2O分子中H-O键的结合力,让氢原子间相互结合得到氢分子。所以,在理论指导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就是一个命题的新素材。又如,如何创造新材料、合成新物质是化学工作者的永恒话题,在各项合成中如何控制变量,也是一个命题的热点。有人研究过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在恒温恒压下,可逆反应N2(g)+3H2(g)葑2NH3(g)在某一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在该体系中逐渐增加反应物N2的量,发现,随着N2的增加,先出现了Q<K,即平衡正向移动,但接着出现了Q>K的情况,即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反而逆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错了吗?其实,这一情况下的条件改变并非单一变量,而勒夏特列原理是适用于单一变量的一个平衡移动原理,故有此现象。由此可见,把热点问题与经典理论结合起来,创设新问题的天地会更宽广。

(三)运用有序排查法创设

化学试题对能力考查的呈现,主要集中在主观题上,理综化学卷的4道主观题尽管已经考了多年,但还有不少核心内容未曾考查,对这些内容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作出有序排查,以此来创设新问题。例如,反应H2(g)+I2(g)葑2HI(g)能自发进行,决定该反应自发进行的因素主要是ΔH,且其值小于0。外界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但决定因素还是反应本身,对H2(g)+I2(g)葑2HI(g)实质上是分两步完成的,即:①I2葑I+I(快)②H2+2I葑2HI(慢)所以,决定其速率快慢的有效碰撞类型是三个粒子之间的碰撞。反应②比反应①慢的原因主要是三个粒子在正好条件下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要比两个粒子间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小得多。像上述这些属于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而又未曾考查的考点,应该成为创设复习新问题的新选择,这样的复习教学才能适应高考年年考、试题年年新的高考新模式。

四、以新模式落实新要求

高考复习中常流传一句话,考试是学生的事,复习是教师的事。笔者认为这有失偏颇,在新课程化学复习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遇到问题必须让学生争够、议足、想透,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成效。

1.使学生在辨析中有序思考

有机化学同分异构体书写中,一开始学生不是书写较慢,就是缺失或重复,原因是什么?关键是缺少有序思维的训练。例如,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时,HOCH2CHO的任意6种稳定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1)分子中除一个六元碳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2)六元碳环上的1H核磁共振谱有两种特征峰;(3)分子中不存在碳氧双键。题中稳定结构的要求是什么?它不应包含烯醇式结构、累积碳碳双键结构与六元碳环上的碳碳叁键结构。题中六元碳环上的1H核磁共振谱有两种特征峰的要求是什么?说明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对称性。题中不存在碳氧双键的要求是什么?它排除了醛、酮、羧酸、酯等结构。题中存在一个六元碳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的要求是什么?综合有关因素,说明除成环条件体现一个不饱和度外,另外两个不饱和度应该体现在存在两个碳碳双键上。这些就是学生们在争议、辨析中形成的,有了这些思考,学生们觉得,书写该有机物所存在的二十余种同分异构体中的任意6种,要求并不是很高;有了这些积累,学生们感到,思考其他问题也必须遵循规律、有序进行。

2.使学生在辨析中开放思考

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属实验考查的较高要求,不少学生囿于传统思维,方案设计会受到一定制约。例如,对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是否同时存在MgO与Mg3N2,我们曾要求学生加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有较多学生表述为:加水或NaOH溶液后,若固体不完全溶解,且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MgO和Mg3N2。这是一种典型的受定性思维束缚的思考方法。上述方案中,对“固体不完全溶解,且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这两个现象是很难区分的,如何合理设计,我们也组织学生讨论过,结果获得了如下方案。称取24g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称量冷却至室温后的固态燃烧产物,若称量结果小于40g,则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固态产物同时存在MgO与Mg3N2。称取ag固态燃烧产物,将其溶于热的强碱溶液(或水),收集产生的气体并换算成Mg3N2的质量为bg,若b<a,则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固态产物同时存在MgO与Mg3N2。称取ag固态燃烧产物,将其溶于水,再过滤提取沉淀物,充分灼烧沉淀物并冷却至室温,称得质量为bg,若a<b<1.2a,则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固态产物同时存在MgO与Mg3N2。取适量试样,用元素分析仪加以分析,若存在Mg、O、N三种元素,则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固态产物同时存在MgO与Mg3N2。

有效路径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台球教学;功效;有效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高校体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是实践体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台球作为当下一项火热的体育运动,发展其教学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的高校台球运动也是体育部积极倡导的一项运动,它注重智力和体力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高校台球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教学功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完善,课程教学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台球的特点,从而培养高校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体育事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1.目前高校开设台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在目前的许多高校,由于体育场地、学校资金、师资人力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台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薄弱环节。许多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情况下,相应的体育教学投入并没有随之增加,这导致了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基础体育设施没有及时跟随体育的发展变化,从而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很多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台球馆供学生练习,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较低,这限制了台球教学功效的发挥。1.2台球课程体系不够成熟。由于台球并不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传统的教学课程中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来说台球教学可参考教材少,很多高校才刚开始将台球作为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之一,其课程体系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传统课程相比还不够成熟。另外,台球种类十分丰富,到底哪种台球教学方式适合目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还有待研究,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台球教学采取何种授课方式,讲授什么教学内容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究。1.3台球的师资力量短缺在高校的台球教学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师,台球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对台球选修课并不感兴趣。此外,我们国家对台球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不像乒乓球运动的影响力度大,优秀的台球运动员除了丁俊晖、潘晓婷为大家所知,其他的个人名气外很少有人知道。另外,进入高校教学的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院校,真正专业的学习台球的人很少,台球教学师资力量的短缺是影响台球教学功效的因素之一。

