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矛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14:59: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患矛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患矛盾

分析医患矛盾澄清医患误会

摘要:医院和患者是形成医疗行为的两在要素。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医患矛盾经常见诸报端。那么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不平等医患关系的理念是造成医患矛盾的根本。患者从踏进医院门坎起就处于卑贱状态,医生俨然以救世主身份对待患者,自然形成了主动与被动、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刻不容缓。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其次要规范各项医疗活动行为、创新服务举措;再则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才能有效的改善医患矛盾。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矛盾;医患沟通

当前的医患关系较紧张,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方来说都是这样。许多站在患者一方的人说,这是医方没有医德造成的;站在医方的人说,患者不服从治疗“无理取闹”造成的,无论那种说法都对医患关系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既不给患者带来任何实质利益,也不减轻医务人员任何社会压力,只有更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

一、医患矛盾关系的现状

1.1其相当多的矛盾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所引起的。当病人付出自己难以承受的医药费而治疗效果又不够理想时,个别人就迁怒于医院和医生,使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其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对医疗信息严重匮乏,不能以健康的心态、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疾病。

1.2来自医疗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个别医生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造成误诊误治等。其二是行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如“红包”现象、药品回扣问题等。其三是服务态度方面的问题。其四是医务工作者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依然将疾病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病人心理、生理的感受,只注意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查看全文

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综述

摘要:医院和患者是形成医疗行为的两在要素。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医患矛盾经常见诸报端。那么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不平等医患关系的理念是造成医患矛盾的根本。患者从踏进医院门坎起就处于卑贱状态,医生俨然以救世主身份对待患者,自然形成了主动与被动、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刻不容缓。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其次要规范各项医疗活动行为、创新服务举措;再则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才能有效的改善医患矛盾。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矛盾;医患沟通

当前的医患关系较紧张,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方来说都是这样。许多站在患者一方的人说,这是医方没有医德造成的;站在医方的人说,患者不服从治疗“无理取闹”造成的,无论那种说法都对医患关系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既不给患者带来任何实质利益,也不减轻医务人员任何社会压力,只有更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

1医患矛盾关系的现状

1.1其相当多的矛盾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所引起的。当病人付出自己难以承受的医药费而治疗效果又不够理想时,个别人就迁怒于医院和医生,使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其二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对医疗信息严重匮乏,不能以健康的心态、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疾病。

1.2来自医疗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个别医生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造成误诊误治等。其二是行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如“红包”现象、药品回扣问题等。其三是服务态度方面的问题。其四是医务工作者不能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依然将疾病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病人心理、生理的感受,只注意自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查看全文

国内医患矛盾状况以及决策

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人民,和谐社会的建设依靠人民。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人民也是和谐社会的真正主人。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地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体现在社会医疗卫生保障方面,则是医患之间矛盾的日益加重。医患关系是以增进病人健康,消除病人疾病为目的,以医生为主体,以病人为中心的一种人群关系。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医患平等主体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医院领导、医生、护士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一种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不违背医疗保护原则的前提下,患者有权完整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及由此进行的医疗活动,即目前所说的知情权,也就是说患者寻求医疗服务就是希望得到尊重和关心,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就是寻求一种认可、尊重的自我实现。还体现在一种社会、经济及文化关系,是医院和患者群体在共同的医疗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建立在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上,受社会经济体制及文化背景支配的。