2.提高台球教学功效的重要性

2.1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台球运动有很多的优点,它是一项比较新兴的体育运动方式,可以很好的锻炼到学生的关节和骨骼,台球运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学生在选择运动时有很大的自由度。台球有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以及四肢的协调。它对于肌肉力量、耐力、控制力有着很好的效果。学生进行台球运动能够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2.2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台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在竞赛和实践中的心理能力,提升其专注力、想象力与判断力。学生不仅在运动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还需要他们有仔细的思考和良好的分析能力,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同时,台球要求运动员通过对击球策略的横向思考和对对手击球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更有助于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不断提升其意志力与应变能力。2.3有利于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台球也是一项群众性的团体体育运动。台球的教学模式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可以从中学会团结合作,通过处理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台球教学、课后台球活动、台球比赛于一体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台球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台球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值得积极推广。

3.提高高校台球教学功效的有效路径探索

3.1高校进行台球教育课程设置。高校台球教学为了提升其教学功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课程设置。首先,要完善台球教学系统,科学设置台球教学目标,明确台球制作、选拔、准备、上课、教学评价和人才管理的环节,同时对台球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进行动态监督,确保台球教学有序进行。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台球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改造,然后积极利用现有的台球场地、师资力量和器材,开发更多的台球运动相关项目,并使用多种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展台球教学效果,循序渐进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台球教学功效。3.2高校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台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体质和年龄能力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在学生台球技术差异明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取得进步。3.3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所有的课程教学都需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台球教学也不例外。台球教师的专业教学和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台球水平很快得到提高。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之间进行比赛,老师当裁判,通过有趣的比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台球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之间训练以及对抗,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发挥团体的力量,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台球水平,不断提高台球教学的质量。3.4不断完善台球教学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台球的教学评价提升高校台球教学功效的有效路径之一,教学评价可以检验台球教学的效果,对于台球教学来说,主要评价形式应该依靠个人实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场比赛为学生打分,输赢占据部分分数,个人技巧也占据一定分数。另外,学生的基础体育知识也需要占据一定分数,由于高校台球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法涉及很多的方面。这就要求高校不断完善其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进步程度和技能水平都纳入评价范畴,全方位评判学生的台球教学水平。3.5加大高校台球的教学投入。高校应加大对台球基础设施、教学经费、人力物力的投入,逐步完善台球教学模式。学校需要对体育场馆进行合理规划,为学生提供台球练习的场所,通过合理利用和科学的台球教学方式,促进高校台球的进一步发展。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去宣传高校学生台球的风气,吸引外资投入台球相关的建设,还可以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利用社会和相关企业资源来解决教学资源和资金不足的问题。3.6加强台球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台球教学的重要力量就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的许多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完善台球教师聘任制和教师参与制,一方面,很多学校开始招聘专职的台球教师,要求教师有足够高的教学水平,以此带给学生良好的教学;另一方面,对于学校内部有台球教学基础和经验的老师加强培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定期开展教师能力的培训,每年派出部分教师短期进修,加强与兄弟院校、体育科研机构、体育学校的联系,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台球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高校台球教学的功效。3.7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台球教学。高校台球教学虽然注重实践,但由于实际的场地、经费等情况的限制,台球教师在注重学生实际技术能力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理论知识的渗透工作。一方面,在无法实地进行练习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向学生讲解台球的历史,通过视频展示台球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热门的比赛和游戏视频的观看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对台球运动的认识。另一方面,高校的台球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群和公众号辅助学生进行台球教学,通过现在最方便的途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台球交流,不断提高台球教学的效率,大大减少时间和相关费用。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通过发微信问老师,也可以通过拍的小视频等途径让老师评价,指出错误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从而通过轻松的手段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促进台球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校体育教学是实践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对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台球教学功效的提升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师实施系统的训练内容,培训内容系统不断优化,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只有掌握了台球运动的基础,才能有效地开展促进运动。体育教师也将围绕学生的练习和比赛,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台球技术水平。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个人在台球运动中的价值。提高高校台球的教学功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台球技术水平,也需要在其他方面给当代高校学生一些其他方面的启示和指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台球教学功效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玉祥,欧阳玉富.四川高校开设台球课程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11):155-155.

[2]魏芳艳.台球教学中影响学生掌握技术的因素.当代体育科技,2019,9(8):120-121.

有效路径范文篇4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教育;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2017年的《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指出,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3%。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全方位保障高校大学生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与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健康中国”概念是2007年12月由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首先提出的,其在《中国卫生》发表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论文。2008年1月,陈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研究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并组织多学科力量于2012年研究制订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和6个分报告[1],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但尚未提出适应国民健康需求的健康教育政策。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打造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会议公报,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入“十三五”规划中。针对“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在讲话中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全民健康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的勾画出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这一部署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纲要》的第四章提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纲要》,解决大学生健康教育问题,2017年6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措施等。综上可知,从提出“健康中国”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显示了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健康教育位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前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高校健康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通过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是指免于疾病和虚弱,也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2-3]。健康教育是在健康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健全人格品质[4]。高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因素,并自觉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推进高校健康教育,首先要厘清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基于高校健康教育的内涵,高校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1)健康生活方式;(2)疾病预防;(3)心理健康;(4)性与生殖健康;(5)安全应急与避险等。

2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现状和必要性

2.1高校健康教育现状。抽取8所江苏省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不记名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分别从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健康教育教学方式与师资水平、课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校园健康促进设施情况、健康教育的总体满意度5个方面展开调查。对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表明,高校均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课程分别有心理健康课、健康教育、职业健康课、高校安全教育等,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修读方式为必修加选修并行。对健康教育教学方式与师资水平的调查显示,学生更希望授课教师能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互动游戏、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教授健康知识和技能,适当减少集体讲授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有提交学习报告或小论文和开卷考试,这表明该课程考核方式轻松,学生考试压力较小。仅有14.3%的教师具有专业资质,授课教师多由辅导员或相近专业教师代课。对课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有健康教育专题讲座(62.71%)、健康服务社团(51.10%)、安全应急与避险演练(46.41%)、文艺活动(46.13%)。57.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本校有专门的部门或团体负责健康教育,不知道或不清楚的高达42.5%。对校园健康促进设施情况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5.6%、69.4%和66.7%的大学生表示学校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心理卫生服务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能满足需求。对高校健康教育的总体满意度调查显示,37.44%的学生评价为“满意”,24.45%的学生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状况不满意。另外,74.3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2.2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高校大学生不容乐观的健康现状,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高校健康教育第一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二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第三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是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需要。第一,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健康问题严重的人,如何追求自我的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人的健康水平是人的其他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的健康水平制约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若健康不能得到保障,那么其他的多种能力则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类活动的根源就是满足需要[5],健康是大学生最基础的需要,这一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新的需要,在需要的不断满足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也在不断强大。为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推进高校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健康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现代化[6]。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性发生、发展的现实活动,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7]。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把健康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高校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现代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促进价值观念的现代性转变。健康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能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养成,进而促进大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个体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促进全民健康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健康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和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代性转变。因此,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必然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第三,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出“健康中国”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所有教育阶段,由此可见,高校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庭、遗传、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是医疗卫生外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能动因素又受到教育的影响[7]。因此,在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教育推进机制,从提高大学生受教育水平的层面提升健康状况,进而更好地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第四,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是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人力资源。健康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拥有健康的大学生意味着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展健康教育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健康之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有一个与其文化层次相适应的健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促进。

3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高校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并非某一门课。因此,应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制订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推进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从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实践,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完善保障措施,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等路径展开。3.1着力拓展多种健康教育渠道。健康教育要走到大学生身边,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的原则、内容因校制宜制订健康教育教学计划[6],开展健康教育必修、选修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并将一些健康知识融入体育、营养等相关课程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丰富健康教育载体。第一,高校可将健康教育的时间前移。发录取通知书时搭配一些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或是二维码,让学生扫一扫就能轻松学习。并提前与家长建立联系,让他们参与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第二,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等时机,开展传染病预防、安全应急与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第三,灵活运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选健康教育信息,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第四,结合各种主题宣传日,邀请校内医生或校外大医院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集中开展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第五,结合阶段性、季节性、地域性疾病,发放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南手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3.2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实践。第一,生活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创设健康的校园卫生环境有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高校应重视校容校貌、绿化美化,配备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及卫生标识、标语等,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增强公共卫生意识,养成公共卫生习惯。第二,将健康实践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如生活作息规律、合理安排膳食、形成有益的爱好、不抽烟酗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在学生管理中,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第三,鼓励学生成立与健康相关的社团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和传播健康理念。第四,经常组织一些健康知识竞赛,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和体能测试,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3.3大力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高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第一,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开发健康教育慕课、微课等。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第二,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一方面,订购健康教育图书、杂志等出版物;另一方面,开发相应的健康教育主题科普读物、健康教育手册或电子资源,通过网络平台,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第三,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引进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外,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还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是选送骨干教师进修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二是邀请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专家进行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3.4完善健康教育保障措施。高校应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一名校领导具体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健康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工作的制度性规定。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教务、学工、团委、后勤、校医院等,各部门协调推进健康教育工作。3.5建立健康教育评价反馈机制。高校推进大学生健康教育需遵循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考核评价。通过强化评价机制建设加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制订一套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健康教育效果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及时准确反馈学校健康教育状况,改进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干预对策。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健康问题,明确自身努力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MinklerM.Healtheducation,healthpromotionandtheopensociety:anhistoricalperspective[J].HealthEducQ,1989,16(1):17-30.

[3]TheOttawaCharterforHealthPromotion.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HealthPromotion[J].OttawaNovember,1986,11(21):33-36.

[4]王柳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教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5]冯婷.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6]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11):4-10.

有效路径范文篇5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的分析,本文从二者的目标、内容和学习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教学目标不同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是: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简言之,就是聚焦于倾听、表达、阅读和书写四个方面。而《语文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即体验性目标、语言习惯的养成、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与书写准备方面的目标也仅是强调兴趣、愿望及初步技能的养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从学生发展的层面出发,涉及情感、习惯、方法、能力等,学科层面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认读与书写、阅读、写作、工具书的使用等,更加关注语文学科专业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

(二)教学内容及途径不同

幼儿园语言教学包括看图讲述、谈话、文学作品学习、早期阅读、听说游戏等,强调“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等;在学习途径上,《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语文课标》把小学语文教育分为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在学习途径上,小学语文教师通常采用的是讲授法和练习法,重视通过系统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掌握字、词、拼音等,注重学习过程的多样化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三)二者均重视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

《指南》中提出,要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语文课标》中也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和小学都非常重视阅读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对阅读目标的规定上,也存在很多的共性。《指南》指出,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课程标准》也提到,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二者都提到语言能力要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有效路径