长期以来,医生以“视病如亲”的心态悬壶济世,而患者也常以“华佗再世”、“仁心仁术”的感恩心情回报,医患关系极为融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患伦理关系日趋淡薄,更有甚者,医患双方反目成仇、对簿公堂,医患双方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典型案例有如下几个:福建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戴春福教授进入门诊室坐诊时,被其病人用刀连捅胸部及腹部十几刀后,约4时左右而死亡。这起血案,是近年来全国医院暴力事件的一个典型案例。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北京医师协会曾对北京市400多家医院进行过调查,发现近4年来,北京市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事件1567起;湖南省卫生厅的统计也显示,全省曾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发生过医疗纠纷1110起,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68起,398名医务人员被打伤,32人致残,医院陈尸事件179起。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53.96%的医师不愿自己的子女从事医师职业。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一方面,患者以及社会大众对医院及医生的整体评价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另一方面,医院及医生也叫苦不迭,大喊冤枉,还频遇暴力事件。在温州地区医疗纠纷案件数量每年也在不断增加。如:在温州某医院,一名妇女因分娩发生羊水栓塞在医疗抢救过程中导致产妇和男婴死亡,一伙典型的“医闹”纠集60多人围攻医院,辱骂医院领导,辱骂妇产科医生,索要巨额赔偿,病人家属在医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事件,严重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同样在温州某医院,某县一名5岁男孩,独生子女,因发热、咳嗽到温州某医院门诊看病,当天正值是5月1日上午,病人非常多,医生诊断为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经过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于青霉素治疗静脉滴注,中午12点钟静脉滴注完后回家休息,到下午2点半只左右,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吐白沫,急送当地县人民医院抢救,在送到当地县人民医院已经死亡,发生严重医疗纠纷,因为男孩的爸爸是当地县城有名的企业家,当即下午聚集50多人社会上闲杂人员围攻谩骂医院领导,还找到医生的家庭住址和电话,为了医务人员安全,医生一家人都离开温州避难,同时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其他病人安全,院方不得不决定停止当天所有医疗工作。通过该男孩的死亡原因鉴定为迟发性青霉素过敏而死亡,应该属于医疗意外。由此可见,医疗纠纷引起人民内部矛盾在各个医院均有发生。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医患之间矛盾形成有如下的几点原因:

医疗卫生体制与政策的不协调性。直接和间接地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医疗服务环境,引起医患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现有医事法律制度存在立法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缺乏统一性,造成了目前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多元化”局面。目前,国家对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明显不足,在这种压力下,地方政府和医院的首要考虑是如何维持医院的生存、维修和购买设备的经济效益等,病人的利益只能是次要的考虑,医院通过市场的运作,增加医院收入。其中最有效手段的是采用高价药物和高档仪器检查等手段,这就造成了所谓“以药养医”和“科室包干”等情况。医院的收入85%以上来自市场、来自病人的时候,病人的医疗费用自然高速增加,医疗费用逐年上涨的幅度高于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幅,造成了“看病贵,看不起病”的情况。医疗费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医生控制,由于在诊断与治疗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灰色地带”,昂贵的医疗费用直接或间接与医生的收入或其他利益挂钩。医院为了其本身发展,进行扩建需要大量资金,规定一些“经济指标”来增加医院收入,这种把医生与医院的收入直接挂钩的制度是不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而大部分医疗费用又是病人自付,病人在无力保护自己权益的情况之下,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与恶化。

查看全文

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全省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精神和州政府关于创建“平安医院”的总体部署,积极开展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医患实际,就成立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独特优势,积极有效化解医患纠纷,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医患纠纷调委会接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依法独立受理和调解本辖区医患纠纷。

医患纠纷调委会采取融合型模式,即依托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场所和调解人员、增拔办公经费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兼职调解员若干名,兼职调解员均由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医患纠纷调委会建立调解员名册,供调委会指派调解和纠纷当事人选择,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作用,及时调解医患纠纷。

查看全文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交融机制探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医学教育教学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医患矛盾呈现易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促进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资源环境不断优化。“医患矛盾”大数据的充分挖掘与全面深入分析将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改革方向。文章拟通过对大数据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交融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探讨“医患矛盾”大数据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交融机制,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向数字化、信息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改造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医患矛盾;大数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机制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医疗技术也随之迅猛发展,然而“中国式医患关系”不仅阻挠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之一。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不仅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改善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医患矛盾呈现易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促进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资源环境不断优化。临床医患矛盾大数据的充分挖掘与全面深入分析将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带来重要契机和有利条件。

1大数据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相交融的时代背景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给医学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被列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的十大战略任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医学教育教学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中国医学与大数据整合联盟提出,以政、产、学、研、医、数、信一体化模式,落实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战略,推动中国健康观念和实践的革命[2-5]。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大批卓越医学人才支撑。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必须“德医双修”,必须改进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6],不断优化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资源环境、师资条件等要素。大数据的精确性与大量性可以促使医学人文素质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大数据的多样性可以拓展医学人文素质教学资源并丰富教学手段,大数据的高速性可以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时效性[7]。因此,大数据理念和技术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向数字化、信息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改造升级,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提供新的环境条件。在大数据基础上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有助于深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规律的认识,优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效,从而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大批卓越医学人才支撑。