基于对幼儿园语言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异同点的辨析,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出发,帮助幼儿做好口语交际准备、阅读图画书准备、书面语言表达准备,为幼儿做好小学语言入学准备。

(一)运用多元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倾听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包括听到、注意、理解、想象、记忆的心理过程,涵盖了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的注意力分配、倾听的辨析能力和倾听时排除干扰的能力四个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并引导幼儿培养专注的倾听习惯。比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任务,布置任务时要求幼儿认真听,并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是否能按照指令完成任务,提高幼儿的辨析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增强倾听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倾听、分辨和模仿生活中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如流水声、叫卖声等,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辨析能力。

(二)创设多样情境,提升幼儿的讲述能力

讲述能力是指幼儿感知理解一定的凭借物,借助对这一凭借物的认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完整的、有效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幼儿阶段形成的讲述能力能为小学语文学习提供认知工具,对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家长进行互动,与家长合作,将对幼儿讲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生活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讲述能力。在生活中,家长要主动营造安全、积极的讲述氛围,让幼儿敢讲。在讲述的过程中,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经验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讲述主题,让幼儿有内容讲,比如描述一个物体、按时间线索讲述一件事情、围绕一个事件讲述观点等。游戏也是提高幼儿讲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新闻播报员”的游戏,让幼儿当播报员,其他人当记者或观众。教师可以适当发问,引发幼儿的思考,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深层解析内容,提升讲述能力。

(三)运用多类符号,做好阅读图画书准备

《指南》中指出,儿童的阅读经历了从图像到文字的发展过程。图画书中的图画、符号、文字等,都是幼儿阅读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各种符号,加深幼儿对符号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并给幼儿讲解标记的意义;引导幼儿关注随处可见的公共场所的名称、各种广告牌上的文字和图画等,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图画书阅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让幼儿在比赛中逐步提高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为小学语文的阅读做好准备。

(四)创新教学方式,树立书面表达意识

有研究表明,幼儿初步的书写意识是在阅读中逐渐萌发出来的,他们可以在对生活中的文字信息进行观察和注意后,慢慢地积累基本的书面语言知识,并学习书写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围绕生活中的某一经历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可以写计划、写记录、写日记等。另外,教师也要为幼儿挑选合适的阅读书籍,增加幼儿的语言知识积累,如《兔子先生去散步》《我喜欢书》等,这些图画书本身就是为了展现“符号”“文字”“书籍”等功能而创作的。总之,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做好小学语言入学的准备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心理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讲述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幼儿的小学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尊重幼儿学习特点让生命自由成长——深层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理念[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9):8-11.

有效路径范文篇6

关键词:有效研修;意义;途径;方法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投身于教育科研,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为了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有效性和积极性,笔者对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教师有效研修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有效研修对促进财经类专业教师成长的意义

有效研修强调通过提高研修效率、增强研修效果、提高研修质量、获得研修体会到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以及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研”是研究思考,“修”指修炼提升。研修既强调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琢磨,又强调对自身进行修炼和提升。研修既是对培训、研究的整合,又是对培训、研究的超越。因此,有效研修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以推进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2.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中职学校财经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3.有利于财经专业教师在教育教研中体验专业成长的成功,获得幸福的教育人生。

二、中职学校财经专业教师研修现状分析

笔者对本市几所重点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教师的“研修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经常进行研修者占37.5%,认为在研修方面有成就感的占16.2%,认为学校在研修方面对自己有压力的占33.1%,把研修当成一种理想追求的占9.4%,将研修作为一种习惯的占8.2%,认为研修对自己教学有促进作用的占12.6%,自己想当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占4.6%,获得高级职称以后仍坚持研修的占2.8%。原因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教师对研修缺乏热情和动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对教师研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对教师研修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不能提供研修场所,也没有相应的物资和经费保障。2.职业学校无升学压力,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够重视。有的教师不愿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驾轻就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愿意改变以往的行为习惯,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和新的教育理念。3.部分财经专业教师长期孤军作战,习惯于单打独斗,不愿意主动向别人学习,与别人交流。由于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长期封闭自己,导致有的教师对研修产生误解而出现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

三、中职学校财经专业教师有效研修的路径和策略

(一)学校应重视对研修活动的宣传和支持

加大对研修活动的宣传和支持力度,建立符合职业学校实际的研修制度和奖励措施,领导带头,先强制,后引导,逐渐培养教师研修的习惯,把研修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营造浓厚的研修氛围。

(二)教师要从日常体验出发,不断总结反思,形成研修成果

以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课例、案例为主要形式,研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同时,积极参加进修,提升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三)加强校企合作,将教师的研修活动由学校延伸到企业

加强校企合作,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带着课题和教改任务到行业、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更新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夯实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是财经专业教师有效研修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专家、名师的引领

1.成立由正高级讲师、特级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坛之星、教研员和行业专家组成的名师工作坊,引领财经专业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研修能力,获得专业新知识,加强团队建设,共建教研共同体。通过辅导讲座、专题谈话、现场示范教学、指导备课、跟踪听课指导、建立工作信息平台、经常研究交流、对话互动、现场教学及操作指导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2.研究、观摩教学名师的教学艺术。研究名师的教学艺术一般有四种途径:一是研究名师的教学视频资料,教案、课件选编;二是随堂听课,与省内外的名师结对子,不定期听课、研讨、交流;三是学校派出骨干教师专门向外校的名师全面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学术态度,同时也研究名师的教学风格;四是将名师请进学校,现场传授教育教学经验,面对面与名师交流,学习名师的讲课艺术。

(五)同课异构

同学科教师就同一课题分别在不同班级进行讲授,互听互评,交流反思,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找到本节课的最佳教学方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课异构时,不仅观察课堂管理、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效果,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讲课教师课后反思,也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六)承担科研课题

精选课题,组织课题研究团队,积极参与研究,撰写教学心得及体会,形成科研成果,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是教师研修的重要途径。课题研究是指经过规划和论证、实施规划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研究。课题研究是为了培养和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采取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科研参与模式,在教学的同时,提高把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知识成果的能力。

(七)开发精品课程

组织好研修团队开发精品课程,瞄准最前沿知识,结合市场需要及本地、本校实际,开发精品课程。这将有利于培养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增进同伴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在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求参与的教师共同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共同分析学校课程资源状况,共同设计课程方案,共同挖掘可利用资源,使课程更加适合本校实际,适合学生实际。

(八)专业技能大赛引领

有效路径范文篇7

关键词:提升;企业;内控质量;途径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协调、稳定发展,会计信息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重要。纵观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质疑。会计信息的失真从宏观方面看将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带来严重影响,从微观方面看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企业的投资者形成误导,从而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透过现象看本质,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导致的。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系统才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管理者认识到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优秀的企业绩效,还必须拥有健全的内控体系。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内控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升、优化企业内控质量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认真深思的问题。

二、提升企业内控制量的有效途径

1.创建优秀的企业内控环境

内部控制的完善、科学化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必须以内部控制为主导思想,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与自身的特色,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由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和执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对内控的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与审计相关的内容,或者是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增加管理成本、降低工作效率的无效行为,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进行约束的无理的条条框框。正是这种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差、缺乏内控意识。因此,企业的管理层、经营者必须真正意识到完善的、科学的内部控制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潜在收益,例如:企业可以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对内部控制进行学习,通过不同方式强化内部控制理念,特别是针对企业财务层面的风险控制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的提升,尽量避免出现利润操纵现象,逐步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再例如:企业还可以将内控的实施效果纳入到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中,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管理人员的职位升迁、薪酬分配等直接挂钩,从而有力的推动企业内控目标的实现。

2.加强监督与惩处的力度

这主要是要求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建立有效的、完善的、合理的、科学的监督机制与奖惩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强有力的监督行为将进一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避免企业员工由于受利益的趋势而出现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例如:企业的财务人员是最容易受利益诱惑的群体,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强有力的监督与惩处将为企业的内控提供科学的、健康的、稳定的发展数据依据。符合实际的奖惩机制将大大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能够使每一名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中。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内控意识,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3.提高危机、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管理意识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职责。企业员工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危机意识,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有义务将在自己管辖和工作范围内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危机积极地、主动地反馈给企业的管理者,企业也应及时向员工传达风险防范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的内容同企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发生了各种风险事件、案例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的经营运转每天需要面对很多经济业务,有的业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正面作用,有的业务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负面作用。对于这些具有负面效应的经济事项,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及时洞悉,用预先设定的风险分析数据对该经济事项进行分析。

4.建立完善的、优质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所谓信息的顺畅沟通主要是指在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所有单位中交换信息、达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互溶的过程。良好的信息沟通是保证企业内控系统的关键环节,并且能为企业的监督管理、经营管理活动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企业的各部门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过硬工作作风,以此来保证各项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企业还应注意做好双向沟通和信息的反馈,是信息沟通朝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路径发展。

5.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独立性的评价,通过审计能够检查出企业是否按照企业的内部规定执行、是否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是否已经实现了企业的既定目标。因此,内部审计不仅能监督企业管理者的履行职责,更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再控制。例如: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监督企业的管理者是否遵循道德规范、是否能够与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其他员工等开展有效的沟通。总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实效性,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健全的内控体系,这对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内控质量的提升是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催化剂;企业内控质量的提升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先如 单位: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有效路径范文篇8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一个将科技创新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并最终形成全新产品以及工艺的过程。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版本中明确指出了企业需要发挥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而在党的报告中则再次指出,创新是引导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需要建立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借此来有效地提高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我国在科研成果方面投入的经费也呈现出一个持续增加的态势。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了10%,并且最近5年来企业在科研工作方面的投入占据了全国科研投入经费比例的77%左右。由此也不难看出,企业在科研成果创新以及转化方面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地发挥。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经营实力不足。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研发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但近年来,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是一件极难解决的问题。企业经济实力不足,银行很难给企业融资,缺少有效渠道的融资,企业的技术实力无法体现。资金的缺乏,导致有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造成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无法发挥。对于一些投资基金来说,因为创新技术伴随的风险,基金管理人对企业整体发展进行评估后,才会决策是否投资,特别是初创期企业的技术成果首次产业化,投资人不会轻易投资给企业,因此也就无法实现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另外,受到诸多企业制度管理、人力、物力资源等多个内部因素共同影响,科技投入、科技转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同样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不强,无法及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如果将科技成果自行转化失败或市场长期打不开,将有可能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越来越大。第二,科技成果技术价值不足。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价值包括了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独立性、可替代性等诸多方面。在真正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优质科技成果可以充分展示自身技术的核心价值,但一般的科技成果技术创新价值存在成熟性不高、与研发预期差距较大等问题,从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受限的现象。除此之外,部分科技成果出现了一种为了科研而科研的现象,侧重于证书的价值,反而是忽视了科技成果带来的市场价值,导致最终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和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现象,不具备较高的可转化性,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三,当下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很多科技成果,都是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不同、评估导向不同,导致各个评估机构对相同科技成果评估值差别很大。在科技成果评估市场当中,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体系,从而使得有意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无法有效判断需要被转化的科技成果的交易价格以及投资入股的转化资金的股份比例。第四,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科技成果价值最终表现为技术、经济和市场价值三个部分,其中技术价值是经济价值的基础,而市场价值则是这三大价值成果的最终体现。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价值包括了当前应用价值、未来预期价值和市场竞争程度三个方面。从科技创新初期到技术成果产品化的整个阶段中需要经过实验、调试等多个工作流程,这也就导致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过程出现了滞后性,使得制造出来的产品其市场价值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直接降低了企业科研成果的利润空间。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路径的探讨