2“医患矛盾”大数据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交融机制探讨

查看全文

多管齐下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真诚沟通、密切配合的关系。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条件。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的因素,有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理解的因素,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因素。因此,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多管齐下,需要各方特别是作为主导方面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加快建立普惠性的医疗卫生保障机制。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提供生存、健康、养老等基本保障。对人的生存和健康权益的保障是最基本的保障,建立普惠性的医疗卫生保障机制是形成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基础工程。医疗卫生保障机制的普惠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起点公平,即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基本医疗条件公平,即患者不分地域,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三是基本医疗过程公平,即要求医生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使患者能够普遍地得到尽力救治,享受人文关怀和相对满意的服务。为此,需要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使之向农村地区倾斜,尽快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科学规划医疗卫生布局,大力发展社区医院,推进基层卫生机构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加大对医疗器械、卫生产品和药品生产的监管力度,严厉惩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等等。

大力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具有沟通、协调、服务等职能,不仅发挥着提供一定社会公共服务、维护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而且能够分担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发生矛盾纠纷的利益群体,中介组织可以通过民主、公正的程序为解决矛盾纠纷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矛盾,避免冲突升级。因此,中介组织是党和政府与各社会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联系纽带,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减震器”。目前,医患之间还缺乏进行意见沟通和利益协调的中介组织,一旦出现矛盾,双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很难在解决问题方面达成共识。大力培育和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中介组织,并由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充分发挥这类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妥善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促进医患关系的健康和谐。

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法制体系和医疗风险社会分担体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都需要法制作保障。目前,亟须为规范医疗行为提供全面、具体、明确而合理的标准和尺度。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公民医疗权益和医疗机构行医权益不受侵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针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机构管理,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同时尽快修订完善有关医疗事故赔付的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医疗失当和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在依法治医的同时,还应逐步完善医疗风险社会化的体制,形成社会、医疗机构、医生、患者共担风险的机制。

积极营造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良好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作为提供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单位,既要坚持公益性,切实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又要独立运营与核算,努力实现发展壮大。因此,构建健康和谐医患关系,既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这样一些基本内容:医院与政府组织树立责任意识,共同履行好救死扶伤的职责;医院与患者、医生与患者之间树立诚信意识,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医院与医院之间树立平等竞争、加强合作的意识,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医院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医学科学和医生的风气,为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

查看全文

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探究

1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已加强了有关医患关系的教学内容,但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还比较滞后。综观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很快,无论是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还是教育内容都在不断完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层次不断提升,继续医学教育为我国的医学科技、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贡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应看到继续医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譬如教育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知识教育为主,教育内容还不全面,系统性也有待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待创新。同时,当前继续医学教育中更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医患关系教育,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还很欠缺,这可能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

2加强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冲突日益加剧,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不断,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伤害了医护人员和患者,还对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了危害,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矛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所以改善和维护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医患的互动关系中,医护人员是其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医护人员是有效解决医患关系问题的一个关键,通过继续教育,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有了正确认知,并能不断提高医患关系的处理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的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医护人员的医患关系继续教育,他们处理、应对和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会有明显提高,这有助于改善医患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有利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其心身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善,其医疗工作效率和效果也会有很大提高。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医护人员医患关系的改善和维护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和发展,还将影响到我国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顺利推进医疗改革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加强医患关系教育,能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推动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有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缓解医患冲突,化解医疗纠纷,缓和医患矛盾,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非常重要。

2.2加强医患关系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医患共同决策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决策和医患关系的现状,探索新的社会矛盾下医疗决策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个护理单元(内科片和外科片各5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决策参与期望量表、患者对医疗决策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医患关系问卷,采用SPSS22.0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其中139名(54.30%)患者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模式,67名(26.17%)患者选择主动决策模式,50例(19.53%)患者选择被动决策模式。选择医患共同决策模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满意度得分为(76.73±2.32)分,明显高于主动与被动角色模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患共同决策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新的社会矛盾;医患关系;医患共同决策