政府部门引导,释放政策红利政府作为政策引导,大力推进科技政策机制的创新建设,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激发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的活跃度。由于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长期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需要借助科技政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政府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制定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巩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引导创新型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建设,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强化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创建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合理流动助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围绕重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服务业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政府部门鼓励和规范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取得的收入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把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推进科技人员个人从事技术成果研发、转让过程中取得所得税优惠政策,营造鼓励社会各方投身技术转移转化的氛围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和政策层面,给予相应规范和的政策支撑。要逐步建立和规范科技成果评估体系,评估体系的建设应以市场主导,对被评价的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进行评价,可以作为技术交易时可参照的公允价格。企业创新主导,激发市场活力企业需要以创新发展构建作为核心,从战略角度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健全工作的系统规划及布局,在创新主导的过程中,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产业技术联盟机制的创建及加入。企业需要建立或者参与到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作为核心,将技术标准及专利许可作为纽带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机制,以便在联合研发、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及集合知识产权运动的能力,为今后的自主创新技术和标准结合提供基础条件。第二,专利布局及培育机制的实施。重点企业需要在对接国际新兴技术及市场需求的同时强化企业的核心专利保护力度,并落实海外专利国际布局工作,并做到及时评估和确认技术研发成果,全方位保护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同时,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从上到下的知识产权联动推进机制,做到进一步加快专利的创造、挖掘、申请等。第三,复合型人才培养。企业要重视引进和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的复合型专家和人才,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全面参加各种科技成果标准化转化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借助专业领域的力量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员工对于自主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意识,并鼓励其开展科技成果标准化转化的研究,从而有效的培育科技成果标准化转化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于具备资源或者条件方面优势的企业而言,可以就科技成果标准化转化的人才培养进行对外合作,在制定相应高端人才引进措施的前提下,逐渐建立一个人员层次配置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队伍。建立评估体系,规范评估价格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企业根据需求配套的技术路线图分析、行业情报分析等增值服务,促成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获得政策支持,建立一个完全符合企业内部情况的科技成果创新向标准转化的潜力分析及综合评估体系,具体包括评估的具体指标及指标体系、评估所用方式及评估分析工作的机制。在此之后,企业便可以在组织内部科技成果创新评估会议的基础上,筛选适合进行标准转化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企业需要以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先进程度及各个层级标准特性作为出发点,得出科技成果适合转化的技术标准层次,随后着手进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除此之外,企业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建立,也需要多种机制的融入。比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机制、投融资风险防控机制等属于此类。科技金融结合,实现成果转化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国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组织形式、管理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银行加大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贷款业务形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通过股权交易的直接融资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融资。科技成果的资本化才能体现技术成果的价值。加大“股权”融资的形式,将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替代市场中不易接受和难以量化的“科技成果”,借股权交易之形,行成果交易之实。通过技术入股实现股权的置换、重组、增值,达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目的。技术拥有者应充分利用技术入股的形式,使科技成果资本化和证券化,借助资本的力量,使得科技成果尽快转化起来。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职能,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队伍建设和市场化运营改革,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可集约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等全要素专业服务。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也要对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和与愿意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在监管当中适度放宽,例如对于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如果企业用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贷款,不良率应允许高于普通商业贷款。只有这样,才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度与速度。

结语

有效路径范文篇9

一、在单音训练中形成听力辨别力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听力训练从单音开始,但是要辨别一个单纯的音符的高低、长短、音色是很难让学生接受的。如果能把几个音符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的听,就相对简单起来。分别弹两个音让学生听,一个音高,一个音低,虽说学生不能判断每个音标的绝对音高,但也能感受音标高低性质不同,以此类推来增强学生对音标的听力辨别力。在听音训练的过程中,遇到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和不解的地方,千万不可忽略,一定要及时的校正,还要结合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适度调整。还可以给几个单音让学生听,判断出正确的音标,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避免枯燥,寓教于乐。在每次教唱歌曲之前,都要进行说音名的训练。教师用琴弹出一个或几个音符(音组),让学生试着说出其名称来,以便提高感知音符的能力。教师用琴弹奏音符或音组,让学生听后学唱,增强听音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二、在器乐训练中提高听力判别力

“器乐进课堂”的教学形式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不同的器乐发出的声音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听力。首先由老师对一段曲子进行演奏。在演奏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反应,一部分学生对乐器以及乐曲比较敏感,能很快进入到乐曲中,另一部分学生不能感知乐器以及乐曲,很难进入状态。教师可以进行有侧重的教学,多迁就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再就是让学生演奏。班上可能有几个学生是音乐世家,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接受力比较强,可以让他们根据能力演奏,别的学生可以根据理解进行演奏,在演奏训练中,感受音准,增强荣辱感,调动学习的兴趣。在演奏过程中,学生可以“哼唱”,不仅听觉能力有所提高,还能锻炼理解力。乐器教学中,切忌一味的讲求演奏技巧。演奏的好坏是其次,真正目的是让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去表现音乐。

三、在听乐曲训练中增强听觉器官感知能力

乐曲是各种的乐器演奏出来的,在学生聆听乐曲后,细细品味是哪个乐器发出的音响。有些乐曲中用到的乐器是单一的,如《二泉映月》是二胡演奏的,《我是一个兵》是笛子演奏的,《高山流水》是古筝演奏的等等;一些乐曲有多种乐器,如《喜洋洋》其中有唢呐、笛子、弦乐、打击乐等。在每次欣赏一段乐曲后,讲出乐曲的名称,丰富音乐知识,认知乐曲。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试着记录曲谱,提高边听边记忆的能力,使听力训练更上一个层次,激发感知乐器、记忆乐曲,再现曲谱的兴趣。但要注意读的把握,不可操之过急,教师还要及时的检验和指导。课上开展趣味问答,听完一段乐曲后,有学生回答乐曲中所用到的乐器,以及乐曲的曲名,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演奏,增强听力训练的效果。

四、在听歌曲中升华听力训练

乐曲与歌曲的结合,无论是音乐还是歌曲都表现的更加完美。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仅仅听曲谱,学生会觉得音乐教学时一个单调乏味的课程,学生会产生疲倦。歌曲根据风格和流派有民族歌曲、美声歌曲、通俗歌曲等。通过聆听不同的歌曲,进行感知歌曲的训练。每次听了不同的歌曲,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歌手,具有什么样的风格和技巧,增强鉴赏能力。在每次的听音训练之后,都应进行畅谈体会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感受和体验能力,激发学好音乐的兴趣;相互借鉴和启发,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使听力训练有所发展和升华。

五、在歌唱中练习听力

学生音乐的旋律是最敏感的,具有代表性的、适合自身旋律线及节奏的旋律,往往跟学生产生共鸣,这样学习音乐也就容易了。学生先听,听得准确,才能进行高度的模仿演唱,直接感受和表达音乐。适当的模唱,能调动学生耳朵的积极性,再品味旋律,边唱边听,一方面训练了听力,又能强化听觉记忆力。对识谱能力较弱学生,“听”就显得尤为重要。歌曲的教学通常采用视唱法和跟唱法,可以说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学会歌曲的目标,但达成目标的过程以及达成目标的能力培养倾向却是很不相同。视唱法注重学生识谱、自主等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听唱法对于听力的侧重,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有效路径范文篇10

[关键词]对话教学;德育课程;实践条件

著名教育家克林伯格(L.Klingberg)曾经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1]“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尊重主体性、追求人性化、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因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德育课堂中,在德育课程教学中日益凸现其价值和意义,较大程度提高了德育课堂的有效性。

一、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内涵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从“”后经过40年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符合认知规律,注重学段衔接以及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课程体系。德育课程所遵循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纯学科的逻辑,这就决定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小学的德育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2]。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3]不论是小学学段还是初中学段,从课程性质不难看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都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活和发展,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核心,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有机融入了品德与规则、法治和国情、历史与文化等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德性的成长。简言之,课程在以德育为首的前提下,突出了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对话教学”就是在突出德育课程特性的前提下,结合“对话教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形态。师生间以构建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为前提,以尊重、信任的情感纽带为保障,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展开对话,师生在生命交流和经验共享中,通过“精神的相遇”和“视界的融合”达成意义的建构和道德的成长。(一)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1.“对话”强调个体间内在精神上的联系在传统的二元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是“我-它”对立的师生关系。“对话教学”强调的则是师生间“我-你”的关系。“我”和“你”地位平等、人格平等、精神共生。马丁•布伯认为,“我-你”关系的特点是发自两个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的联系。就实质而言,对话不仅是有声语言的交流与沟通,也是对话双方的精神际会。在对话的动态过程中,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姿态,师生间便可懂得对方的意思、理解对方的情感、融会对方的心意,这便是双方精神层面的“相遇”。“相遇”引起了对话双方互动的意愿、交互式的沟通与交流,引起了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生发和解决,也引起了师生道德认知、道德思维的激发和碰撞。这种精神际会,让师生都能够从传统的“我-它”关系中解放出来,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我”,而是对话关系中的一员,可以引导课堂对话的展开,以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以学生的视野看待学生,以学生的文化尊重学生,秉持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倾听学生的声音,延续学生的声音展开对话。学生也不是被拉着牛鼻子牵到河边喝水的“它”,而是不再需要按照教师的“规定路线”走完课堂流程、拥有充分的自由、将自我的生活经验和道德理解拿出来、和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构成的“你”,充分展开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灵魂的接纳。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面对教学任务,合作实现教学目标。2.“对话”就是用人的精神美使人变得精神高尚道德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学科教育,它更强调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学生内心世界的充分参与十分重要。学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可以受教师的操作和指令,完成各项指定动作。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培养真正的人,就是用人的精神美使人变得精神高尚”[4]13。以信念培养为例,他认为信念就是精神财富,要在活动中才能起作用。“信念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信念才会起作用,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变得更加坚定。”[5]坚决反对那种直接和简单的道德说教。苏霍姆林斯基曾开设过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热心课”,他认为“热心课并不是孤立于周围世界之外的特殊的东西”[6]。恰恰相反,由于学生们的热情参与,学生们进入了道德与理想所实际存在的现实世界,学生会在实际人际网络中学会道德操作,领会人生的真谛。他认为活动和人际交往是学生整体精神生活的具体体现。“人要有一种精神。在这一真谛之中,我看到了整个道德教育的一条红线。”[4]15因此,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对话,认为可以带来“1+1>2”的不断增值的德育效应。(二)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视界融合”的过程。1.“对话”让师生共同建构意义的世界从人学的视角看,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之所以能够确认自己存在于现实世界,是以自我和现实世界中他人的交往和互动、沟通和交流产生出的对话关系作为背景和参照的。同理,教育中的对话关系,也表现为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甚至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向交往与互动。这种对话关系的产生,映照各自存在于课堂的现实世界,构建课堂的意义世界。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被“赋予最充分的民主”,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道德认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个人的生命意义,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道德理解。“我”发出“我”内心的“真实声音”,你说出你的“肺腑之言”,大家带着诚恳、尊重、民主和信任,充分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人生心得和道德感悟,共同建构起意义的世界。“对话式”的德育课堂不仅是师生“共同做事”,不仅是“经验分享”,更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师生通过对话,共同创造出一个更广泛的道德认知空间,创生出对于学生甚至是教师而言以前不为所见的新思想、新行为。2.“对话”使师生在同频共振中共同成长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对话,处在对话关系中的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再通过理解对方而达成了一种视域融合。它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如师生间、生生间;还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比如师本间、生本间;它不仅只强调现在,也可以是现在和过去的联结。在真正的“对话式”德育课堂中,师生均是对话的主体,双方都以自己全部的生活经验、道德认知、道德理解、道德判断作为对话的内容,并以道德情感感染着对方。教师、学生、文本在多人、多视角的相互沟通和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道德思考和生发点。作为一个对话者,教师要不断地思考他人的话语,思考这种视角对自己有哪些启示,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同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的生活情境,彼此提取有道德价值的内容,从自己过去的经验、教师的经验、同学的经验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进而共同创造精神与品质,实现共同的成长。综上所述,“对话式”德育课堂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方面超越传统教学,较好解决了在传统德育课堂中出现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