我国社会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是我国社会矛盾的多发领域。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的医疗救助关系,其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在医患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攀升,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焦点之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性化医疗中诊疗方案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偏好,鼓励患者参与到疾病诊疗的决策中来。医患共同决策(shareddecisionmaking,SDM)强调医方与患方共同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是指医务人员运用医学专业知识,与患者充分讨论治疗选择、获益与损伤等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各种可能的结局和患者的意愿,以期达到基于双方相互理解并且由医务人员与患者通过参与作出最适合患者个体的医学选择过程[1-2]。有学者认为[3]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可能对策。本研究旨在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决策和医患关系的现状,探索决策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个护理单元(内科片和外科片各5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样本代表性,个别病区护士人数>30名者只随机发放30份问卷。)纳入标准:年龄≥18岁,知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因疾病原因或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单独完成问卷调查者。调查前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强调匿名填写及资料保密,仅作为研究使用。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现场核查,如有遗漏或不符之处,及时请研究对象补填或修正。共发放问卷266份,回收问卷260份,剔除明显规律性填答问卷4份,有效问卷256份,回收率97.74%,有效问卷率98.46%。1.2研究工具。1.2.1一般资料问卷。研究团队在大量文献研究及专家讨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医疗费用支付困难程度等。1.2.2患者决策参与期望。量表简体中文版(ControlPreferenceScale,CPS)[4]此量表共有主动-被动5个选项,“A:完全由医生做出这个决定”、“B:医生在认真考虑我的想法后做出了这个决定”、“C:我和医生经过综合权衡后,共同作出了这个决定”、“D:我在认真考虑过医生的建议后,由我做出医疗决定”、“E:我在了解各种医疗选择后由我做出医疗决定”,患者从中选择符合自己的选项。A与B属于被动决策选项、C属于共同决策选项、D与E属于主动决策选项。由患者从中选出最符合自己的选项,此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2~0.87。1.2.3患者对医疗决策参与满意度调查问卷。此问卷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均赋以1~5分不等,如“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条目相加总得分为满意度总得分,量表总得分80分,重测信度为0.802~0.960,结构效度为0.905。1.2.4医患关系问卷(患方参考版)此问卷共18个条目。条目1、3、4、5、6、7为单项选择,其余为多项选择。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医患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分析

摘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加快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迫切需要,是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的重要内容。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医患纠纷的特点规律,创新思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联动服务。要以“引出去、请进来”为目标,建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医患沟通调处中心等小平台,融入诉讼与非诉讼服务中心等大平台,建立健全医患纠纷多元化解组织体系。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源头防范、排查预警、分析研判、专业化解、协同化解、应急处置、舆情应对、人才建设和智能服务等机制,切实提高医患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和安全感、幸福感,彰显我国人民司法、医疗卫生制度的优势。

关键词:医患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

为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矛盾纠纷(包括医患纠纷)多发多样的状况,2015年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15〕60号),为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充分认识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义

第一,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贯彻落实精神和《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使医患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以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第二,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重要举措。第三,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到医患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安全感、幸福感。第四,创新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的重要内容。多元化的纠纷主体及需求、多样化的利益冲突、医患纠纷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单一解纷方式各有优劣,都需要深化解纷方式供给侧改革,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二、创新思路,加快建立医患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查看全文

创建平安医院工作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创建平安医院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争创全国平安先进县和省市相关部门关于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有关会议精神,针对当前医患关系和医疗执业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落实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扎扎实实推进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同心协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把这件关系群众健康、关系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做实做好。刚才,卫生局负责同志就我县平安医院创建方案进行了学习宣讲,相关部门的同志就创建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我根据上级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全县卫生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卫生领域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深入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医院基础管理和服务功能,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上作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努力。近年来,县卫生局对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了督查,从督查结果上可以看出,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大大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改善,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反映的卫生系统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社会满意度有所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县相关部门决定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从总体来看,全县医患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服务宗旨,忠于职守,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和尊重。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医患关系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个别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薄弱,少数医护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医疗差错和事故时有发生,加上医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不信任、不理解、不尊重。二是现有医患纠纷调解、处置的渠道不够畅通,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导致有些纠纷不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三是社会上存在医闹现象,极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医疗纠纷采取极端行为,借机牟取不正当利益。据了解,宜昌市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及打砸医院事件10多起。这些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危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虽然这种事件在我县尚未发生,但要早研究,早防范。这些都需要我们本着对医患双方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可靠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我县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争创全国建设平安先进县的关键时期,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于更好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创建平安医院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平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没有平安就没有和谐。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总书记强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医院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也是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尽快改变一些地方医疗纠纷较多、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隐患,构建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这项工作做得好,必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创建平安医院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保健需求与高水平医疗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矛盾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我县医患关系总体情况是好的,少数单位发生纠纷经过医患双方协调和通过法律程序得到了妥善处置,但近期市直部分医疗单位因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矛盾十分尖锐,形式非常严峻。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有助于化解各类医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服务中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使医院能够集中精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适应广大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第三、创建平安医院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期盼。医院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载体和为患者服务的窗口。战胜疾病,减少痛苦,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目标。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纠纷增加,不仅影响临床医学进步,也增加了患者身心和经济的负担。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形成医患双方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良好氛围,不仅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是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医务人员合法利益的重要保证。总之,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全面落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的各项措施

查看全文