二、“走向对话”是德育课程的应然选择

(一)“对话教学”符合德育课程的学科逻辑。以前的德育课程所遵循的逻辑是科学知识的逻辑,比如教育学生“守时”,往往先讲“什么是守时”,再讲“为什么要守时”,最后讲“如何做一个守时的人”,教学的顺序是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开始。这样的教学过程,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的框架淹没了“人”。道德来源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要素,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生活,就是服务于生活。德育的目的是“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为学生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服务的。换言之,没有和生活脱离的“纯道德”。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真实生活的认识、体验、思考和感悟。教育活动只有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深刻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而不是表面和虚伪的。现在的德育课程逻辑所遵循的正是生活的逻辑,它不是单向传授和接受的过程而形成的单循环闭合链,而是一个主体和客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过程,它是开放的、生成的。“对话”恰恰强调交往、互动,强调开放、创造和生成。反映在课程中,就表现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交往和对话,以及学生同自我的对话,即对自我生活经验和道德判断的反思。(二)“对话教学”符合德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德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应该说,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德育课程,其基本的价值取向都在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学本身就具有教育性”,作为专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公民能力的德育课程,更要时时体现德育性,处处体现德育性。德育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行为、话语方式等,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初步形成民主、法治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如果教师仍牢牢掌握话语权、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何谈民主与法治,又哪来的公平与公正?以前的德育课堂,教师说、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在“对话式”德育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对话的参与者、倾听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平等、信任的互动情境,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教师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真诚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声音,体会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这样,德育课堂的德性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彰显。(三)“对话教学”。实现德育课程的教学共生“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要寻找一条中间路线,它既不强迫年轻人接受一套道德规则,也不给他们这样一种印象,即作出决定完全是一件个人的主张或想入非非的事情。”[7]德育的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德育的课堂,不是绝对预设的,而是在互动中创生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而且,由于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再设计。在“对话式”德育课堂中,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向学生抛球,学生接球,再向教师或其他学生抛球,师生互抛、生生互抛,不断有生成、不断产生对话。学生为了接住教师抛过来的球,需要在原有自身经验上反思、总结、提炼;同理,教师为了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经验、状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在这样的德育课堂中,教师实现了“教学相长”,学生则不停地基于自身经验的建构、解构,促进道德生长。在对话中,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交流与互动,相互理解对方、融入对方的世界。教师接纳学生,学生进入教师的精神世界;学生也接纳教师,教师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中,道德的建构随之创生,与此同时,创生出的教学意义又反过来影响和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精神情感,提升对话双方的眼界、品位。教与学、学与教发生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情景中互动共生。(四)“对话教学”有利于德育课程的目标达成。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材编写得再好、教师教得再认真,都不如学生学得好。课程、教材、教法,都要在学生身上产生反应,这样才能具有课程和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德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如果对学习主体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尊重,不能激发他们内心的需要和认可,几乎不可能取得教育者期待的效果。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学校德育的价值和主观色彩使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被提高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德育课堂的最终目的不是通过道德的灌输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把人内生的巨大道德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激发出来。以往的德育课堂,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机械地说教、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学生是一个有情感、有温度、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招来逆反,这样的德育课堂多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对话式”的德育课堂中,学生作为参与对话的主体,以自己过去的和当下的生活经验和精神世界,作为对话的内容,在和教师、他人、文本、自我的对话中,实现人类道德文明的经验和个体成长经验的交汇融合。

三、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